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文1

【关键词】土木工程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一、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经验的固化,是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也是概念之间的连接。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及价值网的研究,发现尽管各学者在阐述移动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及价值网时所定义的产业链节点内容不甚相同,但几乎所有的专家在研究中都会涉及移动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及软件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及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内容的不断发展,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也在不断扩充细分,移动门户、移动虚拟运营商、咨询服务商、金融机构等正逐步融入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

人的能力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创新能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等。能力发展方向及发展水平,除与人的智力条件与成长环境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接受的教育有关。因此,获得知识是培养能力,特别是专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和途径。

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是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组成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由这些知识组成的知识结构应能满足土木工程师职业多样化的需要,也能为土木工程师的发展提供坚实而又宽广的理论基础,为他们向较高的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上的保障。

可以看出,实践技能也应为土木工程师所具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完成任何专业技术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还需要创新、认知、社交等能力,因此,现代的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兴趣和爱好,而且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各方面都具备比较高的能力,或在某一个方面有特殊的才能和能力,同时,注意加强品质修养,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成就美好的人生。

二、综合性的能力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计算机、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经济等学科或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很多场合还应顾及社会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也就是说,土木工程师的工作对象除了“物”以外,还有“人”。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一个土木工程师可能仅仅专长于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但对其他领域的内容应当有所了解。

三、土木工程师的专业技能

1. 工程能力。工程能力就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在从事土木工程工作时应用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对于土木工程师,工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从事土木工程的技术人员,如果缺少必要的工程能力,将是一个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在大学学习阶段,土木工程师工程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来进行。工程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是:具有能够根据使用要求、工程地质条件、材料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经济合理并安全可靠地进行土木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解决施工技术问题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工程经济分析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能力。

2.科技开发能力。科技开发能力是土木工程师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能力。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土木工程新成果和新技术不断出现。科技开发能力就是在现有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提出改进设想并予以实施的能力。科技开发能力主要依靠自身有意识的培养,要在实践过程中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3. 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一种能够围绕实现工作目标所必须具备的人际活动能力,包括组织各种参与人协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处理各种技术交流、经济交往的能力等。

土木工程是一种群体性的工作。对于土木工程师,应具有必要的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管理、各工种工作的协调等。

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未来土木工程师需增加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学等基本学科的知识,可持续发展并不要求土木工程师成为这些学科的专家,但对工程项目作出决策时,必须征求这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与他们共同研究、贯彻和发展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土木工程师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学会并善于应用有关的法律及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协调和处理工程项目委托方、公众、社会、团体、政府以及自己所属单位的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妥善的解决各种现实的与潜在的、短期的与长期的、局部的与整体的利益冲突,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符合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和综合性,大量问题需要依靠工程师的经验和工程实例来解决。土木工程师要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去,就要依靠他们自身的各种能力。为了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技能灵活、有效并具创新性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一般需要具备:工程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公关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技能。因此,土木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素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飞鸿,关惠平.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的学生素质与个性化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7,(6):88―90.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文2

关键词: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材料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082-02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1-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应用的基本知识以及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工程材料性质和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改善性能的途径,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针对不同工程,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打下理论基础,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的相互关系。《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标准的制订显得尤为重要。

1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设计的理念及思路

该课程主要是为了使未来的建设工程师了解和掌握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贯彻工程应用和创新两种理念,加强土木工程材料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重视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和情景式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鼓励科学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因此,土木工程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应从工程事例出发,回归于工程应用,以项目的形式组织教学,加强演示实验,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目标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材料的组成以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并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会利用理论知识知道改善材料性质的措施,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

3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及要求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可以以不同项目为教学组织主线[4],以不同任务作为教学模块,分为11个教学单元。

(1)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热性质、材料的耐久性。主要让学生熟悉材料的物理性质,掌握从材料物理性质分析材料的性质方法,会根据材料的结构构造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熟练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及耐久性和环境协调性,材料的结构构造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了解材料的热性质。

