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课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理论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理论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1

【关键词】影视基础 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 实践

一、教学改革的思路

目前作为综合类大学中设置的影视制作方向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重心应放在影视作品的创意与制作上。影视教育家周传基认为:“电影艺术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的,而是要经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综合类大学的影视制作方向课程更应注重脚踏实地的做,将复杂的影视理论融合在更多的实践操作中去认识、去体会。[1]在艺术创作道路中,我们不停地研究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但制作型艺术,没有技术就谈不上艺术。而技术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实现的,不是简单地背理论就可掌握的。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中,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转变教师与学生传统的教学定位。让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存储学习向自主探索学习转变。

二、出现的问题和具体的改革方法

(一)强调学生创作思维的过程

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上交的是阶段练习作业或是影视短片作品,其中的思维过程是不容易被教师发现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个班的学生上交的作业往往容易出现相似创意点或者是表现手法雷同。[2]究其原因大体出现在相似的创意材料来源、资料的共享、创作思维过程不严谨等问题。在其他设计课程中也常会出现类似问题,一个班级上交的作业中有一部分相似的作业出现。这已成为了诸多院校目前设计课程的一个通病。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要强调创作思维过程这个设计的重要阶段,将设计过程与设计结果同样重视起来。

具体改革方法如下:在课堂中着重将创作思维过程融入到理论讲解中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提供作品创意来源、相关资料、创作过程计划及说明文字等,将不易显现的认知过程通过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但可扭转以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且方便教师对学生独特创意思维习惯的长期观察和培养。让学生在结束课程的同时能够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维创作过程,进而使创作能力不断地成长与完善。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维对于目前设计类学生特别是综合类院校中的设计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将实践(器材)操作带入理论课堂

目前的影视课程设置大体上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是课堂理论讲授、影片观摩、课下实践。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在之前的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课堂理论与实践操作衔接不畅的问题。究其根源,问题出在分别进行课上讲授、课下实践的局限性,教师无法适时地按照课程理论内容进行指导。对于课上讲授的复杂理论以及拍摄问题,学生仅是通过课上影片观摩研究,课下实践的学习方式还是得不到完全的消化和吸收,对实践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并且,在课下实践中,刚接触到实际拍摄的学生往往容易对器材产生畏惧心理,其结果就是对实践产生距离感,在小组创作过程中主观减少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

具体改革方法如下:综合类院校影视方向课程中实践课程课时量相对较少,专业拍摄器材数量有限,针对这种情况,将实践(器材)带入理论课堂成为拉近心理距离感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论讲授过程中,针对某些不易理解的基础理论或是拍摄问题可将学生平时所熟悉的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带入课堂中进行实践拍摄与编辑。面对熟悉的器材可轻易地化解学生学习初期对拍摄器材的恐惧心理,并且激发其对相关制作软件的操作热情。在理论课程中克服枯燥的理论讲解与影片观摩,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观实践操作。利用理论课中某个环节的教学手段变化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实践成果讨论

学生作品的讲评和讨论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配合实践操作带入理论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进行成果对比展示和分组分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讨论的主要形式包括:自我评论、相互评论和教师评论。将传统理论学习中学生被动的存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将课堂讨论融入到理论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思考。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将课程中相关的影视资料名单提前公布,利用课堂实践讨论环节对实践成果与相关影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将课堂上学生分组的实践操作成果进行初步剪辑,针对完成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讨论。讨论的过程及结果将为课下实践提供较好的指导作用。新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将实践操作统统放到课下完成,而是在课堂上就某一复杂理论部分直接进行操作实践。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学生把课上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滞留到课下,直接影响课下实践效果的问题。

三、考试改革的提出与完善

采用新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改革。成绩评定不再是依照单一的试卷成绩,而是结合了课堂实践与课下作品的综合评定。其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理论课程不再是被动存储与枯燥概念的死记硬背。从考试成绩分析,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成绩会有显著提高,对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对实践操作会有极大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座谈,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其学习主动性,促进其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到满意。

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理论讲授、思维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同时也带动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使教学形式和手段更加丰富多样,根据不同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为影视艺术教学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爱民.综合大学影视专业建设研讨[J].电影评介,2007(24).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2

