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1

关键词:蒙田;人文主义;教育观;儿童个性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23-03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一位很有特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我是人,我认为人类的一切都与我血肉相关”。在蒙田的书房里,贴着古罗马喜剧作家泰伦修的这句箴言。这句箴言向我们透露出蒙田精神世界的广度以及他对全人类事物的关注和息息相关之情。在随笔集中,蒙田以自己为描写对象,开始了漫长的人性探索之旅。与早期人文主义者所不同的是,他未借助神而直面人与整个现实世界。在他看来,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每个人又都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每个人都拥有适宜自己发展的时机,教育要适应不同生命个体的自然发展。

一、“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

法国的人文主义运动兴盛于15至16世纪,持续之久,影响之广。15世纪下半叶,法国已有不少人开始注意对古典文化的研究。16世纪初出现了布戴、戴塔普尔・皮埃尔等法国第一代人文主义者,他们致力于古典作品的研究、考订、整理和编辑工作。法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不仅覆盖了绘画、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渗透到文学、教育等思想领域。蒙田的一生正值法国人文主义运动盛行时期,深受人文主义的熏陶。

1.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与发展。蒙田出生于法国西南部海港城市波尔多的一个新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人文主义的崇拜者,在跟随法国国王出征意大利时带回一些古典著作和一名精通拉丁语的德国医生。这名医生即是蒙田的启蒙老师。蒙田曾说“我还在吃奶时,尚未开口讲话前,他就把我交给了一个不懂法语、精通拉丁语的德国人”。这名德国医生,包括家里其他人,都只能用拉丁语与蒙田交流。没有方法和书本,无需教鞭和眼泪,他就轻松学会了拉丁语。拉丁语的学习使他从小就能阅读古典作品,父亲的教育方式也富有人文主义教育色彩,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人文主义的种子。6岁时,蒙田被送入波尔多市居耶那学校接受早期的学校教育。波尔多是受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的城市,聚集了很多人文主义学者。居耶那学校由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古维奥主持办学,教学方法新颖活泼,禁止严酷的体罚。蒙田在这里学习了7年,一方面受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一方面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自修阅读。对古典作品的阅读和思考,使蒙田的观点向苏格拉底、西塞罗和人文主义者靠拢。他认为人类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人而非物质世界的研究。同时,他心目中的英雄全都是古代人。恰如人文主义者那样,蒙田也把古代人当作评论现世的参照。[1]古典著作的阅读近一步将他引入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

2.“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1562年法国爆发了第一场宗教纷争,蒙田29岁;30年后,当蒙田1592年逝世时,这场冲突刚刚接近尾声。他亲眼目睹教派纷争造成的流血与伤亡,基督教与天主教互挖墙脚。这使蒙田对宗教改革失去了兴趣,使其与早期人文主义区分开来。从蒙田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的身心发展是自由的,未受到来自家庭或学校的压抑;他的个性发展是充分的,从小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他的随笔集中表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因素,更多是对自己剖析和解读。这些因素都促成了“蒙田式”人文主义的形成。

首先,蒙田未借助宗教来表达看法,而是直面人性。早期人文主义者大都保留了宗教因素。伊拉斯谟主张将人文主义的治学方法运用于圣经的研究,创造虔诚的基督教会;拉伯雷的人文主义建立在基础上,充分批判天主教会制度的弊端,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希望纯洁天主教会。然而,蒙田则脱离了传统经院哲学的规范和系统化的表达,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发表个人意见。他所探讨的问题包罗万象,完全取材于真实生活,大到国家的风俗礼仪,小到个人的内心恐惧,皆与人息息相关。其次,蒙田不迷信权威,理性对待古典学问。他嘲讽只会用古典著作装点而不会思考的学究,他们只会死记硬背别人的看法,而不能真正理解消化。人文主义运动时期,大多数人文学者对古希腊罗马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蒙田则对古典文献的修辞或学术表达并没有兴趣,而是关注作品背后丰富人性的体现。他最喜欢读的是名人传记,如凯撒的《回忆录》和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认为传记能深入一个人的本质,展现人性真实的一面。再次,蒙田对人的认识向前迈了一大步。他由肯定人发展到剖析人,深刻地解析人身上固有的矛盾和弱点。他并不歌颂人的伟大,相反他认为人是渺小的,人这种“可悲而又可鄙的生灵,甚至不能主宰自己……却胆敢自命为宇宙的主宰和君王”。他常对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加以嘲笑:“真是,普罗泰戈拉给我们编了个难以置信的故事,把人当做万物的尺度,却从来不曾量量自己”。[2]这与仅仅盲目地歌颂人的伟大,夸张而热烈的肯定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者是不同的。

