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1
下面我将以“圆形接力”教学设计为案例,浅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活泼、求胜的心理特点以及场等因素,充分利用游戏与竞赛活动,有针对性地讲解传接棒的简单技术和4*100米接力常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在该课中,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跑姿,发展快速奔跑的运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对当前感兴趣的时尚元素,如“航母style手势”“两人三足”等游戏活动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及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一、 教材分析
教学分析就是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设计是要求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制定出“教什么”和“”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的操作方案。
例如,“圆形接力跑”中的教材分析是《九年义务教育普通课程标准(1-6年级)》中3-4年级第三章“走、跑与游戏”中的教学内容。它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德育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和培养快速奔跑能力的有效手段,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齐心协力跑”游戏环节,主要是通过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发展身体灵敏、协调素质,发扬相互配合协作的精神,促进下肢力量的发展,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充分体现活动的即时与潜在的自身价值。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教,明确具体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例如,在“圆形接力跑”中的教学目标分别为:
1.在奔跑游戏中,改进跑的动作,培养跑的正确身体姿势。
2.发展灵敏、反映、协调、力量素质和位移速度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与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4.培养竞争意识,发挥顽强的拼搏精神,加强同伴之间的友好合作与交往。
三、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教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呈现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解决“怎么教”“怎么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设想安排。
(一)“圆形接力跑”中的教学内容
1.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游戏场地,足球操场圆心位置并将隔离墩摆放好。集合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在背向阳光或风沙位置成四路纵队站立,由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安排见习生,必须要检查服装、鞋带。这是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要环节。另外教师着运动装,教态自然、大方。在课的开始前教师应当宣布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并提示活动中注意安全的事项。
2.接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体进行准备活动(慢跑:2*200m)和专门性练习(徒手操),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
(二)详细讲解传接棒的动作方法
教师讲解并示范传接棒的动作方法,如下压式传接棒: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压,放入接棒人手中。
讲解结束后,学生持接力棒以纵队形式进行“体验式”原地练习。
(三)学习提高技能
学生成四路纵队在操场圆形位置站立,各队队尾的学生手持接力棒,听到哨声后,立即沿着圆周右侧方向跑出,跑一圈后将接力棒交给本队的第二名学生,然后站到本队队列前面,保持队形,依次完成比赛。
安全注意事项及要求:在跑的过程中注意与同伴的传接棒,在超过其他同学的时候严格按照从右侧超越。比赛中时刻保持本队队形的整齐,这也是最终判定胜负的关键。四队互相监督彼此队形。完成接力后以最先举棒判定胜负。
在第一局进行完毕后,教师针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讲解。然后继续进行游戏(可根据学生运动量进行调整)。
(四)发展身体素质
游戏,“航母style—齐心协力跑”。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合作,每组4-6人,成横队排列,双手搭在同伴的肩上相互连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走、跑练习。这能够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可以由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做团队“指挥官”以“航母style”手势指挥同组队员参与比赛。这样可以使每一名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名冲到终点的组,可以以“航母style”的手势进行庆祝,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氛围。
安全注意事项:同伴之间要从走开始练习,步调做到一致。如果同伴不小心跌倒,要立即停止练习,保护同学避免摔倒。
四、师生总结、评价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在操场上做静止性的伸展、拉伸等放松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体疲劳,身心得到适当的放松和恢复。要求动作呼吸自然放松,使身体状态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在放松与恢复之后,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总之,体育教学设计是体现课堂标准精神的主要渠道,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立,《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徐世贵,《新课程这样听课评课》,天津教育出版社
3.杨文轩、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
4.《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2
随着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为适应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发展要求,努力探索和实践课堂创新教学,突出以精心务实设计为主线,我在体育课上着重进行了下面的尝试和探索:
一、尝试情景创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创造,体验运动的乐趣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如在游戏练习中,注重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又如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二、尝试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好奇心强,对体育课具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好这种好奇心和积极性,这是创新人才的心理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
(1)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
在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的分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
(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3)分层次教学的分组形式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八个小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尝试让学生自编游戏内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或组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发挥“导演”的角色,充分让学生自行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还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这样,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和经验。
四、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实践中,我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如在竞技性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四个小组。练习中,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上等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高度一般,巩固动作;下等生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到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积极,表扬先进。对弹跳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等的体育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wWw.gWyoO
五、实行等级制教学评价,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单元整体;目标设定;评价预设;内容选择;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202-02
1.前言
"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K. Goonman(凯.古德曼)提出的"整体语言教学法",然后将单元整体教学的主体、材料、活动、设计评价等进行系统论述。
国内将单元整体教学与英语结合较早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陈敏的《谈谈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提到"单元整体教学是从教材整体出发,以整个单元系统为考察对象,并以单元知识及训练的要求为纲,通过对各篇课文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来把握知识内容的。"
钱希洁(2010)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宏观思考》教师对单元版块内容进行优化时,需要兼顾整体与单课时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围绕单元话题形成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活动。
程晓堂(2011)提出整体角度学习语言,语言的意义和语境可以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林燕(2012)在《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中提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五大原则:基于课程标准原则、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情境性原则。特别是教师在统筹安排单元整体设计时,也要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形成侧重点不同的各种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整体发展。
王红丽(2014)从教学策略角度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阐释。
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源于外国,我国的语言学家或语言实施者从宏观、微观的角度,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对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牛津上海版教材是按照"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语言训练单元整体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师的"单词――句子――语篇"的机械模式,倡导以语篇语境带动语言学习,强调语言和内容的有机结合。
下面我就以4AM4U2 At Century Park为例,谈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些做法。
2.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At Century Park,基于课标研读教材,基于教材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把本单元分为参观世纪公园的准备,参观世纪公园,分享参观公园的照片内容,以及做简单的世纪公园参观游记四个话题,让学生在连贯且递进的话题语境中,层层递进地让学生掌握核心词汇和句型。
有关公园游玩的话题,都在之前三年的学习中,不同层次地涉及过,在本学期前面的Module中学生已初步掌握用一些 where's …? .的句子互相询问地点,同时能用It's in/ on…等介词词组进行回答。对祈使句的肯否定形式也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学生已初步具有相关单词、句型的基础。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如之前所学描述公园中万物的色彩,简单讲述在公园中能做什么。而四年级,需要学生知道公园的场所及携带物品等。以对话、段落形式呈现,更为生动、多样,体现了牛津英语语言点复现、形式丰富多彩、层层递进的特点。
3.情分析
