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1
一、电信业发展的现状
几年来,通过电信业几个公司的积极工作,我市电信业发展较快,各电信业运营公司坚持以新理念促进信息网络建设,切实抓好各项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体制,充实提高人才队伍建设,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市共有移动业务用户235.7万户,宽网业务用户11.6万户,固话业务用户86.66万户,__移动分公司和联通分公司不断完善城乡网络覆盖,使网络覆盖水平迅速提高,实现了省级景点和乡镇信号的覆盖率达到100%。固定电话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目前__网通分公司投资1.1亿元正在进行光缆替换电缆的升级改造,届时广大农村地区将形成通信网络无缝覆盖式服务。到年底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网通分公司在全市建成128个“新农村信息服务网站”,解决“三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底电子政务工程已延伸到全市各县、市、区。
目前,我市电信业的发展速度和其他行业比是快的,经济运营形势是比较好的,市领导和( )全市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工作是满意的。下面我把各公司的大致情况分别介绍一下。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电信业及信息化事业总体来说,发展水平在全国、全省比还较落后。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市信息化发展,这些因素是:
一是我市综合实力比较薄弱、政府对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在资金上支持不够。电子政务在县、区一级刚刚起步,在乡镇一级还没有开展起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是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对信息化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差距,习惯于传统工作方法,不适应现代高科技手段。比如有一些规模以上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个别的企业甚至连自己的网页都没有。
三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许多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利用。
四是信息网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电信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利用,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梳理一下。
五是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信息制造业尚属空白,电子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特别是在农村、在基层,这方面的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
三、今后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市电信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把信息化列为“新五化”中的第二化,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使信(!)息化建设惠及企业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实施信息服务业“十一五”规划,促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以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农村信息化工作。
我市农业比重较大,今后,农村信息化仍是整个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后,要在政策上、宣传上引导农民多利用高科技手段,了解市场情况,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利用电子农务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
(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信息产业发展。
要加大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加强对企业上网用网的指导,切实抓好“企业上网工程”。以“企业上网工程”为发展的切入点,通过项目推介,技术引进与改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网上网下交流平台等各种方式方法来推动本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大力引进和培育信息产业。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四)继续推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抓好机关信息化建设。
吸收我市机关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把传统社区建设向智能化社区建设和数字化社区建设过渡。在各县(市、区)力争能建设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智能化社区。要深化公文交换阅办系统的应用,通过技术研发,增加系统功能,更好的满足机关信息化需要,为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办好市政府网站和政府部门网站,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更好地为经济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
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税源经济为主,以商务楼宇和功能性板块为主要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各类企业入驻楼宇,使楼宇经济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效益高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完善我区楼宇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商务楼宇入驻率和入驻企业质量。通过多种政策机制,提升业态水平,突出抓好商务楼宇的招商引资和管理服务,做优产业、做强特色、做精服务,发挥楼宇集聚要素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我区经济模式转型。着力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区域性总部,品牌性酒店;重点引进规模型企业总部和设计、中介、传媒、广告、动漫等行业企业总部入驻,提高楼宇经济对我区税收的贡献率,力争打造“亿元楼”。
三、发展措施
1、组织领导
2、明确职责。楼宇招商工作协调办公室负责全区楼宇招商管理服务工作,负责与企业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影响楼宇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实施、督促各成员单位楼宇招商工作。协调各部门解决楼宇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各司其职、协调推进
经贸部门做好楼宇经济协调工作,协助做好楼宇物业部门的衔接和协调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相关楼宇入驻企业的优惠政策,逐步完善财政支持措施并落实优惠政策兑现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企业入驻注册及跟踪服务工作,做好招商工作,加强楼宇内企业的属地“经济户口”监管,为楼宇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有序环境;
国地税部门要快速办理税务登记工作,及时提供企业税收数据供领导小组查阅,做好企业税收征收及核对,为兑现优惠政策做好数据统计工作;
区社发、城管、质检、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要求,加强协调,主动服务,简化手续,配合做好企业各项手续的办理;
各街办(管理处)、社区负责收集楼宇招商、建设等信息,及时掌握动态,抓好楼宇推介、招商、项目对接等工作。
3、提高服务效能。办公室积极开展楼宇招商宣传工作,为有意进驻企业提供我区各楼宇的详细信息,为企业入驻我区提供优质服务;对入驻企业登记注册提供“一门受理、内部运作、限期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相关手续,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对招商入驻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做好安商工作;要逐步完善楼宇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时公布政府相关规划、政策法规、企业信息、最新动态等信息,及时提供楼宇项目开发建设情况、楼宇资源供求信息情况。
4、建立重点商务楼宇、企业联系制度,完善配套服务。对重点商务楼宇、企业实行挂点联系制度。各街道(管理处)、社区、村(场)及相关部门要确定专门联络人员,负责辖区商务楼宇、总部企业的政策宣传、数据收集和信息反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
5、加强综合治理,强化治安环境。各级各部门应开展平安楼宇创建工作,将平安楼宇创建作为现代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住楼宇“治安安全、公共安全、消防安全、安全”四个环节,全力打造平安楼宇,加大保障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确保楼宇经济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发展。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楼宇招商工作协调办公室,明确办公室工作经费,确定办公室成员和职责,明确各成员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2、调研摸底。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楼宇经济工作卓有成效的地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结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形成调研报告;各街办(管理处)、社区、楼宇三级联动,对辖区内楼宇进行调查摸底。一是要明确各楼宇物业部门的联络人和联络电话,摸清每栋楼宇的招商业态;二是要掌握辖区楼宇入驻企业的基本信息和纳税情况;三是要确实掌握辖区楼宇入驻企业的流动情况、无证无照户情况;四是各街办(管理处)每季度要对辖区楼宇入驻企业进行登记造册,并报送楼宇招商工作协调办公室备案,信息资源与区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实现共享。
