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风貌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风貌规划范文1
1 背景概述
旅游城市,是指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同时具备一定的接待能力,并以旅游业作为其主导产业之一的城市。鉴于旅游城市特殊的城市性质与功能,其城市景观风貌的建设尤为重要。旅游城市尤其强调在景观风貌中对于城市特色的保持与凸显,因为城市特色既可以强化地域差别,增加旅游吸引力,同时也是旅游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凯恩斯市是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州的首府,约有17万人口(2010),辖区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因其位于著名的“大堡礁”附近,又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旅游业已成为凯恩斯的支柱产业,2008年凯恩斯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国际旅游目的地。
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凯恩斯极其重视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建设,地区议会制定了长期有效的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其首要章节即是《凯恩斯风格设计导引》(Cairns style design guide),这是一部面向房屋建造者和开发商的规划设计手册,其目的是鼓励新建建筑采用“凯恩斯风格”,增强地区的热带特点和城市吸引力。
2 “凯恩斯风格”规划设计导引
设计导引按照昆士兰传统建筑、现代住宅、多层住宅、商业及市政建筑四种类型分类进行设计引导,同时对植被景观和建筑节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导引认为,“凯恩斯风格”是由大至街道的尺度与韵律,小至建筑的雨棚和栏杆等组成的广义概念,通过控制影响建筑风格的重要元素,可以实现对整体建筑形态和景观风貌的塑造。
2.1 昆士兰传统建筑
“凯恩斯风格”鼓励现代建筑融入传统建筑的核心特征及元素,因此导引首先对传统建筑的特征要素进行了系统提取,这一方面为传统建筑的改建和复建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作为后续建筑类型的设计基础。
导引针对昆士兰传统建筑提取了10大核心元素,分别是材料、百叶及木格栅、屋顶形式、窗及雨篷、半室外露台、停车库、栅栏、色彩、建筑底层处理以及新老建筑关系,并逐条给予相应的规划建议。其中绝大多数特征,都是与当地的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建筑元素,从传统建筑上延续至今。例如外开上悬窗和雨篷的设计,是为了在湿热多雨的季节保证室内通风的同时避免雨水的进入;而坡屋顶和大挑檐的设计是为了在屋顶预留隔热层并为外墙提供遮阳;甚至以明亮色系为主的建筑色彩,也是为了反射热量,同时避免在阴霾的季节里显得更加消沉。这些要素不是简单的符号提取,而是具有切实的用途,这也为其在现代建筑中的继承和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条件。
2.2 现代住宅
现代住宅与传统住宅的最大不同在于采用了现代的建筑材料,同时构件的形式也更为多样。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和钢,但随着木材成本的升高和建设速度的要求,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的使用了砖、砌块和混凝土等材料。但由于这些建材具有较高的热容,无法快速的排出室内热量,建筑需要大量的机械制冷和通风。这一方面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消耗,同时现代材料的外观形态也对传统风貌造成了冲击。图 3 凯恩斯的多层住宅,保留了传统的坡屋顶、挑檐、木百叶窗以及宽大的露台等元素
控制建筑体量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控制建筑单体体量,二是控制建筑群组布局。控制建筑单体体量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首先是将单一形体分解为若干单元,并在每个单元的立面中强调竖向感。由于凯恩斯的传统街区是由许多独立的小体量建筑构成的,传统建筑立面的栏杆、门窗又多以竖向构成为主,每一个单体还有着丰富的变化,因此凯恩斯的街区风貌是强调竖向和变化的,鲜有连续通长的界面。故而大体量建筑应采用单元式布局,这样可以有效破解沿街界面的狭长和单调。其次,导引通过丰富细节和增加变化在视觉上缩减建筑体量,这既包括融入传统构件,还包括采用特别样式的屋顶,并且尽量高低错落;鼓励建筑立面混合使用多种材料;尽可能将露台等能够展示建筑细节和丰富阴影层次的构件置于临街面等手段。
在建筑的群组布局方面,导引重点强调了在传统街区新建多层住宅的空间布局模式,通过四种不同尺度的建筑组合进行了阐述。在处理新老建筑关系时,导引注重新建建筑与相邻传统建筑尺度的协调,例如一个集合住宅如果由2层和3层的两个单元体组成,那么应当将2层的部分临近传统建筑布局,以避免造成突兀,同时也防止干扰相邻院落的私密性。对于在传统街区规模较大的用地,导引建议采用多个建筑单元组合的开
图6 具有华丽装饰的女儿墙
导引非常重视公共建筑对街道步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并力图营造一种舒适、有活力的交往空间。凯恩斯传统的商业街道是不退后道路红线的,步行空间就设置在建筑伸出的雨篷下面,商业空间在这一个区域内是半开放的,顾客可以与橱窗内的商品、甚至是经营者互动交流,也可以在路边茶座休憩就餐。为了保持这一特点,导引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例如在沿街立面设计大面积的玻璃窗,避免使用窗板、帘子,以防止阻碍室内外的视觉沟通;避免设置停车位等设施破坏街区氛围等等。
3 借鉴与启示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城镇正在不断涌现,这些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都注重了对城市特色的挖掘和景观风貌的塑造,甚至一些综合型城镇也在积极的打造城市特色景观,以借此改变“千城一面”的困境。但在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建设中,成功的案例寥寥可数,景观风貌的建设往往流于形式,变成了符号的堆砌,或是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澳大利亚凯恩斯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在保持并凸显了城市特色的同时,形成了丰富优美的城市形象。其规划实践的思路与方法在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3.1 规划引导的目标
“凯恩斯风格”规划导引的宗旨并不是要统一城市形象和限定设计自由,更不鼓励一味的复古,因为过去的建筑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城市管理者希望将凯恩斯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地域特点的现代化热带城市,而非“迪斯尼”式的主题公园。因此“凯恩斯风格”希望新建建筑,包括历史建筑的翻新和扩建,都能够融入凯恩斯传统建筑的核心特征和元素,并通过现代的手法进行表达,同时极大鼓励新老建筑形式的融合共生,因为这样才会创造出一个有活力的、可持续的“凯恩斯风格”。
而在我国城市景观风貌的建设中,容易陷入两种极端误区。其一是无视地方文化的传统,片面的追求“现代化”,或是盲目采用“舶来”式的风格。例如一些小城镇在建