第一类:大课听懂了,但课后面对习题仍无从下手。

第二类:原本就对理科问题没太大兴趣。

第三类:个别学生因为受到年龄较小、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上暂时有些障碍。

第四类:不习惯用高等数学解决大学课程(如: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相关问题。

第五类:一些原本数理化基础略差的学生(尤其是享受“文优”、“体优”加分入学的学生中少数人)。

第六类:最初对年青教师缺乏信任,认为听讲还不如自己看书,结果是书没有看懂或没有去看,影响了考试成绩。

以上这些学生如果能在期末考试之前把问题解决,就能避免或减少这些课程考试成绩“开红灯”的可能性,而教学大纲上的习题课学时数显然不能满足这类学生,为了解决好这类问题,我校继续教育中心在低年级本科学生中开办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同步课余辅导班,聘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授课,一年来已经举办了三期,在辅导班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类辅导班在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这里的师生之间不存在“考”与“被考”的关系,所以学生能够打破拘谨,随时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学生本系课堂上相比,更放得开,容易沟通,有利于老师适时观察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

2.辅导班课堂以做题为主,直接消除了学生面对习题无从下手的恐惧感,辅导班课堂的教师经验丰富,能够直击关键问题,学生对教师充分信任,课堂的气氛多为愉快、和谐与互动。

3.这类辅导班是面向全校开办,而并非针对某系某班,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事实上,辅导班给各系学生之间增加了一种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接触交往的契机,给不同部系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增加了一个交互、交流、影响的机会。比如:水声系的学生入学分数较之其他部系要高一些,但这不是他们学习成绩好的唯一因素,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听课注意力更集中,很少有迟到、缺课的情况,态度认真严肃,他们这些并非刻意的表现为其他部系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4.一些重修生、补考生在这类辅导班中不仅弥补了学科知识的不足,还从中重新找回了自信与自尊,学会了调整心态,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有了更多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多的接受辅导、进行练习的机会,好的成绩有了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的发展。

5.处在理工科高校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时间表基本被各门课程排满。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到处查询检索、从茫茫的题海中寻找筛选出相关的习题来做,而辅导老师帮助他们选择了相对重要的题目,然后引领他们分析解答。对于百忙之中的他们实属乐此不疲之事。尽管培养独立查询检索的能力,是作为大学学习之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紧张的基础课学习和尽快通过考试相比,后者更显其当务之急。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3

关键词: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92-02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是武汉大学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熟悉水处理工艺单元、设备、系统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水处理工程中的设备、工艺系统的基本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主要包含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涉及化学反应、化工传质、流体力学和机械设备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工艺设计和计算方法,了解水处理在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的应用知识,初步具备将各种水处理单元技术组合成水处理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现状

1.传统教材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全国高校同类课程参考教材主要是许保玖主编的《给水处理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许保玖、龙腾锐主编的《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这些教材都是水处理领域经典的教学参考书,都很好地阐述了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但是教材出版年代比较久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不能及时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2.教学方式落后。水处理设备及构筑物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复杂,依靠传统课程讲解及板书的教学方式获得的信息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较难理解工作原理和设备运行情况。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出来,导致教学效果欠缺[1]。

3.考核与评价方式片面。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以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这种单一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三、课程体系的建设

1.教材的选择与建设。考虑本专业是以电力行业为办学特色以及将来学生就业方向,选择了周柏青、陈志和主编的热力发电厂水处理(上册,第四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年)及李培元、周柏青主编的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第一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作为主教材[2,3]。并参考国外大学的原版教材,把最前沿的理论和知识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从Water research,Desalination等著名期刊上搜寻最新的水处理技术文献,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理论与基础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理论课程,共3学分54学时,包括水质概述、水的混凝处理、沉淀与澄清、过滤、离子交换除盐、凝结水精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7章内容。《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实验课程18学时,包括混凝实验、树脂RH―Na交换平衡等温线的测定、循环冷却水阻垢剂的快速筛选、水处理药剂缓蚀性能的测定四个教学实验。

