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1

作者简介:吴光亭(1979-),男,山东滕州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和翻译研究。

摘 要:词汇知识广度、深度和词汇流利度是研究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三个主要纬度。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截面研究法从这三个纬度考察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发现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与英语水平存在密切关系,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高速、过渡和巩固三个阶段。高速阶段,词汇知识广度的各个维度均发展迅速;但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发展速度并不均衡,其中,形态―句法知识发展较快而语义知识的发展则出现明显滞后现象;词汇流利度的发展也不甚理想。过渡阶段,词汇知识广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轻微下降,词汇知识深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的发展则降到最低点。巩固阶段,词汇知识广度发展稳中有升,知识深度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则出现了爆发式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词汇知识广度;词汇知识深度;词汇流利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5-0133-08

一、引 言

词汇是语言习得和使用的中心问题[1],词汇习得贯穿在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研究者们偏重语法(形态和句法)习得研究,词汇习得研究曾一度成为语言习得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领域[2]。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始,词汇习得开始引起语言习得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场词汇习得研究的热潮。词汇能力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自然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焦点之一。研究者们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对词汇能力进行探讨。微观论者着眼于个体词项习得,认为词汇能力是学习者所具有的个体单词的各个层面词汇知识(包括形态知识、语义知识、语用知识、策略知识等)的总和;宏观论者则关注词汇整体习得,指出学习者词汇能力是由词汇量、词汇知识广度、词汇知识深度、词汇组织方式等多个维度构建而成的一个动态的连续系统。微观词汇能力是宏观词汇能力的起点和基础,是学习者词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仅围绕微观词汇能力展开词汇研究和词汇教学已无实际意义[3],学习者词汇能力研究应该从微观转向宏观。

宏观词汇能力是一个沿着部分―精确、接受―产出和知识深度三个维度发展的动态连续体[4]。这个动态连续体的起点是接受性词汇能力,终点是产出性词汇能力。前者指在听、读等接受性语言活动中能够正确理解词汇的能力;后者指在说、写等表达性语言行为中能够准确得体地自主使用词汇的能力。接受性词汇能力的获得先于产出性词汇能力,两者之间是动态转化关系:接受性词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产出性词汇能力;词汇能力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由接受性词汇能力向产出性词汇能力转化的动态过程。产出性词汇能力是词汇能力的核心内容,获得类似母语者的强大的产出性词汇能力是语言学习者的最终目标,因此,产出性词汇能力自然成为词汇习得研究的重点内容。

国内外研究者在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产出性词汇与接受性词汇的关系、促进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的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然而,对二语习得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过程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另外,已有相关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某个维度进行选择性研究,无法全面系统地描述二语习得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产出性词汇能力研究通常采用测试法和文本分析法。前者采用词汇知识量表、词语联想测试等测试方式诱导出受试的相关词汇知识,适合个案研究或小样本研究,缺陷是“脱离或削弱语境作用、忽视语言交际功能”[5];后者利用语料分析软件和统计软件研究学习者产出性文本语料(口语或者书面语)中词汇的实际使用情况,适合对学习者文本语料进行批量处理,克服了前者的先天性缺陷。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采用基于学习者语料库的文本分析法较为全面地考察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

二、文献回顾

研究者大多从词汇知识的广度或者深度两个维度研究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路径与特征。词汇知识广度研究主要是从词汇量、词汇分布、复杂性、多样性等几个方面展开。Laufer 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47名以色列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作文中词汇使用情况作了为期28周的跟踪调查,发现产出性词汇仅在复杂性上发生了显著变化[6]。Laufer 基于书面文本从词频概貌、复杂性和多样性三个维度考察了48名以色列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一个学年内产出性词汇广度知识的发展状况,发现学习者在词汇多样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7]。Laufer以26名10年级和22名11年级以色列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英语学习者被动性词汇知识、控制主动性词汇知识和自由主动性词汇的发展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发现学习者的被动性词汇量显著增加,控制主动性词汇也有所增长,两组受试的被动性词汇量均大于其控制主动性词汇量[8]。Laufer和Paribakht 以79名以色列成人英语学习者和103名加拿大成人英语二语者为受试重复了Laufer 在1998年所做的研究,发现主动性词汇(尤其是自由主动性词汇)比被动性词汇增长缓慢,被动性词汇量均大于控制主动性词汇量和自由主动性词汇量,但是,外语者被动性词汇量与主动性词汇量之间的差异小于二语者[9]。Leko-Szymaska 以100篇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作文和69篇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作文为语料调查了学习者主动性词汇的发展状况, 研究表明,受试的主动性词汇在分布和复杂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增长[10]。

词汇知识深度研究主要借鉴Nation 的词汇知识框架,包括语言形式(发音和拼写)、句中位置(语法句式和搭配)、使用功能(频率和正确的使用)以及词义(意义及与其他词的关系)[11]。Leko-Szymaska 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了测试条件下波兰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知识深度发展状况, 研究表明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与英语水平的提升相关[10]。谭晓晨(2006b)以英语专业1-4年级157名学生在一学期内所写作文为语料研究了8个高频词的词义和搭配知识发展过程,发现不同类型的词汇知识发展速度不同:词义知识增长的速度较为缓慢而搭配知识具有阶段性的发展特点[12]。谭晓晨通过分析英语专业1-4年级学生作文从拼写知识、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词汇知识深度的增长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但各类深度知识呈现出非同步发展的趋势[13]。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同时从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两个纬度考察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过程。谭晓晨从这两个维度入手以157名英语专业1-4年级学生一个学期内所写作文为语料研究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特征[14]。马桂花通过分析西部某重点高校252名1-4年级大学英语学习者写作语料从五个不同维度横向考察了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路径,发现产出性词汇能力在五个维度上呈现非线性或螺旋性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伴随高原现象或僵化现象[15]。郭玉婕采用纵向研究法以161名英语专业学生第三、五、七学期期末作文为语料从词类和词族两个方面考察了高水平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趋势及性别与专业因素对产出性词汇能力习得的影响[16]。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对于系统研究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最主要的缺陷有两点:(1)只限于从词汇知识广度和深度两个纬度研究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路径和特征,而且多数研究仅限于对其中一个纬度的纵向或者横向考察,忽略了产出性词汇流利度这一重要纬度;(2)所用文本语料主要是研究者收集的某些受试群体的书面语篇,语料的数量和代表性均具有一定局限性。鉴于此情,本文基于学习者语料库从词汇知识广度、深度和流利度三个维度考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过程。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界定

在本研究中,产出性词汇指学习者在英语作文中所使用的词汇。测量词汇知识广度的常用指标包括词汇分布、词汇复杂性、词汇多样性、词汇新颖性和词汇密度。由于词汇新颖性无法有效测评词汇能力发展[17]而词汇密度无法有效区分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的词汇使用情况[18],本研究仅从词汇分布、词汇复杂性和词汇多样性三个维度考察词汇知识广度。词汇分布,即词频广度,指文本中不同词频等级类符的分布比例;词汇复杂性指文本中2 000高频词以外词汇(即本研究中的三级和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词汇多样性指文本的类符与形符之比。

