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汇报材料范文1
县中心小学幼儿园创办于,其前身是中心幼儿园,原址现在的镇体育场。,由于老园长退休,幼儿园仅还有一名在编教师,经镇党委政府和当时的乡镇教委研究决定有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接管并承办镇中心幼儿园。十年来,我园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全园教职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精心培育幼儿,为推动镇幼教事业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我园已发展成为设施较为完备、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群众满意,在和周边乡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中心园。
一、基本情况
我园地处镇中心,南连浍坪路,北依古浍河,东临宿蒙路,西接镇体育场。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生源充足。全园占地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绿地面积2200平方米。全园现有7个班,在园幼儿453名。教职工14名,聘用教师6人。教师队伍中11人大专毕业,本科在学6人。14人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园领导班子2人(园长1人,副园长1人),并取得园长岗位培训证书。
二、主要工作及成绩
建园十年来,我们始终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安徽省幼儿园基本要求》为指导,始终秉承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办园宗旨,确立了“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园训,形成了“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有教育”的园风。努力开创了幼儿教育的崭新局面。尽管在办园的过程中历尽艰难坎坷,三易园址,经历了群众对我们小学办园的怀疑、信任、满意再到大力支持的创园过程。个中滋味只有亲历其中才能够体会。可无论是在人民群众怀疑的初创阶段,还是在群众满意并大力支持的今天,我们的办园信念却从未动摇,那就是“尽我们所能,办好附属幼儿园,为的父老乡亲服好务,让每个幼儿在我园能够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周边的家长才舍近求远,在街道上租房,把孩子送入我园,也正因为群众的信任,我们才倍感肩上的担子沉重,才有了一定要办好幼儿园,竭尽全力做好幼教工作回报家长的动力。
(一)抓好园干和园舍建设,
加强幼儿园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扶植园干部,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开源节流,循序渐进,不断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是我们建园之初的第一要务。
俗语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的道理,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通过考察,经学校行政会研究,我们指定幼儿园主要由两位同志负责,一个是有着25年幼教经验和多年幼教管理经验的叶素荣老师,一个是肯钻研,业务能力强,并获得“县教坛新星”称号的青年人陈丹教师负责。她们责任心强,工作能力棒,有极强的敬业及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精神,上任以来,每学期末都会向学校提出下学期幼儿园发展的新构想,每学期都会有幼儿园发展的新举措,学校在困难,但只要是为了幼儿园的发展,学校行政研究可行以后,几乎是每求必应。我们认为只要是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只要有利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就会想尽办法予以解决,对于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学校就必须同她们在一起想尽办法化解。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幼儿园在园舍设备上,我们从无到有,从40多人的学前班,发展到如今的453人,十年来,我们省吃俭用,艰苦办园,先后在幼儿园:1、投资10万余元购置了幼儿园桌面玩具与地面大型玩具;2、投资近15万元硬化了余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为了防止幼儿跌伤,我们采纳了幼儿园两位管理人员较为人性化的合理建议,在玩具区域建设了近投资3万元200平米的塑胶地面,这在我县乡镇幼儿园中我们可能是最早的一家了;3、为了做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学校专门为幼儿园配置了饮水机、消毒柜、茶杯架、毛巾架、建自来水池并配有专供幼儿洗手的洗手液;4、开源节流为幼儿园添置电视机、vcd,配置了笔记本电脑;5、为幼儿园设立了舞蹈房,并配置了大功率空调一台,尽管学校教学用房很紧张,这不仅是为了小学部能有好的生源,更是为了保证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保证幼儿冬夏季的舞蹈教学;如果将来有房子我们还计划为幼儿园设立专门的美术室。办公室、园长室、厨房、休息室等。
(二)抓师训,强师能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保教水平
我校幼儿教师,除了每周一要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政治学习外,其业务学习、园本培训都是有幼儿园自行组织。她们每学期都要和小学一样举行“三课”活动,每年都要参加本县本市及周边市县业务学习活动,只要有外出学习机会我们都安排幼儿教师外出学习,如许冰 雕老师到无锡参加小学和幼儿美术听课,陈丹老师到黄山参加过音乐培训等,她们的每次培训都会各幼儿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取得明显的成效,陈丹老师训练的舞蹈队多次为我校争得了县级荣誉、许老师辅导的幼儿已有几十名幼儿次获得国家金银铜奖,陈丹老师还获得了县优质课教师、县教学能手等称号,有多篇论文在市县教研刊物发表或获奖。
(三)抓改革,提升保教质量与水平。
由于我们是幼小合一的办学模式,我们坚持以学校行政——园务会——幼儿教研组为主线,实行分级管理,做到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学校每学期校长室都要对对幼儿园工作进行两次专门调研,一次是幼儿园家长满意度的工作调研,一次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存在困难与问题的集中调研。以加强学校对幼儿工作指导于支持的针对性。一方面,我们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制定幼儿发展计划,围绕保教工作这一中心环节开展活动。坚持定期对每个幼儿的各方面发展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同时把周计划贴上墙及时公布每周的教学内容及家长配合指导的方法内容,以期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开展系列比赛活动,如:各班区域特色展示、教师优质活动评比、幼儿舞蹈、美术比赛等。通过开展活动,促使教师切实加强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教工作,安全责任,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看得比天还要大,因此学校和幼儿园始终以幼儿园安全和保健工作为重点,不间断强化幼儿教师安全在前、卫生在前、疾病预防在前的保教意识。学校总务处每月对幼儿园各种设施例行检查,要求幼儿部要对幼儿实施全面保育,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每年春、秋季我们通过卫生宣传栏、讲座,向教师、家长、幼儿宣传保健常识、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坚持每学期开展两次保健知识讲座,出两期保健知识宣传专刊,帮助各班教师在各个环节上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我园还建立了一系列家长工作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活动,家长学校每学年开展两次专题讲座,两次全面的家长开放日,每学期两次家委会,班级家长会、家长座谈会,此外,在重大节日如“六一”、“大班结业典礼”等都举行庆祝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形成了家园沟通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每学期针对幼儿家长育儿存在的问题,幼儿园都会通过宣传栏、召开家长会或在家长学校集中培训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幼儿保教知识及育儿常识,组织家长进行家教经验交流。
我们十年如一日,不间断的坚持每学期最后一周的幼儿成长素质展示活动,这在每学期已成为我校幼教工作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家长们看着自己孩子在我园幸福健康的成长,无不为孩子的发展而自豪,每到此时,我们的幼儿老师也成为最幸福的人了,他们收获着家长们带个他们的称赞,更增添了下一学年干好幼教工作的,办好幼儿园的坚强信心。由于我们始终如一的坚持以“幼儿开不开心,家长满不满意”为我们的办园标准,与家长真诚沟通,一心换心,以优质的服务报答群众的信任,最终我们迎来了幼教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如今我们每学期生源爆满,幼儿园俩位园长只有耐心的向每位家长解释说明幼儿园无力接受这么多孩子,我们没那么多房子。每看到此景,我们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学校对幼儿园基建真的是无能为力啊!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园自确立申报县示范幼儿园目标以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完善软硬件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申报标准和要求,我们仍存在薄弱之处,尤其是硬件建设:
一是要争取县局支持解决我园教室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在目前已成为制约我校和我园发展的最大瓶颈。这同时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事。
二是要切实控制大班额现象,要规范班级规模,使之符国家《幼儿园工作指导合纲要》的要求。
