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课;思考
化学是高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化学习题课在化学教学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也逐渐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所以作为化学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不断地深化教学方式和内容,使高中化学习题课的开展卓有成效。
一、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习题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开展,首先一点就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会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但是,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在现在高中的化学习题课中明显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老师对学生应该注重哪些知识的学习巩固,学习什么样的技能,习题教学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没有给出正确的指示以及有效的引导。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习题课中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更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所以要想使得化学习题课的开展行之有效,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
2.习题课内容脱离课本知识
目前,在社会中与高中化学相关的习题集内容丰富、种类多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化学习题课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涉猎范围。但是,其中也包含一些非正规的、不够完善的材料。这样就导致了老师在选择这些习题内容时显得比较盲目,一些习题集涉及的内容更是脱离课本内容,一味地追求高、新的内容,而忽视对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在练习这些习题时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达到实际的效果,这样就使习题课的教学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和效果。
3.习题课教学忽视了知识实践性
在一些高中的化学习题课教学中,老师总是习惯性一味地让学生埋头于题海当中,逐渐地使学生习惯于在纸面上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对知识学习的实践方面。而往往我们学习化学知识都是依靠大量的试验和社会经验总结而来的结果,所以习题课的开展不应该是大量的题目的堆积,而应该包括足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避免使化学学习变得单调而乏味。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方面,我们更要注重其实践性,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对知识的实践探究中去。
二、化学习题课的改进策略和措施
1.增强习题课的针对性、目的性
所谓加强习题课的针对性、目的性,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习题课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情况,不能超越学生的能力范畴,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化学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加强对知识性内容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技能操作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习题学会的不仅仅是对现有结果、结论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求知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目的。
2.习题课内容的选择要优化
由于化学知识的特殊性,使得我们的化学学习必须要依靠习题来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巩固和加强,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围绕着习题为中心来展开。所以说习题的内容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化学教学工作的效果。我们的习题内容的选择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题目的立意一定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不能脱离课本的知识体系和涵盖范围。题目中的信息一定要紧随科学前沿的内容,并且能够与社会实践内容相结合。(2)习题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研究价值,问题的答案要力求准确。通过对这些优化的、精良的习题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有效地改善化学习题课的教学现状。
3.习题课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习题课的教学中除了要实现对现有知识的巩固和加强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完善。我们的任教老师可以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多选择一些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题目来让学生练习。通过这些题目,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来思考问题,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化学习题课更加具有活力,也更将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信心;成功
中图分类号:G421;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40-02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教师都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出多种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本文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合理处理教材,树立学生能学好的信心
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合理处理教材,巧妙设置坡度,通过分层化解、逐层突破的方法,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以“化学键”中电子式书写的教学为例,直接要学生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些基础和能力一般地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坡度,把这一问题化解为原子的电子式书写(进一步细分为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离子的电子式书写(进一步细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进一步细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等几个层次,让学生在逐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解难点、突破难点,他们就不会因为学习内容太难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
