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师德考核中学教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师德考核中学教师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90-001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何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笔者在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优化组合,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分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时,一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以及性别特征等进行评定,然后分配成若干合作小组,既要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建组原则,还要有尊重学生个人的自愿原则。其目的是让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每小组4―6人为宜,在一定时期内小组成员应相对稳定,保证合作的有序开展,经过一段时间(每学期)调整一次小组计划,以便拓宽学生的交往空间。组长实行轮换制,可以定期轮换,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临时轮换。这样,在各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竞争,使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另外,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还要积极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环境,学生之间要学会相互尊重,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
二、精心准备,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要想使学生有效地、持久地投入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内容。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年龄性格特征,精心设计难易合适、具有挑战性的讨论题、操作题、思考题、开放题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效,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能用事先准备的工具和已经学过的知识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学生用事先准备了梯形纸、剪刀、学生尺,开始先独立操作,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把握契机,发挥合作学习功效
合作学习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科学地选择合作交流契机,适时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真正发挥合作交流学习的功效。
1.百思不得其解时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是常有的事,关键是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当一道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需要帮助的心理需求,此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当大多数学生独立一道题有困难时,可以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借助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使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听取别人的观点和方法中心领神会,自己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拓展,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2.意见不统一时
现在的教科书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字眼:你是怎样想的?你最喜欢那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正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论之一,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放手让学生去争论、辨析,学生会在各种激烈的争辩中,越辩越明。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学生探索12×10的算法时(图意:每箱牛奶有12瓶,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三年级有117名学生,每人一瓶够吗?)出现了如下的算法:
(1)先算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
12×5=60 60×2=120;
(2)先算9箱有多少瓶,在加上1箱的12瓶。
12×9=108 108+12=120;
(3)把每箱的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
(4)由12×1=12想到12×10=120。
此时学生争论不休,各持己见,虽然解题方法迥然不同,结果却相同,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确定最佳方法,也渗透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思维策略。
3.难以独立完成时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内容是靠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独立完成的,它必须依靠小组合作的力量来解决。例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设计这样一个活动: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里,每次任意摸一个球,然后再放回袋中,这样一共摸40次,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个?由于学生又要摸球,又要记录,还要统计,一个人操作有一定的困难,我提醒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于是他们开始结成小组,进行分工,借助集体的力量,顺利地完成任务。
4.突破重难点时
教学中,对于知识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借助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当学生有了成功喜悦需要分享时,为满足学生极强的表现欲时,都是学生合作的最佳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捕捉合作最佳契机。
四、开放时空,保证合作学习效果
充裕的时间、开放的空间是合作学习取得有效性的前提。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时间要求,但时间规定要有一定的弹性,主要是要告诉学生速度的重要性。没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合作交流将会流于形式。它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合作交流前,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其二保证充裕的小组合作交流时间。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五、科学评价,调节合作学习进程
师德考核中学教师范文2
在“对话”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存和生活状态的今天,一种较完整的现代教学理论――对话教学理论也正在逐步形成。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历史学科的教学应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施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实施对话式教学可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一、以文为本,让学生与教材深刻对话
在高中历史对话式教学中,让学生解读历史文本――教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马丁语),这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亲历文本,对话教材,对教材进行独立性的带自我意识的阅读,分析,并在全身心的体验品味中获取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感觉,理解和评价教材,实现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与教材对话的兴趣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导着学生走向教材”转变,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尽量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融入教材。例如:在学习《》一文时,我利用“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举国欢腾的有利时机,先播放“神五”升空的瞬间境头,接着让学生就“神五知多少”这个话题略作畅谈,进而指出“神五”的成功发射反映了我国在国防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指出我国不仅在国防领域,而且在其它如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后教师继续讲道:"我们今天看到了也感受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果,但你们知道我国的现代化历程从何时开始,以什么事情为标志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抛出各自心中的答案,当有学生提出是时,我先肯定其答案的正确性,然后追问:"为什么说我国的现代化历程是从开始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去研读课文,探究历史。
