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化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三上学期化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三上学期化学总结

初三上学期化学总结范文1

这科比较简单。要背中考单词,图书大厦有专门卖得中考单词集合。对一些词组和单词的用法总结一下。如果以前平时作业里就有每个单元的总结本,那就行瞧一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学生暑假计划报告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学生暑假计划报告一

要好好完成暑假作业,自批,遇到不懂地难题总结1下,开学问老师或同学。肯定不能用网上资源。

2、语文:把初二的文言文、古诗词、字词好好背默,中考都要考。有可能的话预习一下初三的需要背默的课文。

数学:需要整体看一遍初二整个学期的概念(笔记本上的也要复习),不要弄混,把学期的错题(考试和平时作业)再重新做一遍。假如还是错了,哪一定要对错了的乔个版块好好复习

ⅲ有可能的话做一些中考试的压轴题,体验一下中考的感觉。

物理:跟数学一样。一定要好好分析公式,弄清楚每个量的意义。做一下受力分析题,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英语:这科比较简单。要背中考单词,图书大厦有专门卖得中考单词集合。对一些词组和单词的用法总结一下。如果以前平时作业里就有每个单元的总结本,那就行瞧一瞧。

化学:如果以上的科目都弄完了,可以提前预习一下

3、学会劳逸结合。祝你成功!有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

学生暑假计划报告二

一·每天坚持听一个小时的英语。由于某些因素,让我们在英语水平上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也能追上他们,并比他们做的更好。

二·坚持背诵语文古诗词和英语单词。在高考中语文默写占得分值虽不是很大,但俗话说“一分也能压倒众多人。”就像在这次考试中,我就因没好好背古诗词,连屈原《离骚》中的千古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都不会写,让我白白丢了许多分。并且在写作文时,可以引用许多古诗词。如在写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可以引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背英语单词更为重要,阅读时连单词的意思都不知道,那你该如何答题;写作时连单词都不会拼写,那你该如何的高分……

三·多做理综题。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公式是不会在理综上拿到高分的。理综注重的是灵活运用,只有多做题,题型见多了,遇到相似的题就知道该如何下笔。像我在那抓破脑袋想这题应用什么公式,好不容易公式想出了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题,时间浪费了分也丢了。

四·整理笔记,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学过的知识只有不断回顾才能让它记忆深刻。像我总是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全都堆积到考试前几天来复习,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效果还让我越复习越紧张。把笔记整理几遍可以发现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自己还没吃透等等。

五·利用网络多和别人交流。网络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们可以在网上与他人互相交流学习经验,了解大学的招生信息等等。

“所谓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奋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我会充分利用好这个暑假,以的状态去面对新学期的到来。

这就是我的暑假学习计划,那么你的呢?

学生暑假计划报告三

在这一个暑假中,我将要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

由于初三新课进度快,初二暑假就成为备战中考最难得的踏步调整、补缺补漏的时间。

1.利用暑假做好两大块的工作,一是背诵默写初一、初二四本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文,因为初三总复习时很难有空余时间用来背诵古诗文;二是阅读名著,这次暑假布置的任务是阅读《格列夫游记》。

20预习初三的语文课本,不但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而且通过总结还能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反复理解或直接请教老师。预习第五册5、6单元的文言文要求结合参考书会翻译,朗读课文直至会背诵。

3暑假里多读优秀作文,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多背一些经典的句子。

数学:做题巩固预习效果

初三上学期基本上结束教学进度,课业量比较重。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数学课本的预习。根据现有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轻下学期的课业负担。预习原则上从前往后进行,根据自己的能力,了解下学期将要面对的学习内容。同时,在了解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本练习方面的书,边自学、边检测。

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应以通读教材、理解基本的概念、法则为主,不要过分重视难题。做到对下学期的课程心中有数,分清重点、难点,上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从学习方法上,要培养自己学会归纳总结,经常对自己所做的练xxx行反思,对在哪里,错在哪里,及时反思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得与失,在反思过程中学习能力解题技巧都会有所提高。如果同学们感觉学习枯燥,可以采取单独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和一些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一起学习,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英语:各个环节都不放松

暑假中英语的学习应该遵寻循序渐进的原则,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

1.单词

英语学得很好的学生如果再看初一、初二课本上的单词就没有多大必要了,应该侧重于初三课本第一第二单词的预习,同时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对自身的单词量进行提升;中等生则需要双管齐下,在复习以前单词的同时对初三课本的单词进行预习;英语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要对所学过的单词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做到稳扎稳打。

2.作文

作文与阅读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水平,这就需要同学们加强自己的阅读训练,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对经典的范文也要进行背诵和记忆,从而掌握漂亮的句型结构,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口语

中考的人机对话考试是初三英语学习的重点任务之一,包括短文朗读和话题简述。暑假里同学们在背诵话题的时候不仅要背诵出规定的内容更要注意语速,语音和语调。这次我们抄写了3个话题,其余的话题也会在我的博客陆续呈现。

学生暑假计划报告四

千呼万唤始出来,同学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暑假,可是,在这个暑假过后,大家需要迎来紧张的初三生活了,因此,就是在暑假里,大家也要学习,制定良好的初二暑假计划。

1.早上起床时间控制在6点至6点半左右,然后马上去做一下运动,大概持续到7点钟(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大脑血液循环)。然后你吃一下早餐等等的。

2.上午时间大可不必疯狂地做作业。你可以先看一些英文的书(课外的,但是适合初中生的),那样有助于培养语感、积累词汇;然后(大概10点)你可以看一些文学类的课外书(当然不是英文的了)。适当地让自己有一个闲适的生活状态。

再说一下,你可以有针对地看书,上午你也可以看一些自己较弱的学科的书

3.下面说说下午的任务(忘记说了,午饭之前你也可以去运动一下)。下午,人的一般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那么你可以做一些暑假作业,注重理解。因为下午背的东西,一般都不太容易记住。

