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余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课堂提问 优化 因材施教 “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科学的课堂提问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反馈和调控教学,增进师生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科学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起到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课堂提问。
一、了解不足,换位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时,通常有提问,但经常出现这样的不足,即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未能回答或回答不完全时,老师既不启发,也不作适当评价,就让另一位同学回答;或刚有学生勉强答上,学生未能思考消化,老师就马上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的提问,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能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思考学习,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我觉得症结就在于老师问题的设计是从自身的思考出发,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出发。
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做到“四有四备”。“四有”即胸有大纲、腹有课本、目有学生、心有教法;“四备”即备目标、备教具、备板书、备合作(备合作最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上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心理换位,从学生角度思考提问的设计及问题的启发,让一个个问题转化为师生共同探究的问题,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学得活泼、学得主动。
二、因材施教,精心设问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关键,而且问题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善问者如伐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达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病句时,我根据病句类型的不同,选择了如下一些句子,然后再设计问题提问。
病例:
1、在辽阔的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有一种野马,夜间经常混入牧群。
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实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3、看了“崇尚科学、批判”的展览,使我有了许多感想。
4、讨论战争和平等严肃话题的国际舞台纽约联合国总部,将破天荒首次出借给电影公司拍摄电影。
问题:
1、这些句子对吗?
2、如果错,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层次不同。第一个问题难度较低,学生凭语感或能判断其正误。这一层次问题的设计既考虑水平较低的学生实际,也是考虑到病句经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只要能判断其正误即可。第二个问题难度较高,学生除了要判断其正误,还应懂得错在哪里,如何修改。这一层次问题的设计既考虑水平较高学生的理性思考与分析,也是考虑到病句或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不同层次问题所引起学生的思维参与程度不同。较低层次的问题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简单应用;较高层次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较低层次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较高层次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三、引导学生发问,培养“问题”意识
传统的课堂提问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关注的大多是如何使得课堂教学沿着预先设计的思路进行,而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对课堂提问应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会答”,还要让他们“会问”。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适时对学生进行质疑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譬如引导学生从题型失分实例中探究其原因,让学生从反面材料的批判中得到教训与启发,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切实提高解题技能。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2
一、知己知彼——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及学生实际情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并要用谨慎的态度去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重点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才可以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于教学重点内容的把握,教师完全可以大刀阔斧的把次要内容舍掉,取其精华,抓住关键点,进行突破,逐渐深入,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这样每一节课都有所侧重,一学期下来,学生就真正实现了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双重积累。
教师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这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备课到上课,再到作业布置,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课堂难度设置过深,学生根本没有能力领悟,他也许就选择放弃:如果问题设置过易,学生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研究透大纲内容,设计好教学任务,研究好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做到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语文课堂的效率自然就有所提高了。