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3
[关键词]公安院校 科技创新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欧阳洁慧(1977- ),女,广东韶关人,广东警官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公安教育、公安管理、科技管理、社科管理。(广东 广州 51023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东警官学院院级一般项目“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若干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Y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74-02
在公安机关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背景和高等学校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的环境下,公安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公安高素质创新型人才”①,为公安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充分利用人才和教学科研优势,发掘和展现科技创新功能,并通过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公安科技创新发展。
一、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含义
1.公安科技创新主体界定。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企业家是创新主体”。从创新发展实际情况看主体范围虽过于狭窄,但以“谁来创新”为切入点研究和解决创新问题的思路是可取的。近年来,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内容涵盖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可见,公安院校在公安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显见的。此外,还可按主体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采取的形式来分类,公安院校是群体主体,其教师是个体主体。
2.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内涵。《关于加强公安科技工作的决定》指出:“公安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强科技研究,多出科研成果。结合民警的初任培训、专业与岗位培训、职务与警衔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开展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科学文化素质。”结合上述主体地位和成果类型,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公安院校教师个体或群体综合运用公安科技知识和技术方法进行的公安科学技术创新;二是公安院校教师要把创新过程和成果中蕴含的科学技术知识运用并贯穿到各类公安教育培训中去,为广大民警和在读大学生所掌握;三是创新成果内容涵盖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成果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高等教育起辅助支持作用。
3.公安院校科技创新任务。着力提升公安民警和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意识和科技应用实践能力,通过大力发展公安科学技术创新,为公安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创新型人才、技术和理论方面的支撑,促进科技在教育及警务实战中的普及与应用是总任务。具体有以下六方面任务:
一要着力提高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公安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在公安高等教育发展和以科技引领的现代警务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
二要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力争产出更多的原创性成果。公安院校拥有公安机关实战部门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人才和教学科研优势、学科交叉与融合优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优势等。
三要加速和强化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和应用,为公安实战和公安教育工作主战场服务,这是公安院校的主要价值诉求。
四要大力加强校际、校局、校与公安部“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协作并建立相关有效机制。
五要进一步推进科教互动,建立校局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六要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探索公安院校科技园示范区建设,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
二、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现状
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浙江、江西、广东、云南等地警官学院展开公安科技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发现公安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存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公安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公安科技人才吸引与激励不足、公安科技成果创新步履维艰等问题,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呈现“分散、封闭、低效”状况,科技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不能有效释放。
1.公安院校科技创新难点与困境。如何同时兼顾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调发展始终是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的难点和关键。此外,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之间的联动协同不足,尚未形成校局联动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具体表现在公安院校科技成果产出率与应用转化率比例明显失调;缺乏协同机制创新和策略研究,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难以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科技合作,难以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科技创新成果。
2.原因分析。首先,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足。两类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融合得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也就越显著。从公安院校的科技创新环境发展现状来看,公安院校的硬环境(如科技实验室、科技仪器设备、科技研究经费等物质环境)与软环境(如科学和人文精神、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不仅没有对公安科技创新过程产生最佳影响,而且还产生了一些制约公安科技创新的因素,如科技创新氛围不佳、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足。
其次,公安院校科技创新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校局合作松散,且“在科技计划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关联性不强、缺乏连贯性”②,一方面导致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不够自由和宽广,难以形成校局科技协同创新双主体紧密联动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致使公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率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导致公安院校难以科学系统地掌握自身科技创新状况,尤其是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开发利用状况,因而难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再次,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稀缺。目前缺乏创新成果推介平台,公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不易发表研究成果,公安机关也不便随时获取技术支撑,在成果使用转化过程中亦无法及时提供讲解,成果使用成效无法及时反馈,不利于成果的改进和再创新。
最后,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发展相对滞后。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于2006年起实施了“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成果奖”的评选活动,对推动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应用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警察教育30多年的历史来看,其积累尚浅,效用发挥仍有限。此外,从调研情况来看,公安院校普遍缺乏反映学生科技发展状况的具体数据,难以了解与把握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总体状况。加之学生科技创新训练的经费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创建、人才培养必然困难重重。
三、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发展建议