3.教学大纲的修订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在新大纲中对原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如将絮凝反应池中新的设计理念、新型过滤材料、凝结水精处理新型过滤技术等,在教学内容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将授课内容分为基本和重点两类。对于重点内容,对书本中的知识重新设置并对相关知识加以补充,例如重点内容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含盐量与溶解固体之间的关系、硬度与碱度的关系、pH值与碳酸化合物之间的关系、pH值与硅酸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工程应用时以电厂水处理各个工段的处理方法和工艺为例,重点讲述基本原理在工艺流程上的应用。

随着发电厂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增加,凝结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广泛得到应用[4],增加了凝结水处理系统混床树脂的分离,混床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等内容。循环冷却水处理增加了盐量平衡与水质变化,补充水量的计算。此外,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还包括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并与传统技术与工艺进行对比,使学生真正掌握水处理技术的精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1.开展引导式、启发式、举例式教学。开展了引导式、启发式、举例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内容广、名词概念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讲授时要突出重点,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积极查阅国内外文献,寻找答案。此外,教师在课前将课件上传班级QQ群,使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能力均有很大促进。

2.利用多媒体、板书、视频相结合进行教学。“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有许多工艺流程图、设备及构筑物结构图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现场绘制或展示挂图等,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本课程以文字、图片、三维动画和视频录像为基础,精心制作课程PPT,将水处理工艺的各个流程以现场照片、视频和电脑制作的单元处理过程的动画再加上文字说明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水处理设备、构筑物和工艺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今后在工作中能够合理选择和设计水处理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专家讲座。定期聘请水处理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学生进行讲座,能够使学生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拓展视野。通过专家讲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发展趋势及应用特点和适用性,对培养学生深入探索的精神具有显著的作用。

4.讨论课。将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小组3~4人,每个小组对不同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并制作PPT。每小组推出代表上台讲述5~8分钟。陈述完毕后,其他同学和教师对其论题进行提问,由该小组成员负责回答。讨论结束后,教师概括其主要内容,评价该组同学的陈述情况,并提出建议。通过开展讨论式课堂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根据笔者近几年在《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着重对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构建有利于培养电力、煤炭等领域的水处理技术研究和管理人才的教学新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能更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国红.水质工程学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6):595-597.

[2]李培元,周柏青.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M].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周柏青,陈志和.热力发电厂水处理(上册)[M].第四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牛微,毕孝国.“火力发电厂水质净化”课程内容的优化研究[J].课程教材改革,2013,(264):65-66.

The Class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Exploration for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ZENG Yu-bin,ZHOU Bo-qing,LIU Guang-rong

(School of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China)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4

关键词:焊接理论基础;卓越工程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29-02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鲜明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学校创办历史最早的专业之一,是目前江西省内和航空院校唯一的本科焊接专业,1996年被评为“江西省重点学科”,1998年与“铸造”、“锻压”专业合并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大类专业。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航空工业对焊接专业人才的需要,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又重新建立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继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之后国内第三个设置的“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焊接理论基础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金属材料在熔焊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并能据此正确地分析及解决熔焊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金属焊接性的能力和正确制定常用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的能力,为学习后续的焊接专业课程做理论准备。因此,焊接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后续焊接专业课程的学习。