二、兼收并蓄——加强教学形式多样性与趣味性
语文是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最有情趣,最富活力,最具表现情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手段呈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学习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创设情境的手段是多样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音乐、美术等方式,也可以采取演示或表演的手段,巧妙地运用实物、动作、对话等来选好突破口,创造一定的语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角色,走进课本,走向知识。
三、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探究教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法,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指导,传授学习方法,学生将受益终身。传统教学,老师尽其所能,大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忆,长此下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本着教为客,学为主的教学原则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在学法上对学生加强指导,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直接有效地方法就是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学生掌握了其中的重点,难点,也有了疑难点。而这些疑难点就吸引着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书试图解决,如确实有困难,他就可以把问题记录下来,这样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的听,带着问题听,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对于课前预习,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科学有序的进行,比如说,对于课文的预习,可以对课文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按照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四步法读课文,对课文理解可以采用“析音阅读法”“抓过渡句法”“重点语段突破法”等方法进行预习。课前预习只是第一步,而要想学生的能力有质的飞跃,还要靠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应该营造良好课堂气氛,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拿到全班讨论,鼓励每一个同学大胆参与,民主表达,相互补充。这种合作探究式学习法,改变了以往教师占主体地位的局面,而合作探究中的思考,争论,共鸣,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养成了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实现了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预习与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点拨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堂效率也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不吝美言——重视对学生评价,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3
本文作者:吴良生工作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斯(WendellRSmith)在总结西方企业市场营销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学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对产品进行比较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在市场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有效营销。但是,市场细分理论只解决了“向谁出售”的问题,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市场选择,或针对目标市场开发产品,但如何选择产品,在资源丰富、创意无限的文化产业领域,显得更为复杂。文化产业化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产品的生产与营销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如节庆、演出、文化旅游等,市场细分的结果可以作为文化产品和生产的一个目标方向的参考依据,而要解决文化产品的定位和其开发项目与内容,就必然要对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进行细分,文化细分理论正是基于解决此问题而产生的。文化细分即是以文化资源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市场定位文化因子,并结合市场细分结果对其进行细项分析,得出其文化定位、开发项目与内容。文化细分主要是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化的前期分析要求,其主要作用有:一是为产业开发提供相对准确的文化定位。文化定位就是结合市场分析在自身文化细项中取一项将自已在竞争类的文化产品和项目中区别开来。市场定位需要独特性、可信度等要求,文化定位亦是如此。[4]文化产品的文化定位与其市场定位密不可分,两者通常相互支撑。二是寻找市场空缺,确立文化产品的差异优势。尽管每一种文化都可能是有特色的资源,但其中的大部分放到市场竞争的位置并不是独有或不可替代的。如何寻求市场空缺,打差异牌,是文化产业化的关键,这也是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的综合分析结果。三是确立文化产品与项目开发体系。文化细分是在文化归纳与分类的基础上得出的细项体系,但文化细分绝不仅仅是归纳与分类,文化细分更重要的任务是结合市场分析,其中还加上文化创意的过程,最终得出文化开发的产品与项目体系,为开发和经营者提供决策支持。
