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范文1

一、散文中的景物描写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多为用景物衬托歌咏对象特征,为下铺垫。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这样写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绿的呢,是麦田,和风吹起一轮轮绿波……黄绿主宰,无边无际坦荡如砥。”作者开篇成功勾勒了一幅辽阔平坦、色彩鲜明的高原壮美景象,交代了白杨的生长环境。生长环境越辽阔、平坦,越能衬托白杨傲然挺立的形象,同时为写白杨的不平凡及白杨的象征意义做了铺垫,渲染了气氛。

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作用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烘托人物心情。如《我的叔叔于勒》,当菲利浦全家认为于勒是个福星、富翁,满怀希望、充满愉悦地开始哲尔赛岛旅行时,这样描写大海:“海水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宁静、喜悦。而当希望破灭――船长发现于勒是个贫穷的老水手时则是:“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绿色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表现了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文章借助两次景物描写,形象深刻地反映人物因美好愿望破灭而产生的微妙心理变化。

2.渲染气氛。景物描写还可以渲染气氛,提供人物活动场所。节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人生》,作者运用景物描写为人物设置活动环境,极力渲染气氛,突出人物思想感情。课文开始这样写:“保尔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松林跟前,他在岔路口站了一会儿。在他的右面是阴森森的老监狱,它用高高的尖头木栅栏和松林隔开,而它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从前的监狱”给人一种十分沉重的感觉,而“阴森森”给人一种冷寂压抑之感,这样的景物描写充分渲染了一种冷寂、萧条、沉重的气氛。但在这阴森冷清的气氛中又有虽处于萌芽状态却富有勃勃生机的景象,课文描写烈士公墓地“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装点了坟墓,小小墓地周围种植了一圈苍翠的青松”及小镇尽头“田野里复苏的大地散发出新春气息”,渲染了一种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氛围,这样两种氛围就表现了保尔对牺牲同志的沉痛悼念之情,又表现了他献身革命事业的情怀,同时也为下文抒情打下了基础。

3.衬托人物性格。以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为例,靠窗病人为病友生动描述的景象:“一座公园,公园里有一泓湖水,湖面上漫游着一群群野鸽,公园里孩子有的扔面包喂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情侣携手树下,公园里鲜花盛开……”而这一令人向往的景色却是靠窗病人靠想象编织的。这样就巧妙地衬托了靠窗病人善良无私、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范文2

关键词:课堂 兴趣 激发 效果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就是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并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高尚的情境中,并由衷地产生学习的欲望。

当然,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的途径很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情境体验法

我们知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到课堂语文学习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愉悦,那么我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被大大激发出来,那如何让学生产生这种愉悦感呢?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发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就是想方设法提供机会,创造环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语文,使学生在课上45分钟里确实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课文的阅读,老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把阅读理解到的知识积极主动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学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时,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某同学家里,吃罢饭以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互相交谈。话题是爸爸让儿子说说今天语文课上学习的内容。这时,这个学生介绍起了扁鹊见蔡桓公这一课的内容,他不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说的非常全面、具体。因为他在这一场景中是主角,主角哪有做旁观者的呢?接着,我在课堂上顺势说,我们在座的哪位学生愿意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这时候,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起了手。

二、编演法

编演课本剧是带领学生体味当主角的乐趣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还可以感受到创作的艰辛,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促进思维,培养创造力。比如,我让学生把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搬上教室这个“舞台”。学生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示个性特长。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我的初一学生阳文在扮演剧中皇帝这一角色时,头戴纸扎的“皇冠”,身着白色塑料膜,内揣一大团棉花,外套一个红色小裤头,腆着肚皮,大摇大摆地在“舞台”上前后左右照镜子的样子。他把一个愚蠢、卑鄙、虚伪、自以为是又自欺欺人的皇帝演的淋漓尽致。实践证明,编演课本剧,在化抽象说教为具体形象、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绘画法

教师要善于捕捉“画机”,让学生用绘画形式将课本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比如,我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让学生先借助注释读懂这首小令的大意,然后根据文意和自己的想像画成一副图画。“夕阳里,散落着几个村落,几棵枯树老藤上,落着乌鸦。一匹瘦马,驮着它的主人,独自踽踽在古道上,阵阵西风吹过,片片黄叶飘零……”这时,学生们怎么能不识课文的“庐山真面目”呢?怎能体会不到天涯游子那种孤独的漂泊之感呢?

