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计划

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村镇联动、村庄连片、因地制宜,分类处理、回收优先”的基本原则,以“445”处理模式(即四个主体、四项机制、五个去向、六个基本没有)为基本要求,以主体建设和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建设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总结表彰暨农村清洁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的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巩固一年试点成果,合理确定“两年面上推开”工作规模,落实垃圾处理“445”处理模式,努力形成农村面上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使全镇农村垃圾污染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达到农村“六个基本没有”:一是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二是农户庭院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的人畜粪便;四是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垃圾;五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的人畜粪便;六是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

三、目标任务

巩固和完善前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及集镇的垃圾处理工作,完成3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2个市县共建点村庄垃圾无害化工作,着力抓好德白公路边沿及村庄、通往新农村建设点沿途村庄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努力实现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四、工作重点

1、发挥主体作用。四个主体就是农民、保洁员、理事会和环卫所。一是提高农民垃圾处理的主体意识。垃圾处理,农民是主体。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洁和垃圾分类分拣意识,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建立保洁等相关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比文明、比整洁等活动,使垃圾处理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确保自家庭院、草坪、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污水溢流和杂物堆放整洁,并要求对垃圾分类分拣并定点放置。二是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保洁员是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的具体操作者、宣传员和督查员。要在进一步健全原有新农村建设点保洁员队伍的同时,按照30-5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为今年选定的6个清洁工程试点村配齐保洁员。保洁员应由村庄热心公益事业的五老、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担任。对保洁员要实行做到“四有”,即有管理制度、有工资报酬、有服装工具、有操作技能。要把村庄保洁员纳入到集镇环卫所统一管理,建立保洁员名册和报酬台帐,健全保洁员队伍的职责规定、考核激励机制,统一配置服装,结合农村低保、采取农民自筹和政府给予工资补助等措施,落实保洁员报酬;要加强保洁员的培训,强化保洁员的垃圾分拣分类收集、垃圾五个去向意识,每个试点村要有垃圾分类屋,并作好分类标识,强化保洁员的二次分类意识和垃圾规范化处理能力;保洁员要做到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及时对公共场所垃圾进行清理,垃圾分类屋每周清运和焚烧一次。三是强化理事会村庄保洁的监督管理。理事会是村庄保洁的监督管理主体,理事会成员不仅要带头进行垃圾收集分类,而且要落实“门前四包”制度、督促保洁员搞好日常垃圾处理、按时收集农户保洁费、牵头组织卫生评比活动等垃圾处理日常管理事务,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激励措施。四是加强集镇环卫所建设。集镇环卫所要做到三个确保,即有一支环卫队伍,有专项工作经费,有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其工作正常运行;要把集镇的环境整治作为本镇农村清洁工程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制定目标,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切实改变集镇及中心村脏乱差状况;要明确环卫所工作职责,延伸环卫所职能,把对本镇新农村建设点保洁员的指导管理纳入到环卫所职责范围,要把保障集镇焚烧炉的长期正常运转作为环卫所的基本责任,促进试点村、集镇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常态化长效化。

2、加强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是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设施建设要齐全。集镇要切实做到“五有”:即有环卫所、有环卫设施(环卫工具、机动垃圾清运车)、有集中焚烧设施、有专项工作经费、有健全完善的长效运行机制。所有村庄必须做到“四有”,即户户有分类桶、村村有一个垃圾处理设施(厨余垃圾投料池、垃圾分类屋、简易焚烧设施等)、保洁员有一套清扫工具,有一套完善的长效保洁制度。集镇环卫所做到“八有”,即有人员分工、有环卫服装、有电脑电话、有工作计划、有收支账目、有流程图表、有议事记录、有规章制度。集镇所在地、行政村所在地的街道旁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果壳箱和垃圾桶(池)。要充分发挥集镇焚烧炉的作用,确保焚烧炉正常运转。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组织村民修建户用沼气池或沤肥窖或建造联户甚至全村共用的大中型沼气池。继续搞好垃圾棚屋建设,在每个试点村农户生活区内,建造一个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的垃圾分类棚屋,并在分类屋内摆放垃圾分类塑料大桶,用于分类存放保洁员从农户家中收来的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和运送至科技环保焚烧炉无害焚烧的垃圾。二是设施建设要规范。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遵循方便、节约、有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集镇垃圾处理中心(大中型焚烧炉)建设要符合环保要求,必须具备六大功能区,即分类区、回收区、储藏区、晾晒区、焚烧区、沤窖(沼气)区。垃圾晾晒池、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储存房和沤肥窖(沼气池)等设施要远离江河湖泊、水源地、人居地和沿线路旁。要规范公路沿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公路沿线新建垃圾池要由县新村办会同当地公路建设等部门,合理选址(原则上垃圾池屋应远离公路两侧),要综合考虑沿线村庄布局及人口分布,合理安排垃圾池的建设密度,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县乡主干道垃圾转运清理纳入集镇环卫所职责范畴,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垃圾清理转运工作机制,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3、健全回收网络。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的原则,加快农村垃圾回收网络建设,确保在村镇一线工作点有定点定期与保洁员联系和交易的供销回收员,乡镇一级有上连县、下通村的可利用垃圾回收机构,县里有再生资源回收股份公司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各级回收站点要定期公布可利用垃圾回收价格,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及时回收各类垃圾,并努力形成可利用垃圾回收加工产业链,使分类回收的可利用垃圾能够便捷、高效、规范、环保地进入加工利用环节。对于玻璃陶器制品、废弃电池、小塑料袋、化纤类衣帽鞋物等回收成本高于再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政府采取补贴的办法予以回收,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

