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条例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条例心得体会范文1
要打造平台升级版、打响品牌知名度,就必须始终坚持服务宗旨,夯实真诚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这个根本,积极开展“争创服务品牌”活动,持续推进“一个主品牌、八个子品牌”创建,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窗口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服务机关、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规范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服务流程,凑响平台升级版主旋律。
(一)持续开展机关事务主品牌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局“工作提速、行政提效、服务提质”目标,积极拓展“真诚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主品牌新内涵,不断延伸辐射效果,形成上下联动、全局互动、全员行动的“争创服务品牌”生动局面。
(二)持续推进服务子品牌争创活动。用主品牌带动子品牌升级增效,用子品牌助推主品牌行稳致远。综合服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快速、热情、细致、周到”服务品牌,扩大服务广度,加大服务深度,完善服务评价和信息反馈机制,努力做好幼儿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会务保障、卫生保洁等工作,确实把优质的服务保障奉献给服务对象,体现服务有力。生活服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吃得健康、吃得放心”服务品牌,及时了解就餐人员需求,强化膳食营养搭配,提供科学服务、人性化服务和温馨服务。财务核算中心要进一步确立“精准核算、用心服务、创新创优”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高效热忱做好财务服务保障工作。安防监控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平安机关、和谐机关”服务品牌,抓好保卫、保密、消防、交通安全管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制度和预防措施,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常态化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实现治安、刑事、消防案件“三零”目标,着力构建平安和谐机关。文印服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快速、优质、准确、保密”服务品牌,全日制一条龙服务,高效落实“保质、保量、保密”工作要求。房屋设备维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机关满意、社会认可”服务品牌,做到急修15分钟内到达现场查看处理,一般维修不超过24小时,零修合格率100%。物业管理中心要进一步确立“东恒物业、服务无限”服务品牌,坚持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服务对象满意率不低于95%。质量监管中心要进一步确立“服务态度好、工作协调好、质量监管好”服务品牌,实行热心、细心、真心、耐心、暖心“五星级”服务,履行监管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着力提高监管水平。
条例心得体会范文2
一、进一步明确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职责。
业主大会是为实现对物业的自我管理,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合法权益,为了便于多个业主形成共同意志,保障物业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而组成的自治组织,是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最高权利机构,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同事项做出决定,享有对物业管理公共事物的决策权。《条例》明确了业主产权人在业主大会上的投票权数的界定;《条例》规定,物业管理的重大事项由业主大会讨论和决定,业主大会由全体业主组成。
二、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物业管理及纠纷事宜--引入第三方评估公司
条例第七条明确写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委托物业服务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物业项目承接查验、物业服务费用、物业服务质量评估活动,此项可以使物业管理过程中平衡各方关系,各项事宜均可落地实施。
三、明确了物业管理企业、业主大会与社区、街道的关系。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职能大都带有社会公共性。业主大会是业主们由于共同财产关系而形成的共同利益群体,它的职能主要是民事性的,它与社区委员会在性质、职能、权利基础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是业主、业主大会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离不开当地居委会的指导和帮助。物业管理企业,是具有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并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接受业主大会的委托依照《物业服务合同》进行专业化管理,实行有偿服务的企业。
业主大会是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自治组织,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大会之间是互相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关系,是在物业管理专业化管理与业主自制管理相结合的高度同一。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选择与被选择、服务与被服务、聘任与被聘任的关系。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好坏在社区建设,尤其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业主大会、社区委员会、街道、物业管理企业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业主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以往由于缺乏对社区委员会的认识,理不顺相互关系,造成诸多物业管理活动中矛盾。因此,《条例》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相关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支持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并接受监督。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应当告知相关的居民委员会,并认真听取居民委员会的建议。
条例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农民;心理问题;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055-02
