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文1

的确,“给”永远会“拿”愉快的。大家知道,春蚕吃掉的只是桑叶,献出来的是珍贵的蚕丝;奶牛吃掉的只是青草,却献出了营养丰富的牛奶;蜜蜂采集了花粉,却献出了比糖还甜的蜂蜜。蚕,牛,蜂“拿”的东西低廉,“给”的东西如此宝贵,因而受到了人们的一致称赞。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过这样的诗句:“今我何公德,曾不事农桑,史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留下这样的名言:“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死者和生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力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他是这样说这样做的。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于科学事业,但是他的生活却清淡简朴,他“给”了人类以卓越的贡献,却很少从世界上“拿”去什么,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他永远是愉快的。

劳动模范赵春娥,懂的人的价值在于对世界作出贡献。她当煤场工人16年,一贯早上班,晚下班。她在重病缠身,生命垂危之际,向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让我上班。”他一个心眼想着“给”,唯恐从这个世界上“拿”得太多。他有病住院花了900多元,便痛心地说:“我不能给国家作贡献,还花了这么多钱!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实在太多了,自己做的实在太少了。”她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都吐出来献给了人民。她“给”社会的远远超过从社会上“拿”走的。他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永远是愉快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赵春娥那样有理想,有抱负的愿把自己青春的鲜花留给人间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但也有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的人。这些人认为,人生在世,“拿”得少,“给”的多,太吃亏了。更有少数人,不想“给”,只想“拿”,有机会还要捞它一把。迁海丰县委书记王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知法犯法,干着走私,贩私的勾当,千方百计从中捞一把,然而,他终于难逃人民的惩处。王仲的所作所为从反面告诉我们,多“拿”少“给”或光“拿”不“给”的人,可能会感到一时的满足和愉快,但终究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甚至灾难。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想多“拿”少“给”或光“拿”不“给”,国家再强再富也会被“拿”空,社会主义大厦将永无建成之日。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文2

一、目标定位,指向课程核心

在细读这篇课文时,我深深感到,确定本文的语用价值,不是一件易事。其一,因为语言简单,表达形式简单,读者一接触文本就很容易把握“爱”这一主题;其二,一封信,五句话,道明一个易懂的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此外既没特别优美的句段值得体味,也没独特的篇章结构值得效仿。反复苦读了若干遍,捕捉到散落文本中的这些知识点:在第三自然段中“只有”“还没有”两个词语的准确运用值得玩味;第四自然段对春天美景的描写;文中仅有的一个比喻句;一组关联词“无论……都……”;一个双关语“美好的东西”;因果关系的篇章结构;回信。

这么多知识当中哪一个才具有核心价值的呢?前面四项知识偏向于中低年级的语文任务,显然不宜列为五年级语文核心目标。因果关系的篇章结构知识可以纳入高学段的教学目标,但因内容简单,在初读环节学生轻易就能读懂。最后,我的目光落在文本之外的课后练习“回信”上。纵观整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仅在四年级安排一次“写信”练习,所以,我以为,“回信”应是编者的刻意安排,其意图不仅仅是检查对文中哲理的理解,而在于训练写信,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我确定“学习写回信”为本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二、逐级铺设,丰满回信素材

目标一确定,一切预设、一切课堂活动都应围绕写“回信”展开。但是对于写回信,课后仅有这样的表述:“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至于写些什么,如何写,哪些情感需要激发,那些感受需要表达,没做任何提示。如不加以指导,学生写出来的“回信”内容肯定单调空洞。要规避这一问题,就应解决“回信可以写哪些内容”。为此,我以双关语“美好的东西”切入,大肆铺设,搭起三级阶梯——

第一,抓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想象儿子“怎么想”的。

出示信的第一段文字。教师说:“高尔基望着鲜花是这样想的,那么他的儿子是怎么想的呢?当他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时,他可能怎么想的?你替他想一下?”这一问,学生的目光从高尔基转向儿子,揣测儿子的内心。教师再推进想象:“他没想到自己曾经栽种的鲜花在爸爸的眼里是——(生:美好的东西)在岛上居民的眼里也是——(生:美好的东西)今天他知道了这一切,你能想象他的心情吗?你还能想象高尔基儿子读着爸爸的话语,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呢?”学生的想象有“心情”和“情景”这两个抓手,表达就会很生动。通过想象“怎么想”的,把手捧着“信”的孩子读活了,触摸到孩子的内心——种花的想法、“看花”的心情、读信的感受,等等,冰冷的文字逐渐变得立体,变得感性,变得温情。

