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手术室护士护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手术室护士护理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360例手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名,观察组中有99名为男性,81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年龄(46.36±6.72)岁,手术类型为:46例胃穿孔修补术,42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32例骨折手术,25例疝修补术,另外35例为其他类型;对照组中有102为男性,7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47.86±6.64)岁,手术类型为:52例胃穿孔修补术,45名患者实施阑尾手术,26例骨折手术,24例疝修补术,另外33例为其他类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术前舒适护理,主要是加强术前访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相关信息、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措施、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解释工作,采用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来转移其注意力,提高患者的心理舒适度;
(2)术中舒适护理,主要是通过预先将手术室的灯光亮度、湿度、温度调整到最佳状态。协助患者摆放、更衣,及时遮挡部位,尊重、维护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在安置患者手术时,动作要轻柔;
(3)术后舒适护理,根据疼痛护理指引,在手术前后对患者做疼痛评估,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交流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和体质状况为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另外是询问患者对手术室环境(温度、湿度、灯光)、护理操作、舒适度等的感受和意见,以评估手术护理质量。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24±0.1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7.18±1.6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护士护理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19~59(36±4.5)岁,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糖尿病、肝硬化及心脑肺部疾病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身体基础状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2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和麻醉方案大体无明显差别。
护理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一般护理。研究组实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具体措施:首先成立无缝隙责任小组,根据职称、临床经验等任命一定数量的护理组长,负责管理责任护士的工作、培训、考核,组员分配以老、中、青搭配为原则,实行组长领导下的无缝隙责任制管理模式,岗位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术前主动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主刀医师及相关责任护士,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告知家属陪护和探视制度,并以自己成功护理的经验耐心讲解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态度温和,倾听患者对手术的顾虑,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实现主动服务无缝隙。术前饮食指导、术前用药及肠道准备指导均须由专人完成,手术当日,按照手术室门接患者—手术—协助送至病房或重症监护室—详细交班记录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全程护理流程无缝隙,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术中护理以资深与低年资护士合理搭配,促进低年资护士业务能力的进步,保证手术间安静、整洁,室温以23℃为宜,巡回护士要多与患者交流以转移其注意力,帮助患者摆放手术和四肢,避免麻醉意外损伤,术后加强巡视,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出院时嘱咐患者定期随访。
1.3治疗标准
对所有患者访视前及麻醉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对于患者的应激性则统计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的心率、血压及皮质醇浓度。派专人制定护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患者出院时,嘱咐患者完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访视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前SAS评分、SDS评分、心率、血压及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士护理论文范文3
1.1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1.1.1手术护理工作,抢救记录不完善,急诊手术,手术中抢救时需执行口头医疗。
1.1.2手术发展与手术配合之间存在差距,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手术不断开展,大量精密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使医学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1.1.3护患沟通中听说的问题,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都可能是病情变化的反应,工作人员每一句话都会给患者造成影响。
1.2防范措施