重点针对凯恩斯的建筑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事实上,一个旅游城市的特色景观风貌不仅包括建筑形式,还包括山水关系、布局结构、城市肌理、道路尺度等多层面的因素。这些内容分解在凯恩斯其他的城市规划和政策中,有待于进一步的整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Cairns Regional Council. Queensland Regional Profi les, Based on local government area[M] ,2010
[2] Cairns Chamber of Commerce Inc. Data Sheet[M],2009
[3] Cairns Regional Council. Cairns Style Design Guide[M],2010
[4] Cairns Regional Council. Cairns Plan[M],2009
景观风貌规划范文2
关键词:南京高新区;景观环路;科技;创新;生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urban traffic in social development oper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rising, road landscape also become a city of many landscape elements is important one annulus. This planning in the guarantee urban road traffic func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to highlight the nanjing hi-tech 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cological" as the main line, through the way of comb the backbone of integration, form a unified planning, rational layout, style of landscape features highlights division, visit the loop, improve the taste and the overall landscape zone image, make the hi-tech zone "green landscape channel".
Keywords: nanjing hi-tech zone; Landscape lo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cological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项目背景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共同创建,是全国首批也是江苏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南京高新区是江苏省南京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南京软件园、南京医药与生物工程科技园和半导体科技工业园,代表了南京高新区最新的发展特色。
目前南京高新区产业呈“小团块、大分散”状布局,整体道路交通网络性不强,不利于高新区整体投资环境质量的提升。为加强高新区内部交通联系、提升整体投资环境质量,构建“内成网、外成环”的道路交通系统,在建设道路系统,优化交通网络的同时,通过道路景观的规划和综合整治,提升高新区的景观品味和整体形象,打造高新区真正的“绿色景观通道”。
2规划范围
根据南京高新区空间布局规划及开况,《南京高新区环路系统规划》利用区内主要道路,连接区内功能片区,衔接高新区内外交通,形成高新区的的环路系统。环路系统包括:永新路、星火路、学府路、火炬路、火炬南路、柳州路、浦新路、浦东北路、向阳路、泰西路、泰工路、星火路、浦泗路、创新路,是高新区发展的骨架,也是展现高新区整体景观形象的重要道路。(图一)
3规划定位
本次规划定位为指导性的概念规划,提出环路不同地段的景观风格、绿化配置方式、景观小品、景观节点的设计方案,为高新区管委会的决策提供依据。
景观现状分析
目前南京高新区景观环路范围内的景观现状主要是以下三种类型:
(1)北区部分道路绿化景观已经成型,乔灌搭配合理,景观层次较为丰富,绿化效果较好;
(2)中区部分道路绿化范围较宽,但目前以粗放型的过境公路绿化为主,绿量较足但不够精致;
(3)南区部分道路目前道路等级较低,道路两侧为大量民居住宅,道路景观较差,但这段道路东临河流,西连山地,便于景观资源的因借利用,可以在高新区的景观环路系统中形成一段风格独具的景观风貌。
规划内容和工作思路
规划主题与方案
规划主题
结合南京高新区的功能定位以及环路景观在高新区整体景观构架中的作用,本次规划通过对高新区环路景观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风格划分与特色凸显,打造出一条美观大方,同时又是和谐统一的景观游览环路,与其他城市景观一起共同描绘南京高新区的锦绣未来。
环路规划的主题为 “锦绣科技新城、缤纷景观环路”。
规划理念
本次规划的规划理念为:
(1) 统一规划理念,注重新区整体效果
(1) 特色标识理念,彰显城市崭新形象
(1) 生态优先理念,选择本地乡土树种
形式多样理念,凸显道路各段特色
景观结构与布局
规划方案在高新区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结合环路两侧的用地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呼应“锦绣科技新城、缤纷景观环路”的规划主题,通过环路景观的营造,展现南京高新区的风采。同时根据道路交叉口与城市设计景观节点,合理安排绿地景观节点,形成“一环、四段、多点”的环路景观布局;通过“链”、“珠”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融合建筑、绿化、道路等相关元素,营造丰富多样、安全舒适、具有文化个性的城市环路空间和绿化景观。(图二)
“一环”
高新区景观环路,串连不同的景观风貌段和景观节点,形成环绕全区的景观脉络。
“四段”
结合不同路段两侧的用地现状、建筑现状、道路等级、绿化植被现状、景观小品、设施现状等将高新区环路分为“魅力印象”、“活力园区”、“多彩人居”、“生态美境”四个景观风貌段,形成统一规划、特色鲜明的环路景观结构。
“多节点”
沿环路结合重要的道路交叉口设置景观节点,控制环路的景观节奏,形成环路上的视觉兴奋点,同时结合硬质铺装、灯光、雕塑、环境小品等,突显高新区的标识性。
分段详细设计
6.4.1 “魅力印象”景观风貌段
包括火炬路、学府路,位于高新区管委会旁,是高新区的核心地带,现状绿化较为丰厚,周围景观较好,结合现代风格的管委会周边环境,通过对现状绿化植被的梳理,增加色彩鲜明、尺度大气的流线型模纹灌木,提高原有道路景观的档次品位,统一与周边景观道路(丽景路等)的风格,在高新区管委会周围打造一系列的精品景观路段,形成高新区的窗口形象,展现新区中心地带的魅力。
“活力园区” 景观风貌段
位于高新区景观环路的西北段,包括创新路、永新路、浦泗路和星火路南北两段。这些路段位于高新区工业园区腹地,周围以工业用地为主。路段的设计风格以简洁、现代为主,侧重景观尺度的变化,合理的搭配乔灌草植物比例,注意以常绿树种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整形修剪灌木,形成明快、疏朗、具有活力氛围的科技园区绿色廊道景观。(图三)
“多彩人居”景观风貌段
位于高新区景观环路的东南段,包括火炬南路、柳州路、浦新路。路段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兼有少量商业用地。规划方案在尊重原有绿化的基础上,根据本段两侧居住区较多的特点,群落性的补植梅、李、樱、桃、栀子、木槿等香花观果植物,突出本段多彩缤纷、温馨怡人的景观效果。(图四)
“生态美境”景观风貌段