词汇知识深度是指学习者对词汇知识了解的质量或程度[19],其测量参数是词汇深度知识,主要包括由拼写知识(增音、减音、音置换、音易位)、形态-句法知识(生造词、一致、时态、数、冗余、省略、句式以及其他各类与语法相关的错误) 和语义知识(词义、搭配和固定词组)三个范畴、共计十五类知识[14]。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是词汇深度知识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研究只关注这两类词汇知识。

言语表达的流利度即流利性。一般而言,流利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或写出的形符数[20]。本研究所使用语料既有限时作文又有非限时作文,不适合使用此法计算流利性。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21-23], 我们认为,词块使用量(包括频率、多样性、长度等方面)是测量语言产出流利度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主要从词块频率和多样性两个维度考察产出性词汇流利度。

(二)研究方法

由于意在考察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特征,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截面研究法。研究中所用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料来自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2.0)[24]笔语语料中的议论文语料。为了保证语料的代表性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采用分层等距抽样法从议论文语料中抽取1-4年级学生所写不同题目的作文各60篇,形符数分别是16244、15328、16720和21345。语料体裁一致,具有较高可比性。

本研究以类符为基本计算单位考察产出性词汇分布。根据词频高低, 本研究将词汇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词汇、二级词汇、三级词汇和四级词汇,一级词汇使用频率最高,四级词汇则最低。一级词汇是Laufer和Nation词频概貌中的第一个词表, 二级词汇是第二个词表, 三级词汇是第三个词表,四级词汇是第三个词表以外的单词[25]。在分析中,本研究根据语料库统计软件Range自动提取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词汇分布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于词汇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特征的考察也基于Range自动提取的统计数据。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词汇多样性有多种计算方法[26],由于所使用语料文本长度不一,本研究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类符数的平方除以形符数。

对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发展变化的考察,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错误分析法分析形态-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的习得发展状况。首先对语料中的形态-句法知识错误(词性、时态、数、冗余和省略)和语义知识错误(词义、搭配和固定词组)赋码,然后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检索出各类错误的频率,最后换算出每一万形符中错误的相对频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本研究从词块频率和多样性两个角度考察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过程。在本研究中,词块是指能够表达某种意义的结构相对完整的具有一定使用频率的连续词语片段[27]。研究中所关注的词块具备两个条件:长度为3词,最低频率是10。词块提取的步骤是先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基于频率自动提取,然后人工剔除结构意义不完整者。词块频率是每一万形符中词块出现的频率;词块多样性则是词块类符数的平方与词块形符数之比。

四、数据分析及讨论

(一)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特征

1.词汇分布

如表1所示,四个年级受试一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82.39、80.23、79.42和78.01,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二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7.32、7.50、7.92和8.07,显示出小幅上升趋势;三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4.56、5.72、6.13和6.64,呈现小幅增长态势;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均值分别是5.72、6.57、6.52和7.28,整体显现小幅上升趋势,局部有轻微下降。这些数据表明,随着英语水平的逐年提高,四个年级英语学习者对一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在显著逐渐减小,而对其他三个级别词汇的使用比例呈现稳步小幅增长趋势(尽管三年级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略微低于二年级)。这说明英语水平与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关系密切。

为了发现具体的显著发展时期,我们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如表2所示,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在二级词汇和四级词汇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0.18(p=0.73)和-0.84(p=0.18),在一级词汇和三级词汇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2.16(p=0.02)和-1.15(p=0.01);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在四个词汇级别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0.82(p=0.41)、-0.43(p=0.27)、-0.42(p=0.49)和0.05(p=0.95);三年级和四年级受试在四个词汇级别上的平均值差分别是1.41(p=0.20)、-0.15(p=0.72)、-0.51(p=0.42)和-0.76(p=0.22)。上述数据表明,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二级词汇和四级词汇使用比例没有显著差异,而一级词汇和三级词汇使用比例差异非常显著;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四个级别词汇使用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三年级和四年级受试四个级别词汇使用比例也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一至二年级期间内各级词汇(尤其是一级词汇和三级词汇)得到显著发展,在二至四年级期间各级词汇发展速度平缓。这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历程不是均速线性增长过程,而是具有一定阶段性特点。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不同级别词汇的习得不是匀速和均衡发展,而是具有一定选择性特征。

2.词汇复杂性

四个年级受试使用2 000高频词以外词汇的平均类符百分比分别是10.29、12.28、12.65和13.92 (见表3),说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与其英语水平处于同步发展之中。如表4所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词汇复杂性平均值差是-2.00(p=0.01),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词汇复杂性均值差是-0.37(p=0.67),三年级和四年级受试词汇复杂性均值差是-1.26(p=0.18)。这些配对样本t检验数据表明一、二年级受试之间在词汇复杂性上的差异非常显著,而三、四年级受试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次之,二、三年级受试之间的差异最小。这说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复杂性在一至二年级期间发展显著,在二至三年级期间发展最缓慢,似乎存在词汇高原现象。

3.词汇多样性

四个年级受试的产出词汇多样性均值分别为69.12、70.79、77.20和83.85 (见表5),呈现明显的上升发展趋势,这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多样性发展路径与其英语水平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显示, 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之间词汇多样性均值差是-1.67(p=0.60),二年级和三年级受试之间是-6.41(p=0.08),三年级和四年级之间是-6.66(p=0.05)。上述数据表明,在一至二年级期间,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多样性发展平缓;在二至四年级之间,其发展幅度显著增大,其中,三至四年级期间发展最为显著。由此可见,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多样性地发展并非匀速前进,而是具有显著发展区间。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一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在明显减小,二至四级词汇的使用比例在逐渐增大,其产出性词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步前进,关系密切。(2)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受试在一至二年级期间词汇分布和词汇复杂性发展显著,但在词汇多样性上发展较为缓慢;受试在二至三年级期间词汇分布和词汇复杂性发展相对缓慢,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二)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发展特征

1.形态-句法知识

表7中的错误频率统计数据表明,四个年级受试的形态-句法知识很不完备,各个年级都表现出较高的错误频率;但是,高年级受试各种类型错误频率均低于低年级受试,说明形态-句法知识的增长与英语水平的提高是一致的。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一年级与二年级受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二年级与三年级受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而三年级与四年级受试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11),这表明一至三年级期间是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形态-句法知识高速增长期,而三至四年级期间则是缓慢增长期。

2.语义知识

从语义错误频率统计数据(见表8)看,受试的语义错误随着其英语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但是,二年级受试的词义错误频率和搭配错误频率及三年级受试的搭配错误频率明显低于一年级受试,这说明语义知识发展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的过程。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一年级和二年级受试之间在语义知识错误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62),而二、三年级受试之间(p=0.01)和三、四年级受试之间(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显然在二至四年级期间是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语义知识的显著发展期。

综上所述,整体而言,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基本保持同步,但是整体水平不高。从局部分析,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知识深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显著发展期。

(三)产出性词汇流利度发展特征

1.词块频率

统计数据(见表9)显示,四个年级的词块标准化频率分别是142.23、74.71、27.97和462.57,四年级受试的词块使用频率分别是一、二、三年级受试的3.25倍、6.19倍和16.54倍。从词块频率上分析,四年级受试使用词块的频率最高,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年级。