在手术室急救时常执行口头医嘱,使用口头医嘱后要求医生一定要及时补记医嘱,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并准确全面地真实记录,抢救记录是护理人员为进行抢救、治疗、实施管理以及病情动态改变的记录,在法律上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确保护理质量,对每项新技术,新机器的使用,制定出工作流程,悬挂工作间内,便于人员出现流动时,在最短时间内有条不紊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使各项操作都能一丝不苟的执行,将差错事故降至最低,在排班时注意将不同业务水平,健康状况、年龄、学历的人员适当搭配,有助于各层次护理人员职能的发挥,从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重视患者主述医护职责分明,打造“团队精神”与医师达成共识,对疾病病情及治疗的解释非常谨慎,一般由医生负责解释,护士只做保键宣传,积极配合麻醉师做好患者工作,维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2、手术前的安全护理
主要是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确认,接患者时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核准,颈、脑、胸、肾、肢体等部位以及疝的手术,应在通知单上注明何侧。接到手术后,必须送指定手术间,巡回护士及时做好十二项核对工作,麻醉前与麻醉医师核对;手术开始前与手术医生再次确认手术部位,必要时借助CT和X线片。
3、手术中的安全护理
3.1手术用物严格执行清点制度
手术开始前,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或手术一助共同清点纱布敷料及尖锐物品,每进行1次均计数,手术中追加任何物品立即记录。关闭体腔、深部组织及伤口前后均需再次清点计数,术中更换人员、交接班时亦应计数及记录。
3.2手术摆放遵循三要素原则
护士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做好三查十二对,详细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患者,最后和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手术部位。护士应熟悉安置各种有关的解剖位置,熟悉各种手术架辅助垫及手术床上各种调节开关的正确方法。安置任何一种时,要尽量使患者处于生理功能位。平卧位时,患者头、颈、胸、腰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头部过度扭转,以防椎动脉供血受阻。上肢外展不超过90°,防止臂丛神经损伤;安全俯卧位时,保持患者的头、颈、胸椎在同一水平上,保持颈椎中立位,避免颈过伸造成医源性脊髓损伤。女性防止乳房损伤,男性注意外生殖的保护。安置截石位时,避免腓总神经损伤。麻醉前进行全身皮肤评估,注意皮肤不会因而受损或压疮。手术前,巡回护士遵医嘱放,予防护措施。手术中注意皮肤外观及颜色变化,特别是受压肢体。手术麻醉苏醒后,移动患者再次进行全身皮肤评估。
3.3手术中用药安全
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要做到患者、药名、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正确,并签名。抢救用药及即刻使用的药物,巡回护士执行医嘱时要口头核对2遍药名、剂量、给药途径。手术结束后才可以将药品包装弃去。输血时必须与麻醉师共同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3.4电刀的安全使用
手术前巡回护士检查电刀性能是否良好,使处于备用状态。选择尺寸合适的负极板,粘贴在肌肉丰富的部位,应远离心脏。乙醇消毒处必须待皮肤干后再使用电刀,防止局部烫伤。完成手术观察巡视连接处负极板有无异常,手术后去除极板后进行皮肤评估。
3.5无菌技术安全操作
3.5.1手术人员
面对无菌区,双手保持腰以上无菌区内,更换位置时采取面对面或背对背更换。非无菌人员与无菌区保持30cm的距离,对灯或传递物品时,勿跨越无菌区,避免在两个无菌区或无菌人员之间通过。
3.5.2手术台
只有台面是无菌的,无菌包确认在有效期内,若有破损、潮湿或掉落地面均视为污染。任何无菌物品如果怀疑其无菌性就应视为污染。
3.6气压止血带的安全使用
3.6.1部位选择
上臂宜在上1/2,向下会损伤桡神经。下肢应置于股骨中上1/3,尽量靠近大腿根部腹股沟处。前臂和小腿不宜结扎止血带。
3.6.2压力和时间设置
成人上肢为40kPa,下肢为53.2~79.8kPa,不超过80kPa。小儿上肢为20~25kPa,下肢为25~35kPa[6]。时间上肢为1h,下肢为1.5h,重新使用间隔10~15min,连续最多不超过4h,以防肢体缺血性坏死。
3.6.3包扎在袖带下垫纱布垫或绷带卷,绑在手术部位上端,至少应距手术野10~15cm,再外加绷带固定,松紧适宜。术中严密观察使用止血带的肢体出血及病情变化。
4、手术后的安全转运
要确认患者引流管功能安全,盖上敷料前巡回护士确认引流管深度及固定线是否牢固,确认引流管(瓶)已置于安全功能位置。交接班时,共同检查引流管的功能及流量、颜色、性质,并确定固定线有无脱落。护送患者至病房。做好交接班。输送中输送人员及医护人员需有2人分别位于患者头脚两侧,注意患者手脚是否伸出平车,输送过程中维持患者正视前方的输送方式。
手术室护士护理论文范文4
1.1一般资料
1.1.1组圈、人员分工、主题确定
前期科室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优质护理相关文件精神,学习QCC相关的课件和录音;通过自愿报名选定8人参与品管圈活动;圈会讨论通过了圈名、圈徽、意义、口号、成员及其分工。圈员集思广益讨论通过,活动主题、活动计划、活动对策、活动目标等。
1.1.2确立工作目标
为创建手术室护理服务品牌,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科室内部组织创建服务文化,提出“以患者为中心”、“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安全、优质、关爱、高效”的服务宗旨,一切从患者出发,根据患者需要,优化工作方法、内、外部流程以及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让患者和医生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1.2方法
1.2.1为患者家属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1.1多媒体电视宣教
圈内成员自行录制了手术室宣传片,利用手术室家属等候区电视为患者家属播放,通过播放宣传手术室环境、工作流程及健康教育等,增加患者家属对手术室神秘陌生环境的感性认识,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
1.2.1.2改善家属等候区的环境
为给患者家属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方便、人文的等候环境,配置了宽敞、明亮的等候大厅,舒适的航空座椅,绿色的盆景植物,醒目的标示标语,提供图书报纸、健康宣传资料供家属阅读,设立便民服务袋配备老花镜、纸、笔等供家属使用,提供饮用水、纸杯,提供无线网络等人性化的服务。
1.2.1.3家属等候区的健康宣教
设立2名专职外巡回护士,负责家属等候区的安全管理,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外巡回护士每2小时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维持等候区秩序、增进沟通、解答疑问,防止患者家属发生意外,如跌倒、火灾等。
1.2.1.4建立反馈机制
设立了家属等候区意见箱和医患沟通本,定期发放《手术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表》,多渠道收集家属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持续改进质量。
1.2.1.5手术患者信息