因此,蒙田的人文主义思想是独具特点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蒙田式”的人文主义。

二、“蒙田式”人文主义教育观

“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其教育观。虽然他专门论述教育的篇幅不多,但不能因此忽略其珍贵见解。蒙田对人的关注和讨论更为彻底,他认为人生世界是复杂的,组成复杂人生世界的无数个体生命又是各不相同的。世界上有多少生命个体,就有着多少人生模式。这是解读蒙田教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此前提下,下文将具体讨论蒙田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知识与智慧观。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知识填充,而不问理解消化。蒙田认为,“植物会因为太多的水而溺亡,灯会因为太多的油而窒息,同样,人的思想会因为饱学装满纷繁复杂的东西,以致理不出头绪”。蒙田痛斥当时的学究气,曾讽刺那些记忆力填的满满,而判断力却空空如也的书呆子。学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对于学生而言,“他受的教育,他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看法”。[3]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不会被各种权威、迷信和诱惑的奴隶,拥有真正智慧。

2.哲学与历史的学习。通常人文主义教育家把语言当做基础学科,而蒙田则将哲学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科。这是基于对人性的思考。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依赖哲学教育而完成人性的深层启蒙。在他看来,哲学的独特禀赋就是无处不在,它是最接近生活、最靠近心灵的学问,心灵装进了哲学就会焕发健康。孩子从小学习哲学,有利于良好的判断力和习惯的养成。养成判断力后才能学习逻辑学、物理学、和修辞学,并将所学科目融会贯通。历史是蒙田强调的另一科目,学习历史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课。读史能够使人经常和那些“生活在盛世的杰出人物”交往,由此获得对人的知识的理解,“人的内心状态之复杂与真实,在这获得尤为生动、完整的展现”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性格和不同面貌的人,我们不能用同等的眼光看待不同的人,千差万别才是生命本质所在。儿童学习历史,正是正确认识生命个体,唤醒自我意识的有益途径。由此可见,哲学和历史的学习体现了蒙田的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个体多样性的承认。

3.教师的选择。蒙田十分重视家庭教师的选择。他希望给孩子物色一位头脑多于知识的老师,因为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教师的教育方法也要与众不同,不同于当时社会流行的灌输法。概括来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尊重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老师走马上任,就要根据孩子的智力,对他进行考验,教会他独立欣赏、识别和选择事物,有时领着他前进,有时则让他自己披荆斩棘”,“老师不应该一个人想,一个人讲,也应该听他的学生讲一讲。”[4]老师要破除自己的权威,因为“教师的权威大部分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在评价学生时,不应看学生记住了多少单词和知识,而应看是否学会了生活,能否将学到的新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尊重儿童个性,给予每个人最适宜的教育。

