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退耕还林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1
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实干苦干,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上到下实行领导包项目、包片、包点责任制,切实把责任靠实到各级领导身上,用实际行动积极组织和带领群众,做好退耕还林。
2实施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一是要适地适树,注重混交,既要杜绝在不同地类栽植同一树种,又要杜绝在同一地类栽植相同树种,以防树种单一病虫交叉传播,同时有利防火;二是要在退耕前期留出充分的树盘后,允许套种紫花苜蓿、红豆草、薯类等可以培肥土壤的补偿性作物,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前期地表植被和截流固水能力,还能解决发展畜牧业的饲草,增加群众收入。
3新一轮退耕还林应坚持“生态效益为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
可与果品发展产业“无缝衔接”,大力营造优质、高产、环保的经济林,栽植树种以新、特、优干鲜果为主,既能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其积极性,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4加大退耕还林方面的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
要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网络建设,强化技术队伍,搞好综合服务。一是县、乡、村三级行政主管领导的三级科技管理网络,运用行政职能,组织协调和实施管理;二是科技推广网络,加强乡级林果指导站的力量,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实行劳酬挂钩,重奖贡献优异者,加强农村技术培训;三是技术培训网络,以县林业部门为依托,乡镇林果站为重点,县培训乡,乡培训村,力争在3~5年内使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达到万名以上。目前农民缺少的是技术,需求的是服务,盼望的是致富,只要把技术推广和配套服务抓起来,退耕还林后的潜力和效能才能够发挥出来。
5深入进行政策研究,解决实施中碰到的相关问题
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要紧紧抓住“林权是核心,兑粮是关键,种苗是先行,领导是保证”这个大核心,研究解决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找出矛盾,对症下药,遵循中央有关政策和《退耕还林条例》,制订出台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解决好由退耕还林引发的新问题和新矛盾。首先,属退耕区内统一规划的农路、水利设施等永久性占用的土地,可试行统一纳入政策兑现范围给予补偿;其次,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确实做好退耕还林地块的确权颁证,防止出现新的林权纠纷;最后,前期规划设计应尽量避开个体农户多地块集中的区域,防止规模退耕占尽农户土地现象的发生。
6严格把关,上规模、上档次、促发展
一要高标准、高质量、树种优、重成活;二要严把规划、整地、苗木、品种、栽植和验收等六个重要环节;三要坚持整坡治理、综合开发、规模实施、精品工程;四要实事求是、不搞浮夸、严格务实,公开、公正、公平地严格把握和兑现好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各级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规范奖罚制度,严肃查处退耕还林工作中、等违法违纪行为;五是千方百计保护良田面积,稳步发展,保证退耕区群众的吃粮问题。
7加大对退耕还林地的后续管理,确保退耕还林成果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2
文章以1号滴灌系统的设计内容为例。该小班均为不规则四边形,相邻边为短边,灌溉面积为42.6hm2,其南北边长度为496~678m,坡降为1.5%;东西边宽度为204~345m,坡降为0.4%。在该系统中,小班南边为供水渠道,蓄水池与首部均设置于2号小班南边,能有效减少水头损失。采用干管、支管及毛管进行3级管道布置,根据土层的实际厚度将干管与支管地埋深度确定为0.8m。由支管将毛管引出,进行双向布置,该布置形式与种植行保持一致。
2滴灌灌溉施工实施
2.1施工放样在实施滴灌灌溉技术过程中,应确保施工方案设计落实到地面施工中。施工人员可在施工区域设置工程测量和控制网,并保留到工程竣工后。在施工现场中,应明确标注各建筑物施工的主轴线、纵横轴线,并标明地埋管的开挖沟槽位置、闸阀井位置、镇墩位置的最高程。
2.2基坑的开挖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区域周边的土质情况开挖沟槽,一般情况下,底宽为管径再加60cm,沟槽边坡比为1:2/5,尽可能保证边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遇到砾石区域时,可将沟槽底宽超挖约15cm,并回填土,进行夯实至设计槽底的标准值。在开挖基槽时,应立即进行浇筑,并铺设管道,避免造成底土风化或塌方,给基坑施工整体质量和水平带来不良影响。
2.3管道的埋设在埋设管理前,施工人员应将管件和管材运往施工现场,并沿着管槽摆放,尽量放在无堆土的一侧,确保承插口朝着水流方向。在安装前,施工人员应仔细检查管材、管件的外观,如发现有破损情况,应立即申请更换,如管材底面有落石或落土情况,应予以清理,并将积水排放干净;在管道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做好砂石防范工作,杜绝任意杂物或砂石进入管道内部,若出现管道安装中断情况,应及时封堵管口;在调运管道过程中,应避免管道与槽底及管壁接触或碰撞,使其与管床紧密衔接,禁止使用专石或木屑衬垫;管理安装应遵循先干管后分支管的原则,从低到高进行安装,针对塑料管道或脆性管材穿越机耕道或公路时,应用套管进行保护;完成管道安装后,因进行回填,完成管道定位后进行水压测试。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3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
1.退耕还林工程退实施概况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全省的造林质量、管理质量和规划设计质量均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成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我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生态建设方针,对全省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全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为24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为120万亩,荒山荒地人工造林面积为120万亩。退耕还林建设基本覆盖全省。
2.退耕还林概念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国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在一定期限内无偿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粮食补助现在改为按每公斤1.4元发放粮食现金补助。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为当年一次性补助。
密山市退耕地还林工程始于2002年,工程涉及全市16个乡镇,9个国有林场,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5万亩(其中生态林5万亩,经济林0.5万亩),两荒造林9.2万亩(全部为生态林)。退耕地还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杨树、果树等树种为主,宜林荒山造林主要以落叶松、樟子松等树种为主。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对于治理我市坡耕地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3.存在的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实施标准高任务重,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重造轻管现象仍然存在