四、竞赛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中学生好胜心强,如果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可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竞赛包括课外竞赛和课内竞赛。课堂竞赛形式要多样,或小组、或自由、或定时。竞赛内容可由老师定,但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比如在举办古诗文知识竞赛时,首先让学生每人出一份题,题型不限,但古诗文的知识尽量要涉及到,并自附答案。然后,统一交上来,老师经过筛选加工后,定出几道题,最后再择时进行。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起到了复习和巩固知识的作用。

五、论辩法

学生通过完全独立的求知后,已经对课文的精髓有了一定的理解,对某些疑难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此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就课文的难点、重点、争议点、创新点进行讨论切磋,可以刺激竞争,激发学生探讨;可以开阔视野,沟通思路,启发思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辩论内容。比如在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可提出“主人公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一问题;你对荔枝蜜中“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个结尾有什么看法?爱的故事一文中的结尾只有两句话,你认为这样的结尾好吗?等等。

六、自我展示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展示个性,发展自我的时代。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客观上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形式很多。比如:

1 示范性诵读

让班上有诵读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模仿播音员作示范性朗读或背诵。诵读内容可以选自教材,也可以来自报纸杂志、名作名言等。

2 演讲及评论

(1)演讲。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讲3分钟,然后由一位学生就演讲内容、讲稿结构、演讲仪态、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2分钟的即兴点评。

(2)评论。评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赏析、读书随笔、阅读感悟、信息交流以及与教材有关的某个重要知识点、重要人物、深刻的哲理、发人深省的问题等等。更提倡由课内转向课外,说自己的见闻感受。

3 学做主持人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范文3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训练;方式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科是工具性的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情况就完全不同。”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提高理解能力、学习鉴赏和评价作品。阅读中陶冶情操,获得体验、感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会阅读,从而培养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能力。那用什么阅读方式?去训练学生这样的阅读能力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看法,借以抛砖引玉:

1.朗读式——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感悟语言的能力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

朗读不仅可以增强阅读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培养语感,陶冶情感,熟读成诵。正如古人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就是眼到、口到,感悟就是心到。

语文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用普通话,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可是我们的学生平时都是讲方言,甚至有些学生因在小学时听惯了方言,上到初中后,一时间还适应不了老师课堂上使用的普通话。因此,我首先从讲普通话抓起,要求学生:人手一本《新华字典》,遇到不会读的字马上查;读书,必用普通话;交流,尽量使用普通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结果发现:学生字典查多了,积累的字词多了,普通话也越讲越流利了。

朗读,除了要用普通话外,还要求学生做到:读音正确,停顿规范,语调适中,语音连贯,不添字,不漏字,感情充沛,节奏分明,抑扬顿挫。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朗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训练。我是这样做的:

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教材,编选了大量优秀、经典的诗文,比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荷叶,母亲》等等。这些诗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细腻,很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比如,在教《春》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朗读定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从朗读的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四方面给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盼望”一词反复出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之情,均应重读。“近”字重读,突出春天临近大地时给人带来的亲切感。“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的节奏感很强,故“山”、“水”、“太阳的脸”应独立成拍,而分别描绘这三种事物的词语“朗润”、“涨”、“红”,应重读。又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句话描绘出了春天轻柔、温润的特点,朗读时语调应是轻柔的、惊喜的。经过我的示范、点拨后,学生很快就领悟了朗读的要领,大都能流畅地、有感情地读完课文,甚至熟读成诵。

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优点,朗读时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的大声朗诵。爱读那就读那,各显神通。还有,尽量每篇课文能找到朗读的录音,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感悟语言的能力。

2.默读式 ————通过默读训练,提高学生理解、思维的能力

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方式。在三四十年代,我国的教育学家们就开始重视默读研究了。1940年出版的《国语科教材及教学法》一书中,把朗读与默读的心理活动方式作了比较:

朗读:目脑口耳脑

默读:目脑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默读的程序比朗读大大的简化了。默读可以“一目十行”地对整段,整页的文字符号作“扫描式”识别。

现代社会要求阅读提高速度,默读则是快速阅读的理想方式,而且默读允许在不理解的地方停留或反复,因此,默读较朗读理解得更透彻、深刻。由于默读速度快而理解深,所以实用价值最高,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阅读方式。因此,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多指默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默读训练可着重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2.1 速度的训练。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默读要求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因此,在默读训练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如认真、专注、边读边思、边读边记等。特别是在默读训练的初期,应重视纠正默读时的不良习惯,如指读、出声读、唇读、喉读、心读等。初一阶段,学生默读时就有许多这样的不良习惯。比如,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时,我让学生练习默读,结果发现很多学生都是用手指头点着字一个一个轻声念的。这样的默读,与朗读速度上是毫无区别的。于是,我立刻帮学生纠正,要求他们只用眼睛看,用大脑接收,不用手,也不动口。起初,学生还不太适应,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慢慢就习惯了,默读的速度也渐渐有了提高。

