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大名著读书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范文1
一、因课前演讲而读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多年来,不管教学任务有多么紧张,我都始终培养让学生演讲的习惯。根据需要,有时是课前3分钟,有时是利用阅读课进行演讲比赛。讲什么呢?讲国内外名著。如四大名著中,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的顺序,一学期至少“讲”一本。先讲其中的故事,再评书中的人物,最后进行简单赏析。讲之前,抓阄确定演讲顺序。这样,每节课之前的三分钟,都有人脱稿演讲。讲后师生集体打分。一轮后集体评议,选出最佳演讲者。利用两节阅读课进行集中演讲时,一次就能基本完成平时一轮的内容。怎样才能讲得好?除了认真阅读外别无良策。自己找时间,挤时间。读了写,写了背,背了讲。有的学生非常懒惰,他认为看几集热闹的电视剧就是看了一部名著;他会去书店买一些小画书;为了解除文字障碍,他还会买少儿版的读物;甚至有的到网上直接抄一段背背完事。一般情况下,这些做法都禁不住“追问”的考验――提几个书中细节让学生回答。
二、因写作积累而读
一年中的两个假期不能忽视!尤其是暑假。两个月的漫长时间如能利用,就是一个绝好的读书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他阅读教科书或别的书籍时,比起那种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的学生来,情形就完全不同。”
为此,我布置写读书笔记作业。如读《三国演义》,可以表格形式把120回安排到八个周里,规定每周至少阅读的内容和要求。为防止学生因偷懒而到处抄袭,在落实到读书笔记上时,既有故事梗概,又有人物分析,还有自己的体会。到开学后利用试卷或演讲形式再进行落实检测。如有偷懒者,限定时间予以弥补。
三、因参与竞赛而读
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
比如有一个学期,我们教研组发起了一次大型的名著阅读竞赛活动。由学校提供奖品,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织。具体过程为发动、阅读、检查、测试四个阶段。所读篇目除四大名著以外,还包括课文后面所附的名著内容,还有其他的推荐篇目。这项活动初中学生全员参加,分年级段安排阅读内容。学生踊跃参与,争分夺秒挤时间,认真阅读,积极准备,最后以两轮考试(初试和复试)和学校举行盛大颁奖会而结束。历时一个多月的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大成绩。另外还有讲名著故事比赛、读书同题作文比赛等。
四、因完善人格而读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范文2
关键词 名著存在的问题 周末 假期 指导 阅读兴趣 QQ
名著之所以称之经典名著,是因为它除了可以给予学生语言文字修养的指导与借鉴外,更可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改造人的思想。前人的无数例子告诉我们,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是由于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了一本好书,从而树立起远大崇高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终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也是人发展的需要。
一、名著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我们曾对七年级新生课外阅读情况,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却发现:从阅读的内容来看,只有极少数学生阅读完四大名著,也不乏个别学生至今对四大名著从来就没去接触过;大部分学生阅读的作品是漫画、武打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从阅读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被网络游戏、流行音乐、娱乐电视占据;只有很少部分学生能静下心来看名著。对此,我们感到初中生阅读名著存在下列问题:一无时间读书,二无心读书,三不会读书。
(一)学生的阅读时间没有得到保证。
初中学生课程多,要面对语、数、外、政史、地生、物、化等课程,学业任务重,学习时间紧,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很难保证充分阅读时间。在此前提下,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潜质的无穷性也是有限的。
(二)以讲代导,越俎代庖。
由于时间紧,不少老师想尽多种办法如印名著资料、背资料来应对考试,恨不得把资料一股脑全“灌输给学生”。于是,名著阅读课变成了名著资料的讲坛,这样的阅读课,势必影响学生阅读的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有责任去尝试改变现状,这就激起了我对学生名著阅读问题的思索。
二、QQ为代表网络教学的优势
著名学者认为,人的成才就在于善于利用业余时间,如果我们不浪费时间,又会利用零碎时间,就能给时间增值,就会赢得阅读时间。针对学生无时间阅读这一情况,我就建议学生的阅读最好放在在周末和假期。但如何与学生交流,督促、指导阅读名著呢?