4、强化长效机制。四项机制即宣传培训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一是宣传培训机制。浓厚的社会氛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规范的操作标准是确保农村清洁工程有效推进的关键。要建立长效的农村清洁工程宣传培训机制,通过召开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动员会或现场会,印发形式多样的宣传册,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教育培训,利用电视、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得到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镇里召开镇、村、组三个层次的培训,对清洁办及镇环卫所工作人员、保洁员、回收员、理事会成员、农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的教育培训。二是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安排垃圾处理资金。三是制度保障机制。建立部门协作制度、单位包村帮扶制度和卫生保洁制度。试点村和集镇要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建立“卫生检查评比”激励制度,健全保洁员报酬筹集等制度。四是督促检查机制。镇清洁办要结合实际,制定督查方案,明确督查的内容和标准,采取定期、定向、随机等形式,及时对工作动态和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做法,科学推动工作。

5、实现垃圾分类五个去向。按照沤肥、回收利用、铺路填坑、封存、焚烧五个去向做好垃圾分类处理。⑴、沤肥垃圾。包括剩余饭菜等厨余垃圾和其它易腐食物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沤肥垃圾由农户(或通过保洁员)倒入沤肥池或沼气池。沤肥池的建设应根据农户的意愿实施,可采用单户独建、合户共建、全村建大池等方式,最好是建设沼气池。⑵、回收垃圾。①金属类:废旧五金、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②纸类:报刊、杂志、黄纸板、包装纸、其他废纸等;③玻璃陶器类:玻璃杯、旧碗罐等;④塑料类:废旧塑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等;⑤橡胶类:废旧橡胶、旧轮胎等。此外还有可利用的旧家电、家具和木竹料等。回收垃圾由农户—保洁员—供销社部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⑶、土建垃圾。碎砖碎瓦、乱石块、混泥土、石灰块、泥土、破损玻璃陶瓷块等。土建垃圾主要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洼池填充等,优先考虑就近回填以及简单、实用的再生利用。⑷、有害垃圾。包括废弃电池、过期农药、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要认真做好有害垃圾特别是废弃电池、医疗垃圾的回收封存处理工作,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供销部门要将废弃的电池采取水泥箱固体封存的办法集中存放,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垃圾的管理,落实层级责任制,集中统一处理,坚决杜绝擅自处理、随意处理和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⑸、焚烧垃圾。不适宜回收的废锡纸、废旧织物、废木料、枯枝落叶等。枯枝落叶、干果壳等植物类垃圾可就地简单焚烧,严禁易爆物品、玻璃及有害垃圾等进入焚烧处理,焚烧的烟气排放之前须经布袋除尘及活性炭吸附处理,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焚烧飞、渣和焚烧不完全的垃圾及其他尾气净化装置排放的固体废物要进行填埋和处理。

五、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镇里成立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由镇长周洁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万普焱、人大主席张红、常务副镇长夏清川同志任副组长,镇环卫所、新村办、各村、卫生院、中学、小学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2、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推进机制。镇环卫所、卫生院、中学、小学、各村等农村清洁工程成员单位要齐心协力,明确本部门在农村清洁工程中的职责。镇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牵头做好农村环境整治的规划、指导、督促、检查;镇清洁办要做好具体协调、服务督导、总结工作;镇环卫所做好集镇卫生管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及保洁员队伍建设工作;卫生院做好卫生防疫宣传工作,着力抓好农村卫生院清洁工程,医疗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医疗垃圾按要求消毒毁形,统一收集送至专门的处理中心集中处理,使农村医疗机构成为清洁工程样板;中小学要广泛开展清洁工程宣传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我是文明卫生小卫士”等活动,学校有固定环保卫生宣传栏,公厕有自来水,实施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开设环保卫生课堂,使学校环境更美更干净;各村负责村、组公路沿线白色垃圾处理。

3、实行镇村“3456”负责制。按照要求,全面落实对农户的“三项责任”即垃圾分类放置、美化净化承包、定期交纳费用;对保洁员的“四项职责”即收集农户垃圾、清扫公共垃圾、分类处理垃圾、管护使用设备;村委会的“五个到位”即宣传动员到位、安排落实到位、处理纠纷到位、上下沟通到位、督促完成到位;镇政府的“六有”实现即有管理机构、有工作人员、有经费保障、有清运车辆、有焚烧设备、有长效机制。

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计划范文2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落实责任。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色时代,因此,营造健康、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追求,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把创建绿色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作为学校环境教育的基础工程,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保证我校创建工作的实施,我校成立了由柯培清校长任组长,许燕燕教导、分管学校村干部蔡明追为副组长,黄棉棉等行政人员参加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学校创建工作。从校园文化建设、课内教学、课外教育、校园管理、宣传教育、资料整理等各方面入手,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二、加强宣传,引导师生确立绿色理念。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加强环境教育,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广播站、橱窗、板报、等舆论阵地,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们共同的家园”,人们应该倡导绿色文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等等。

在绿色学校的创建中,我校还结合“周度文明班级”评比,不断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与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礼仪、卫生习惯,我们的口号是:“人人都是清洁工,人人都是责任人”。我们的卫生标准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明确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环境教育真正落实到师生行动中,扎根在师生的头脑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我校坐落于石狮市文化中心地带,学校占地面积为16000平方米,除了铺上水泥路的土地外,其它能绿化的土地均绿化,没有一块裸露的土地没有绿化。教学区、生活区分设,是一所现代化的义务教育窗口学校。为发挥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全力打造人文精神,提高办学品位,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学校投资实施校园美化工程,透露出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勤奋”、“进取”的校风等金色大字高挂在教学楼的上面,又体现了我校追求卓越的办学思想和求真求实的工作作风,激励全校师生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不断进取。校内宣传橱窗、名人画像,环保宣传标语、果皮箱等无不体现出我校环境育人的良苦用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了一流的环境。

