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范文1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面对困难重重而勇往直前奋斗的是民族精神;对死亡的威胁自强不息英勇就义的是民族精神;面对祖国的列强,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还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它是世界的最高峰,向下方眺望。它看到了祖国雄壮美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中国人……此时,它虽然身在寒冷的峰顶,但它心里却有一颗炽热的太阳为它驱赶寒冷。但是,当它看到人面兽心的侵略者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一股憎恨在心底油然而生,就仿佛凶猛的列焰在心头焚烧,久久不息。

望长江黄河浩荡东流去,抚敌垒炮台默默耸天立。江山千秋永在,英烈风范长存,从太军倒下的第一排勇士,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士;从罗霄山脉战死的大将,到抗日战胜和大决战中英勇献身的官兵,他们有没有留下名字的,还有的没墓场和石碑。然而“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的英灵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时间如信风拂过耳际,生命的旋律在眼前闪烁。悠悠的岁月如水流逝。你是否还记得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爱国是高于一切的传统美德,正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中华美德的最高音。屈原因国破而投江明志,张骞出使匈奴、苏武牧羊北海边、文天祥为保国格而心甘受辱,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戚继光率兵抗倭、郑成功挥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国义无反顾,、陈潭秋视死如归,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为还我河山而爬冰卧雪,甘洒一腔热血、舍身炸碉堡、献身堵枪眼、烈火焚身稳如泰山……他们哪一个不是具有着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不屈的中华魂!换得华夏大地阳光灿烂。

幸福的生活是我的祖辈、无数的英烈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赤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这里面凝聚着无数英雄的血与生命。这是他们为了捍卫祖国,保护人民而献出生命的回报,这是所有人民心中最甜的果实……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该有多少感想“朝霞艳,国旗升,凝目立,添豪情”,同学们,请珍惜我们花朵般的年龄,用实际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范文2

一、弘扬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历史,应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精神,从百折不挠、出使西域的张骞到精忠报国、激情豪迈的岳飞;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谭嗣同,一个个英雄的事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倍感震撼。在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悲壮与崇高的行为感到深深钦佩的同时,我们要启发他们思考: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刻,自己是否也能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成就一番伟业?总之,要加强初中生对爱国人物的学习、认识、探讨,让初中生体会到立志勤学、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英雄事迹的时候应该创造浓厚的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内心认可爱国主义理念,真正理解爱国主义是在历史发展中沉淀的对自己民族、国家最无私、最纯洁、最深厚的情感。由感性的认识升华到理性的思维层面,初中生就会以这样的价值观来评判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衡量社会生活中的对与错、美与丑,并以此作为准则不断反省自己,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是昨日的现实,今日的现实必将成为明日的历史。我们认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把握现在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审视历史、正视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识,让他们能客观地、整体地、理性地看待历史问题,能深层次发掘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矛盾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历史与现实是密切联系的,人们在对历史的学习、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避免走入误区。

三、培养高尚的道德观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范文3

关键词:人文精神 古诗文教学 实施策略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文的特点

古诗文的形式是经过多年的摩挲砥砺,在实践中已经使大家觉得是一种最方便、最熟练、最能得心应手的文学体裁,可以拈来随口应用;三千年来我们列祖列宗用它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才思,逞才性,淘沙拣金,去粗取精,历代诗人以生命写成的颇见性情的篇什,作为一个总体,它之所以使人感动,使人惊异,不但是诗篇的形式,它的语言,它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诗篇表现出来的诗人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格调、刚柔兼陈、隐秀错采。

中国古代的“诗”,融“哲理”、“历史”与“人生”于一体,“诗”与“思”和“史”是融会贯通的。“诗”是人生的写照,也是人生的部分。

二、古诗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古诗文的人文精神指在古诗文中蕴涵了丰富的体现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目的、需要以及道德观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等内涵。

语文教材中古诗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表现为:

1.感悟自然

这类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如《北朝民歌.敕勒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安石的《元日》、张志和的《渔歌子》、贺知章的《咏柳》等。

(2)抒写春恨秋愁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刘禹锡的《秋词》柳宗元的《江雪》,白居易的《暮江吟》,孟浩然的《春晓》等。

(3)抒写山水中的哲理的,如苏轼《题西林壁》、李商隐《乐游原》、陆游《游山西村》、杨万里《小池》、杜牧《山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朱熹《春日》等。

(4)抒写山水中的隐逸和闲适的:如陶渊明《饮酒》。

2.感悟人生

(1)感悟亲情的,如孟郊《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等。

(2)感悟友情的,表现在送别诗中。

抒写自己辞别友人:

李白的《赠汪伦》和《早发白帝城》

抒写送友人出行: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3)感悟爱情的,如杜甫的《月夜》、《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周南・关雎》、李商隐《无题》等。

3.关爱家国

这类古诗关切个体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属于怀古咏史诗。

(1)抒写表现悲愤情怀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对现实的忧虑和关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也属于这类诗。

