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企业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1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导向

1引言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较为显著,相关导向功能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积极的导向功能发挥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与制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实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尝试,但企业文化建设状况并不良好,成熟的企业文化缺位也导致企业文化具备的导向功能无法较好地发挥出来。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较为茫然,鉴于此,探寻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2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分析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十分显著,其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管理的文化属性,同时,也能较大程度上带动企业管理创新[1]。所谓导向功能更多是一种深层次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企业内,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体系运转中的影响力十分显著,其在管理中的导向功能也十分显著。伴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成熟,以及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的不断成熟,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得到了广泛认可,企业核心管理层也将相应导向功能的发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管理压力不断增加,如何有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也值得深思。

3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导向功能的发挥现状

3.1企业文化建设力度较为薄弱

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具有重要意义,很多企业也十分看重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文化自身的发展,但很多中小型企业内企业文化建设力度较为薄弱[2]。从这一状况的具体影响看,企业文化建设力度相对薄弱时,企业文化的地位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也无法较好发挥出来。企业文化建设本身需要一定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的取得也需要一定时间周期。这一状态下,很多企业并不愿意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如此,缺乏成熟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时,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会对单一手段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这也导致企业文化建设进程十分缓慢。优秀的企业文化缺位时,企业文化也无法较好引导企业管理的有效创新。

3.2企业文化与一般管理间缺乏有效联系

部分企业虽然在较为积极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但企业文化与一般管理活动开展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即企业文化并未较好渗透到各个层面与各个时期一般性管理活动开展中,这一状态下,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也无法较好发挥出来。核心管理层虽然可以较好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并创设出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环境,但各个部门能否有效参与对企业文化建设事宜具有很大影响。一旦职能部门无法较好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进程,职能部门负责的管理活动在开展上也无法同企业文化较好联系在一起。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与一般管理活动开展间的联系会十分薄弱,企业文化在相应管理中的导向功能自然无法较好发挥出来。

3.3基层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较低

一些生产制造型企业内,基层员工数量众多,但基层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福利待遇水平较低、流动性大等因素客观存在时,基层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相对不足。从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偏好上看,企业文化建设更多是领导层发起,且领导层为主要参与者的企业文化建设,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十分有限,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参与感也明显不足。由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性不足,并未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基层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也十分低下。基层员工人数较多的职能部门内,企业文化很容易处于被架空的状态之中,这也不利于企业文化导向功能的有效发挥。

4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导向功能更好发挥的建议

4.1持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为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要持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并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这对于创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富有特色和文化性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层级式学习与部门为单位的学习,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破解很多难点性因素,核心管理层与中层管理人员要强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提高了解程度,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者,对各职能部门的企业文化建设事宜予以负责。通过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企业文化宣传,企业文化在企业各个层面、各个时期管理活动开展中的导向功能也可以更好发挥出来,企业也可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累更为成熟的经验。

4.2增强企业文化与常规管理间的联系

在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企业也要关注企业文化向常规管理活动开展中的渗透,增加企业文化与一般性管理活动开展间的联系,使得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一种管理上的软实力[3]。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可以结合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侧重的明确,诸如迎合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人性化管理或创新管理都较为可取。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应当在充分研读和学习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联系企业文化开展常规管理。企业文化与常规管理间实际联系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导向功能不断发挥的过程。此外,增强企业文化与常规管理间的联系可以大为增加企业文化的影响性,企业文化亦能成为具体管理创新的驱动力,这也可以促进企业文化在相应管理中导向功能的较好发挥。

4.3提升基层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的是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导向功能发挥出来,基层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也需要更好提升。一方面,企业应当引导基层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进程,部门领导更加需要结合部门基础职能以及管理活动开展实际,较为系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引导基层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企业要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在企业文化建设层面进行对应调整与优化,借此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出来。基层员工较好参与,并对企业文化产生了较高认同后,各项管理活动开展以及管理决策执行上的阻力能够得到较好弱化,这也有利于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导向功能的更好发挥。

