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考试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论考试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论考试总结

理论考试总结范文1

1、培训的目的

通过4周时间的实习,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熟悉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一般规则,以及无菌技术的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完成4周的实习内容。

2、 培训方法

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小讲课,内容从手术室的制度、环境及要求到各具体操作规范。

跟随带教老师担任巡回和洗手护士工作,熟悉环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中、小型手术的配合。

3、 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理论考试由护士长拟定试卷进行无菌概念、消毒灭菌等手术室有关基本理论的考试。

考核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传递器械等基本技能。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时间在实习的最后一周进行,并征求对带教老师的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新毕业护士的培训

1、岗位培训为一年;培训目的是使新护士在一年的时间内全面提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边工作边学习理论。

2、培训内容一是理论学习,具体学习为业余时间;指定高年资护士为指导老师,负责业务技术全面带教。二是实践,主要参加手术配合担任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3、护士长定期检查完成工作指标情况,如定期考核操作和理论,一年内不少于3次。定期抽查笔记、上台洗手和巡回手术配合次数,同时抽查每月护理工作总结中扣分情况,以此作为一年来工作表现和各项工作达标的总结,并上报护理部。

三、护士的培训

1、对护士的培训要求是毕业后1~5年,她们工作热情高,接受能力强,应尽快创造条件使其达到晋升上一级职称的水平。

2、考试和考核每年不少于2次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由护士长制定标准和准备试卷。在晋升护师之前对各项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要达标。

四、护师的培训

1、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并指导和帮助护士学习本科业务知识。

2、负责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指导。

3、高年资护师负责带教、指导实习护士的工作。

4、撰写学术论文,年底向科内写出专科总结。

五、主管护师的培训

1、担任指导老师或教学组长。

理论考试总结范文2

[关键词]考试 专业 理论 实践

考试一直以来作为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和学生了解其自身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参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护理临床专业课程的教学来说,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核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护理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为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努力打好护生的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临床第一线提供高质量实用型人才,我们根据护理临床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特点,引入了课堂考核、作业考核、期末试卷设计、实验考试成绩单列等考试手段,改革考试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方法与目的

1.理论考试

在学校中,有些学生误认为护理行业是附属于医疗的行业,这种想法影响非常不好,会打击护生们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断强调护理工作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他们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为了督促和检查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我们采取期中期末考试,平时考查的理论考核方式。从考试形式上看,我们采用考试单人单桌,小教室两人监考,考查两人一桌一人监考的方式。原则上说,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期中期末时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小结,又能督促他们平时的学习,同时对教师来说又省时省力。但是在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考查的结果中尤为明显,由于一名教师监考整个班级60名左右的学生,难免有所疏忽,这让个别学生的舞弊有机可寻,这样在考查中原来某些比较懈怠的学生反而会比用功学习的学生考分高,结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发现这一问题后,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在平时考查时,我们也采取单人单桌两人监考的形式,加大监考力度,保证考试的公正性。

2.课堂考核与作业考核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学生,他们平时的课堂反应非常好,做的作业也是很认真,可是他们体现在试卷上的分数却不高。我们重视学生的成绩,但如果单单以试卷的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想大家都会觉得有所偏颇;另一方面,临床护理学科是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学科,我们希望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已有的知识,而能够善于自己去总结,能够学以致用,我们希望通过课堂考核及作业考核的方式去引导学生。

首先,在每次课前,我们请学生总结上次课的内容,作为一种考核形式,记录平时分数。对于不看书本就能讲出来的同学,我们会予以表扬,并记录一次较高的平时分。另外,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自己去查资料。如,我们让学生两人一组扮演病人与护士,病人需要表演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护士对病人作出相应的健康宣教。

3.期末试卷设计

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常常能够感觉到学生对考试的敬畏心理,我们在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的探讨中,提出让学生根据教师授课内容、重点难点,自己去出试卷,然后我们一起对试卷进行评判对比。目的是让他们课后去多通读教材,找出重点难点,而反复研究教材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4.实验考试成绩单列