一、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存在问题分析

传统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焊接的实质及其发展概况、焊接热源的种类及特性;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规律及其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常用焊接材料的种类、作用和特点;焊接熔池凝固过程的特点及焊接缺陷的种类与控制;金属在焊接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特点及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变化;掌握焊接裂纹的种类、特征、危害、产生机理及防治措施,涉及材料、机械、力学、化学、冶金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多且抽象,各知识点相互关联,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课程困难。焊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服务于航空企业,非常希望了解航空产品先进焊接方法如真空电子束焊、激光焊时焊接冶金原理、接头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等,而这些都无法从教材上获得。另外,在教育部“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目标下,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压缩,从最初的64学时到48学时,现在已缩减到40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教学内容略有增加而教学课时数大幅缩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是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上述情况,必须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二、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缓解目前课程的教学所面临的诸如课时不断被缩减、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相关领域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等矛盾,通过多媒体播放先进的焊接方法录像和动画、展现接头金相组织、典型接头缺陷形貌,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各种焊接方法、接头组织及缺陷有相应的感性认识,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通过选取航空典型产品进行实物教学,鼓励同学们参与讨论,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衔接,通过实例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从而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安排学生讲解课程部分章节,其他同学提问,这不仅能使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学生可在教的过程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提高自信心等,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和老师交流,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程度。因此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2.“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的融合,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强,能在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研制与维修、生产和经营管理,熟悉国际焊接标准和焊接施工的卓越焊接工程师。本校于2011年开始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开始联合举办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班,已陆续举办了3届。在焊接理论基础课程授课时,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结合航空需求、凸显航空特色,对焊接理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及优化,将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中“焊接工艺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的焊接行为”部分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如增加激光焊及电子束焊等高能束焊接方法,在讲述“焊接材料”这一章节时补充焊接材料国际标准。通过与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在网上互动,了解所在企业实际产品焊接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在教学中补充部分焊接问题,并启发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注重课本知识的及时更新,将国内外焊接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本系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紧跟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密切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从事本专业的信心。南昌航空大学焊接工程系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航空集团支持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等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多数为工程应用型项目,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和素材。通过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创新三方面的结合,结合科研成果以最接近工程实际的方式指导、训练学生,使得课堂教学紧跟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密切关系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从事本专业的信心,达到培养工程化、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例如在讲述接头缺陷时,以某航空企业涡轮叶片钛合金焊接缺陷控制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零件采用传统熔焊方法接头易出现气孔、冷裂纹缺陷?为了提高零件焊接质量,可以选择哪些的焊接方法,采取哪些工艺措施?……并与我系老师解决裂纹缺陷的具体措施相比较。通过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把课程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强化实践能力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而创新能力是一个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传统的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为课程内的实验,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略显不足,特别是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除了开展焊接理论基础课程内的实验外,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多渠道、多形式开辟实践培养途径,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科技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和南昌航空大学的“创新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等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老师在研科研项目,学生焊接创新实践训练环节、毕业论文工作等实践活动和老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毕业论文、课程设计有充足的经费和条件保障,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质量。如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合孕育剂Ti、Zr细化铝铜合金焊缝组织机理研究”,学生通过研究铝铜合金焊缝化学冶金原理及凝固过程,分析铝铜合金熔焊时接头气孔及裂纹等缺陷产生原因,提出控制缺陷的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通过实际研究项目的锻炼使得学生增强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等。经过强化实践教学,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首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上,我校参赛焊接学子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三、结束语

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焊接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国际焊接工程师”焊接理论基础培训内容与课程培养方案相融合,强化案例教学及问题教学;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泉,杨宗辉,初雅杰.工程类专业“焊接冶金学”课程新教学法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28):65-66.

[2]宗琳.《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218.

[3]王永东,周月波,郑光海,等.《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方经贸,2012,(09):157-158.

[4]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摇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5

关键词: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06.015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6-0056-03

2016年4月,全国第一次组织统一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招警考试。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招录的人民警察,在公共科目基础上增加《公安专业知识》科目笔试,考题由各省份公安院校相关科目任课教师按要求编制,公安部公安专业科目笔试试题命制领导小组最终审定。

公安机关执法勤务职位招录人民警察进行专业科目笔试,是建立健全不同于其他公务员的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的重要体现,是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增强招警工作科学性和针对性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6年4月22日、23日第一次全国统一招警考试至今,已经顺利完成三次全国统一招警考试。三年统一招警考试中,《公安专业知识》的考纲每年都在调整,对公安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测查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不断变化的考纲要求相比,当前公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学时、课程学期安排,还是教学目的的设定等方面都面临着迫切的改革需求。

一、当前《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2017年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公安学基础理论》主要针对禁毒、治安(法制方向)等七个公安专业开设。除指挥战术和侦查学专业的《公安学基础理论》授课时间为36课时,其余均为28课时。《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授课任务,主要由公安基础教研室的三名青年教师承担。教材主要选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贺电、蔡炎斌主编、公安部政治部组编的全国公安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公安学基础理论》,除此之外没有指定专门的教辅用书。由于课时极其有限而内容庞杂,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使用实战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形式,在打牢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尽量让学生能够学得生动,引发其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二、《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原有教学内容的设置,与考纲要求不匹配