如今,几乎每一台电脑的桌面上,右下角都藏着一只小企鹅,接触电脑的人上网后一般习惯性地先登录QQ,不管有没有空跟人聊Q,挂Q已经成为大多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多的初中生也加入到QQ大军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拥有个人QQ号,学生之间组建了QQ群,这为假期与学生交流,督促、指导阅读名著提供了可能。QQ有哪些优势呢?
(一)师生能在课余时间利用QQ流。
QQ群有群讨论区,类似BBS讨论区,学生可以帖子、并设置精华帖、置顶等。QQ群对话框上提供群公告,可以将最新的通知、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辅导资料及时告知群用户。可见,QQ群不仅是聊天的工具,还是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QQ群借用网络优势,更快捷地传播教学信息,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二)QQ群所建立的开放课堂给学习者创造了很多主动参与机会,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在心理压力大为减轻的情况下,自由地各抒己见,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及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胆子小,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这会可以放松自如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了。不仅仅局限于少数学生,不论是好生、差生一视同仁,学生可以轻松的,没有担忧、没有顾忌地在QQ里谈自己的看法。
三、QQ拓展学生阅读名著的空间
我利用QQ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做了如下尝试:
(一)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
为了使学生在课外真正阅读起来,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必不可少。指导学生按其阅读内容进行课外阅读周计划安排,以每周为一个阅读单元,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各安排了阅读内容,而周末则是对前五天阅读内容复习研讨和阅读训练并进行长篇论著的阅读。
(二)指导学生会提问题。
无论阅读何种书籍,要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总得认清几个问题——也可以叫做题目。又如阅读《爱的教育》,我通过QQ提出许多问题或题目:作为书中主人翁的那个学生安利柯,他的父亲常常勉励他,教训他,父亲希望他成个怎样的人呢?书中写若干小学生,家庭环境不同,品性习惯各异,品性习惯受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呢?书中很有使人感动的地方,为什么能使人感动呢?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或题目来。
(三)解决阅读方法的问题。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范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1故事吸引法。听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一个好的故事,往往能吸引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会百听不厌。如果教师在讲故事时,善于利用故事中不同人物的特征,配上不同的语调,加上得当的体态语言,往往能把学生吸引到故事情景当中。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故事快到时,教师停住不再往下讲,这时,学生已经听出了味儿,非让教师继续讲下去,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这个精彩的故事的来处,告诉学生,如果想知道故事后来的情况,可以去找某本书来自己看就可以了。把学生的兴奋点吸引过来,吸引到书中去,使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
1.2课文延伸法。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精彩、生动、有趣的文章。教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稍作延伸,借机把学生引到课外阅读中去。比如,在指导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时,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再讲几个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告诉学生,老师所知道的这些,都是老师在上学时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了《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再向学生简介四大名著。总之,只要教师能充分地利用课文资源,把课文内容加以延伸,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无边的书海,任凭学生在其中遨游了。
1.3表扬引导法。作为一个人,有谁不爱得到别人的表扬呢?得到别人的表扬,有谁不是兴高采烈,心情舒爽?特别是小学生,如果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心里一定会像吃了蜜一样的甜美。因此,教师在发现学生能够自觉地阅读时,就要恰当地、及时地给以表扬。把他的阅读书籍推荐给大家,让他讲一讲读到的故事,对他的阅读行为加以肯定,将会使他增强阅读的信心,增加阅读的动力,他的读书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2.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2.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3.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范文4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名著 阅读
程瑞礼曾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煸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既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这段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作文的关系。
对高年级小学生来说,阅读经典名著,接受文化传承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文学水平。据此,本文试着就在高年级小学生中开展经典名著阅读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一点探索。
一.阅读名著对高年级小学生的价值
名著给人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不单是文学知识的积累、文学修养的丰富,更是烙印浓郁的文化底蕴,完善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人格,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载体。
文学经典名著因其所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等等,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阅读这些名著时,自然会开启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
阅读名著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老舍说: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
这些大师的话,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尤其是读名著在提高我们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高年级小学生开展名著阅读的实践