在以往的考核中,都包括了实践的考核,在最后的成绩中,期中、期末、平时实践成绩各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实践所占比例不会超过50%,这样即使实践得分不高,学生理论成绩高,最后得分也不会太低,这就会让学生产生误导,认为实践不如理论重要。而实践在整个护理专业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实验考试的成绩单列出来,旨在让学生重视操作技能。

二、效果

1.理论考试

严格的考试制度杜绝了学生考试过程中舞弊的现象,做到了考试中对学生的相对公正。

2.课堂考核与作业考核

在课堂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几次课堂提问下来,多数学生都会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书本内容,在考后的不记名调查中,学生都反映以前考前很紧张,因为平时课后很少看书,等到考前再临时复习,而现在平时就在不停研读课本,考前轻松很多,可以有宽裕的时间做习题;另外,往常授课过程中基本都是教师唱独角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课后作业不但能让学生课后多查资料研究,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课堂一下子活跃了很多,同时,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不但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期末试卷设计

大部分学生们都能根据自己对书本的理解出出自己的试卷,与学生一起分析各章节比例安排是否得当,让其对重难点加深印象。

4.实验考试成绩单列

把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单列开来,同时将实验室一直开放,鼓励学生一有时间就去练习操作技能。从最后的操作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重视与不断练习的确提高了他们的操作实践技能。

三、讨论

理论考试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考试制度;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调节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使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并适应其发展,研究现代高职教育的考试制度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职教经验,对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

一、高职院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考试制度仍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以闭卷笔试为主,而且各科考试题型大同小异,无非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分析等,而且客观题比重一般均在50%左右,最后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评价学习效果,不利于全面、真实地检查学生学习质量,更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内容重理论轻能力

高职教育已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接近1∶1。但考试内容仍以课本理论知识为主,侧重考核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记忆能力,静态考核,简单判断。轻视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考试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

现行的课程考试以结果性考试为主,课程结束后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和区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高低,缺少在教学过程中的其他过程性考试,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一锤定音”,考试类型单一。

(四)考试时间的集中性与数量安排的不合理性

大学阶段考试大多集中在期中、期末,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平时懒散考前振作,容易使学生养成投机心理。对职业技能与能力考核缺少系统研究,有关考试程序不严谨,组织实施不严密,命题及评分标准欠科学,技能和能力考核没有成型有效的经验。

二、高职院校考试制度应具备的特点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

职业教育强调“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实验课程、实习课程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普通教育,知识与技能并重,学生应该具有相对完整的实践能力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技能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考试内容

高职院校的考试内容应该要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考试内容的安排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与评价。

(三)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考试体系

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考试体系,制定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为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保障。考试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应该只局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实验、参与实习、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四)不断完善的考试管理体系

不断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考试成绩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和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实行有分制、等级制及评语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法。同时,建立考试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三、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一)考核主体多元化

由过去考核主体是单一学校,改革为与企业共同联合考核。对于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毕业答辩等教学环节的评价,以企业评价为主,由企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创造性等心理素质内容;对于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由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二)考试内容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1、普通课考试以理论考核为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开卷、闭卷,在计算机上抽题等。

2、专业基础课把理论与技能操作分开考试,综合2种考试结果,作为评定学生的依据。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是普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把专业基础课考试分为2部分,即理论和技能操作。教师可根据专业性质设定考试方法,最后把2种考试结果结合起来综合评定。

3、专业课考试以考核技能操作为主。各专业教师应根据本专业性质及要求,对专业课教材知识进行分解,把每个知识点融入技能操作中,设定技能操作考试题,让学生直接在实训室或实训对象上进行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技能操作熟练程度、完成的“工件”或撰写的论文进行评分,确定考试成绩。考试内容应结合有关专业的技能鉴定或资格考试。专业课教师应开动脑筋,组织开发专业课试题库,平时对学生强化训练,考试时从专业试题库中抽取试题进行考核。

(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的考试方法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职业性和社会性,结合这些特点,高职院校的考试方法可以有以下创新:

1、可以结合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标准,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注入考试内容,使学生一开始就把企业精神贯穿到学习中去,使诚信、勤奋、吃苦耐劳的企业人员品质一开始就在学生脑海里生根,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企业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零适应期”上岗。

2、以考证取代考试,动员学生在校期间多参加一些资格证书的考试。

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通过让学生参加大赛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方面比较全面地检验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每个人的创造力,促使他们更好地由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四)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力度,完善考试制度

1、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考评体系,制定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为课程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地提供保障。

2、要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考试成绩要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和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实行百分制、等级制及与评语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法。同时,建立考试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3、对教师加强考试思想和方法的培训。教师是高职人才培养重要的引导机制。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考试的观念,并在实践中灵活、熟练地应用考试的各种方法。高职教育的课程,既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及精选内容,还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考试反馈学生职业所要求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

4、做好考务管理工作。健全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加强考试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总之,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使高职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考试方法的“流变”方向,探索出适合高职教育的考试方法,从而形成一种考试制度,以达到高职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彦华,武玉英.谈高职高专考试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软件工程师,2009.

[2]韩宗,姜兰兰.浅析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考试周刊,2007.

[3]陈静.加大高职高专院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跨世纪,2008.

[4]张旭翔,王钧铭.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理论考试总结范文4

关键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口腔内科学;口腔医学

1研读考试大纲,制订针对性授课计划

考试大纲是在考试计划的基础上,按照学科考试特点,明确考试内容和规定考试标准的文件,是指导个人自学、社会助学与编写教材和自学指导书的依据。考试大纲对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应试有重要作用。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不仅列出了考试范围,还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操作及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以往制订口腔内科学教学计划时没有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一些技能操作及理论知识被忽略。学生毕业后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重新学习课本知识。为此,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蓝本,重新制订合理可行的口腔内科学授课计划,将考试大纲涉及的考点纳入教学计划。并且针对实践技能考试特点及大纲规定的技能操作,课上督促学生认真练、重点练、反复练。对于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模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流程与情景,让学生实战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将医学综合笔试真题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加以练习。

2构建教学新体系,着重培养临床能力

高职高专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4部分内容。如果每一部分知识的讲解都面面俱到,时间上是不允许的。依据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求,构建口腔内科学教学新体系,使临床能力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以临床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3]。教学中,从临床实际出发,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例如,在2017级口腔医学班级中选出一个教改班,让学生大二时进入临床实习,在带教教师指导下,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校内考试中,模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使期末及毕业考试不再是单一的理论考试,而是参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流程,分为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技能考核评分标准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制定。

3丰富课堂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由于内容多、杂,学生学习印象不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4]。因此,教师要转变理念,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3.1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创新

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即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特殊课堂,开展项目化教学。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法,教师只是引路人,起启发引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实践者、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摸索、创新与总结。

3.2成立助教小组,培养合作能力

由于不同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参差不齐,学习质量有高有低。对此,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本组成员。这种互帮互助的助教小组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理论考试总结范文5

关键词: 《概论》课 教学评价 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概论》课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概论》课评价方式尽管在检测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论素养,发挥教师教学主体性方面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对教师评价的不足

(1)忽视政治课的特点,运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高校教学评价不区分课程,实行统一标准的做法有欠科学。教学评价标准制定是以教学目的为根本依据的。《概论》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中国化理论理论武装自己,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概论》课教学的评价涉及人的情感、品性、理想、信念等非认知领域,评价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评价结果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运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概论》课教师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

(2)片面依靠学生的质量评价方式不公平。部分高校仅依据学生教学测评分高低对教师排名、奖惩的做法未免失之偏颇。其主要原因如下: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思政课实用性方面远不及专业课强;集中大课的形式使得师生沟通交流受限,不及专业课程;受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有偏见,存在一定逆反心理;理论自身的博大精深,导致授课时间之内学生很难认识进而认同教师的授课水平。

这些缺失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概论》课教师教学无所适从,无法达到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不敢大胆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怕得罪学生,影响自己;教学缺乏积极性,导致教学无法改革,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2.对学生评价的不足