初三上学期化学总结范文2

高考后我曾不止一次地对别人说:我人生中,截至目前,经历的最大转变即发生在我以学习竞赛为核心内容的高中三年生活中。这个转变发生在学习态度上。我从以往的“学着玩着”,变为现在的确立以学习为终生事业的人生价值。这个转变发生在个人层次上。高一时,我是个典型的“山大王”,每次考年级第一就兴奋得不得了,每在大学课本上看到一句话,就要四处炫耀(河南话,诡谲),而对实验中学以外的世界几乎没有了解,因而对外界就充满了困惑,恐惧乃至排斥;如今,我已经在全国的尖子生中发现了自己的位置,看出了自己的优势与差距,并比较清楚在大学里的努力方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个转变发生在个性上。初中三年、整个高一和高二刚开学时,我都张扬得找不到自己,做事不冷静,总认为自己了不起,知道的东西很多,而往往是掉板话说了一堆;我到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做有张有弛,什么叫做理智。我能有这个转变,根本在于我的心理发生了转变。我以前的心理,我称之为“山大王心理”,是很多在同龄人中表现出色的尖子生都会不经意流露出的一种心理。现在想来,我以前没少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干沽名钓誉而得不偿失的事。但现在,我想我再也不会干了,因为经历过竞赛中各种压力下的挣扎,在冯老师、杜老师等很多老师以及周国平先生着作的引导下,我的心灵已经从平凡、狭隘,走向了高贵和博大。我的心态,兼有孩童的阳光,青年的蓬勃朝气和成人的细致审慎(当然,我习惯于自我感觉良好)。尽管,在真正迈进化学竞赛这个领域之前,我也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点,比如看大学教材,不按部就班地学习、不是特别扎实地做题、却在许昌市直考了第一,个性十分张扬……但引发、促使我完成这个转变的,我想,只有化学竞赛。

我上初二就开始学化学、做实验了,从初三下学期起,我就接触了竞赛,把《无机化学》当小说看,竞赛拿了全市第一,考上了郑州一中化学班。我没有去上,因为当时的认识是,竞赛仅仅是一张充满难题的卷子,和高考根本不搭边,是比高考更窄的独木桥。如果竞赛一失利,那就悲催完了。这种把高考与竞赛看成是完全对立两方面的观点,是局外人把竞赛妖魔化的认识,这却又是普遍存在的。于是我选择了留在许昌,安心地走高考的道路。但是我这么一个闲不住的人怎又忍心放弃这个挑战自己、激发兴趣、满足求知欲的机会。我从高一上学期期末开始看大学化学教材,看了半年,磕磕绊绊,化学没学到多少,实验却做得疯狂,求知欲也爆炸式地膨胀。这是竞赛给我的第一份馈赠。我的疯狂“事迹”很快传到了一高,传到了冯老师那里。父亲给我说,一高的冯老师想要无偿地给我辅导!

那时向来对一高持敌对态度的我,受宠若惊地迈进了一高的大门。当时我太不懂事,没有独立地生活过,没有直面过世间人情,没能体察到冯老师的良苦用心,只是感觉到冯老师给予了我比他给予所有同学都多的关注、比所有老师给予我的都多的关注。同样是因为不懂事,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在头次竞赛失利后我便一蹶不振,不思进取,险些走向堕落。我把化学竞赛遗忘了,也就迷失了自己。而这段时间,也是我高中三年退步最快、生活最空虚的一段时间。(补:所说的迷茫,就是满怀信心地参加竞赛后心里突然落空,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于是聪明就不再用到正地方。)XX年11月1日,我去了趟郑州,见到了杜老师,我的人生轨迹从此走向了另一条充满了挑战、也更伟大的道路。

我在郑州学化学的学习生活可以清晰地分为四个时期。从XX年11月8日到11月29日,我称之为迷途知返、幡然悔悟期。郑州之行刚刚开始,我身上还有不少山大王习气,甚至,那时去郑州的目的就是为了每周坐两次动车组。这种性格特征使得我在火车上,乃至杜老师家中没少说掉板话。11月29号,杜老师无意问到的几句话,我在回答中把我来郑州上课是为了坐动车的出发点暴露无遗。当时我就发现了自己流露出的这种情绪,我为这几句话后悔了整整一星期。至此,我突然意识到,我的性格中有诸多的缺点有待我去克服,我一直天真地以为我比同龄人更成熟,我已经在迷途上走了两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一事值得一提。11月13日,在杜老师看完我上一周做过的试卷后,说我做的“还可以”。此前,我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有组织的学习、训练,几乎完全靠自学,为何我还没入门就得到了杜老师的肯定?我直到今年的寒假才明白,我通过看书自学、做实验,尽管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训练,但获得了无形而且十分宝贵的化学方法、思想和化学素养,它让我在一个陌生的问题前,比较清楚地知道应该用什么理论去解答这个问题。比如有机反应中,我会自觉地用碳原子电性判断反应如何进行,用空间、能量、成键、机理判断产物类型;无机化学中,我会用能量最低、结构最稳原理判断生成物的结构;分析化学中有的题很怪,这种滴定实验以往从未听说过,我就会想题上每一个步骤在滴定操作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种化学的方法、思想、素养,是通过长期的学习积淀形成的化学能力,而做题只是能带来零碎的经验。

经过那一周痛苦的反思,接下来的一次课,即12月6日,我不仅带去了自己总结的酸碱滴定笔记,更是问了一个难倒了杜老师的问题。(我相当兴奋,回家就给爸爸说,我的问题杜老师没办法解答!)12月6日到XX年的3月初,是我的励志阶段。这一阶段,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我的日记中主要写我对学习状况、效率的反思,提高学习效率的创新思维、时间安排,对高二竞赛后迷失经历的反思,在郑州一中的竞赛班中对自己进行定位,在许昌高中对自己进行中学课程学习的定位,思考当时的处境及下一阶段学习的战略规划;其中也有站在人生角度上的思考,比如人生价值、生活理念。这一阶段,在逐渐进入最佳状态后,我感受到了学习任务太多带来的压力,开始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这一阶段,我也做出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XX年元旦,我头次列出了我的新年目标;牛年腊月二十八晚,离除夕两天,我第一次一个人在外地,也就是郑州过夜,因为前后两天杜老师安排的都有课;虎年正月初八,我第一次一个人出省,来到北京,在学长的伴随下参观了北师大、清华、人大、北大……那时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兴奋、激情、紧张、辛酸,至今还被我回味。

