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毕业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毕业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毕业总结

物流毕业总结范文1

关键词 计算机 中职物流专业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专业课教学的出路只有联系企业,将企业的需求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专业教学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最近几年,很多中职院校对物流专业中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都在不断探索之中,究竟物流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哪些计算机知识,才能满足我国目前和将来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呢?本人经过多年从事计算机和物流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探索,依据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情况,我认为如何使教学与就业相结合,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有效使用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下面结合“演-练-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我校的物流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分析如下:

我校中职物流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两大部分,一是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职业道德、法律、数学、英语、写作、书法、就业心理教育。二是技术理论课,包括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会计基础、礼仪沟通、财务软件、商品学。专业课:物流法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设备、市场调查、企业参观实习。

目前,我校的中职毕业生在河南长通、豫新、万里、金辉等大型物流企业实习工作岗位主要有:1.财务部整理统计单据、催收货款。2.信息部输入电脑单据。3.物流总部或分理处开具电脑单据进行收、发货。4.客户服务。

以上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太复杂,易操作,但要求细心、专业。

针对以上工作岗位的需求,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应采取专业知识层层推进,工作能力逐步提高的训练方法,有效地利用“演-练-评”三步走的立体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明确,针对不同素质、特点的学生,培养其工作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

学生毕业实习时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交际沟通能力,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每分钟打字速度要在50字以上,物流系统专业知识扎实、全面。下面针对各岗位中计算机知识的教学方法加以说明:

1.财务部整理单据、催收货款。

本岗位的重点课程是《会计基础》和《财务软件》,第一学期学习《会计基础》,课堂老师讲解会计知识,学生课下演练《会计案例实训模拟题》,老师进一步讲解实训题,让学生在情景案例中掌握财务知识。第二学期学习《会计软件》,老师讲演,学生上机练习,老师再评价总结,最终使学生熟练使用电子财务软件,达到会使用计算机整理物流出入库等单据、催收货款的能力要求。

2.信息部输入电脑单据。

本岗位的重点课程是《计算机基础》和《办公软件》及物流系统知识,第一学期学习《计算机基础》,老师讲演,学生上机练习,主要是打字、五笔字型的学习,第二学期学习《办公软件》,主要学习微软的OFFICE软件,如:排版软件word、表格数据处理软件excel。本岗位要求学生打字要使用五笔,打字速度必须在每分钟60字以上,工作要细心、专注,老师在讲课时需注意这一点,加以点评和总结。

3.物流总部或分理处开具电脑单据进行收、发货。

本岗位的重点课程是《物流法规》、《物流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前两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要记住重点法规,《物流信息系统》老师则利用“演练评”模式教学,学生上机操作练习物流信息软件,熟悉物流流程中收发货的程序,老师进行讲评总结收发货中注意事项及如何正确开具收发货单据。

4.客户服务。

物流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物流;就业;需求

1我国当前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

我国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如今物流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并接近成熟的时期,对物流从业人员的需求也是急剧增加。目前我国有近50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相关的专业,在校生人数十多万人,但是这些毕业生毕业以后就业仍然是个难题。综合上面的情况,结合具体的情况,我国物流业的就业情况可以总结如下。

1.1 物流人才需求大

在如今网购活跃的形势下,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与之相适应,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据中华英才网数据,目前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缺口达600万,其中对物流高级人才的需求量更是不断增长。而且区域对物流人才需求强盛。以广东省为例,省政府出台的《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2005年广东物流业的发展目标为达到27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6.5%。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物流业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去年6月CEPA签署后,粤港两地政府明确了粤港合作发展的定位,珠三角地区强劲发展的制造业和不断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为两地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1.2 物流人才供求关系复杂

目前物流市场上人才的供求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物流专业毕业生难就业,另一方面物流企业招聘不到理想的员工。这种现象是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实际应用能力相脱节的表现,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讲:

一是物流业中专业人才比较少。目前我国具有权威物流专业管理资格证书的职业经理人不过百余名,而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约为600多万人,这样的数据悬殊必然会导致物流人才高度缺乏。从物流业从业人员性质来讲,大多数人员主要从事操作工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物流业的人员需求,是对操作员的大量需求。我国已经有几百所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生超过十万人,但是一部分毕业生没有达到上岗的操作要求,实际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也没有多少,工作满意度高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说,市场上对物流业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人数上的缺乏,更多的是从业能力的缺失。

二是物流业从业人员对工作相关经验要求比较高。一些拥有国际运输从业经验,或者从事过空运、海运物流业务主管的专业且拥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人才最为紧缺。对于这些专业人才在市场上的需求都很大,很多企业不惜重金聘用。对于这些人才国有物流公司开价一般年薪在2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会开出高达30万元的薪资,一些外资公司的开价更是可以高达40万元。在各大招聘会上,物流专业人员的需求度相当高,而我国市场上拥有国际认证资格证书的高级物流管理人员不过数百人,物流业中大量的一线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上岗,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

2 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

高职物流专业毕业生难就业,其根本原因是从业能力不够,通俗来讲,不是学了物流专业知识就具备了过硬的上岗能力,而且,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物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比过去更加苛刻。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2.1 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物流业并不是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只是帮人运东西这么简单,换句话说帮人运东西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要想做好并非易事。物流业牵涉的工作内容多,属于劳动投入和技术投入密集的产业。物流专业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实践综合能力。另外,从业人员的沟通能力的要求高。其实目前的状况在大多企业中沟通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物流行业中显得特别突出。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不仅对物流效率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需要具有高度专业技能,集成型的高素质物流人才来支撑。

2.2 要求物流人才有多元化技能

物流业原本就是柔和了多种职能于一体的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做好一项工作,最好能实现跨岗位工作,可以在公司的不同岗位上从事不同的业务内容,而且都能做好,这是物流业的实际需要。具体来讲,配送管理人员,在具备基本素质基础上还应熟悉车辆保养维修的知识和技能;库管人员,应兼具财务和营销知识;客服代表应熟悉客户要求,具备货物信息处理、信息系统使用的能力,此外还应了解仓库管理、运输作业、结算、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知识等等。目前和以后物流行业需要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应该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兼具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应该有不断发现提高服务质量的能力,最后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3 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物流业具有跨行业和跨地域的特点,工作环境往往是多变的,常常会受到各种突变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够适应新变化。另一方面,从行业本身而言,要想让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就不能固守成规,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服务,能够更大限度的提高服务水平,这些都需要职工有创新能力。

物流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物流预备技师;技师工作站;精细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83-2

1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升级换代步伐不断加快,从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创造,工业2025,一带一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过程中,物流技师等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职业院校物流预备技师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物流预备技师培养如何在完成校内学习的基础上,提高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对职业院校物流预备技师在站精细化培养研究,以有利于将职业院校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提上工作日程。

1.1 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国内职业院校实习指导工作及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目标不清晰明确、实施不够深入细致。学生在实习中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实习或在站培养效果不明显。

企业师傅或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措施、有评价地指导学生通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效融汇贯通,产生新知识、新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在企业应用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问题。该项目提出的目的使职业院校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解决指导工作不准、不实、不细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目前国内对该项目研究还没有先例,但各院校已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企业学习实践的质量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深圳技师学院现代物流专业从2009年开展预备技师在站培养以来,建设了10家技师工作站,校企合作基础好,指导工作扎实细致,成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加以提炼、整理、上升到理论水平,以推动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2.1 物流预备技师概念

物流预备技师是指已完成预备技师学制教育,并通过物流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未进行综合评审的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的物流专业学生。

1.2.2 技师工作站定义

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建立或企业单独建立的名师带徒,开展技术改造、技术攻关与革新,培养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进而推动行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术攻关与革新基地、校企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建立技师工作站,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或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现有高技能人才作用,采取名师带徒等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吸引优秀高技能人才加强技术交流、合作攻关、推动技术进步和解决关键性生产难题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技师工作站组织机构设在企业,但职业院校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1.2.3 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traditional apprenticeship)有时也称“学徒制”,或“手工学徒制”,指的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学徒在真实的工作场所中观察师傅的实作,感知和捕捉师傅的知识和技艺,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作,逐渐学会师傅的技能。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他们而言,就学即就业,一部分时间在企业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因此,学生和员工都可以从企业领取相应的工资。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在推广中需要企业和学校专门制定相应的人事政策进行支持。

