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细化工工艺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细化工工艺学论文范文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及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由于化学工业的相关领域极为广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就非常多样化,各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点亦不尽相同。我校近年来根据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的需求趋势,兄弟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原有的相近专业优势,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逐步建立了适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2008年,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有7届本科毕业生,其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社会反馈积极.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由于涉及化工的学科和领域很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应用化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化工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形成不同高校应用化工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使不同高校既有统一的规范,又有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和业务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较宽的化工应用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从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课、基础课除外)应由基础化学课、工程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3部分组成。基础化学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工程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等。专业方向课:可根据具体方向选择专业化学课,如电化学工程方向可选理论电化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解工程和电镀工程等。精细化工方向可选择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另外实践性环节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提高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
就专业方向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是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该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及宽广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中要体现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重视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合理利用广西及学校的资源及适应科技发展、注重社会需求基础上。据此,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向设定为:电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工艺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化工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45-02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化工人才需求特别强调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10年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宗旨就是要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高素质化工人才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2011年入选了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于2012年招收了本校第一批化工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实践,对化工专业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如何构建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思考,下面谈谈笔者的认识与体会。
一、当前化工专业实践 教学面临的问题
桂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立于1986年,当时名称为工业分析专业,1998年更名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向包括化学工程、电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优质专业,2008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08年专业所属的化学化工教学团队成为广西区教学团队,拥有的《普通化学》课程在2008年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2013年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人获得广西区教学名师奖,2人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在长期专业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感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对实施“卓越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化工企业,由于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对学生进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表现得不是很积极。各校多采取让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回来交一个实习报告解决实习难的问题,导致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存在“放羊”现象。
2.化工专业普遍生产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4――5周,企业很难给予一个真正的岗位让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更无法给予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的生产实习轮为“参观式实习”。
3.实践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综合性、工程设计性实验项目偏少,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给予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教学平台,没有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另外各类实验(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各类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有机衔接不够,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二、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深入认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是有效的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新的思想,将新的思想付诸实践,创造一个新的事物的能力[3-4]。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和创新实践能力三个要素构成,而实践能力则表现为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三个由低到高的层次。很明显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影响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创新实践品质、创新实践技能和创新实践环境[5]。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创新实践品质培养时,既要注重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共性,也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要因材施教,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发展,同时要将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开设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要尽量依托学科优势平台,打破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壁垒,将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
2.多层次立体化化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后,我们及时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构建理论(Theory)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验证(Test)体系、创新(Try)体系的“3T”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形成以“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创新”为亮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核心是体现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该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层次”、“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次”、“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次”三个层次构成。“基本技能层次”由大一、大二开设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以及由大三开设各专业方向的综合实验等组成,通过课程实验、上机等实践环节,学生加深了对理论课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次”则由化工设计、精细化学品配方工程师实训、工业分析技能实习实训、电化学工艺技能实训,以及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组成,通过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在企业进行的各类实习等环节,实现对学生综合应用工程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次”通过开设应用研究型选修课、“工程实践与创新”自选实验项目和暑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各级“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工程应用创新能力,通过雁山大讲坛的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研讨会,丰富校园化工科技文化生活。
几年来,为了使化工实践教学体系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立足先进性、前沿性更新充实课程内容,将化学化工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及个人的科研成果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如电化学工程方向教师利用广西区科技进步奖的“高性能二次电池电极活性材料合成的新方法”和电镀新工艺研究的科研成果以及发明专利,设计并开设了“锂离子电池的装配及性能测试”、“电镀镍的工艺设计及性能测试”等电化学工程专业实验,并出版教材《电化学实验》,化学工程方向教师利用绿色化学科研成果,出版《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程》、《精细化工工艺学》教材,并在教学中使用。另一方面在开设的各种技能实训中,努力开发具有中试规模的实训项目,尽量确保学生能在真实工作岗位环境条件下进行实训,如与东莞金赛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从企业引进了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小试生产线,开设了与生产实际接近的电化学工艺技能实训项目,精细化学品配方工程师实训项目所采用的配方及工艺,均来自生产实际。在2014年,学校加大了对校内实践基地的投入力度,打造校内化工生产仿真实训装置平台。该化工生产仿真实训装置采用真实的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运用仿真技术,结合化工生产真实设备、仪表及工业控制系统进行构建,全面模拟生产工艺过程。化工生产仿真实训装置平台的建立,弥补了学生在化工企业不能动手的,只能参观的缺陷,提高了实训实习质量。