高二下学期开学到期末,是第三阶段。我对它的评价就是:在压力中挣扎。这半年里,我吃的苦要比以前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多。(补:具体有多少,我也说不清楚,因为纠结得不堪回首,而且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我想从容地控制发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想深刻地改变自己,想无时无刻地挂念着学习,想让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为学习服务。但是,从现在看,我的这些想法是信奉工作至上的工作狂们的疯狂信条,违背了规律与常理。我这么做的结果出乎我当时的预料,却在理智、眼光放得远的人的预料之中。我没有哪一刻不念叨着学习,却也没有哪一刻真正地快乐过,就连我向来推崇的学习的乐趣也离我而去。我陷入了我给自己设下的僵局中。在我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着“我每次满怀信心地做完培训题后,看着一成不变甚至下降的成绩,我很自责,怪罪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对,甚至感觉那张试卷上滴着我的血……”我到最后,陷入了唯分是从的泥淖,而不断下滑的各科成绩,也在增加着我的压力。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我在那封信中也写道“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强忍着伤痛,理智而冷静地审视这个伤口,想想怎么疗伤,否则,它将成为永久的伤痕……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得到的,就是生活最珍贵的礼物。”遇到困境时,往往就是我们需要突破的瓶颈,突破了它,海阔天空。区分强者和弱者的,不是命运,而是困境和苦难,当每个人都奋力反抗而没有成效之时,弱者选择屈从,强者决定在困境中换个方法继续努力,超越困难,站到更高的高度。于是,困境面前,弱者仍为弱者,强者更强!

去年七月期末考试,我比你们学校年级第一胥森哲成绩低了60分,向来很阳光、忍住了高二下学期那么多折磨的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崩溃。此时XX年高考已经结束,我已经是高三学生,而两个月后,化学竞赛就要举行。我开始悲观地考虑我高中三年上完后,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就在这个关头,我看到了周国平先生着的《灵魂只能独行》。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偏偏是我深陷困惑与困境、不知所措之时,我看到了一位超然尘世之外、俯察人世百态、探究人生真谛的哲人在宁静而深刻地思考着人生、社会、苦难,使得我能借他的文字,跳出了困境的桎梏,站在一个超越了当下的视角,来审视我所遇到的这一切,让我几乎在瞬间就走出了困境,占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到现在也不敢想,如果我没有买那本书,我现在会怎样。我不解为什么那本书会出现的那么及时、那么巧。为此,从不信神的我曾暗自感谢上苍,因为我偶然看到的这本书塑造了我高贵的心灵,助我完成了一个人生境界上最伟大的超越。

这之后到高三参加化学竞赛,是我竞赛生活的第四个阶段。这一段时间,我开始从人生的角度去审视竞赛生活,把平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精神食粮,再内化为自己的气质。改变一个人的,可以是一本好书,也可以是一位好老师。我很幸运,因为在参加竞赛这个事之前,我有了一本好书,和两个好老师。杜老师把我领进了化学的殿堂,而冯老师一直在默默地支持着我。8月8号晚上,冯老师来到我家,我们一开始讨论冯老师在北京听吴国庆讲课时的录音,随后冯老师就和我们全家讨论如何学习有机化学,因为在竞赛开始前一个月,我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有机。等到讨论结束时,已经是十一点了,我和父亲下楼送冯老师。冯老师走后,父亲说:“如果我还会回到讲台上,那么冯老师就是我的榜样。他之所以那么关心你,就是因为他爱惜才子,也总想着如何才能为教育事业奉献更多。这样的老师太少了,他就是一个学者。”冯老师,谢谢您,请接受学生最为诚挚的感谢!

那个暑假,尽管压力很大,时间也很紧张,但就是在老师们的关心下,在精神食粮的滋养下,我度过了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我的目光也超越了竞赛本身,超越了结果,从而能在竞赛前夕比较从容地应对遇到的各种问题。

到了高三后,我就比较轻松了,但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竞赛得了一等奖,一模全市16名,保送考试狼狈落榜,自主招生考上北大,二模全市138名(全市第一670多,贵校第一严曾豪660多,我630多),三模25名。如果没有竞赛中那么多经历作支撑,我很难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中幸存下来。我的高三上学期都在准备保送生考试,没想到到头扑了个空,直到高三下学期我才着手复习,而此时,按部就班地学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也及时的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制定了学习计划与策略,在80天里顶住压力,按计划去高效地学习,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在高考之前一点儿也没有浮躁,在考前七天决定:用9天的时间把高考题从XX年做到XX年。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不参加竞赛的人难以拥有的。

实际上,我刚刚说的许多观点,都是在高三这一段比较平静的生活中,通过审察周围的人事总结出的,当时并没有联系这些经历。但今天趁此机会理一理过去的事,我才知道这些感悟都是以上经历的积淀与提炼。直到现在我也会想,当时若去了一中,可能早已参加了冬令营被保送了,但是,我绝对不会有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不会通过这经历去品味人生,更不会有如今的胸怀与高度。

祝大家在化学殿堂中体会到别样的乐趣,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最后迈入理想的大学!

初三上学期化学总结范文3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现行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小组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依据肯定成绩、反映时代要求、增强大纲的适应性和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原则,对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进行了修订。

一、为什么要对试用大纲进行修订?