四、构建环境教育课程,全面实施环境教育。

我们认为课堂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们积极推行课程改革和实验,在每周的“专题教育课”中,我们按规定完成“环境教育”的内容,每学期不少于2节,同时我们结合“植树节”、“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绿色纪念日,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专题教育。

此外,学校还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在自然、劳动、思品、社会、语文、、音乐等各科教学中,进行有机渗透,将环境教育寓于各科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五、精心设计,让创绿工作蕴涵在各种实践活动中。

实践证明,环境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长知识、养行为。

1、利用与环境有关的节日和机会,通过主题队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环保活动。近年来,我校以“保护地球、爱我家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的3月12日前后我们都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植树活动,组织学生栽植盆景美化教室,组织学生捐植树木绿化、美化校园。在每年的“65”世界环境日前后,学校都要组织大型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开展“伸出我的小手、呵护清水绿地”、“保护环境、珍爱生命”、“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系列活动。此外各中队以自然、社会、等为基本学科,都成立了相应的环保小组,并定期开展环保活动,清理学校卫生死角或走上社会、走进村庄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等。在实践中同学们都以“让家乡的水更绿,天更蓝”为己任,激起了热爱家乡的无限热情。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常规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学校注重让学生自主管理,在让学生熟悉常规管理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每月定期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守纪情况,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让学生在这些“行”中体会感受清洁工人的辛苦,学校常规管理中的困难,和管理有序给人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和“意”,逐渐地由不自觉到自觉。

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计划范文3

努力开创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新局面

(20__年3月6日)

同志们:

年前,市、区相继召开了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对今后五年的发展作了很好的谋划。特别是市党代会确定的“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和区党代会提出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民心、顺民意,赢得了全区上下的广泛赞同和一致拥护。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区委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认真贯彻市、区党代会、人代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按照“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以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为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三大经济(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突显四大产业(商贸、旅游、肉牛、果菜),突出四个加快(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全力建设10大重点项目,实施10项惠民工程,抓好6项重点工作,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奠定坚实的基础。

刚才,兑现了20__年经济目标责任书,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签订了20__年经济目标责任书。孟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各项工作。孟区长的讲话是经过区委常委会议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形成的,充分体现了市、区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市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全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在,蓝图已经绘就,任务非常明确,关键就是要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讨论意见,我就如何抓好落实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观念创新的领先推进新跨越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发展。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没有观念的大转变,就实现不了发展的大跨越。我们要加快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

一是坚持在更新观念中解放思想。近年来,我区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思想观念上的许多问题,已经对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形成了阻碍。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个“怕”字上,干事怕担风险、怕担责任,政策允许的不敢抢,没有政策的不敢闯,没有先例的事情不敢做,满足现状,盲目乐观,思想解放往往讲在理论上、讲在会议上、讲在文件上、讲在口头上,行动上却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坐失了许多发展良机。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部分人身上,影响的却是全区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领先推进新跨越,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谋划未来,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抓经济,用开拓创新的思路推动发展。要坚决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小生产意识,跳出崆峒看崆峒,横向对比找差距,进一步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要坚决摒弃怕担责任、怕担风险、明哲保身的思想,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看准了的事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于一切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就要放开手脚去干,要敢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干事多,难免就有失误。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我们宽容探索中的失误,允许创新中的曲折,旗帜鲜明地为大胆干事的人撑腰,为开拓创新的人助威。

二是坚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发展。目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人均GDP突破1200美元为标志,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层次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困绕着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简单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行,模仿发达地区的模式也不行,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以更宽广的眼界去审视新形势,用创新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在区域发展上,我们要坚持以泾河川区的领先发展,带动北部塬区跨越、南部山塬区突破。当务之急,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全面提升商贸、旅游、肉牛、果菜四大产业的开发层次和水平。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劳务经济是强区富民的重要载体,四大特色产业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这个道理我们必须清楚,只要我们把握住了这些重点,就等于抓住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定位认真把握,坚持用新思维、新观念谋划各项工作,只要看准了、决策了的事情,就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泾河川种植结构调整上下了不少功夫,费了不少力气,但总是成效不大,为什么呢?我认为,除了群众的“小农意识”严重、只讲眼前利益的因素外,关键还是我们的思想不够解放、方法机制不够灵活。今后,我们能不能围绕增加土地附加值,探索一种新的机制,搞一些试验田,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推进土地合理流转,突破“地制”束缚,以资本作媒介,以市场为载体,大力吸引外乡外县外地的能人落户创业,使土地“流动”起来,向种田能手、种果种菜能手集中,通过扶持鼓励产业大户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三是坚持在推进经济社会新跨越中解放思想。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是今后五年的发展主题。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必然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压力,我们必须通过解放思想来寻求解决问题和冲破阻力的新办法,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用发展解决问题,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排除各种干扰。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就是要以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聚集优势,积极构建区内外原料供应、区内加工增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突出新农村建设,按照人均1头牛、1亩草、1亩果菜、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的“四个一”目标,扎实推进