2.词块多样性

四个年级受试的词块多样性分别是1.40、0.70、0.34和3.88。由此可见,四年级受试使用的词块类型远多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受试。这说明四年级受试能够灵活地使用不同词块,而一至三年级受试过于依赖某些词块。另外,四个年级受试的词块类形比分别是0.078、0.078、0.085和0.063,进一步说明四年级受试的词块丰富度远大于其他三个年级。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具有下列两个特征:(1)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与英语水平的提高并非同步。这说明产出性词汇流利度与英语水平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密切相关。(2) 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路径不是直线上升过程,而是升降降升的曲线上升过程。这说明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徘徊不前甚至陡然下降的平台期,跨越这个平台期之后,则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流利度则会高速发展,大幅提升。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而言,二至三年级期间似乎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期。

(四)讨论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探讨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与英语水平存在密切关系,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高速阶段、过渡阶段和巩固阶段,但是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各个维度在每个发展阶段的表现并不相同。高速阶段指一、二年级期间。在这个阶段,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各个维度均发展迅猛;但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发展速度并不均衡,其中,形态-句法知识发展较快而语义知识的发展则出现明显滞后现象;词汇流利度的发展也不甚理想。显然,在高速阶段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速度领先于词汇知识深度和词汇流利度。三年级期间是过渡期。在这个时期,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轻微下降,词汇知识深度各项指标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的发展则降到最低点。巩固阶段是四年级期间。经过长达三年的积累,在巩固阶段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发展稳中有升,知识深度发展速度明显提高,词汇流利性则出现了爆发式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之所以呈现上述发展特征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英语教学环境和课堂环境下外语学习的认知特点。在我国的英语教学环境下,词汇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都重视的内容,并把教学精力集中在扩大词汇上;而对词汇习得的其他方面,如知识深度和流利度重视严重不够。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一、二年级是基础阶段,教师和学生极其重视词汇量的迅速增长,以备战四级考试;三、四年级是专业学习阶段,在专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学生还要积极准备四年级下半年举行的八级考试。显然,对词汇知识广度的重视一直贯穿在教师和学生长达四年的各种教学活动之中。Jiang指出课堂环境下外语学习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缺乏有语境的语言接触,二是存在已有词汇与语义系统[28]。这使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词汇时将注意力主要放在记忆词的形式上,即拼写与发音。当然,词汇学习也是一个建立语义网络的过程,即Henriksen 所言的语义化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建立网络来重新整理或者改变词汇的储存方式,主要涉及词汇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由于外语词汇能力发展初期与母语共享一个语义概念系统,学习者外语接受性词汇知识深度的各个维度发展迅速,但是,并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出性知识。在此阶段,学习者主要借助母语知识掌握外语词汇知识。然而,这种借助母语学习外语的方式不利于迅速提高词汇深度知识的掌握和完整语义网络系统的建立。神经语言学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掌握母语后,大脑中的神经语言系统日趋成熟,对如何学习一门新语言产生影响。Skehan指出话语流利产出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语言知识提取的自动化或语言知识的程序化[29]。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在外语词汇和概念表征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确立外语表征系统的独立地位。这要求学习者抛弃借助母语学习外语词汇的做法,逐步培养外语思维习惯与模式,从而构建和完善外语语义概念系统,深化词汇知识的接受与产出。

Henriksen认为,语义网络的建立是词汇习得的最终阶段[4]。这似乎表明词汇知识深度各个维度的发展是以词汇知识广度的先期发展为基础。本研究的结果似乎验证了我们的这一推测。我们发现,随着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知识广度的逐步发展,其词汇知识深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过渡期和巩固期[30]。李晓也发现词汇知识广度和词汇知识深度存在高度正相关(r>0.05)[31]。这说明重视词汇知识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与提升。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我们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知识深度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特征。但是,其产出性词汇流利度和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却在过渡期出现发展速度减缓甚至下降的“僵化”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具体原因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本研究的发现,我们认为应该在一、二年级产出性词汇能力高速发展阶段,帮助英语专业学生采取恰当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措施,进一步促使其词汇能力的快速发展;同时,关注过渡阶段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引导其采用恰当方法提高词汇学习效率,顺利跨越词汇学习高原期。

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仅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过程做了量化分析。其次,本研究采用的语料体裁单一,没能包括记叙文、说明文等体裁语料。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本研究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过程的描述和分析能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COADY J,HUCKIN T.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5.

[2] MEARA P M.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 Neglected Aspec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J].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Abstracts,1980,13(4):221-246.

[3] SINGLETON D.Exploring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271.

[4] HENRIKSEN B. Three dimensions of vocabulary development[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9,21(2):303-317.

[5] 鲍贵. 二语学习者作文词汇丰富性发展多纬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8(5):38.

[6] LAUFER B. The development of L2 lexis in the expression of advanced language learner[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1,75(4):440-448.

[7] LAUFER B. The lexical profile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Does it change over time[J].RELC Journal,1994,25(2):21-33.

[8] LAUFER B. 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 Same or different[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8,19(2):255-271.

[9] LAUFER B, PARIBAKHT T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ies: Eff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Context[J]. Language Learning, 1998,48(3):365-391.

[10] LEN'KO-SZYMAN'SKA A. How to trace the growth in learners active vocabulary? A corpus-based study[C]//KETTEMANN B, MORKO G.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Amsterdam: Rodopi, 2002:217-230.

[11] NATION I S 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 Newburg House,1990:46-89.

[12] 谭晓晨. 英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过程初探――一项基于词义与搭配的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50-53.

[13] 谭晓晨. 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发展的研究[J]. 外语教学,2007(2):52-56.

[14] 谭晓晨. 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202-207.

[15] 马桂花. 课堂教学环境下写作中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7.

[16] 郭玉婕. 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7] READ J. Assessing Vocabular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8.

[18] ENGBER C. The relationship of lexical proficiency to the quality of ESL Composition[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5,4(2):139-155.

[19] READ J.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 of L2 vocabulary knowledge[J]. Language Testing,1993,10(3):355-371.

[20] WOLFE-QUINTERO K, INAGAKI S, KIM H. Y.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writing: Measures of fluency, accuracy, & complexity[M].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8:26.

[21] PAWLEY A, SYDER F H. 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 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M]//RICHARDS J, SCHMIDT 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1983:191-225.

[22] NATTINGER J R, DECARRICO J 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5-8.

[23] WEINERT R. The role of formulaic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review[J]. 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2):180-205.

[24] 文秋芳, 梁茂成, 晏小琴. 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5] LAUFER B, NATION P. Vocabulary size and use: Lexical richness in L2 writing prod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307-322.

[26] 文秋芳. 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口语―笔语词汇的差异[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9-13.

[27] 许家金, 许宗瑞.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互动话语词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6):437-443.

[28] JIANG N.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 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47-77.