4.身心的和谐发展。蒙田曾把教育比作种田,“正如种田,播种前的耕作可靠而简单,播种也不难,可是播下的种子一旦有了生命就有各种扶育的方法,会遇到种种困难;人也一样,播种无甚技巧,可是人一旦出世,就要培育和教育他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5]万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季节,我们也不应强迫孩子做出超越本性的事,而应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这是蒙田教育观最核心的部分。常有人用了很多时间,强迫孩子做勉为其难的事,因选错了路,结果徒劳无功。蒙田认为,应引导孩子做最有益的事。这种最有益的事即为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他曾说,对孩子的教育要既严厉又温和,不应采用粗暴和强制的作法。他认为没有比暴力和强制更会使孩子智力衰退和晕头转向了。同时,他反对的体罚,这是对儿童的一种摧残。由此可见,蒙田已经认识到人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相互制约性,教育应该造就的不是一个心灵,一个躯体,而是一个人,不应把心灵和躯体分离开来。[6]只有灵魂和身体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才是对每个生命个体最完整的尊重和关切。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蒙田的教育观进行了解读,突出展现了他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切。教育儿童,就应了解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其个性差异。强迫式、压抑化或同一化的培养都是不合理的。蒙田毕生所作的工作就是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这种工作对于教育而言无疑有重要意义。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强调身心的和谐发展,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然蒙田没有真正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导致其教育观点缺乏一定的实证基础和系统化的阐释,但也正是缺少了现实的羁绊和左右,使其得以潜入人性最深处,天才的灵感也源源不断的喷发。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直面人性,如果连人性都把握不准,何谈教育?时间可以验证一切,蒙田这位被评价为最接近现代人的思想家,仍被前仆后继的学者研究和深挖,可见其思想的智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蒙田的教育思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1,(6).

[2][法]蒙田.潘丽珍,等,译.蒙田随笔全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英]P・博克.孙乃修,译.蒙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瑞士]边凯瑞玛利亚・冯塔纳.蒙田的政治学――《随笔集》中的权威与治理[M].陈咏熙,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姜文闵.蒙田教育思想评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2).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以人为本

一、加强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深入推进,促使我国公民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使得人们从以物质为主的发展状态逐渐转化为以人为主的发展状态,即更加强调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与动力。这就使得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素养的提升。图书馆作为提高人的知识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使得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思想图书馆学,在推动图书馆理论建设与实践服务方面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使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前推进的根本要求。

二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需要。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承担着保存文化知识、传播科学信息、挖掘智力资源、实施社会教育等方面的重要社会职能。而这一社会职能的实现,不仅仅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而且需要图书馆相关人员对人类文化事业的热爱以及爱岗敬业的人文精神。但随着各种各样信息服务形式的出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正在不断下降,而要增强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形式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各方面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1]科学技术作为优化图书馆硬件资源的重要支撑力,使得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路径。而以人为本的软件资源的提升同样也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强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人性化意识才能够由内而外的增强图书馆的整体实力。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最大化的本质需求。

二、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是人文性。任何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此学科的实际需要,图书馆学同样也不例外,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要正是图书馆学出现的根因c动力。从哲学角度去看,图书馆所有活动的目的与主体都是人,图书馆学也是一门以人为核心的学科。从某种层面去讲,图书馆学就是研究人的一门学科,其学科特性展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中以人为本的文化哲学。图书馆的所有信息资源系统都是根据用户群的特定需求而设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为用户服务,提升社会效益与服务质量也是其最高目标[2]。

二是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思想行动的平等性。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作为开放的、公共的、免费的服务设施与组织机构,必须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平等权利与人文理想,在具体的服务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保障广大用户实用知识资源的平等地位。具体而言,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平等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用户资格的平等性、知识资源利用的平等性、知识阅读的平等性、参与图书管理的平等性、发表意见的平等性等方面。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在图书馆学中彰显人类的平等理想是一项根本内容。

三是和谐性。图书馆学中的科学内涵,主要是指在开展图书馆相关活动中对科学技术的实用;图书馆学中的人文内涵,则是指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人的进步与发展。与技术学派秉承的“唯技术论”思想不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的和谐发展,即不但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又要兼顾人文主义的发展。[3]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即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人文思想的推动,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与统一,才能够促进图书馆学的和谐有序发展。