认知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在这种模式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和社会交互,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

2 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对象有物流预备技师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内容、培养效果评估、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程、双导师项目课题制精细化实施、预备技师培养管理制度、项目课题研究与企业管理与技术攻关结合模式、项目课题成果企业应用效果评估、项目课题成果评审与答辩、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标准化、指导教师教材、学生学材。

2.2 研究方法

项目课题采用了经验总结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

2.2.1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修正理论,总结、提炼的研究方法。

依据国家、省、市关于预备技师培养与技师工作站建设的相关政策,依据学院对毕业实习与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的教学要求,经过6年的技师在站培养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成果。

2.2.2 调查法

搜集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对企业导师、管理人员、在站培养学生的在站培养指导体验,学习体验进行了调查,收集了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项目课题选题采用了调查法。

2.2.3 观察法

对在站培养学生使用周工作页和在站培养手册的学习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2.2.4 比较研究法

对项目课题成果应用前后采用了比较研究法,以验证项目课题成果实效。

2.2.5 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全面查阅了国家、省、市、学院关于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实习的相关文件,领会政策,吸取精华,为项目课题研究打下基础。

2.2.6 实证研究法

学生从项目课题选题开始到课题成果实效验证广泛采用了实证研究法。项目课题成果都经过几轮验证,有显著效果才整理到研究成果中。

3 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与研究步骤

3.1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是解决国内职业院校毕业实习指导、技师在站培养形式化、不实、不细、不精问题,通过设计物流预备技师在站精细化培养计划、方法、规程、教材、学习指南、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手册、完善双导师项目课题制,以达到高效指导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作,使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指导学生通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在企业应用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效果。

3.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制度建设、教程和学习指南开发、精细化培养工具开发和项目课题研究报告实效性论证研究。

3.3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步:明确研究达成目标;第二步:确定项目课题研究框架;第三步:经验总结制定标准化制度;第四步:开发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工具;第五步:开发在站培养教程和学习指南;第六步:项目课题成果实践验证与总结;第七步:修改项目课题成果;第八步:完成项目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第九步:申请结题,资料存档;第十步:国内职业院校推广应用。

4 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4.1 课题研究成果内容

课题研究成果内容包括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程、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手册、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教程(指导教师、企业导师或师傅用)、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学习指南(学生用)、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校企合作双评价标准、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指导管理办法和论文两篇(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精细化研究和国内异地分拣优化的思路)。

4.2 课题研究成果分析

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程、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管理办法、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校企合作双评价标准属于预备技师在站培养规章制度建设。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手册属于精细化在站培养学习指引与工具。

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教程属于预备技师在站精细化培养教材,供指导教师、企业导师使用;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学习指南,供在站培养学生使用,属于学材。

预备技师在技师工作站精细化培养初探属于项目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国内异地分拣优化的思路属于指导教师运用项目课题成果指导学生过程中参与企业实践,解决快递企业生产问题的成果。预备技师在站培养精细化研究项目成果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也提高了指导教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论

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技师工作站,建立完善物流预备技师在站培养制度,明确物流预备技师培养目标,建立培养“双导师”队伍,按照物流预备技师培养规程,教学计划、企业项目实践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企业项目实践企业教学时间表要求,以技师工作站为平台、产教融合,紧跟企业需求,运用在站培养手册、在站教学工作页、周工作页等工具指导学生围绕岗位工作与技术改造创新开展“双导师”项目课题制研究,研究成果在行业企业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标明确,制度细化,过程管理与全局管理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双导师”项目课题制精细化管理实现了物流预备技师精细化培养。

