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汇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肺炎汇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肺炎汇报材料

肺炎汇报材料范文1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在我区内肺炎疫情的危害,提高应对肺炎的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环境稳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4.《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5.《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6.《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

7.《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区镇行政区域内散发性肺炎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本预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调整。

四、工作原则

坚持把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遵循“依法、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按照“有力、有序、有效、有度”和“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方针,加强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实施分级负责,依法、科学、规范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调度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及援救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资金物资组、会务材料组、宣传报道组、防控排查组、后勤保障组、人员调配组、环境整治组、社会稳定组、督导检查组、医疗救护组、企业防控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卫健科,王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事宜。(具体分组见附件)

六、预警预测

领导小组根据监测报告做出部署,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危害程度做出应急处置方案。防控排查组负责开展日常监测工作。

(一)信息报送。辖区内专班排查小分队及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2小时内电话报告镇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2小时内向区防办报告。

(二)应急处置。防疫领导小组接到疑似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信息后,立即启动《镇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镇防疫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处理,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采取控制措施。医疗救护组根据领导小组要求立即开赴现场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疑似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疫情程度(能否控制、是否需要增援力量、救治物品补充和转送交通工具)等。

2.镇防疫领导小组靠前指挥,及时上级汇报情况,同时组织辖区村、社区和其它职能部门做好人员排查、信息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等工作。

3.医疗救护组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对疑似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严格按要求进行转诊;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对相关地点进行卫生处理,;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采取暂时封闭或者封存疑似被病毒感染的肺炎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紧急措施;做好报告、病例分析与总结;协助上级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等的卫生监督。

4.宣传报道组应及时准确了解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向防疫领导小组报送信息。及时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出现病例的村、社区应立即做好全员核算检测的准备工作,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检测。

七、预案管理

肺炎汇报材料范文2

关键词:病例导入;内科护理;教学;探讨

所谓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医学教育中优秀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依照教学的目的与授课内容,用针对性强的病例契机导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对针对性强的病例升起欲要探求的兴趣,把想要研究的问题带入授课新内容之学习中。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护理专业的理论性知识居多、内容枯燥无味。中职生文化底子浅、逻辑思维力弱、对抽象问题的理解能力差,对内科护理学习比较有难度。本人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选取病例导入教学的方法,效果良好现予以汇报:

一、探讨对象

本校2012级护理专业四个班级共228名学生,全部为女生,年龄15~20岁,均初中毕业。任意抽取其中两班118人,作为实验甲组,其他班级110人作为对照乙组,甲乙组学生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爱好等一般因素上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方法

甲乙组在教材、授课老师、授课内容上相同。即:内科护理教材中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乙组选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甲组选取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进行。

1.设计病例

选取病例。病例选取以利于教学内容、目的为原则,以利于巩固基础知识点为主,依照易--难、简--繁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病例设定。教学病例信息材料源于网络或参考文献。病例展示途径与方式。病例信息资料显示方式可以用多媒体中的幻灯、拍摄的视频、解说文字等。按照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教学进度、进程选择。原则是能激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

2.设计问题

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其程序涵盖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项内容。彰显的重点、难点。围绕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导出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知识的掌握;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的理解。以中职生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对导出的问题其难易程度,要适度,太难导致中职学生有畏惧感产生,而过于简单则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3.教学方式与过程