搞好农村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的农村生活遭遇了很大的冲击,农民也站在了各种冲击的风口浪尖,而各种变化在农民心理上更引起了很大的震荡,占中国国民2/3的农民呈现出了复杂而又耐人寻味的心理现象。“无论意识到或没意识到,觉醒着的人每时每刻无不进行着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不仅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向,而且支配和调节着人的活动。因此,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绝对无法忽视农民的心理状况,同时必须把农民心理调适体系的建立纳入和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
一、现阶段农民心理问题状况
综合来说,农民群体一般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心理上的脆弱性和敏感性,社会关系上的边缘化等特点[1],农民除了一般大众在社会转型中所具有的普遍心态外,还有另外一些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
1.迷信心理。所谓迷信是指认为神鬼的安排不可抗拒,迷信不同于一般的信仰,迷信是信仰神仙鬼怪,遇事求神保佑,完全不信组织,不信他人,甚至连自己也不相信。农村由于交通不便利、与外界的交流相对比较少,科学信息接受度不高,所以对于学多问题和现象都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转而求神仙鬼怪。而农民的这种迷信心理很容易被一些组织或不法分子所利用,引发许多不安定因素。
2.急功近利心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也让很多农民心理产生了不平衡。农民热衷于追逐各种能迅速发财致富的方法,但是往往要求能迅速见到效,不愿意做长期的努力,常被眼前的蝇头小利吸引。甚至有部分农民,妄想一夜暴富,于是沉迷于赌博、地下等活动,引发许多悲剧。
3.冷漠病态心理。这在农村表现为大多数农民对公共活动事务和人际关系持一种冷漠、消极、不参与的态度。具体表现为村民对政治、组织活动的冷漠,对村组及乡镇“公家人”的信任感下降,对公共事务的不参与,甚至对立,对流动人员尤其是外来人员的冷漠,村民邻里之间紧密性、亲密程度的下降等等,这种心理的产生与中国农村文化传统和现代农村社会出现的变化有关。而且这种冷漠心理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部分农民的冷漠甚至趋于病态。比如,最近发生的多起农民杀人案件,起因都只是农村邻里间的小摩擦,却都造成了血淋淋的悲剧。农村人际关系冷漠化已经成为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4.盲从依附心理。所谓盲从心理,是指屈服于社会的压力和舆论,在认识和行为上盲目地趋向于别人的期望,单纯地追求跟别人保持一致的一种心理现象。盲从心理是中国农民的传统心理,在目前农民中主要表现为没有主见,容易跟风行事,是非荣辱观念不清等。比如有的村镇,出现整村的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进行某种违法行为,就是因为农民看到别人“发家致富”了,便不问原由的盲目跟从,典型的盲从心理。这种盲从还进一步成为一种依附,使农民缺乏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完全依附于扶贫帮困或是救助等,满足于既得利益。
二、进行农民心理调适的意义
1.进行农民心理调适是建设和谐农村的需要。我们知道,外部因素是事物转化的条件,内部因素是事物转化的主要因素,农民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严重阻碍了和谐农村的建设,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必须加以调适。
农民对和谐农村建设的感受和认识,农民自己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行为,无疑都是一个社会人的心理体现。如果农民对和谐农村建设中的某些活动认可,那么他们会从心理到行动赞赏或支持建设活动;如果农民对和谐农村建设中的某些活动不认可或者反感,那么他们就会在心理和行动上有所反应,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构成潜在的威胁。
农民的心理状况决定着农民的行为,而目前农民中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就导致了农民的一些不良行为。如前面提到的急功近利的心理问题就在许多年轻农民中蔓延,导致许多村镇中的年轻人是不愿意干农活,认为种田无法致富,而热衷于寻求迅速而又轻松的致富途径。在许多村镇都可以发现,田里干农活的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农民非常担心的感叹说“长此下去,种田也会没有了接班人。”
2.农民心理问题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要求进行农民心理调适。传统对农民的看法是淳朴、勤劳、本分。由于农民的生活相对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所以人们提及农民,想到的就是如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很少会涉及到农民的心理状况。同时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农民是一个生活比较简单的群体,没有过多的心理情况,因此也不会去关注农民的心理状况。
条例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头孢类药物过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5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48-01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药物或者生物制剂等应用发生的一种过敏性的反应,患者出现喉头水肿、血压降低,且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1,2]。患者起病较急,其进展十分迅速,如不能及时给予抢救和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
2013年2月,我科成功抢救1例因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致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杨某,女,74岁,反复发作咳嗽、喘憋20余年,加重1月,胸闷明显、不能平卧1小时余入院,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喘定、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患者于2.25 10∶20在急诊观察室输液,患者输液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过敏试验阴性。在输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液体约1min后,诉胸闷、喘憋加重,当时神志清楚、口唇紫绀,巡视护士立即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将患者转至抢救室,考虑“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盐酸肾上腺素1mg静推,地塞米松10mg静推,给予面罩吸氧,心电监护,推药过程中,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约4-5分钟后,患者呼吸、心跳恢复,给予去甲肾上腺素2mg入液静滴,706代血浆静滴,血压回升后给予20%甘露醇150ml静推,患者神志逐渐转清,病情稳定后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
2讨论