2、引而不发,让学生在与教材的对话中解决问题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创新,因此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通过与"文本对话"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两汉的统治》中的"汉武帝的大一统"内容时,我让学生自己罗列汉武帝实施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并声明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抛出来讨论,结果就有细心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采纳法家思想并焚烧了法家以外其他各家的典籍,而汉武帝却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呢"这个问题课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它需要学生深入去研读文本,读出教材中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才能解开,于是我就先肯定和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探索精神,然后指出:“从秦始皇的‘崇法’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上反映出这两个时期在治国思想上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种治国思想上的变化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按照这个原理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时期的‘社会存在’有没有发生变化。”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从主客观两方面的变化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直至最终找出答案。
二、张扬个性,让学生与历史自由对话
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三大重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常以权威者和社会代言人自居,以长者的身份自居,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自己,在这种理念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僵化的,冰冷的,机械的关系。由于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交往和对话,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精神上的交融,学生永远是被动者,而这反过来又阻碍了教学任务的更好落实。在教学理论走向交往和对话的时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需了,“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还教学一个本真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你――我”的关系。在对话式教学中形成的“你――我”关系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到尾在相互地教"。
师德考核中学教师范文3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交互式 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加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所谓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面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培育,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这种教学形式是在教师的科学组织策划下,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厚兴趣,助长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同时让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掌握得更加全面和准确,为英语教学的科学推进和有效促进提供有力支撑。
1. 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作用分析
1.1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通常是教学课堂活动“独角戏”的主演,主宰着整个英语课堂,“强权政治”般将英语知识点灌输于学生的大脑,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是一种被动状态,与其说是在进行教学活动,倒不如说是在进行“武力精神镇压”,显然,这种教学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交互式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与传统的这种教学模式,它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已经转变成为教学的引领者,教学的设计形式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这样可以强有力引导学生进行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有力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积极性。
1.2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有利于充分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要得以实施和展开,就不得不要求英语教师在加强英语知识理解、教学方法策略运用、以及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全面掌握,全面把握英语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准确区分英语知识层次,确实全面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从而促进教师加强教学资源的采撷,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借用各种教学设备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教学需求,进而充分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1.3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有利于充分延拓学生创造式思维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通常只是对英语课本上的相关英语知识进行适当的重构,进而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这种方式方法虽然也可以称作一种创造式的教学活动,但这种创造性侧重于教师本人,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影响不大。而互动式教学可以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师生之间不仅在形式上产生互相呼应,同时在思想和心灵深处产生交融,激发师生共同创新思维,从而充分延拓学生创造式思维。
2. 初中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探讨
2.1注重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
英语教学的内在规律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更加注重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和情感交融。另外,和谐的课堂气氛也是进行交互式教学基础,只有为学生们营造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得学生放松身心、打开思路、启迪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主人”亲身体验,进而自觉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发产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策划和引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角色扮演,构建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加深透,同时,还有利于他们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
2.2注重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展开交互式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交互式教学,要特别注重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他们对学习经验的积累和交换。通过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展开交互式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关系,促进多向交流关系的生成,这将有力提高学生进行主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寻求更加合适自身特点的学生策略。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2.3注意紧贴现实生活展开交互式教学
把握学生感受与体验,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实生活角度思考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交途径,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亲切,从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报刊、网络、广播中采摘学生们感兴趣的时事、赛事、娱乐等方面信息,引导学生会学、爱学和乐学。
3. 结束语
综上,交互式英语教学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师生、生生之间感情,促进创造式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互式教学模式构建必须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精心策划与组织下有序展开,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师德考核中学教师范文4