第二,抓第二个“美好的东西”,想象儿子“怎么做”的。

出示信的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又是一个‘美好的东西’,短语完全相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吗?”将学生的思维带到“双关语”的深层面,教师及时点拨提升:“的确,这里的‘美好的东西’不再只是有形的鲜花,也许是——(生:一个眼神)也许是——(生:一句话语)也许是——(生:一次帮助)”然后加以小结,“说到底,这美好的东西,是博大的胸怀,是无形的爱呀!”教师接着铺垫:“对照你的生活,你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潜藏心底“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感被唤醒。教师趁热打铁:“在你的眼里,在高尔基儿子的眼里,高尔基有没有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孩子目光被牵引到课后作家卡片,联系作家卡片孩子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博爱。至此,孩子们对爱的内涵理解就更为深刻。教师再引导诵读,“所以高尔基深有感触,他对儿子说——(生接读:要是你无论……)”教师:“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殷切的期望,应该怎样读出一个父亲拳拳的爱子之心?”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与高尔基、与他的儿子又进行一次次灵魂的对话。此时教师推出直指核心的一问:“现在你能想象,高尔基儿子读了爸爸的这句充满期待、饱含深情的话,从今往后他会怎么做吗?”让学生想象高尔基儿子的行为后再回扣文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当儿子会这样做了,那时候——(生接读: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

第三,抓“‘给’,永远比‘拿’愉快”,想象儿子“怎么说”的。

出示:信的第三段话。读这段话,每一个读者的目光都会落在那句话上——“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由于语言浅显,学生会比较轻松地理解这个深刻的道理。不过,对道理的理解不是我的单纯追求:“这是一个至理名言,让我们一起铭记它,请工整地书写在笔记本上。”待学生记住话语,我问:“可是有位读者想改写它,提议改为——‘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因为用‘给’和‘拿’太平凡了,不符合一个大作家的语言风格,你怎么认为?”学生通过对词语难易的比较,对读者年龄的比较,发现高尔基用字的讲究,发现他用心的良苦,我再推波助澜:“细微之处见真情!一位伟大的作家,却以10岁孩子能够读懂的语言来表达如此深刻的道理,这是怎样细腻的爱啊!这不正照应了开头的一句话——(学生接: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来,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把这无声的爱,把这深刻的道理传递给他的儿子——读!”这一番渲染,学生自然激动起来,我就紧接着问:“今天,当儿子知道了这个理,明白了这份爱,一定会有很多话语要对爸爸说,现在请你想象一下,他会怎么对爸爸说?”

通过层层挖掘,逐级铺垫,回信的内容逐渐丰满起来。这样,孩子们“”时,自然就容易做到有灵有肉,有情有趣了。

三、造境蓄势,引发表达冲动

课文读到这里,一纸“信文”,不只是冰冷的文字,不只是单薄的道理,更是感人至深的内心活动,更是一触即发的挂在唇边的暖人话语。此时,教师就要思索如何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因为这是为他人,宛如隔岸观火,隔山望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抒发的冲动呢?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手捧爸爸的来信,高尔基儿子跟你们一样一遍一遍地读着,一遍一遍想着,一股真情在他心中涌动,他情不自禁地提笔给爸爸写起了回信。(出示:亲爱的爸爸:您好!我可想念您了!近来,您的身体好吗?您的信我收到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内心也感动了一次又一次……)这封回信写到这里戛然停住了,应该给爸爸写什么内容呢?”起初,学生可能会一阵茫然,没想到“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可以写入回信,教师略作提示,“如果我是高尔基儿子,我会把在岛上留下鲜花时可能怎么想的、读信的心情怎样?一股脑儿告诉我的爸爸。那么如果现在你就是高尔基儿子的话,你最想在回信中告诉爸爸什么?请你接着往下想,往下写。”这样学生豁然开朗,在乐声中文思泉涌,笔下挥洒自如。当然别忘了提醒:“请注意行款正确工整,尽量少涂改,保持页面整洁。”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 朗读指导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们朗读教学的指导方法较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过程中不时会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这部分”,或“把这段话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理解感悟”“读”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环境中的内涵。那怎样融朗读指导与情智交融于一体呢?现结合高段语文课堂教学实例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场景一: 组织学生评价,以无痕教学促进读悟共生——《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段赏析。