在家属等候区安装了电子滚动显示屏,及时手术患者手术信息,让家属了解手术进展、患者去向等信息。
1.2.2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2.1规范术前术后访视
本科针对各专科的不同,制作了专科访视图册和术前健康教育宣传单,由专业组长术前访视时携带专科访视图册和术前健康宣传单到病房进行宣教指导,通过访视图册的直观介绍和详细讲解手术前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对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可增强患者围术期的知识,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应激反应,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配合手术;术后由专业组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做好术后健康教育指导,消除顾虑,发放《手术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意见建议,改进工作,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满意度。
1.2.2.2做好术前讨论
在做好术前访视的同时,针对新、大、疑难、危重手术患者,手术室QCC小组组织手术相关成员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术前讨论,制订个案护理计划及手术中关注点,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术后进行成效分析和总结,积累经验教训。
1.2.2.3患者接诊
要求科内全体护理人员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以标准的仪容、仪态接诊患者及家属,与患者及家属核查仔细认真,以示对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和尊重,做好患者隐私保护,增加其安全感。
1.2.2.4术前等待
安排专职外巡回护士接待手术患者及全程陪同患者,解答患者疑问,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针对哭闹的患儿,允许1名家属更换手术参观衣、口罩、帽子后陪同进入手术间待患儿麻醉后离开,并为患儿提供了卡通棉被以及便于消毒处理的玩具如摇铃等,减少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害怕,舒缓患儿情绪。
1.2.2.5设立绿色手术间
设立急诊绿色手术间,手术间内备齐所需手术仪器设备、抢救药品、器材等,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急诊手术的畅通及急诊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6设立特殊感染手术间
设立特殊感染手术间,规范特殊感染手术间的使用细则和防护要求及流程,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特殊感染手术的顺利开展。
1.2.2.7术中护理
众所周知,手术室是一个工作量较大、工作时间较长以及风险较高的岗位。围绕“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内容及患者重点反馈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工作,做好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和专业护理,如切实做好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评估,防止差错发生;做好患者术中保暖,运用恒温箱、加温输液器、电热毯、变温毯、棉被等措施有效防止低体温的发生;术前做好压疮、跌打评估并记录,术中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提高术中用药安全等。
1.2.3为手术医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1.2.3.1手术信息系统
为手术患者和医生播放背景音乐,缓解紧张情绪;在手术入口处安装电子滚动显示屏,手术安排信息,方便手术人员了解手术安排情况;每个手术间配备电脑,连接患者信息、手术安排查询系统、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计费系统等,以优化工作流程。
1.2.3.2提供人性化服务
手术室根据各专科手术配合要求,建立手术医生喜好档案,自制各专科手术配合手册,发放给手术室护士学习掌握,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配合医生手术;同时还为手术医生提供连台手术术中休息室;加强后勤保障,实施手术物品配送,保证巡回护士手术间在位率;自行录制手术卫生视频宣传片和手术安全核查视频宣传片为规范指导手术医生的行为等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1.2.3.3建立反馈机制
设立了工作人员意见箱,定期发放《手术医生满意度调查表》,从外科医生反馈的问题中了解术中配合、临床服务需要等方面需改进的要求;通过病房护士的反馈了解转运交接中需要改进的项目,与各科室主动沟通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反馈信息,组织讨论来寻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2.4护理创新思路措施
1.2.4.1科室文化建设
及时更新科室文化宣传墙,展现手术室护士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定期开展演讲比赛、踏青郊游、文艺晚会、生日聚会等活动。
1.2.4.2开展QCC活动
开展如优化交接班流程、杜绝异物遗留体内流程、针刺伤预防、压疮预防等多个QCC,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提升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1.2.4.3开展“5S”活动
实施和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及护理常规,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培养科内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素质。通过实施“5S”管理,使护士由过去以任务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转向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从而实现了服务理念的转变,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缺陷的目的。
1.2.4.4规范分级带教
制订和完善手术室分级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做好各级人员的分级培训带教工作;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建立手术室公关知识项目管理,责任到人,责任人负责培训、检查、考核、成效分析;建立规培园地,规培相关信息要求和进展,让规培护士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学习氛围。
1.2.4.5健全绩效考核