[29] SKEHAN P. A frame 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1996(17):38-62.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49-02

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因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化,中国与国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逐渐多元化。特别是民间交流逐渐盛行,英语的使用不再局限于少数人,而是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在这种全民学习英语的社会背景下,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能否流利的使用英语同西方友人进行交流逐渐成为检测英语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满意程度,以浙江省为例,傅正对浙江省五个地、市涉外部门人事管理层和员工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在被调查的人员中,约有60%的人获得大学英语三级、四级及六级等各类水平证书,这表明人事管理层对员工英语水平与员工的自我评估是一致的,而反映出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期望值及实际需求有一定的距离。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应该体现其特点。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和传递情感的一种重要工具。而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大学生仍然难以摆脱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被看做衡量学校教学效果,或教师努力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使大学英语教学演变成应试教学。同时《大学英语教学》(修订本)提出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重视打好语言基础,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把教学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和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孤立待之。

二 新四级的改革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且薄弱的环节。而独立学院作为第三批次录取,较“二本”高校新生成绩又偏低,大多数学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仍不能熟练阅读外文书籍,难以用英语与人交流。新四级考试较以往的四级考试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独立学院英语的教学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学生基础普遍薄弱、师资力量较弱的情况下,按四级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针对我校特殊的教学环境,我院英语教学人员开展了多次的科研会议,讨论新四级下如何开展大学英语课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部分:大学英语和英语听说。主要讨论怎么样将英语听说课与读写课融合起来,充分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译五个方面的能力。

文秋芳在《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一文中曾提出输出假设的基本理念:输出是目标,又是手段;以输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用经济术语就是:以需求促供给。这种需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学生的需求;(2)社会的需求。结合新四级,写作和新增的段落翻译为信息或语言能力的输出,而听力和阅读为语言的输入。可见新四级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学生语言能力输出的考查。

1.我院学生听说能力、读写能力和翻译能力较薄弱的表现

第一,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较小。《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入学时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受过一定的训练。通过对我院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发现:60%的学生高中英语单词掌握量仅为1000个左右,在听、说、读、写和译这几个方面最担心的是听力和翻译。同时,四级要求的词汇量在4000左右,这远远超过了学生单词的储备量。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就会出现,不能及时反馈听到的信息。阅读时看不懂文章的内容;翻译时单词的储备不够,无法找到与中文对应的英文表达。词汇量的不足,还表现在当学生与人进行英语交谈时,无法找到与英文对应的单词,迫使交际中断。

第二,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既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消极干扰的作用。在母语负迁移中,语法的负迁移对学生翻译和写作的影响是最大的。英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如汉语中名词没有单复数的变化,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同时,汉语重意合,所以汉语句子的结构一般散乱,主语常常被省略;但英语句子一般是严谨的、完整的,既主谓宾齐全。大学生的母语思维比较程式化,而英语思维能力较弱,且反应慢。因而运用英语时,常常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因而影响写作的水平和翻译的效果。

第三,辨音能力较差。语音和语调的不同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连读、弱读、爆破、同化都会对听力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没有掌握英语的相关发音规则也是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2.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对策

第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以教学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加大检查的力度。确保学生的词汇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学生语音基础,花一定时间讲授单词的发音规则,包括连读、弱读、爆破;同时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听写小短文的作业,反复听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可以反复的印记不同单词的发音,有利于学生在听力的过程中正确地、准确地提取单词。

第二,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强化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由于我院学生的基础普遍比较薄弱,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纠正学生固有的汉语式英语表达方式。在批改作文方面,采取面对面的方式,逐一纠正学生的问题。在翻译方面,教授学生正确的英语表达形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文章,通过听和读的方式,输入正确的英语表达模式,再通过说、写和译的方式运用这些表达方式。输出的可接受性,能促进输入接受的积极性和效率,从而促进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发展。

第三,改变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打破听说课与读写课的束缚,实现听、说、读和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说不仅仅局限于听说课,也可以扩展到读写课。说的内容可以多样,可以转述听到的内容、复述听到的故事;当然也可以根据读写课的话题引申出新的话题。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由重语言知识向重语言运用转变。例如:新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课hotpot讲到的中国文化。可以让学生谈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第三课pity for stranger里,可以挑出作者与乞讨者的对话,而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扮演乞讨者和路人。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第四课讲到关于love letter和wedding,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写一封情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组织表演一场关于西方婚礼的话剧。通过这些训练增加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书面和口头语言运用能力。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加强口语训练的同时补充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方式。

三 总结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的作用更为突出,因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教师需要比其他学校付出更多的劳动力,从点到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译这五项基本技能。要深入开展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使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政、庞继贤等.中国入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及需求预测[J].外语界,2001(5)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3]顾定兰.社会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转轨[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31~33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3

高等教育

(1)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listening texts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张景京

(3)impa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word understanding 黄伟

(6)on the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徐小靓

(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lytechnics students whose is not specialized and not major in english

徐硕雁

(10)大学英语课导入部分的互动性及教育性 姜华

(11)英语课堂用语的语用学分析 李鑫 陈盼

(12)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刘娟

(14)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潘丽萍

(15)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失衡状况及对策研究 王静

(17)英语三级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的应试技巧和策略 王国琼

(18)推进项目教学法 构建高职语文与专业课结合的平台 姜静

(19)高校微积分的教学浅析 林喜季

(20)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方式的探讨 邵杰

(22)钢琴曲《彩云追月》音乐分析及演奏处理 张美静

(23)科学发展成人教育的对策探析 俞红梅

(24)关于将雷锋精神融入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探索 胡丽芳

(25)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李满 刘恩锁

(26)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李花 孟得华

(27)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陆路 李萍

(29)浅谈现代微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宋兆齐

(31)“丑”之我见 苏敏

(32)高职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王又军

(33)微电影语境短片创作的教与学 吴迎君

(35)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辛悦

(36)浅议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工作 颜冬

(37)凝聚班集体向心力 建立和谐大学班级——大学生班长有效管理班级的策略浅探 张旭

(38)参加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张亚东 郑玉娟 孙德刚

(39)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研究 邹静兰

(40)人体工程学在展示中的应用 班乃明

中学教育

(42)大阅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营养品 鲍冬梅

(4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偷懒” 董海英

(44)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初探 黄非冰

&

nbsp; (45)语文教学中“关联作文”的实践和思考 蔡登科

(46)作文教学备考策略与技巧 冯华琼

(48)“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在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例谈 褚芳芳