1.为了迎接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对现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设计和制定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但是,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从设计到制定,从实验到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至少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并且,教育改革关系到一代人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在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立和实行之前,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调整不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内容和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做好准备。

2.当今的课程应能反映先进和科学的教育思想,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例如: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3.当今的课程应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总结历次大纲实施以来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力求反映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最新研究理论和成果。例如: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对认知发展的研究,对语言能力形成的研究,对教学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的研究等。并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试用大纲中不完善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

4.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基础外语教育改革的关键,对试用大纲进行修订,将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师和社会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5.修订大纲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早一天改革,学生就早一天受益。

二、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

1.重新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修订大纲必须适应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外语课程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21世纪公民生存、求知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2.充分体现教育的目的与目标。修订大纲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外语教育不应仅以教学生背会几百个英语单词、掌握一些语法项目和考试能取得高分为目的。基础外语教育应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实践能力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修订大纲应重视培养学生对外语学科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修订大纲应反映语言学习的规律,反映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应适当增加语言的输入量,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强调语言的实践特征,处理好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

三、大纲修订的重点

1.修订大纲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重新定位,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摆在英语课程目的的首要位置。同时,把语言教学的目的定位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修订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还把开发智力、了解文化差异,以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作了必要的调整。

强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修订大纲适当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以便实现语言教学从注重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注重培养语言能力过渡。

适当增加了词汇量。试用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过低,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因此,修订大纲在参考权威词频统计结果和综合了国内现行几套教材的词汇表的基础上,补充了220个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交际中所需的词汇。词汇量的适度扩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只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语言运用的能力。

对语言知识体系的知识点的掌握在要求上作了必要的调整。修订大纲强调了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修订大纲对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语篇知识的要求上淡化了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对各个项目的语言运用分别提出了要求。在语法项目中,补充了一条必要的语法项目--定语从句,但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对语法知识掌握的要求和测试的难度。

修订大纲扩大了听和读的输入量,提出了40小时的泛听和10万字的泛读要求,从而把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3.修订大纲在“教学评价”中,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强调评

价要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为体现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修订大纲明确提出了终结性测试应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检测,明确要求在测试中减少单纯语言知识题的比例,并降低了此类试题的难度。

4.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修订大纲针对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角度,明确提出应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有效保证学生的语言实践量,对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提出了不超过课时30%的量化限制;提出了在扩大语言输入量是时,要注意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与实用性;还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努力开发教育资源。

(二)

本次大纲修订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教学目标与要求”(试用大纲“教学要求”)部分,特别是对“二级的目标与要求”部分作了较大的调整。修订大纲不再对“六三”和“五四”学制分别提出要求,且每周均为4课时。

一级目标与要求

“一级目标与要求”基本保持了原大纲的内容,只对个别项目作了调整。

修订大纲对语速、语言材料和听的目的提出了具体要求。

1.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了相应的反应。

2.能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

3.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基本没有生词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修订大纲提出了语境要求。

1.能就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问答。

2.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所学过的《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对话。(试用大纲强调在交际活动中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的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对话。

修订大纲对课文提出了预习要求,并对课外阅读的选材、阅读速度和阅读目的提出了要求。

1.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2%的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40-50个词。

3.能初步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文字材料,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试用大纲只有一条要求:能初步借助词典阅读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2%)

修订大纲对书写和书面表达的要求作了适当调整。

1.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词距、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试用大纲要求: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书写体在单格本上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笔顺、连笔、词距及标点正确。)

2.能听写用学过的课文组成的材料,听三遍,书写速度每分钟分别为6-8个词。(试用大纲要求5-7个词)。

3.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语音

修订大纲强调了对学生拼读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对语调和节奏的要求。

1.能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

2.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试用大纲要求:能按学过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词。)

3.能连贯地朗读学过的课文,语调、节奏和语音(试用大纲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词汇

修订大纲把要求掌握的词从350个增加到450个,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口、笔头交际中运用。

1.能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原大纲的第二条)。

2.能掌握450个(试用大纲要求:350个)左右最常用的单词、1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能够在口头、笔头交际活动中运用。(对试用大纲的第一条作了调整,不再要求三年制和四年制分别认读的单词及其相关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语法

修订大纲简化了对语法项目的表述方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强调了语法的功能和作用,并对口头和笔头表达中语法的正确性提出了有区别的要求:

1.能基本掌握所学单词的形成变化。

2.能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能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述形式基本正确。

二级目标和要求

“二级目标与要求”强调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对语言输入量的要求,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

修订大纲提高了对听力的要求,强调在听的过程中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获取信息;提出了对泛听的要求,并规定了泛听的最低量(不低于40小时)。

1.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反应。

2.能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及背景。

3.能在听题材熟悉的语言材料时,克服生词障碍,理解语篇大意。

4.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词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5.能听懂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英语有声语言材料,泛听总量不低于40小时。(计算方法:初一下至初三上,共四个学期,一学年40周×2=80周,每周半小时。)

修订大纲提出口语能力要在情景活动中培养,重在实践。

1.能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并能复述课文大意。(将试用大纲的第1、2条合并)。

2.能就熟悉的题材(试用大纲规定:看图问答、说话等),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情景提示,根据要求进行表述和表达。

3.能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

4.能在日常交际中运用《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所列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

修订大纲明确提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获得乐趣;强调了阅读的实用性,拓宽了阅读范围;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提出了课外阅读量的最低要求(不低于10万字)。

1.能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试用大纲规定:2%)的水平相当的文字材料,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70(试用大纲规定:40-50和50-60)个词。

3.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内容简单的书信、启事、说明等应用性文字材料,并能理解和解释图表所提供的简单信息。

4.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难度相当于课文的文字材料,获取所需信息,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5.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10万字。(计算方法:100,000字÷50字/分=2000分÷60分=33小时,平均每周半小时左右。)