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抓项目、办实体,培育扶持种、养、加等产业大户,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增加收入;进一步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开拓农村市场,支持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始终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坚决放开,凡是社会能办的事一律交给社会,凡是市场能办的事一律交给市场,凡是企业能办的事一律交给企业,放活一切市场主体,放手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加快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需要集中全区人民的智慧、凝聚全区人民的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凝心聚力,实干攻坚。因此,要大力营造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全社会创业的良好环境。倡导广大干部群众“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积极兴办企业,领办项目,扩大经济总量,着力建设“政府鼓励创业、干部带头创业、群众竞相创业”的创业型社会。

二、抢抓机遇,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的领先推进新跨越

项目既是凝结资金、技术、人才的有效载体,也是扩张经济总量、加快发展的强力增长点。经济要发展,项目是关键。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就业、没有税收,也就没有和谐,一切都无从谈起。全区上下必须牢固树立项目为纲的思想不动摇,以项目论功过,用项目看干部,靠项目促发展,把上项目、上大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一是要用足用活政策,抢抓机遇争项目。政策就是项目和投资的导向,就是上项目的决策依据。全区上下在全力抓好今年各类在建项目的同时,要积极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下大功夫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抢抓政策机遇,把谋划论证的重点放在国家支持的交通、电力、水利、生态、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项目上,放在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度高的煤化工、新型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工业项目上,放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以及新产品开发等高新技术项目上,放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关系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上,加大项目前期投入,论证、储备、申报和争取一批起点高、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市年度盘子,力争论证一批、推介一批、实施一批、成功一批。同时,要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和项目。需要指出的是,各单位在项目建设上要敢为人先,只争朝夕,大胆地跑,积极地争,放开手脚上项目。我在这里重申,凡是为崆峒区经济建设跑项目、争资金,为全区人民谋利益,只要不中饱私囊,区委、区政府该承担的责任,我们一定勇于承担,绝不包功推过。

二是要创新方式,多出新招引项目。招商引资是抓项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全区上下都要牢固树立全员招商、全员抓项目、跑项目的理念,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方式,在开展以资源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和包装项目招商的同时,突出以诚招商、以环境招商、以服务招商,实现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新突破。以诚招商,就是要坚持“开放、规范、诚信、双赢”的原则,设身处地、时时处处为客商着想,坚持有诺必践,提高招商引资的信誉度。以环境招商,就是要全力打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让投资者感受到我区的投资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以此吸引更多的资金和项目,实现集聚发展。以服务招商,就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手续,缩短服务时限,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解决具体工作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实实在在地为外来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是要强化措施,激发活力建项目。要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现有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政策规定进行修订完善,从融资、土地、税费等方面制定有利于客商发财、有利于促进发展、有利于干事创业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让利于商、让利于民,真正让投资者感受到我区政通、地利、人和的良好投资创业环境。在激励招商引资方面,不管是崆峒人还是外地人,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社会人,只要能招来商、引来项目,都是有功之臣,区上将按照“谁引资奖励谁”的原则给予重奖。严格落实项目抓建责任制,对重大项目要确定县级领导,集中主要精力,组织专门班子,协调调度,跟踪服务,跟踪落实,千方百计组织攻关,提高项目成功率。各乡镇、各部门都要集中一半以上的人员和精力抓项目争取,抓项目实施。实行项目建设月分析、季调度、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制度。今后,区上把项目的引进、争取和实施情况作为考核部门、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条件,使干部管理建立在以项目为重点的经济工作基础之上,使加快发展建立在项目支撑的基础之上。需要强调的是,在项目的争取、引进和建设上,要把政策用足用活,不要把对策用足用活;要把服务用足用活,不要把管理用足用活;要把责任用足用活,不要把权力用足用活;要把落实用足用活,不要把应付用足用活,坚决克服“重争取、轻建设”的不良倾向,努力树立良好的项目建设形象。

三、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以优良环境的领先推进新跨越

环境是生产力,是聚集各类生产要素的“吸铁石”。全区上下要形成共识,树立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处处是环境的理念,创建服务优、效率高、发展快的崆峒环境。

首先,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优良“硬环境”。紧紧抓住银武高速、平定高速、平西铁路以及750KV超高压输供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在我区实施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营造亮点,着力打造发展硬环境。突出重点,就是要加快实施城区污水回用示范、集中供热、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道 燃气以及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完善基础功能配套,大力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实施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路、学校卫生院建设、泾水北调等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展现靓丽新农村。突破难点,就是要把甘肃平凉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机制,做大做强工业项目,不断扩张工业经济规模,为解决就业和财政增收问题打好基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按照提质扩容、做精做细、突出特色的要求,坚持城乡互动、城乡相融,优先发展中心乡镇,加快建设中心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取得新突破。营造亮点,就是要把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南山生态公园改扩建、崆峒山凌空塔扶正加固等项目作为提升城市吸引力的点睛之笔,抓紧抓好;大力实施城市背街小巷改造整治,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彰显城市特色、凸现城市品位,全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对外形象。

其次,要强化责任意识,着力塑造和谐“软环境”。一是要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广泛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效率型、法制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各项制度,改进和完善“一站式”服务,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大力开展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政府及各部门的工作更好地为项目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二是要全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环节,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持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行为,下决心解决一些刁难企业和群众、服务质量差和部门权力利益化等问题,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适时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查处、曝光,以改善环境的实际成效取信投资者,吸引更多的区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参于我区的开发建设。三是要全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区营造一种人人关心环境、个个爱护环境、事事关系环境、千方百计营造投资环境的良好风气。广泛开展社会活动,对来我区工作、生活的外来投资者要在安居、医疗保健、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切实增进投资者对我区的认同感。积极倡导全社会支持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社会风尚,着力打造一个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努力实现互惠双赢。