该班大多数学生思维较活跃,积极与同学合作,对英语学习有强烈的欲望。喜爱和公园有关的话题,80%的学生能围绕相关主题在语境中至少说3句话,但部分后进生听说能力较弱。基于对学生的情况,在设定目标时,没有过高要求学生做他们能力范围外的活动。在内容整合时,采取缓入状态。第一课时是整个单元的导入,采取的方式是比较缓慢的,目标设定为理解核心单词。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跟着主人公去参观公园,学习世纪公园有些什么场所及活动。第三课时在之前的语言基础上,通过分享照片,回顾前一课时的参观过程。第四课时是整个单元综合运用核心语言的时刻,把前三课时的学习内容融入学生完成参观世纪公园游记中,要求学生在会说的基础上,要会写。
4.注学科核心价值,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4.1目标设定,基于课标、教材和学生。本单元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完整的参观,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参观过程所见所闻所感,参观后的分享照片回顾照片里的人物所做的事,及最后完成参观世纪公园游记,让学生感受到公园的美丽及参观公园的乐趣。基于课标,立足真实的语境,以英语应用性阅读教学为抓手,促进基于标准的英语教学的有效的落实。在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这三个维度的考虑下,对本单元进行了统整,划分为四课时。四分课时话题与单元主题在语境上、内容上、情感上都紧密联系、层层递进,体现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四分课时的目标服务于单元总目标,又呈现渐进性。
4.2评价预设,提高课堂品质。课堂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和安排。预设的评价必须是具体、明确和可操作的。在设定目标时,运用了行为基本要求:行为主体(全部学生还是大部分学生),行为动词(跟读还是朗读),行为条件(在图片、句型的支撑下还是没有支撑)和表现程度(熟练还是较熟练),这些都是帮助我在教学过程推进中把握对学生的评价。在本课时的post-task环节,在抽学生展示自己所学成果时,一定要全面铺开,语言能力较强的、中等的、较弱的都要叫他们交流,便于自己检测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在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环节,老师巡视班级,看他们是否理解核心词汇。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课堂中我鼓励每一位学生进行发言,如果学生的发言质量较高,我鼓动全班学生用"Super,super,super,You are super!"来表扬学生,如果学生能正确的回答问题,我会鼓动全班以拍手鼓励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有错误,我会给予正面的评价后,再指出学生的错误。教师尊重个体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培养。
4.3教学内容,注重核心语言的复现。根据目标要求确立主题后,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内容的有序组织。本单元主题为At Century Park核心词汇是两种类型:cap、sketchbook和camera属于携带的物品,而fountain、pond和aviary属于公园场所。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决定把两类核心词汇分不同课时进行教学。基于课标、教材和学生,我把本单元分为做参观世纪公园的准备,参观世纪公园,分享参观公园的照片内容,以及做简单的世纪公园参观游记四个话题,每一个课时虽然不同的话题,但其内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无论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上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学生从整体感知到信息提炼再到简单输出最后综合运用,都是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
1.A plan for visiting Century Park核心词汇句型――知识学习
2.A visit to Century Park核心词汇句型――技能形成
3.Photos of visiting Century Park核心词汇句型――初步运用
4.A travel diary of visiting Century Park核心词汇句型――适度拓展和运用
第二课时的教学文本处理方式为:整体感知――分段学习――整合运用。利用辅助文本进行分段教学,旨在让学生明确公园场所及其方位、活动等信息。在推进参观公园的过程中,有效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展一些在A visit to Century Park话题下的语段式语言学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语言活动的有效性。
4.4板书设计,凸显语义功能。板书呈现的是对一个课时语义功能的提炼,是推动学生进行完整语用输出的支撑。四课时的板书设计,思路清晰,有目的性与针对性,体现四个课时的目标,展示教学的重点,利于学生理解、识记和运用,体现教学内容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其中本课时中有一次换板书的环节。
开始的板书是这样的:
4A M4U2 At Century Park
Period 2 A visit to Century Park
What placeWhereWhatWhat...can do?How
pondnear the aviariesducks and fishhappy
aviariesnext to the plant housebirdsfun
plant housebetween...flowers and plantsnice
fountainbeside the treeswatercool
最后post-task环节中,把框架进行修改,最终呈现的板书是:
4A M4U2 At Century Park
Period 2 A visit to Century Park
PlaceLocationThingsActivitiesFeelings
pondnear the aviariesducks and fishhappy
aviariesnext to the plant housebirdsfun
plant housebetween...flowers and plantsnice
fountainbeside the treeswatercool
这个处理,也是基于学生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容易接受What、Where、How这类的框架,换板书让学生接受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帮助学生梳理信息,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语言的运用。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对教材深度研读,科学地优化单元的教学内容,让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效益,让学生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更好的发展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Marianne, Celce-Murcia and Elite Olshtain. Discourse and Context in Language Teaching: A Guide for Language Teachers [M].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0.
[2]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朱浦. 教学理论探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林燕.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J】.新课程学习,2012.