导入授课内容。采用拍摄的视频镜头:一年龄大约为30岁的青年在某地涉雨等待女友约会,浑身淋透,时间稍长,两日后,在医院急诊室看医生,精神萎靡,脸部潮红,呼吸急促。医院急诊大夫予以仔细检查后,确诊“肺炎球菌性肺炎”需住院观察治疗。对肺炎概述讲解。授课老师用时十五到二十分钟对新课程内容中的肺炎,给予概念、肺炎分类、发病原因、机理等知识点的解读。展现并解决问题。按照护理专业的具体步骤与授课重点难点巧妙设计问题,并依照授课内容一一展现。对患者予以健康史的评估,患者介绍本人2日前涉雨后,突发高热、咳嗽、寒战、咳痰铁锈色,其右胸有痛感,有疲乏、头痛、浑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是啥诱因让患者得病?患者护理体检显示:患者神志清,体温39.6℃,P110次/分,R28次/分,Bp106/60毫米汞。唇有疱疹,咽喉充血,颈软,胸廓、胸壁无压痛感,右下肺叩诊稍有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右下肺听到湿音与支气管呼吸音,语音传导增强,胸膜无摩擦音、心浊音界未增大,心率110次/分,律齐,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腹软无压痛感,指(趾)无杵状。同学们看看患者有何异常表现?患者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血红蛋白135g/L,红细胞4.5×107/L,白细胞18×108/L,中性粒细胞0.93,淋巴细胞0.08。X线胸片:肺纹理较多,右下肺致密阴影。痰检,革兰阳性成对球菌。动脉血气:pH7.37,PaCO241mmHg,PaO254mmHg。患者有何异常表现?患者可能心理反应是什么?患者“肺炎球菌性肺炎”医诊依据?请依据患者材料信息,给出患者的护理诊断,然后依照顺序排列。按自己的护理诊断,采取对应护理措施?倘患者病情持续恶化,产生感染性休克,其具体表现症状?如何护理?患者被救治后好转要出院,你对他的嘱托事项?教学小结。在对导出的问题逐一解决后,可采用提问、学生一起回答的形式,对本次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地方及难点予以总结归纳。譬如,肺炎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护理诊断依据、护理措施等,把本次课程的知识点用几句话予以概括。

4.教学效果评价

知识理论考核。教考分开,开始题在学校试题库中随机抽出,与护士执业考试相同,均为选择题,考量知识点的病例分析型和单句型题7:3,总分100。甲乙组试题相同一起考核。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给予评断教学效果。

三、考核结果

知识理论考核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甲组均高于乙对照组。

四、讨论

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的甲组学生的知识理论成绩明显提高,比传统教学方法效果好。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可激活中职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把课本里抽象的概念,如肺炎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措施、护理手段等具体、形象、概括化了。便于学生加深记忆。以患者病情经历为切入点,用拍摄的视频、讲故事等手法,对学生的视、听觉两大感官系统刺激,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病例导入式教学模式注重发挥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设计的问题引导下,很快进入了自主学习、共同学习知识的快车道。病例导入式教学的优势还在于能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水平。对护理程序中每一个环节如评估等步骤都需判读与决策,学生临床、评判性等思维能力得到开启,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何雯.病例导入式教学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成功(教育).2013年01期

[2]张艳玲,王英,张映琦.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年01期

肺炎汇报材料范文3

1.筹备召开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办第二次会议,提请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拟定会议讨论稿: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19年工作汇报及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实施办法、<市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2.制定《2020年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市2020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行政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覆盖。

3.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印发《关于开展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和法治文化(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4.做好迎接省市“七五”普法总结验收准备工作。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要求,印发《市开展省、市“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自查迎检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单位对照标准,积极自查评估,补缺补差,高标准完成“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通过验收。

5.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印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政策知识问答》,组织公职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认真排查因疫情引起的企业复工、保险待遇、合同履行等法律问题纠纷,加大调处力度,强化分类指导与应对,为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现场指导雄峰企业有序开展疫情时期复工复产和法治体检,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和建议,教育引导广大企业职工依法维权,自觉履行义务,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6.已完成天柱山法治文化广场工程建设待验收,启动滨河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工作,打造优秀法治文化载体和市“一地一品”建设工作。

7.举办全市183个村(居)“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法律知识培训班,弘扬法治精神,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8.利用政法干警进网格之契机,扎实开展各种法治主题活动:6月5日开展消防安全进皖国新城小区,共发放宣传手册100余份;4月15日在东关社区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送法进社区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数二十人次。

9.完成2019年度市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工作。

二、存在问题

各地各部门“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存在差异性,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性又不够,而法宣工作面广业务性强,所以整体推动进度不快。

三、下一步打算

1.完成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材料准备工作。

肺炎汇报材料范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5月我院就诊的300例患儿采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其中男176例,女124例,年龄最小1天,最大6岁。病因有早产儿、腹泻、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小儿肺炎、过敏性紫癜等。穿刺部位为手背、足背静脉以及前额、耳后静脉等处。留置时间为3-7天。

1.2 方法

1.2.1 材料 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24G(25ml/min)直型静脉留置针、3M透明贴、一次性注射器等。

1.2.2 穿刺前准备 常规备药,检查材料包装,检查材料规格及有效期。

1.2.3 静脉血管选择 选择较粗、直、清晰且富有弹性、易于固定的头皮或手足静脉。可选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颞浅静脉、上肢前臂桡静脉、上肢前臂尺静脉、下肢内踝静脉、足背静脉等。避开静脉瓣及关节、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选择头皮静脉需剃发。