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对应,主要是对该文化资源进行细项分类与组合,方便定位与产品开发选择。其主要方法有:1.资源细分法。即以传统的客家文化研究分类方法对资源进行细分,大类可分成客家建筑与民居、客家民俗、客家方言、客家艺术、传统工艺、客家名人、客家精神等,文化旅游开发比较经常用这种细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在客家文化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分项,操作容易,有利于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产品。笔者在《江西省安远县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中对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就采取了资源细分法。在对三百山镇客家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后进行分类,其文化产品的开发方向与项目体系就相对清晰了。结合区域旅游竞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三百山镇乡村物质文化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缺乏竞争实力,而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富有特色,开发后更容易占得先机,因此三百山乡村旅游的定位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乡村旅游形式。2.主题细分法。即以一个文化主题为中心,细分可用的文化资源,以便产品开发,文化节庆活动和博物馆开发比较适合此法。3.产品细分法,具体单项产品的开发如工艺产品可参考此方法,目标是扩展产品系列,即从原来的单一产品形式扩展到多样化。4.文化层次细分法,即以精神层面、行为语言层面和标识层面对文化进行细分,深度旅游、广告策划与设计、企业文化经营等可采用此类细分法。
文化产品的生产其实是这种文化的表达与再现。可以说,表达与再现形式的选择是客家文化产品生产的关键,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尤为如此。王琛发认为“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如果不能在这种全球化的新条件下把自己的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再现,并积极参与和贡献给世界的多元格局,它就可能要淹没在百花竞放的五光十色边沿,或被淡忘于缺乏文化消费的经济规律下。”[5]因此,研究创意模式成为客家文化产业化研究的必要一环。1.文化表达的方式与文化创意在英国,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指“那些依靠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6]英国的文化产业着重创意,并将创意理解为个人的行为。笔者认为,创意包括个人创意和民众的集体创造,这些创意是民众对自己文化的表达形式。俞龙通认为“孕育此(创意)想法……虽然有时只有个人的思考与发想,但并不限于一个人,多人同时进行创意的工作,其成果也更加丰富。”[7]客家文化是上千年的文化创意沉淀,对其进行产业化的重点就不在于文化本身,而是市场创意了。文化产业创意其实就是文化的产业表达,用何种形式表达文化的产业形态即是创意的过程。文化表达有三个层次:一是塑造文化精神的向心力。文化产业最核心的是市场竞争力,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吸引力是文化精神力,这是源于文化的凝聚力、认同感。客家通过近百年的建构运动,大大增强了海内外客家人的认同感。其中对于“祖地”文化的打造,掀起了海内外客家人“寻根”旅游的热潮,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化认同中创造出无穷的文化市场需求,这应当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二是形成文化体验的生活方式。选择文化产品,即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休闲旅游这个综合文化产品上体现得特别明显。上班族寻找放松的方式,城市人想过乡村生活,汉族人想体验少数民族文化,都是这种心理使然。因此,客家文化产业的理念应当发挥自己文化特色优势,针对客源市场需求,给消费者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而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开发者对客家文化自身的特色与目标市场的生活方式要有相对充足的了解。三是要能给文化消费者文化符号的冲击与感受。符号是人们对一种文化认知的窗口,决定了人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差异感。文化消费的过程即是一种文化认知的过程,认知是一种符号行为,是人们获得知识的符号操作,[8]因此文化符号在文化产业化中充当重要角色。在旅游景观设计与旅游区文化气氛营造、广告设计、影视作品、文字创作、音乐美术创作乃至饮食开发等方面,文化符号随处可见。在四川洛带镇的客家文化产业过程中,也是“把概念性的客家文化转化为为让游客可以触摸、感受的文化符号。”[9]不少文化符号本身就可直接开发为文化产品,最典型的是可用于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客家文化中有围屋模型、江西赣县白鹭古村“福”字产品的开发等。2.客家文化的创意方法与模式客家文化的创意主要方法有两种。客家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文化创造(创意)沉淀,如客家民居建筑、民俗、民间信仰及其仪式、流传下来的山歌与戏曲等,这些资源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客家文化传统的最恰当表达,可直接成为文化产品,其开发过程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其产业创意的重点在市场运行方式的创意,客家节庆、文化旅游、饮食开发和文物贸易等产业属此类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与现代技术、生活方式结合,产生新的文化产品,即用现代技术与生活方式来表达客家文化的内涵,这一产品开发的创意过程体现得更为直观,该种形式以个人的创意为核心,与英国所谓创意产业的基本思想更为接近,主要是在文化项目策划、影视与文学创作、广告传播策划、文艺与工艺美术创作等行业中运用。创意的过程注重个人文化理解基础上的思考与创新,这种自由的个人创造过程不像科学试验和工业生产一样有较强的重复性,但无论其创新规律如何难以捉摸,我们还是能从现有的文化创意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模式。模式一:综合文化元素的集合综合文化元素的集合就是将客家文化资源分类选择,按产品市场需求与文化定位等抽取其中的文化符号与文化事项进行新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产品集群,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旅游与节庆最常用此模型。如在闽西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的开发中,开发者把土楼连线、民俗表演、旅游纪念品与特产等按规划整合在一起,向游人集中展示当地的客家文化;又如2008年河源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采集了客家音乐、饮食、民俗表演等文化元素,安排了六个重头戏:客家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迎宾交响音乐会、开幕式暨客家民间艺术巡演、客家美食嘉年华活动、客家民间文艺汇演暨龙川建县2222年庆典晚会和客家山歌演唱大赛。这种整合是一种简单的排列组合,是客家文化的初级开发形式,可以更为深入整合。文化产业对客家文化的整合过程一般可循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确定产品主题;二是根据产品主题在客家文化资源中抽取与主题相关的符号与事项;三是对所抽取的符号与事项根据产业操作的一般规律以及时空条件进行排列组合。