1.转变观念,培养科技创新主体意识。首先,从主体出发,充分认识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对推动公安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公安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公安院校科技创新发展在公安科技创新发展、国家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国家创新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及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对公安院校今后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公安院校要以此为动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把提高科技创新质量作为公安院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不断增强做好自身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其次,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主体意识,提升公安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效能。如:公安院校应当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尽快制订“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双主体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实现公安科技人才“第一资源”与公安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全面对接。公安院校要积极主动地与科研机构、公安机关组成战略联盟,探索不同“合作创新主体之间如何通过不断地相互作用寻求一个最佳的合作模式来使整体达到最优效应”。③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最佳状态。
2.增强主体素质,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明白科技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科技创新可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对创新主体的能力要求各有不同,不同素质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的能力表现也不同。同时,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机制创新,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因此,公安院校必须明晰各类型科技创新对创新主体的具体需求,并在机制创新过程中从人才培养、成果产出和转化等阶段给予扶持。
其次,要加强公安院校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想合理开发、有效配置公安院校科技人力资源,提升公安院校整体创新能力,公安院校一要重新定位公安院校科技教育目标,在科技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公安科技专门人才的目标;二要发动参与和从事公安科技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一同回顾和总结过往在公安科技教育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共同探寻解决途径;三要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估公安科技教育效果,进而调整公安科技教育方式,并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3.合理圈定科技创新发展的工作重点。首先,要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抓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科技人才强校战略,明确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培养途径、科技创新的思维模式、新技术开发与新产品研制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要讨论研究专利技术研发、科研团队建设、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其次,加强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一要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布局一批融合、开放的“校局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要创建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争取更多的政府专项拨款。二要注重机制创新,进一步拓展平台内涵、推动开放运行,支撑公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警务发展。
最后,要营造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氛围和环境。加强公安院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公安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达成创新文化建设的共识:围绕公安院校科研发展总体战略目标,落实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内容;规范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原则;从院校层面对科技创新文化的整体建设和深入推进形成指导性意见。
4.科学选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首先,公安院校要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实力。一要分析现有的研究基础及实验条件,明确优势和不足才能因势利导地发展科技创新;二要以科研基地建设为载体,注重点(重点实验室或科研基地等)、线(跨校合作中心或校局合作中心等)、面(学校、地区)统筹考虑;三要重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的实战性、适应性,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驱动力,减少推广科技成果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四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及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尤其要争取重点科技项目;五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开发,力推成果转化。
其次,重点领域选择及技术专业的设置要与警务发展需求相吻合。从当前警务工作的应用领域主要涵盖国保、经侦、治安、刑侦、出入境管理、网络安全监察与维护、技侦、监管、交通管理、警用器械装备、禁毒、反恐、消防、综合性通信保障及系统应用。根据公安部组织实施的公安科技项目申报中的技术专业,结合公安院校科技发展现状及历史积淀,公安院校应当在着重抓好已开设的法庭科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行动技术、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信息通信技术、制证防伪技术专业,对警用器械装备、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专业。
最后,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推动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建设。在学生科技应用创新的日常培育中,公安院校一要注意科技活动要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要求;二要优先考虑既能与警务工作联系紧密,又便于公安干警使用的科学技术类和软件应用类项目;三要注意科技成果要突出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成果形式应当包括科技制作、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专著,并以科技制作成果为主。此外,公安学科建设要与培养公安科技创新人才目标相结合,还要解决好科技创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等问题。
5.推动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首先,要明确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意义。科学技术评价是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学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因此,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对提高政府和公安院校科技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对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能力等都有重大意义。
其次,要探索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路径和措施。一要研究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二要确定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公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程序和做法。此外,公安院校应当主动与公安部建立的15个“公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基地”及各省级公安机关科技管理部门积极互动合作,推动项目评价工作。
十报告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公安院校要根据自身科技创新研究的基础和优势,确立科技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加强公安科技攻关,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才能确保为全面提高公安机关“四个能力”“两个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注释]
①王彦吉.公安科技创新:公安院校要当生力军[N].人民公安报,2006-03-03.
②汪志波.产业技术平台系统模型框架与构成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7.
③虞琼芳,孙锐.知识联盟企业合作创新模式的适应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4.
[参考文献]
[1]欧阳洁慧.和谐社会视域下公安院校职能探析[J].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2]欧阳洁慧.协同创新:公安院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初探[J].政法学刊,2012(3).