修订大纲提高了对写的要求,提出能在语境的提示下表达自己的观点。

1.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大小写、词距、标点等运用正确、规范。

2.能听写与课文有关、结构简单、没有生词的材料,听三遍,书写速度为每分钟10-12个词。

3.能笔头回答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4.能仿照学过的题材或话题,利用所给的范例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能按要求笔头转述所听、所读的简单内容。

5.能为图片提供文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音

修订大纲强调对拼读能力的培养和对语调、节奏的训练;对朗读提出连贯和流畅的要求;对口头表达提出语调、节奏自然,语音正确的要求。

1.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或双音节词。

2.能按国际音标正确地读出单词。

3.能正确、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或略浅于课文的文段。

4.在口头表达中,语调、节奏自然,语音基本正确。

词汇

修订大纲把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从600个左右增加到800个左右,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口笔头交际中运用;把认读词汇量从400个调整为400-500个。

1.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

写单词。

2.能根据所学的构词法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

3.能掌握800个左右单词[计算方法:试用大纲的600个+修订大纲的220个(92+128)=820个单词]、200条左右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此外,还要求扩大400-500个左右的认读词汇。

语法

修订大纲虽然降低了对语法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强调了语法的功能作用,对口头和笔头表达中语法的正确性分别提出了要求,并且提出了对运用语篇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

1.能正确理解附表里所列语言形式的意义和功能。

2.能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述与交流,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述形式的基本正确。

3.能初步运用表示并列、因果、转折等逻辑关系和相关标志词等基本语篇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

(三)

修订大纲在第四部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几个新观点。

1.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

(1)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使学生获得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设计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

(5)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7)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文化;

(8)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

(9)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

(3)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4)对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要根据教学活动的目的和错误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不要有错必纠;

(5)要尊重的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6)要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的规律;

(7)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1)适当扩大听和读的输入量;

(2)让学生尝试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3)教师要控制讲授的比例,讲授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课时的30%。

修订大纲提出了教学中的实施办法

1.理念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英语,而且要育人;

(2)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教师的威信要建立在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

(3)教师要拓宽备课的范围,不仅要备语言知识,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模拟交际的情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模拟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要改变那种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背记笔记学习语言的方式。教师要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提供有效和足量的实践机会;

(4)教师要为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留有余地;(5)教师要广学博览;要有创造力、联想力和想象力;要有驾驭所教教材的能力;要有组织活动的能力;要有表达能力;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善于理解所教对象;

(6)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心理加工,如感受,观察,发现,分析,体验,练习,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与别人进行交流,得到别人的回应、肯定或赞赏。

2.操作(1)不同的教学程序体现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例如,授新课:

A.呈现学习内容练习检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B.呈现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语言材料(新学习内容)呈现使用模式(在此之前为输入)个体思考、练习(感受、体会、心理加工、内化)分任务组讨论语言材料完成任务所使用的策略、分角色表演等执行任务(输出)分享成果(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具有自主性;教师起监控、指导和帮助作用。)

又如,课文教学:

A.排除难点学习生词学习语言点练语言点看课文课文问答复述(这是以语言知识为主线的教学形式。)

B1.教师布置获取信息的任务学生克服生词障碍获取信息猜词,交流(理解)查阅词典请教教师,教师讲解(语言输入程序中自主学习的过程。)

B2.教师布置交流信息的任务学生学习交流信息所需要的语言材料个体感受、体验、加工、内化执行任务(这是语言输出过程的自主学习。)

(2)语言形式要与语境、文化一起教,即怎么用和在什么情况下用。例如: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Hello!

Hi!

I want to...

I'd like to...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摆正师生的地位,明确不是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是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

(2)设计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盲目追求形式多样,要讲求实际效益;

(3)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要分明且多样化,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比较容易地获得成功;

(4)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教师不要充当“检察官”的角色,要给学生意识自己错误的机会。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错误也是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这是自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5)每个学生头脑中都有自己的学纲、知识积累方式和语料库,要用观察、面谈、分析和记录的方式了解学生,才能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6)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要耐心倾听并理解学生的不连贯、甚至不达意的、不成熟的英语,就像母亲倾听婴儿的咿呀学语一样,才能使学生敢于开口;

(7)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学生才能乐于开口,甚至急于开口;

(8)课堂上要有个体学习的时间,照顾个体差异;

(9)教师不是什么难讲什么,也不是见什么讲什么;

(10)学习内容的难度应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不要苛求一步到位,要逐步完善;

(11)凡是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可以掌握的,决不采取讲授的途径;

(12)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13)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设计能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任务,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留出空间,为他们的成功创造条件;

(14)要遵循浅、泛、博、大的信息量选材的原则和供需协调的输入原则。

(四)

修订大纲与试用大纲相比,评价部分在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变化与调整。

1.标题从“考试、考查”改为“教学评价”,扩大了其内涵和范围,明确了考试只是评价的一个方面和一种方式。评价应该具有人文性(学生主体性)、民主性、全面性、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与发展性。考试只能对学生的外显语言行为进行评估,评价则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与策略、合作精神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2.规定评价的目标应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综合性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将评价与语言教学目标统一起来,使评价能反映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3.提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的评价思想。形成性评价的提出有助于纠正教学中一切为了考试,以考代教,以考试成绩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的偏差。形成性评价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因素。正确使用形成性评价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继续进步的动力;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适当监控与反思,掌握并调

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受试者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它对教师的角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更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应当指出,由于形成性评价是第一次提出,大多数教师虽然可能采用形成性评价的个别形式,但对形成性评价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仍较为陌生。因此,对它的形式与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验和推广。4.对期中或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从全面、综合和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改革。对测试形式、测试内容、技能与知识、主观题与客观题比例等方面作出调整和要求。特别提出听力测试分数所占的比例应不低于试卷总分值的20%,提出取消脱离语境的语音类试题,减少单纯语法知识类试题,并降低其难度;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并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口试列入学期或学年考试项目。

5.评价部分最后提出:高中入学考试以修订大纲规定的二级教学要求为基本标准。

(五)

1.与试用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变化大吗?