(49)让生活的浪花绽放——浅述体验在作文中的运用 王恒

(50)让“思维”飞一会——浅谈高三语文课堂留白艺术 谭蕾

(51)中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蔡亮

(52)浅谈新课标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冯军梅

(53)新课标下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方略 戈静

(54)细节之美——谈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高立志

(55)综合性作文题型引导作文教学改革方向 冯兴华

(56)2012年高考作文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黎静萍

(57)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措施探讨 高尚武

(58)苏北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困难和对策 杨孝雷

(59)谈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策略 葛春荣

(60)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刘军

(61)刍议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方法 韩志勇

(62)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的解析 马艳

(63)做一个会激趣的老师 李芹

(64)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马路

(65)初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刘晓艾

(66)朗读对初中生的作用之我见 孙子东

(67)高中生不良阅读心理及其优化 王美莲

(68)注重教学艺术性,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 王万元

(69)课后练习在初中语文复习中的运用研究 汪东风

(70)“文”和“言”的完美结合 魏杰允

(7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探微 杨爱玲

(72)巧用多媒体,优化文言文的教与学 杨德东

(73)借助想象、联想,提高教学效益 杨家山

(74)回归高中文言文教学 彰显汉语语言魅力 姚春亭

(75)试论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于千

(76)浅谈排比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张玲

(77)情在不言中——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赵启云

(78)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赵宗明

(79)作好读书 达到良好的诵读效果 钟冰

(80)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周成平

(81)巧借诗歌三篙力,赢得作文一脉香——浅谈如何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朱凯

(82)激发学生兴趣,展现文言魅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思路浅探 周成荣

(83)浅谈本土文化与作文资源的结合 朱燕英

&nb

sp; (84)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周云田

(85)读出诗歌情韵来 宗玉波

(86)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程长胜

(87)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中的运用 贾兴艳

(89)“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张海莺

(90)立体几何教学之我见 曲显明

(91)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阮秋月

(92)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 高宏军

(93)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技巧例谈 吴月军

(94)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肖云

(95)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朱秀华

(9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徐晓霞

(97)数学后进生问题的对策思考 仲其龙

(98)农村英语“后进生”产生原因及其转化途径 陈洁

(99)例谈初中英语听力阶梯式教学 陈国强

(100)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陈连红

(101)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浅析 陈丽

(102)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黄斌

(103)实施任务型教学,创建精彩课堂 李洪英

(104)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锦兰

(105)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 李义满

(106)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答题策略 黄德志

(107)初中英语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研究 李慧

(108)我的学习我做主——谈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汤晓蓓

(109)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马宜江

(110)浅谈高中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学 王辉

(11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陆洪燕

(11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许朝银

(113)如何让语法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黄斌

(114)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 张玲

(115)初中英语教学中新型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王薇薇

(116)新课程教学中政治教师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翟新鲜

(117)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 李铁

(118)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究 齐洋生

(11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王永波

(120)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裘建

(121)探求初中地理教学的“三模块教学

” 杨梅

(12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陈金凉

(124)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的方法 李云

(125)高三物理复习课之快乐小攻略 李小明

(126)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王达浩

(127)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傅丽华

(128)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开发与培养的策略 任利军

(129)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洪秀玲

(130)浅谈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崔世林

(131)浅谈提高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钱书江

(132)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徐军

(133)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许波

(134)高中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的再认识 杨登轩

(135)浅谈在体育课改中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运动兴趣 刘琼

(136)如何解决美术鉴赏课存在的问题 王洪梅

(137)浅谈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杨伟琳

(138)谈肖像素描方法 周游

(139)高中美术教学中实现校本推进策略的研究 黄秋雁

(140)见仁见智各千秋 郭莲

(141)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华翠芹

(142)试论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顾建忠

(143)高效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零玉英

(144)论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 孙祥

(145)班主任的人文管理艺术 张金丹

(147)浅谈新形势下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策略 陈志斌

小学教育

(148)教学中要注重细节 陆文霞

(149)激活创新思维 闪现智慧的火花 白兰花

(15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写话 郝妍

(151)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感悟 贺秀

(152)架设小学生“作文”和“新意”的桥梁 季文修

(153)聚焦“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鲍俊武

(154)创新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陈远俊

(155)语文美育思想研究 付金风

(156)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姜玉君

(157)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王正婧

(158)创新内容,改变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葛希波

(159)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徐思花

; (160)研究习作教学策略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华学红

(161)最是书香能致远——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王素君

(163)农村小学生作文思路拓展的几点思考 李桂芝

(164)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浅析 李尚海

(165)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李永明

(166)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解题能力之我见 林素霞

(167)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 刘庆庆

(168)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马学瑾

(169)小学语文教育对张扬儿童自塑个性的研究 李金跃

(170)互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钱瑜

(171)探讨小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施淑梅

(172)联系生活实际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史林艳

(173)书香润泽校园,阅读充盈生命——关于小学阅读指导的几点思考 施彩华

(17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魏志东

(175)浅谈低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许东

(176)学以致用为根本 黄红兰

(177)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尝试 杨颖

(178)广开言路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 薛玉珍

(179)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 周月侠

(180)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 张小飞

(181)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 吴英

(182)挖掘生活源泉 优化作文教学 朱荣梅

(183)优化小学写作教法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杨志权

(184)走进文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朱作梅

(185)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简探 陈士高

(186)智慧应答 成就精彩课堂 孙华峰

(187)用趣味开启小学低年级数学之门 丁平

(188)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李伟杰

(189)创新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顾建芳

(190)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 扈善国

(191)打造小数数学高效课堂刍议 毛志林

(192)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索 李杰

(193)把握“五度”,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谢怡梅

(194)小学数学教学浅探 孟令巧

(195)浅析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王玉东

(196)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验证、拓展能力 严正光

(197)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钱永梅

(198)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杨丽娟

(199)试论体态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蒋蓉蓉

(200)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 章慧

(201)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探究 殷艳

(20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朱晨霞

(203)浅谈课堂评价的激发作用 赵宝森

(204)在沟通中寻求和谐——浅谈小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陈永红

(205)向往“至圣”的道德理想境界——由《中庸》的一句话想到的 郑丽芹 冯兆海

(206)整合电子白板技术,搭建信息技术课堂新平台 黄勇

(207)用语言浇灌,以情理育人——谈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李勇

(208)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罗晓明

(209)在情境中激感的火花 孙佳

(210)开展游戏教学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田原

(21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谢祥斌

(212)浅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张美红

(213)试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张素美

(214)浅谈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 谢环

(215)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陆卫

(216)农村小学美术课改十年后的思考 冯素云

(217)多途径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张淑华

(218)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赵彩凤

(219)爱是一种责任 石云秀

幼儿教育

(220)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王玉春

(221)简谈如何进行刚入园幼儿的教学工作 常媛静

(222)阳光体育 快乐体验 方娅萍

职业教育

(22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黄喜超

(224)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程迎春

(225)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 丘素珍

(227)听说读写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运用策略 孙国军

(228)不仅仅是生命活力的颂歌——刘成章《安塞腰鼓》创作风格解读 郝雪琴

(229)中职语文兴趣教学——《雷雨》一文课堂教学的尝试 张峰

(230)比较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例谈 郭菊兰

(232)谈谈中职数学的分层次教学 谭鹏

(233)做好职中毕业生就业指导 实现职业教育社会功能 金霞

(234)浅谈几何形体在素描学习中的作用 金书芳

(235)运用图书馆资源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写作 林慧

(237)谈中专生静物素描训练方法 蒋成瑞

(238)?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

畚谋镜闹魈逍约捌湟庖宓纳??杨科

(240)研究性作业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刘芳

(241)浅谈钳工实训安全教育 孙宏林

(242)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动力——幼师地理课堂教学克服学生学习障碍的实践与思考 武洪川

(243)中职电子电工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究 孙玉锋

(244)职业中专《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项目教学法 崔涛 燕子连

(245)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张建伟

(247)小议中职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军

教育探讨

(248)《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毕红书

(249)《家》教学设计 李素芳

(250)《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 潘玉蓉

(251)《学棋》第二课时 汤维克

(252)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吴新华

(253)《二氧化碳的功与过》教学设计 翟其君

综合文稿

(255)浅谈怎样做好女工工作 袁金蓉

(256)小组工作在涉外收养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邱文婷 何丽菲

(257)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闫彬

(259)关于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相关关系的论述 许云祥

(260)浅谈陶瓷质量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曾良焕 郑永泉 陈炎良

(f0003)《读与写》杂志教育教学刊投稿须知 无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4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45-04