三是教职工有待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幼儿教育新形势;
小学数学汇报材料范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29-02
1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十分频繁,其中尤其是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多。然而从实践经验上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层次仍然较为低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一些简单的教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补助工具阶段,而未能上升到更高的应用层次。正由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二者之间的整合程度较低,致使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出来。为此,有必要针对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原则及模式进行探究,促使二者整合教学尽可能实现有效化、高效化。
2 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在对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之前,要先把握两者之间的整合原则。笔者通过对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的总结中得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原则应该有以下三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性原则 所谓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指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有机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二者整合需循序渐进,依照一定的操作步骤和规定才有可能达到,并非一蹴而就。也就是说,二者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数学教师在推进二者整合时,可按照以下两个步骤有序地推进。
1)开展以小学数学课程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式整合。在此阶段中,信息技术一般是充当教学工具的作用,起到辅助教学演示和促进教学交流的作用。
2)开展以教学资源为中心的开放式整合。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不再是充当教学辅助工具,而是成为认知工具,通过将数学学科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实现资源深化,进而提升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度。
与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相符合的原则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重要的工具性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既要进行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教学,又要进行数学知识应用及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等的教学。结合这一要求,则可以窥探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要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等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应当立足于数学课程教学核心概念、学生思维方法及能力等的培养,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对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与运用,以此来促使学生培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践教学原则 无论是对于数学也好,其他学科也罢,教学的主要基石和最终目的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切合实践且成功运用到实践之中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才能够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够促使课程教学不断完善。对此,基于这一原则,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之中,方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3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大致归纳为获得式、探究式以及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合作式这三种教学模式。
获得式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获得式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对数学相关概念的归纳,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为简单、直观,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概念思维,并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获得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主要遵循以下七个步骤进行。
1)教师要先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目的,利用信息技术独特的图文、声音、影像等要素进行情境创设、课堂导入等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假设与检验。
2)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将数学概念运用充分的数学案例进行解析和阐释,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与归纳。
3)提出概念假设,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案例进行命名。
4)二次呈现概念相关的案例。
5)进行归纳总结,并成功形成概念,包括对概念本身属性的掌握及概念的规范性表述。
6)理解巩固,应用概念。
7)归纳反思,对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归纳和反思,并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体而言,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获得式教学模式中,其对信息技术的总要求较低,只要具备了计算机和投影设备便足以实现。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采取获得式整合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之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数学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材料等,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探究式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于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开展讨论与研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等的理解,并成功运用其来解决数学教学实际问题,同时培养起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规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建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
1)明确课堂要讨论和探究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信息技术对探究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建立起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的兴趣。
2)针对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并对问题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有机提取。
3)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探究,同时猜想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4)方案共享,评价筛选。教师将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共享给全班学生,集全班之力,对成果、方案进行评价、论证,并筛选出最佳方案、最优成果。
5)利用信息技术对成果进行验证。
6)总结汇报并反思。