5结语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人本管理;成本管理;经营模式

20世纪初期,我国便将管理纳入科学的范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现代管理理论体系结构也在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所谓管理模式便是以一定的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为了满足业务开展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经营框架构建,将管理环境与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相结合,而最终制定的以整套管理体系。其中,管理环境包括企业经营的战略计划、企业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企业管理者业务素质等多个方面。企业管理模式与管理环境是相应影响和相应制约的,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企业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创新无疑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步且实现经营目标,就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从根本意义上讲,便是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发展外部环境进而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从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实施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解决企业经营存在的种种制约发展的管理弊端,对原有的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果没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不能使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那么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就会一直原地踏步,像一潭死水,其发展也没有任何波澜和生机,久而久之,企业就会因为管理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而被不断发展的市场所淘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现代企业的进步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

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设措施

(1)以人为本。现代企业管理应注重人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是基础,也是核心,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及技术的革新需要人才来推动,故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把“以人为本”作为宗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为被管理的工作参与者和管理的高层人员两种人。要合理管理工作人才,调动工作参与者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是管理层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工作者安排任务时,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人不同兴趣爱好和优缺点提高其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个人潜能。让工作者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形成清晰的目标,在工作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有效地开展工作,更有利于工作人才对于企业的认可与坚持。管理者要授予管理高层一定权力,对管理高层进行专业培训或继续教育,让他们有引以为荣的目标与权力,能对被管理者进行合理调配,促进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关系,同时提高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2)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ERP的导入。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写,即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由物料资源计划(MRP)发展而来并扩充了MRP 的功能,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具有集成化管理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基于“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环节进行规划和优化企业的资源,从而使企业获取最高利润。从现在企业管理模式的特征将向着管理制度的分权集成化、业务流程的可重组性和柔性化、管理原则的人本性和系统性、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等发展方向来看,其与ERP系统所具有的集成性、先进性、统一性、完整性、开放性、系统性的特点及核心内容相吻合。管理模式由众多管理知识集合而成,不同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目的,必须针对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环境,进行专门的设计。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管理系统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是一直需要进行的,为了给企业提供更新更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ERP还在不断地吸收人工智能、精益生产、并行工程、数据库仓储等技术。

(3)基于成本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新的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环境较以往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使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贸易摩擦和纠纷增多,人民币升值使得外贸出口型企业利润空间得到进一步挤压,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变动成本增加等等,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得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设中,应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思维和模式对企业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为企业成本管理相关决策和考虑的目标和服务对象。从根本上说,企业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企业各项管理和决策的一个基准和依据,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和手段必须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服务,而不应该仅仅以成本的节约为目的,这样就会陷入一种为成本管理而管理的盲区。具体来说,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特点、内容、方针政策而动态地加以调整,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决策、企业品牌的塑造决策、企业差异化战略决策以及企业新产品开发决策等关乎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服务。例如,企业基于挑战者的地位和角度进行思考,在产品开发和目标市场营销中就不能仅仅考虑成本的高低,而应该向市场领先者看齐甚至超越其做法,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与领先者的距离。

(4)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同时为企业经营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已然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熟悉和把握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征,对企业未来持续发展和管理方式方法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思维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注重开放性和用户体验、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专注精神等特质。运用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主要表现是:决策快、执行快、行动快、创新速度快、市场反应能力块;为客户提供完美的全程体验,简单极致;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专注于自己的细分领域。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持永续发展,就必须把握互联网思维的精髓和本质,要将互联网思维运用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发展壮大。

三、结语

未来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会随着资源的紧缺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得异常激烈,同时竞争的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变化,从传统的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竞争延伸到人才的竞争、资本的竞争、知识与文化的竞争、管理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的竞争等多个方面。为此,企业必须要创建符合当前经营活动要求又兼顾长远发展利益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企业决策层要提高管理意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营,构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尚军.树立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实施模拟市场管理[J].黑龙江

科技信息,2012(28).