我市退耕还林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尽管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管护办法,各乡镇也不同程度地交管护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照“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管护措施要落实到实施退耕还林的一家一户,难度较大,管护 效果也不理想,原因是:①农户的经营意识中仍有以前的粗放经营的老思想,树栽上就很少管理,任凭林木自由生长。②退耕农户以短期经济效益考虑,在退耕地上块间种粮食,而对于间作现象,乡镇干部在清理间作的时候,存在同情心理,措施不到位,制止不力。③管理技术跟不上,对退耕还林栽植的经济林树种,广大退耕户缺乏专业的修枝、锄草、施肥等专业技术,至使很多不成林现象。
3.2工程缺乏运作经费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工程要求高,从规划、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工程实施及监理、检查验收到政策兑现等涉及夫环节多,工程工期长(政策兑现10-16年不等)需大量的工作经费。而国家对地方退耕还林的前期工作和科技支撑费用予以部分补助,并明确检查验收、政策兑付等兑付费用由地方财政承担。由于我市财政困难,难以随后全部工作费用,因此,工程经费不足和工作负担过重已成为困扰林业主管部门和项目乡镇的一大难题。一是林业部门除支付工程规划、作业设计、工程监理、检查验收等方面正常费用外,还要承担退耕还林、林权纠纷、退耕还林督查整改、会议、培训及接待等方面额外费用,大大增加了林业部门资金压力。二是各实施乡镇在自身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还要承担制作退耕合同、图表卡、人员差旅、会议、培训、接待等费用。三是因为无工作经费,承担大量退耕还林基础工作的基层工作干部工作不积极,应付了事。
3.3退耕还林超计划实施造成的遗留问题
由于密山市在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出台了“五个一律”的政策规定,全市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全市当年还林面积大大超出了计划面积,这样使得一部分退耕还林地没有纳入政策补贴范围内,而目前这些林分已经成林,相应的退耕还林户没有得到任何补助,给生活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这种现象在富源乡比较突出。
3.4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
《退耕还林条例》明确规定了相关违纪违法行为就承担的法律责任,但对退耕户还缺乏强制制约措施。《条例》仅仅从擅自复耕、林粮间作等方面给予处罚规定,但未具体明确量的问题,地方在定性定量的问题上不好把握,给处罚造成一定难度。另外,对退耕地块管护不到位、保存率不达标的,主管部门和实施乡镇也只能依靠做思想工作、不予验收、不发退耕还林补助款的手段来解决,(验收合格后,再出现不合格的问题,解决的难度更大)缺乏强制性措施约定退耕户加强对退耕地块的管理。
3.5作业设计滞后
个别地方由于国家计划任务下达较晚、北方造林季节性强、时间要求紧等诸多原因,使退耕还林前期基础性工作受到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先施工后设计的现象。个别地方存在作业设计不合理,造成退耕还林小班过度分散,有的小班不足1亩地。不但给日后工程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也将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3.6林权证发放工作进展缓慢
林权证是退耕还林者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重要法律凭证,发放的是否及时将直接关系到保护退耕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其造林、抚育和管护积极性、达到工程建设质量的大问题。但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由于林权证发放费用过高,工作量过大,各地普遍存在林权证发放滞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3.7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退耕还林工程是个政策性强,技术质量高,涉及面广的宏大系统工程,现在全省普遍存在基层林业工作者无论是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水平,还是管理能力及业务素质都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不同程度存在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因业务素质低,装备落后等情况,造成造林技术指导方法不当,设计不规范等问题。
4.对策与建议
4.1中央增加对退耕还林地区财政投入
一是应增加地方政府的管理费用,减轻财政负担;二是增加增加退耕农户种苗补助,适当补贴林林管护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适当申请增加退耕还林计划,缓解因退耕未补助的问题。中央或地方出台相应的管护措施和相关的处罚细则,便于对出现的林粮间作和随意改变退耕地用途的行为依法处罚,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延续和健康发展。
4.2建议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后续政策
一是我省地处寒温带,树木生长慢,主要营造杨树、落叶松等树种,达到允许采伐时间较长,近期无收益,建议延长我省退耕还林生态林补助年限。二是建议在农业开发项目上给予政策倾斜,为退耕后农民开发替代产业创造有利条件,解决农民的后顾之(下转第291页)(上接第278页)忧。三是建议研究制定退耕还林林木采伐政策,彻底消除退耕农户对林木采伐利用的后顾之忧。
4.3建议加大工程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质量要求高,技术性强,政策性强,建议国家经常性举办高水平的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班,以达到层层培训,提高整体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它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章主要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社会稳定、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六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结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变化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评价退耕还林社会效益的重要方面。优化社会结构是改善社会机理,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对社会的总体发展水平及其他各个系统的状况起着制约作用。
1.1 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1]
由于部分耕地转化为林地,减少了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农民在农闲时间已开始积极发展相关产业,思考脱贫致富的办法和路子,有的搞养殖、有的跑运输等等,使退耕地区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的结果是,第一产业总产值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第二产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总产值保持平稳增长。退耕前农村大牲畜较多,主要是本地品种,全部依赖放牧;退耕和禁牧后,农民开始转向圈养牲畜品种,比如奶牛、羊等。同时,种植业也发生很大变化,彻底改变了原来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通过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提高了耕地生产力,把所剩农田改变成水浇地,种植附加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蔬菜等。
1.2 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会导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总体来说,农业耕地呈下降趋势,林地逐年大幅度上升。农业耕地内部,水浇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呈减少趋势,其它作物面积呈增加趋势;林地主要是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
