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企业会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企业会计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1

论文摘要: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内容越来越多,管理项目越来越复杂、越细致,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财务数据信息也更加系统化、数字化。因此,依靠落后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客观实际的需求,如何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就如何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谈几点看法。

1建立“企业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2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3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新晨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肘,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2

(一)与供货商争利

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缓解就是原材料的采购,在这方面采购企业拥有较为宽泛的选择权,为了增强自身的利润空间,企业过分压低供应商的价格。工业企业在与供货商博弈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供货商难以接受工业企业的条件而选择放弃合作,如此,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供给就出现了很大问题,直接影响到工业企业的正常的生产运营,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延误了工期,造成大量额外成本支出。

(二)盲目降低库存

库存成本是企业成本支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很多工业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而过度降低库存,当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加快生产速度之时,库存量不足,会限制生产的进度,如果完不成订单任务,会严重损害企业的信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忽视过程管理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往往停留在具体的环节,诸如采购、生产等,而没有从全寿命周期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这样势必会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的成本难以得到有效地控制。

(四)过度降低材料成本

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原材料成本,不惜牺牲原材料的质量,这虽然在短期增加了企业利润,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的信誉和口碑都将受到很大影响,这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

二、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为了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成本控制对策。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沟通协调

为了确保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持续,企业应该加强对于供应商的沟通与协调,对企业的主导链条进行优化。只有改善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才能维持和吸引更多的供应商,这样企业的选择权就能更好地行使。诸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和销售计划,调整与供应商的供货计划,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企业成本控制的可靠性。

(二)发展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是完善的制度,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让员工更好地把握企业精神的精髓,转变其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优化工作的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

(三)降低风险成本

实际的成本控制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根据企业成本核算的结果,将预测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在实际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对成本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将相应的信息反映给管理者,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效果。

(四)完善控制体系

虽然加强对工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十分重要,然而从当前工业企业的成本使用情况来看,各个环节之间的节点,也是成本支出较大的一个部分,为了取得更好地成本控制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各个环节及节点的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工业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工业企业应该优化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间隙,进行充分地调查分析,进行研判、评估,采取有效地部门间衔接措施。

(五)降低库存成本

为了有效地拉动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可以采取“以销代产”的措施,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对企业的生产任务予以优化,从而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工业企业都在用这种生产系统。当企业的库存减少,生产任务扩大的时候,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库存成本,还能增加企业的营业额,这对企业的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3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差异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1

现阶段企业会计工作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商品经济发展作用下产生的经济产物,主要标志是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企业价值核算以及采用复式记账法形成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会计工作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及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向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专业的会计工作系统。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同属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只有进行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区分二者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差异、防止核算失误,才能切实保障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一、建筑企业会计

建筑企业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关键因素,其经营活动具有项目多、周期长、涉及广等特点,在资金来源、资金筹措、资金运作、工程预算级工程量等方面价款的结算方式与其他行业存在着许多差异,其中会计信息直接影响企业工程招标、工程质量、工程价款等重大经济活动的确定。建筑企业会计需根据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安排对相关工程项目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建账,并且应用复式记账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准确的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定期进行会计报表,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建筑企业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

建筑企业的会计工作由于建筑企业经营活动性质的影响具备许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标志性特点,具体可以概括为会计核算的分散性、会计对象的单向性、会计工作的周期性、价款结算的多样性。建筑企业会计核算最大特点就是具备一定的分散性,由于建筑企业所参与或经营的工程项目众多,难以运用统筹管理的模式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因而针对独立的工程项目应该赋予更多的会计核算权限,而且每个工程项目都会有专门负责会计工作的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并且及时向上级单位进行会计信息的反馈工作。与工业会计只针对工作车间进行会计核算相比较,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范围法更加广泛。

建筑企业会计对象是指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内容,具体指代独立的工程项目,往往是单位工程或工程中的单个项目,与其他行业领域的会计工作相比较具有显著的单项性特点。同时,建筑企业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周期比较长,会计成本核算、会计信息整合、会计监督以及资金流量管理等工作的实行是在一定时间限制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还应根据工程项目各环节的具体安排定期进行工程核算及合同方结算,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资金有效收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多样化,涉及的行业领域众多,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都需要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会计核算,导致建筑企业价款结算工作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工业企业会计