1.2.4 穿刺方法 0.5%碘伏消毒,消毒范围8cm×8cm,待干,取出留置针,右手持留置针,在血管正上方调整针头斜面,使斜面向上,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缓慢直刺血管,穿刺时左手绷紧皮肤,见回血,压低角度,再进针3-5mm。左手持外套管向血管内推进,右手缓慢退出针芯,从肝素帽推少量生理盐水确定穿刺成功,贴上敷贴固定留置针,敷帖尽量平整无漏气。敷帖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以便观察使用日期。其他固定胶布不要粘贴在透明敷贴上,以免影响更换和透气。敷贴每周更换3次,如有污染、出汗等随时更换。

1.2.5 封管 输液完毕,确定套管在血管内,无异常情况后封管。一般用0.9%生理盐水2-3毫升常规封管。也可用稀肝素钠盐水2-3毫升封管。

1.2.6 拔针方法 拔针时,应使套管针平行与穿刺血管,慢慢向外拔出,当针头即将脱离血管时,应快速拔出,拔出后立即用无菌棉球按压5min止血。拔针后24h内应保持穿刺孔皮肤干燥,每天消毒穿刺孔2次,以预防感染。

2 结 果

一次穿刺成功281例,成功率93.7%,留置时间平均5.3天。

本组无一例发生静脉炎和皮肤感染。

3 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3.1 患儿哭闹,皮肤不易绷紧,是造成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操作者一定要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同时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1],一定要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分散患儿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时机果断进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3.2 患儿血管情况也影响穿刺成功率。一般应选择平直、弹性好的血管,婴幼儿应选择头皮静脉[2]。血管不能太细,进针时速度宜慢,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3-5mm,一定要保证软管也进入静脉。当取下针尖保护套时,操作者切勿仅持针翼操作,操作过程中切勿使针尖发生弯曲。退出针芯时,不宜速度过快,不宜用力过猛。抽出针芯退出后,切勿向导管内再次刺入钢针,以避免损伤导管。

3.3 为防止留置针脱落,穿刺后可用长胶布固定针尾,可用胶布环形固定头部,保持敷帖部位皮肤干燥,敷贴不要贴在头发上,汗湿时应予以更换,敷帖揭下时动作宜轻,确保留置针不被带出。输液时应加强巡视,观察静脉走向是否有异常变化,若局部肿胀、渗漏或者发现异常应立即拔除留置针。

3.4 封管方法不当,穿刺时回血处理不及时,输液时未及时推注生理盐水稀释,推注抗凝液速度太快,穿刺部位活动不当等都可导致阻管。因此,封管时推注速度要慢,边推边退针,针头拔出时一定要慢,可有效避免堵管发生。

3.5 血栓多发生在血流缓慢且血量丰富的静脉窦附近。应避免在静脉窦附近输液,不要过度活动,以免增加静脉内压力。一旦发生套管堵塞,应重新穿刺,切不可强行挤压套管,以防造成栓塞。

4 讨 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能高效率地保持静脉通畅,保证了危重患儿的合理用药时间,避免了反复穿刺,即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减少了患儿静脉的破坏,防止了静脉炎的发生。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即降低了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又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3]。因而在临床上得到患儿家长的普遍接受,也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创新进取,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技巧,促使护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罗晓玲,巫梅,苏俊英,等.70例小儿额前颞侧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21-122.

肺炎汇报材料范文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中常出现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也是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为5%~6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中高达70%,已成为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率随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陈成妹报道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可达78%,常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VAP的发生与护理操作关系密切,已引起临床护理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VAP的发病因素和护理干预综述如下。

1 VAP的诊断标准

到目前为止尚无诊断“金标准”判断是否存在VAP。临床诊断标准: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48h;②影像学显示新发生的或进展性的肺浸润;③体温>38.8℃或比平时体温上升≥1℃;④白细胞计数>10×109/L,或比基础的白细胞增高25%以上;⑤从人工气道中咳出或吸出分泌物。以上①+⑤在加其余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2 VAP病原学