头孢类药物是一种易致敏的药物,为一种广谱杀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杀菌功效[3],临床发生过敏率低于青霉素[4],因此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临床对头孢类药物过敏的预防主要采用变态实验,但是大量临床经验总结发现,极少数的患者在进行过敏实验后,其仍可能出现有变态反应,且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4,5]。因此要求护士在应用头孢类药物时应警惕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对过敏反应作出正确判断,同时配合医生迅速进行抢救。
2.1预防措施。用药前护士应重视头孢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宣教,备好氧气及急救药品和器材。用药过程中尤其在用药半小时内应加强巡视,以便及早识别过敏性休克前期症状。
2.2急救护理。当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时,护士应快速准确作出判断,争分夺秒地进行治疗和处理,首先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休克卧位,避免不必要的翻身或搬运。遵医嘱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静脉推注20%葡萄糖20ml,地塞米松10mg。对严重者,可及时行口咽或鼻咽插入气管内插管,必要时行环甲软骨切开术或气管切开。如有心跳停止,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加强临床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尿量及末梢循环等变化,根据血压调整升压药速度,并尽快补充足够的血容量。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此外还需监测尿比重,酸碱度等以了解各脏器功能及体内代谢变化情况,以便早发现早处理,早纠正,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暖,但对持续高热者可采用物理降温为好,降低肌体耗氧,尽量不用药物降温防止因出汗过多加重休克。
2.3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注意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变化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及对治疗措施产生的怀疑现象,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告知患者出现此情况的原因,加强心理暗示,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感,护士在抢救过程中举止沉着冷静,操作准确敏捷,使家属产生信任感,使病人和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救治和护理工作。
3体会
3.1护士首先要加强巡视,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因过敏性休克症状发展快,病人来不及叙述,没有心理准备就出现了休克。因此要对患者的病情突变给予迅速评估,在医生未到之前应实施果断、准确的救护措施,不能因呼喊医生救助而离开病人,不能等医生来到时再做处理,要争分夺秒地为抢救赢得时间。
3.2加强护士的应急反应能力。熟练掌握各种药品的使用和仪器操作:护士在发现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后,如有心跳停止,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并通知医生。备好抢救药物,遵医嘱及时给药,准确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使用方法。迅速地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护士要选择患者粗直的静脉,并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妥善固定后,及时将药物输注到患者的体内,在最短时间内能用上急救药品是稳定病情的关键。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忙而不乱。在抢救中做到稳、准、快。这样可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有助于病情转危为安。护士长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和演练,使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整个抢救流程,并且在急救过程中分工配合默契。确保所有药物和仪器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科室要加强对急救药物及仪器的管理,做到每日早晚交接班。
3.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过敏性休克的突然出现而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及其家属接受不了易情绪激动,此时要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争取其配合和理解,保障抢救顺利进行,避免医疗纠纷出现。同时要耐心细致地给予讲解病情发展过程,掌握其心理变化,增强他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总之,过敏性休克属I型快速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综合症,其发生机理是IgE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6]。是迅速发生的全身性炎性反应,累及机体多个系统器官,其中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损伤常可危及生命。过敏性休克可在接触暴露于致敏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迅速发生,也可在l小时后发生。过敏症状出现得越早,病情越严重。在输液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医护人员要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处理,做好应急及心理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晓红,杨晓凤,刘文林.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后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4):133~134
[2]陈小武,梁莉,彭惠嫦.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变态反应15例护理与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04~105
[3]刘忠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使用是否要进行皮肤试验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43,146
[4]彭公芦.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43
条例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社会适应心理问题;人际适应;工作适应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176—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后,出现了很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高校不单单要教授学生书本知识,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在校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必然会经过一段社会适应的心理过渡期,因此学校要对毕业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调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应就是指外界环境不断被打破又不断恢复如初的过程。一些权威的社会学家认为适应可以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来理解。消极的理解是服从接受外界环境,积极的理解是改变干预外界环境。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追求一种安全感,只有人在社会生活中习以为常才能有这种安全感,就是所谓的适应。