1.合作学习及其重要性
1.1 合作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美国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得奖励或者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以色列沙伦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基于两个专家观点,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把学生有计划地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互动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的特征,一是目标的共同性,即同一学习小组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展开;二是方式的互动性,即学生的学习在相互合作交流基础上,提高能力,达成目标;三是评价的团体性,即通常不以个人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
1.2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开设选修课程。《魅力无穷的家乡游》作为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舍弃了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课程条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在做中学的原则,注重实践操作。依托"知识学习--课堂模拟--实地实践"三个步骤,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努力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完成自助游旅游方案设计展示和评价,这样的课程编排、学习目标,学生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不分层次,这样难以满足学生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魅力无穷的家乡游》选修课教学,要求学生完成自助游旅游方案设计展示和评价,学生必须理解旅游方案设计原则,熟悉旅游景点,学会PPT的制作,设计方案的介绍等。通过合作学习,各成员相互依赖,选择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主持相关项目,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促进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和发展。
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研究表明,同他人合作的能力对工作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不良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不适应可以解释80%以上的工作解雇,接近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授予了合作研究者。选修课一般不作为考试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分析
2.1 案例:《魅力无穷的家乡游》
《魅力无穷的家乡游》选修课教学,要求学生合作完成自助游旅游方案设计展示和评价(1课时)。
【学习目标】自助游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的旅游方式之一。每个学习小组任意选择一种旅游主体,设计一个溪口自助游活动方案,并作相应的展示和评价。
【学习背景】经过前阶段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家乡溪口旅游景点的分布状况,旅游活动方案设计和评价方法。
【活动要求】①课前学习小组确定旅游主体,如大学生、台胞、家庭、老年人、香客、驴友等。②设计者的身份是自助游的组织者。设计内容包括旅游线路、景点介绍、行程安排、费用预算、注意事项等。③一周内(课余时间)完成设计方案。在下次上课时用PPT展示各学习小组设计的方案,并说明设计的理由。④各学习小组进行互评,在评议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方案,形成成果。
【活动准备】①编制小组。选修班24名学生,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能力等,分成4小组。②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活动任务,如收集资料、设计方案、方案评价、制作PPT、介绍方案等。③布置座位。采用面对面南北各坐两位,东西各坐一位的小座位方式,以便于交流合作。④完成表格。如成员和小组综合评价表、合作学习内容记录表。
【教学过程】课堂上,小组代表轮流用PPT介绍设计方案。精美的PPT和富有创意的设计博得了阵阵掌声。然后,进行小组互评,第一组主评第二组,第二组主评第三组,以此类推,其他学习小组做补充评价。小组互评后,教师总结,评出最优秀的一个学习小组,以及每个小组最优秀的成员给予奖励。
【课后作业】各学习小组修改方案,形成成果。
2.2 合作学习的成效
2.2.1 获得成功体验,内化学习动力
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了设计的旅游活动方案。教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学不再以教师的讲,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通过加工内化成自己能接受的知识,最后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评价方向也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同时,符合高中生的求知欲强,希望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合作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2.2.2 适应阶段形势,顺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合作与竞争、需要担当的社会。然而,当前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他人一起的生活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成功感,也缺乏作为社会人所需要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由于旅游方案的准备和展示,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习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为今后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作了准备,因此,合作学习完全符合新课改适应现阶段形势,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3 合作学习的困惑
2.3.1 目标设计不合理
合作学习中目标设计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其一,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在此案例中,旅游主体的需求指向不明,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旅游方案出现雷同现象,缺乏特色,影响整个合作小组的总体成绩。其二,脱离学生兴趣和需要。在选择旅游主体时,学生明显对大学生、驴友、家庭感兴趣,而对香客、老年人不感兴趣。结果使部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和价值。其三,没有考虑合作学习的特点。在此方案设计中,学生任务指向不明,相互推诿,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合作学习目标的达成。2.3.2 教师合作不紧密
《魅力无穷的家乡游》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选修课,开设课程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此案例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地理、信息、语文等学科教师的共同指导才能完成。但是,由于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还要担任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很难抽出一致的时间开展交流沟通,因此,导致了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方式方法的冲突,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
2.3.3 学生参与不广泛
其一,由于目标设计不合理,影响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与广泛性。其二,本选修课主要面向高一学生,由于实行走班制,成员来自各个班级,一个星期只开设一节课,而且各块内容的教学由不同学科教师来担任,这导致教师不甚了解学生。基于上述情况,教师难根据学生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有心理和自信优势,承担了较多较难的任务,能力较弱和性格内向的同学,因其害怕分歧或冲突,不主动承担任务,甚至推诿,失去了锻炼机会。因此,全员参与的现象不明显。
3.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3.1 科学设计学习方案
在合作学习中,只有科学设计学习方案才能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明确与他人合作的意义,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首先,要设计科学的学习目标。如要求的梯度性、内容的内涵性、以及步骤的可操作等。其次,要组织合理的合作小组。如注意合作学习的小组规模、成员组成,使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具有互补性。再次,要明确合理的学习任务。依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个性特长,分配适合的合作学习角色任务。
3.2 广泛开展学科合作
选修课涉及语文、地理、英语、历史、信息等学科。开展学科合作,能使文理知识融会贯通,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心智的发展。由于各学科教师在教学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不同学科教师紧密合作、沟通协调、优势互补,而学生则需要相互学习、虚心请教,以求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和学习技能,并加以融合。
3.3 积极培养合作能力