[5]鲁子问.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设计 文本理解 思维历程 主体性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活动等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和预设性。尽管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不能保证必定可以上出好的课,但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根本上就注定了无法上出好的课。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信息堆积、静态知识梳理、学生被工具化等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避免“信息堆积”而实现“文本理解”。避免“静态知识梳理”而实现“动态思维历程”,避免“视学生为工具”而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1 避免“信息堆积”,实现“文本理解”
信息堆积就是对所掌握信息的无结构化的处理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所承载的信息的处理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要确认所给信息,其次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数学,第二个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第二个阶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无序、无结构化的特点,仅仅将所确认的信息进行无意义堆积,这样加工、设计教材信息的方式对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 避免“静态知识梳理”,实现“动态思维历程”
教材呈现的知识信息停留在文本之上,是静态的,于是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就变成了对静态数学知识的澄清和梳理,他们认为只要能够把这些知识线条给学生讲清楚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甚少关注其他的内容,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养成方面,这必然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对儿童进行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给他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智力,教学的着重点是促进思维的质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对知识进行静态梳理外,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
3 避免“视学生为工具”,实现“学生主体性回归”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笔者连续跟踪某小学数学教师数月,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进行出声思维,笔者进行全程录音,然后再转录成文字。通过对这些文字材料进行编码、登录、类属分析、寻找意义等过程,发现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采取“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为这节课是:我要做的一件事,为了使这件事情做得顺利,我必须调用所有可以控制的元素,包括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其思维方式实际上是把学生视做自己所做某情的工具之一,漠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5
一、设计意图:
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特别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跳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材,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一年级跳绳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学,因此一年级就能跳得很好的学生并不多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三、学情分析:
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
2、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中也可能会对跳绳产生厌烦心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的会模仿跳的好的学生学习,有的会向老师询问,有的可能会放弃。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在教师地引导下,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敢于表现自己。
运动技能目标: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并能将动作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双脚连续跳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敢于挑战自我,并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通过集体学习、互相观察与讨论,增进友谊,发扬团结协作的能力。
五、重难点:
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跳绳学习的常见错误,在本课教学中灵活安排了多样的练习方法,如徒手空绳练习、跳低台阶练习等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学习的课堂气氛,多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学、自学、勤学。通过观察跳得较好的同学,让其他学生思考得到启示,促使他们与同伴合作、帮助,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一种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的开心和自豪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常见错误和解决办法:
1、手摇绳错误。
有的小朋友摇绳时会将手内旋,或摇绳不连贯,或所用力量不均匀而造成摇绳间断。解决办法是一手并抓两绳头,一只手一只手的练习。老师可手把手――握着小朋友抓绳头的手一块摇,帮助学生找到感觉,熟悉绳性。用此种办法20%的学生初步能连贯跳起来。但要注意必须散开,以免被绳甩到。
2、脚跳跃错误。
初学跳绳的小朋友应以双脚并跳为佳。练习时请一个跳绳节奏较好的学生在中间摇绳跳,其他学生站在四周徒手模仿跟跳,练习并脚跳节奏。练习时要求学生紧盯跳绳,以找到感觉。还可以以一帮一,即一个会跳的学生带一个不会跳的同学一块跳。用此种方法15%左右的学生能初步连贯跳起来。
3、手、脚配合错误。
手快脚慢,手慢脚快,手、脚配合不够协调,是学生最易犯的错误。针对此错误的解决办法有:
(1)跳空绳。学生左右手各持一绳,双手同时甩,双脚并跳。
(2)集体跳空绳。两个学生在场中间甩长绳,其他学生看绳双脚并跳。此方法比单人跳空绳效果好。十几个学生同时跳起落下,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
(3)摇绳、跳跃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自己持绳,甩过头顶落地后停顿一拍,然后双脚轻跳过绳,同时双手将绳后拉。一个能熟练跳过后,连着跳两个,然后逐个增加。这种方法针对节奏感较差的学生效果较好,但易出现摇绳动作变形的现象。所以教学时应因人而异。
跳绳教材在小学体育课时中所占比重毕竟有限,要想让学生掌握跳绳技术,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勤练,少数仍掌握不好的学生应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络,请他们在课余、在家中进行辅助。
一、开始部分—时间:3分钟
(一)常规内容
组织:师生问好,宣布学习内容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精神饱满,体委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二)队列练习:踏步走,立定(一)齐步走,立定(三)跑步走,立定(五)
组织:教师喊口令,统一指挥
形式:四列横队(如图)
要求:队列整齐,口号洪亮
二、准备部分—时间8分钟
(一)一般性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系列操《七彩阳光》
组织:教师领做,学生喊口令
要求:动作舒展,准确有力
(二)专项准备—时间:4分钟