在该阶段,教师通常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过程演示和解决方案的梳理,并且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探究式教学模式计算公式等进行反思。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解决数学经典概念和知识等非常有效,如经典的方程问题、相遇问题等,就可以利用此模式进行教学。在创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究式教学时,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是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诸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等。若学校未能具备这些设备条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也为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合作式整合教学,需依托生活实际这一“土壤”,因为不仅是小学数学知识的来源,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为了满足解决生活实际的需要。故而,创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合作式教学,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以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为目的,围绕生活实际,以生活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该模式的实施也有七步。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入,并提出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动画、文本、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将其引入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创设出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挖掘、探索和发现情境中所设置的数学问题,开启合作式课堂教学第一步。
2)问题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结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条件,引导他们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规律,并最终真正确定。
3)分组合作进行信息查找,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网址、信息记录表等查找所需信息,为之后的合作互动开展铺好资源。
4)交流各自信息。这一步骤是合作式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重中之重。教师在学生小组查找好信息之后,就需要引导他们开展小组讨论、互相交流,通过沟通与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5)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证明。在此步骤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结果的验证,并从不同的解题方案中评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6)汇报成果。当小组意见达成共同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各自的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7)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过程进行反思。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以及Word、PowerPoint等文字处理工具。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时,既需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三个原则,又需要基于三个原则创建出获得式、探究式以及合作式等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二者整合的实现。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应用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一种颠覆和创新,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方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教学必然是大势所趋,对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学以及促M教学改革深化等方面,必定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11(8):46-49.
[2]苗逢春.解析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及其实施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03(6):73-77.
小学数学汇报材料范文3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 存在问题 应用
目前,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小学数学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新常态下,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数学常态,实现了教育中心的变化,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实现这种转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状况,提升学生灵活学习知识,处理知识,探究知识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对于它的定位可能理解不够,往往会忽视了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放任学生随意交流,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组交流过程中适当的参与到个别组中,及时指正学生的一些偏题现象,抓准切入点是团队合作的重要前提。同时教师应该给每个小组的同学一个明确的分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准确,大家积极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能够取长补短,避免两极分化。最后,一个小组内往往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学习差的同学积极发言,而某些侃侃而谈不听取其他人意见的,教师也应该适当的出手加以矫正,只有小组内部积极和谐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二、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指的是,以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重心是能够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够以合作的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乐于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素养。合作学习在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能够扩大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活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合作学习中,学生主要以交流,操作,实验,思考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能够提升。在这种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合作学习中,学生之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合作,懂得尊重他人、肯定他人的意义。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这种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三、新常态下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进行教学设计
要保障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并发挥重要价值,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研究教育内容的重难点情况,设计好哪些内容适合用合作学习方式完成,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内容,哪些是学生可以自主解决的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根据不同教育内容任务要求,明确合作分组活动的目标,形式,选定合作学习内容,安排好合作学习的时间,保障所选择的活动材料的适用性和设计的科学性。教师要做好课堂规划设计工作,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所需要经历的步骤,能够对学生情况进行估量,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设计指导方法,对课堂活动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合作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二)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情况下,学生都需要以小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工作是必须的。在小组组建过程中,要遵循小组内成员能力水平接近,性格各有差异的原则,这样,同组学生才能形成互补,并且,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才能有效开展下去。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长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要重视组长角色的选择,能够把品学兼优,同时组织活动能力强,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强的学生选为小组长,通过合适的小组长设置,保障小组长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技能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合作学习,并保障合作学习能够发挥重要功效,必须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重视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能够为学生创造机会,多与同学和教师进修沟通交流,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要能够与人和睦相处,能够与同学坦诚相待,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得到同学的肯定。