(2)气硬性胶凝材料。主要内容包括石膏、石灰、水玻璃。主要让学生掌握胶凝材料的分类及特征,以及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了解石膏、石灰的种类及生产;了解其制备技术及制品的技术性质。掌握水玻璃的生产及特征,应用;掌握水泥的生产和水泥的组成材料,会根据胶凝材料的特征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3)水泥。主要内容包括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他品种水泥。主要让学生掌握水泥的生产和水泥的组成材料;掌握水泥水化硬化,水泥石的腐蚀与防止,水泥的技术性质;掌握水泥石防止腐蚀的措施;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运输、储存,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及应用,简单了解其他品种水泥。

(4)混凝土。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定义与分类,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质量波动与混凝土配制强度,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粉煤灰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其他品种混凝土。主要让学生掌握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掌握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应用。混凝土的分类、组成材料及对组成材料的要求,混凝土常加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的特性。通过学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影响因素,会在实际中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调整;熟练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了解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及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熟悉混凝土配制强度波动规律;了解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配合比设计及应用,熟练掌握粉煤灰混凝土及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5)建筑砂浆。主要内容包括:静矩和形心、惯性矩与惯性积、平行移轴公式主轴和主惯性矩、组合截面惯性矩的计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及性质,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抹面砂浆的配制和应用。

(6)砌筑材料。主要内容包括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其它建筑砂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砖、砌块、砌筑石材;掌握各种墙体材料的技术性质与特性。

(7)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主要内容包括沥青的分类及石油沥青的基本结构组成,沥青的基本性质,沥青的技术要求与性质,沥青的掺配、改性及主要制品,沥青混合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沥青的组成结构及石油沥青;熟练掌握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熟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能及其标准和选用;了解改性的沥青材料及其制品。

(8)金属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钢材,铝合金及制品。主要让学生理解钢材的性能及应用。熟悉钢材的分类,掌握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熟练掌握钢材的拉伸性能,熟悉钢材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掌握钢材冷加工及r效。基本了解铝合金及其制品性能。

(9)木材及制品。主要内容包括木材的分类与构造,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木材的防腐与防火,木材的综合应用。主要让学生理解木材的性质及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木材。掌握木材的主要性质,了解木材的分类与构造,了解土木工程中常用木材,了解木质材料制品和木材的防腐与防火。

(10)建筑功能材料。主要内容包括绝热材料、吸声材料。主要让学生了解绝热材料,吸声材料的概念;掌握绝热材料的特性,了解常用的绝热材料,掌握吸声材料的性质;掌握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了解常用的吸声材料。

参考文献

[1] 郭培英.浅谈《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改革标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5):72-73.

[2] 任翔,石小平.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设计[J].交通企业管理,2016,31(6):74-76.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文3

关键词:教学改革;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创新

土木工程材料在当代土木工程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土木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学生参与试验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获得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与实际工程设计中所必备的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基础理论和试验方法方面的训练。

为符合以理论教学体系主干,试验专业基本技能和工程技术综合能力三层次组成的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进行改革。本教学改革是以工程实践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打破传统教学体系和模式,将分散的实践教学改为集中实训,将种类繁多、跳跃性大的多项试验相连一条主线,保证试验整体连贯性。通过集中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消化理解,建立贴近工程实际的实验环境,同时为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增加台班组数,使学生能提前感受工作氛围,同学之间分工协作,提高其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团队精神、工程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合理、正确地选择材料,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一、树立全新实践教学观念

传统实验教学多数以教师讲授、演示、观看试验录像为主,大学生普遍对实验课缺乏正确认识。改变传统实践教学观念全新的实践教学观念就是强调学生是试验的主体,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根据学生个性、特长组织实践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对试验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力,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实践教学,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并落实实践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理念和氛围。

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科学合理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改革重点应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为此,应采用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试验为主。具体实施如下:

(一)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选择实践教学项目,以工程实践为指导,有重点的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不但学到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且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创造力得到提高。例如,在试验过程中,把水泥、砂石、混凝土三项相对独立的试验内容,整合混凝土配合比综合设计试验,以目前工程实用的试验记录,模拟工程实际工作程序,从混凝土强度设计、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和试配、最终确定施工用混凝土配比观察和易性。试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备料、试拌、调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工程试验的方法,而且还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二)自编适合我院学生的试验指导书及试验报告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重点突出试验目的、仪器使用方法、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注重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数据记录表格与工程用表相一致,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