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4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形态,是X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突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和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等工作,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智慧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进展。市及市(区)全部建成农业信息网站,开通“X”三农热线和惠农手机短信服务。建成覆盖全市乡镇、生产基地的X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信息平台。
二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取得实效。全市共有X港核心港区等X个园区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试点企业分别达X个和X个。
三是电子商务发展成效初显。截至X年底,X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知名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家达X家,在淘宝和天猫店注册的网络零售商家超过X家,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X亿元。
(二)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项目建设实现扎口管理。研究出台了《X市电子政务管理办法》,明确了政府部门年度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实行年初申报,由市电子政务联席会议集中审核,未经审核的财政部门不予安排预算资金。
二是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资源整合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从基础平台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等四个方面,规范整合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基础资源。
三是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府累计投资X万元,启动建设政务数据中心,已有社保、民政、经信等X个部门的X项应用系统入驻中心。
(三)信息基础设施及民生应用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教育惠民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府累计投入X.X亿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我市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录制成X
万余条教学微视频,全市近X万中小学生可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免费学习。
二是“三网融合”工作扎实推进。市政府以入选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市为契机,推进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高清城市工程。截至X年底,全市宽带互联网用户达X.X万户,光纤到户达X.X万户,宽带互联网接入端口X万个。
三是公交出行更加智慧。公交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实现统一储存、统一管理,通过X掌上公交及公交站台实时信息显示,使乘客能随时随地获知X公交各种静动态营运信息。
(四)城市建设管理更加优化。
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完成建设。市政府与国家及省测绘局共同推动包括X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典型示范应用等内容的“数字城市”、“天地图·X”工程建设,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公安、交通等多个部门。
二是数字化城管成效显著。市有关部门借助市场机制,通过数字化形式,明确城市管理的范围、机制、责任,使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由以前的不到X%上升到现在的X%以上。
三是城建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由政府投资X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的“X数字城建指挥中心”于去年X月投入使用。该中心通过大量城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对住建系统项目建设及管理的统一监控指挥。
二、存在问题
X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尽管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信息化发展趋势、周边城市发展态势及群众的美好期待,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
目前,政府相关部门所建的信息化项目已包含了部分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应用系统,各部门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但由于上下不贯通、左右不衔接,部门之间缺乏业务协同,各系统不具备信息自动抓取、实时服务等功能,导致数据多却用不上、有信息但找不到。
同时,各部门应用系统数据格式不一,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
(二)重视程度及统筹推进力度不够。
X智慧城市建设见事早,政府部门行动快、有亮点,但受市政府人员变动及牵头部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统筹推进缓慢,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标准体系制定等主要任务尚未完成,有的仍处于启动阶段。
虽然市政府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但相关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作为牵头及主管部门的市政府办及市经信委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不足X人,力量明显不足。
(三)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匮乏。
由于信息产业发展滞后,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人才储备不足,能够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分析需要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高级人才和团队缺乏。
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导致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衔接不紧甚至脱节。受区位环境及薪酬等因素的制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各地普遍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
(四)信息应用及智慧产业发展滞后。
有统计数据显示,X年,X信息化水平总指数为X.X、工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X.X,低于X.X、X.X的全省平均水平。部分企业对实施“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意识不强。
与临近的X市相比,X国家及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为X家,X市有X家;软件企业为X家,年业务收入仅X.X亿元,低于X市的X家、X.X亿元。
三、对策建议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X长远发展。市有关部门要从区域和全局的高度。
紧紧抓住新一轮信息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政务更加高效、产业更加优化、民生更加幸福、城市更加宜居。
(一)以提升政府管理效能为抓手,加速资源整合,推进政务管理不断优化。
一是完善政府网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群的信息公开、在线办理、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构建为企业和公众服务的“一站式”、并联审批门户网站平台。要尽快建立政府监督平台,制定电子政务监察标准,通过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与电子政务虚拟大厅的融合,推进政务服务中心与相关部门协同办理和并联运行,为社会大众提供无接触式管理与服务。