位于高新区景观环路的西南段,包括泰工路、泰西路、向阳路、浦东北路。路段两侧现状为杂乱民房,没有绿化,景观品质较差。规划方案结合本路段西侧有山地丘陵、东侧有河流水体的自然现状,绿化景观以自然式种植为主,树种选择上以乡土乔木为主,注重自然化和生态化,同时通过地形整理,营造微地形,尽量将道路景观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重要景观节点
(1) 浦泗路――火炬路节点
规划对现有转盘进行改造,在现有模纹花带的基础上,增加花灌木色彩,同是在转盘内布置反映新区风貌的主题雕塑丰富节点内的景观层次,提高该节点的景观识别性。四周街角设计硬质铺装满足人行要求,同时设计景观灯柱,增加夜景效果,烘托节点氛围。(图五)
(2)火炬路――丽景路节点
结合丽景路的道路景观、高新区管委会建筑景观、高新区主入口景观,设计弧形玻璃景墙围合节点空间,在软件园一侧设置“科技时代”主题雕塑,突显高新区标志。营造该地段的景观标志性和城市窗口形象。(图六)
(3)学府路――火炬路节点
在火炬路与学府路相交处设置小型节点,通过浮雕景墙与景观花坛相结合的形式在营造尺度怡人的景观空间的同时,突显新区的文化氛围;绿地临水处设置滨水平台和情景雕塑,充分发挥场地滨水的特色。(图七)
(4)火炬南路――柳州路节点
结合“宜人新居” 景观风貌段内繁花似锦、温馨恬静的香花植物景观,辅以尺度怡人的小型膜结构景亭,形成精致、典雅、现代的住区道路节点景观。
(5)星火路南段――泰工路节点
以色叶植物造景为主,通过高大挺拔色叶树种的成林密植,在绿色为主的“生态新境” 景观风貌段道路景观中,形成一个色彩跳跃的视觉兴奋点。
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是密不可分地, 城市道路景观也是串联城市其它景
观元素的在重要脉络之一, 城市道路尤其是城市骨干道路的景观统一性、协调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景观品质和整体形象。笔者在规划方案中在充分尊重现状用地、地形条件、植被状况的基础上,努力将南京高新区“科技;创新;生态”的元素融入到高新区的环路景观之中,为南京高新区营造一条统一和谐、特色突显地环路景观系统。
景观风貌规划范文3
关键词: 常熟 ; 总体规划 ; 回顾 ; 剖析
Abstract: urban master plan revision major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demonstrated this edition planning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by the total of the Changshu Shangwang total Review and edition, painted an entirely new blueprint forChangshu future hook.Keywords: Changshu; overall planning; review; profil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常熟市概况
常熟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南岸,东倚上海,南连苏州,西邻无锡(,北临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作为百业兴旺的商贸城市,自古就有“锦绣江南鱼米乡”的美誉。常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常熟山水辉映,风貌独特,被汪道涵誉为“世上湖山,天下常熟”。十里虞山蜿蜒入城,万亩尚湖平铺山南,琴川河穿城而过,雅园幽巷点缀其中,历史城区街巷幽深静谧,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水乡独特风貌。
2 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
2.1 主要内容
2001年,常熟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95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该规划提出了“一市双城、三片五镇、城乡统筹”的市域空间组织模式;将沿江区域纳入城市建设用地,构建一主一副的哑铃状城市;以内、外环城绿带和放射状滨河绿化带为框架,形成“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两个中心区、两个工业区、四个特定功能区、五大居住片区,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布局结构。
2.2 实施效果
2003版的规划以“突出常熟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贯彻城乡统筹思路的市域空间规划;构筑长远发展框架的城市空间形态、立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布局结构、彰显山水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研究、适应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发展的交通组织模式、突出保护主题的城郊风景区建设控制研究、体现和谐发展要求的居住空间研究”为特色和创新,在多年的实施中,使市域空间格局拓展得到一定引导、城市定位较好体现了常熟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得到很好保护和利用、山水城一体的中心城区格局得到很好控制和实施、中心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中心城区拉开了功能拓展的序幕,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2.3 问题和困惑
法制环境变化:由于外部环境及条件的迅速变化,主要是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要求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的调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市域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也出现了重大调整,近期新增的沪通铁路、苏嘉杭铁路、以及苏州城际轨道交通,京沪高铁站等,新增锡太高速常熟段和昆太高速常熟段都是本轮规划中未曾考虑的因素,同时申张线三级航道的外迁等,都对常熟市域对外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设用地功能调整: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以来的近几年,正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几年,城市生长极为迅速,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局部区域一定的建设用地功能调整,产业用地与规划存在一定矛盾,需作用地优化处理。同时随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相关的的配套政策的出台,常熟作为优化发展区,必将根据国家政策作出各类用地的发展调整。
城乡规划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是政府公共政策的集中体现和引领一定时期城市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原有的城市总体规划促进了常熟的城市发展,但显然在新的发展形势与背景下已显落后;同时,为了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寻求突破责无旁贷。
3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创新