模式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结合是创意的基本形式之一,两种本不同类的元素,用相关的方法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并且自然混成即为结合。这种创意模式主要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特别是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技术的结合,寻找客家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为其关键。在现代客家节庆、广告策划、文艺影视等行业中使用较多,三百山农家温泉旅游项目为其中一例。泡温泉虽是一种很古老的休闲疗养方法,也是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三百山镇乡村旅游规划组提出选择田园风光较好的接待点改建成乡村温泉,外观设计乡土化,设施则现代化,提高温泉服务水准。核心是以当地姜苗、草药和水酒等本土对人体有较好疗养作用的本地土产配以温泉,做出乡村温泉的特色,与现代化的温泉度假村相得益彰。模式三:异文化之间的融合将客家文化元素嫁接至其它产品中,加深其文化内涵,增加产品吸引力和价值。生态旅游、特产包装、广告传播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可用此模式。我国台湾客家地区从2002年起选择了桐花这个点,将大量的客家传统文化元素聚集到桐花盛会,运用文学影视、网络等文化传播途径,形成了台湾旅游界一年一度的客家文化旅游。这种方法使得原本简单、较低价值的桐花观光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产品吸引力和价值大为提升。本模式在客家地区企业文化建设中也有出色表现,无论是本地企业还是外来企业,进入客家地区后都有一个文化适应与文化建设的过程,一些企业用客家文化充实到企业文化中去,使其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突出了企业特色,增强了文化竞争力。综上所述,文化细分与市场细分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为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对准确的市场定位,并提供创意基础。以综合文化元素的集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异文化之间的融合三种创意模式进行客家文化创意与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化生产的流水线化,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4
李凯尔特认为按照狄尔泰的做法,人文科学还是依赖于自然科学,并没有取得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李凯尔特认为“从自然和精神的对立进行的分类研究,不能达到理解经验科学之间实际存在着的差别,然而问题却首先取决于这种区别。”他提出了用自然和文化的质料对立去取代自然和精神的对立,同时用历史概念和普遍规律概念的形式对立去去代取代自然科学方法与精神科学方法的区分,根据以上原则,李凯尔特将经验科学成功地区分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
二、形式分类原则,普遍化方法与个别化方法的对立
李凯尔特强调仅凭质料原则“还不够,必须用一个形式的分类原则来补充这个质料的分类原则”他认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在形式上的区别表现在它们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学概念时所采用的原则的对立——即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方法与历史的文化科学的个别化方法的区别。在李凯尔特看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历史的文化科学都是对直接经验材料的改造,对现实本身的简化,这是因为概念是普遍的,我们不可能将现实的无限的个别的东西都纳入到概念中,概念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一条鸿沟,希望概念像镜子一样完全反映出现实之物是不可能的,因此,“认识不是反映,而是改造”。
那么科学概念如何才能把握现实呢?李凯尔特首先从概念与现实的关系入手,提出现实的“异质连续性原理”。李凯尔特认为概念不能包摄现所呈现出的连续性和异质性;但理论上,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显示所呈现出来的这两种特性,科学对现实的改造和重构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用同质的连续性来改造现实的异质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普遍化的方法,自然科学把与任何价值都没有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看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目的在于发现同质的普遍联系和规律;而另一种是把现实的连续性改造为现实的间断性,历史文化科学就采取这种方法,它以分割现实的连续性为代价而保存现实的异质性。要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就必须注重对象一次性发展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性。
只有个别性才对文化价值有意义,才是本质的。即采取将异质的连续性改为异质的间断性的方法,为了防止科学概念变为个人纯粹主观意愿的产物,只有将它建立在一个“先天判断”的基础上才是可能;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通过这种先天的价值原则就能把所给的现实材料中的本质成分与非本质成分区别开来;所以为了搞清楚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就必须厘定两者形成科学概念所各自遵循的一般原则的不同。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5
本文作者:余文盈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龙津中学
童话对语言学习的示范性作用