一、开放教育在线学习活动的相关研究

在线学习活动领域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技术视角的在线学习活动平台的研究,即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提供相应著作工具和运行环境。其中较为著名的是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研发的支持学习活动编列的播放器和运行环境的LLMS系统、欧盟研发的全球第一个实施IMS-LD标准的软件Coppercore,以及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赞助的研究项目Reload,目的是提供软件工具,以使LMS-LD标准能够更好地支持更大范围内的教学和复杂的学习环境。二是基于教育学视角的探讨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比较著名的是JISC资助开发的IADiE(Learning Activities Design in Education)学习活动参考模型的项目,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共同资助开发的用于学习活动设计的工具包——Dialog Plus Toolkit(DPT)等。在此基础上,国内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何伏刚、陈丽采用行动研究法探讨网络课程中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徐宁等人分析了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从学习活动与资源整合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模型。关于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现状主要是通过协作型、探究型、情境型、小组形式、讨论式等类型针对某一具体学习活动类型进行设计的研究。王菊在远程小组合作学习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了现代远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框架。但是,对于开放教育教学设计的在线学习活动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成果都较少。本文试图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在开放教育领域尝试采用在线学习活动引领的教学设计。

二、开放教育在线学习活动设计要素

学习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设计学习活动首先应明白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杨开城认为,学习活动的主要要素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操作步骤、交互形式、成果形式、角色和职责规划监管规则、评价规则等。学习目标决定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制约其他各个要素。开放教育虽然采用在线教学形式,但是其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素与传统形式的教学设计中学习活动设计要素既有共性,亦有其自身的特色。结合开放教育特点,在线学习活动设计要素可进一步细化为在线活动主体、在线活动目标、在线活动任务、在线活动组织形式、在线活动实施流程以及修改完善等。

开放教育在线学习活动以活动主体(即学习者)为基础,结合学习内容制定活动目标,然后将具体的活动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任务;根据活动任务的特点,选择活动形式(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以上均属于在线学习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思考成熟后便进入在线学习活动实施阶段,在线学习活动实施设计又进一步细化为活动环境、活动规则、活动流程和活动评价等四个步骤。在此过程中有不断修正完善的环节,体现了一般教学设计的思想。在线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下。

(一)强调活动主体的特征

开放教育学习者是行为活动的主体。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以学习者为基础,了解有关行为活动主体的特征,如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以及工学矛盾等因素。活动主体的特征是后续流程的基础。

(二)明确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的作用是明确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方向,衡量其学习的水平及标准。简而言之,活动目标是关于学习者在线学习活动完成之后能够做什么(或做得更好)的具体阐述。活动目标的制定应尽量避免使用诸如“知道、理解、掌握、认识到重要性”等抽象术语,建议使用“陈述、描述、举出实例、区分、表现出、展示出”等具体术语。活动目标一般直接继承于单元学习目标,无须再进一步细化。

(三)设计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与活动目标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学习任务是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是将目标细化或具体化为一个有机关联的项目”。依据学习目标将学习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转化过程。它需要教学设计者运用全部的生活经验与智慧。

活动任务通常表现为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或待完成的项目)。问题意味着一种认知冲突或价值冲突。有效的问题可以成为吸引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源。由此可见,以在线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具有问题驱动的本质,而要彰显这种本质就要想办法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具体的活动任务设计需兼顾学习者的基础及学科内容,循序渐进。“高质量的活动任务不但要将新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联系起来,而且要在新的知识技能与学习者生活经验、实践领域以及学习者的兴趣点之间建立联系,以此促进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选择活动组织形式

开放教育的在线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至于采取哪种在线学习活动形式,首先,取决于学习任务的要求。如果需要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应尽量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如果需要分组讨论或者分工协作,则可以选择协作学习的形式。其次,还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征因素。对于学习动机较强或者学习氛围活跃的学习群体,协作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反之,只会使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教学平台的功能对协作学习的策略也有重要影响。普通论坛功能可以支持一般性的讨论,但对于辩论、协同写作、角色扮演这样的合作策略,则需要开发专用的功能。

目前,比较适合协作学习的教学平台是基于Moodlc的WiKi讨论区。协作学习的每一个学习过程痕迹都会有所记载,包括修改过程和最终成果。这对于比较注重过程学习的开放教育形式是比较有利的。但是,现在开放教育对于该平台尚处在开发阶段。目前,正在使用的电大在线平台只在课程讨论区组织协作学习,每个学习小组组长以新帖的形式呈现小组讨论的问题(项目),组员以跟帖的形式参与讨论,最终小组长总结小组活动成果。该平台对于协作学习的不足之处是,无法完全跟踪小组讨论的过程,更多的是呈现组员的学习成果,对于问题碰撞的火花和痕迹无法记录。

(五)设计活动实施流程

确定了活动的组织形式后,接下来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活动类型进行详细设计。具体分为活动环境、活动规则、活动流程和活动评价等四个层面。活动环境包括活动平台的选择、学习资源内容及形式的选择等。开放教育目前使用的教学平台是电大在线,应充分利用电大在线现有的栏目设置。学习资源和形式的选择主要依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学习者学习特征;活动规则主要涉及教师规则和学习者规则,具体来说就是,规定在在线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职责义务,以及学习者参与在线学习活动应该遵守的活动职责和权力,完成任务的期限及奖惩措施;活动流程必须根据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活动序列,活动内容一般以问题或项目呈现,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活动时间的安排,在线学习活动的监管措施。活动评价是对参与在线学习活动的学习者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考量,一般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侧重于活动过程,包括参与的积极程度、在线学习活动的时间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对活动成果的评价,包括测试题的成绩、活动成果质量的高低的评价。

(六)修改完善

修改完善是对在线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的环节。这一环节贯穿活动设计的始终,实现了发现不足就能够及时改正的目的,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开放教育在线学习活动实施流程设计

(一)在线导入

在线导人属于在线学习活动的热身环节。导人设计得合理有趣,有利于消除学习者参与活动过程的畏难心理,以及师生时空分离的孤独感,有利于吸引学习者积极参与。导入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习者的自我介绍。在学习者自我介绍前,教师首先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尽量不要板着面孔,要有亲和力,对于学习者的自我介绍教师应及时发出欢迎、鼓励的反馈。彼此熟悉之后,引导学习者了解课程介绍。课程介绍内容一般放在电大在线的“课程介绍”栏目,不是将课程介绍内容放在栏目下,任由学习者自主浏览,而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习者浏览。课程介绍中必须包含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活动的要求和奖惩措施,以及学习资源建设情况,让学习者对本课程的概况有个初步印象。

在线导人环节也有任务分配。学习者了解本课程的概况、学习方式以及资源建设情况后,结合自身的条件,构想自己本课程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可以发至教师邮箱,但最好是在课程论坛提交,便于师生共享成果。

(二)分解在线学习内容

根据课程单元或章节甚至是学习模块的要求,将在线学习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任务的形式可以是一个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个项目甚至是一个个操作。在线学习活动任务的设计以单元学习内容为依据,但必须兼顾学习者的基础。任务必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适时补充学习者恰需的学习资源。所谓恰需的学习资源,是指提供的资源是为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学习资源是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所能够驾驭的,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学习资源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文本资料,也可以是视频、音频资源。所提供的资源只是为了辅助学习者完成目前的任务。

(三)展示在线学习活动成果

在线学习活动成果一般分为形成性成果和终结性成果。在线学习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既可以是参与活动的过程,也可以是最终的成品,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对于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更多的是以学习报告或者是小组讨论结果的形式呈现,最好是在课程论坛以附件的形式提交,便于学习者分享其成果。而对于封闭式的学习成果,比如在线测试,只能在在线测试平台呈现,但是教师可以将优秀学习者的成绩在论坛公布,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四)评价在线学习活动