(根据学生自学后的交流反馈相机出示课文片段: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师:听了小雨的朗读,你们认为她已体会到李白与孟浩然此时的心情了吗?生:没有!(不约而同齐答)师: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生:因为她读得没有感情。师:(含笑)是吗!那你能试着读一读吗?(指名)(该生读得声情并茂,不过片段中的两个“一会儿”读时没有强调突出。)师:听了小敏的朗读,你们认为她已体会到李白和孟浩然此时的心情了吗?生:体会到了!(全班异口同声)师:(含笑)这么肯定,那老师又要问问为什么了?生:因为李白和孟浩然是好朋友,他们马上就要分别了,所以此时他们心里一定很难过,舍不得分开。小敏读的时候语速较慢,声音也抑扬顿挫,这样能很好地体现李白和孟浩然当时依依惜别的心情。师:言之有理,其他同学你们的看法呢?(其他学生纷纷赞同该学生的看法)师:其实老师也是这样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不过,老师有个疑问想请教你们,这儿的两个“一会儿”能不能拿掉?为什么?(教师对比范读两种句式)生:这儿的两个“一会儿”不能拿掉!因为拿掉后给人的感觉是李白和孟浩然正在兴致勃勃欣赏江边美景呢!生:我也认为这儿的两个“一会儿”不能拿掉!因为李白和孟浩然这一对好朋友马上就要分别了,他们此时哪还有心思去欣赏美景呢!用上两个“一会儿”,就体现出了他们当时的心不在焉,让人更加真实地体会到他俩的依依惜别之情。师:是呀,自古多情伤离别!那你们能把刚才的理解尝试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学生声情并茂地练读起来)

在本案例中,我巧妙地把“读——悟——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学生评价入手,以此为切入点循序渐进地启迪学生有所感触、有所感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尽量淡化了教学的痕迹,做到教学的“无痕”,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场景二:巧设板块教学,以分层品读提升块状思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赏析。

“品词析句”的过程就是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进行品词析句的读悟教学,能使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从而进一步促使知识能力的达成,过程和方法的实现。但品词析句的过程宜采取板块式教学,通过合理整合文本,让学生在分层品读中有效提升块状思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课主要讲了两件事,即“栽花赏花”与“写信教子”,文本本身板块层次就很清晰。因此,两个板块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能实现由“浅层思维”到“深层思维”两个层次的飞跃。

实现两个层次块状思维的提升,这就离不开想象练说、扩散思维等训练的推波助澜。如针对“品悟‘赏花’”板块教学引领学生深度阅读后,“儿子、邻居、游人及高尔基本人面对岛上盛开的鲜花会说些什么或想些什么?”而进行的想象练说;针对“品悟‘书信’”板块教学第8自然段中“‘美好的东西’还可以指什么?”,相机进行的扩散思维训练:“别人失落时,你对别人的 ;别人成功时,你对别人的 ;别人困难时,你对别人的 ;……”这其中,相机渗透一系列朗读指导亦是一枚“水融”般的“催化剂”。如“品悟‘赏花’”板块教学中可以采取四种形式的朗读指导:针对第4自然段的想象练说促读:谁来给大家美美地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其他学生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针对“联系课文2-5自然段默读思考‘儿子给予高尔基的仅仅是鲜花和美景吗?’”的深度阅读及朗读指导;针对第5自然段中品悟“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这句话进行的点拨促读;针对想象练说后的配乐朗读。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文4

一、侧着听一听——听出语言的细度

技艺超凡的音乐家可以从乐曲中获得比旁人更丰富的感受,掌握了“听”的能力的学生,能够从语言中获得比旁人更多的信息。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倾听,给其良好的指导。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二要耐心,三要细心,四要虚心,五要用心。

2.强化听的训练

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听”的能力的培养,应贯彻在每一堂语文课上。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听写了四组词语,在听写前,薛老师提醒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四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听写后,用很少的时间纠正错误,然后让学生说说四组词语的联系,从而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水到渠成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我觉得这种听的训练极简便,易操作,长此以往,对学生听写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二、学着说一说——说出语言的亮度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给他们发言的机会,教给他们语言表达的技巧,使得学生愿说、会说、乐说。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响亮地说话,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对于发言积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教师提出某一问题,学生的观点可能各有不同,这时我们要允许学生说出个性化的见解。如在执教《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我先设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本文中谁的贡献最大?在充分考虑后,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人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我对学生合理的回答都给予赞许,学生兴致盎然。他们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得到了训练,个性也在辩解中得以张扬。

当然,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像建金字塔一样,需要一层一层,一级一级,循序渐进,有了厚积才能薄发,这就需要我们在每一堂课上都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以及对话内容,耐心地给予学生指导。

三、跟着读一读——读出语言的温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1.读正确,读流利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的读都以此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口诵心维

“口诵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有位老师在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围绕问题“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高尔基又给了儿子什么”展开,学生潜心阅读后进行交流,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了语文味。

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默读、朗读、集体读、自由读、指名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等,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文5

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技巧,提升学生能力水平的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师生交流的平台。因此,要让学生能够更多、更快、更好地接受学科知识、掌握学习技巧,提升能力水平,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知识、技巧,以不断提升学生自身能力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有效性是对其最客观的评价。意为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它们收获更多更有效的知识。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结合方式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确的教学方式就好比是磁铁,可以及时的将走神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地学生拉回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果说一开始讲课的时候就依照课本进行,就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当他们遇到难点难题时,大多数的学生会直接选择放弃,就算有的学生会进行思考和分析,也都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