通过对三年考纲进行分析,发现现有《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考纲对考生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授课的内容主要涉及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公安机关的组织与管理、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路线、公安政策、公安执法与监督和公安队伍建设等章节。课程体系内容的设置,更多体现的是对公安相关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而无论2016年还是2018年,考纲中对于公安基础知识的测查远比课程讲授的内容要更深、更具体、更贴近实战,对于报考者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课程安排导致真空期,知识更替速度缓慢

根据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该课作为公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除指挥战术和侦查学专业开设在第二个学期,其余均开设在入学后第一个学期,而招警考试往往在第七或第八个学期进行。这意味着学生在学完课程的相应知识后,要经过长达三年左右时间才能参加统一招警考试。

尽管三年期间,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会促进学生对该课程部分知识内容的进一步认识,但就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对《公安基础知识》考前辅导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由于前期授课学时较少,大部分学生对于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很多知识由于时间较长而遗忘,需要花时间重新学习巩固。同时,由于中间间隔时间较长加之没有老师辅导,已经学完课程的老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不能做到与相关专业知识更新的同步,知识更替速度缓慢。

(三)教学课时较少,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开设该课程的所有公安专业中,只有两个专业课程设置为36课时,其余均为28课时。无论从具体的课程章节内容还是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现有的学时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授课需要。

作为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必修的�R祷�础课,《公安学基础理论》在所有公安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也是全国统一招警考试的必考课。因此,该课程的授课不仅要为公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还要满足全国统一招警考试考纲的不断变化。这样看来,该课程的授课课时较少,仅靠现有的课时加上考前极少时间的辅导,要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和公务员招录考试的双重目标是比较困难的。

(四)教材单一,无法满足知识能力提升的要求

目前,该课程主要选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贺电、蔡炎斌主编、公安部政治部组编的全国公安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公安学基础理论》作为教学用书。

尽管该书无论从编写指导思想、体例结构、内容安排,还是理论阐述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能满足公安院校本科学历教育及公安职业教育的需要,但就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有限的课时根本无法完成对所有课程内容的系统讲授,教辅材料的缺乏更没法满足招录大纲对于知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五)缺乏公安专业背景,教学团队建设薄弱

全院相关专业开设的《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安管理系的三位青年教师承担。三位青年教师中,一名讲师、一名助教、一名教师待定职;专业分别为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学士、管理学硕士,没有一人具有公安专业研究背景。

尽管教学任务繁重时,其他教研室也分担该课程的授课任务,其中不乏副教授职称教师,但作为主要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公安基础教研室而言,授课教师中没有高级职称,不仅不利于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从长远发展来看,缺乏公安专业背景对于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六)部分教师缺乏基层锻炼经验,影响授课效果

当前学院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来自于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应届或往届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在入警培训后,很快就投入到教学教辅工作中去。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个别青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更不能结合实践把知识点讲深、讲透,极大影响了授课效果。《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也不例外,部分教师由于入职时间短,没有去过基层实战单位锻炼,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三、《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

(一)结合考纲要求,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从考纲要求的变化不难看出,招警考试对于学员知识的掌握不仅再局限于了解、熟悉,更注重测查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当前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性掌握,因此,为了更好地兼容理论和能力两种教学目的培养,促进学员在打牢基础的同时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重新组合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在兼顾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招录大纲的新要求对授课内容作出适当调整。

如2018年的新考纲中,公安基础知识主要涉及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能等十二个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可以尝试对教学内容做如下组合:一方面在原有�热莼�础上,以这十二个知识点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其余内容作为自学部分;另一方面合理分配剩余时间,从知识点涉及到的法条人手,结合实际案例对法条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二)适当延后授课学期,增加授课课时

当前,全国统一招警考试时间多安排在大四上半学期,而该课程作为公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多安排在第一学期,长时间的真空期非常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建议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适当延后该课程的授课学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尽量不要与统一招警考试间隔太久,避免知识遗忘和更替缓慢带来的不良后果。