(三)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许多学生在上试验课的时候具有盲目性,缺乏自主思考,实践教学变成了“填鸭式”教学。这样,学生在课后对试验内容印象不深刻,各种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对此,我们将教学方式改为提问式教学,通过提问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回顾和巩固课本知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试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习惯。在做实试验时出现失误操作导致试验失败,培养学生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的能力。通过这种启发和引导式提问,学生在教学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四)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试验

验证性试验是建材试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验证性试验的已知性是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主要原因。为调动学生参与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在教学中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试验。设计型性、综合性试验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工程观念,试验过程模拟实际工程,学生独立设计、完成查找资料、试验操作、数据分析、试验报告整理的全过程,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教师仅在其重点、疑难环节上起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求知的愿望。在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试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科学作风,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文4

旅游行业:旅游管理专业

你是否向往过风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或是富有沧桑历史的古罗马竞技场;你是否着迷于举世闻名的“吉萨大金字塔”和神秘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当然这一切有可能会因为你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而由梦想变为现实。

旅游业现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创汇最多、带动面最广、开放度最高的“朝阳”产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分支方向很多,大体包括了导游与国际领队、酒店管理等方向,与之相关的方向专业都具有极强的服务性和时尚性。

导游与国际领队方向是瞄准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及国际市场对涉外高级旅游人才需求增大而设立的,与国内一般导游相比,它更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综合能力广阔化,职业要求具有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够理解不同客户群的文化差异。

酒店管理方向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它属于注重人际沟通的一个行业,并不需要多少特别的专业技术知识。只要你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喜欢与人交流的活跃分子,那么这个行业就很适合你。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在全球一直都较为紧缺,酒店管理人员在中国十大百万年薪职业中排名第六。

就业前景: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上个世纪末旅游业已经超过了汽车、钢铁、石油等产业,在全世界的整个生产总值中大约占10%的份额,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出门度假在近几年更是变得极为平常,因旅游而拉动的旅游管理专业也炙手可热,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绝对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就业方面,毕业生可以到各大国际旅行社、旅游公司、大型风景名胜区、涉外酒店及各类展馆等旅游企业单位从事相关服务工作。

TIP:中山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云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都是专业基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有名院校,报考这些院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现代物流行业: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购平台的存在不仅仅为我们购买所需品提供了便利,也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广阔平台,我们选购的商品总是通过一些耳熟能详的物流企业经过快递员配送到我们的指定的地址,在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背后,物流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其对资源运作的能力。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把物流专业说清楚,我们常常能够在脑海中浮现的是各种各样的物流公司接受包裹和信件的投递业务,然后运输分发到各地,但是千万别将物流专业从业人员与快递员划等号。物流工程是管理与技术的交叉学科,现代物流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主要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我国现代物流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但其成长轨迹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物流,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高校里专业设置倾向略有不同,或“物流工程”或是“物流管理”。物流就是解决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物流也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时间空间变化,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质资料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最有效地完成资源配置。比如,在四川生产的农产品,如果要使全国的人都可以食用,就需要在最短时间,以最低成本给发送出去;农忙时候收上来的小麦、大米等,要一年四季都能保障老百姓的供应,就需要物流来解决它的仓储、配送等问题。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物流是对上述的产品供应链进行管理和控制。

物流发展随着国家大政策、大环境的改变,发展异常迅猛,现在,全国出现了大量的物流公司,例如顺丰速运、圆通速递等民营快递企业,我们日常的包裹、信件、网上邮购的各类产品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这种形式来运作,然而这些公司所开展的快递业务也仅仅是物流专业的一个分支,在海关的日常运行中,物流监管可以调度货柜,具备仓储、分拨、配送、增值服务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确保物流在各环节的安全顺畅。更要解决好口岸物流与保税物流的衔接,货物进、出、转、存的各个环节。

就业前景:近年来,物流突然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各方面都开始重视起物流运作起来,同时也震惊于高效物流带来的巨大利润,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各种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就业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增加了毕业生的选择范围。

TIP:北京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山大学都是该专业领域比较顶尖的院校,另外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运学院以及北京物资学院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汽车制造行业:车辆工程专业

一辆跑车从眼前飚过,看着轰鸣远去的背影不禁感叹其设计精湛,姿态之优雅。它所承载的卓越性能、尖端科技与火热激情的非凡融和,不能不让每一个男生惊呼过瘾。想要辆这样的跑车吗,要不你也试试自己造一辆?