6 课题研究成果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经现代物流专业12物流J4班2015.6-2016.5在站培养使用验证,学生周工作页、月度报告及时完成率比成果实施前提高40%,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指导及时且内容丰富,指导效率提高120%,学生达到基层管理人员综合职业能力水平,少数优秀学生达到中层管理人员综合职业能力水平,21名学生被聘任为基层管理岗位,3名学生被聘为中层管理岗位。学生课题成果来源于企业本职岗位并在企业应用,学生初始就业薪资平均达到5000元,远远超过深圳同类院校,效果显著。国内职业院校技师在站培养、毕业实习、中段实习均可采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物流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独立学院 物流管理 专业实践 教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16-03

一、前言

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出现了。十几年来,独立学院不断发展壮大,据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名单显示,截至2013年6月我国共有独立学院295所。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公办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其有着自己的定位,许为民指出:独立学院的社会功能定位是融入具有市场特征和区域特征的服务教育体系,培养目标定位是造就应用型专业人才,发展战略定位是坚持特色化建设道路。以上定位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科学严谨的教学体系。而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的教学体系建设普遍还不是很成熟,与上述目标定位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实践教学更是短板,培养的学生适应周期长、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成为用人单位的主要诟病点。独立学院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又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随意性大、学生成绩考核片面性大等特点,这些问题不得到有效解决,独立学院的定位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而有效制订专业实践教学规范,将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二、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一)物流管理岗位分析

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两大部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的行业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工商企业内部物流部门,其岗位以运营管理为主,主要业务处理能力涉及:采购、物料计划、配送、仓储管理、商品分拣和包装、物流设施设备的作业和管理、物流信息处理、运输组织、车辆调度、揽货、跟单、报检、报关、船务及相应的商务处理等。

针对这个问题,本人所在学校的物流管理系邀请了一批来自企业前沿的管理者、行业行政管理者、外校教授进行了探讨,并根据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岗位素质以及能力需求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如表1所示。

(二)专业基本技能标准

专业基本技能指的是对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应用性,除了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系统而综合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毕业生具备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它是毕业生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物流系统具有跨地域、跨行业和跨部门运作的特点,同时物流企业要求在满足客户的服务水平的基础上竭尽全力地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而物流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基本技能,并具备宽泛的知识面,从而满足企业“多面手”的需求。根据表1中的物流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总结出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7项核心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三、专业实践内容体系的构建

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专业实践内容体系在实践项目和内容上循序渐进的配套。首先是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像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都应该包含一定的实践课时。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对运输管理的流程和优化技巧、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流程与优化技巧、采购管理的流程和优化技巧以及集成条形FID、PLC、GIS、GPS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和应用进行仿真实训或者现场实训;其次针对超出一门课程内容体系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开展专门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如物流方案设计实训、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景模拟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总结出物流专业实践的内容体系,如表3所示。

四、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构建

专业实践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为达到目标,需要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由师资队伍、技术设备和学习环境等条件组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实践性教材的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实践性教材能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技能和技术的培训进行有效规范。教材的建设特别需要综合考量,除尊重学习规律和务实精神外,还应体现4个原则,即操作性原则、序列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操作性原则是指对操作既要有“量”的要求,使之“熟能生巧”,又要做到“具体”,每次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设计得体的实验内容、安排合理的程序和可行的考核标准;序列性原则是指要求教材必须构成一定的知识技能体系,布点应科学、连贯、均匀、相对完整;过程性原则是指要采取阶梯式的学习方法,在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中科学合理地设计具有提高技术、技能的操作性内容,从而使学生边学习边自测,边实践边自评,边研究边自结;适应性原则是指教材的通俗易懂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容易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实践环节。

(二)实验室的建设

物流实验室采用仿真手段,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提升,它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为学生提供物流实训的重要平台。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软”、“硬”兼施,既要开发或购买适当的物流管理软件,如物流管理流程仿真软件、物流方案设计及优化软件等,还要购置适当的硬件设备,开展工作环境仿真实训以及开展软硬件结合的高度仿真实训。除此之外,物流影视及实战推演课件、实训手册、物流实验教学计划、物流操作单据、物流运作案例等实验资料也不可缺少。