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合作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一些不愿意合作的学生,多是没有掌握合作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以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安排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时机安排得当,才能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育内容需要,安排好合作学习的时机,使合作学习发挥重要的价值。第一,在l现规律性知识学习时安排合作学习。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规律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抽象性较强,对学生数学能力要求较高,在这部分内容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规律归纳总结的一般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探究规律性知识,掌握规律性内容的积极性和效果。第二,在操作、实验、探究性内容教学时选择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些操作实验内容,还有一些探究性问题。这些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当靠学生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因此,这个过程中适用合作学习模式。比如,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解题方式很多,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多样化的解题方式,能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多项思维能力。第三,在总结评价内容中选用合作学习模式。比如,在一个单元结束之后,需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复习,在整理的过程中,适合应用合作方式。在对学生评价中,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互评,互检,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查漏补缺,完善评价的目的。
(五)组织小组间进行交流
在小组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组织小组间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中,由各组长代表本组学生的发言,对学习探究成果进行汇报。在小组汇报之后,引导小组间针对不同小组汇报情况进行交流评价。教师要给学生的一定的时间,使小组之间能够充分就汇报情况进行交流评价,得出中肯的建议。在小组间交流评价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小组的合作情况进行再度评价,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间的不同表现情况,组员参与情况,合作结结果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合作学习效果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总之,新常态下,小学数学教育中要重视合作学习,要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改变课堂单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习探究知识,同时,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要能够是合作学习成为课堂常态,通过教育创新实现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汇报材料范文4
我们以“主题课例式研训”为载体,按照小学数学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应用”展开研究,按照“确定主题―确定课例―观摩课例―课后研讨―坊主点评及主题培训―撰写反思―网上共享”的研修路径,重点针对概念教学和复习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工作坊在概念教学和复习课教学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一、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教材中的很多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明确的定义,这让许多一线教师不知所措。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很多概念表述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数学概念教学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而不是纠缠于文字上的精确表述。数学课标明确了对小学概念教学的三项要求:一是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二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概念;三是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概念。基于此,我们工作坊决定引导一线教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进行专题研究。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遵循由直观形象到形成表象再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因此,我们认为,进行概念教学,应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与抽象概括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便于学生把直观经验与理性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顺利地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探索形成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感知(创设情境,感知概念)―表象(探索研究,形成概念)―概念(体会理解,抽象概念)―运用(拓展应用,巩固概念)”。我们试以工作坊参与者张菊老师执教的《认识公顷》一课为例,说明该模式的操作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课件逐一出示以下几个景点的照片,老师当导游边出示、边解说:
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 700 000平方米;
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 000平方米;
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 270 000平方米;
(2)谈话:这些名胜古迹占地面积非常大,用平方米作单位,这些数据显得不够简洁明了。(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2.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让学生通过回忆100米的长度大小,想象一个四条边都是100米的正方形有多大。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先独立算算,再与同桌交流。最后,学生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1公顷=10 000平方米”。
(2)感受1公顷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想象1公顷有多大;引导学生感觉、猜测、与同桌交流1公顷相当于身边哪些建筑物的面积。学校教室面积大约是80平方米,让学生计算1公顷大约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学生汇报,出示相应的数据(1公顷大约相当于125个同样大的教室的面积)。加深学生对1公顷大小的感知,让学生估一估“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并计算1公顷相当于几个同样大的学校的占地面积。让学生把猜测的结果与计算出来的数据相比较。让学生再次想象、感受1公顷大约有多大。
3.尝试练习,感悟进率
(1)谈话:在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要用公顷作单位。让学生尝试把几组数据改用公顷作单位,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2)课件相应出示: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3)把平方米改用公顷作单位如何换算?(说明:把平方米化成公顷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的进率10 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4.深化应用,理解公顷
(1)课件出示下列景点照片,教师继续当导游,带领学生“游览”名胜古迹,请学生思考后完成填空练习,并回答其他问题。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大约是400 000平方米,合( )公顷;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小结“把平方米改写成公顷,把公顷改写成平方米的‘秘诀’”;同桌相互出题,考查“关于平方米和公顷互换”的问题,进行练习。
5.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一块三角形菜地,底是110米,高是15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
(3)完成书本上第82页的“练一练”。