为孩子创作的作家,必须要有慈母的仁爱,宗教家的虔诚,永远不失其赤子之心。真正为孩子写作的作家必然怀着这样一种态度对待他们的少儿读者。正因如此,他们的语言运用特别纯净用心。他们通过语言创造的世界,发挥的是具体地、实际地展开儿童心灵的作用。“儿童的心灵只有在这样一些世界中才感到自由,感到乐趣,同时他也以自己的心灵接受了儿童文学家为他展开的这个世界的事事物物,开阔了他的世界,拓宽了他的心灵,同时也丰富了他的感性知觉。”(王富仁)而语文教材也“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优秀童话所提供的文本是适应这样的要求的,是处于少年儿童阶段的学生们乐于接受、能够理解,并能增进他们审美感知和语言能力的。“诗意地栖居”已是现时世界中极为难得的理想生存状态,这种理想化状态并不应因其难以实现而被教育遗忘,特别是语文教育,必须秉持这种理想,营造这种诗意状态。童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这样的美好画面。我们看《丑小鸭》原文开头的一段文字: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红又长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这是它从母亲那里学到的一种语言/在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一些很深的池塘郑振铎先生曾这样评价:“安徒生的文字美丽而富有诗趣,他有一种不可测的魔力,能把我们从忙扰的人世间带到美丽和平的花的世界、虫的世界、人鱼的世界里去。”前引夏日乡间的描写,就把我们带到了诗意自然之中。当丑小鸭终于熬过寒冬,太阳再次照耀大地时,我们看到“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我们心中定然也会满怀春天的欣悦!可以想见,这样纯净的语言世界,是能够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高质量示范的,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都将产生莫大助益。当然,丰富的语言世界远非“纯净”一词可以概括,学生进入文本后必然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童话对写作的独特启发
阅读优秀的童话作品,读者时时处处都能发现独具匠心的构思、表达、渲染自然,这样独具特色、引人入胜的作品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单就《丑小鸭》看,我们不能不钦佩作者和译者语言运用的高超功力:对景物的逼真描绘,对故事的从容叙述,对形象惟妙惟肖的描摹,对细节细致入微的表现!相信认真阅读过这篇作品的读者想到那将倾未倒的老房子和口口声声“我们和这个世界”的母鸡和猫都会莞尔一笑。好的童话更是充满了奇异瑰丽的想象。童话作品最值得学习的也就是真诚的感情和独特的想象。当前中小学生作文的缺陷往往在于言之无物,空话套话代替了真诚表达,虚假做作侵占了心灵空间。而本该是少年儿童最有天赋的想象性作品却极少出现佳作。通过童话,让学生明白虚构与虚假的区别,乐于发挥想象用文字描画心中的别样世界,也许不失为写作教学的一条可行路径。观望心灵,记录成长,童话对写作应有启发。语文教育,根本上应关注人的精神。童话这一文类,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最为亲近;优秀的童话作品,具备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多样的审美特质。童话对语文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从内涵到形式,从精神涵养到能力培养,都是可以发掘和深入的。有过深入童话阅读经历的人,即便有了成年人的社会经验,他也能够因某一机缘“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心灵、童年的爱好和童年的梦想,从而有形无形地影响自己的选择,这种影响对一个成年人的影响将永远是善的、美的、真的,因为它是在一个更纯真的年龄阶段形成的。”真、善、美:这是童话与语文共同追求的目标。
课余文化论文范文6
一、影视文化进课堂符合学生特定的心理需求
高中阶段学生多为15―19岁,正值青春年华之际,学生的思维、情感、心理等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地发展并趋于成熟稳定。而当前的以“课本”为依托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使他们对语文课堂丧失了兴趣。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影视”以其独有的特征切合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首先,影视文化的丰富性满足了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的需要。影视作品本身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品,包罗万象,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由剧作者编写而后被导演拍成电影电视,可以说经过两次加工、两次创作才形成。学生在观看最终的成品“影片”时,由于个性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解读:从纵向上来说,有对剧作者视角下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有对导演的艺术解读,有对演员表演的评论;从横向上来说,有对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的理解。正是由于影视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理解,促进他们个性思维的发展。其次,影视文化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满足了学生的期待视野。影视作品集声、文、色、形、像于一体,能够弥补文字因抽象与理性等特点所带来的不足,变抽象文字为形象的画面,使静态事物动态化,抽象事物具体化。把生动的声音效果结合鲜明的视觉方式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能够满足他们对于文本形象的预先估计和期盼,并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期待视野,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最后,影视文化的虚幻性满足了学生想象力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虚幻到真实的过渡年龄,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的生活之外,还抱有很多超越现实的幻想。而影视作品呈现给学生的影视画面本身包含有无限的想象行为,给学生极大的吸引力,容易引导学生陷入一种梦幻的境地,置身其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的发展,更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借助影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情感投入上显得令人失望。不是因为课文内容空洞无趣,而是语文教师经年累月采取传统的讲读方式进行知识的灌输,让求知欲望强烈、性格活泼的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语文教师要改变现状,完全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引入课堂。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介绍课文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们以往一般采取口头讲述的形式完成这个教学过程,如果我们借助影视作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用影视作品介绍课文背景,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知。在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学生觉得文章特别难以读懂,我找了一些跟那个时代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当时中国人的状态。后来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理解文章的程度加深了,而且还对鲁迅产生了崇敬感。
三、借助影视可加深学生对人物的理解