车辆工程专业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广泛,它关系着汽车工业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并对农业现代化和国防装备现代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它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和技术等问题的重要工程技术领域。

车辆工程一直被大众认为是“爷们专业”,该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到力学、机械设计理论、金属材料、化工,而且已经延伸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他们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它的研究对象往往是车辆的性能实验技术及制造工艺,整车和总成的现代设计,成天都面对着一堆冰冷的钢铁和毫无生气的设计图纸。

除了这些不说,它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具有缜密的分析论证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报考车辆工程的同学都具有很强的目地性,对车辆或者乘用车都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光听听车辆工程的主干课程就让人感到具有能量的震撼,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振动噪声分析与控制、车辆测试技术与分析、车辆电液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车辆自动变速理论、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控制与优化等这些课程是不是要比什么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汉语此类课程更能激起你的肾上腺发挥作用呢。

就业前景:目前,从车辆工程专业的就业行情来看,绝对处于紧俏态势,铁路车辆和汽车车辆就业方向都极为走俏。中国重汽、还有奇瑞汽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都是较为不错的就业单位,当然,能够进入到一汽大众或一汽丰田等合资企业更是绝佳的选择。

TIP: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都是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实力和师资力量。

医药行业:药学专业

你希望拥有一头金色秀发或一身古铜色的皮肤吗?日后可能不用染发或晒太阳,只要服用一粒药丸,或涂抹药膏,就可以“变色”。美国哈佛大学的药学专家已经发现了一种亚洲植物,可以从中提取一种化合物,它像阳光一样可以改变动物变色系统,从而达到“变色”的目的。药学就像魔术表演一样具有变幻莫测。

药学,在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可以说是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医药公司的年经济效益增长率已经高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它关系着每个人的健康,如今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说起药,我们便会想起西药和中药,一般西药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中药则起到保健调养的功能,由此可见药学专业的分支绝不单一,制药工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都是药学专业的众多分支方向之一。

药学专业不仅仅要求同学们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以及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而且药学专业的确需要有较强的记忆力,它的课程多数都具有大量的记忆性知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的课本上你都可以看见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条款解释,当翻开这些课本的时候,考验大脑记忆功能的比赛就开始了。

就业前景: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数据来看,近几年,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这些风向标的就业动向完全显示了药学专业用人需求还处于较旺盛的状态。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制药厂或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医药绝对是“多金”职业。

TIP: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大众的眼里都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和强大的科研实力。

建筑行业: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著名的金字塔和万里长城都是土木工程在当时创下的历史杰作,给全世界都留下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财富。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是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同时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土木工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等这些主干课程都是炼就建筑师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不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取得必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执业资格认证主要有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执业资格认证均需要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验才能报考,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即使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注意专业知识的更新,尽早取得相关的执业资格。而希望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大学生,可以在实习期间选择在建筑工地上的测量、建材、土工及路桥标段的路基、路面、小桥涵的施工、测量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文5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复合人才 培养模式 石家庄铁道学院

办学特色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准,人才培养特色是衡量高校是否有办学特色的根本依据。因此,培养特色人才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石家庄铁道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面向土木交通行业和全国建筑的发展,优化学科结构,深化教育改革,形成了土木类专业和工程地质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拓展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复合型应用性的工程地质高级人才。地质技术经济复合型人才,是指既懂工程地质技术,又懂土木工程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地质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对地质类专业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工程地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讨

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学生所掌握的各门类知识及其诸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知识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各门知识或诸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知识整体。作为工程地质复合型人才,应懂得工程地质的有关知识,能担当起一定的技术工作,同时懂土木工程,能在土木交通的不同领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于工程地质的技术领域多种多样,而每一个技术领域有包括不同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过程,如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一方面,各个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需要技术人员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能独立承担某个领域的技术工作。

另一方面,只有各个领域、各个不同的工作过程协调有序得当,才能发挥知识的最佳整体效益。这就需要掌握不同领域、不同工作内容或过程中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协调方方面面,能够把整体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这一任务需要地质技术经济复合型人才。因此工程地质复合型人才应全面具有技术、土木和交通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市场的变化。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是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门类合理、配合得当、符合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想的知识结构。随着地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课程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一是以工程地质技术为主兼顾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这类专业以工程地质类专业为基础,通过适当压缩技术课程,增设了土木、交通等基础理论课程和隧道、桥梁、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等课程。