1.3 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革,由种粮到种树,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了变化,必然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劳动力投向的变化。通过退耕还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始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和源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社会之所以向前发展,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推动,经济领域的变化会带来社会的连锁反应。经济领域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经济总产值的提高上,还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升级上。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已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1)劳动生产率在逐步提高;
(2)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农村人均纯收入呈上升趋势。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步入多元化,收入形式多种多样,有按劳分配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投资收入等,同时又有各项补贴收入、部分扶贫收入、外出打出收入等。
(3)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投资环境改善,有利于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 退耕还林是一项环境生态工程,其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可为当今绿色食品、绿色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资源,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利于农村更多的劳动力流向劳动效率更高的产业和地区。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这些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机会,使他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增长了见识,学会一技之长,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能手!另外,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工程实施也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给部分未成年劳动力增加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在我国,提高广大农民素质是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 农民思想观念发生转变。通过与农民座谈和接触,了解到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习俗等,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他们的思想也在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由单纯依靠土地生存到依靠知识、技术和副业等多种方式生存转变,由以前的贫困――温饱向今后的温饱――小康转变。
(2) 农民科技水平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欲望。
(3)农民参与集体活动增多。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方面给农民增加了集体活动的机会,村民之间接触的时间增多,另一方面农民参与集体活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社会稳定[3]
社会稳定是社会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体现,反映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行为和社会利益关系调整等方面内容。任何一个项目或政策的实施都会或多或少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有的是正向的,有的则是逆向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更多的是正向的影响。
(1)干群关系得以改善、邻居关系变得更好,社会稳定性增强。调查中了解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政府形象;乡镇干部下到农村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与退耕前存在着鲜明的对比;村级干部普遍得到农民的认可,威信很高。同时,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农民的充分理解和热情支持。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农村的邻居关系,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
(2)一种新型的农村生产关系在逐渐形成。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自发组织群体,来帮助劳动力欠缺的农户,使退耕还林任务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在发展二产中,一些技术好资金充足的农户,主动把技术和资金向其他农户转移,力争形成规模和档次。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中,农民开始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开展户与户、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合,利用当地自然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水浇地,种植错季蔬菜等经济作物,销往大中城市。
5.生活质量[4]
生活质量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活质量反映了居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满足程度。生活质量的提高既是社会发展所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又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建立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亦能反映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状况。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衡量退耕还林工程效果的重要尺度。调查显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6.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是每一个时代所追求的目标。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项目的实施应该促进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社会的进步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既可以是经济领域的也可以是政治领域的,既表现在生产力方面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益处:
(1)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
(2)各级政府对退耕还林工程给予了大力支持,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3)农民满意度高,民主意识增强;
7.结束语
当前,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正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考验,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综合的评价,已是现实状况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文章运用社会学、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理论和知识,对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支玲.西部退耕还林(草)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80-97.