2010版规划以“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原则,以常熟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导向,突破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约束,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探索了一条以信息化支撑、理念率先、分阶段可实施政策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常熟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规划坚持“两个尊重、两个突出、四个转变”,即“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突出城市风貌特色、突出旅游产业发展;引领社会生活方式转变、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城乡建设方式转变”。具体落实“统筹发展、资源约束、交通引导、特色塑造”等规划理念,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基础,构建“山水古邑,新福地”, 将常熟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发达、生态文明、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市。
3.1 城乡统筹促一体化发展
规划主要就“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四个方面进行了城乡统筹的研究,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3.1.1统筹城乡规划,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建立统筹城乡的规划体系,促进各级各类规划的相互衔接和协调,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新机制,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加快规划实施的法制化进程。
综合评价城乡空间发展条件,以促进资源利用方式和城乡建设方式的转变为重点,引导城乡发展要素合理集聚; 引入“片区发展”的理念,对市域进行了空间划分,分解并落实发展目标。规划在全市域形成“一城四片”的布局结构和“主城区――小城市(镇)――农村社区”的三级城镇空间体系。通过对各片区发展条件的深入评价,对各片区采取差异化的规模引导、产业引导等策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类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经济指标和用地指标的分解,为制定合理、可行以及量化的政绩考核体制提供参考依据。
3.1.2统筹基础设施,促进设施共建共享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按照现代化发展目标构建高水平的支撑城市未来发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城乡交通、市政公用、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道路、供水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衔接,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逐步实行城乡垃圾统一收集处理,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3.1.3统筹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突出城乡统筹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引导与调控作用,引导人口合理集聚,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合理的公共服务,提高城乡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培训,持续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1.4统筹就业社保,营造城乡公平环境
统筹管理城乡人力资源,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消除城乡差别。
3.2 资源约束促可持续发展
3.2.1 以土地的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升级
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加剧了土地的压力。规划在空间极限规模和基本农田等不可发展空间的制约下,充分尊重现状和发展诉求,明确划定中心城区和区域其他发展地区的增长边界。规划重点对市域空间结构进行重构,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使用模式由以外延扩展为主的城市空间扩展趋势向内涵更新优化的方向演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消耗获得预期的经济增长;逐步置换利用低效的已建用地,清理闲置土地,挖掘存量土地潜力。重点是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从产业类型、地均产出效益、环境影响、开发强度等多方面加以控制,实现土地的高度集约化利用。
3.2.2 以能源的高效利用强化节能减排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淘汰并禁止新建燃煤小锅炉,推行集中供热,降低原煤的消耗比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鼓励发展节能型产业,强化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能源基础管理;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淘汰高耗能产业、工艺和设备,组织落实重点节能工程;研究交通方式的节能,合理推行用地混合布局,促进机动交通减量;积极发展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系统,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效率;鼓励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降低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积极探索能源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降耗力度。积极探索能源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节能为目标导向的管理制度。
3.2.3 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保证景观资源及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善、恢复城镇建设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从生态环境特点出发,确定城镇建设的区域和发展方向,从空间、时间上构筑良好的城镇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建立完善有效的生态环境体系;实现市域生态功能的动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常熟市可持续发展。重点要正确处理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强化城镇生态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