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过硬作风的领先推进新跨越

作风问题事关民心向背和事业成败。领先推进新跨越,必须要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就当前我区干部作风而言,大局是好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部门和个别人身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工作任务落不实、责任靠不实、工作不扎实,应付的多、落实的少,嘴上说的多、实际干的少;一些领导干部胸无大志,不求上进,碰见困难只强调客观理由,不做主观努力,怕吃苦、怕麻烦、怕动手、怕动脑,谈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有的部门领导在工作中奉行“难得糊涂”、“知足常乐”,重担子不挑,惹人的事不干,见了困难绕道回避,见了矛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部门领导推日下山,得过且过,觉得自己什么人都见过,什么领导都接待过,什么场面都经过,表现出对什么都无所谓,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事都能应付。这些问题与我们“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极不相称,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各级各部门都要以开展“抓落实、求突破、树形象”年活动为契机,按照领导干部作风“新八条”的要求,切实解决好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现在开始,区委、区政府将专题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努力维护“风正、团结、谋事、求实、廉洁”的良好局面。

一是要胸怀大局,维护风正气顺的良好氛围。风正气顺是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各级各部门想问题、干事情都要从全区的工作大局出发,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干实事、抓落实、促发展上来,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好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部门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与服务发展的关系,少打小算盘,少算部门帐,多做有利于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事,多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出力。要把善谋事、会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全力营造鼓实劲、重实干、求实效的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干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干事创业,推动工作。

二是要和谐干事,形成团结协作的坚强合力。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体现品德、反映人品,是合作干事的关键。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始终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重,既要依法、依纪、依规行使好各自职权,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又要搞好上下级之间、内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真正做到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肝胆相照、工作上密切配合、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团结中干事,在干事中团结,进一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

三是要谋事创业,营造真抓实干的生动局面。谋事创业反映的是水平,体现的是方法,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坚持谋工作思路、谋工作过程、谋工作落实,在实践中要把上级精神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树立“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的思想,认真审视工作定位,优化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细化抓落实的具体措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抓落实、促发展。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勇于面对矛盾、善于解决矛盾,敢于负责,切实做到一级干一级的事,一级担一级的责,不上交矛盾,不下推责任。全区上下要始终坚持谋事创业的理念,把谋事用足用活,不要把谋人用足用活,努力营造共同谋事创业、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人民、服务群众是我们的天职,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必须始终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多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多干打基础的事情,多干对长远发展起作用的事情,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解决好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民本民生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意识,围绕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吃水、行路、上学、就医、就业、看电视及生活保障等问题,下决心办成一批实事好事,千方百计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

五是要廉洁奉公,树立清廉正直的公仆形象。清正廉洁是对一个干部最基本的要求,能不能保持清正廉洁,不仅关系到官德人品,更关系到事业成败。每个党员、每位领导干部都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始终保持思想纯正、品行端正、处事公正、为官清正,做清正廉洁的表率,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 受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全区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自律意识,严格落实“五不准五禁止”,即不准推诿应付,禁止说了不办、定了不干;不准干部职工在工作日的中午饮酒,禁止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酗酒;不准吃请或变相吃请,禁止一切不必要的迎来送往;不准在上班期间打牌、打麻将、玩游戏,禁止赌博和变相赌博;不准拖延办事时限,禁止公务活动中的吃拿卡要。今后,对上班期间赌博酗酒、乡镇干部“走读”等问题,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五、提高能力,靠实责任,以坚强领导的领先推进新跨越

抓好今年各项工作,关键在领导、在班子、在干部。必须按照领先推进新跨越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为确保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保证。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在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把学习贯彻市、区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从研究和思考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的重大问题入手,带着问题学理论、学政策,针对具体问题出思路、定措施,围绕落实出实招、抓突破,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提高抓项目、抓典型的能力,依靠项目支撑,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起来,抓建一批能带动发展、群众普遍受益的好项目、好典型,通过树立样板、示范带动,推动全局工作。

二要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实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县级领导包抓包建工作责任制,对今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先进典型、重点工作,有关部门要逐项分解细化,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包抓领导、承办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做到责任主体清楚、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完善跟踪督查制度,采取集中督查和分工督查、点上督查和面上督查、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强化督促检查。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突出考核重点,制定完善相应的指标考核体系和干部实绩评价体系,坚持以考核结果评价干部,以工作实绩选拔使用干部,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区委常委会已经研究决定,继续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进行奖励,特别是提高对争取资金的奖励比例,对在争资金、跑项目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通过上述措施,真正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精力和心思集中到抓落实、干实事、促发展上来。

三要抓好班子,带头推动。围绕落实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抓发展、促和谐的能力。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按照培养一个能人,发展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带富一片群众的要求,进一步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坚持村务公开,严格落实村财乡管村用制度,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要强化村干部教育培训,努力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切实提高村干部报酬,有效增强村干部职务的吸引力,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为发展农村经济构筑坚强的组织堡垒。区乡换届后,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在保持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群众公认的工作实绩,带头树立起良好的新形象,以良好的形象感染群众,凝聚人心,切实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力和智慧引导到一心一意谋发展、放开手脚创事业上来。

同志们,按照“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新局面!