在试用大纲框架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修订大纲对大纲中明显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部分作了调整,同时考虑与正在制定中的新课程标准的衔接。修订大纲主要有以下变化:①在“教学目的”中,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重新定位。②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中,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强调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用英语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适当扩大了词汇量。③在“教学评价”中,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强调评价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益于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④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角度对教师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2.修订大纲前言中的提法有哪些改变?

根据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对前言部分作了较大调整。所作调整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体现了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对外语课程的新要求;②提出了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③强调了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如何理解“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这一新提法?

①学习和掌握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在21世纪,国家和民族的联系更加紧密,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言,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学好一门外语,特别是英语,是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②学习外语是信息时代的需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十分迅速。计算机、互联网使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方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1世纪的公民应具有从互联网上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目前,英语是国际互联网通用的语言,掌握英语就意味着在接受终身教育和自身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便利的条件。③学习外语是多元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的公民需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共同生活。学习外语可以使学生了解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开放和兼容的性格,使他们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求合作和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

4.修订大纲的教学目的与试用大纲的教学目的在提法和顺序上都有一些不同。应如何理解和认识这些不同之处?

修订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调整了表述顺序,增加了部分内容,主要表现在:①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了教学目的的首位;把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建立语感的要求。这些提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强调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5.为什么把“从阅读中获得乐趣”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修订大纲明确提出了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获得乐趣。这样的要求拓宽了阅读范围,也强调了阅读的实用性。现实生活中阅读的目的大致有三种: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获得乐趣。对于思维活跃且求知欲强的中学生来说,获取信息和乐趣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阅读;也只有当学生明白阅读英文同阅读中文一样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才会减轻并逐渐消除恐惧感,继而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纯将阅读作为考试的重点只能遏制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导致学生害怕甚至讨厌阅读。

6.如何理解“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一门外语的机会,以扩展其文化科学知识,丰富其文化生活经历,提高其思想品德修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注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运用英语,在英语交流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鼓励学生积极与同学合作,克服交际中遇到的困难。

7.为什么在教学目的中要提倡“形式健全的人格”?

现代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把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应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强调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强调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的过程等诸多方面。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应能对英语产生学习的愿望,并能进入适度的兴奋状态;通过体验学习,发展和强化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参与语言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和英语学习过程的了解。同时,调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意识地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树立自信心,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个人品格,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要关怀和重视每个学生,使他们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健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

8.“教学目标”的第一段有几层含意?

该段有四层含意。第一,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订大纲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标准及其对测试难度的要求,以此来引导教师从单纯地传授语法知识向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向转变。第二,注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的变化,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学习精神。第三,强调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其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第四,要求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仅有益于学生对英语本身的理解和运用,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兼容能力,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为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8.在听的能力方面,一级目标与要求和二级目标与要求各有什么变化?

修订大纲在一级目标与要求中对听的语速、语言材料和听的目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语言材料,以获取所需信息。在二级目标与要求中,修订大纲提高了对听的能力的要求,强调在听的过程中,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获取信息,并提出了对泛听的要求,规定了泛听的最低量(不低于40小时)。修订大约在听力方面更强调实用,更强调听的

结果即获取所需的信息。修订大纲并不要求学生听懂语言材料中的每一个词,而是更强调听的技巧,即训练学生在听含有一定生词的语言材料时,仍能获取所需的信息。

10.为什么在听力二级目标中提出“克服生词障碍”的要求?

修订大纲将二级目标与要求的学习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从600个左右增加到800个左右,泛读词汇量从400个调整为400-500个。这么大的词汇量并不能保证所选的听力材料中不含生词。另外,人们在真实交际中不可能只听到自己熟悉的语言;同时,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语意的能力也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对学生利用语境克服生词障碍能力的训练,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11.修订大纲中对听力速度的要求为什么要提高到每分钟120个词?

听力理解能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听和读一样,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生活中,听者往往难以控制所听材料的速度、语言清晰度以及说话人的言语表达特点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对声音信号的处理有一定的连贯性要求,即讲话速度并不是越慢越容易理解。较低语言水平层次的听力检测也应保持较慢但不失自然的语速。因此,要求学生的听力速度达到每分钟120个词基本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接近正常语速的要求。

12.泛听指什么?修订大纲为什么将泛听量定在40个小时?

泛听是指学生课外的听力理解练习。与课堂精听不同,泛听只要求学生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获取必要的信息。泛听材料来源广泛,包括英语听力磁带、电视或广播中的英语节目、互联网上的有声资料等。其难度应与学生所学的精听材料难度相当或略高于精听材料,为初中学生提供课外泛听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其语言输入量,提高其听力技能,激发其英语学习的兴趣。但泛听材料的内容应该健康、丰富、生动有趣,要涉及与中学生相关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初一年级的泛听材料可以是短小的语段,初二、初三年级泛听材料的难度可适当提高。将泛听量定为40小时的考虑是:如果从初一下学期开始进行泛听练习,每周0.5小时,按一学期20周计算,至初三上学期止共4个学期,总计40小时(0.5×20×4=40)。但各地区和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泛听量。

13.在口语教学部分,修订大纲要求学生能就熟悉的题材,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情景提示,根据要求进行表述和表达。“表述”和“表达”的区别是什么?