二是提升政务信息共享水平。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行政资源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形成统一管理系统下的信息共享运行机制。要以大数据、云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三是创新推进城市管理。按照省政府《智慧X行动方案(X-X)》的要求,创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模式,在现有数字化城管的基础上,将市区范围内的街道、社区一并纳入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范畴,拓展建立城乡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加快建立可视化、协同化城乡建设管理智慧应用系统和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城乡建设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二)以推进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目标,加强规划统筹,引领智慧城市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及统筹推进力度。智慧城市建设涉及范围广、周期长、投资大,各试点城市无一不从规划入手,发挥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围绕“优政、强企、惠民、美城”的总体目标,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十三五”规划,加快编制涵盖全市各部门、医药园区、经济开发区、数据产业园区及各市(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和标准体系,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信息安全等体系架构。
二是增强工作紧迫感。要围绕省政府X年建设沿江智慧城市群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立足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高度来认识,作为市委、市政府思想再解放、项目大突破、城建新提升“三大主题工作”的重要内容来谋划,作为谱写“迈上新台阶、建设新X”X
篇章的重要举措来推进,把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体系。进一步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高位协调作用,按照人事相宜、人岗匹配的原则,尽快建立有职、有权、有责、有人的专职工作机构或专业团队,形成有人决策、有人协调、有人督查的协调推进体系。要建立有本地专家参加的决策咨询机构,对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开展咨询评估,为决策和指导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以打造惠民工程为重点,拓展信息应用,促进民生更加幸福。
一是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拓展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建议参照芜湖市做法,实施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公安、社保、民政等基层力量,推动政府管理服务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实现让共享信息帮助百姓去“跑腿”的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
二是加快市民卡建设步伐。建议学习嘉兴市依托社保卡、建设“多卡合一”市民卡的成功做法,把市民卡建设作为信息惠民的突破口。通过大数据支撑下的部门业务协同,整合各项服务应用,推进社保卡、交通卡、借书卡、诊疗卡、旅游卡、银联卡等的功能叠加、集成合一,使市民卡“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变为现实,让市民切实享受“一卡在手、方便无忧”的便捷生活。
三是打造智慧民生服务平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自助化的智能服务。重点建设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专家咨询、报告查阅及医疗信息跨医院共享利用等服务。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形成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
(四)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加快“两化融合”,不断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
一是推进智慧农业持续发展。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农业物联网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要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信息技术在畜禽养殖、温室大棚、露天作物栽培和农产品销售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农业、感知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
二是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创新。要抢抓“互联网+”和“中国制造X”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力营造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氛围,动员引导行业、企业以互联网思维推进“机联网”、“厂联网”等生产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战略在
X落地生根。要依托医药高新区(数据产业园),加快打造具有X特色、全国有影响的大健康数据平台和云中心,推进互联网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形成高端的“医、药、养、游”产业链和集聚效应。
三是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要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尽快出台《X市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电子商务普及应用,探索MXC(生产厂家对消费者)、OXO(线上对线下)等新型商业模式。要着力推进生产业加快发展,引导制造业企业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理念,以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强集成能力为重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五)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关键,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努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全面梳理分析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需求的人才类型和数量,研究制定智慧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要坚持人才为本、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使用、引进和激励机制,依托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加快培育领军型、创新型行业精英和复合型、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
二是创新工作理念。以政府统筹、市场运作为建设运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创优财政资金使用办法和投融资机制,按照市场化模式,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吸引投资实力强、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市场公认的专业化投资管理团队或运营商,定向支持X智慧产业发展。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通过产业化运作的方式,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5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县经信局坚持以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转、调、创”发展步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助推全县工业经济良好稳健发展。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四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预计到年底,四项工业经济指标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0.5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产品主营业务收入809亿元,同比增长16.2%;利税97亿元,同比增长16.4%,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17.9%,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调控计划。
(二)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向好。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增速虽稍有回落,但分别高于全省、全市3.3和0.5个百分点。四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首位。