抓项目求突破促和谐

为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而努力奋斗

——在区委二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孟小金

(二七年三月六日)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区二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策部署,简要总结20__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积极行动起来,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开拓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会上,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议讨论的意见,我先讲三个方面。

一、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坚定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

20__年,全区上下围绕实施“33321”工作计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经济社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是谋发展、创一流的信心更加坚定,形成了经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地区生产总值、区属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86亿元,增长12.8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06∶41.76∶47.18调整到10.48∶43.02∶46.5,其中二次产业上升1.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亿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增长16和14.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357亿元,同口径增长10.3%。20__年,我区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区粮食局、寨河乡、东关街道办事处等25个单位和公交公司职工朱江莉等34名个人受到国家、省部级表彰奖励。

二是争资金、建项目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全年共实施各类重点项目156项,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67项,开工建设105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5亿元,增幅高于全省20.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48个百分点。建成了景兴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新世纪

柳湖春酒业酿造车间迁建、中药片剂(粉粒)GMP生产线、混凝土配送中心、宝马纸业黑液处理和碱回收、福利制革厂整张牛皮鞋面革生产线、11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开工建设,管道燃气一期工程点火供气,二中教学楼投入使用,市二院门急诊大楼竣工,城区集中供热、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等项目国家已下达投资计划,醋酸、兔里坪水库等重点前期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三是抓示范、夯基础的力量更加集中,形成了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累计投资1.87亿元,实施了312线、北大路两条果带和史家沟、土桥等20个果菜点“双二”工程,新植果树经济林1.69万亩,种植蔬菜15.04万亩;建成麻武、大秦等5条通乡油路80公里,一举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实施;七府水厂建成运营,有效解决了1万多人的饮水困难;完成村庄规划80个、集镇规划11个,建设小康示范村23个,建成小康屋1740户。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建基地、创品牌的意识更加强烈,形成了特色产业开发步伐加快的良好局面。商贸、旅游、肉牛、果菜四大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增加值已占到全区GDP的28.5%。建成了沙港市场二期、陇东活畜交易市场、新湖市场等一批商贸设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27亿元,增长10.25%。“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式命名,崆峒山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顺利通过验收,旅游总收入完成3.3亿元,增长6.2%。肉牛饲养量达到26.03万头,畜牧业总产值完成6.78亿元。无公害蔬菜原产地认证累计达到3万亩,我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之一。

五是重民生、抓保障的措施更加有力,形成了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启动实施了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三项制度。全面落实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资金1210万元,新建、改建校舍4.2万平方米。15所农村卫生院改扩建基本完成。在全市率先提高了农村二女结扎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养老储蓄标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城镇就业率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以上五个方面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扎实苦干的结果,我们要倍加珍惜,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的形势和重点,加快推进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进程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既面临着许多机遇,又存在诸多困难。从有利的方面看,国家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又好又快方针,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和贫困地区的支持,有利于我们争取投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平定、银武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平西铁路、750千伏超高压输供电工程即将开工,将为我们建设甘肃东部区域通枢纽和全省能源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商贸、旅游、肉牛等特色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各级换届圆满结束,人心思进的干事劲头十足,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广大人民群众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为我们推进新跨越提供了强大动力。从制约的因素看,一方面,国家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增长过快的趋势,对新开项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严格要求,这对于我们投资拉动型地区争取项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另一方面,我们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工业总量小,大项目少,特别是项目前期工作滞后;产业聚集程度较低,链条短,辐射带动作用不突出;财政支出压力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支持能力弱;因企业改制、土地征用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部门职责不清,职能发挥不充分,一些干部在谋划发展、工作落实上缺乏创造性、主动性,思想不够解放,有效推动工作手段少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着力研究解决。

今年是加快建设小康崆峒、和谐崆峒的关键之年,抓好今年的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区党代会和人代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以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为目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工业、民营、劳务三大经济,突显商贸、旅游、肉牛、果菜四大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大力开展“抓落实,求突破,塑形象”年活动,全力建设10大项目,实施10项惠民工程,抓好6项重点工作,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小康崆峒、和谐崆峒奠定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2,达到52亿元;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3.5亿元;农业增加值增长7,达到5.25亿元;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达到30.8亿元,其中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达到16.7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0.9,达到14.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达到21.58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保持10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86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266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地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以实施十大项目为重点,在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上求突破、创一流

今年项目建设的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初步确定了118个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达到47个亿,特别是人代会确定的平西铁路、平定高速、泾水北调、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醋酸、电厂二期、环保石灰生产线、集中供热、泾河流域绿色农业示范区、土地整理等10大重点项目,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也是今年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要逐项目细化措施,全力以赴抓到位。总的要求是,积极跑上去,争回来一批项目,主动走出去,引进来一批项目,切实沉下去,建起来一批项目。保证重点有突破,在建有形象,前期有进展,力争在项目建设上迈出大的步伐。一是集中精力抓进度。对平定高速、安口—马峪口公路改造、北大路等重大项目,要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取得积极进展。对崆峒古镇·问道驿站一期、广成山庄、崆峒水库除险加固等续建项目,要加强调度,加快建设进程,确保在“十·一”前全面建成。对年内新开的30万吨节能环保石灰生产线、城区集中供热、国家级泾河流域绿色农业示范区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要精心组织,落实项目用地和建设资金,确保年内建成,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亿元。二是积极争取抓前期。敏锐把握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弄清项目渠道,明确争什么项目,抓什么项目,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特别是对煤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要超前谋划,大胆引进,做到一手抓项目库充实,一手抓项目争取,确保醋酸、二甲醚、兔里坪水库、土地整理和矿区塌陷治理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加强调度抓落实。继续推行项目建设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对今年续建、新开和重点前期项目,逐个进行研究,提出方案,靠实责任,明确时限。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包抓领导既要在争资金、跑项目上下功夫,又要在搞服务、抓督查、解难题上出实招 ,列入计划的项目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对动手迟、进展慢、达不到要求的,要追究责任,确保今年项目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2、以扩张总量为重点,在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上求突破、创一流