三、强化图书馆学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路径

一是大力加强图书馆学的服务理念。图书馆是一个存储知识资源的公益性机构,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肩负着全体公民获取知识的基本权利的责任与义务。而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提高其服务意识,树立以读者满意为发展目标、以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以官员素养为根本载体的综合服务理念。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相一致,因而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确立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思想观念等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数字化信息发展时代,公众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多,图书馆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只有实行个性化、公平化、免费化的人本服务,切实保障每位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正当权利,才更有可能增加图书馆对广大知识用户的吸引力[4]。

二是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图书馆学的技术学派逐渐陷入“唯技术论”的认识误区,部分激进的图书馆研究者甚至提出了图书馆消亡论。技术学派偏执于技术的观念认知,对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已经构成了消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学的生存危机。所以,强化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促使图书馆学研究认识到人文思想的重要价值,平衡人文与技术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建立健全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是实现图书馆学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是积极提升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信息科技时代的核心支撑,知识是新时代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则成为了各行业高度关注的课题。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不但拥有海量的显性知识资源,而且包含从事文献资料管理的图书管理员等隐性知识资源。所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既有对显性知识资源的管理,也有对隐性知识资源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加强图书馆学的知识管理,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确保每位公民都能自由行使图书馆阅读权利,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社会价值,强化图书馆学知识推送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5]。

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将人列为图书馆学的中心对象。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不是为了抗衡技术学派的“科学图书馆学”理论,而是为了肯定与恢复图书馆学中固有的人文主义属性,推动图书馆学人文内涵与科学内涵的统一和谐发展。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对修正当前图书馆学理论的手段范畴与目的范畴的本末倒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思想与现代化图书馆学的基本范式与原则的根本转规直接相关,是将“自然与人的新的联盟”思想观念贯彻到图书馆学中的重要表现。意识到这一转规对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对推动我国的图书馆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付丽.试论图书馆学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J].鸡西大学学报,2005(04).

[2]黄顺荣.图书馆与社会――《图书馆学五定律》之图书馆社会学思想浅析[J].津图学刊,2001(01).

[3]靖继鹏,陈勇先.试构造以用户为核心的情报学理论体系[J].情报业务研究,1991(04).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3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人文教育思想,并且在随后不断地被发展与延伸,人文主义思想对于整个世界的教育实践是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的。全能型人才一直是我国高校对于在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培养全才的目标下,很多高校将人文主义思想融入了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一直是我国专家研究的重点之一,专家和学者也有很多非常具有意义的观点,但是,将人文主义思想融入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研究则显得较少。而笔者将人文主义结合英语教学的观点进行探讨,并且提出注意的要点。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

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的每个发展所处的阶段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有所不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还没有雏形,才刚刚产生,其所涵盖的面积相对不是很宽泛,而此时人文主义代表是意大利的维多里诺,这些代表主张以古典语言和古典学科为中心来进行教育活动,而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素质全面,综合能力强的人才。人才不仅在智上,也应该注重德、体、美、育全面发展的,精神、道德以及身体应该都是一个完善的人。而到了文艺复兴的后期阶段,人文主义教育出现了许多的不同的地方,教育逐渐走向现实,而且注重对于新人的培养。拉伯雷的主张内容应该更加贴近生活化的东西,学习内容应该有数学、文学、医学、地理以及语言等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唯实主义是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著名爱国主义者、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提出的,他主张顺应自然,人类的教育应该以自然为方向,这是一种社会人类的进步对于人类教育所提出的要求。而我们现在所沿用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均衡发展,现代的教育理念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而今,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正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学生是专业知识和高素质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全面人才,各方面全面发展,学生不应该仅仅只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是在2001年正式开展的,而我国现今所培养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二、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及实践能力