1.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要让学生爱读名著,教师首先自己要读名著,要和学生“同行、同乐、同心”。榜样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教师要求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自己也必须博览群书,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如要求学生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教师首先就应该对此了如指掌,为学生树立榜样。
2.创设条件,关注差异。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结合具体情景,加强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名著的交流。
教师要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在早上到校后,午自修、课间、休息日等时间个别自主阅读;要求学生在假期进行阅读名著的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时间。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他们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需要,如果强求一致,必然形成学生的应付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喜欢神话传说,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等;有的学生喜爱童话,就建议他们看一看《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男生大都喜欢科幻小说、历史故事、名人佚事类,女生大都偏爱文学故事类,都应该区别对待,体现“因材施读”的原则。
3.指导读法,交流体会
文学巨匠茅盾是这样读名著的:第一遍是快读;第二遍是慢读;第三遍是细读、精读。我们的小学生读名著,往往是停留在茅盾先生说的第一遍基础上,即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往往一下子难以进行像第二三遍读书那样的深层次的钻研。那怎么办?没关系。可让学生把看过的名著暂时放一放,等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第二轮的阅读。这时,往往随着对名著的阅读次数的增加,随着学生知识、阅历、能力、眼界等的发展提高,他们对名著的理解、感受程度也会随之增强。
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读的各篇文章中的笔法取出来,写成文章。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同时,练笔是绝不能少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必须坚持只要读书就写读书笔记,笔记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摘抄型、归纳型、感想型、评价型、创造型。
书读得多了,获得语言的积累,情感的沉淀,从而自然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读书正如饮食,不同的饮食往往造成人不同的营养结构,不同的书籍也同样造成人不同的精神结构,而名著恰恰是一道营养全面、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世界,以名著阅读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范文5
关键词:畅销书;长销书;大学生;阅读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89-02
一、“畅销书”与“长销书”的概念界定
“畅销书”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所谓畅销书,一是要“畅”,二是要“销”,能够在市场上大量销售的图书。我国从1995年开始,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在《中国图书商报》上每月公布一次畅销书的调查情况,自此拉开了我国畅销书时代的序幕。畅销书的特点是符合人们当下的阅读口味,畅销书不一定就是好书,但也有可能成为经典名著。如那些人类历史文化流脉的经典、智慧的结晶,灌溉着一代又一代人,它们能长久地摆在书店里销售,虽然在短时间内销量不一定多,但却可以经过不断再版或重印而长时间地销售,以致于在家庭中成为世代传承的看家书。当然,畅销书可以转化为长销书,畅销书的生命力从几年、十几年到几十年,若得到一两代人的认可,有幸进入经典的行列,其生命力就可能是百年或千年了。
二、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看其阅读动机
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有一定规律,行为受心理支配,由此产生了心理学。读者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和情感、意志、语言、气质、性格、技能、能力等心理现象反应到行为上的科学。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心理发展快,好奇心强,对流行文化敏感,极易接受新事物,为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时期。在选择读什么书的问题上会因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意志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阅读动机是由一定阅读目标引起的心理动因和倾向,直接推动和维持一个人阅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阅读动机,归纳其阅读习惯,研究阅读现象并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对身心有益的书籍,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1.求知――应试需求心理。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在阅读图书时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阅读书籍扩展知识面。并且迫于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压力,课余为强化课堂所学、提高知识水平、进一步改善知识结构,以及应付考试为第一需要,阅读教材、教辅及专业书籍,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普遍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为了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他们要了解更多的职业信息,阅读可以使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在求知的动机下,他们重视各种读物的知识性、理论性和专业性,也喜爱内容深刻、观点新颖的读物,还会考虑读物是否能为将要参加的等级考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2.理论――实践转化成就心理。成就心理是人们期望做得更好和渴望卓越的潜意识,如赢得荣誉、获取财富、得到认可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渴望所学的专业知识能灵活运用到实践环节中,渴望通过阅读了解各类信息,转换为个人能力,并寻求在社会中的就业点和立足点。通过不断从书籍中汲取养分来完善自己,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模仿效应、从众心理。大学生群体在年龄层次、心理需求、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性,使该群体更容易形成价值观念上的相互认同,从而容易形成模仿效应、从众心理。大学生中威望越高者影响力就越大,给予他人的影响也越深刻。从积极一面看,大学生所读书籍能够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潮流;从消极的一面看,会引起“盲从”。