护士绩效考核是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改革项目之一。建立N0~N4级护士分层使用制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护士意愿实行弹性排班制度。
1.3观察指标
本院手术室按照医院等级评审优质护理的要求和卫生部《2010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三甲”检查为契机,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找到了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切入点,全面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强化细节管理为患者、手术医生、家属提供无缝、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了手术室护理安全,促进医护患和谐,提高了医护患满意度,是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本院手术室于2013年5~8月开展了以“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为主题的QCC活动,对开展活动前、后手术医生满意度、手术患者满意度、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并对每位圈员进行考核。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开展QCC活动后取得了显著成果。
2.2无形成果
每位圈员在工作热情、沟通能力、创新思维、责任与荣誉、团队协作及QCC手法运用上不懈努力、持续改进,与活动前比较成果显著。
3讨论
手术室护士护理论文范文5
1.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1级高职护生22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班、4班110人为观察组,5班、6班110人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年龄、性别、成绩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调查前向护生介绍研究目的,取得同意后进行调查。由专人向其发放自制调查问卷,护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填写。问卷包括三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成绩、兴趣爱好等对教学有影响的因素。②自制学习兴趣量表,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分制评分,“非常不感兴趣”计1分,“不感兴趣”计2分,“一般”计3分,“感兴趣”计4分,“非常感兴趣”计5分。③教学质量评价表,参照普通高职护理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拟定教学质量评价表,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及教学效果5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10分、8分、6分、4分4个等级,计分范围为60分~96分。
1.2.2试卷测验法
结合高职外科护理课堂标准制定单元测试卷,授课结束后发放试卷进行测试,试卷总分100分。
1.2.3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目标以及临床实际操作技能制作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并研究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优势。观察组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对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同时在课堂上对微视频进行分解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生操作技能成绩90分以上49人,81分~90分52人,71分~80分9人;理论测试成绩90分以上33人,81分~90分45人,71分~80分28人,70分以下4人。
3讨论
3.1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建设
3.1.1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建设原因
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虽然也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及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但内容、形式相对简单,外科疾病案例不够生动,缺乏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融合,缺乏对外科疾病及手术前后治疗的感官认识。因此,微视频教学便起到了重要作用。网络流行的外科手术病人护理内容的微视频版本颇多,医院使用不同教材使得视频多样化,护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混淆情况。护生思维活跃,自主性差,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带动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方法、步骤、策略,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微视频是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控学习步调,自主去学习、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通过感观来加深印象,并且发散思维。
3.1.2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建设
笔者首先从《外科护理》手术病人护理中挑选出建设内容:外科刷手、外科手消毒、器械传递、穿脱无菌手术衣、术前铺巾、器械护士配合、巡回护士配合、术前呼吸道准备、引流管护理、外科换药等。其次,结合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标准将内容拍摄成微视频,删除繁杂多余陈旧的片段,形成一套更系统、更实用、针对高职护生的微视频库。
3.1.3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的应用
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课前发放微视频,护生课前针对性学习,在课前观看视频,记录观看视频的收获和疑问,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学习任务。课堂中逐步对视频内容进行分解讲授,护生们接受起来更简便容易。
3.2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库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2.1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技能成绩