影视作品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在人物塑造的过程中,更能直接表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有视觉的冲击力,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在看完之后能够形成自己的印象和观点。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这些小说节选作品时,我给学生看了这些影片的节选,把其中最能表达人物形象的片段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结合作品和影片写人物形象,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四、将影视与文学原著比较,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息息相关,但影视与文学作品又有很多不同。很多语文教师在抱怨影视作品脱离了著作者的原意时,却常常忽略了他们之间的相通和不同之处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原著,从而进行理性的分析,并投入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比如学生在上的《雷雨》时,常常很难把握好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心理,人物之间的爱恋、同情、愤恨、忏悔、悲哀令人难以捉摸,难以确定。阅历简单,人生经验缺乏的学生面对作者笔下的形象虽感到回味无穷,但在理解上却是困难重重。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上带领大家一起观看影视作品《雷雨》,在分析两者不同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的分析,这可以借助演员的台词、动作、面部表情等,最终实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类似相关的影视作品还有《阿Q正传》《老人与海》《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如果从欣赏者苛刻的眼光来看,剧中的每一位演员的演出未必都尽如人意,但至少在某些环节上能帮助同学先从视觉形象上对作品进行审视,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细读文学作品就有了深度与广度,对作品的审美就显得顺理成章。
五、把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可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高中课文中,有一部分是选自古典名著,这些都已被拍成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因此在课文教学的同时,可以适当安排学生看同名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我给学生欣赏了《红楼梦》前五回,这引起了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学完这课后,我推荐学生抽时间观看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后来我组织了一个研究课专门研讨《红楼梦》。很多学生都激动地炫耀起自己看过的电视情节,分享《红楼梦》十二金钗的人物性格及其命运,我自己则在旁边补充,且适时地加入一些对原著的分析,而这些知识正是在大学时候教授们经过多年研究之后得出的文化精髓。课后我便建议学生可以尝试去阅读《红楼梦》,因为电视剧中的故事情节,都远远不及原著中所蕴涵的精髓。后来也有几个学生抱着厚厚的《红楼梦》原著来找我交流。其实,曾经的我也和她们一样似懂非懂地“啃”着《红楼梦》原著,也正是这部87版的电视剧,唤起了我对《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极大兴趣。
六、引入影视作品可使学生采取开放、互补的态度学习语文
长期以来,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是在纯“语文”的领域里进行着艰苦的改革,我们的学生是在纯“语文”的范围内进行着不懈的学习,实际上,这样的语文活动无非就是上课、听讲,写作、批阅,考试、评讲等等,这样局限的范围势必使语文成了“小语文”,它与周围的其他学科没有联系,与我们的生活、工作进行了断然的隔绝,这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而影视作品正好弥补了这一个缺陷,影视作品涉及的范围大至宇宙、世界,小到某一个细节,可以说它无所不包。语文教师应利用它的开放的特点来进行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七、引入影视作品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我们经常会在班里发现知识面狭窄、生活三点一线的同学,那么不妨让他们看一下反映世界、国家、民族生活的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使他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写作时就能引经据典,体现思维的广度;对于那些情感淡漠、对文学读本没有体悟的学生,不妨播放一下反映人与人真情的影视作品(比如电影《金色池塘》),使学生在充盈了丰富的感情后,再投入到学习文本中去;而对于那些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的同学,那就播放一些演讲、辩论比赛的录像或反映个人成长史的影视作品,使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而唤起让自己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动力,从而进行居高望远的定位,使之能从原先的“封闭、独立”的学习范围中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八、欣赏影视可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
语文教师也许担心,当我们利用每周一节或每两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影视鉴赏时,整个的欣赏过程是否显得多余,因为我们本身的课时也不多。实际上当学生对某影视作品产生感觉从而获得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必然对其作出一些选择、分析和判断,并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对影视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他的情感随作品涌动起伏,创作欲望也适时而生。不少同学在观看了电影《可可西里》后,在写作中提到了它,在课堂教学中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说明这部影片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又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不但使学生对法西斯产生了强烈的憎恨,而且影片中色彩的运用也成为学生进行影视评论的一个角度,从欣赏变为理性的分析和评论,这无疑可喜可贺。这样的创作欲望一旦产生,教师就要抓住时机,不遗余力地进行鼓励、指导,使这种欲望稳定化、固定化,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