[2] 赵连喜,邢启.浅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中国高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3

企业管理中针对企业统计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提出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经营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汇总来对事物本质进行阐释,让事实更有依据,更加真实清楚。不仅这样,数据统计真实,、完整,还能更加科学的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企业根据这些还能不断适时调整,及时定位,把握市场发展规律。这些信息都依赖于企业统计工作来更好的完成。首先,数据统计工作,要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及时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的发展情况,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其次,数据统计要有针对性,能够反映一定问题,例如: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营销情况、经营情况等等。最后,企业统计要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情况随时做一个调整。能够反映出企业质量内容。总之,人员素质和统计体制的提高和完善既可以反映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方面。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统计体系的建议

1.从企业统计管理体制方面来看

首先,在企业统计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要让统计方面的职责更加全面,责任更加清楚。企业要明确制定企业的统计标准体系,在数据报送等方面都要按照相关制度办事。企业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和自身不同特点来制定,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和公司具体实际情况。其次,每一个部分之间要相互配合,明确各部分的只能和统计任务。统计工作要按照要求进行,要坚持“全面、系统、准确、及时”的原则,严格执行。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当中,不仅要在内部制定好企业管理统计的计划,同时,还要让数据统计更加完整和系统,及时根据数据作出相关的资料分析。最后,还要建立统计信息的多元化。信息主要来源就是基层工作,企业管理中基础信息要向各职能部分来完成汇总情况。各职能部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完成基础信息的搜集工作,然后在向上级领导逐层上报。以此,来满足公司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2.从企业统计指标统计方面来看

企业统计工作,要规范,同时,企业在设置企业统计要科学,统计要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统计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都要完善,克服困难因素,处理好供求关系,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按照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和指标,进行合理的设置。要满足企业发展业务的需求,坚持正确的理念。明确指出的是,统计指标的设置,要满足企业业务拓展的需要,坚持超前理念,扩大统计指标规模,以规模效应为各类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坚持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业务的发展前景需要的基础上并提供重要信息。

3.从信息网络安全方面来看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4

毫无疑问,在这个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得到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那么加强和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宣传就是重中之重。接下来,也让我们了解一下企业文化具有哪几大的功能:

1、导向功能:简单而言,企业的运营需要一种共同的价值尺度、信仰信念出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更是一种企业精神。它作为一种感召力,对广大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具有引导作用,为企业在市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以实现企业的目标的实现。

2 、约束 (规范) 功能:我们都知道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意识产品。具有非正式的、非强制性。它对职工规范性和约束性体现在企业员工的言行、产品的形象上。当人们处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会干到心里平衡或者满足,因为自身合乎准则的行为受到承认和赞扬。同样,当被否定和不认同时,则会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因此,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产生影响,使员工在工作中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3、鼓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转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励和鼓舞员工。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使员工更努力的发挥个人能力,朝企业目标不断进步。而这种激励作用也正是使企业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断增强和加强企业部门凝聚力的不二选择。

4、潜移默化功能:潜移默化功能又称为辐射功能,作为企业文化的最后一个功能,也是最能体现企业发展好坏的一个标杆。我们都知道一个出色的企业,要通过自己的方方面面展示自己的优势,包括企业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的模式理念及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果等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优越性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印象。然而这些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被认可和肯定的,它是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熟知和了解,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这不仅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旗帜。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管理?顾名思义,管理就是指人们通过组织、策划和实践等多种方式达成某种目标的整个过程。而企业管理则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企业管理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项目产品、资金、技术、设备、工艺、作业流程,乃至文化制度、人力资源都包含在内。那一个企业如何把所有的对象都糅合在一起运作。那么,就需要企业管理!那在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究竟是如何作用于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人通过经营企业的理念、方式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的一种方式,当这种方式获得员工认可和肯定之后,再将员工的所有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具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所谓的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的熏陶是留住企业人才的根本。在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变成人才的竞争。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 “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对企业管理来说,大量优秀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才能留住人才能? 当然高额的薪资对人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是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作为留住人才的尺码,对员工来说,只会没有归属感,如果遇到更高薪资的单位,更会出现 “跳槽”的现象。如果对于公司而言,不能留住人才,那么所谓的人才培训计划、出国学习机会等一系列投资都成了空谈。如此一来,企业员工的能力与技能得不到发展,企业也必将无法创新与突破。

2. 企业的战略布局离不开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想要在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那么就需要完整的经营思路、严格的制度规范、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紧张局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都在寻求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和方法调整战略发展模式,使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和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在这种全球化的浪潮中,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谐的文化氛围,是企业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寻求到更加可靠的合作伙伴。让企业在机遇与挑战同在中强大。正如迈克尔?波特说,企业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3. 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营销模式的完善。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营销。在企业营销中,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使员工和顾客达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并且帮助员工在公司形象中拥有重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员工在与他人的沟通中,给客人一种信任感与依赖感,从而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而在这个过程中,顾客也会通过他的关系人群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企业的相关信息,最终为企业建立一种口碑。这样在买卖双方之间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反馈和沟通信息的渠道,和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增进企业的影响力。这也体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的一种沟通上的技巧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5