“表述”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即当学生看到某张图片、某段录像或多媒体片段后,能够客观和真实地叙述出他的所见所闻。“表达”是在表述的基础上对事物作出评价,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等。例如:学生通过简单的问答提供有关某人经历的信息属于语言表述;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个人经历和观点,并作出反应则是一种语言表达。“表述”是口语教学中的低层次要求。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看到熟悉的题材,他们便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说出有意义的句子,客观地描述这些题材。表达则是口语教学中较高层次的要求。在表达中,学生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逻辑清晰地组织语言。在英语教学中,“表述”与“表达”同等重要。在初级阶段,要强调“表述”,培养学生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要适当强调“表达”,以便使交际更真实、顺畅。14.修订大纲中规定:除教材以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应低于10万字,为什么?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一定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基础,即语言的输出有赖于语言的输入。只有在大量吸收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表达的技能,也只有在吸收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过程中才能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阅读作为一种吸收的技能,对培养学生的表达技能,如口语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修订大纲要求泛读量达到10万字的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吸收语言材料的量,巩固其语言实践的基础,使其形成语感,并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要实现上述目的,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泛读材料时必须注意题材和体裁的广泛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广泛、实用和有趣的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一种快乐的学习过程。同时,广泛地接触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文章,可以加深学生对各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包容、批判地接受各国文化的精髓。这对学好英语和对增长社会知识都是有益的。

15.修订大纲对阅读速度的要求与试用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

修订大纲提高了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信息化社会对外语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要想靠很慢的阅读速度获得大量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阅读速度的提高体现了对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因为阅读目的的不同,所运用的阅读技巧也不同。在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中,逐字阅读的效率不高,且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段大意与主旨。应当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主题、抓结构,不必每个成份都给了同样的重视,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可以一带而过。这样不仅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提高,而且阅读效果也会增强,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16.修订大纲中对“写”的要求与试用大纲相比有什么变化?

修订大纲提高了对写的应用性要求,提出能在语境提示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正符合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语言教学应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修订大纲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练习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等,要求学生能为图片提供简单的文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强调了对学生写的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

17.为什么修订大纲只提“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达形式基本正确”?

修订大纲二级目标与要求中语法项目规定:学生“能积极运用语法项目表中要求掌握的语言形式进行口头与书面的表述与交流,在书面表达中力求表达形式基本正确”。修订大纲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强调了语法的功能作用,并对口头与书面表达中语法的正确性提出了有区别的要求。口头交流首先是交流语意,即便是用不完全符合语法要求的句子或短语,只要对方明白说话者的意思,那就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因为在口头交流中可以运用一些非言事性动作,如手势、表情等。口头交流中可以不特别强调语言的正确性,正确性可服从于语言交流。但是,书面表达则应要求表达形式基本正确,因为书面表达没有诸如手势、表情等的辅助,读者只能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如果书面表达中表达形式的错误,或不符合语法要求,读者就难以理解,有时甚至会造成误解。因此,学生学习语法后,在书面表达中应力求表达形式基本正确。

18.修订大纲中语音部分为什么把“语调、节奏自然”放在“语音基本正确”之前?

许多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单音发得很标准,单词读得很正确,但说出的英语却让人听不懂。主要原因是语调和节奏掌握得不好。现代英语语音学的发展以及国内外英语语音教学的大量实践证明:教英语语音重点不应该放在元音和辅音的单音操练上(虽然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语音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超音段音位,即语调、重音、节奏的掌握上。元音和辅音只是英语的基本因素,但语调、节奏却是英语的特色和灵魂。在实际交际中,语调和节奏对于表意更为重要。相同的句子以不同的语调表达,句子的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从语言的完整性来看,修订大观更加强调语调和节奏自然的重要性。

19.为什么修订大纲增加了词汇量?

修订大纲将初中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作了调整。一级要求中把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从350个增加到450个。二级要求中把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从600个左右增加到800个左右,认读词汇从400个调整到400-500个,而且要求掌握200条左右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学生词汇量的不足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尤其在阅读和听力训练中,词汇的缺乏成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的一大障碍。适当的词汇量是语言学习和交际的必要条件。修订大纲增加了词汇量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使学生能顺利地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谈,听懂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听力材料,以适当的速度读懂与课文水平相当的读物,获取信息。总之,词汇量的适当增加是学生学习英语以及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客观要求。

20.修订大纲语法部分强调了语言形式的意义与功能,这与试用大纲有什么不同?

修订大纲的语法要求部分简化了表述方式,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强调了语法的正确性提出了有区别的要求,提高了对运用语法和语篇知识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语法部分强调了语言形式的意义与功能,这就比试用大纲更注重了语法在实际交际中的作用。这也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重新界定了语言知识和技能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学习化社会对外语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21.为什么修订大纲要提出对

语篇知识的要求?

语篇这一概念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修订大纲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对语篇知识的要求,可见它的重要性。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把自己限制在根据结构和语义理解英语,但是仅仅依靠句法和词汇学习第二语言是不够的。语篇知识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仅从字面理解英语材料,而不能理解其内在含义的困难。语篇分析致力于分析比句子大的语言单位以及它们的之间的相互顺序,同时也要考虑上下文的语境。提出对语篇知识的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2.与试用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哪几条作了调整?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第一、二、三、五、六条作了调整。试用大纲和修订大纲第一条都提出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但后者更强调在英语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修订大纲的提法也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即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修订大纲第二条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良好的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发现和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给予特别帮助。第三条强调了语言的输入量和实践性,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修订大纲要求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同时注重所输入语言的真实性和实践性,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修订大纲要求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同时注重所输入语言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保证语言的输入量,对教师讲授时间提出一般不超过30%的要求。第五条提出了利用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语言实践机会;但同时指出,不应由教师“包办”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不应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第六条强调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努力开发教育资源,增加英语教学开放性,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条件。修订大纲的这一提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3.修订大纲中“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是否仅指差生?

修订大纲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使教学适应多数学生的需要,从整体上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英语课堂气氛外,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有特殊要求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不仅指学习差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特殊需要。例如,一些成绩非常出色的学生常会感到老师讲的东西太少,学习收获也不大。对于这两类学生,教师应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降低要求,侧重表扬与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其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增加问题的难度,引导他们独立、深入地思考问题,培养其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另外,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判断学生是否有特殊需要的唯一标准。很多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也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首先必须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殊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是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之一。

24.修订大纲为什么要规定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课时时间的30%?