(三)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学生适应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的速度,利用在校外企业建立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一是广泛开拓和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保证实践基地的数量是实施顶岗实训的前提。通过广泛开展专业教师下基层活动、利用物流行业协会等方式与多家物流企业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为校外实践基地轮训计划的成功实施提供基本性保障;二是积极申报各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争取资金支持;三是校企共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负责实训学生的过程监督、指导和考核,保证实训学生能尽快上手。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指导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选派物流专业教师到企业基层挂职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技巧;二是引进新教师的时候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引入一些既有企业工作实际经验,又有高学历文凭的人才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三是聘用企业物流岗位的管理者为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

五、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制约实践教学的因素多,涉及面广,教学过程复杂,可控性较差,必须把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纳入全校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软件硬件相互结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一)补上管理缺位

独立学院校内实践课程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一般由实验教学管理科(属于教务处)负责,但由于物流教学实践不仅仅有校内部分,还有校外部分,校外部分的工作由各教学单位负责,形成教学单位直接监控和管理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导致教学单位在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实质上等于没有监控和考评。教务处的实验教学管理科有必要扩展管理范围,把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统一管理起来,切实负责起协调效果考评和质量监控的工作。

(二)完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使得实践教学有章可循。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重视校外实践教学活动规章制度的建设,要完善和制定设施、技术、设备、经费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实践效果。

(三)转换考核方式

以学生能力评价为导向,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生的考分为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用综合考评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取代单一考评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能力。加大实践成绩考核的权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能力确定的标准,走上以能力为导向的正确轨道,引导学生提高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

六、结束语

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应用型物流人才。定位包含现状、目标以及从现状到目标的路径选择。通过高考招录来的三本学生是我们的现状,合格的现代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最合理的配置和使用教学资源是我们的路径选择,而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并发挥出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有赖于教学规范的制定和实践。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一环,不仅仅需要在软硬件上充实资源,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规范。明确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构建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辅以合适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和管理制度,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不是梦。

[ 参 考 文 献 ]

[1] 许为民.论独立学院的三个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物流毕业总结范文5

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是辅助设计专业。我性格温和、办事稳重、善于思考、自学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我的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过硬并且具有较深厚的专业计算机知识。是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复合知识技能的毕业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征途的莘莘学子,我满怀热情与追求,期待一份契机与成功。

本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大方,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与他人交际,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工作细心、大胆、能够积极的思考、创新。本人在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团支书,系学生会干事,后工作积极,担任院学生会勤工助学部部长,并在学校创办了市场营销协会兼任会长,对于以后工作的规划,希望自己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成为公司的管理人才。

自我评价范文

我是xxx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大学期间接受过全方位的物流专业知识教育,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在物流操作和管理方面,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现场实践和研究分析能力。

我是一个待人诚恳,开朗大方的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能和身边的人相处融洽,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做得也比较好.这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做事态度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喜欢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能力好,适应性强。

自我评价注意事项

第一,应届生简历自我评价切忌不要长篇大论,切没有重点,漫天撒网,把自己跨的惨不忍睹,说白了,谁都不是白痴,特别是人事总监和人事经理,阅人无数,所以只要简单,突出重点即可。

第二,不要从一而终,你的评价不要只说自己那一方面多么多么好,说的很好很强大似的,其实录用你的企业,更看重的是你的综合能力,所以要尽量简洁的突出自己的几个点。

建议自我评价的内容重要把握这几个方面才好:

2)工作技能与专长总结。求职者与应聘岗位最匹配的2-3条工作技能与专长;

物流毕业总结范文6

关键词:EBE;物流专业;教学改革

教育需要为社会服务,为生产服务,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服务。物流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需要认真面对企业的需求。EBE(Enterprise Based Education)就是面向企业需求的教育。高校要主动考虑企业的需求,紧密联系企业的实际,方能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 物流产业的发展与专业人才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电子商务井喷式的增长,产生了巨量的物流需求。动辄数十亿元的大型物流产业园项目在多个城市和地区建起。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一个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社会化物流体系作支撑,更需要数量巨大的物流专业人才。