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一是与人相处的技能。在与小组成员合作时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他人要抱着信任和乐观的态度,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二是完成工作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会请求得到信息或建议,并能为小组提供信息或建议;能收集分析整理材料,督促小组工作,听从指示,解释他人的观点等。三是获得成功的技能。帮助小组做好计划,合理分配合作学习任务。寻求恰当的方法,帮小组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区分各种不同观点、扩展观点、整合观点,促使学习小组顺利完成任务。
师德考核中学教师范文5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在课程结构上它要求“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重视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整合学科知识、实际生活以及学生个人经验”。交叉融合教学正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一种教学新思路,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多元智能为基本出发点,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多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构建学科的多元知识网络。它有利于弥补学科教学中只注重强化某一种或几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的缺陷。下面笔者将以地理学科为例,从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实施、实践活动组织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一、立足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做好多元化课程资源开发
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学习需求是教师课程资源组织和开发的依据,学生个体间存在着智能结构和智能发展水平的差异,因而教师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开发要建立在对学生群体和个体智能的分析之上,合理选取和恰当组织适合学生智能发展的课程内容。教师要以所教学科为基点,整合多学科课程资源,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以适应学生多元的学习需要。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人文科学领域,不同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智能上具有不同作用。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加强其与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的交叉和融合,也要加强与数学、物理、生物等理科的联系和渗透。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内在关联性和综合性特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溯因,并积极寻求学生多元智能开发的契合点。
二、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整合多学科课程资源,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地理教学中,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过程的演示、地理现象的解释、地理难点的突破以及地理价值观的传导我们都可以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来实现。例如,在讲授地球经纬网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入数学坐标系的概念进行类比和迁移。地球经纬网类似于以(0°,0°)为坐标原点构建的直角坐标系,东经类似X轴正轴,西经类似X轴负轴,北纬类似Y轴正轴,南纬类似Y轴负轴,地球上任何点都有且只有一个对应的地理坐标。如此可大大增强学习效果,并使学生数理逻辑智能和空间智能得到发展。人文地理部分同样可以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达到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效果。如在人文地理《城市化》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设定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调动迁移历史学科中工业革命及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再通过收集和阅读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探究城市化的进程,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调动和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教师在各种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中也要引导学生调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总结和反思。例如在自然地理《热力环流》教学中,可以通过热力环流模拟实验来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调动迁移物理有关大气密度、温度及压强的知识来探究热力环流的原理。教师也可以利用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来体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应用。在选修6《环境污染与防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城市雾霾现象为切入点,安排学生分组调查,让学生认识“雾霾”污染物的构成、形成的原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这样的实践活动是融合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多元学科知识的一个完美案例。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同时又可以渗透环保价值观的教育。
师德考核中学教师范文6
扩展式教学法通常指在语言类课堂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板书、图片、数据等形象化教学手段,不断由词扩展到词组、句子、然后再由句子扩展到句群或段落,最后由段落联成课文的方法。这一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经过感知――理解――记忆――模仿训练,能较快的将书面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准确的运用于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式教学法的精髓是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发散式教学。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扩展式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目前高考中的文科必考科目,在高中学科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作为高中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对高中政治学科特点的认知,缺乏对知识生活化的理解。同时,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既对人生、对社会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又对人生与社会以及未来走向社会充满了迷茫。而高中政治学科广博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生活化主题,对学生的知识面、眼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扩展式教学,要求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不能简单局限在传授书本中的知识以及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应该立足于社会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以全方位、宽角度的宏观扩展高中生的知识视野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发展为最终目的,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显示了高中政治学科不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也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关的学科。
三、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教学信息的扩展
教学信息的扩展是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主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教学信息量是教学理论吸收现代信息科学的产物,各种有效信息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其含义的界定,以便发挥其教学评价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大小与质量,直接决定教师的授课质量。一般而言,政治教学信息的扩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教学所需背景信息量的扩充;二是政治教学过程中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
1、背景信息量。背景信息量是保证政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最基本的信息量。政治学科的信息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文化、政治、哲学、法律、公民思想道德,由国内而至国际。信息量缺乏不能构成政治教学中完整的教学信息背景,如果为教学活动所提供的背景信息量不足,政治教学的效率会比较低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缺乏一定的载体,严重的会导致兴趣缺失。例如:在讲经济生活中互补品与替代品的概念时,必须进行举例说明,才能保证基本的教学需求,而例子的选择,不仅仅应该体现在不同商品的本身,更应该用生活中实际价格与需求变动的例子。因此,教师要对背景信息量进行适量、合理、科学的扩充,要能准确预知教学背景信息的数量、种类和特征,为教学活动创设最佳信息背景,进而高效的组织教学。