三、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效果
1.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化工专业在企业实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高了实践实习教学质量。
2.实施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近三年来,化工专业全体学生(约200人)均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5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8人获全国二等奖,33人获全国三等奖,其余学生获优秀奖,在广西同类高校名列前茅;同时化工专业各班级约有一半的学生参加导师课题组的科研活动,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内的科研项目近30项,并获得不少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广西区级“挑战杯”二等奖1项(2012年)、三等奖1项(2014年),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11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研究论文每年在2~3篇左右,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
3.“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成果在2012年获广西区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中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同行们广泛关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弥补了学生在化工企业不能动手的,只能参观的缺陷,提高了实训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健.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进展评析(2010-2012)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2]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3]张晶.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与培养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精细化工工艺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程群;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75-02
我国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传统的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并学以致用;教师经常布置的多是以书面形式完成的“小作业”,而很少布置一些通过讨论、合作等途径完成的“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也很少有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讨论的条件和途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因而,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围绕化工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立足“卓越计划”的“油类”课程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构建“油类”课程群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展接受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模式、自动教学式等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油类课程群的构建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围绕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完善相应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将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成的有机的课程系统。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从能力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在深入对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油类”课程进行调研和分析基础上,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适应技术进步,以“知识层、目标培养”为基准,以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为重点,以课程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梳理各课程内容和课程间的关联性,在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组织校企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对“油类”课程群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讨,最后选择满足“卓越计划”培养目标要求的《石油炼制工程》(含专业实验)、《石油化工概论》、《石油化工工艺学》、《石油储运基础》等4门课程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油类”课程群。
“油类”课程群平台为克服传统学习模式的不足提供了途径,为网络环境下多元学习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二、探索课程群平台下的多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多元教学模式是以课程群网络平台为条件,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和教师、理论和实践、虚拟和现实、远程和现场等的和谐统一,创造了不同学力的个体都能学习的环境。使每个不同个体的学生都成为成功的、有效的学习者。同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教学条件及资源日趋紧张,学时、师生比、场地都显出劣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利用网络教学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这些问题。
1.接受教学模式。老师通过课程群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上即时作业和复习任务,并可进行网上自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答案解析来巩固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摆脱了师生面对面的教与学的模式,可不受场地、不受时间限制。对于大众化教育,有很好的适应性。尤其对全校公选课,在学时少、上课场地紧张的情况下,体现了独特优势。
2.探究教学模式。美国《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NRC,2000)明确提出,基于探究的教与学的活动需要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问题,深化他们的认识以及学会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思考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问题为主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展开阅读、思考、操作,继而分析、交流,寻求结论。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网络为交流平台、资源平台和认知工具,以主题为学习活动的目标,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或协作探究方式来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地对所确定的主题(老师给出或自己提炼)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课程群平台提供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甚至还有虚拟仿真的内容进行主动的选择,整理、分析的学习方式;协作探究――在网络环境下以讨论的形式开展小组内或班级内的协作与交流,借助多种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互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提高――学生经过自主探究或协作探究后,形成的成果要在课程群平台上进行,后教师可通过网站进行评价,其他学生也可以进行互评。学生通过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形式,了解教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点评,继而进行阶段性学习的自我评价与反思,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且与同学就学习效果进行相互评价。探究教学模式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探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文字又可以是语音、视频、PPT等。
3.自主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教学过程。这种模式强调结合学生内心世界的强大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兴趣性、创造性和研究性。有效地实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转变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形式。基于网络下的自主教学模式与课堂上的自主教学模式相比更具优势。如资源共享,互动方便,环境开放,自我检测等,课程群平台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大自由,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主动性得到增强,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为方便和充分。网络评分系统和测试系统,则为自主学习方式下的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估提供了途径。学生可根据上网学习记录、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网上交流互动的情况和网上测试记录等多个维度综合评定网络自主学习成绩,了解和反省自己学习的过程,对当前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4.协同教学模式。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要通过在社会情境中与他人的交流而获得。协同教学模式是基于课程群平台的一种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分成小组或团队,由老师或学生自己确定主题,各组组长负责分配成员任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探讨、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形成论文,制成PPT。然后由组内选出代表,在课堂展示PPT,教师和全体学生可在现场提出意见。课后再根据课堂上的PPT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成果分享到课程群平台,通过平台生生互评,评为最佳制作、最佳风采、最佳团队等。这种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团队,基于网络的协同教学模式是通过有着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共同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课程群平台进行如竞赛式、讨论式等各类形式的协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素质。
三、小结
1.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2.教师在课程群平台上要扮演领路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创设符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3.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层次,研究探索与不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有效应用网络教学模式。如对于专业必修层次可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对于通识选修层次可采用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教学模式等。
4.课程群平台是一款良好的“辅助剂”,能够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在课堂上没来得及消化的“营养”,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思峰,方志耕,党耀国.定量方法(模型、预测、决策)精品课程群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32-34.
[2]龙春阳.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39-141.
[3]陈t平,张岐,袁文兵等.精细化工课程群的整合及改革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2(90):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