应用微视频教学,护生在课前观看微视频,提前学习微视频内容,寻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减少了传统教学的乏味和枯燥。同时,护生在不断重复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效果,使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得以提升。
3.2.2增强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笔者研究发现,护生在课前观看教学微视频后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普遍提高。
3.2.3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将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把传统讲授和数字化视频学习两种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更易达到,护生对教学设计的满意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也普遍得以提升。
3.3本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微视频教学需要护生主动对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因此教学效果受到护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2011级高职护生,未针对本科院校护生和中职护生进行研究。有研究证明,年龄、学历影响护生的主动性。因此,年龄和学历均有可能影响微视频教学的质量。
4小结
手术室护士护理论文范文6
1.1基础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51.44±3.27)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2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8例,骨科手术患者1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51.89±3.35)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1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9例,骨科手术患者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别等基本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案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指导等常规手术室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包括以下方式:首先手术前护士要提前了解患者病情,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通过交谈积极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条件的可以带领患者参观手术室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其次手术过程中护士要做好对患者的三查七对,安排患者采取舒适的手术,对患者隐私部位进行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手术操作过程中护士要密切注意患者表情的变化,轻轻抚触患者手、面部,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第三,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帮助患者清除身上残留血液和消毒剂,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清醒后主动地告诉患者手术结果,叮嘱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此外术后3d内要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情况,对存在手术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指导和有效地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医疗技术、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定。1.4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观察组7451(68.92)20(27.03)3(4.05)对照组7430(40.54)30(40.54)14(18.92)注: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χ2=8.0413,P=0.004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详见表2。表2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比较[x珋±s]组别例数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7459.23±7.1249.52±4.9853.37±6.7243.01±4.23对照组7459.62±7.2154.01±6.1153.26±6.7649.65±5.81注: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均较护理前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t=4.9001、7.9479,P=0.0000、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患者生命、救治患者疾病的重要场所,传统意义手术室护理模式是针对患者在手术台上的护理,仅仅关注在手术中同医师的配合,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不可避免的忽视了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的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服务已经越来越关注如何结合患者在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上达到融合,因此如何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全过程对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已经成为了手术室护理中越来越值得关注的话题。人性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护理服务模式,核心是以患者为本,将传统的机械性护理服务改进为以患者为本、关注患者感情、注重患者感受的护理服务模式,从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让患者身心感受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