3.3 交通引导促集约化发展
促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构建以城际铁路为骨架,城市轨道及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干线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通过枢纽布局优化市域公共交通配置,引导城乡集约化集聚发展。
3.3.1以交通枢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构建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对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有着巨大影响,尤其是对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和新区开发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城市的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经过功能提升,会带动其周边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区,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实现由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升级。城市中心体系应该与城市交通枢纽联系起来,以提高各级中心的交通可达性,增强中心的辐射功能。规划依托沿江城际铁路和沪通铁路的站点设置综合客运枢纽,引导城市北部新区开发,形成城市副中心。
3.3.2以交通走廊引导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根据交通走廊的类别和等级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引导,将主要公共交通走廊与公共设施和居住用地布局相结合,串联城市主要中心和枢纽。规划在新世纪大道、海虞北路等沿线设置轨道交通,在其两侧主要布局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通过主要的公共交通走廊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
3.3.3以公共交通走廊支撑城市有序扩展
通过城际铁路沟通中心城区各分片与重要城镇之间的联系。中心城区以城际铁路枢纽站点为核心,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城镇以城际铁路站点为核心集聚发展。中心城区内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支撑城市用地沿公共交通走廊有序扩展。
3.3.4以交通分区引导城市用地布局及开发强度控制
按照公共交通与小汽车交通发展趋势,以城市不同分片发展现状和规划引导要求划分交通分区。城市交通分区划分与旧城保护、新区建设、客流走廊相结合,通过交通分区引导城市不同功能分区的交通方式选择,达到调控交通流量和方式、调整土地利用性质和强度的目的。
3.4 特色塑造促差别化发展
走有常熟特色的发展之路,实现差别化发展,是提高常熟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基本条件。规划在市域范围内,以常熟原有的古城风貌特色为传承和延续,根据建设“山水宜居城、生态休闲城、历史文化城”的总体定位,保护和提升原有特质风貌,挖掘和开创未来魅力景观,构建宜居的生活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将常熟市打造成为现代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的“青山古邑新福地” 。
3.4.1整合市域生态空间,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规划确定城市整体空间景观风貌框架为:青山入城,七溪绕城,雅园缀城,三湖映城,绿扇润城,一江耀城。一是保护和延续“十里青山半入城,七溪流水皆通海”的个性景观风貌,二是依托长江,彰显“千尺高塔辟通途,一江苍水展新港”的大气景观风貌。三是考虑城市特色和魅力的重塑,充分利用昆承湖的滨水空间,加强城市新区与“湖”的亲密接触,营造“国际花园城市”的水客厅,兼顾整合沙家浜文化品牌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开创和塑造“新城映辉昆承湖,水乡烽火沙家浜”的全新景观风貌。
同时规划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利用良好的自然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现代产业资源,构建优美的标志性景观风貌节点体系和景观廊道体系,结合城市功能打造特色主题景观区,塑造丰富的空间景观环境和适宜人居的现代城市环境。分别从“景观风貌节点――景观风貌廊道――景观风貌分区”三个层次,对建筑、风貌区等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特色的塑造。
3.4.2整合山水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特色旅游资源与异质环境是对旅游者最具有吸引力的要素,这不仅有利于资源地域组合与用地条件,还有利于生态环境和景观要素保护,做到组团发展,突出重点,强化特色。规划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地位,充分发挥独有山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市场营销,以吴文化与江南湖山特色为核心,突出“古城遗韵,名山秀水,特色乡村”的综合竞争力,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和文化体验为主导,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山水文化休闲旅游城市。
4结语
常熟总规在编制过程中,先后开展了公众意愿调查、重点问题调研、市民代表座谈和规划草案公示等工作,全过程实现公众参与,为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了强有力的民意支持。同时,常熟市、开发区、镇和各部门广泛参与、积极配合,提高了规划的可实施性。目前,《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正在有序实施,规划确定的策略、目标已在相关部门和行业分解落实,提出的相关政策已在执行或组织制定,各镇的总体规划均以本版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完成了新一轮的修编;市域内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正在逐步推进,城市正在按照总体规划描绘的蓝图科学发展。
景观风貌规划范文4
关键词:生态优先,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河源
Abstract: based on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field for a lot of relevant material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to heyuan dongjiang, xinfeng river "two rivers and four shore" the region as a whole city design cases, and to find the "ecological priority" oriented waterfront region urban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Keywords: ecological priority, waterfront region urban design, heyua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序言