例如,教师在进行萃取操作教学时,讲述了要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进行振荡的原理后,可向学生们质疑: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液发生反应时,应怎样才能使两种溶液反应充分?在复习完氨气的喷泉实验后,提出:氯气、二氧化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乙烯在溴水中、二氧化硫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能否形成喷泉?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真正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了。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使用鼓励性语言,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喊他回答问题,他不做任何尝试,直接说不会。而实际情况是问题并不是很难,学生只要稍稍努力就能够解决。这其实是学生害怕出错,对自己没信心的表现。这时只要教师稍加鼓励,“没关系,你试一试。”“错了也没事,我们就是因为不会才学的,会就不需要学了。”“你试一下,错了正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学生在教师的这种鼓励下,会逐渐排除胆怯心理,尝试回答解决问题。有时候学生回答得很好,这时教师就要即时给予肯定,“回答得不错,继续努力。”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好,教师不能直接批u,而是从错误出发,分析原因所在,告诉学生,“没关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出错、不断改正的过程,这样你们才能学得深,才不容易遗忘。”经常进行这样的鼓励,可以避免学生出现自卑感,树立自信心,维持继续学习的热情。
四、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1. 实验教学激趣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前导入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课后家庭实验,只要实验选取得当,设计巧妙,就可以使学生发生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
2. 现代教育手段激趣
教师应充分应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如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等,向学生直观展示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以刺激学生的感观。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名师讲解的重要知识点或难点的微课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跟多位名师学习,听懂了、学会了,有了成功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就有了。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些视频网上都能找到。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对于有些没听懂的知识点,课后就会自己主动去网上搜索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 利用联想激趣
以“化学键”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内容总的来说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缺乏热情。但如果教师将相关内容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教师将原子中电子的得失用动画形式展现,会增添很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展示多种写错的原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学生纠正,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而在讲解共价键中非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共用电子对,如H原子与Cl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HCl分子时,教师打了个比方:两个小孩在一起玩,一个小孩有1个心爱的玩具,他想再得到1个玩具,让自己总共拥有2个玩具(H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另一个小孩有7个玩具,他也想再得到一个玩具,让自己一共拥有8个玩具(Cl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于是两个小孩共同协商,一人拿1个玩具出来作为两人共有财产(共用电子对,为H和Cl原子共同所有),这样两个人既可以一起玩儿,又能达到自己的愿望。利用联想,把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语言概述出来,将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形象地给学生描述出来,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有趣,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与学习效果有关。如果学生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成功的回报,就会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措施。
教师可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记忆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人脑对感知事物的认识并保持下来而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记忆方法很重要。教师通过研究心理学发现,若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技巧,提高记忆能力,对于学生促进知识的保持,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很有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教师可告诉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能力80%靠眼睛,11%通过耳朵,3%~4%通过触觉和嗅觉。研究也表明,经过训练,人的记忆能力可以增强3倍~5倍”,从而让学生知道经常背诵可以增强记忆力,手脑眼耳并用能促进记忆。如背诵时一边读,一边写;告诉学生与记忆相反的遗忘也有规律可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对记忆和遗忘的最好研究,人们在记忆后的第一天遗忘速度最快,所以背诵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巩固,防止遗忘。
另外,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运用比较、概括、归纳、化繁为简的方法记忆,按顺序、押韵的方法来进行记忆,运用联想的方法记忆。如根据知识特点,将学生需要记忆但量大难记或易混淆的东西编成记忆口诀、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等。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时,可帮学生总结如下:“高、失、氧,低、得、还。若问剂,则相反。”教师有时在给学生总结了记忆口诀的基础上再适当发挥一下,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高、失、氧,低、得、还”(当然一定要强调清楚:“氧”指被氧化,“还”指被还原)六字口诀时,教师说:“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结果会怎样?”学生们一听这个问题,立即来了精神,纷纷踊跃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说:“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氧气浓度小,人体会出现缺氧(失氧)状况,脸色发紫,身体极不舒服。而如果我们回到平原地带(低处),氧气浓度大了,身体得到氧的补充,就会逐渐得以恢复(还原)到健康状况。”教师归纳时故意加强“高、失、氧、低、得、还”几个字的语气,在枯燥乏味的知识讲授中穿插这段内容,会使W生听了后立即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快将这一口诀记住。学生经常受到这样的感染,自己也会去发掘新的记忆方法,提高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
六、结束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06).
[2]范杰.化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3]刘前树.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徐巧定.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5(01).
[5]田海红.高中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12).