(2)抒写表现对政治的含蓄批判的,如杜牧《华清宫三绝句》, 王昌龄《出塞》等。

(3)抒写倾慕英雄,抒发壮心豪情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4)抒写渲染历史的沧桑感的,如崔灏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在一首诗中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挖掘出来并大力弘扬。

三、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实施策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两千多年来“诗教”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历代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那么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古诗词的陶冶功能,怎样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1.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同样是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易懂,更要生动风趣,富有情感。语文教学不单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唤起学生惊奇、欣喜、热情、紧张、探索、向往等情感体验,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下,能从抽象的文字中获得一种新鲜感、立体感、音乐感、装饰美、哲理美、含蕴美、风趣美等。

2.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创设条件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用“训练”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学中的民主氛围,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内容,容忍学生的“异端”,他们的思想才能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主渠道。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很显然,这种方式,与人文精神的要求格格不入。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分类施教,分层提高。另外,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应讽刺、挖苦,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给学生留面子,给台阶。让课堂教学在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师生关系平等,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真诚。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每一节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我们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教育民主的阳光。

3.交代背景,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特定情境

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古代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下的思想情感、观念态度、认识水平,烙上了历史的印记。我们今天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必然要涉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而不可能将作品与历史时代割裂开来,孤立地进行作品分析和理解。因此,在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要补充与作家、作品有紧密关联的背景资料。这样做就可以在讲课之前先渲染适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感情,有助于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直接感受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精神品质、个性意志,从而得到内心的感化,为人文精神的教育奠定感情基础。

作品的背景资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者,包括作者姓名字号、籍贯身世、人生经历、创作成果、思想特点等;二是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一般包括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有关事件等。在教学古诗文作品时,先交代这些背景资料(不一定全讲,视内容需要而定),往往能够很快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并受到作者及作品人物的思想行为、人格力量、精神品质等的感染。例如,讲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可以先介绍文天祥的身世经历和英雄事迹,通过动情的背景介绍,把学生拉回到那个风云变幻、山河破碎的年代和环境中,看到作者四处奔走,独立支撑风雨飘摇中的国家的形象。这样,就使学生对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作了有力的铺垫。所以,当学生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对诗句所表达出的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就会被诗人的精神品质所震撼、所感染,从而内化为自己心中的一股精神力量,鼓舞自己向民族英雄学习,向英雄靠拢。

参考文献:

[1]胡良才.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0).

[2]黄润秋.略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王旭勇.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湖南教育,2002,(17):55.

[4]刘建明,焦瑞芳.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10):27.

[5]余雪芳.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宿州师专学报,2001,(6).

文天祥的英雄事迹范文4

孔子的思想继承者——“亚圣”孟子,极力推崇“舍生取义”。听亚圣心声,道德方面要具备“仁义礼智”,大义比生命更重要,他告诫人们不要做见利忘义、苟且偷生之人,要保持“本心”。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是对平民式一次英雄的呼唤,在放大中回归。

鱼与熊掌的价值取向,常态中价值取向明朗,自我的人生观决定了自我的价值观。熊掌的美味与不易得到使我们作出了价值判断——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种选择结果也必是人们容易接受的。然后孟子将选择的对象放大到生与义的选择,句式与前面是相同的,仍是两物对举来作抉择,作者自然推导出“舍生取义”的结论。在人们接受了鱼与熊掌的比较后,再来说“生”与“义”的选择,便容易得多了,对于“舍生取义”的结论也就极易为读者所接受。在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对生命诠释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将怎样度过呢?……”正因为生命的仅有一次,使我们大部人在“生”与“义”彷徨中选择生,放大中看到了我们失去了本心;同时生命又不是唯一的高度,有高于生命高度的“义”。从古到今的舍生取义者一次又一次铸就了高于生命的高度,成了普通人仰视的对象。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江大学学生在长江边发现两名少年落水,15名大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落水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景仰英雄,是对我们平民英雄情结的满足与修正,是对我们本心又一次地洗礼与回归,在放大中不迷失自我。