[2] 周红,缪杰.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研究.贵州林业科技,2003,(4):49-50.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5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从群落水平揭示了生命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学习起了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本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掌握群落演替的具体过程;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湖、退牧还草的环保政策及措施;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来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揭示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
2.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准确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过程。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群落演替过程的实例分析,认同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通过多角度展示和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关注我国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政策,并探讨人类在这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体现STS的教育思想。
3.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制作好PPT课件。
3.1问题探讨:引入新课,播放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视频(或图片)资料,组织学生观察阅读课文“问题探讨”的内容,讨论:各种生物是在何种情况下出现并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火山爆发前的群落结构形式吗?师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出群落演替的概念。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案例,使学生先对群落的变化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有些群落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3.2演替的类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8-80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以及P78的思考与讨论题。
3.2.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大致过程。
3.2.2.设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不同?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在不同答案中归纳出讨论题的最佳答案。
3.2.3.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2.4.引导思考、组织讨论:①光裸的岩石上首先出现并定居的生物为什么是地衣,而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为什么没有动物出现?②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怎样的物质基础?③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设计意图:通过在学生理解演替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层层深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演替的复杂性、长期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步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等都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同时,外部条件如气候、地貌、土壤也是引起群落演替的重要条件。
展示课前学生拍摄的照片:校园内被践踏的草坪,学校旁边的污水沟周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口附近的植被。引导学生归纳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组织学生讨论:
3.3.1.你了解有哪些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呢?
3.3.2.你能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这种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吗?
3.3.3.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
引导学生归纳:
①人类的许多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的,这些活动可以对生物与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调节或利用,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生物关系形式。
②人类可以盲目地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从而破坏环境与生物的和谐关系;也可以通过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来改善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4退耕还草、还湖、还林及退牧还草
3.4.1.小结引入:有哪些原因导致群落演替,并由人为因素的破坏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归纳、回答: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外来物种入侵)等。
3.4.2.结合课本P82侧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讨论、回答: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泊的面积大大缩小,从而使有效的蓄洪容积减少,降低雨季湖泊的蓄洪减灾能力,使大量的洪水无处蓄积,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3.4.3.组织了解退耕现状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汇报的注意事项同上。关注退耕现状,认同人类要合理利用、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促使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图片资料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3.5小结
3.5.1.结合课本P78本节聚焦,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小结:
①什么是演替?②演替有哪些类型?③哪些因素导致群落发生演替?④人类活动与外来物种入侵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什么区别?如何降低这两种因素对群落的负面影响?