(1)现有教学评价方式难以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学包括课堂和实践两个环节。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去接触和了解现实,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应该成为实现其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很少有从实践环节考查学生,往往采用单一的结业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结业考试往往简单化和形式化,很难考查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不利于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不足。

(2)现有教学评价方式下的成绩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学生成绩结构不合理。卷面成绩所占的比重过大,一考定优劣,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影响了《概论》课教学严肃性和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考核试题结构不合理。客观性试题所占比重过大,死记硬背知识考得过多。主观性试题所占比例小,且得分点的限制也机械刻板,学生答题时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考核结果只能检测学生的认知,而不能检测其能力和思想认同度。

(3)现有教学评价方式下的平时成绩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平时表现。首先,将“平时”简单理解为学生平时该门课程的非政治性表现,与学生的日常政治表现无关,导致学生出现知行不一。其次,平时成绩变成补漏机器,成了对总成绩进行技术处理的手段。卷面成绩较好,教师在给平时成绩时就比较保守,卷面成绩较低,教师就会抬高平时成绩让学生及格。最后,考试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引入免考机制。

二、《概论》课教学评价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知识性与方向性结合

高校《概论》课教学担负着系统传播中国化理论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有效地传播理论知识,并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论》课教学评价,要体现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统一。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形成合目的性认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内化与外化结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要对学生内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的政治素质进行评价。学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自觉进行“内化”,不仅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而且取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特别是主客体的平等互动,教学相长。因此,《概论》课教学评价,需要对内化的内容、方法及其形成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

《概论》课教学评价,还要对学生学习后“外化”的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仅在于他懂得多少,考试成绩高低,讲得好坏,而且在于他能否把学到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自觉地付诸实践,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

3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

总结性评价是一定时段《概论》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的教学定性评价,如学期末的教学情况总结、教学测评、期末考试等。发展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的不同时间点进行的教学促进评价,如学校在期中进行的教学检查、教研室听评课等。

总结性评价是为了对教师定优劣,体现教学的差异性,注重的是区分度;发展性评价是为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争取教学的良好实效。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于做好《概论》课评价同等重要。前者可以促进《概论》教学评价的经常化,使我们得到丰富的教学信息,为做好总结性评价提供基础。

三、《概论》课评价的方法探析

1.明确评价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价的问题是教学评价的目。正确的评价目的应该以教师及其教授活动、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为中心,确立全面的教学评价目的观。教学评价要有利于维持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要及时反馈信息和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与“学”。

2.改革命题环节

从形式上来说,要改革主客观题比例,加大主观性试题分量。笔试内容要减少需要学生机械记忆的微观知识点和专业概念等内容,增加需要学生思考、真正理解的主观性试题,考试着重考学生在方向性问题上的立场和觉悟,重点考查能否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内容上来说,考试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试题内容尽量生活化。从日常生活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中选取适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从知识再现到运用中国化理论进行判断的飞跃。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考试实现知与行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让学生用日常行动来回应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3.引入免考激励

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可规定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不参加《概论》课期末考试,直接获得优良等级的成绩。学生的突出表现包括知识竞赛获奖、撰写较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等情况。免考是对学生的赞许、鼓励和引导,争取比“考”更好的教育效果。

具体做法是:学生上满规定课时,并在学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向任课老师提出免考申请,老师将申请提交思政课教学部专门委员会,由学生在委员会议上阐述免考理由,最终由委员会作出是否准予免考的裁决。

4.评价形式实现三结合

对《概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既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又包括对学生的评价。针对《概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在把握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考核可以尝试“三结合”的模式。

对教师的评价可采取教学督导、同行和学生结合的模式:教学督导来自不同学科,不一定熟悉专业,督导评价主要完成教学文档等方面的形式考核;同行熟悉专业,同行评价主要完成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等实质考核;学生听课后的效果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评价主要完成教学效果的考查。

理论考试总结范文6

1.1实验班(PBL教学)