[6]濮江.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说课;新课程;教材;理论分析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1-0049-04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说课源于我国教育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即存在的“集体备课制”――先由同学科的教师独立备课,然后推举一位教师组内中心发言,讲述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布置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间互相交流,修改充实教学设计。进入八十年代中期,“说课”这一教研形式因其在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发展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形式、结构、内容也逐渐系统化。现在,“说课”实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就某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点,以讲述的方式系统地阐述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以及其中意蕴的理论依据及个体创造等。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置原有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的专业化生存方式于巨大变革之中,教师如何以现有的说课形式体现出自身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理念,探讨如何在说课中体现新课程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发挥说课的功能。
1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指对教学内容所处的知识系统作出的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本部分内容在化学课程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及预期的变化说明教材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的具体要求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并阐述相应的教学解决方案。
1.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教材是一定学科知识与课程观念的物化形式,新课程提出的“一纲多本”凸显了本部分说课内容的多样性。即使面对相同教材,不同教师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而这一多样性正是听者的兴趣所在。分析教材应立足于课程理论层面上对教材内容具有的多重价值进行全面说明,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
纵观历史,课程组织取向主要有以学科逻辑为依据、围绕学科结构组织的学科取向;以学生心理逻辑为依据、围绕学生兴趣和发展组织的学生个人取向;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依据、围绕社会主要问题组织的社会取向。每一次重大课程变革均以谋求三种课程组织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为目的,面对新的课程标准与教材,从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学科结构意义、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以及社会意义三方面分析教材的作用,以新旧教材对比的形式分析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承启地位以及内隐的教育教学观念变更,无疑会显示出教师对教材的实质性把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材分析:
作为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物质的量”起着联系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作用。对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从初中阶段对分子、原子等微粒的定性认识上升为借助物质的量这一工具,从量的层次上理解、分析宏观与微观概念并加以运用,既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必然路径,也是学生思维方式从以感性认识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转向的具体表现,更是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相关概念、进行化学计算以及相关实验的基础,故历次高中化学教材均将物质的量列为重要内容并要求在刚刚接触高中化学课程时就进行学习。新教材将原本独立为一章的这一部分内容并入“从化学到实验”,并不是降低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而是进一步强调了“物质的量”作为高中化学的基础性、工具性价值。这就要求教师不能采用以往的从内涵到外延的概念学习方式,而应淡化这一概念的抽象表征意义,突出其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工具作用和方法论上的意义。
1.2教学目标的确立与依据
教学目标具体体现了教学设计预期的教育价值。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较之过去教学大纲更多地体现出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行为目标特点,具体表现为:
第一、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教育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在课程与教学领域体现为一般性的、规范性的指导方针。《课程标准》中这部分内容以“课程的基本理念”出现,如“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1], 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无疑对教学设计并不具备现实性意义。
第二、教学目标具有多维度、多层级的结构。以往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分类方式尽管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种简单的目标罗列形式渐渐显露出明显的不足。首先表现在维度本身的缺失,如《化学教学大纲(2002)》中对“方法”的描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远远不足以体现这一维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性,《课程标准》中则以信息加工为例列出涉及的常用方法,对教师的课程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其次将知识、能力、情感同时作为目标维度提出,无视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似乎每一目标都能自主生成,这就使得许多教学目标的提出具有相当的随意性。《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试图建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要求将预期的“方法”、“情感”目标建立在特定的知识获得、过程体验之上。
第三、教学目标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加以描述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便于操作,能够客观地交流与评价。《课程标准》以行为动词的给出明确提出这一要求,从而避免了模棱两可的、可随意解释的陈述语言。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形成过程中,理解它们提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能解释物质的量、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基本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已有相似概念的迁移形成物质的量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初步表现出演绎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多种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体会到化学微观表征的重要意义并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1.3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在教材体系中联贯全局,体现出基础性、广泛性、发展性的内容,他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起着核心作用,并对进一步学习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教学难点是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间现有矛盾造成差距的分化点。教学重点的确立受制于课程目标,应从教学内容具备的学科与教材意义、学生的发展角度分析本课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及其依据和解决途径;教学难点的确定更多在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心理倾向或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等因素分析。说课过程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析目的还在于突出说课本身的特点,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是围绕重点内容的解决、难点问题的突破而展开的,它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体的教学智慧,也是同行关注的焦点。