近年来,随着河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入了加速推进的新时期,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河源市明确了建设“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休闲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构想,同时还确立了把河源市打造成为“公园城市”、“万绿水城”和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东江、新丰江“两江四岸”地区是河源市建设“公园城市、万绿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城市设计项目旨在提升“两江四岸”的生态价值、城市特质意义,为河源市建设“公园城市”“万绿水城”的城市大格局打下良好基础,努力营造“山―水―城――园”和谐发展的滨水环境,是河源城市环境品牌化,示范化的重要举措。
2 发展瓶颈
两江四岸地区西接万绿湖,东依连绵群山,南北串连数十个文化节点,是河源市“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重要空间载体。
本规划确定的“两江四岸”地区包括从东源县城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北长约30公里,沿线纵深400-500米的东江两岸;以及从新丰江大坝至东江长约7公里,沿线纵深400-500米的新丰江两岸。总规划面积约52平方公里。
目前,从整体功能结构和空间形象看,“两岸四岸”地区存在以下发展瓶颈。
整体“山、水”自然空间本底优越,但河源市在从集聚发展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人工的城市空间建设与自然的“山、水”本底缺乏有效的联系,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较松散。
“两江四岸”地区功能还比较单一,沿江大部分地区为居住区,滨水岸线的公共性和开放性还不足够。
市场化的开发建设行为,导致沿江地区分散式建设的现象突出,未能形成展示河源城市滨江空间形象,较为集中且品质较好的区域。
沿江地区的建设缺乏整体性的规划控制手段,难以从整体空间形态、天际轮廓线控制等层面来有效指导该地区的开发建设行为。
3 明确“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应确立“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将城市融入自然山水空间格局中,形成“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架构,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体现河源市“两江曲行万绿城、四岸漫透客邑情”的独特城市韵味。
增强城市与东江、新丰江之间的联系;通过增加视线通廊,实现“显山露水”的设计理念。通过滨水带状结构的有机扩张,形成城市肌理中的生态叶脉;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结构,营造复合多元、富于变化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以滨水地区景观塑造为契机,为城市形象的建设提供统一的指导。并通过混合的城市功能、公共的开敞空间、人性化的步行系统等组织方式,使两江四岸地区真正成为市民共享、生机盎然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4 确立四大发展目标
城市特色――从隔山隐景走向显山露水,即规划建立生态景观网络,打造城市景观廊道,显山露水,以绿化廊道等串联起生态文化景观节点,充分展示“万绿水城”的河源特色。
城市功能――从粗放简单走向精彩复合,即通过对地区整体城市功能和沿岸土地开发建设的控制,使其由较为无序、各自为政、单一开发建设的岸线利用模式,向复合多元,统一有序的城市功能区发展。
整体形象――从凌乱混杂走向韵律优美,即通过整体改善现有的滨水空间,规范城市界面,梳理城市沿江的建成环境,整合现有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重点打造若干城市景观核心区域和城市地标,形成富有节奏的城市空间形象。
文化氛围――从隐蓄平淡走向彰显纷呈,树立“客家文化”的旗帜,必须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把客家文化特质赋予到城市空间之中,以多彩纷呈的城市面貌向世人呈现“客家之都”的魅力。
5 构筑分层式的土地利用模式
两江四岸地区采用横向分层式、纵向混合型的土地开发模式,以生活、服务、休憩为主导功能。
横向分层:即从城市整体角度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解决临江一层皮布局的困境。在尊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尽量后退河堤岸线50~300m,留作滨水生态绿地,城市公共设施主要布局在沿江一线,居住及其他城市功能则分布在沿江二线地区。
纵向混合:即规划采用两岸功能整合的方式,将两岸用地功能、形态布局纳为一体,沿江土地实现混合开发,建立景观、功能的统一协调关系。
与此同时,两江四岸地区用地性质以公共绿地、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为主,分别约占建设用地的36%、27.8%及12%,从土地利用角度很好地落实了“两江四岸”是河源最具价值的“生活休闲线”。
图一:土地利用规划图
6 绿色开敞空间营造
(1)构建网络滨水化的开敞空间体系
以间距为500m的主干道作为主要景观走廊;间距为250m的次干道作为次要景观走廊,打通桂山及梧桐山之间的视线通廊。
以沿江连续绿化每250m规划一处滨江绿地为原则,根据城市开敞空间的规划要求,建立起多层次的绿地体系。针对沿江区段的实际要求,以多样性、服务全覆盖等为原则,形成绿带、公园、广场、沿江步道等多样混合,尺度宜人的城市开敞空间。
(2) 构建有序的开放空间结构
将沿东江和新丰江沿岸地区,作为贯穿全区最具标志性的城市蓝色走廊,该地区为人们提供聚集、休憩、交流与庆典的主要活动空间。规划将策略性地把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布局在沿江地区。
利用河涌保护形成隔江对应的开放空间,以本土绿色植物为架构的生态通廊,成为河道两岸互相呼应的开放空间联系。
以小区性邻里地区作为带状连结空间,提供小区亲水与人性尺度的小区开放空间,亦为连结各邻里的城市通廊。
(3)控制有节奏的滨水城市天际线
规划控制两江点地区沿线建筑高度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30度,从而形成较舒缓的城市开敞空间。沿江地区划分三类建筑高度控制区,分别是:
・中/低层建筑区:主要指滨水一线建筑,建议建筑高度控制在18m以下。
・中/高层建筑区:主要指滨水二线,建议建筑高度控制在18m-36m。
・高层建筑区:功能核心地段及标志景观区,建议建筑高度控制在36m-60m,局部标识性建筑可考虑建筑高度≥60 m 。
7营造丰富多姿的滨水景观构架
通过改造、整理新丰江、东江两江,以及洪洞河、白田河、柏埔河、高埔河、埔前河等河涌的两岸景观,形成了城市连续整体的自然景观构架。
(1)打造垂直于东江的景观通廊
规划结合“东江文化公园、东江教育园区、龟峰塔、迎客大道、揽坝湿地公园、客家风情岛”等城市景观节点构建垂直于东江的五条景观通廊。形成“显山露水”的“山-水”自然轴线与城市功能区的交汇点。在主要节点附近,原则保持山体可见。