(1)教师课前针对性地提出开放性问题[10]:每章节授课前,教师认真备课,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形式、种类、范围灵活多变,难易适度,力求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学生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各小组进行组内问题讨论。自学过程中理解存在的偏差,通过讨论、分析,得到矫正,达成共识。如分歧不能达成一致,则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选择性的直接参与讨论,收集并记录讨论情况,使下一步答疑解惑更具有针对性。由于学生之间的知识均衡,交流气氛轻松,通过合理分工获取资料,在讨论中综合总结,更容易发挥潜力,达成共识,暴露知识的漏洞。

(3)教师答疑解惑、总结问题:教师在正式授课中,各组均对课前讨论作及总结发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出问题的重点、难点和各组的不足。由于各组的总结均是通过集体讨论得出,教师对正确总结的好评将使小组成员集体受激励,而对不正确总结的点评将使小组成员集体受教育,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求知欲。

(4)开放性实验的理论验证:课后,各组进入开放性实验室,对出现问题的总结进行实验设计验证,然后进行正确总结的实验预设计甚至预实验,对预实验进行总结及实验后修正。

(5)课堂实验的进一步验证:各小组按实验预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对实验进行点评,指出问题和缺陷,进一步说明理论及实践的正确与否对结果的影响。学生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1.2对照班(LBL教学)

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以课堂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授课。然后教师在实验课堂讲授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然后各小组学生按照教师讲授的方法实施,最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学生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2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2.1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班及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PBL或LBL教学法对学生在知识获取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PBL或LBL教学法的认识。

2.2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同一份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为精选教学大纲涉及的基本理论掌握、集体讨论中出现的常见错误理论的判断和分析,以及理论的实践方法;题型包括选择题(40.0%)、判断题(15.0%)、分析题(45.0%),满分为100分。

2.3实践能力的评价

学生镜下观察血片(15.0%)、骨髓片中各系统各阶段细胞形态(25.0%)、寄生虫和微生物标本的形态(20.0%),识别典型形态并写出名称(各限定时间5min);采用改良牛鲍计数板对已知标本进行细胞计数操作,根据计数结果和靶值的吻合度进行评分(40.0%)。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问卷调查评价

结果设计对PBL或L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的调查问卷,PBL班发放38份,收回有效问卷38份;LBL班发放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性,提高学生自学、语言表达、运用工具和条件、逻辑分析及总结归纳、沟通交流及协作能力,显著减轻学习压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认可,P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法(P<0.05);对于明确学习重点,提高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PBL教学法亦优于LBL教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理论笔试考核

PBL教学法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化检验考试成绩明显优于LBL教学法(P<0.01),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寄生虫检验考试成绩亦优于LBL教学法(P<0.05);其中,PBL教学法在判断题、分析题成绩明显优于LBL教学法(P<0.01),而选择题成绩,2种教学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实践能力评价

PBL教学法实验室培养实践能力,在血片、骨髓片、寄生虫及微生物标本、细胞计数实践方面不仅能显著提高检验快速性(P<0.01),还能进一步提高检验准确性(P<0.01)。

4小结

传统的教学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方法,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这种情况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尤为明显,因为中国多数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多为“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教学的本质就是“教会学习的方法”,并非简单的“传授知识”。这正是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的区别所在。而“学习的方法”本身也是一种知识,一种特殊的知识,即“能够利用其进一步获取有益资源的知识”。本研究中发现,在主观上,学生已经认识到:相对于LBL教学法,PBL教学法能更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掌握知识的牢固性,提高自主学习、语言表达、运用现有工具和条件能力,也增强逻辑分析及总结归纳、沟通交流及协作能力,并显著减轻学习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在客观上,研究证实,相对于LBL教学法,PBL教学法更明显地提高学生的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化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寄生虫检验科目理论成绩;PBL教学法主要在提高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明显优于LBL教学法,而对于涉及基础理论问题的辨别能力上,两种教学法效果相当。提示PBL教学法更注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发现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补充学习的知识,主动寻找获取知识的途径,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同时通过研究还发现,主观上学生认为PBL教学法对于提高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稍优于LBL教学,但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