不同地区VAP患者致病菌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资料表明VAP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G一杆菌占主导地位占76.2%,G+杆菌次之。刘向欣等报道G-杆菌占75%,以鲍曼不动杆菌(19.12%),金黄色葡萄球菌(16.18%),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4.71%),铜绿假单孢菌(13.24%)为主。杨慧宁等对上呼吸机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结果显示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占的比例最高,与田丽红研究结果一致,均为多药耐药菌,其中泛耐药菌株检出率达8%,提示临床要引起高度重视。总结VAP患者病原学特点、致病菌的耐药状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以期指导尽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导致难治性VAP发生。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VAP往往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用药局限、预后不良,对VAP早期诊断并根据既往病原菌分布特点预见性选用抗生素,从而把握住VAP进展的关键环节,是先心术后重症监护工作的难点。

3 VAP的发病因素

VAP的发病高危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包括①呼吸道及全身防御机制受损;②声门下分泌物积聚咽部微生物的误吸;③胃内细菌的移位;④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等。外源性因素主要有①卧位因素;②机械通气时间;③接触性传播;④吸人性传播;⑤呼吸机管道的感染等。其中以内源性因素为主,外源性因素处于次要位置,机械通气时间≥7d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人工气道植入和呼吸管道内的致病菌是发病的主要环节。

3.1 呼吸道及全身防御机制受损

由于机械通气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直接损伤黏膜上皮,纤毛运动功能下降,上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导致病原菌浸入。再次插管增加了VAP发生的危险性,可能与第一次使用气管插管和固定导管的气囊已经对气管周围黏膜产生创伤、使气管正常防御功能受到抑制,削弱了气管对异物的清除功能,有利于细菌定植,加之重复插管使上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时间加长,VAP细菌定植的机率较一次插管明显增多,导致VAP的发生。危重病患者多有严重基础疾病,加之存在长时间使用类固醇和广谱抗生素、全身免疫水平低下等易感因素,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一旦应用机械通气极易发生VAP。患者病情越重发病率越高。

3.2 口咽部细菌的寄生繁殖和“黏液湖”形成

这是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细菌源。研究表明,气管插管患者气囊充气后,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成为一死腔,使口咽分泌物、出血、食物残渣或呕吐物滞留于此,形成“黏液湖”,此区为细菌储存库,其细菌数量可高达108cfu/mL。当定期将气囊放气时,含有大量细菌的生物被膜碎片脱落进入下呼吸道引发VAP。内源性感染中普遍认为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是VAP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3胃内细菌的定植和胃内容物的反流和吸入

机械通气患者常需要留置胃管来提供营养、药物及处理分泌物。留置胃管可减弱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致口咽部分泌物滞留及胃食管返流,提供了细菌迁移至口咽部的通路。且当机体应激或应用酸剂使胃液pH>4时,胃内细菌(特别是G一杆菌)过度生长,需氧G一杆菌增殖达107~109/mL,通过胃食管至咽喉部误吸人下呼吸道引起VAP。气管插管的气囊长期压迫食管上端括约肌,使其功能减退,同时病人常使用肌松剂、镇静剂,这都为反流和吸入提供了诱因,鼻胃管的放置被认为是胃食道反流的危险因素之一。

3.4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被膜(BF)是病原菌黏附与生物材料或组织表明后分泌藻酸盐多糖蛋白附和物,将自身克隆积聚包裹在其中,由藻酸盐多糖基质、嵌在基质中的多个菌落以及水通道组成立体结构。气道内形成生物被膜被认为是难以处理和持续稳定存在的。生物被膜一旦形成,就能保护其中的细菌免受宿主免疫及抗菌药物作用,长久寄殖并间歇性外排游离菌,引起临床难治的反复发作性感染。通常机械通气几个小时后气管导管(ETT)上就会出现细菌黏附、定植,而后形成生物被膜,这些含病菌的气管导管上生物被膜极其容易在气道湿化、气流作用、拍被吸痰、更换等操作中脱落误吸,引起临床难治的反复发作性下呼吸道感染及VAP。

3.5外源性细菌感染

ICU是危重患者聚集的病区,疏忽消毒隔离措施,或在吸痰等操作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可能造成致病菌在ICU患者中的传播,其中呼吸机设备自身是VAP细菌感染原因之一。呼吸机及管道的管理不当,含有液体的装置如雾化器、湿化器、冷凝水等极易引起细菌在水中大量繁殖,若消毒处理不当,即可引起外源性感染,从而导致接触性传播和吸人性传播。