同时,为了达到打牢基础和参加招警考试的双重目标,建议根据考纲内容和考前辅导所需时间适当增加授课时间。在规定的学期内完成已有教学内容后,在招录考试前安排固定串讲辅导,通过各类实战真题及模拟演练巩固已有知识、提升答题技巧。另外,建议今后该课程授课时间从常规授课和考前辅导两个方面做整体规划,尽量以单班的形式进行考前辅导,以确保达到效果。

(三)以校本教材建设为契机,编制教材及教辅用书

校本教材是指学院各专业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内部教材。与普通教材相比,校本教材更符合某些专业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校本教材的建设为各专业更好培养基础扎实、贴近实战的预备警官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建议以校本建设为契机,推进该课程教学用书和教辅用书的建设工作。

校本教材的建设,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最新考纲进行编写。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考纲的不断变化进行修订。要想达到前文提到的双重教育目的,仅靠校本教材的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教辅教材的建设。同时,建议在编制校本教材的同时,同步编制相关教辅材料。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途径提升团队能力

承担授课任务的青年教师中,既没有公安专业背景,也没有高级职称,这非常不利于学科建设和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建议今后从以下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教龄稍长、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青年教师从教学文件、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角度以集体备课为载体手把手帮助年轻教师,通过传帮带作用快速提升新人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为使授课教师更有专业发展后劲,轮流选派教师赴内地公安院校进行公安专业的中短期进修势在必行;三是可以借助科研平台,通过申请项目立项,在科研过程中强化团队建设、提升团队能力。

(五)利用校局合作平台,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基础理论课程范文6

【关 键 词】基础教育 课程能力 课程标准 提升策略

教师课程能力作为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和课程实践过程中的能动力量,自二十一世纪初起,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教育理论家和课程实践者一定的探讨和反思。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近十年来,我国有关中小学教师课程能力问题的探讨热点主要围绕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发展阶段及提升策略等方面,由于研究者所处立场不同,对教师课程能力的理解也不尽一致。笔者认为,教师课程能力是指在课程这一特定领域,通过课程资源这一媒介,课程实施者将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能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并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1]它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多样性和整体性等特征。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为主旨,开启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新航道,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奠定了基石,更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地保障与契机。课程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教师的有效教学、促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备条件,它与教师专业发展相辅相成。因此,以《标准》为导向,探析其中有助于提升中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的策略是可行的和必须的。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教师课程意识缺乏。自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国家一定程度上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并赋予了教师部分课程资源决策权,但由我国长期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应试教育模式所造成的思维定势,使部分教师仍然自我定位为上传下达的执行者,教师只考虑如何向学生传授规定课程内容,如何更好地实施课程计划,至于课程安排或课程实践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性等则不是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国教师教育整体重教学轻课程的状态,导致课程意识的缺乏。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薄弱。部分教师受原教学大纲的影响,对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概念认识比较机械和肤浅,认为只需教会学生既定的课程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2]教师跳不出主要依赖规范教材的怪圈,很少对课程知识产生怀疑,更不用谈课程的开发与创新;此外,不通过关注学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来获得课程资源的新信息、新渠道使得课程创造能力不足的同时窄化了课程资源,固有教学思维使课程实施缺乏丰富的个性,在创设合理课程情境时也就缺少灵感,教师知识面狭窄、课程整合能力不强,导致课程开发能力薄弱。

(三)教师课程研究能力不强。教师课程研究能力与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紧密相关,是以课程实践和反思为基础的。教师对课程资源和课程理论的主动研究与建构依赖于课程实践情境,而课程实践情境的动态性又决定了教师对课程的主动研究与建构并非一劳永逸。[3]课程研究能力不足缘于教师对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经验缺少反思,未进行系统思考和归纳。另外,单一的应试评价模式导致教师课程研究缺乏批判性和自主性,教师课后相互探讨不多以及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对话不普遍的情况在中小学尤为明显。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导致了教师工作习惯和职业思维方式的非研究特性。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中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的要求