一、博弈论及其起源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或竞赛论,是研究具有对抗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起源于20世纪初。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简单地说,博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

张维迎教授对博弈论的定义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

博弈论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在充满竞争的商界里,经验、竞争战略和博弈论就好比是企业管理的术、法、道,掌握博弈之道的企业管理者往往比不懂博弈之道的更加理性和高明。从冯・诺伊曼创立博弈理论至今,博弈论已经从早期的静态博弈发展到动态博弈,并在商业、法律、心理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人类的很多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都是相互依存的决策过程。这种由多于一方组成并且相互依存的决策过程就是博弈,它并不仅仅指竞争,也包括合作。例如,企业的决策与国家政策之间的相互依存。有的时候,合作其实要更加复杂。动态博弈就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决策互动。在前一刻最优的决策,在下一刻可能不再为最优,时间为博弈添上了动态。有关博弈论的策略性互动理念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军事学家孙武的孙子兵法,其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就道出了博弈论研究中决策者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各方的策略互相影响,而决策的结果亦依赖于各方的策略。比如,任何一家公司在开拓市场的时候,总要考虑市场上的其他对手和潜在对手,这些都是博弈。

二、博弈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弈论理论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以下是几个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实例。

(一)“囚徒困境”与价格策略。“囚徒困境”模型的具体内容是:两个罪犯作案后被警察逮捕,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个人都坦白,那么每人判刑6年;如果两个人都抵赖,每人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抵赖的话,坦白的人释放,抵赖的人判刑15年。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每个囚徒都有两种战略:坦白或者抵赖。在这个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尽管从总体上看,(抵赖,抵赖)是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但是事实上结果却并非如此。

“囚徒困境”这个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互利是合作的基础,合作带来效率的提高;但严厉的制度是维护合作的保证。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没有出现(抵赖,抵赖)这个最好的结果呢?就是因为没有严厉的制度做保证,犯罪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对方选择坦白,他自己只能先选择坦白,结果就是双方都坦白。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它是完全信息下的静态博弈。现实生活中许多经济、政治、军事、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现象都可以用这个博弈模型来解释。例如,我们熟悉的国内此起彼伏的价格大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价格大战,今天我降价,明天你让利,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没完没了。由于过度的价格战,使许多厂家基本上没有利润,甚至亏损,最终影响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最经典的例子是2000年的彩电价格联盟事件。2000年6月,9家彩电巨头在深圳召开价格联盟会议,要求各联盟成员不得降价,否则要受到处罚,但墨迹未干,与会成员就纷纷违反协议,竞相降价,因为联盟中没有一个成员会相信对手真的会认真履行协议中的承诺。在这里,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囚徒的两难选择”问题。我们知道,虽然都不降价对于各彩电巨头整体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们的理性开始起作用了,作为理性经济人可能会想到在自己履行承诺的情况下,万一其他商家降价,其结果必然是自己的市场被对手占领,那么不如自己先降价,就可以抢占先机。所以,最终的选择就是先降价,那么彩电价格联盟便就此宣告破产。

(二)“智猪博弈”理论的应用

1、团队建设与激励理论。“智猪博弈”也是博弈论的一个经典案例。它的具体内容是: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一定单位的猪食进槽。如果是小猪按动按钮,则大猪会在小猪到达食槽前把食物全部吃光,如果是大猪按动按钮,则大猪到达食槽时只能和小猪抢食剩下的一些残羹冷炙。既然小猪劳动不得食,则小猪不会主动按按钮,而大猪为了生存,尽管只能吃到一部分,还是会选择劳动(按按钮)。那么,两头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呢?答案是:小猪将舒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去按按钮。

在这个案例中,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按按钮,等待总是最好的选择。而大猪知道小猪是不会去按按钮的,只能自己亲自去按按钮。这个“智猪博弈”的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选择优先战略。在这个模型中,等待就是小猪的优先战略。