二是技改投入后劲十足。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2个,总投资330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将完成技改投入48亿元。其中年内将有永锋钢铁汽动鼓风项目、除尘灰综合利用项目、远大模具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技术改造项目等2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
三是重点企业运行良好。10月份,全县重点调度的35户企业生产经营呈平稳态势,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总额比重增强,分别占全县规模总量的49.6%、38.4%、43.2%;1-10月份,永锋钢铁、金能科技、____旺旺、远大模具四家重点企业分别完成利税18216万元、14194万元、6070万元和13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9.9%、158.8%、11.8%和153.3%,标志着企业生产经营良好回升。
____年,经信局全体人员以全心全意服务工业发展为己任,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工作中,突出构建三大体系,全力抓好八项工作。
(一)突出构建三大体系
1.突出构建“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企业服务意识,围绕规模企业发展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坚持下基层、送政策、争扶持,为重点企业跨越发展出谋划策。一是牵头建立了“县领导包保重点企业责任制”。筛选37家重点工业企业,每家企业安排一名县级干部,从市场开拓、项目建设、融资合作、技术创新等8个方面进行全方位、一对一的服务,并对包保情况定期督查通报,确保取得实效。二是组织出台了《____县扶持工业企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从“上缴税金”和“固定资产投资”两方面制订了详细的税收返还和投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多缴税、多投资、膨胀发展。三是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快培植大企业和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办法》。按照“制定一套个性化培植方案、确定一个新上项目、供应一块项目用地、解决一笔固定资产贷款贴息、提供一笔过桥资金、开辟一个绿色通道、强化一个包保体系”的“七个一”推进机制,对全县24家重点企业倾力培植。四是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常态化。围绕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深入重点企业,特别对嘉泰年产1.5万吨高档汽车漆、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纸、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等项目进行积极跟踪,帮助协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年共开展集中调研26次,分散调研60余次。五是积极为企业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为远大模具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技术改造项目争取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专项资金967.5万元,目前首批387万元已到位;为永锋集团能源管控中心项目争取____年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项目无偿资金680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为金石集团、金能科技、冠军纸业三家企业淘汰设备和生产线申报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8月份通过省级验收,预计年底奖励资金将全部到位;为福安达新上项目进口的车床刀具设备申请进口设备免税,帮助企业节约资金27万元。
2.突出构建“产业提升”体系。围绕冶金及金属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煤及高端化工、高端食品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现代通讯六大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实施“膨胀、创新、提升”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组织编写“____县工业发展规划”。根据县领导高端规划的要求,9月份与工信部下属赛迪智库签订了规划编制合同,站在更高层次编写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年底完全定稿。二是成功举办“____秋季全国建筑机械交易会”。共吸引参展企业近500家,销售商300余家,商会、协会组织10余个,达成合同金额7000多万元,创历史之最。为协助办好这次会议,全局上下精心筹备、积极组织,抽调系统人员40余人,驻会负责会场内外管理,保持会场井然有序,圆满完成大会服务工作。三是强化产业基地建设。荣获“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称号;向中国机
械工业联合会申请授予“中国新能源汽车城”称号,目前正待审核、验收。四是加快大企业培植步伐。筛选永锋集团、金能科技、江河纸业、宝鼎重工、旺旺食品、远大模具6家企业列入全市重点培植的60家企业名单,围绕6家企业,全力实施政策倾斜与扶持,以大企业发展推动产业提升。五是对接央企提升自我。组织我县30家重点企业,4月份与中科院下属国科控股公司,7月份与清华总裁校友联合会、清华大学emba企业家等在技术、业务、融资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交流对接,达成12个合作意向。3.突出构建“职工稳定”体系。围绕经信系统18家困难企业、3700余名下岗职工以及力源热电等特别企业,坚持“稳定是第一要务”的工作方针,帮扶困难、化解矛盾、强化管理,有效保持了职工队伍稳定。一是坚持维护职工利益。在鲁抗片区(甜馨苑)安置户房产证办理过程中,多次向相关领导请示,并协调有关部门免除安置户应担的税费等,最大限度为安置户争取利益,目前房产证办理工作已基本就绪。二是耐心化解难题。全年共处理市民热线76件,按期回复率、合理诉求满意率均达到100%;先后妥善处理了1月份电力系统职工集体上访、4月份酒厂职工内部矛盾等多起大型案件,积极参与协调处理配件厂职工家属院疏通下水道、自来水入户等民生问题,尽量做到职工满意。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加强对下属困难企业的资产、安全生产监管,特别对已改制的天工集团、东方家俱一厂、发酵厂3家企业,稳妥做好大额医保收缴、养老保险认证、遗属管理、社保卡信息采集、劳动关系转移、异地就医审核等琐碎工作,并集中整治了厂区环境、卫生、安全、绿化等领域,确保稳定;四是有效实施了力源热电人员和资产处置。4月下旬,由我局牵头,联合财政、审计、住建、公安等15个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对力源热电职工和资产进行了处置,由于部署周密、准备充足,从提出问题到处置完毕仅用了一周时间,期间未发生任何超预想事件,进展非常顺利,得到县领导的一致认可。五是稳妥处置了黄河板纸厂斜管连蒸车间拆除招标工作。10月份,经与国资局、公证处多次协商,制定了周密的招标方案,顺利完成了招标工作,目前车间已开始动工拆除,为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用纸项目扫平障碍。
(二)全力抓好十项工作
一是抓运行、强监管。将重点调度企业范围从26家扩大至35家,实施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总结,截止11月20日共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快报22期、重点企业产销分析10期;开展26次专项调研,形成9篇调研报告,并随时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发展趋势,提出有效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依据。
二是抓技改、促投入。全年组织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2个,总投资330亿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全年将完成技改投入48亿元;11个项目列入____年全省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为永锋钢铁、福安达重汽零部件等9家企业的12个项目办理了备案,核准;组织远大、运泰、晏子、美驰四家企业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____第八届中国(山东)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组织金能、百多安、远大、力厚4家企业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产学研展洽会。
三是抓创新、建平台。组织远大模具高速铁路轨道焊接用特种不锈钢研发等10个项目列入____年前三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另有5个项目提报了第四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等待审批;组织力厚、百多安申报了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百强企业;筛选确定了7家企业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其中派克机械已完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答辩工作,正在等待批复,慧通电缆、奥邦机械等6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材料已提报,将于11月28日举行答辩;12月份还将对远大模具、华樱铁路2家企业的4个项目开展新产品鉴定。