二、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一)工作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工作适应是毕业生社会适应的重点内容。在刚进入社会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怀揣着梦想,所以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调查结果显示,有52.8%的毕业生感到自己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感觉一般的占16.4%,工作力不从心的占16.4%。这个调查结果并没有性别和学科的差异,只有毕业时间的差异。通常,毕业4到5年的学生比毕业1到3年的学生情况好。总体来看,适应好的人数还是占大部分的。
(二)人际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人际适应也是社会适应中需要注意的一方面。从调查结果中看,大学毕业生的人际适应结果是在社会适应中最好的。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与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关系都很好,但也有一部分毕业生感到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从工作开始的时候,压抑感就产生了,这种压抑感随着时间的变长而越发强烈,当达到顶峰的时候会有些回落。
(三)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最基本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和文化生活感到满意。其中,感觉良好的占30%,感觉一般的占50%以上,感觉很差的占15%。生活适应很差的毕业生主要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深入,当初从业的好奇心和激动的心情逐渐平缓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矛盾和冲突。
三、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心理素质要强大才能适应社会变革
未来社会有三大特点,即多样性、短暂性和新奇性,这些特点都会让人们感到不适应。有些人对社会的变革感到恐惧。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是这样解释这一现象的,人们会对未来感到痛苦,原因是人的适应系统和决定事情的能力负担过重。只有当环境规律正常的情况下,社会才是理性的。如果社会发展过快,很多人都会受到未来的冲击。但目前,加速度的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们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未来社会不适应。
2.生活技能要强大才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生活技能就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情绪处理的能力、决策能力、缓解压力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活技能是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的。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直过着与社会隔绝的生活,主要就是学习,所以对社会的认识也很匮乏。参加工作后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工作生活中的紧张度、难度都比校园生活要大。所有的一切都带给职场新人很多压力,他们必须提高生活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快节奏的现实生活。
(二)主观原因
1.知识储备不足
据调查,毕业生感到工作不顺心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这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有关,仅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工作中,跨领域、跨学科的问题很多,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们掌握相近学科的专业知识,要博学多才,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避免在工作中的自卑感。
2.人际协调能力差
校园里学生可以张扬个性,但是企业要求统一和规范,讲究集体组织的力量。毕业生从业后,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在家庭生活中要处理好夫妻、父母、子女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朋友邻里的关系;在校园生活中,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如果毕业生的人际协调能力差,那么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出现很多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3.生活经验的缺乏
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在融入社会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冲击。毕竟大学毕业生涉世未深,为人处事上还不够成熟。具体地说,就是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并没有训练他们的生活技能,也没有培养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他们处理事情往往会依赖他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处事不够成熟。
四、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心理问题的教育与自我调适
条例心得体会范文6
师德师风整顿个人心得体会
7月28日上午,学校组织了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
一、敬岗爱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我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自我应当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为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异常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异常的爱给异常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不断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仅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