4.放松身心、娱乐消遣心理。大学的课程设置与中学时代相比大为宽松。利用闲暇时光阅读书籍可以满足个人的精神需要或兴趣爱好以及放松身心,同时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身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放松身心、娱乐消遣的心理具有两重性。积极方面,为丰富业余生活而阅读文学艺术类书藉,可使大学生增长见闻,陶冶情操;消极方面,对那些意志薄弱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会沉湎于武打、言情类小说难以自拔。
三、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的72.0%增加了5.1个百分点。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上扬,在18~29周岁的年轻群体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其中四大名著最受欢迎,最受欢迎作者前三名依然是金庸、鲁迅、琼瑶。郭敬明以第七名入围,是唯一的“80后”。这次,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毫无悬念地包揽了前四名。从调查结果看出,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当下大学生普遍意识到在校期间学好专业知识并转化为实际能力,获取相应的技能证书,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基本条件。但调查也发现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娱乐消遣。阅读内容呈现时效性、多元化、浅显化的特征,读图类书籍、另类作品等也颇受大学生青睐。究其原因,正是当下流行的“快餐文化”所致。“快餐文化”不注重深厚积累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范文6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期只有30篇左右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如何落实这课堂之外的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课外好读书,老师必须运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妙法,使他们产生渴求阅读的心理,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1.从课文引用的段落着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我们在学习每篇课文时,可以把相关文章推荐给学生。教材中,有不少名篇名文,甚至是整本书。如《草原》摘选自老舍的《内蒙风光》,《少年闰土》摘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装满昆虫的口袋》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等。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可以把原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课外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文章的全貌,还能更全面地感受到大师的语言魅力,学习准确、精练、优美的语言表达。而像《回自己的祖国去》这一类的课文,如果说学生不了解时代背景的话,就不能很好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时代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阅读是课堂必要的延伸。
2.组织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采用多种方法创设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室里,可利用墙报、黑板报等开辟“读书角”、“小博士”等园地;也可因地制宜设立图书角,并配备班级图书小管理员,图书定期轮换交流;鼓励学生积极上图书馆、阅览室读书,培养阅读兴趣。
(2)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我读了……”的活动。
让每个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昨天读的书或者文章。如此,既交流了收获,开阔了视野,又锻炼了语言表达与概括的能力,还激发了其他学生阅读的欲望。
(3)开展阅读成果竞赛会,让学生品尝阅读的甜头。
每周开展一次阅读竞赛会:读古诗,进行吟诵比赛;读自己喜欢的写景抒情散文,配上音乐,进行朗读比赛;读寓言、童话、人物对话,进行讲故事或排演课本剧,等等。为了比赛,学生就要广泛地读书,选好版本,主动投入地阅读。比赛完后,适当地给予表扬奖励,使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更喜欢进行课外阅读。
(4)定期开展“小博士”竞选活动。
通过“我知道的科学”、“我知道的名著”、“我知道的名人名言”等知识抢答来评选班级的小博士,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兴趣,就有了读的欲望,于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就成了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键。
1.做好读书笔记,并尝试运用。
读书不做笔记好比雨点落大海,无踪无迹,因而就有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千古名言。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随时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本子上;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或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对较长的语段还可以做文章剪贴,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当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了一定的好词佳句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正确地运用。可采取多种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如结合作文讲评,有意识表扬鼓励。
2.背诵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综合训练。从语文教学来看,背诵是熟读的结果,随着诵读者诵读篇数的增加,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实践证明,背诵对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感受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我对一些精彩片段,或者短小的佳作,特别是古诗文,都大力提倡背诵,学生在背诵中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名篇,这样不仅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基础,而且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指导学生科学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一本好书,犹如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可见,课外阅读一定要选择好读物。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渴望了解神秘、冒险、刺激的事物。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给孩子推荐《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魔法学校》等书籍,满足他们的需求。有的孩子喜欢思考,热爱科学,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爱科学》等书籍。对于喜欢社会信息的孩子,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观看电视新闻时事、阅读报纸,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