工业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与建筑企业相似,都是对企业具体经营活动和进行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是在应用最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经济投入的前提下,将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满足社会对于高质量劳动产品的需求。工业企业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会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和销售渠道得到合理的费用补偿,生产收入一部分用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再生产活动等企业内部经营活动,一部分用于企业税费上缴,作为国家积累资金。综合工业企业经营活动的性质,工业企业会计工作可以概括为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为辅,通过建账、结账、报账等会计方法反映出工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消耗与变化。

三、建筑企业会计和工业企业会计之间存在的差异

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经常表现出相同的工作内容,如果难以有效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就会导致核算失误,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继而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明确建筑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之间存在的差异,将二者的会计职能进行合理划分,对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建筑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之间的差异性主要反映在企业进行存货核算、资产核算、成本核算及收入核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时,会对材料采购方向及采购成本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建筑企业的采购成本除了包括材料买入、物流费用、材料损耗等方面的经济投入,还包括材料的存储费用和增值费用;工业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存储费用不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会计核算中,工业企业关于材料采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增值税的核算方式与建筑企业相比,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建筑企业进行材料存储费用的计算时对分次摊销易耗品按照在用易耗品、在库易耗品及低值易耗品几种科目进行明确的分类核算;工业企业则按照材料的原价值进行价值易耗品和待摊费用的转换,同建筑企业应用的平均摊销方法具有一定的差别。

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进行长期资产核算的内容不同,建筑企业的长期资产核算在名称、结构和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工业企业进行长期资产核算的对象主要是资产工程,建筑企业进行长期资产核算的对象既包括建设运行的固定资产工程,又包括建筑企业参与建设或独立承担的临时性工程。建筑企业的流动性较强,工程项目建设会根据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因而建筑企业长期资产核算对象明显区别于工业企业。在进行长期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工业企业往往在运行生产项目内进行,不仅对生产项目固定资产及生产活动形成的成本支出进行会计核算,而且对生产施工设备、生产所需原材料、承包项目和付款项目都会进行系统的核算。工业企业的长期资产核算科目既属于企业成本核算,又属于企业盘存核算,同时也是企业对生产项目的结算,反映出生产项目长期资产建设的全部内容。建筑企业的长期资产结算主要是对资产工程和临时性工程进行会计核算,核算内容包括工程设施投入和专项工程支出等,以工程项目具体施工环节的成本支出为基础,加上工程项目的专项物资成本,既是对工程项目的长期资产进行准确的计算,同时也是明确工程盘存数量的重要手段。

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主要包括成本种类、成本项目、成本计算周期、核算方法几个方面。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具体指代建筑工程成本、工业产品成本及机械作业成本。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成本的计算一方面包含工程实际成本,同时对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也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通常指代直接工资、生产材料、生产费用、直接支出等方面的计算。建筑企业工程的特点导致了建筑工程成本的划分和工业产品的成本划分存在明显差异,工程项目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建筑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即使进行简便的工程耗用计算方式,还原成工业企业的产品计算模式,与工业产品的成本计算也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

建筑企业与工业企业之间还存在着收入核算上的差别,不仅表现为经营收入的分类,在明确收入原则、核算收入方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建筑企业在进行收入和算时,会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将经营收入尽心明确的分类,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将工期较短、资本价值较少、且能够按照项目合同按时完工的工程项目确定为经营收入的组成部分,所有工程项目的经营收入核算都按照合同收入中确定的经营收入进行计算的。工业企业进行收入核算主要以企业确定发出的生产产品、劳务提供、价款凭证等作为主要核算依据,而且具有明确的收入核算原则。

四、总结

建筑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而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建筑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之间存在的差异及联系,切实保障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财务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晓飞.浅议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委派制[J].民营科技,2007(03).

[2]袁梦生.建筑企业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2).

[3]甘霞.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06).