四是抓节能、督降耗。年初与13个部门及10家企业签订____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为全年节能工作打好基础;组织潘店镇中学、仁里集镇大张中学、焦庙镇中学、赵官镇中学4所学校成功列入全省太阳能学校集热系统财政补贴项目并全部通过验收,获财政补贴75万元;组织冠军纸业、工大天龙申报了____年山东省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奖励项目;组织永锋、金能5个项目申报全省节能重点项目,组织金能科技申报了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和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其中山东省节能先进企业已获批复;组织金能等6家企业参加全省能源管理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组织金石、永通、新齐3家企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证,全县节能形势平稳。
五是抓安全、保稳定。年初与下属15家生产和租赁经营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督促下属各企业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进行了统一疏理,将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各项控制目标签订到各企业,由企业签订到车间、班组和个人;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系统内企业开展了四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系统内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别针对夏季防汛,提前开展了危房排查修补和企业厂区防汛检查工作,未雨绸缪确
保企业安全度过夏季汛期。六是抓电力、重执法。按照省、市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组织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力线路防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经信局电力行政管理部门的主体地位,通过学习、探讨,在晏城街道姜屯村、西官寨村、刘桥乡王辛村等多个地点探索开展电力行政执法,积累了初步的执法经验;督导供电公司制定了电力迎峰度夏预案、限电拉路方案、重要电力客户名单等并加以落实,确保电网安全;组织开展电力调度系统运行值班上岗培训工作,首批4人取得上岗证书;对全县及重点企业电力运行情况每月一分析,建立了初步的电力运行调度制度。
七是抓监察、建体系。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按照市节能监察支队统一部署,督导我县永锋集团、金能科技、晨鸣板纸、冠军纸业等企业开展能源体系建设工作,邀请专家为企业开展现场考察和指导,加快体系建设进度,其中永锋集团能源体系建设工作成为全市标杆;按照市经信委部署,对日日兴商贸、九洲商贸2012年9月至____年1月期间销售的高效节能家电推广信息进行了现场核查,推动节能惠民产品推广工作有效落实。
八是抓两化、助融合。顺利完成了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全县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情况统计等调研工作;组织金能科技、晨鸣板纸两家企业申报了“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并参加了“两化融合助企行动”德州(武城)站活动;组织县联通公司申报的全省创建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单位成功获批;为盖世冠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晨鸣集团申请了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领导机构成员单位。
三、____年工作打算
____年,预计我县工业将持续平稳发展,四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情况为 :工业增加值190亿元,增长17.5%;主营业务收入975亿元,增长20%;利税116亿元,增长19%;利润62亿元,增长20%。
围绕以上目标,我局将以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亮点,把握三大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为全县工业经济率先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全县“围绕两个一、迈好三大步、做好四篇文章”这一宏伟目标和愿景,解放思想,创新拼搏,力促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突出两个亮点:一是突出项目建设这个亮点。针对嘉泰年产1.5万吨高档汽车漆、江河纸业10万吨文化纸、百多安生医学科技园三大项目,安排专人盯靠项目现场,督导项目进度,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二是突出行政执法这个亮点。在前期积累的初步执法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一系列节能监察执法和电力行政执法行动,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执法能力。
把握三大重点:一是经济运行。继续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调度。对主要生产产品、销售等情况实行定期调度、总结,重点行业、企业数据实施台账式管理;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发展趋势,认真分析总结。二是技术创新。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工作。争取____年至少新增3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力争达到10个以上,并积极开展项目鉴定,加快成果转化。三是技术改造。对重点企业深入挖掘技改潜力,积极帮助推进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做好重点技改项目调度工作和工业项目的备案、核准工作,确保全年技改投资不低于49亿元。
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信息;会计凭证;小微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正值2012年浙江中小企业老板上演着“跑路潮”的大潮下,小微企业遭遇了更大困局: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剧、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成本难以控制,以及订单量急剧减少等等。融资难像SARS一样向中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蔓延,大家都在谈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客观的原因,但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也是由于小微企业有其自身原因所致。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另一视角即:从内因突破,练好内功,提升资质。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硬才能打好铁,从自身找突破口,方能得到最终解决。
一、小微企业目前所遇到的困境
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本文对郑州的695家小微服装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有75%的小微服装企业发出了同一声音:“2012年的生意不好做,今年不赔钱就是目标”,15%的小微服装企业明确表示干到年底就不干了,只有10%的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大多数对今年形势有点悲观,“工人工资太高,根本不敢接单,接单就赔钱,不接单员工就会流失,形势好转的时候又难招人。”,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群体也是最脆弱的群体(相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外资、国企),不难看出:广大小微企业受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原材料成本明显上涨、订单量减少以及资金链紧张等困扰,正处在“温水煮青蛙”的艰难处境。
(一)用工荒,造成人工成本不断上升
用工荒的一个更为严峻的命题是,对产业转移的冲击。面对越来越小的成本差别,如何留住原有企业、引来新企业,涉及河南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的重塑命题。
以郑州为例看看月最低工资的变化:
郑州市2007-2013年月最低工资变化
表一
注:资料来源: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3年月最低工资1240元同2007年月最低工资650元相比涨幅超过90%,而市场定价工资水平也在节节走高。伴随物价上涨,生活成本的攀升推高劳动者的预期工资。多数郑州小微企业业主表示,2012年工人工资普遍较2010年上涨20%-30%,部分基数较低的行业甚至出现50%的涨幅。在劳动力供需比日趋紧张和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生产成本将会更加日益沉重。