4 VAP的护理干预

4.1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4.1.1 充分引流痰液。合理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吴伟英报道开放式吸痰能降低和延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靳玲等研究认为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比较,两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等无明显差异,与马杏云等研究结果一致,也正与Siempos等观点吻合。林育群等用吸湿冷凝加湿器联合密闭式吸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够延缓并降低VAP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用密闭式吸痰管有许多优点被中外专家认可,尤其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和循环方面的影响、护理人员、医疗费用、吸痰效果、患者的安全性和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方面都有很高评价,建议对VAP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

4.1.2气囊的管理

气囊压力的大小是阻止误吸,保证有效通气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决定气囊是否损伤气管黏膜的关键。应定期检测调整气囊压力,使其维持在1.56~2.54kPa之间,当气囊压力

4.1.3气道的温化和湿化

常规的温化和湿化是应用呼吸机上的加温温化和药物雾化装置及湿化液进行湿化气道。肺部感染随气道湿化的降低而增高,湿化过度易造成黏膜水肿、气道狭窄,使呼吸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也可导致体内水潴留,加重心脏负荷。气道湿化不足易形成痰栓,堵塞气道。应根据痰液黏稠度来调整湿化液量,每日湿化液量不应少于250mL,近端气道温度应调节在32~36℃,湿度在60%~70%,以维持纤毛运动的生理要求,利于肺内分泌物的排出。吴乃君等研究应用人工鼻(HME及温湿交换器)可截留人工气道和呼吸及内外管路中的细菌,降低VAP的发生。人工鼻利用人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加温湿化过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工气道的缺陷,并可减少呼吸机内外环路的污染,但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对通气量大、低温、脱水病人会影响效果,容易造成阻塞。痰多、黏稠者不宜使用,且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4h更换。

4.2呼吸机的管理

4.2.1呼吸机及其环路消毒及更换

呼吸机污染是导致VAP发生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呼吸机管理,对直接或间接接触下呼吸道的物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套管、吸引管等均需严格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同时避免处理过程中及储存中再次污染。提倡使用一次性物品。关于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钟月琴等总结多数人的观点:建议在做好病人护理及管道护理的同时,以每7天更换使用中的螺纹管为最佳时间,不增加VAP发生,又能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现多提倡每周更换或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4.2.2及时清除管路内的冷凝水

呼吸机管路积聚的冷凝水中细菌浓度达2×105cfu/mL,其中G-杆菌占67%,是重要污染源,保持储水瓶处于管道的最低位置,并及时清除。严禁随手乱倒,在离开管道、变换患者及处理冷凝水时,注意勿使冷凝水倒流,引起患者误吸。定期做呼吸机管道和气管深部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

4.3减少误吸和反流,重视胃一肺感染途径的预防

4.3.1的管理

半卧位是机械通气病人采用的最佳,在实际临床护理中,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尽可能采取半卧位,对于病情不允许者可给予按时翻身或侧卧位。伍虹剑报道转动护理和半卧护理可以较好地预防VAP,减少应用呼吸机时间和住ICU天数,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技术。

4.3.2预防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

预防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是防止VAP的重要环节。反流和误吸发生率的高低与胃内容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正常人的胃内容物超过200mL以上才会出现反流,气管插管及长时间留置胃管减弱食道括约肌的功能,胃内容物超过140mL就可能出现反流。少量多次或持续喂养能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但可能会使胃液pH值升高,增加发生VAP的危险。因此,要定时监测胃液pH值,当pH>4时,汇报医生给予处理。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食管反流且发生肺吸入的几率减少,使用螺旋形鼻肠管或将胃管直接插入幽门下进行肠内营养,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进食后半小时内尽量不吸痰,以免造成胃内容物反流而误吸入气管和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提倡半卧位在无禁忌症的患者适当应用促胃动力药物减少反流和误吸,可以有效预防VAP发生。

4.3.3加强口腔护理

口咽部定植菌在VA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口腔护理可减少VAP的发病率,根据口腔PH值及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口腔清洗液。毛翠秧提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常规口腔护理与口腔冲洗相结合的方法,口腔冲洗时由3人合作,1人站病床左侧,固定气管插管,另2人站病床右侧,1人一手持装有口腔护理液的50mL注射器按需注水,另一手持血管钳夹棉球擦洗口腔黏膜,另一人吸引口腔内溶液。注意口腔护理前气管插管气囊要充满气体,以防止分泌物和护理液顺气管插管流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