二是以土木交通为主兼顾工程地质技术的课程体系,这类专业以桥、隧、交通为基础,适当增设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和工程地质行业必需的专业技术课程。

三是“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采取基础课和规定的专业课作为必修课,对其它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几个模块供选择。这类课程设置方法基础设置齐全、学时多,学生基础扎实,适应广、后劲大。

四是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以工程地质技术专业为依托,构架土木工程课程体系,注意渗透结合知识与技能各层次间的相互衔接,使技术、基础类课程成为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在增设新的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课程内容,增加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使土木交通专业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和方法,改变学生以往习惯了的思维模式,拓宽他们的思路。二是适当增加选修课门类,扩大了学生选课自主权。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和兼修专业的课程。三是增设系列专题讲座,有组织有目的地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跨学科、专业的前沿动向,了解地质、土木交通的发展动态以及一些相关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专业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四是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当前经济管理等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二、工程地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教学平台。为实现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一目标,我们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完善。

1、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在发展工程地质学类学科专业同时,积极发展相关专业,增强工科对其他学科的支撑力度,努力发展交叉学科专业。同时,认真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造,强化工程地质与土木交通的复合,促进工程地质在其他学科专业中的渗透以及理、工、经、管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创造良好的学科专业结构环境。

2、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从应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出发,在培养计划中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时,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3、是构建两大公共基础平台,开设跨学科门类选修课。所有理工科学生都须修读至少4学分的土木交通基础方面的选修课,所有土木类、交通类学生都须修读至少4学分的地球科学技术和工程地质基础方面的选修课。

4、是开展课程群建设,创建网络教学平台。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这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整体优化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群建设工作,建立起学校公共性的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建构环境。

5、是实行学分制,推进制度创新。全面推行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程、时间、学习进程的选课制,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规定与办法。绝大部分公共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自主

选择实验时间及项目。添置适合本校学分制需要的学生网上选课系统、排课系统和网络学籍管理系统,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必要条件。

6、是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监控机构。为各教学环节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强化了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通过每学期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学评教”活动、学生选课选教师、督导专家听课、职能部门组织不定期检查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构建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实践平台。以学生处、团委和科技处为主要负责部门,构建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一是开展学生早期进入科研训练活动。在指定导师的指导下,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早期科研训练计划,让学生尽早参与部分教师承担的创新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学科的实验技术、科研方法,开阔学科视野,拓宽思维空间。二是开设“创新学分”,纳入公共选修课学分。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省级和全国性的科技文化活动。学生在各级科研、文体等比赛中取得各种奖励者:凡在省级以上学术杂志发表学生论文;参加系列学术讲座等等都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三是建立综合社会实践基地,融校外实习、见习以及就业、三下乡等活动为一体,把基地作为学校教育功能的扩展,使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增强教育过程中的操作性和指导性。

三、工程地质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分析

我院在人才培养上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教学基础建设,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质量总体符合我院设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近年来我院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系列竞赛奖70项,其中国家奖9项,省级奖61项。在2003年至2005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学生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河北省一等奖11项、二等奖5项。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53项,其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1项。参加河北省“世纪之星”等英语演讲比赛获奖1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参加全国大学尘电子设计竞赛获河北赛区奖励6项,获河北省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大奖81项。

学生科技协会“带着课题去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学生参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一湖北丹江口市社会调查”、“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与保护一内蒙古科尔沁沙化区生态保护社会实践”、“贫困地区如何因地韦,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河北省涞源县下北李庄村周边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13次。学生依托学校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基金”开展自主科研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2004年开始立项159项,涉及经济、管理、地质、环境、社会、法律、教育、电子、信息等领域,选题越来越丰富。学生在各类公开学术刊物上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6篇),发明制作实物4件,撰写研究报告上百份。

四、工程地质技术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我院在培养工程地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总体上说这些成效还属于阶段性成果。我们将在优化人才培养条件和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不懈努力。

继续优化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条件。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大对重点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在巩固现有学科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工作,加强多学科结合,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覆盖面宽、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完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软硬件条件。