(二)多种原材料价格、土地价格涨幅激增
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物价上涨进一步加快,多种原材料价格涨幅激增。原材料价格不断增长,如果小微企业产品涨价,势必使下游企业购买力减弱,导致产品销路不畅,这种形势倒逼小微企业不断降低利润空间,很多小微企业已是微利生产,甚至亏本经营。
(三)办理土地使用证难度大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企业要使用土地,必须得到省级人民政府的审批。现行的土地审批、发证制度,造成土地审批办证时间长。据一些小微企业反映,征用农用土地的审批手续正常情况下也要7~8个月,企业用地办证相当困难。
(四)资金短缺,融资难,银行有钱也不贷,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近年来持续受关注的问题。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小微企业根本不具备对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甚至很难进入正规金融机构的“法眼”。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从行业准入、信用、资金、管理、抵押物、盈利能力等方面要求相当严格。全国工商联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95%的小微企业未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根据本文对河南的调查也有90%的小微企业未曾从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更谈不上大企业所拥有的发行企业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的渠道了。
(五)小微企业受相关多个部委管理,造成政出多门,监管太多
监管太多可以说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一个企业从筹建到经营,要接受工商、税务部门、城建、城管、环保、质监、电力、水利等部门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检查、收费等管理。这么多的部门,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都有自己的条条框框。他们对企业进行轮番检查指导,企业要办个事,跑的环节多、费时长。再加上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或两次的例行检查和年检,都要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更可气的是,有一些执法机构,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财政拨款,而是“收支两条线”,罚款和收入挂钩,没有钱的时候就光临小微企业,他们成了小微企业的“常客”。对于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名义是执法实为要钱的做法小微企业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税务部门内部职工都有任务,千方百计找茬,更有甚者税务部门竟让企业提前多开票,开票就意味着交税。在消防和环保方面也存在着类似变相收费或罚款的情况。使小微企业无法做下去。
二、小微企业遭遇困境原因分析
(一)是由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所决定
一是长不大。因为大多小微企业主创业的最初出发点有如下几种情况:一种是生活所迫;另一种是不满足现状;三种情况是不想被领导;四种情况有远大的抱负,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对于前三种情况下的创业者既没有远期规划也没有管理水平,既不对员工培训自己素质也不见提高,这样的企业永远也长不大。
二是许多事情搞不定。因为小微企业大多是自己当老板,几乎是全家人包括亲戚朋友齐参与、共分享,兄弟不分你我,即使有规章制度也很难执行(中国人抹不开面子)。
三是扶不起来。小微企业没有充裕的资金去引进人才,又没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架构对其进行培养和职业规划。关键岗位的人才缺失,导致财务管理混乱,使小微企业变成了“小危企业”。这样的企业即使有了资金也很难实现高回报率,同样也是融资难的内在原因。
四是战略定位不明确。第一就是名称;第二是经营范围不确定;第三就是市场定位;第四就是传播语;第五就是商业计划书。
五是小微企业主自身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知识储备不足,管理上捉襟见肘。换句话说,小微企业的老板自身就是人才的“半成品”。
(二)小微企业的经济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导致做假账、逃税
小微企业具有企业规模小、地域分布在乡镇、农村多,参与活动的人员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基层、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和抗风险能力差等草根经济特征。如果按照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模型来讲:投入要素价格不变,而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收益递增(即产量的增加速度随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增),那么,它的成本函数是:总成本的增加速度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而小微企业有着草根经济特征,决定了其投入的要素价格受制于大中型企业,不可能改变,市场有大中型企业来主宰,在此情况下,不可能扩大规模,所以难于以此来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此路行不通就只能在账面上做文章,以期望少交税,增加一点微薄的利润。有学者坦言“九成以上的小微企业不偷税漏税是无法生存的。”甚至形成了“逃税怪圈”,即:利润薄—逃税—财务造假—银行不信任—不贷款—资金短缺。
(三)税务部门对一些小微企业定税基数缺乏依据
税务部门、工商部门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对现有的工作又缺乏创新,而监督又存在成本,执法部门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对一些小微企业实行定税,而定税的基数又缺乏依据,往往是小微企业只要给税务部门的长官或办事人员一些好处费,定税就低些,肥了自己坑了国家,双方都得利;不送礼的就定得高。造成这样一种现象:不走后门不行贿、遵纪守法的小微企业定税高,反之低,最终是劣币驱逐良币。
(四)小微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及责任心普遍不高
小微企业的财务一般无专职或专门的财务会计人员,大多数是亲属兼职或聘请别人记账,亲属充当会计人员的主要是为了放心,不考虑业务水平高低,只要会算算即可。对于记账,由于目前兼职会计市场混乱,疏于管理(大多兼职会计兼职企业数量多,少的3、4家,多的7、8家),同时受雇于企业等原因,再加上这些兼职会计由于责任心不强,往往不能按照会计准则等规定进行记账,只是到了月底做账、报账以及月初纳税申报时才到企业(有的一次也不去,让企业将有关凭证给她拿到家),直接影响了及时准确记账及核算。
(五)一些执法部门巧立名目、变相收费,小微企业为了生存而造假
当本文作者对部分小微业主询问一些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时,普遍反映经济发展软环境仍然是影响我省小微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多数小微企业负责人反映,虽然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前些年有较大的改善,但有的职能部门行政审批复杂,办事效率不高,乱收费、乱罚款、乱停电现象依然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基本没有,但巧立名目、变相收费还存在。他们存在几怕:一怕工商来找茬;二怕税务不讲理;三怕公安、消防、卫生部门来检查;四怕流氓地痞来敲诈;五怕工人乱要价;六怕产品没销路;七怕产品被人仿;八怕伙计心不齐。
综上所述,小微企业2012年遭于了更大的困局,融资难问题难上加难,找出原因,除宏观原因外,小微企业自身找原因,诸如:家族式管理模式造成会计主体界限不清、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配备不规范且人员业务水平低下、业务循环缺乏严格的财产牵制、会计记录随意性大缺乏复核监督措施、原始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多套化、资产表外循环、会计核算方法选择随意性大、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等等。对企业自身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制定出积极有效、合理可行的措施,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交给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一份真实的会计信息报告,加上政府的扶持及宏观环境的改善,相信“融资难”问题将不再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北京,1999
[2]河南省工信厅中小企业服务局.小微企业实地调研报告,2012.
[3]中小企业河南网http:///
[4]巴曙松.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2013博鳌亚洲论坛.
[5]巴曙松.调研显示四成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超过10%.经济参考报,201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