4.4加强病区管理,控制外源性感染

4.4.1加强对医护人员感染控制重要性的教育

戚雅芳通过对急诊监护病房VAP临床感染路径情况进行了监测及综合调查和分析,认为要降低使用呼吸机所并发VAP的发生率,必须加强临床护理的预防工作,严格控制无菌及消毒管理,定期对呼吸机器械及管路进行消毒。对特殊感染、耐药菌株感染及易感人群采取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室温在24~26℃,湿度在50%~60%。

4.4.2严格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洗手是消除细菌,预防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接触患者前后均应彻底洗手。戴手套可有效隔绝病原微生物,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的最有效的途径。

4.4.3心理支持、营养支持及综合物理治疗

肺炎汇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而言,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疗法可能为根治性切除手术。而由于胰腺的特殊解剖位置,处于腹膜后组织,周围存在着复杂的解剖结构[1],加上根治性切除手术会带来较大创伤,容易在手术后引起并发症,给患者的病情缓解造成阻碍。予以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本组研究通过研究总结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中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整理后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58例胰腺癌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经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诊断确诊,符合胰腺癌的诊断标准,无误诊病例。入选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3.29±4.32)岁。手术类型: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例,根治性胰体尾切除术17例,根治性全胰切除术9例。合并症:并发高血压29例,糖尿病18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

1.2 方法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所需时间更长,且术后恢复相对更慢。故而在术前应做好各类药物的准备工作,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并注意轻言细语,降低非诊疗性因素对患者的不利影响[2];另外对于担心手术效果的患者更应予以正确的心理辅导,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2)做好对合并症的处理工作:结合患者的基础病况予以相应处理,例如对高血压患者通过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稳定,糖尿病患者则通过降糖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正常,确保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接受手术,降低风险。

术中积极配合术者,要求护理人员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况有充分认知,并熟练掌握手术进展,以便及时为术者提供所需协助,维持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待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水平后,指导患者取半卧,以减轻疼痛,确保患者呼吸功能得以维持,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对引流液、引流量加以记录,若引流管内出现大量鲜红血液、尿量低于25ml/h或伴有血红蛋白持续下降,需考虑存在出血[3]并及时告知医师予以处理。(2)饮食指导与消化道管理:胰腺癌手术对于患者的消化功能影响较大,故在术后应鼓励患者及早下床,并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床边活动;在开始进食后,使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进食方式,即按照流质-半流质食物的顺序进食,少吃多餐,并尽量多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营养食物,减轻消化道负担。(3)出院指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得到主治医师同意后协助其办理出院手续,并在出院时发放宣教材料,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加以说明,例如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确保生活规律,同时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量有氧活动,并嘱患者定期返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发症率与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58例患者中有7例发生胃排空延迟,4例胰瘘,但未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8.97%(11/58)。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住院时间为13-19d,平均住院时间为(16.13±2.47)d。

3 讨论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给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严重时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心理,使其对可能出现的后果有清楚认知,并认识到根治性切除手术的预期效果,从而使患者的术中依从性得以提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通过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则可与术者展开更好配合,确保疗效;术后护理从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出院指导也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并养成定期返院复诊的习惯,以便更好指导患者的后期康复,确保疗效。本研究显示,58例患者在接受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18.97%,平均住院时间(16.13±2.47)d。所有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该结果与吴利军[4]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表明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促进病情康复,在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采取对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例如为了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应在术后每日清晨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酌情予以雾化吸入,每4h进行一次翻身,以预防坠积性肺炎[5];同时告知家属对患者进行正确扣背,促进痰液排出。本研究中无1例呼吸系统并发症。而针对血管栓塞性并发症,则应在术后8h鼓励患者及早进行肢体活动,术后24h即可鼓励其下床活动,而针对高龄患者或术前有心血管栓塞疾病史者则应在术后12h及时对其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血管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组中未见血管栓塞性并发症患者。此外,若患者在术后发生轻度胰瘘,应注意观察血象变化并遵医嘱予以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存在严重胰瘘患者则应酌情予以介入B超穿刺或手术引流处理,以便更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胡燕,赵慧华,郑业伟等.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4):1306-1308.

[2]张思娟,殷艳.43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5,(2):190-192.

[3]李之华.手术联合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89-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