2、实际流通信息量。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客观的信息大环境决定了构成教学信息环境的信息量要比传统教学的信息量更丰富,因此,实际流通信息量也要有适当的扩充。这种扩充包括:(1)目标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学习后应获得信息的数量。政治学科的一些新信息教材中并不具备,但这些信息又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例如:在个人所得税这一知识点上,教材中仅仅介绍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具体没有讲明。这时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扩充。(2)工具信息量的扩充,即扩充学生获取目标信息的工具信息数量。在政治教学中,有效使用工具信息既能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又能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深度,还能促进学生激发疑惑、生成知识的进度。例如:在理解国家采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需扩充我国近几年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要最终以学生对扩充信息的接收和应用为实现目标,教学过程中扩充的每一个信息,只有当其被学生接收并服务于知识达成目标时,这个信息才实现了流通并发挥了价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所以,背景信息量和实际流通信息量的扩充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对信息的实际需要,不能盲目扩充信息,那样只会增加教学的难度和学生的负担。
(二)教学内容的扩展
政治学科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的扩展指扩展与教材中某一理论知识相关联,服务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包括当代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1、扩展学习政治知识的数据。
在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各类经济数据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规律和各种经济政策的重要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数据往往比较有限甚至落后。此时,教师就要对各类数据进行适当的扩展。例如:通过2012年8、9、10月三个月我国CPI的变动,说明我国宏观政策的见效和经济态势的好转;通过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环比下跌,说明人民币上涨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各类数据的扩充,可以通过教师收集、筛选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学生上网收集、调查、比较的方式取得,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时事敏感性和解读数据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数据信息扩充时,要做到客观、真实并有时效性。
2、扩充学习政治概念的实例
在理解和掌握政治概念中,实例起着重要的作用。既为“实例”,就是既要真实,又要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对实例进行扩充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照顾学生的切身体会和感受,这样才能具有说服力。例如:文化生活中在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时,我引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传公约》中的定义,并举了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节日,以此从实例上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当然,教师扩充实例要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不乱不滥。
3、扩充有利于政治教学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扩充适量的新知识和趣味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哲学生活中,在讲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我补充了霍桑试验。霍桑试验由四个阶段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和群体实验。霍桑实验说明了人是社会的人,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一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无时不刻受着周围人的影响。人的积极性产生于和谐有益的社会关系之中。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学生对一些新知识和趣味知识充满了热情,这也激发了我不断探索的信心,教学相长得以充分体现。当然,新知识、趣味信息的引入最终是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忌主次不分,一味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博或趣味性,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导致学生“欢快而苍白”的度过课堂。
(三)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
高中政治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中政治学科不是一门纯单一的学科,它同时注重内部知识的联系性、学科间的交叉性。教学理念和目标的扩展主要体现在从单一知识的传授到交叉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学会分析和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整个知识体系。例如:在《经济生活》中讲到社会公平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既要联系前面分配制度有关知识,又要联系第八课财政和税收、第九课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有关知识,知识的辐射度比较广,切忌讲了前面忘了后面,抑或了讲了后面忘了前面,人为割裂了知识之间的相关性。
教学理念与目标的扩展还体现在由基本知识讲解到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注身边发生的和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和时代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强盛相联系;在政治生活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向党靠拢,认识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兴衰成败;在哲学生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用身边的楷模和时代的先锋人物做典范;在文化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四)教学手段的扩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表现为教师单纯的讲述和黑板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教学手段也应当有所拓展。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漫画、视频等是教学手段拓展的最佳表现,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由教师定主题,由学生找资料,主动积极的完成。当然,图片、视频等首先要选取内容相关、具有典型性、对教学促进的相关资料,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不能喧宾夺主。例如:在分析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知识上,我选取了2010年浙江省出现的“用工荒”有关新闻资料,分析用工荒出现的原因和对策;在分析哲学矛盾这一概念时,引入了《你敢不敢剪》的漫画;在讲美国政体时,鼓励学生收集美国大选有关资料等,引入多种教学手段,既激发了学生课堂内和课堂外参与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把握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扩展式教学的度
扩展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扩展式教学的度,要在讲授基本知识为主、传授理论知识为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主的前提下进行扩展式教学。
首先,扩展不是教学内容和信息的随意扩充。高中政治有它自己的教学大纲,因此,教学内容和信息的扩展要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必备的能力和觉悟的基础上进行。而且,教学内容的扩展还要求所扩展内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不是一味的追求知识的盲目扩充。这就要求教师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点非常熟悉,同时,也要了解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国内外大事等内容。
其次,扩展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改变。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扩展要求结合书中的理论内容与学生实际来进行,要关注目前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方式不灵活甚至僵化的特点,尤其要关注高中生的精神世界和复杂的社会形势给他们带来的思想困惑。因此,扩展式教学应该是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知识、精神实际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