6.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课后小调查:了解家里一共有多少块田地?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二、复习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复习课是对学生的认知结构重新进行组织,是在整体知识背景下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它往往通过对照比较、寻找联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原来彼此分散、分割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在头脑中把知识“竖成线,横成片”,或“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从而形成由点、线、面构筑而成的立体式的知识网络。现在的实验教材,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了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探索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们工作坊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研讨”中,采用了执教老师个人初备课,网上交流研讨备课,达成共识后再上课的研究方式。如由工作坊的参与者孙武银、周炎锋分别执教的复习课《四则混合运算》《小数乘法》,以及坊外教师古龙镇中心校黄红锦执教的复习课《简便运算》,都运用了“计算感悟―对比归类―总结法则―错题辨析―深化提高”这一基本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在探究“空间与几何”这一知识的复习教学时,我们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研究,由工作坊的参与者周原园、陈超萍分别执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复习课。
“同课异构”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位执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工作坊再以不同的课作为研究蓝本,并适当引入部分坊外教师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质疑、解疑,“坊主”再结合课例及大家的疑难作《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专题研讨》小型培训,最后总结、归纳出基本的复习课教学操作模式,即“以题代纲、边理边练―分层练习、巩固提高―自主检测、评价反思”。下面以《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复习课为例,简介复习课教学的大体流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猜一猜,想一想。故事导入:唐僧取经回来后,打算奖励每个徒弟1块土地。唐僧拿出3条一样长的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1块地。孙悟空急忙说:“我要围成长方形的。”沙僧接着说:“我要围成正方形的。”猪八戒不慌不忙地说:“我要围成圆形的。”那么,到底三位徒弟中,谁围的土地面积最大呢?大家猜猜看吧。(指名猜)如果想知道它们各占地多少平方米,我们需要用到哪些知识?
(2)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梳理知识,引导建构
复习以下知识,并以知识网络图的方式予以呈现。
(1)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2)周长的计算;
(3)面积的计算。
3.应用知识,提高能力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3)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答案);
(4)走进生活(计算)。
李老师家有一块梯形菜地,上底是32米,下底是48米,高20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400克,这块地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小麦?
(5)首尾呼应,解决问题。
猪八戒、沙僧、孙悟空谁围的地最大?要准确地判断出他们三个谁围的地最大,绳子的长是628米,动手算一算,再判断。
(6)得出结论(分组探究)。
让学生自行交流并小结:周长相等,圆的面积最大。
4.全课总结,注重体验
再次呈现知识网络图。
小学数学汇报材料范文5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当前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以现实的生活举例,这样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来的,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二、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现今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第八册《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看来是刻不容缓的。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们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但使学生很快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小学数学汇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73-001
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反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加上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经验贫乏,而这种生活经验又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
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
一、课前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数学提供感性认识。
如:教学“利息”这一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存钱活动,学生在存钱时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如储蓄的种类,储蓄连续几次降息的原因,为什么要用实名制,以及国家收取利息税的原因等知识。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学习起来轻松多了,特别是有关计算利息的题目,由于有了生活的体验,每次计算利息时总能结合实际把所得利息的利息税给扣除掉。
二、课中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1.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体验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我们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从“玩”中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
如:教学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前后两个墙脚前,准备相对而行,请另一个学生喊口令,学生说:“出发。”两个学生很快撞在一起,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就叫相遇,我再让两个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就叫做追及……。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学生仿佛感到这不是在上课,是老师领他们玩,这样一玩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2.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
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严格的说能力并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材料,材料的内容是3个圆(其中两个圆一样大小)、2个长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其中长方形的长、正方形的边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都与两个相同圆的周长相等)。请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圆柱。在制作过程中考虑两个问题:(1)你们是如何选择材料制作的?(2)通过制作你们对圆柱的特征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汇报,最后老师结合每个小组的汇报情况一一展示制作圆柱的三种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让学生在充分而多样的数学体验中学会思维,形成数学观念。
3.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
“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我要学数学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教学“1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用第几排第几个来阐述自己坐的位置;让他们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是由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说出教室里有几扇门,几个窗户;说出自己书包里有几支笔几本书;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他们完成这些题目时,兴致特别高,大胆踊跃地进行交流。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到数学的存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了数学的奥秘。
三、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学生学完新课后,我就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