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一直是理科生的特长,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理科生而言,对于人文知识、人文历史以及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会相对的薄弱,所以,尽管现在很多高校有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但是这些课程对于缺乏语言感知力的理科生而言,无法使自己成为科技英语方面的人才,很多的科技英语翻译也无法完成,这就使得英语教育陷入困境,这种状况使得理科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显得尤为吃力,尤其当教学的内容涉及很多和人文历史相关的知识时,他们会犯难,其中就包括英语国家的概况、政治、人文,甚至于对于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思维的方式。这些基本的内容将会影响理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笔者对专业英语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探究,发现其实很多同学自觉意识很差,主动学习以及深入学习的能力薄弱,近八成的学生只能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来获取自己的英语知识,而只有两成的学生能够在老师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自己在课下根据自己内容的薄弱点进行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学生对英语的表达与写作能力的锻炼也较少,自身英语所能表达的内容很少,课堂上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很少有自己的对于英语学习的见解与看法,这就使得学生不能把握主动性。在此之上,笔者认为人文主义的思想教育必须融入学生的英语教学当中,只有使学生有了自己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

2.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只用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是产通的语言教学的思想,也是传统语言教学所达到的目标,我国正是在这种传统思维的影响之下,所以学生只在自身语言的听说读写以及单词量的掌握和语言流畅上下功夫,缺乏对于自身整体英语水平的关注,这一点在许多方面能够得到体现,教师则更多的是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上,会在学生作业中批正学生所犯的语法、拼写错误,而不关注学生整体性的表达,不关注学生使用的句子是否符合使用的情景以及是否能用此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是否存在歧义等,教师过分关注基本功,而不重视学生对于英语的整体感知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思维将会出现问题,而且自身的知识结构仅仅停留在句子本身,整体表达能力无法得到进步。由此,我们的英语老师应该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落实人文主义思想。

3.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能促进学校设置相关课程

我国的理工科院校很多也设置了英语专业的相关课程,而且比较注重英语方面的学习,但是,这些教学更多的是与理工科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英语技能的教学,这样就缩小了教学的内容范围,注重科技英语的阅读以及翻译,而把重要的中西文化模块当成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当然理工科的学生以科技相关的英语教学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操作法,学生就会缺乏人文教育,虽然在这些年,人文主义教学理念的道道很多高等院校的认可并开始实行,但是实际中我们却发现,高校却并没有将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中,表面上倡导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但是这些表面并没有对学生的全面塑造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的整体性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基于这个情况,让高校真正实行人文主义教育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并督促学校开设更多相关课程和相应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

三、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途径

1.教师应转变观念,应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让学生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充分的使自己发光发热是办教育的根本目标,对于语言,尤其如此。对于教师而言,承担着学生课程学习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所以,只有教师的观念能够转变,去侧重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自己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同时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悟和吸收能力得到提升。

2.应设法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构建起自己合理的知识体系

对于文科知识非常薄弱的理科生而言,在中学时就很少接触文科内容,进入大学的学习之后,自己仍然是处在理工科的学习氛围之中,没有专业英语学生的感觉,他们对于英语语言感知力以及人文感知力都没有很好地提高,所以,知识结构框架的建立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英语感知力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对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不能用在他们的身上,他们应该去汲取更多人文营养,广泛对历史、法律、政治等进行学习从而来完善自身的知识面与框架,对于中西方文化及其对比也是自我提升的必修功课,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人文精神。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后会用语言和别人交流,不仅是书面也是口头上的面对面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对于学生的要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英语语言以及技能的使用上面。

3.教师应注意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能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现,让老师与学生能够轻松交流以及让学生能欣赏他人,这些都是英语教学应该使学生能够达到的,而对于教学的内容,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只教授语法词汇的观点,而应该更新自己的头脑,注重对于学生判断和理解力的培养,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应该在教学中补充合适的素材在教学内容中,这些素材的获取则需要教师做到与时俱进。认为主义的理念是学生应该是精神、身体、道德前面发展的。由此,学校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学校应做到自然课程应与应与教学并重。