在企业团队建设中,如同“智猪博弈”的事情时有发生,称为“搭便车”现象。因为,对团队的绩效激励通常来源于团队的集体绩效,那么弱者(小猪)主动劳动,可能换来集体绩效的提高非常有限,并不能得到额外的奖励,那么弱者就会选择等待。而强者(大猪)为了得到额外的奖励只能选择主动劳动来提高集体绩效,而所得的绩效奖励又不得不与弱者共同分配。这样久而久之,强者(大猪)也就没有主动劳动的动力了,结果也许是离开,寻找激励机制更好的企业。因此,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激励制度设计时,团队的领导者应根据内部目标管理对工作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团队成员所产生的绩效高低,并予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那么,始终等待的人将不能获得任何奖励,甚至会因为工作表现不好而受到惩罚。因此,团队绩效激励的分解是解决“搭便车”的一种有效方式。回到“智猪博弈”的案例中,这样做相当于把投食按钮和食槽放在了一起,且把投食量减少,那么谁按动按钮(劳动),谁就可以吃到食物,而不劳动者不得食。“智猪博弈”的模型告诉我们,要建立高绩效的团队不能把重点只放在团队绩效的管理上,还要重视团队成员的角色匹配和绩效分解,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能够真正地充分发挥作用,进而促进整体团队绩效的提高。

2、公司治理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博弈。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是现有企业改制的结果,自然形成“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尽管大股东的出现有益于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但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在改制中与生俱来的大股东、董事会和总经理三位一体的格局,使得在大、小股东的博弈过程中保护小股东的利益更为迫切。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也不尽合理,小股东的利益自然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的理选择便是“搭便车”行为的出现,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无奈的小股东只能选择退出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下面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分析。

在经济学中,公共品是指其效果不能独享的商品,例如大气质量改善、道路改进等。这些效果往往不能由出资人单独享受,这个时候就存在所谓的“搭便车”现象,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出资提供公共品,自己不用付出代价就可以享受成果。而在公司治理中,“监督”是公共品,如果一位股东的监督引起公司绩效的改善,所有的股东就都能受益。由于监督是有代价的,所以每个股东都希望其他的股东进行监督,而自己坐享其成,这就是股东之间的“搭便车”行为。在这种局势中,大小股东之间存在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监督、不监督)和(不监督、监督)。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大股东只有选择监督,小股东选择不监督,这也是标准的“智猪博弈”,大股东相当于“大猪”,小股东相当于“小猪”。小股东不参加监督却能分享监督的成果,这也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吻合的,即80%以上的小股东从来没有参加监督。

一般金融理论认为,公司股东根据它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得到公司的收益。但是,研究表明,大股东往往会得到与他们所持股份比例不相称的,比一般股东多的额外收益,这部分额外收益就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谋求的私利,也就是大股东对小股东进行侵占获得的收益。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治理中,集中的所有权结构是一种普遍现象,而随之产生的大股东侵占小股东行为也成为困扰各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行为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由于小股东“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监督成本的存在。要解决小股东“搭便车”的问题,就要解决小股东的监督成本问题。如果企业提出“你监督我买单”的策略(“买单”包括监督成本和激励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小股东会选择监督,但是监督成本如何界定以及激励机制如何设计,这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另外,还要加强大小股东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大小股东之间的非合作性博弈转变成合作性博弈。在合作性博弈的基础上,大小股东之间就不再是考虑监督与不监督的问题,而是注重监督后所带来的共同利益分配问题。

而对于大股东利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进行侵占的行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首先,在法制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司法》和《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完善我国司法体系,增强对小股东的保护力度。为保护小股东利益不受损害,在法律方面还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促进中小股东投票权的行使。由于小股东的持股数量小,股权分散,往往很难发挥其投票权,可以采用累计投票权和委托投票权以及限制大股东的表决权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大小股东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小股东的诉讼制度和民事赔偿制度,若这方面制度不完善必导致司法和监督部门在执法上缺乏必要的手段和力度,法院也无法对小股东的诉讼请求予以受理,这样不仅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也纵容了大股东的独断专行。其次,在政治方面。关键是党和政府应恪守职责,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大环境,而不应干涉公司的自主经营权。再次,在经济方面。继续把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致力于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同时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国有股自由流通,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治理内部人控制。进一步培育我国的资本市场,保证股票交易的顺利进行。当小股东不满意公司的业绩时,就可以顺利地“用脚投票”从而保护自身的利益。最后,在会计方面。尽快出台相关会计法规,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提高我国信息披露的质量。