近阶段,我国物流人才的较大需求将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领域:⑴ 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⑵ 教育与科研部门;⑶ 工业与商业企业;⑷ 专业化的物流公司;⑸ 独立的管理咨询机构

应用创新型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应该主要围绕学生三方面目标能力的具备提高而制定,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的物流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① 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操作;② 教育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③ 职业能力单一,综合素质不足;④ 专业引导欠缺,职业规划不足;⑤ 企业人才资源培训缺乏长远规划。

2. 企业调研与结果分析

项目组针对用人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要求,采用现场访谈、电话、网络问卷,以及微信、qq、微博等多种方式展开了调研。

问卷设计围绕“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以及“企业对学校物流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来展开。对于其中的人才需求情况,所提的问题主要包括:企业最看中的人才能力、最关注学生的哪些学习成绩、面试时主要考核学生的哪些方面等。围绕对我校物流类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等环节的评价,设计的问题主要有:毕业生表现最好和需改进的方面、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各方面的表现和在面试中的整体表现、企业招录我校毕业生的首要理由、学校的课程安排与社会需求是否适应、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哪些改革、对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等。

对30份调研问卷进行结果分析,在“企业最看中的人才能力”选项中,“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分100%;科研能力得分83.33%,对于“最关注物流类专业毕业生的哪类学习成绩”这一问题,选择“专业课成绩”的占93.33%;关注“实践、实习成绩”的有76.67%;注重“英语成绩、计算机成绩”的占66.67%。招聘时,比较注重“学习成绩”的有66.67%;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的有60%;看重“社会实践经历或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的均为33.33%。

对于“面试时,主要考核学生的哪些方面”的回答,73.33%的认为是专业素养;53.33%的人选择“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看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30%。访谈的企业认为我校物流类专业毕业生表现最好的三项为:“实际操作”(53.33%)、“知识结构”( 50%)、“敬业精神”和“研究能力”(30%)。需要改进的三项分别为:“创新能力”(70%)、“实际操作”和“组织协调”(均为36.67%)。企业认为物流学生还需要加强的三个方面分别为“自我表现能力”( 86.67%)、“口头表达能力”( 70%)和“应变能力”(56.67%)。

关于“我校在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方面应做哪些改革”,7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强化教学的实习、见习及社会实践环节”,认为需要“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的培养”的均占60%。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普遍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企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性人才。

3. 面向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改革

将企业需求作为我们进行物流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综合教学改革,从专业定位、培养体系、教学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方法与管理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⑴ 在专业定位改革方面,采用校际交流、校企交流、师生交流等多方位调查分析的反馈调整法;

⑵ 在培养体系改革方面,根据专业定位,采用“行业――能力――知识构成”的自适应微调法。走访主要物流企业,访谈从业学生,交流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共性问题,每年对培养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微调;

⑶ 在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方面,采取“以老带新”“以点带面”“以外带内”的三带法。以传统实验室建设带动新实验室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带动物流类课程的建设;以实力强的学院、著名企业带动实习基地建设;

⑷ 在师资培养改革方面,采用“典型示范,全面推广、企业锻炼、科研促进”的方法。一是实行全体教师和实验人员公开试讲制度,通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二是派遣青年教师去相关企业锻炼或去国外进修,增强实践能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把握物流专业发展的前沿技术;

⑸ 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推行“互动讨论、案例研究”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加入意识改变为主动参与意识;

⑹ 在教学管理手段改革方面,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人才培养服务。

结论

在EBE的理念下推进物流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全力培养出适应时展、符合企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星.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 2014, 01: 4-7.

[2]陈雄辉.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问题探析[J].社会纵横,2010,(7):22.

[3]钟秉林. 推进大学科教融合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大学教学, 2012, 05: 4-6+10.

[4]张涛. 教育人才发展与管理机制创新[J]. 经济经纬, 2015, 01: 120-124.

[5]张庆英, 王正国, 陈焰. 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质量因素分析[J]. 科教导刊, 2013, (9): 28+69.

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