4.教师应提升自己的素质,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使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中,使课堂生动有趣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传统的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着老师的思维,而缺乏自己的思路,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自发参与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和倾情景模拟等都是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用到的很好的方法。教师在人文主义融入教学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这也要求,英语专业的教师拥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只是一方面,教师的讲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能与学生顺畅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懂得上课的内容,而且更好地在课堂上吸取知识。教学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4

一、提高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以人为本,充当保驾护航领头人

员工,是每个企业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我们要时刻站在员工的角度,不管是在生产还是生活上都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要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运用生产与生活相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与娱乐相结合等方法,将创新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与行为中去。制订多种优惠政策来保障员工的利益,同时也严格多种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让每个人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和谐氛围中安心生活,安全生产。

(二)以人为本,当好谋求发展的策划者

高素质的员工,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让员工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的干劲和坚定的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首先, 要在思想上进行统一,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其次要将社会发展、企业自身发展,同员工岗位价值相结合起来,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更积极主动的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以人为本,努力满足员工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

信息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和人的多元化,使人的心理、思想、感情都处一种波动的状态,这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政治工作者也要学会利用信息来及时掌握员工们的心理活动,及时了解员工们的各种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到企业建设中一些决策性发展中来,树立起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让他们体会到企业发展的艰辛,看到企业发展的未来,达到积极的共同奋斗的工作态度。

二、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人文教育的工作方法

(一)发掘内心 以情动人

人是生产生活的核心要素,具备独特的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善于挖掘和合理利用这种潜能及创造力,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特殊群体,要从精神上和感情上让他们得到满足,做起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二)赏惩分明 义利并举

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让每个员工都学会平衡义务和利益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正确引导员工,明白自己在企业中应当尽到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是相辅相成的。既要员工正确履行应尽的义务,又要保证个人利益的合理兑现,从此激励员工的创造行为和积极态度。

(三)以诚相待 树立信任

以诚相待,树立信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也是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条件。作为思想工作者来说,要学会以诚相待,互相尊重。只有学会尊重员工,员工才会尊重工作。要从思想上感情上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信任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我们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和方法。可以采取员工与领导干部之间实行AB角转换的工作方式,让员工在领导者的岗位上体会到决策者的难处,也让领导干部深入到基层了解到员工的疾苦,以此达到互相理解,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建立以“以人为本”的工作机制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事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定不移地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党对经济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领导。党员干部要“以身作责”,先做好自己再要求他人。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有考核,并体现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工会、共青团、女工等群众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大政工”格局。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

抓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采取以奖代罚、说到做到、落实目标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考核和评估制度,开展多种“选模范、树标兵”等争先创优活动。采取年终考核制度,将目标责任形成考核文件,细化责任逐条考核,作为领导晋职的重要条件之一。对因忽视思想政治工作而发生损害党的形象,给企业造成损失、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主要领导干部,要视其情节轻重,根据党纪国法进行严肃处理。对于抓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三个文明建设都抓得好的,应委以重任,提拔重用。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

要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宣传文化经济政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所有职工要给予特别关心和及时帮助。企业职工干部的住房、职务晋升、奖金、福利等待遇,应与行政管理干部一视同仁。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价值。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机制

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形成双向循环监督的体制,高层对中层监督,中层对员工监督,员工对高层监督,使监督体系更加公平、公正。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对员工不理解不认同的意见及时给予解答,能解决的要尽力给予解决。在政策、制度允许范围内尽力使员工满意。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5

【关键词】企业法人;恶意注销;追征权

近年来,部分企业法人为了达到非法占有国家税款、掩盖其偷税事实或违法犯罪行为的目的,往往采用恶意注销的手段来逃避税收义务,谋取不正当收益。但由于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尚待完善,恶意注销避税行为隐蔽性强,税务机关稽查难度大,使得大量恶意注销避税行为得逞,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和税法的权威性。因而,对恶意注销的相关税收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恶意注销主要涉税问题

目前,学界对此类案件是否应予以处理、该如何处理等问题皆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笔者认为,有关恶意注销的涉税法律问题应主要集中表现为两方面:

(一)企业法人恶意注销后,税务机关有无处罚追征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它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前,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根据本规定,我们可认为企业法人只要办理了税务登记注销,其纳税义务就正式终止,纳税基础也随之丧失,税务机关再无处罚追究权。

然而,部分学者认为,企业法人注销后,虽然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都已终止,纳税义务已消失,却并不影响税务机关对其追究处罚权的行使。因为税务机关在办理申请人的税收登记注销申请时,虽然是在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的基础上批准的,但由于偷税漏税行为的隐蔽性,很难确保无一纰漏。如果认为只要纳税户注销就再无处罚追究权,难免会损害国家的税收权益。笔者认为,法律具有公平、正义之价值取向,为杜绝不良风气,遏制偷税漏税行为,应认为企业法人恶意注销后,税务机关仍应具有处罚追征权。如果武断的认为企业只要办理注销登记,税务机关就不能对其所逃、漏税收进行征收,只会放纵不法行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企业法人恶意注销后,谁为税收追缴的对象?

在明确企业法人恶意注销后,税务机关拥有追征权的前提下,被追征主体的确立是恶意注销涉税问题的另一难题。企业法人在注销登记后主体资格消亡亦是事实。如果要原企业法人承担被追征纳税义务显然不现实。因而,需要确立新的责任主体作为被追征的纳税义务人。

1、股东为被追征税务的纳税义务人。笔者认为,企业法人通过恶意注销来逃避税收义务实质为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例如实践中,某些企业人为地将销项税额控制在与进项税额相等或略有应纳税额上, 当存货积累到一定量时, 注销该企业后再采取同样的方法注册新企业。也即通过注销 A 企业、注册 B 企业, 再注销 B 企业、注册 C 企业的手法来达到少缴税款目的。这一行为应该适用公司法的“人格否认制度”。 企业法人虽然具有独立的人格,但是其注销行为实质是企业的投资者在背后操纵,其所获利益最终也都进入了股东的腰包。此时,则税务机关可以无视公司的法人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要求股东清偿公司未清偿的税收债务。

2、清算机关(清算人)为被追征税务的纳税义务人。实践中,企业需进行清算才能办理注销登记,也即清算是注销登记的前置程序。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见,企业法人恶意注销后,如果被发现有偷税、漏税等侵害国家税收权益的行为,国家作为税收债权人向清算机关主张赔偿请求权是于法有据的,因为清算机关具有清理企业债权债务的义务。实践中,财税机关可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清算机关承担责任。

3、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为被追征税务的纳税义务人。在资合性较强的企业法人中,公司的人、财、事大权通常由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着。部分公司恶意注销逃避税收义务的案例都是由于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为谋取个人利益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形下,小股东也是受害者,若继续要求其承担纳税义务将有失公平。此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对公司的逃税漏税违法行为负责,承担被追征税收的纳税义务

二、企业恶意注销涉税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为避免企业法人通过恶意注销来逃避税收责任,可做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事前监督:完善税务清算制度。在企业注销过程中,清算环节是核查企业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明确税务机关的税务注销登记证明是企业得以注销必不可少的前提;其次,加强审查力度。税务机关在对企业实施注销清算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审查企业的账面情况,应该进行现场调查。不仅要了解企业注销前的经营情况,更要对企业注销前的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进行评估检查,以确定企业的帐实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再者,要加强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如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长期的信息沟通机制,真正实现税务注销清算作为工商注销的必经前置手续。对有重大偷骗税行为而注销的企业的法人代表加强监督,并终止其作为法人代表重新注册公司的资格;与公安部门协作,协助公安部门查处重大偷骗税行为。