《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以及终身学习,它将教师教育课程分为三大目标领域,确立了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职前及在职教育在内的三级教育教师的众多学习领域。教师课程目标的设定实际是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的要求,其中对教师课程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目标领域之一强调教师教育信念与责任,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及教育观,教师首先应树立先进的专业理念,要有积极丰富课程意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具有创造性和不确定性,教师要理解学生在课程运作中的独特地位。目标领域之二强调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师具有理解和教育学生知识的能力,掌握学生所学课程内容,学会创设课程环境、进行课程设计和课堂评价,此外还应熟悉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如发展规划、成功经验、管理实践等。目标领域之三强调教师实践与体验,要求教师具有观摩、参与和研究教育实践的课程经验,能够熟悉参与指导班级课程管理,能够参加各种类型教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学生的经历与体验等,这正是对教师课程实践与反思提出的要求。

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育人为本——强化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基础。育人为本即教师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并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教师是课程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应该最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掌握了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尤其是内含了积极的课程意识,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才能尊重学生个体的独一无二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是指支配教师从事教学实践的内部力量,反映着教师对课程系统的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的把握与创造程度,同时影响教师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支配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4]认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教师课程意识的强弱是教师课程能力能否提升的思想基础,所以教师只有具有了积极的课程意识,才能更好的参与课程实践。《标准》中信念与责任目标领域为教师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发展动态,以便为学生在其身心健康、知识累积、智力创造、情感发展方面提供保障。当教师教育坚持以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根本,对课程目标进行分解、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课程实施进行设计、课程实践进行理性反思[5],教师课程能力必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与发展,专业素养也会得到相应改善与丰富。

(二)“反思性实践”——践行课程创生,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动力机制。课堂教学是一种对象和情境多变的实践活动,教师的课程实践智慧正是在这种不确定性情境下通过对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对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与反思中获得的,因此,教师群体实际上是反思性实践者群体,其教育反思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力,更是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动力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日益凸显出教师在课程及课程改革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界也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创生者和反思性建构者。

“课程创生”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优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等,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实现的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课程资源和课程理论持续的主动建构。它主张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变革课程各要素以达到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根本目的。[3]

《标准》中需要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开展课程创生,让教师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使教师课程能力是其在日积月累的课程活动中借助自身实践与反思获得、提升的。由此,课程标准对教师反思性实践者角色的要求是教师进行课程创生的动力机制,教师进行课程创生又反向促进了教师反思性实践者角色的发展和完善,教师课程能力分别在这两种相辅相成的角色中得到提升。

(三)终身学习——实现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长效保障。教育应当是终身的事业,个体只有终身、持续地接受教育,才能使自己的智力、精神得到完善和发展。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要想培养终身学习者,首先自己必须也是终身学习者,因此更应该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标准》要求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强调“……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这无疑为实现教师专业充分发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化提供了温润的土壤,更是提升基础教育教师课程能力的一项长效保障。教师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与研究,提升自身课程能力,才能更好的以反思性实践者和创生者的身份在整个课程运作和课程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优势,才能引导、培养和提升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学记》将“豫、时、孙、摩”作为教师成功的四个重要环节,鉴于教学的发展性和创造性,要把握好这四个环节,教师只能凭借其对教育内容、教学环节的熟练掌握和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凭借教师洞察教学全局和灵活处置的教育能力。[6]教师教育能力具体到教师课程能力,同样具有发展性、生成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应提升自身对课程的认识能力,充分表达自身课程思想,通过反思实践与终身学习,在充分发挥主体性优势层面上,促进课程的有效落实和逐步完善,实现教师、学生、课程的一体化发展。《标准》与其说是为教师教育课程设定的目标和规格,不如说是社会对未来教师在其专业发展及实践上的期许和要求,我们不需要讨论它是否是判定广大教师专业资质合格的标准,而应看到潜藏其后的有助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整体质量的强大助推力。《标准》要求教师努力提升和完善自我,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课程能力,并以课程能力为支撑,获得专业上的长足发展,使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相得益彰,从而更好的参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耿秀丽.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76.

[2]黄敏,于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J].教育探索,2007(4),74.

[3]李小红.教师与课程:创生的视角[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

[4]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