2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要求说明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理论依据,对于重点部分的教法设计应阐述其中蕴含的教学原则、具体的操作模式以及与其他方法的权衡取舍。学法是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试图使学生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以往的教学方法特指教师为完成某一教学任务采用的方式,如实验法、讲授法、演示法等。但这种将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实施单独加以分析的方式割裂了课程与教学两者统一的过程,造成教法与学法分析的理论贫乏。《课程标准》以信息加工统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以探究学习统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求证据、互相交流、形成结论等方法,这种以整体的观点研究问题的思想为教法、学法的陈述提供了新的路向――教学方法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整套师生活动。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重点难点与教法分析:
对于刚刚接触高中化学的学生而言,习惯上仍限于初中阶段微观概念与宏观概念相对立的二元思维方式,加之缺乏相似的概念作为先行组织,本课的难点无疑是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并要注意与过去一些概念―如物质质量等的区别和联系;由于今后的化学学习中物质的量将成为定量实验、计算、分析等的基本工具,本节课的重点无疑也在于此。
教学中我准备通过设置同位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解决上述教学难点:首先由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其中意蕴的科学方法,再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种新的概念存在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已有的相似概念―相对原子质量定义的迁移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完善物质的量这一概念。
3 教学程序分析
说课中的教学程序分析要求简要说明该课各个具体教学环节的名称与相关教学内容、师生活动的组织安排,即每一主要教学环节中预设的知识点、提出的问题与练习(叫什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怎样教);每一重要的、体现出教师本人创造性教学设计中内隐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及与其他教学设计的利弊权衡(教的依据)。在叙述教学程序时,要按照教学实际顺序、步骤说清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活动,包括讲授的知识内容、练习、小结、反馈、矫正与作业布置等。它要求说课者在种种课堂活动中作出详略取舍,更要求有针对性的理论阐述和经验总结。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可适当说出学生活动过程的丰富性、思维结果的多样性,这样既能使说课显得生动、直观、形象,又能体现出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实施。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程序:
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大家都听说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你能复述一下当时曹冲在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方法吗?”这种由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引入主题,无疑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参与。更重要的是故事本身的熟悉性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现故事里意蕴的科学方法之中,避免了单纯以历史故事点缀课堂的浅层次目标,从而达到在方法论层面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当学生对宏观的化整为零、变大为小的方法有所领悟后,继续提出过渡性问题―“在没有精密天平的条件下,如何得出一吨米中大致有多少粒米?”学生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称出一定质量米、数出其中米的个数、进行换算”或“数出一定数目的米、称量它们的质量、进行换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性问题―“怎样求出10千克碳中有多少碳原子?”此时学生已能完全理会一定数目的微粒集合在理解宏观与微观世界中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这样由学生熟悉的宏观问题解决逐渐过渡到微观世界,既能使问题形成来得自然、问题解决来得顺利,更使其中的科学方法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学生自然而然会形成疑问:“用什么样的微粒集体作为标准来联系宏观与微观世界最为适合,它的具体数目是多少?”―即“物质的量”的规定性。对于这一难点通常的教学设计中认为由于摩尔概念本身缺乏具有统摄性上位概念、难以寻求有效的先行组织者、后续学习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总是以已知条件的形式出现等原因,往往由学生自行从教材中寻找现成陈述,这样的教材处理方式试图将教材结构作为定论形式加入学生的认知结构,必然造成机械学习,无论从概念形成还是概念同化角度看都不适合。
由于本节内容基础性使“摩尔”缺乏包容性更广的知识作为陈述性组织者,我准备通过设计平行的比较性组织者以期以同化方式完成“摩尔的规定”教学:学生观看介绍“相对原子质量规定”的短片,然后由学生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微粒集体”如何规定,在各人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方案优劣的基础上,最后形成完整的“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定义。这样学生应用原有的相似概念学习新概念的同化方式无疑有助于新旧知识的综合与巩固,从而在有意义学习中形成、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
学习心理学认为正面的、相似的概念有利于形成概括的信息,而反面的、相异的信息则有利于提供辨别的信息。“物质的量”概念和其他概念(如物质质量、数量等)具有较多相似属性,下一步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集中相似概念的比较上并适当通过简单计算找出“物质的量”、“物质质量”、“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比较有利于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消除无关因素干扰,较之单纯将重点放在内涵、外延比较的概念学习方式,这里更凸显了将“物质的量”作为一种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的使用价值。
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本节重点,通常可以直接给出。对于学习基础较好、对化学有较浓厚兴趣或将来倾向于选修化学的学生,教师不妨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活动课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随着科技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教师介绍通常的油分子膜测定法后,学生可上网查找其他方法(如摩尔体积法、电解法),也可在实验室中验证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题目,最终形成研究报告。通过这一活动作业,学生不仅能熟悉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将来选修“有机化学”、“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等提供感性认识,也有助于学生以历史的、发展的视野思考化学原理、成就,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4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文字精练,说明板书的整体布局即可,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直接呈现。
总之,说课有利于教师不断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提高以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的自觉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5~56.