评价在线学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学习者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价在线学习活动具有激励与约束的双重作用。对于学习动机较强的学习者,评价是激励性的,有助于强化学习者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而对于学习动机较弱的学习者,评价则具有约束的功能,“强迫”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为了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在线评价应当客观、公正,同时,在线学习活动的评价成绩在课程成绩中应占有合理的比重,以使在线学习活动评价与其他学习评价(如终结性考试)有机结合,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无论是活动参与的过程,还是活动成果的展示,教师必须及时予以反馈。

(五)择机介入监管

开放教育更多采用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模式。没有“教师主导”,学习者很可能会迷失方向。但是,教师又不像传统课堂那样时时出现在学生的身边。教师主导在线学习活动贯穿于整个在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主导的时机和方式是学习者恰巧需要的时候,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开放教育“学与教”的模式所决定的。教师监管的内容包括在线学习活动的引导、在线学习活动过程的监督、疑难问题的解答、在线学习活动的评价等。

四、开放教育“大学英语”在线学习活动实施案例

“大学英语”(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教育部的网考课程“大学英语”分为A、B、C三级,本文专指“大学英语”B级)是教育部针对网络院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学习者设立的统考课程,由于开放教育学习者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不高,面授辅导课到课率低,有的开放教育办学单位甚至取消了“大学英语”的面授辅导,因此在线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在线学习活动为引领的在线教学设计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一)设计活动目标

本课程是教育部的统考课程,属于应试教育。学习者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更多的是希望在线学习内容能更接近网考试题。教育部对“大学英语”网考下发了教学大纲,但教学大纲过于笼统。根据在线学习活动目标的设计方法,对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模块予以分解,分解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在线学习活动目标。

1 交际用语。根据大纲的要求,考生应掌握日常生活常见情景中的基本交际用语。活动的目标:一是区分不同的交际用语类型;二是按类别搜集交际用语并熟记。

2 阅读理解。根据大纲的要求,考生应能读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个单词。考生应能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活动的目标是:区分不同阅读理解题型;链接对应题型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完成模拟题上的18篇文章的试题。

3 词汇与结构。根据大纲的要求,考生应认知3000个单词,并熟悉掌握其中的1800个单词及其基本的搭配;考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并能在语言活动中较正确地加以运用。活动的目标是:背诵指定的词汇表;区分不同考题的出题技巧;归纳语法规则;运用语法规则练习巩固。

4 完型填空。大纲尚未对此做出明确说明和要求。但根据该题型的试题及解题技巧,设计活动目标为区分单词类别,根据此类特性组成句子。

5 英译汉。大纲要求,考生将难度适中的英文句子翻译成中文。考生应能对英语原文有准确的理解;做到译文通顺、达意。活动的目标是:厘清英译汉技巧分类;按照翻译技巧将模拟题的翻译试题分类;运用技巧翻译专项练习。

6 写作。大纲要求,考生应能写出长度不少于80词的常见应用文及一般的叙述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考生应能较正确地用语法、词汇、拼写、标点进行表达;基本做到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活动目标是:区分英文作文的分类;将模拟题的作文范文分类;运用写作技巧设计制定作文框架;将作文框架补充完整。

(二)设计在线学习活动流程

“大学英语”课程在线学习活动遵循开放教育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流程,课程介绍放在电大“课程说明”专栏,同时增加了学习指导内容。教师介绍放在“教师介绍”专栏,学习者的自我介绍在“课程论坛”呈现。活动内容的设计,依据活动目标,结合《大学英语》辅导教材的9套模拟试题内容,兼顾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整合了相关题型的解题技巧和专项练习等学习资源,形式分为文本资源和视频资源,学习资源分阶段、分批次分别上传在“课程辅导”专栏,同时在课程讨论区有活动任务的提醒,以精华帖的形式置顶。活动形式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分属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成果呈现形式主要是学习计划、学习报告、小组讨论报告和专项在线测试题。除了专项测试题,所有成果都通过课程论坛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1 导入。活动任务:一是阅读本课程的课程说明、学习指导及教师介绍,熟悉本课程的学习资源及学习环境;二是自我介绍。活动形式为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为一周。成果呈现的形式是课程论坛发新帖。

2 交际用语。活动任务:一是阅读(观看)交际用语的分类标准及解题技巧的文本资料(视频讲座),活动形式为自主学习;二是按类别分类模拟题交际用语,活动形式为协作学习;三是搜集交际用语并熟记,活动形式为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为三周。成果呈现的形式是论坛讨论及在线测试。

3 阅读理解。活动任务:一是阅读(观看)“阅读理解”阅读及解题方法的文本资料(视频讲座),活动形式为自主学习;二是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方法完成模拟题中的18篇文章的试题,活动形式为协作学习。活动时间为三周。成果呈现的形式是论坛讨论及在线测试。

4 词汇与结构。活动任务:一是阅读(观看)词汇与结构解题方法文本资料(视频讲座),活动形式为自主学习;二是按词类、句法归纳语法规则,活动形式为协作学习。活动时间为四周。成果呈现的形式是论坛讨论及在线测试。

5 完型填空。活动任务:一是阅读(观看)完型填空解题方法的文本资料(视频讲座),学习形式为自主学习;二是复习词类的划分及句法作用,学习形式为协作学习。活动时间为二周。成果呈现的形式是论坛讨论及在线测试。

6 英译汉。活动任务:一是阅读(观看)英译汉技巧的文本资料(视频讲座),学习形式为自主学习;二是按照翻译技巧将模拟题的翻译试题分类,学习形式为协作学习。活动时间为二周。成果呈现的形式是论坛讨论及在线测试。

7 写作。活动任务:一是阅读(观看)写作技巧及英文作文分类的文本资料(视频讲座),学习形式为自主学习;二是将模拟题的作文范文分类,学习形式为协作学习;三是运用写作技巧设计制定作文框架,学习形式为自主学习;四是将作文框架补充完整,学习形式为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为三周。成果呈现的形式是论坛讨论及在线测试。

(三)评价与反馈

对于课程论坛的学习者发帖,一般应在24小时内及时予以回复。每周选择一天实时在线与学习者互动,实时解决在线学习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在线学习活动参与较为积极的学习者,每周评出希望之星,提出表扬;学习者在线测试的成绩,在提交成绩结束三天内,在论坛公布成绩,同时公布试题正确答案及题解,便于学习者及时核对,查漏补缺。

大学英语三级作文范文5

【摘要】成人英语教学是一项针对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成人学习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并具有其自身的特征,这给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同时,这也是成人英语教学与研究的逻辑起点。如何根据成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扬长避短,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风格,不仅对提高教学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日益发展的成人教育意义也十分重大。