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大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力度,适当缩减专业课时,提高修读跨学科门类课程的学分要求,进一步加深专业培养计划的“复合度”。进一步做好工程设计与训练工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在实际工程技术项目和施工真实环境中更有效地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继续探索主辅修制,加大学分制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张举钢,牛树银,刘泰峰.加强地质专业学科建设,为国土资源行业和地方经济,53-58

2.刘路.对建立地质经济管理学科的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7.423-437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工作范文6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管理;培养方案;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刘惠敏(1979-),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上海 20009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同济大学英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23-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的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二、工程师培养中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末,我国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层次的院校已经达到320多所。但大多数院校设置的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有“母体”专业基础上设定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导致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出现诸多缺陷。

1.专业培养目标水土不服

就目前我国工程建设发展的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是在工程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在从事多年的专业技术工作之后,积累和沉淀了一定的管理经验,走上了管理岗位。即使少部分从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管理岗位人员,在工作初期基本上都是以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开始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矛盾和冲突。

2.课程体系的“模块拼盘”现象

工程建设管理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复杂性。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的平台课程要包括经济平台、管理平台、法律平台和技术平台四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存在着条块分割、知识融合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每门课程内部的教学内容各成体系,但在不同模块下的课程之间或存在大量的知识重叠,或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

3.实践课多于实习平台

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以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例,在经济管理实践课、工程管理实践课、暑期“第三学期”实践学习等环节,仍延续“授课”和“软件培训”等方式,而实践基地建设的常态化维护、实习环节的设置和实验教学安排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和“工程”实践之间存在“雾里看花”的屏障。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

1.培养目标

在“卓越计划”的导向下,为适应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多个高校在培养各行业工程师的专业设置上,均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多所大学均采取了“4+2+3”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由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国内外建筑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和房地产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方案

“4+2+3”计划的总学制为9年,其中1~4年为本科阶段,完成工程管理专业学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第5~6年为硕士学习阶段,其中课程学习1~1.5学年,学位论文工作1年以上(含1年),完成硕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可授予工程硕士学位;第7~9年为博士学习阶段,其中课程1年,学位论文工作2~3年,完成博士学位的培养计划,可授予工程博士学位。其中,参加“4+2”计划的学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免修硕士学位阶段的“英语”和“专业外语”课程;可以申请免修硕士学位阶段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可以在第四学年提前选修硕士学位阶段的课程。研究生第一学年结束后,满足以下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自愿申请和复试考核的方式选拔,合格后加入“4+2+3”培养计划,并选报导师。其中,按照工程管理专业自身情况,优秀的硕士生可以直接通过选拔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熟练应用第一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研究型人才。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技术背景主要为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毕业生应达到下列具体要求:一是掌握人文、自然、专业方面的丰富知识;二是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三是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四是具有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五是具有现场工作能力。通过“卓越计划”,实现“面向行业、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工程经验的全面通才师资队伍。

3.校企合作

工程管理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将工程技术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整合大学、企业界、工程界和国内外各种资源,构筑开放、高效的系统,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锻造“顶天立地”的工程管理者和实践者,是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大型建设工程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作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合作伙伴,建立校企合作企业库。

二是挑选合适的学生进入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在完成本科基础课阶段学习后,可以报名参加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与学院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按照该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完成本科学业。成绩优秀者和经与企业协商具有继续联合培养潜力的学生,可以直接攻读工程硕士继续实行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计划,联合培养企业还可以协议资助特别优秀者继续攻读工程博士。

三是通过参与企业工程项目,联合培养和指导工程管理工程师。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采用毕业设计或课题研究的形式,有计划地安排工程管理工程师计划的学生参与项目运作。企业安排资深工程师作为企业指导教师,与大学教师共同指导工程管理工程师的项目工作。

(2)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一是专业素养。具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道路、桥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大土木专业背景,熟悉行业政策法规。

二是适配能力。能够承担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开发、设计、采购、施工、设施使用等各阶段管理;能够从事包括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设施方等工程项目不同参与方的管理。

三是行业定位。能够胜任工程的技术管理、商务管理、法律管理、社会及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职能;能够满足从工程项目、工程企业到工程行业等多层次的管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