[2]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68~179.
[3] 陆昌然.小学数学说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2~11.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字:化学教学;问题解决学习;元分析;问题表征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6–0020–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从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就是认知操作的一个过程。正如安德森所描述的,问题解决是任何指向目标的认知操作程序[1]。纽厄尔与西蒙从问题的特性出发,将问题解决过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当前状态、目标状态、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所需的一系列操作[2]。由于问题解决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对问题解决的描述和界定也不断丰富。问题解决常被理解为是一种能力、一种教学过程、一个教学目的、一个认知过程、一个创造性活动、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式、一种心理活动[3]。
问题解决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这种学习方式以问题解决过程为载体,学习者需要学习怎样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4]。从这个意义上讲,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学习应是以化学学科的学习作为问题解决的背景,学生探索问题的学与教的过程。
在我国的理科教育的研究中,从学科学习的角度探索问题解决学习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这些研究中,人们对“问题解决学习”的探索,包括在概念的使用和理解、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方法和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基础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另外,作为理科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亟待探究的议题。本研究试图从当前化学教育领域中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现状出发,明确问题解决研究的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深入探索问题解决学习。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化学教学》期刊中关于问题解决学习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问题、问题解决等关键词筛选近十年所有论文(2000-2010),获得67篇相关论文。
1.2 元分析思路
本研究的元分析进程主要依据认知心理学中对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兼顾化学教学的学科特征,对论文进行分析和解构。本研究的分析模型由“问题提出和表征”、“问题解决”两个单元组成(见图1)。
图1 本研究的元分析模型
在真实的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与教的过程中,对于“问题”意义的辨别是尤为重要的。为了明确化学教学中真实的“问题”,本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提问者的身份。教师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由于他们所处的问题情境以及话语方式都存在差异,导致“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意义。(2)问题的表征方式。既考虑学科存在的特性,也考虑不同的问题表征所导致的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问题的有效表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5]、认知方式等都存在着相关。
本研究的分析模型中还包括对“问题解决”模式的确认。要让学生顺利地解决一个问题,就要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同时,不同的心理模型无疑会决定不同的问题解决过程,心理模型往往出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之前,指导着问题解决的进行。
1.3 统计比较
以元分析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Excel 2003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状况,并思考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2 整体分析
对本研究中所收集的全部文献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显示有关问题解决学习的文章或内容呈总体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8年达到峰值,占总量的20.9 %(如表1)。这一现象初步表明,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作为理科新课程重要目标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得到了更多重视。
表1 各年有关问题解决学习的论文篇数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2000至2010年间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重点在于问题情境创设、问题解决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如图2)。有关问题情境创设的论文占所有论文的比例为14.19 %,问题解决和学习过程的论文都占16.63 %,教学策略的论文占14.19 %。该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中各个主要因素或组成部分都是目前问题解决学习研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从文献的总体数据分析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化学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环节中。尽管对问题本身特性的研究以及学习者问题的认知特性等方面还不是很多,但人们也正将目光转向这些方向。为了进一步了解化学教育领域中这类研究的更深层次的特征,本研究在问题的定义和表征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了更深入、更具体的分析和探索。
3 问题的定义和表征分析
在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明确“问题”的构成是其首要任务。在本研究所分析的文献中,对问题的定义和表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问题者及其问题的特点。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问题解决起始于一个问题的表述或已知的初始状态[6]。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问题的起始状态。目前,在理科领域的问题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强调其真实性[4]。为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能够促成有效的问题解决学习或教学。
然而,传统课堂教学的大班授课制度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都限制了学生提问的可能性以及提问的质量。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化学课堂还是以教师提问为主。本研究所选取论文中,有49篇以教师作为问题提出的主导者,有12篇以学生为主导者,有3篇认为应该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还有2篇未提到提问者。其中,以教师作为问题提出的主导者的研究表明,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兴趣、配合相应的问题情境,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比较重视学生对教师设计问题的重要作用。