[4]伊军红.我国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构建分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4

关键词: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核算内容;核算方法

一、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成本核算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核算的合理科学性可以有效指导企业的生产任务安排,设定相关生产规划。但从现实来看,依然存在部分员工和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认识不清,认为成本核算隶属于财务管理,不牵涉其他部门。实际上,每个部门都与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密切相关,若相关部门能深入了解本身的实际生产,就能在企业成本核算中提出更好、更合理的方案和计划。

2.成本核算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

工业企业在市场中选择和购买生产所用原材料和设备是进行生产的第一要求。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原材料价格也会相对变化,不同的时间购买相同的材料,其价格也有很大悬殊。因此,企业在选购生产原材料时,以降低成本的本意有效购买企业生产需要用到的数量和种类,从而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市场变动因子的一系列干扰,企业在计算生产成本时,往往与实际市场情况有悬殊,其调查范围与依据都比较小。

3.成本核算方法相对滞后

相关企业在实施成本核算时都运用分步法,然而大市场在快速变化着,企业也得顺应潮流不断更新成本核算方法,以求生存。当下,市场需求主导着相关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此模式的转换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小、品种繁多的运作模式代替单一化品种生产,此模式不仅与市场需求相符,也易根据市场规则进行随时调整。因为生产技艺和人力资源的多方面投入及生产种类迅速增加,分步法在实际成本核算中的难度加大,从而严重影响成本核算的科学性。

4.成本费用分配标准不合理

为保证工业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应设定科学有效的企业成本分配标准,并在企业生产中有效实施。但是,部分企业并未在具体实际生产中以其本身固有特质来制定标准的成本分配。进行企业成本分配时,主要以工人的工资为主,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生产中的其他花费。另外,企业中配合生产的其他部门和生产关键岗位共同担负着企业的成本花费,且费用一样,因而严重影响着员工的绩效认定,从而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提升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水平的策略

1.提升员工成本核算意识

工业企业员工要进一步提升成本核算意识,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适时转换观念,及时纠正错误,基于工业企业的整体核算,树立全局意识,不断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化规范;另一方面,工业企业要强化对成本核算的教育和培训,在企业各部门都应树立成本核算标准,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各部门间要严格监督,特别要加强对成本核算的完成状况、目标制定及相关成本费用的具体分配状况的监督。

2.合理调整成本核算范围和内容

当下,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大部分企业逐渐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且伴随整个大市场的急剧演变,有效把控生产成本是在市场中保证最佳竞争力的关键步骤。一部分企业逐渐在市场中败落,就是因为对企业人员的资本投入不充足,因此,要将人力资源纳入企业成本核算。同时,要强化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把控和核算,并随时考虑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矫正核算标准,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

3.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一部分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是随着市场需求的相对变化而进行随时调整的,工业产品的种类富于多样化,且投入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在进行企业关于绩效的成本核算时,相关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这是因为企业生产模式不断变化,相关研发资金也在增加,从而更倾向于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目前,相关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要根据其特质制定相应的成本核算机制,依据当下的信息网络技术,不断优化成本核算体系,让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更有效、更科学。

三、结语

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也因此推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各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一个企业只有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成本核算质量,才能有效掌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升企业的绝对竞争力,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进行企业施工成本的核算时,更应不断强化对生产成本的把控。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是不容易的,相关企业应据其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并强化成本核算部门的有效管理,不断培育更优秀的会计人员。

参考文献

[1]陈瑾.我国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其反思[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7):124-125.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内容越来越多,管理项目越来越复杂、越细致,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财务数据信息也更加系统化、数字化。因此,依靠落后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客观实际的需求,如何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环境,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在企业内部全面开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此,就如何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谈几点看法。

1 建立“企业ERP系统”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的会计与计算机的简单结合,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延伸到通信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运筹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推广应用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系统,而是正朝着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方向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不同企业之间跨地区、跨行业相互链接的大网络系统。

通过几年来在基层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所积累的经验,要想实现真正的财务管理现代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ERP系统”。通过把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企业内部综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在业务量比较大的几个部门建立独立的资源子网。比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网、物资管理信息子网、生产管理信息子网等。各子网要以财务资源子网为中心,通过网间联合与财务管理局域网相连接,其它部门可采用电信线路用单机挂接方式或者通过光缆与财务管理局域网连接。同时,制定一套“财务管理局域网管理规范”,规范各资源子网的数据结构、操作规范,安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企业ERP系统”运行畅通无阻,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资源共享。