现代企业管理范文6

关键词 激励 现代企业管理 重要性

一、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

从本质角度来讲,现代企业管理主要包含如下特点:

(一)以人为本的特点

结合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可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管理任务都是从员工角度出发的。在开展管理工作之前,管理者会通过换位思考、约谈员工的方式,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而结合相关需求信息完成管理制度、条例的修改与完善。

(二)多维度的特点

传统企业管理工作较为统一,其对管理对象之间的区别缺乏足够的重视。现代企业管理则将划分管理对象的层次,实现多维度、多样化的管理作为基本原则,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应用适宜的管理策略。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获得了更加显著的管理成效。[1]

二、激励性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部分企业的管理工作已经将激励作为基本原则,但其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激励机制完整性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部分企业的激励机制并不完整,因此激励机制无法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例如,某企业的激励机制只包含激励制度、命令的单向传输,忽视了对员工应用上述激励因素产生表现的分析。事实上,一个完整的机制需要由作用、反馈等多个不同的环节组成。当命令下达之后,管理者需要通过分析员工的实际变化来判断命令的实效性,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原本的命令内容作出相应调整。

(二)激励方式的问题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部分企业应用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由于受教育经历、实际需求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员工应用激励方式产生的变化也存在些许差异。企业应用某一种激励方式之后,整个企业中93%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但属于高层管理级别的7%的员工对这种激励方式毫无反应。从工作职能的角度来讲,93%的普通员工在激励作用下创造出的价值可能低于7%的高层管理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对于企业而言,应用这种激励方式的作用并不明显。相反,随着企业所应用激励方式数量的增加,实现全面激励作用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处于被激励状态的员工队伍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优化了原本的工作质量,进而帮助企业达到良性发展的目的。[2]

三、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可知,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w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优化企业工作环境方面

企业营造出的工作环境会对员工的工作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激励的现代企业管理使得企业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员工会以相对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开展各项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的这种变化可以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二)员工行为规范方面

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当员工的行为、操作出现不规范的问题,如迟到早退等时,管理者通常会通过强制管理、惩罚管理等模式解决这种问题。事实上,虽然这种管理方式的应用能够获得一定的成效,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现代企业管理则是利用激励的方式,提升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水平。例如,现代企业管理会在员工管理制度中应用这样的条例制度:连续3个月及以上考勤合格的员工,可于下个月领取自身工资5%的奖金。在这种管理制度的作用下,员工会将按时打卡作为一项硬性要求。员工可以从这种规范行为中获得奖励,因此其自我约束的主动性水平较高。从效果层面来讲,激励制度的应用可以从间接角度提高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水平。[3]

(三)增强工作效率方面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性特点大多是通过管理制度、福利待遇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虽然形式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都直接加诸员工身上,产生直接影响。当现代企业管理具有明显的激励性特点时,员工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当现代企业管理并不具备这种特点时,员工并不会产生上述变化。因此,企业在制定员工管理制度、薪酬福利待遇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保证制度、待遇具有激励作用,以此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4]

(四)降低人才流失率方面

在人力资源市场开放性特点的影响下,人才流失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控制人才流失率,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认可度,是当前知识型时代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员工离职原因的调查分析可知,除了少数由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兴趣偏好等因素引发的离职行为之外,大多数员工的离职行为都与企业所提供的薪酬福利有关。从本质角度来讲,可以将薪酬福利看成一种激励因素。随着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酬的增加,相应的其对员工产生的激励作用也会增强。因此,企业需要按照激励原则开展现代企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激励制度、激励性薪酬福利体系,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进而实现降低人才流失率的目的。[5]

四、结语

员工的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降低企业人才流失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工作环境等不同方面。基于上述原理,企业利用激励原则调整了自身的管理制度和薪酬福利水平,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自身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瑞聪.浅谈薪酬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01):94.

[2] 吴晶.正确认识有效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7):41-42.

[3] 章丹,滕艳,牛牮.浅谈激励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6(32):54-55.

[4] 陈铭.浅析非物质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供电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J].中国科技信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