按照“项目栽桩、招商扩量、产品创优、技改增效”的思路,加快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实现工业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跨越。一是在项目建办上重高新、讲实效。抓好宝马纸业卫生纸生产线配套改造、副食厂迁建、福利制革厂二层贴膜革和兽药GMP生产线等15个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完成投资1.35亿元。积极论证新上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扩大覆盖面,提高附加值,重点抓好3万吨玉米淀粉、10万吨饲料、牛肉食品深加工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招商,尽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农”字型企业集群。二是在园区建设上重招商、讲效益。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增强园区发展实力。把重点放在配套设施、完善机制、招商引资、扩张总量上,年内完成东一路,开工建设西一路和35千伏变电站。充分发挥园区工贸开发总公司职能作用,多方招商引资,确保新入园项目5个以上。在项目引进上,突出高新、环保、节能,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企业进入,真正形成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相互关联,协作配套,优势明显的区域性工业增长极。三是在产品开发上重品牌、讲附加。深入推进质量兴区、品牌兴企活动,大力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扩大“陇上明珠”、“雅虎”、“景兴”、“雪竹”等品牌知名度,力争再培育1个省级名牌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全年实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7.9亿元。狠抓节能降耗,确保全区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四是在发展民营经济上重服务、讲质量。积极为民营企业搭建服务对接平台和产业对接平台,引导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改变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鼓励兴办“工”字型经济实体,提高民营经济质量,年内新发展民营企业60户以上,使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50%。

3、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创一流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小康村、培育小康人、营造小康风,突出“抓点、扩面、造村、育人”四个重点,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精品点,顺应市场要求,彰显富民内涵,努力使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抓点扩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全区农民人均养殖1头牛、发展1亩果菜、种植1亩草和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四个一”的目标,围绕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重点抓好312线和北大路两条果菜带,高标准建设油坊、史家沟、赵堡、高堡等10个优质水果基地,建成新李、八里、土桥、甘沟等10个无公害蔬菜示范点,形成八里至油坊绿色蔬菜生产区。南北二塬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每个乡镇至少培育1-2个产业结构调整典型。全区新增优质水果面积1.6万亩,春播蔬菜6万亩。加大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和商标注册保护工作,年内完成无公害蔬菜认证1万亩,累计达到4万亩。抓好史家沟、清街、天门3个示范园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造村育人,提升农村整体形象。按照“基础先行、产业配套、住宅同步”的思路,坚持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北大路、白西路、张高路3条通乡油路93公里,铺油改造长观、马莲、西火等村道30公里,力争实现村村通等级路目标。积极实施泾水北调安全饮水一期工程,建成颉河水厂,解决1万人饮水问题,使农村60以上的人口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完成退耕还林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二要加快新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和群众主导相结合、改造与扩建相结合、整治与新建相结合,完成村庄规划86个,每个乡镇至少新建1个新村示范点、改造1个旧村庄,建成新村示范点和旧村庄改造40个,新建小康屋示范户1028户。以312沿线为重点,突出“三清五改”,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辐射带动其他村,使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三要加快新型农民培育。以青年农民培训和阳光培训工程为载体,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年内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0__人以上。创造条件,鼓励、吸引外出务工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带富一方。积极发展以肉牛、蔬菜、果品协会为重点的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上连市场、下接农户的纽带作用,切实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各乡镇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转变职能的重点,全方位扶持和引导。三是扶贫开发,促进农民稳步增收。重点实施好三里、柴寺等5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切实改善贫困乡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确保1300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依托市场和中介组织,在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品牌、树立劳务形象、扩大组织输出上实现新突破。年内完成劳务输转8万人次以上,创劳务收入3.5亿元。

4、以强化功能配套为重点,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求突破、创一流

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重点“建设五大项目、实施四十工程、抓好五个城镇、解决一个问题”,完成投资7亿元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48。着力抓好城区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污水处理和廉租房建设五大项目,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住宅产业开发,建设新城花园、景海嘉园等10个住宅小区,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6平方米;完成胜利桥纸厂路、临泾路、三里塬一号路等10条背街小巷改造;建成南门苑、宝塔路、东甘沟路等10座水厕;建成北极路、胜利桥、果园路等6处便民市场和汽配城、电子产品、花鸟鱼虫、蔬菜批发4个专业市场,改善广大市民生活环境。四十里铺、崆峒、草峰、白庙、大寨5个中心小城镇按照“提质扩容,做精做细,突出特色”的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围绕5个中心小城镇,规划建设好吴岳、寨子街、安家、高寨、东九等22个中心村,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功能。着力研究解决“城中村”问题,今年市上把我区柳湖村、泾滩村列为开展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要求在改造“城中村”、农民转居民、失地保障方面创出经验。民政、社保、土地等相关部门和柳湖乡要高度重视,尽快拿出试点方案,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加大城区南北面山绿化,加强城市日常管理和清扫保洁,美化城乡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5、以提升产业开发层次为重点,在壮大特色经济上求突破、创一流