3.5.2课文的两个拓展题可组织学生在课后完成:①调查或搜集有关资料,撰写《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的小论文。②收集学生所在地区不同年代的地图,比较湖泊、沼泽或林地的今昔面积,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4.教学反思
退耕还林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 介绍了范县县城林业生产现状,就生态环境建设提出范县林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并对重点项目建设和生物保护提出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战略部署。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印发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从优化城乡人民生存质量、优化经济环境,提高范县知名度出发,做出了把范县建成现代化生态县的决策,要求尽快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谈谈范县林业发展对策。
1 县域林业生产现状
范县地处黄河故道,土壤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贫乏。发展林果业,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是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保障和措施。范县属平原农业区,林业生产主要有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等组成,随着“退耕还林”等工程项目的实施,林业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已初具规模。
2 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
根据范县植被发展的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它在生态示范区中的地位作用,植被的发展应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林业生产要按照社会和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结构和经营措施,优化品种组合,提高林木覆盖率,实现农田林网化、沟河林带化、道路林荫化、林业产业基地化、多种经营规模化发展目标。不但要创造出优美、舒适、清新、安宁的生态环境,达到人类、资源及环境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而且使范县建成林茂粮丰、牲畜兴旺、富足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县城。
3 重点项目建设
3.1 黄河滩区速生林建设
黄河滩区土地瘠薄,风沙土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林业基础差,防护效能低。该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方向应为:①绿色长廊。由南向北沿监黄大堤长42km、宽500m范围内,建造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防风固沙林等功能的绿色长廊。②退耕还林。利用“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建设滩区速生丰产林基地。③水土保护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涉及我县5个乡,计划5年时间把水保林工程全部完成。④防沙治沙。重点抓好黄河滩区的沙化土地,坚持以防风固沙为重点,选择速生、经济价值高、固沙能力强、群众易接受的树种,实行封沙造林,对农田林网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乔灌结合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和生态林,适当发展小杂果基地。⑤实施林—草、林—药等间作,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中药材等多种产业。
3.2 贯通县域的绿色通道建设
以我县境内的公路、铁路、河流为主线,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统一规划,路基绿化和两侧绿化统一布局,实现通道沿线林木连成网,使每一条绿色通道都建成绿化线、风景线、致富线。
3.3 平原绿化
按照市“以完善林网抓死角,整体推进提高,突出重点抓精品,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的平原绿化总体发展思路和省级平原绿化高级达标目标的要求,发展乔灌结合或多层主体结构农田林网,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9%,由此形成完整防护林体系。
3.4 林业生态村建设
林业生态村建设是以增加绿量为主,营造高标准围村林。村庄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绿化。街道绿化以高大乔木、常青树、花冠木、绿篱等为主;庭院前后以小杂果为主,形成村旁有林,林中有村、房前屋后披绿戴花,绿满园、果飘香的乡村田园景色。
3.5 新区小型公益林
以改善新区生态环境为宗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高标准新区绿色隔离带,实现生态、绿化、美化、休闲的统一。运用人文景观和合理配置的植物景观为居民提供休憩、舒适、优美的游乐场所。
4 生物的保护
4.1范县生物现状
4.1.1植被。范县的自然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由于耕作历史悠久,历史上连年战争的破坏,以及黄河泥沙沉积的掩埋,自然植被已不存在,现存的主要植被是人工栽培植物和田间杂草。主要有5类:①农作物植被。农作物是我县的植被主体,由小麦、玉米、棉花、瓜果、蔬菜等栽培农作物组成,基本熟制是1年2熟或2年3熟,植被随季节变化而更替,其他伴生植物为田间杂草。②阔叶林。杨、柳为我县乡土树种,是林业建设的主体。刺槐多分布在故道沙荒地,沙兰杨、大官杨、欧美杨多在渠道两旁,柳、杨多分布在黄河滩区和背河洼地,“四旁”树种有杨、柳、槐、椿、桑、苹果、梨等,枣、葡萄、香椿等多在庭院宅旁。③灌丛。主要是紫穗槐、白腊、杞柳,多为人工栽培;白腊常见于滩区,紫穗槐多分布在黄河沙区。其次还有少量怪柳灌丛和紫荆灌丛等。④草甸。分布面积少,多在河滩和沙碱荒地上。盐生草甸,主要分布在低洼潮湿的盐渍地带,常见于背河洼地区的盐碱荒地上;湿生草甸主要在土壤比较潮湿的黄河嫩滩、坑塘、沟渠或粘土地带。⑤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芦苇主要分布在积水、半积水坑塘内,荆三棱、河草沾泽分布在背河洼地的积水地区,莲群落水生植被在坑塘中较常见。
4.1.2 野生动物。由于人类长期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我县野生脊椎动物赖以生存的原始植被已不复存在,由于人为捕杀,除哺乳类中家鼠,田鼠;鸟类中麻雀、啄木鸟;爬行类中的壁虎、晰蜴;两栖类中的蛙、蟾和一些鱼类数量较多,分布较广泛外,其他野生脊椎动物如野兔、黄鼠狼数量已很少,昆虫类在全县野生动物中占绝对优势。
4.2 生物保护措施
4.2.1 充分利用林地,丰富乔灌木树种。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出发,继续抓好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小型公益林、四旁树,积极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改变目前树种单一的局面,提倡多种树种混交,乔灌草立体种植。适应本县发展的乔木树种除有欧美杨及杨属其他几个品种外,还有旱柳、白榆、刺槐、国槐、臭椿、桑、枣、梨、梧桐等,灌木种类有怪柳、紫穗槐等。
4.2.2 填补生态位。有3种做法:①不断改良品种,引进适合范县立地条件的品种资源。②增加生物多样性。为开拓生态位资源,充实生态位,大力引进多种生物,如引进平度的优质葡萄,辽宁的水葫芦以及引进花草及观赏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③增加水域和湿地面积,保持生境的多样性。水域、湿地和森林的功能一样,能为多种物种的生存提供环境条件。
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