沿江地区新开发地区控制至少50m宽的滨江带状绿地,结合实际情况,局部地区的滨江绿带可适当控制在20米左右;旧城区控制10~20m宽的滨江带状绿地。
图二:景观廊道规划图
(2)建立完整的景观序列
通过纬十四路、迎客大道、科技大道三条重要的城市进出道路打造景观轴线,联系东西两侧的山体,形成“桂山-城市-东江-城市-梧桐山”的“山、水、城”景观序列。
(3)划定多个景观风貌控制区
根据河段的用地功能以及建筑形态、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特征,划定五个城市景观风貌控制区,分别为高教园区段的科教文化景观风貌区、两江交汇的城市客厅景观风貌区、新丰江上游的生态人文景观风貌区、迎客大道的商务展贸景观风貌区、高新区的科技产业景观风貌区。
图三:景观结构规划图
8 小结
景观风貌规划范文5
关键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 城市风貌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空间被城市建设空间所吞噬、 城市开放空间破碎、 城市面貌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一些城市主相继开始了一些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研究针对的内容一般以城市的风貌特色、景观组织、空间构架等为主。
1.总规阶段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
城市设计在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对应时应有不同的设计内容,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通常称为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要从城市总体层次对城市的结构形态、城市肌理、竖向轮廓、视线走廊、开放空间、门户空间、重要界面、生态绿化等城市形态环境系统的要素进行宏观构筑。同时还要对各类功能区环境如居住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等进行专项塑造,以形成整体协调基础上的适应不同功能性格的环境特色。另外,还要对建筑的风格、色彩以及环境小品设施等各类环境要素提出总体控制原则。
2.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众多的规划理论中,对于宏观大尺度城市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实践最为典型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是凯文.林奇。但该理论较多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将其运用于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中需要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城市文脉、游憩系统等进行补充研究。国内城市总体规划研究阶段的城市设计一般都是城市的风貌特色、景观组织、空间构架等为主。
3总规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框架
总体城市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即从城市整体出发,系统地对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城市空间、景观、游憩等各方面进行组织、设计。针对不同侧重点的总体城市设计,其重点也不尽相同。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内容:
3.1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特色的发掘、提炼和发展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结合城市风貌特色资源、城市性质、城市自然风貌和社会环境特点,对城市基本特色进行提炼和概括,进行特色分区,是城市特色设计的主要内容。
3.2城市景观
(1)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是根据自然环境及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结合城市功能发展需要,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造就的生动效果。
(2)城市竖向特征与城市天际线:城市自然环境的竖向特征往往是是反映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方面。结合起伏变化的地形条件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开发、建筑高度控制、景观轴线和视线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控制对策和引导措施。
(3)建筑高度分布:建筑的高度分布是城市整体景观效果的决定素,城市中高度的分布应该结合城市的背景轮廓线、地形地貌、中心区的选择、地标性建筑选址等各种综合决定。
3.3城市景观分区
对城市景观进行分区,有利于对城市空间、景观的控制。针对城市功能分区比较明的城市,以城市功能分区来进行城市景观的分区。有利于对各分区的空间及景观特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及引导,如划分为居住区、中心商务区、传统商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休闲娱乐区、工业区、特色产业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等。
3.4视觉系统
视觉是人们感受城市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层级应建立相应的视点、景点及视线。视点的建立就是要建立供人们驻足观赏的空间,相对于城市层级,指的是那些能观看城市级景观的广场、绿地;景点是视觉感受的对象;视线是建立在城市级反映为“视线通廊”,它给出一种在空间范围上的规定,保证视线能够通过,建立视点和景点之间的联系,视线走廊可以是城的开敞空间,也可以通过对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高度、宽度及布局方式的限定来实现,使人与城市景观之间得到必要的视觉沟通。
3.5城市开敞空间
城市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城市的空间,从城市的物质形态来说,城市包括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实体(各种建、构筑物)及实体之间的开放的空间,我们把这部分开放的空间成为城市开敞空间,它包括了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绿地以及自然或人工的、自然的河湖水面。
4实例——以舒城县中心城区为例
4.1 挖掘城市风貌特色
舒城因水而兴。城市系统与整体形态都与水有一定的关系。城市生态山水系统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等。舒城以水为特色的自然生态基底是城市整体风貌塑造的基础,丰富的水网是舒城独特的城市财富。
4.1 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
舒城城市总体风貌塑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体系的完整构架,构建清晰的城市自然关系。舒城城区风貌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市区范围内众多街坊存在低密度低层的乡村景观和沿街一层皮城市景观的混合形态。城市风貌与半城市化风貌斑驳破碎,呈现模糊而缺乏秩序感的现代城市风貌。从风貌角度观察,在舒城城区范围内应加强旧城更新改造,新开发区域统一安排用地,避免将村庄、半城市化地区变成将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4.2城市风貌分区