修订大纲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它规定在英语教学中应

适当扩大听和读的输入量,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要设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学生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使学生逐步获得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有效地保证学生的语言实践量,在课堂时间分配上,教师要控制讲授的比例,讲授时间一般不应超过课时时间的30%,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去。

25.修订大纲对课外活动的作用与要求有哪些新提法?

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和发展学生特长。课外活动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提倡重在参与,培养合作精神。课外活动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活动。修订大纲中提出的活动形式极为丰富,主要有:朗诵、唱歌、演剧、英语角、英语班会、读书会、故事会、书法比赛、影视欣赏、知识竞猜以及国际交流等。另外,修订大纲还强调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并指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本地条件,自主且有创造性地组织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可见,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应起的指导作用不应超越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修订大纲中还指出,课外活动作为对课内学习的补充,不应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6.修订大纲为什么要强调对现代化教育资源的利用?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音像设备的普及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必将极大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首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打破课堂的束缚和课本的限制,扩大信息来源,开拓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和资源所创造的有利条件,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从而为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和远程英语教学节目进行学习,增加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有着重大意义。

27.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能力发展所进行的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口头问答和演讲、朗诵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习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过程和合作精神等作出评价。形成性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习惯等方面的评价应采取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评价要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学习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因此,形成性评价应当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中占一定的比例。

28.修订大纲为什么规定考试要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

考试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修订大纲规定考试形式要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目前,听力测试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认识。听力测试可以检测学生通过听的活动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但不应把脱离语境的单纯辨音题作为考试的内容。笔试既可测试语言知识,也可测试语言能力。修订大纲规定笔试可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减少单纯语法知识题,并降低语法试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主观试题的比例,减少客观题,侧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

的考查。口语测试是语言交际能力测试的重要手段,其突出的优点是可以直接通过“说”这一语言行为,了解学生掌握英语的情况,从而有效地考查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考试应包括上述三种测试形式。

29.修订大纲为什么不再把单纯的辨音题作为考试内容?

修订大纲指出,在听力和书面测试中不应再把单纯的辨音题作为考试内容。单个字母发音的准确性固然重要,但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或听的交际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只注重单个字母的发音则不能达到此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听力理解训练中应把单词放在全句、全篇中来考虑,测试听力应该把单个字母的发音放在语句中来检测。只有这样,单个音才会有意义。此外,某个字母在一个单词中的发音可能是固定的,但一旦把它放在句子中,其发音有可能会因为上下文单词的影响而稍有变化。事实上,人们在用英语交流时,每个字母的发音不可能都非常标准,或多或少会因语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听力及书面测试中,单纯的辨音题是抽象而无实际意义的。

30.修订大纲中笔试题型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修订大纲中笔试题型的变化说明了测试模式正经历着从传统测试向交际性测试的转变。交际性测试既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也要考查其在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中恰当且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反思传统的中学英语测试,大量单纯的语音知识题和语法知识题所反映的仅仅是学生对语言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无法反映出他们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情景中对语言意义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单纯考查英语语言知识结构的题型应当相应减少,难度也应当相应降低。此外,由于主观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能够衡量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符合交际性测试的要求,因此,笔试题型中客观题比例应当相应减少,主观题应当相应增加。

31.修订大纲的语法部分为什么要加定语从句?

我们发现,一些初级阅读篇章中也含有定语从句。因为现在的文章不可能全用最简单的单词、短语或简单句组成,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达一些事物,作者不可避免地会用到定语从句。如果学生没有学过定语从句,阅读中很难理解作者的用意,有时甚至会产生误解,也导致了学生阅读效果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地消失。同样,学生在写作时也会因没学过语从句而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因此,定语从句在语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语用的需要,修订大纲的语法部分应该增加定语从句。

32.怎样才能降低语法检测的难度?

修订大纲中提出在书面测试中应降低语法测试的难度,这首先要适当减少语法测试题的量。我们掌握一门语言不应是仅仅掌握其抽象的形式及规则,语言形式和规则只有在语言运用中才有意义。学习语法的重要是掌握其功能,应把语法规则放入语言的运用中去进行检测,尽量避免单纯的语法检测题。我们可以把某个语法规则放入到某种具体的上下文中,这样则是在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恰当运用能力,而不是机械地考语法规则,这才符合语言学习的目的。此外,在测试题中应避免涉及一些非常罕用的语法现象。总之,我们应从语法的功能性角度出发,把语法纳入到整个语境中来考查。

33.修订大纲为什么要增加附表五“话题”?

修订大纲提出,口语要在特定的情景活动中培养,重在实践;还要求学生能够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对话,但没有界定话题的范围。在附表五“话题”中,提供了与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16个话题。“话题”中提出有利于划定交际范围,为学生进行口语活动创设明确的情景,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更具有目的性和意义。同时,也便于教师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此外,“话题”的设定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依据,并使口语测试有了明确的范围和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增加附表五“话题”还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语言的交际性。学生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在完整的、有意义的和有内容的语言环境中扩大语言的输入量,提高语言的输出质量,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

34.修订大纲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要辩正地看待修订大纲是“增负”还是“减负”的问题。如果单纯从语言知识的角度看,修订大纲增加了词汇量和语法项目,加大了阅读量和听力训练的比例,似乎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但是,修订大纲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而并非仅仅掌握具体的语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语言当成一种知识,孤立地传给学生。教师应强调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把语言知识融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交际任务之中。同枯燥地背诵知识要点相比,这无疑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例如:在词汇教学中,虽然词汇量增加了,但学生可以在篇章中利用语境学得这些词汇的意思和用法。这比背诵字典上的解释和例句要容易得多,也记得更牢。同时,为了落实“减负”问题,修订大纲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对测试难度的要求。这为教师遵循大纲的要求和改进教学方法创造了条件。因此,如果教师转变观念,站在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高度上看,就会意识到修订大纲的实施会减轻学生的负担。

35.修订大纲什么时候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