按照“壮大规模、培育基地、完善市场、打造品牌、提高质量”的思路,做大、做特、做优、做活特色产业,突显区域经济优势。在肉牛产业开发上,围绕建设全省绿色畜牧基地,依托世行贷款肉牛产业化等项目,坚持分散养殖和集中育肥相结合,重点发展一批专业村,扶持一批养殖大户,提高优质肉牛比例,使肉牛饲养量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力争突破30万头,奶牛存栏达到6200头。加大肉牛产品深度开发和品牌培育,支持景兴、西开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满负荷生产。大胆引进生化制药、饲料加工、低温肉食品等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壮大肉牛产业集群,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增值率。在旅游产业开发上,围绕建设全省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步伐,极力打响崆峒旅游品牌,开工建设道教文化一条街,建成崆峒古镇·问道驿站一期、广成山庄、崆峒武术学校等重点工程。加强景区文物保护,实施崆峒山凌空塔维修工程。加快南山生态公园建设步伐,开发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生活实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崆峒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片效应,以拍摄影视剧、崆峒山音乐电视宣传片等新的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使崆峒山融入全国精品旅游线路。将有条件的旅游企业、景点纳入崆峒山旅游集团统一管理,实行通票通游,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内力争接待游客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5亿元。在商贸业发展上,以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商贸中心为目标,积极培育新世纪商厦、世纪金鼎等一批商流名店,扩大平凉商城、沙港市场等批发市场辐射半径,提升国际家具汇展中心、柳湖建材、东郊蔬菜等专业市场档次。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城乡市场互动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电子配送、连锁经营,健全市场网络体系,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8亿元。

6、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在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上求突破、创一流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认真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涉法涉诉、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问 题及群众要求最迫切、社会最关注的吃水、行路、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千方百计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全力“抓好四项创建、开展五项行动、建好十项惠民工程”,着力构建和谐崆峒。一是抓好四项创建。以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深入开展实用技术进农村活动,提高科技普及率和应用水平。特色文化名区创建以弘扬崆峒文化为主题,鼓励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文艺作品,举办2-3次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节庆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三名”工程创建活动,培养和吸收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开展科技、法律、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创建和谐社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二是开展五项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行动。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确保二女户结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重难点工作取得突破,弘扬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风,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致富信息进万家行动。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民信息之家”,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致富信息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典型,不断拓宽致富视野。双拥共建行动。大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军民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双拥”新格局。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行动。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食品药品“两网”建设,严格公共卫生执法监督,强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平安崆峒行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减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拓宽就业途径,全年新增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抓好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行业和关键部位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营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三是建好十项惠民工程。(1)全面启动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完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期工程,实现农村电视网络全覆盖,完成入户2万户,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3)完成北大路铺油及通乡油路附属工程,建成农村客运乡站4个、村站6个,新开通乡公交线路3条,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4)实施麻武、大寨等南部林缘区、景区群众异地搬迁,改善贫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5)完成城区管道燃气二期工程,新入户1.5万户,扩大城市居民清洁能源使用覆盖面。(6)建成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2万平方米,缓解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7)迁址新建平凉五中,建成平凉二中公寓楼、平凉铁中综合楼、西郊小学、三里塬小学等重点项目,新建、改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60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城乡办学条件。(8)开工建设中国·甘肃皇甫谧医院,提高居民医疗服务水平。(9)完成110指挥中心配套设施,实现110、120、119三台合一,增强社会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10)建设南山生态公园,完成10条城区街巷改造4.38万平方米,建成水厕10座,使城区公用水厕达到40座,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三、切实强化抓落实的工作措施,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责任抓落实。一是要明确责任。对列入经济目标责任书的重点工作,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做到责任主体明确、进度要求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形成人人有指标、个个有压力、项项有着落的责任氛围。二是要密切配合。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树立一盘棋思想。凡是关系到重点项目和典型工作的事,都必须坚决服从,无条件让步;凡是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都应主动协商,紧密配合,目标一致,共同推进。三是要严格考核。切实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凡是与市政府签订的,凡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目标责任,不但要全面完成,而且要争创一流。要对照责任,严格考核,并作为评价班子、考核单位的主要依据。

2、立足服务抓落实。全区上下要把“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群众”作为抓工作落实的立足点。一是服务社会,变无限型政府为有限型政府。完善重大公共事项听证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健全行风评议、民主测评、投诉举报和行政审批制度,切实规范施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二是服务市场,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让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对重点项目、民营大户实行领导联系制度,努力做到少盖章多办事,少收费多服务,用诚信塑造形象、打造环境,营造重商、亲商、护商的良好氛围。三是服务群众,变领导型政府为公仆型政府。要零距离面对群众,畅通言路,倾听民声,吸纳民意,为民办事,及时足额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搞好救灾救济、扶贫帮困,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严格落实下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转变作风抓落实。落实不力,主要是作风不实,要一抓到底,就必须转变作风,以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的落实。一是要有敢于动真碰硬的勇气。抓落实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势必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但只要我们对事业负责、对工作负责,处于公心,就应理直气壮地一抓到底,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也敢于纠正错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切实树立走在前面、干在实处的工作作风。二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抓落实,干工作要持之以恒,看准了的就要毫不犹豫,顶着压力去做,迎着困难去干,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沉下身子,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集中精力,一抓到底。三是要有说了就算的气魄。承诺的事就要兑现,说到就要做到,决不能说了就当做了,说过了就当做过了。这既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又会失信于民。事实上,老百姓欢迎、满意的,就是真抓实干的作风。我们一定要守承诺,全力营造诚实信用氛围,切实提高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4、深化改革抓落实。立足于消除机制和体制,突出关键领域,注重机制创新,以机制创新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已改制企业扫尾工作,全面完成下剩的雪竹造纸厂、原纸厂等6户企业改制任务,启动太统水泥厂迁建和改制。二是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基础。全面推行乡财区管,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范围,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真开展乡村集体债务化解,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发展后劲。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乡镇职能设置,建立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四是推进城市公共行业改革,增强发展能力。积 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环卫保洁、城市供排水等自我发展能力。五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依托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扩大融资。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领域,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推进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