举例:当讲述《师恩难忘》的这一节内容时,必须要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在含义。文章主要是将很多年前的一节语文课堂进行描述,诠释了一个和蔼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目的为歌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非常多的老师,他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习惯以及特点,不过目的都在同一点上,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所以,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出发,更深层次的揣摩文章中的教师形象,与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老师作对比,明白自己老师的辛苦。而且老师要以生活为例,带动课堂学习的氛围,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最终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改变传统教学,多以学生为主

在传统教学中,其教学主体是老师,主要的授课内容则是课本上的知识,教学的方法多为“罐输”。而学生则是出于被动的地位,硬生生的将知识点记录、整理,然后强迫自己背下课本上的内容。这种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厌烦的心理。老师则是一遍又一遍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从而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很难掌握要领。多花了好多精力不说,效果却不明显。所以就要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要将自己当作是一个 “灌输”者,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而自己只是充当一个 “说教”的身份,在学生不理解或者不确定的时候给与他们正确的引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和他们沟通,将话语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及时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状态,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和学生沟通,将他们放在主体的位置,从而带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变色龙》这篇文章时,老师要以发现、观察、放回为线索,根据变色龙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详细的为学生介绍变色龙,让他们充分的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而且,《变色龙》在描述上依靠故事展开,又用叙事的方式表现,所以老师就需要及时的引导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了解,依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开展,可以使得学生了解更多的内容,同时学到的知识点也更加牢固。

三、将新科学引入课堂教学,创造生活化课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利用到教学活动当中,由最初的黑板发展为投影仪,再到现在做使用的数字化平台,教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化平台可以使得授课活动更加具体、更加形象生动。新科学引入课堂能够让教学活动开展的更加便捷,而且还能够方便老师从更多角度、更多生活实例方面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热情,加强自己的教导力,让课堂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范文6

一、于空白处拓展讲解

学生在用教材学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生在教材中是学不到的。这时,就需要“讲”。如:学清照的词《如梦令》时,学生能体会《如梦令》中,作者郊游的乐趣,却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常记”是缘于晚年时国破家亡,使得她的生活凄惨,悲凉,才会如此怀念早期生活的乐趣。此时,教师就应该,拓展讲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声声慢》等诗词,拓展讲解李清照早期的幸福生活和晚年国破家亡的悲惨境遇。当然,这里的“讲”,应该是引导学习,点拨理解。

二、于肤浅处深入讲解

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有时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只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还不会思考文本的深层意思。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学难点,对文本的难点进行适合学生学情的深入解读。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最后一句话“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句中“美好的东西”这句话的表层意思,联系上文内容学生不难找出是指儿子种的花。如果高尔基的儿子知道自己种的花让父亲如此快乐,他会怎样想呢?他一定会为父亲的快乐而快乐,这就是高尔基信中所说的“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但这只能是对文本的一种肤浅的理解,信中所说的“美好的东西”更深一层的意思不仅仅是指花,还包括生活中给予别人美好的东西,如:真诚的关心,热情的帮助,美好的环境,甚至可以是一句问候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迷人的微笑……此时,教师就应该深入讲解。此处的“讲”,应该是通过移情体验让学生理解到,当你在生活中多为别人着想时,双方都会感到很快乐的情感。从而感受到“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

三、于学法处总结拓展

教师应传给学生的一条学习之路,一种思维的方法。方法的概括、提炼是要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方法”的得到过程是要学生通过探究的。比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在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有学生说,课文写的是萨沙和家人外出郊游的事;有的说,课文写的是萨沙保护蔷薇花的事;有的说,课文写的是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萨沙把雨衣给蔷薇花的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基本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还不够准确。此时,就需要教师在学生交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思路后,总结方法:第1、2小节为一段,主要写萨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度假,突然遇上雷雨,爸爸、妈妈把雨衣让给了萨沙。第3至8小节为第二段,主要写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为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把雨衣盖在了蔷薇花上。把两段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的高尚品质。

遇到不同的课型,就应该帮学生总结不同的概括方法,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常用“要素串连法”;有些文章中的过渡句句或段就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借助该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于细节处质疑挖掘

课文中有些细节描写,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被忽视。此时,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内容进行质疑,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细节表达的作用。如,《最大的麦穗》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学生自主学习时,对这个细节也只是一“读”而过,并不会做深入挖掘。不会对为何说他是一位“大学者”这一细节产生疑问。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质疑:这个“大学者”怎么会让他的学生去做“摘麦穗”这样简单的事情呢?课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大学者”的智慧呢?这样的质疑,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体会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只许进不许退”实际上是告诫学生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必须抓住眼前的机遇,体会苏格拉底的教育有方,善施教化,充满“大学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