一、成人英语教学的基本状况

目前成人教育英语教学大约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而开设的英语教学。参加这一类学习的学生多为在职人员,或中专、职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另外,因高自考增加了本科阶段的考试,因此,也有一部分已具有大专学历的学员参加这一类型的学习。这一类学校的教学多为补习性质。学习时间一般是周末、晚上以及假日。第二类为全日制私立学校中的英语教学。这一类学员主要为高考落榜生,上课时间基本和公立大学相同,属于助学性质。这一类学生将参加其所在学校的考试。在其通过各科的考试后,取得该校的毕业文凭,一般为专科学历。第三类为各公立大学夜大部的学生(也有个别脱产班)。这一部分学生多为在职人员,参加各大学各个专业的学习,英语为其公共课。学员参加校内考试,通过后即获得该校的本专科文凭。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高一层的学历以适应现任岗位的竞争。其学习时间多为晚上或周末以及假日。本文主要讨论第三类英语成人教育,即成人高教英语。

成人高教英语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全日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翻版,后者存在的诸多问题均在前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相反,成人教育自身的特点则或多或少地被忽视了。具体而言,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教育观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总体上讲,我国成人英语教学同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是一致的,应试教育和学历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尚未从根本上树立,这是成人英语教学所依托的社会环境。这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二)成人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有待确立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数量不等的练习作业,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目的是为了应付不同形式的水平考试或学业考试。学生则是以配角或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身份参与英语教学过程的。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差,效果则是“费时多、收益少”。从英语教学规律来看,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重心放在强化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这一根本目标上。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因此,语言技能的掌握就依赖于学生主体的实践。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无法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课堂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推之,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环境又有赖于课堂交际情景的设定或营造。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具备这种功能,因而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三)同全日制大学英语教学相比,成人英语的教学手段显得更为陈旧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成人英语教学手段还停留在“三一”阶段(即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很少有人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CAI课件的开发使用就更无从谈起,即便是普通的语音实验室也很少使用。

二、成人英语教学的特征分析

(一)教学对象复杂多样

成人英语教学的对象在整体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他们层次不一、要求各异,这是影响成人英语教学效果的直接原因。(1)学习的动机不同。不少学生的学习动因是为获取文凭,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成绩仅仅满足于合格过关,不想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当然,也有不少学生是为了强化工作能力和求知而学习。这类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自觉性较强,积极性较高,要求老师向他们灌输更多的知识。(2)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成人学生入学考试时不考英语,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他们当中既有初中毕业生,又有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和职中毕业生,有些学生甚至入学前从未学过英语。(3)职业背景不同。一个班的学生往往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有的是企业职员,有的是医务人员,有的是宾馆服务员等。(4)年龄层次不同。学生中老、中、青各年龄阶段皆有,大的五十多岁,小的十几岁,但总体来讲年龄偏大,虽有一定的工作及生活经历,但普遍英语水平不高。表现在发音不够准确,以汉语的思维习惯学习英语,词汇量较小,口语、听力和写作能力基础差。

(二)成人英语学习的优劣

成人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着巨大的不同。根据Stephen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人类第二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是“少年早期(earlyteenaSe)”。少年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还没完全丧失,身体各语言习得器官还无完全钙化,而同时与母语习得相比,又已拥有一定的经验,不再盲目:且少年儿童长于记忆,过目不忘,所以青少年学习外语有自身的优势——容易朗朗上口,形成较为地道的语音语调等等。但成人学生恰好相反,他们语言习得期已过,对于外语的学习已不再是无意识的识记:记忆能力,特别是机械记忆能力已逐渐递减,呈下降趋势:母语干扰大,时时处处将外语与母语作比较,甚至用母语语音去读外语,用母语的句法结构去套外语;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久之产生厌烦心理,部分成人学生学习的动机是“通过考试,拿到文凭”,带有“应试”的色彩:学习中怕羞,怕丢面子,不愿开口;工作、学习双重压力,造成精力不足。

但是,成人学习英语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学生生活经历较复杂,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成熟,虽然模仿和记忆能力较差,但他们的综合演绎能力、理解力和分析力比较强;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他们容易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迅速地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因此他们学习英语时理解能力都强,出于商务活动、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等等的现实需要,学生的学习愿望较强,从而形成了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教学条件相对恶劣

由于英语教学在普通高校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在教学条件上有着成人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普通高校英语师资力量较强,而且许多学校聘请了专门的外籍教师,成人教育在师资力量上则显得匮乏。普通高校在英语教学和科研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教学设施先进,而多数成人教育在英语教学和科研经费上要么短缺,要么很少投入,教学设施简陋。普通高校英语教学一般安排课时较多,知识容量大,而多数成人教育英语课时少,无法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三、成人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选择

(一)明确成人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应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英语教学的目标趋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成人高等学校英语教育,也应当予以贯彻实行,不能降低水平和要求,更不能得过且过,图形式,走过场。根据实际情况,除测试英语基础,分初、中、高三级及其不同目标教学外,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制必须适当延长。可以设计成人高等学校本科六年,前四年为基础英语,后两年为继续提高和专业英语。六年的英语教学,连续不停不断。基础英语成绩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毕业前给予补考机会。众所周知,学生英语成绩合格,只是奠定了今后进一步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基础,还应继续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唯有与应用结合,才能持久学习。

(二)选编适用的成人英语教学用书

成人高教英语教科书,应该紧扣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体现逐渐培养学生读、听、说、写、译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英语实用教材。教材设计应遵循这样的原则:(1)语法应用英汉两种语言解释,避免模糊,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2)强调词汇学习以加强语言材料和方法的记忆。在教材内容设计上,应涉及以下范围:涉外交流、办公室轶事、购房、换工作、一般的兴趣、爱好、艺术、运动、电影、时事、旅行和烹调等与学员们实际生活和工作相关的材料。

(三)组建稳定的成人英语教学队伍

英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因素。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势必需要有自己相当数量的骨干英语教师。成人高等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有许多独自的特点,也有不少特殊的困难或缺陷。英语教师只有了解熟悉自己的教育教学对象一一成人学生,才能深入研究英语教材内容和英语教学法,做到心中有数和有的放矢,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成才。这只有长期稳定的专任英语教师才可能办得到。专任的英语教师,可以潜心钻研英语教材和教学法,了解熟悉成人学生,既教书,又育人。不稳定的英语教师队伍,难免存有临时观点,精力投入浅,难以肩负教学目标的要求。如上所述,成人英语学习存在不少劣势,英语教师需要付出更大更多的劳动和精力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没有一定的专任、稳定的英语教师队伍,成人教育的英语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四)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l、合理、有效地评估学习者水平,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英语教学评估学生的方式一般不外乎两种:口试与笔试,两种方式常结合运用。对待成人学习者,最好的评估方法是学习的前、中期以口试较宜,学习的后期则笔试较妥当。口试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生现有的水平上可以回答的,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程度,二来可以获得较真实的英语水平成绩。由于成人学生个性、基础知识的差异和学习动机的不同,所提供的回答无论是语言使用还是知识全面性及其知识结构都是不同的。这样就为老师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依据这些材料,教师可以把学生设计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根据各组情况教学循序渐进,定期测评。像这样学生们因学习位置恰当而领略到取得成绩的感觉,从而在学习上更加自信。

二、、合理设计作业和练习。成人学生的外语素质、个人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以及职业各不相同,因此,对他们的作业和练习要避免“单一化”。所设计的练习要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有话可说。正如Even(1987)所说“thekeytoworkingwithadultswithavarietyofdiffer-encesistheUSeofavarietyofexamples,techniquesandap-proachestoaccommodatethevariousalternativeofchoice"。比如,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职业设计一些作文题,使学生能深切地感到学习英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且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大有裨益,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