2 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开发更具实用性的会计软件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财务部门使用的会计软件,一种是外国公司开发的经过汉化的会计软件,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设计的,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管理体系,而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国内企业开发的商品化会计软件,这种软件由于受知识产权的影响,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商品化软件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使用它势必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当然后一种商品化软件是由各方面专家共同开发的,软件比较规范、功能比较齐全、操作也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实施周期短、见效快,因此,对于缺乏软件开发队伍的单位采用商品化软件是比较明智的。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同行业之间组织力量开发适用于某行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行集中开发、集中管理和维护,共同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而且行业之间提供的会计信息资料共上级部门可直接进行汇总处理,而不必再开发专用的汇总软件,这是我们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既经济又适用的捷径。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建立一套科学的财会综合管理体系和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规划,采用在行业内部或同行业之间选拔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建立行业计算机技术开发公关小组,开发适合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各财会部门推广应用。达到集中开发共同使用的目的,缩短软件开发应用的周期,同时在应用管理上也可纵观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规划。走出仅限于统计报表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的初级探索阶段,向大规模数值计算的专用软件、面向问题和过程分析及判断推理的高层次软件综合开发阶段迈进。由单机单用户、联机终端网络向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结构,更大程度地共享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专家系统和智能系统,使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为企业领导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编制出合理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报表及财务报表。有效地控制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浪费,加快资金流通,降低资金占用消耗和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创以商品化软件为契机,以自己的软件开发队伍为中心,实现企业自己的智能化信息与专家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路子。

3 搞好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关键是应用,特别是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决定本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水平,他们中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工作,甚至有多少人会进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工作都对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走全员化管理的道路。

全员管理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的工程师、会计师、管理师、统计师、会计员、技术员及一般管理人员等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肘,协同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人员一起研究学习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其它管理科学的知识,应用计算机去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把计算机同现代化的管理科学融合在一起,培养出大批能从事多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一个企业内部全体上下相互协作,同心协力的全员学电脑、用电脑的局面,让更多的人去学习计算机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去为管理服务,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工业企业会计范文6

会计是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和手段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那么,银行和企业作为不同的会计主体,他们在会计核算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上一样吗?他们的账务处理程序相同吗?本文就是通过比较银行、企业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采纳以及账务组织的程序上进行详细、系统地比较,找出两个行业在基本会计核算方面的差异,从而加强了对两个行业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

银行会计;企业会计;会计科目;会计凭证;账务组织程序

会计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后来进一步展沉淀形成我们今天在课堂里可以讲授的理论体系。随着会计学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分化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出,银行和企业最为独立的会计主体是会计学的两个不同分支。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主营业务的特殊企业。银行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是“货币”,在中国多数是人民币,个别采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也可以采用外币来核算,但是对外报表时,人民币的采用是必然选择。企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打磨,生产出产成品,通过产成品的出卖来获取利润的经济实体。企业会计和银行会计在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1 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对象,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项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会计要素,但是会计要素只是概况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如果直接利用六个会计要素反映经济活动,还是太粗略了,很多详细信息无法反映出来。为了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就需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的划分。按照会计要素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就是会计科目。通过这种分类,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有一个名称,都代表着特定的经济内容,各会计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就是资产类的会计科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是负债类额科目等等。在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这个问题上,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大体相同,都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另外,还有一类,企业会计里边还有一类叫成本类,是银行会计里边没有的,因为成本类会计科目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制造费用,而这些内容银行是不存在的,所以就没有设置成本类的会计科目。银行会计也有区别于企业会计的地方,那就是资产负债共同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跟企业相比较,银行更多的是费用,而没有成本的发生,所以银行没有设置成本类的科目,但是它设置了一种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这在我们企业会计当中是万万不可想象的,要么是资产要么是负债,在企业会计当中资产和负债就像水与火一样那么的不相容,在银行会计当中,两者怎么会弄到一起,叫资产负债共同类呢?那账户结构怎么定义?分录怎么做?那是因为,银行跟企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企业跟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和经常,而银行和他行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经常的,在这种联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债权和债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基于此,银行特意设置了资产负债共同类的科目,可依一定条件变化的科目。如:清算资金往来、待清算辖内往来、系统内上存(借用)资金、外汇买卖等。这类科目的科目余额有可能在借方也有可能在贷方。在借方时是银行的资产,在贷方是银行的负债。

2 记账方法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过程的初始环节,在设置会计账户的基础上,把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计入相应的账户中,则是由记账方法完成的。因此,要全面、完整的记录经济业务外,除了设置会计账户外,还应该采用科学的记账方法。所谓的记账方法就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将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