第二,问题提出的学科情境对问题表征的影响。在教师问题呈现的过程中,问题所处的情境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里的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对应的学科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学习的必要途径,能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7]。涉及问题情境创设的22篇文献主要从四个方面描述:(1)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2)问题情境的素材;(3)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满足的条件;(4)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从各自所占比例(见图3)来看,有关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满足的条件和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的研究还较少,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第三,教师提问的话语方式。教师提问的话语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和转换信息的有效性,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不同层级的表征。教师的提问方式包括话语内容的科学性以及问题呈现方式的合理性。由于教师对于问题解决理论理解的局限性,目前几乎没有研究涉及这个方面。
4 解决问题过程
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表征,可谓在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就要面临问题解决学习的主体部分——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具有复杂性,步骤的不同直接影响着问题能否顺利解决。 在所选论文中,17.39 %的论文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表明目前教师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依然以实验为主,体现了化学的学科特征。17.39%的论文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表明知识体系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如表2)。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元认知的控制以及运用合适思维方式的重视程度还较低。
表2 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各个步骤所占的篇数
在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指导着具体过程[8],它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顺利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在所选取论文中研究的教学策略中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类是指出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即提问、解决、反馈。第二类是用具体的化学习题来解释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运用的策略,其中类比、分解、逆推、探究、程序、整体、模型、推理信息、反思这十个策略[9]是比较具代表性的。选取的论文普遍比较重视教授学生和新手教师如何解题,多为教师的经验总结。把问题解决学习过程视为解决练习的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这与真实的问题解决学习中的启发式教学策略还有较大的区别。
此外,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模型也决定着问题解决。人的心理机制非常复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3]。所选取的文章中多数强调学习者的内部思维过程,约有44 %关于思维的文章认为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但在理科教学中,学生心理机能的科学性以及外部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5 研究结论反思
基于先前分析,可以总结出当前研究的一些特点:第一,问题解决研究的受重视程度正逐步提高,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问题情境创设、问题解决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第二,问题主要以教师设计为主,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第三,问题解决过程体现化学学科特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
当然,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突破。具体表现为:
首先,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的研究者对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本质和特性没有给予很准确的定义,有关问题解决学习的理论比较缺乏(如表3),有55.22 %的论文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依据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论文相对较多。看来,研究者所理解的问题解决学习可能还有所偏差。
表3 2000-2010各年论文的理论基础
其次,研究方法不够科学,极少有研究用较为可靠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如表4)。多数文章都运用了所谓的案例法,表现为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利用经验解释问题。归纳出的结果仅为经验之谈,科学性不够,缺乏可迁移性。
表4 2000-2010各年论文的研究方法
最后,关于问题表征、教师的提问话语方式、问题解决心理模式的研究还较少。在结合目前认知领域的研究成果方面还嫌不足,多数停留在教学活动的表面。在问题解决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较为经验化和应试化,依靠并强化记忆和算法的教与学模式仍然盛行,高水平思维技能找不到生长的土壤[3],启发式的教学难觅踪影。绝大多数的研究依旧把问题解决的策略简化为做题方式,这与真实的问题解决学相径庭。同时,在自我监控和元认知方面的研究颇为欠缺。
总之,化学学科中问题解决学习研究已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仍然处于萌芽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69.
[2]张琳瑜.促进问题解决学习CLEs理论研究与实践―以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地理课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5.
[3]李广洲,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8,58,75.
[4]M.P.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学习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40.
[5]李芳,王祖浩.高中生化学问题表征中信息识别深度差异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8(2):13.
[6] [英] S.Ian Robertson.张奇 等译.问题解决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
[7]于淑儿,王存宽,沈兆良.试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J].化学教育,20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