风貌分区划分的作用是充分发掘各分区的内涵特质,依据功能、位置或风貌特征的不同,将城市建设区划分为不同的景观分区。
(1)老城风貌区:多元混合的滨河老城,不同时期的建设风貌并存,保持老城的历史文脉,突出老城的多元混合特性和滨水特性。
(2)舒东新区核心风貌区:体现舒城现代城市特征的区域,高层办公、酒店、商场、商住混合建筑集中布局的区域,商务商业气氛浓厚,建设成为城市新中心。
(3)西部组团核心风貌区:城市公益设施集中区域,政务办公、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等,通过轴线组织,大型带形开放空间的设计,形成庄重正气、大气开放的总体风貌。
(4)舒东新区、西部组团、工业园区内一般社区风貌区:亲水近绿的城市社区城市居住主要区域,通过亲水近绿的环境打造,建设成为宜人、公园在城市中的居住社区。
(5)南溪组团风貌区:静谧绿色的生态新区,舒城将来发展的战略区域,建设成为一个公园中的居住社区。
(6)城市产业风貌区:绿色集约的企业基地,将工业园区打造成高校的企业生产基地。
(7) 其他重点地区的主题:南溪河风貌带,结合南溪河曲折多变的岸线,建设滨水绿色廊道,引入文化要素,形成文化、休闲为特色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也是体现和传承舒城历史水岸生活的重要区域。
4.3视觉系统的构建
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和自然环境因素将景观轴线分为:商业类轴线,交通类轴线,景观类轴线。视觉点主要有商业节点,休闲节点和门户节点。形成三带一换多点的视觉系统。
以桃溪路、梅河路构筑舒城主题风貌带,沿线组织城市主要公共建筑,如行政中心、宾馆、酒店、商业等设施,作为舒城东西向的人文景观集中地带;龙津大道风貌带,沿龙津大道连接多个风貌分区和节点;南溪河风貌带,以南溪河水体为核心形成的滨河风貌带,是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特质的,满足舒城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景观风貌带。
一环:龙眠路-南溪河-华盖路-桃溪路构成的核心风貌环,该环是舒城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区。其中构成风貌环南北边界的南溪河、桃溪路也是属于舒城三条风貌带的组成部分。
多点:位于风貌环上的风貌核心节点(万佛路以西的行政商业节点、滨水体育休闲节点, 鼓楼街沿线的商业风貌节点、滨水商业文化休闲节点,龙眠路沿线的商业商务风貌节点、滨水休闲游憩风貌节点)和门户节点(龙津大道、六舒三公路、春秋路分别入城的5个门户节点)。
4.4建筑高度控制
任何成片、成组的建筑群体,都必须在规划控制局部最高的高度下形成高低、大小、进退的变化。规划舒城县中心城区 形成两个高度开发区,标志性建筑高度适当引导,不作具体控制:
高强度开发引导区:舒东新区、桃溪路-梅河路发展轴沿线、龙津大道发展轴沿线采用高强度开发,建筑以高层和大尺度建筑为主。一般建筑的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
中强度开发引导区:其他区域内开发采取中强度开发,一般建筑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
标志建筑:在西部组团核心风貌区、南溪组团风貌区、舒东新区核心风貌区分别建设三个标志性建筑,其中舒东新区建设城市最高建筑,商务商业类,高度不受限制;西部组团核心风貌区建设西部标志建筑,政务中心,大体量建筑为主,不过分追求高度;南溪组团风貌区建设南部标志建筑,商务商业类,高度不受限制。
参考文献:
[1]扈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1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六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舒城县城市总体风貌专题研究.2010.
景观风貌规划范文6
摘要: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探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熟悉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地几乎没有。防护绿地在现实中经常成为四周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区。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摘要:(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探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布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和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和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熟悉,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城市生态理论指导城市建设的可操作性较弱。城市(市区)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最活跃和最开放的空间系统,人类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对其进行定量的探究把握(例如美国“第二生物圈”试验失败的结果,表明人类对生态的熟悉还很肤浅)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探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美丽、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和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摘要:
(1)可持续发展观念摘要:“绿色”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摘要: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探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外形、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摘要: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探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探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摘要: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探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探究和猜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向猜测摘要: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和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探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