(二)解决政策缺位问题。目前,我国关于企业注销相关涉税问题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够健全。要规制恶意注销避税行为,就必须健全法律规定,明确相关政策。首先,要对企业注销相关涉税问题做出法律规定。如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注销后的存货销售该如何缴税;其次,应明确税务机关合理的征税权范围。一般说来,企业注销后,其纳税主体资格消灭,因而税务机关向相关主体主张征税权的范围不宜过大,否则企业注销及纳税户注销将失去其终止意义;再者,赋予相关人员对企业恶意注销的检举揭发权。企业通过恶意注销来偷税漏税的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如果税务机关在纳税户注销登记时未能察觉其违法行为,注销登记后更难发掘。且行政资源有限,税务机关无法对每个企业进行无期限的监督调查,因此,赋予相关之情人员检举揭发权,不仅有利于威慑不法行为,且有利于税务机关及时发现偷税漏税的情形

(三)事后监督与问责。一般来说,企业法人通过恶意注销来从事偷骗税等税务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被发现的时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待税务机关通过后期稽查或相关人员检举揭发发现其不法行为之时,企业多已完成了注销登记。实践中,由于纳税主体不复存在,且当前税收法规对已注销的纳税人在其存续期间偷骗税的查处和追缴还是一个空白点,税务稽查部门通常会选择终止检查或结案了事。这样的处理方式将进一步助长恶意注销的不良风气。笔者认为,即便企业法人得以注销,税务机关仍应继续检查,向相关责任人追缴所欠税款。如前文所述,股东、清算机关(清算人)、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应该对企业法人的偷税漏税等不法行为负责。财税机关发现有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应移送相关司法机关查处,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黄志斌.对恶意注销纳税户涉税问题的探讨[J].福建税务,2003(7).

[2]万开冰.注重注销企业存货的税收管理[J].税收征纳,2008(8).

人文主义思想范文6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来也有“人文主义”的精神传统,集中表现在封建“民本主义”的传统上。做为儒家传统文化的载体“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其内涵是爱仁。儒家传统文化主张人格独立,尊重个体人格。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人格独立。总之,中西人文主义的相同之处都主张尊重人,重视人格独立。

人文主义做为一种文化思潮是由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决定,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有很大差异。

差异之一,两种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释(佛文化)为主体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希腊、罗马古典传统文化。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虽是一种古代奴隶制文化,但其作品中自然科学和哲学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中世纪罗马教皇封建神学思想统治着欧洲,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在“复兴古典文化”旗号下去反对封建神学体系。

差异之二,两种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社会管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重视封建礼治(人治),主张君权神授。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集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于一身。自秦统一六国以来封建统治者开始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隋唐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明清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中央集权加强达到了顶峰。

西方人文主义反对君权神授,反对中世纪宗教神权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主张国家至上论,他认为君主共和制是最大好的政体形式。

差异之三:两种人文主义对人的发展影响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人“无知无欲”。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主体“道”家文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权”,提倡让人民“无知”、“无欲”的愚民政策,这严重地限制了人的理性发展,其结果是知足的中国人自安于愚昧,不注意真理的发现和技艺器械的发明。

西方人文主义主张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赞美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人追求知识,追求人生幸福。例如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但丁在《神曲》中歌颂了个人情感、自由理想和求知的精神,法国人文主义代表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歌颂了人的力量伟大,嘲讽了宣传禁欲主义的教会,英国人文主义代表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差异之四:两种人文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不同。

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即《书》、《诗》、《礼》、《乐》、《春秋》、《易》,而它又是封建社会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教育的目的着眼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和稳定社会和谐人际关系。教育作用:维护封建统治,嵌制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西方教育主要内容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医学等。教育的目的:摆脱君权神授,宗教束缚,提倡认识自然,造福人生。教育的作用:沉重打击了教会精神统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繁荣了文化艺术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文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差异之五:两种人文主义的“民本思想”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集中表现在民本主义精神传统上来,所谓民本是古代专制社会的产物。民本主体是封建统治者在实行统治时注意宽仁受民。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其统治,吸取秦亡教训,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之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西方人文主义集中表现在“民主主义”精神上,它的主体是人民,要求人民享有权力,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人享有自由,但它掩盖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