从历史上看,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两种。单式记账法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记账方法,它是对发生的会计事项只在某一账户中做出单方面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的主要特点:(l)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该笔经济业务事项的主要方面,而不同时反映这笔经济业务事项的另一个方面,而且大都是以钱财、人欠、欠人为记账对象,因此对会计对象反映不完整;(2)采用单方面的记录方式,对发生的收入项目,只进行钱财、人欠的单方面的记录,对发生的支出项目,也只进行钱财、欠人的单方面的记录,不能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3)缺少损益计算的专门账户,因而没有完整科学的账户和账户体系;(4)仅有个别账户的平衡公式,而没有全部账户体系的平衡公式,所以记账过程的正确性缺乏自我验证的作用。单式记账法的优点是记账过程和方式简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相对于单式记账法而言,复式记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1)会计记录的双重性,即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2)运用统一的记账货币单位,并运用简明的记账符号表明记账的方向和数量的增减;(3)有完整科学的账户体系:(4)有全部账户的平衡公式,并能根据会计平衡公式检验全部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例如,某商店以2 000元现金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店对这一笔业务事项不仅要记录“库存商品”增加2 000元,而且同时要记录 “库存现金”减少2 000元。由于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使得各账户之间形成了严密的对应关系,账户记录能够互相平衡,是否正确也可以进行自我验证。因此,复式记账法要比单式记账法更加科学。

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复式记账法是在单式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式记账法的发展和完善为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没有单式记账法的产生、发展,便不可能有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发展。在工业企业的记账当中普遍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又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我国都统一采用复式的借贷记账法。单式记账方法目前在企业会计中已经淘汰,但是它被广泛应用于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如未发行的国家债券、重要空白凭证、有关委托事项等。记录这类业务的记账符号是“收入”和“付出”,增加的是记“收入”,减少的时候记“付出”。

例如:①某银行收到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50 本, 每本按1 元计价, 并入库保管,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收入:重要空白凭证――现金支票 50

②开户单位来银行购买空白转账支票一本,每本按1 元计价,用单式收付记账法记账如下:

付出:空白重要凭证――转账支票 1

3 会计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这就是会计凭证。目前,企业的会计凭证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这是按填制程序和用途分类的结果。原始凭证对于企业而言多多数是外来的,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从外单位取得的,比如:销售发票,增值税发票等。记账凭证对于企业而言有不同的格式,比如:专用的记账凭证有收款和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不管哪一种都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对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提法,银行会计与企业会计完全吻合。多不同的是,银行会计更多时候把凭证叫传票。

(2)单式记账凭证和复式记账凭证,这是记账凭证按形式不同划分的结果。一笔业务发生的借方和贷方科目,分别填列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凭证上,就是单式记账凭证,即一张凭证只填一个科目,作为该科目的记账依据。一笔经济业务的借方和贷方科目都在同一张凭证上填列就是复式记账凭证,这张凭证同时作为借贷双方记账的依据

(3)基本凭证和特定凭证。这是银行针对自身业务的特点,将记账凭证按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划分的结果。这种划分,也正是银行会计的特色所在。现金收入传票、现金付出传票、特种转账贷方传票等,这些都是银行的基本凭证。银行还有一种凭证,放置于银行大厅里,供客户填制使用,该凭证一般由银行统一印制,由客户根据需要填写,然后交给银行办理特定的业务,这种凭证就是银行的特种凭证,是银行根据经济业务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这是银行会计跟企业会计在凭证环节最大的不同之处。另外,企业会计里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有明显的界限,不能互相替代,而在银行会计当中,原始凭证是可以替代记账凭证的,而且这种现象发生在银行绝大多数的业务当中。

4 会计账薄

会计账薄是由许多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载各种资金增减变动的记录簿册,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工具。企业会计核算主要有明细核算和总分类核算两个系统,明细核算是对企业的业务活动和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的、具体的和系统的核算,设置的账簿主要有日记账、明细分类账。总分类核算是明细分类核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和总结,设置的账簿主要是总分类账。银行会计的核算也包括这两个系统,只是提法不大相同,明细核算和综合核算。明细核算对银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全面的、详细的核算,是在会计科目下按户进行的核算,反映各单位、各种资金增减变动详细情况,为此设置了分户账、登记簿、流水账、现金收入日记薄和现金付出日记薄、余额表等账簿;综合核算是对银行经济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的、概括的核算,它是按会计科目进行的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反映各类资金增减变化的总括情况。计算机处理的账务核算,是根据记账凭证按账户登记明细账,再由明细账按会计科目生成总账。根据总账编制日记表,根据日记表编制会计报表。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赵筠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赵丽梅著,中国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