2.2 理解的训练。在默读训练中,可采用手脑配合的方法来加快思考的速度,加深理解的深度。即默读前提出明确的目标,带着任务读;在默读中作简单标记,筛选有效信息。比如,在教《最后一课》时,我事先给出几个思考题:(1)课文写了哪些人?课文记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题目叫《最后一课》?为什么第二、三段要进行景物描写?为什么要对韩麦尔先生那天穿戴描写?课文表达作者的什么感情?(3)复述课文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用快速默读法整体感知课文,并完成这三大道题。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并找出了相应的答案。实践证明,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学生就会眼脑结合,并能边读边思考,积极寻找、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整个默读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思考——理解——再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无形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静能生慧。默读可以训练思维,有助思考,感悟深刻。默读的作用比朗读更为广阔,更有利于人的发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默读训练。不出声的默默地读,静静地思,默默地圈划批注,学生在静静的读书“场”中远离了喧嚣,进入“心远地自偏”的读书境界。

3.精读式 ————让学生掌握精读的技巧,以提高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

精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方式。精读的特点是“纤屑不遗”。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朗读与默读的阅读方式外,还应让学生掌握精读的技巧。精读则可以通过品味语言来提高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如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中的精华部分,还需精读、需仔细品味。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往往都是独具匠心的,从人物的外貌到语言、从动作到心理,所有的描写似乎都是该人物特有的,是专门为其准备的。我们阅读时,必须细细品味才能领悟作者的深刻用意。比如,我上《孔乙己》一文时,舍弃其他段落,反复,重点阅读重点的段落,如孔乙己掏钱买酒动作的段落,作者前后分别用了“排”和“摸”两个动词,“排”是孔乙己要摆阔气,显示自己有钱,突出了孔乙己爱面子的个性特点;“摸”则是因为孔乙己此时已贫穷潦倒,阔不起来,它揭示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两个动作看似简单,实则含意深刻,如果不是精读、品读,又怎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训练。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时的神态及语言的描写,《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斯基前后两个脱衣穿衣的动作以及反复变化的语言等描写,这些精彩的描写,我们应指导学生去仔细阅读,认真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品味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领悟莫泊桑、契可夫等这些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鉴赏、评价这些作品的艺术成就。对这些段落我们要让学生多次的阅读,反复的去精读。学会“去粗取精,取其精华”的精读技巧。这样,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反复地字斟句酌,细细的品味,在静静的精读背后,是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人物形象会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因此精读时要“字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

4.略读式——教给学生略读的技巧,让学生初步学会浏览

略读是一种与精读相对而言的阅读方式。它的运用非常广范,尤其是课外书籍的阅读。略读还是精读过程中不可少的步骤,在深入研究课文之前,运用略读可以较快地了解课文概貌,如果用于精读课文之后,则又可以起到排除细枝末节的干扰,快速把握文章中心的作用。比如,在中考复习阶段,对每篇课文,我经常运用略读的方式来进行复习,这种方式不但省时,而且效率高。更有,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要获得更多的知识,还须学会略读、学会浏览。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多教给学生一些略读的技巧,让学生初步学会浏览。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教会学生拿到一本书,先要大概的浏览一下这本书的目录及内容提要,看看该书值不值得读。如果该书对自己有用,就阅读它,如果认为用处不大,就舍弃它。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了解社会动态,关心国家大事。每个学生每天必须读一本书或看一份报纸,每天去班级或学校的学习园地去浏览一下。学生阅读时,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爱好去选择阅读的内容。比如,读报时,不必全读,可以先整版浏览标题内容,犹如“蜻蜓点水”遇上自己感兴趣的或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再阅读。其他不合适自己阅读的东西一扫而过。这样,学生既节省了阅读的时间,又筛选到了自己想要的知识。

其次,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浏览、筛选自己需要信息。要求学生在阅读这些课外书时,不必字斟句酌,咬文嚼字。要用略读的方式去完成。可以“一目十行”,有些章节,段落可以不读。节省时间。略读可以在短时间内读到许多信息,更可以博览群书。

5.表演式——提供学生表演的舞台,升华学生的阅读能力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是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种体验方式,让学生当演员,扮演某个角色,进行表演,变学习者为当事者,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超越时空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这也不失为一种提高阅读的一种方式。如我教学《皇帝的新装》这课,就先自已阅读课文,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整节课就在学生在阅读和表演过程中完成的,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劲头浓呢!学生读书的气氛弥漫着整个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快乐。

班级每周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规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某篇课文。通过讲故事、小品、相声等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优秀者教师给予鼓励表扬,并评出班级的最佳“演员”。这种阅读加表演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无形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升华。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的“教”,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教”。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能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了,那我们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个人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参考文献

[1] 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