“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为了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将生活又一次地放大。因一声轻蔑的吆喝、一个轻视的肢体动作而选择饿死。在生活的常态中,我们的尊严是否生活在真空呢?不同国家的元首到访,礼炮的响数都有因大国小国而差异;生活中有时别人的一个白眼,一句恶语嘲讽,漳平地方俚语中的“狗地有裤淌穿”,一个竖起大拇指朝下的肢体……我们会写遗书为那尊严而死亡吗?如果有,那是极少数心理不健全者才会做出的选择,他们的尊严底线人为地拔高了,生命这艘航船动不动就触礁而葬身海底。何况我们应对尊严作一个区分:自尊与他尊。自尊是我们自己生命可以把控的,男儿膝下有黄金,行道之人、乞人可以让双膝不下脆,让自己的本心站起来,甚至本心如上帝,行动如乞丐。而他尊往往是我们自己难以把控,只能在价值的权衡中作出选择。我们日常生活所谓“看不起”、“不给面子”、“不赏光”……历史上的韩信胯下之辱,韩信面对淮阴市场上那恶少的“他尊”的挑衅,内心权衡之后,一语未发,从恶少年的胯下爬过去,并引得市场上的人哄然大笑。为了消除这种羞辱感,我们常说“恨不得地上找条缝钻下去”。如果韩信面对十足的“他尊”,不加判断,不加选择就与那恶少较量,可能成为那恶少的刀下之鬼,也就没有后来的美名,以及对那恶少美丽的报复。因此,面对我们的本心受到“他尊”的挑战时,是否可以用孟子的话“……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使我们的本心增强。如果我们想到人如一树花开,同发一枝,随风而逝,有的坠入绿茵,有的掉入污泥,那么我们面对他人的“看不起”、“不给面子”、“不赏光”就有笑面他尊的超然。“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如果侧重于嗟来之食不能食,而证明舍生取义的榜样,那么这种放大的“义”在常态中就贬值了。如果侧重于“乞人”、“行道之人”,把“义者”放大到连卑微者都可以拥有本心,那么这种放大的“义者”使我们在常态中看到人性中都具有善的一面。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在第三方的作用下而接受万钟的俸禄是对失去本心的又一次放大。人与人的关系,有时似契约关系:有甲方、乙方、丙方,给学生假设一个情景:“有一个人困在迷宫里,如果没有你的指引,他要冷饥挨饿受冻三天才有人来解救,这时你会不会帮他指引?”举手之劳,全班的同学都愿意。我接着问:“这时出现了乙方,手里拿着一张崭新的伍拾元,对你说,只要你不去指引,这伍拾元就是你的了。”有四个同学接受了伍拾元。我接着问:“同样情景,乙方掏出的是伍佰元,谁会要这伍佰元?”有更多同学接受了伍佰元,理由他只是受点苦头。我继续加大筹码:“同样情境,现在是伍拾万元,班上还有谁不准备要这笔钱?”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不为金钱所累,超然现实我欣赏,同时我小结说:“一边是金钱数目的加大,一边是不帮受困者指引的人数逐渐减少,这反比关系告诉我们现实生活总是有人会被一定数量的金钱所收买。”我接着向这两位超然现实的同学假设第三方情况的出现:“如果你考上了香港大学,一家人正为四年伍拾万的学费发愁,再筹不到就面临着失去上香港大学的机会,你还会迟疑吗?”还有一个同学坚持,上不了香港大学,我可以上普通大学。好!“如果一边是伍拾万元,一边是你至亲的人等着钱做器官移植,又苦于等不到钱,手术也就无法做,也就失去了至亲的人。”最后一位同学没有表态,只是沉默不语。这假设很残酷,因为生活既简单又复杂。如果只是甲方,生活中总有人不失去本心,更不用说金钱的收买。同时,如果出现了第三方,是否失去本心就显得复杂化。我们不是常听到当父母的说:“如果可以用我的疼痛代替孩子的疼痛,用我的生命代替孩子的生命,我都愿意。”万钟的放大,使我们对失去本心有了更多理性地思考。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本来是备受尊敬的,可是为何老师的行为会导致学生自杀呢?案件至此师生虽然各执一词,学生及其家长认为都是老师的罪过,而老师则认为自己并没有错,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为一句话就是:“钱‘高压’爱‘短路’扭曲了师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明确规定:关爱学生。然而,在执行中,很多教师都打了折扣。突出表现为:师德沾染上铜臭,“关爱”短路了。教师为了金钱失去了本心。不能否认,学生的智商、情商参差不齐,成绩有好有坏,这是正常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对待,有调查显示,约80%的中小学生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首先是“为人正直”要有“本心”。思想上,老师要有较高的境界;教学中,爱就等于成功,付出一点,就会得到学生真诚的回报。

放大效应让我们看到了生与义的对立与统一。生与义有时如两条平行线,有时又交织在一起。在平行后交织又在交织后平行,平行与交织中不断演绎着对立与统一。傅雷在《傅雷家书》论述贝多芬乐曲中两个主题的对立,是他内心的双重性:一个往往代表意志、代表力或者说代表一种自我扩张的个人主义。另外一个往往代表狂野的暴力,或者说命运,或者说神。斗争的结果总是意志得胜,人得胜。但胜利并不持久。所以每写一个曲子就得重新挣扎一次,斗争一次。到晚年,斗争仍不断发生,不是谁胜谁败,而是个人的隐忍与舍弃。皈依、觉悟、放弃斗争,放弃挣扎,以换取精神上的和平安静。挣扎中自我得到了扩张,同时又证明自我不能不限制的扩张下去。而且最后承认“自我”仍然是渺小,斗争的结果还是一场空,真正得到的只是一个觉悟,觉悟斗争之无益,不如与命运与神言归于好,求妥协。正因为人内心的双重性,一方面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短暂,使我们对现实多少带着超然现实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义重于生命,追求本心的至善,洋溢着英雄的情结。另一方面,生命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不可克隆,生活又离不开物质的需求,本心的失掉又回归于平民情怀。英雄与平民之间不断斗争,不断寻找生与义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