内容1、徒手跟着节奏跳,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跳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四列体操队形(如图2)
要求:跳得要有节奏感
三、基本部分—时间26分钟
(一)单摇并脚跳
--18分钟
动作方法:两手握绳的两端,并脚跳过由后向前摇转的绳(加一次垫跳或不加垫跳)连续做数次。
教学重点:双手正摇并脚跳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环节:
1、教师讲解示范握绳和掌握适宜长度并脚跳的方法--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模仿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方法
2、按节奏徒手模仿跳绳动作--时间: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按照在专项准备训练中已熟悉的节奏
3、单手拿绳跳,(左右手交替练习)--时间:
次数:左右手各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
4、两手各握一条对折绳的两端跳—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5、并脚跳绳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6、优秀学生展示—时间:
组织:学生观察并加油鼓励,教师重点提示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7、并脚绳再次练习—时间:
次数:练习一次
组织:教师巡视指导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
(二)游戏:并脚跳比赛--时间:8分钟
游戏方法:1、10秒、20秒、30秒单位时间内跳绳比多
2、一次性跳绳(失误为止)比多
游戏组织:体操队形
游戏要求:动作协调,速度快
四、结束部分—时间:3分钟
(一)放松
组织:教师领做
形式:体操队形
要求:全身心放松
(二)小结本课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范文6
1 当前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一项有明确目的的人类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白觉或不自觉地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自己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解以各种方式、方法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行设计和安排。但是由于教学中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仅仅凭借经验和直觉等主观判断来制定教学设计,未必能很好地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1]多媒体教学可以变传统的以“教室、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开放式的学生教育;可以变“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为个别化、因材施教的教学;可以变被动单向式学习活动为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双向交互式学习,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目前,多媒体教材的应用效果并不明显,学校和学科教师也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演示性的较多,智能型的较少,而且交互性不强,有的只是以幻灯片罗列的形式,甚至没有声音,只是单维效果,没有达到多种媒体共同创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的效果;有的设计整体色彩和主题不协调、或是背景和前景色调过于相近,影响了视觉效果。
2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策略
2.1 厘清多媒体教材内涵
多媒体教材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习作出评价的教育媒体。多媒体教材媒体语言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综合语言形式,它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元素的组合,以崭新的视听形象来传播知识信息。媒体语言包括文本、静图(包括图形和图像)、色彩、声音、活动视频、动画和画面组接与过渡等元素。知晓什么是多媒体教材的内涵将有利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设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适合本课程教学的多媒体教材教育优化与整合,做到为我所用。
2.2 合理应用其传播特性
媒体是有语言特性的,只有对媒体语言能够理解和解释,才能正确使用这种媒体。在众多的教学媒体中文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成分,在概念的表达,描述抽象、复杂的问题方面具有简洁明了、精确度高的独特优点,而且最擅长的是高度概括各种极为抽象和具有结论性的表述。文本的输入和修改都极为方便,数据量小,它在课件中实现课件内容的变换、跳转的功能。另一个就是图形、图像媒体,其具有较强的形象直观性,它不仅能够以直观、生动的图形图像有效地传播教育信息,产生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色彩、多变的布局,本身具有强烈的审美性和艺术感染力。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再传至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对于多媒体教材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不管是字体、图片等单个元素还是整体合成,在色彩运用时要避免屏幕色彩过杂,注重整体色调的统一,强调色彩的对比关系,确保主体突出,利用色彩营造特定情绪气氛。声音媒体包括解说、音响、配乐。它在教学内容阐述、表达主题思想、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描写背景、激发联想、转换场景、强化节奏及唤起注意等反面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各种媒体语言的特点,合理使用,才不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
2.3 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动画内容设置为例,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多样性而滥用动画。动画的运用要体现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心理学规律,把教学中那些深奥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有条理的具体形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提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动画的应用还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在多媒体教材中,使用动画的最佳时机,是借助动画形式,表现抽象的教学内容和复杂的工作原理。实践证明,只有抓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所设计出的多媒体课件才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平时要多了解教学对象,多走人学生生活,多参与他们的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全面地掌握,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高针对性。
例如,曾有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这样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其用录像机将学生课间生活的全过程拍摄下来,然后以这个录像内容作为训练写作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上课时,首先播放录像后并引导学生从整体和细节上把握课间生活的全过程,以确定记叙的重点和详略;其次,要求学生边看边说,以增强叙述的条理性和生动性;最后,当堂动笔作文,选出较优秀的作文通过实物投影仪,当堂评议。
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发现学生课间生活的场景在课堂上得以反复地再现和定格,师生都能从中选取所需要的信息,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作用,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被激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