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范文1
在深深浅浅的梦里,“六一”是柔和的,她伴随着槐花的香味悄然而至;在愈久愈深的记忆中,“六一”是甜美的。六月,细雨飘飞的季节,百花芳香的季节,情谊浓浓的季节,夏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季节。在热烈的期盼中,“六一”欣然赴约。
虽然我已不再有那个年代了,岁月的沧桑早已毫不留情地将皱纹深深地刻在了脸上,但是儿童节“六一”却是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日子,它给我带来了童真,使我重拾童年的回忆。
童年的回忆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或安静、或顽皮、或开怀、或忧郁,或如蜜桃般香甜,或如青梅般酸涩……不论是否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道路,都无可厚非地点缀着我们的人生。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专门为全世界儿童们设立的节日。除了这个国际性的节日以及每年4月第四个星期日的“世界儿童日”,全世界不少国家还各自有本国的儿童节,各具传统和习俗特色的庆祝方式,既趣味十足,又洋溢着无限喜庆和生机。
六月的步伐欢快,像孩子们活泼乱蹦的脚丫。在六月最初的第一天,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甜蜜如花绽放,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令所有的鲜花都黯然失色。快乐的真谛,是内心的满足。童年时过“六一”节,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到电影院看上一场精彩的电影,或和同学们到美丽的山水公园游玩一天。
时光流逝,长大成人。祝和我一样有着怀旧之心的大人节日一样快乐!当然,也祝所有儿童快乐。纯净的快乐!
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范文2
端午节的起源很多,但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家庭,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学识渊博,秉性正直,有治国之才,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的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屈原的尸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我国就形成了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古代,有很多诗人写诗纪念屈原,北宋张耒的《和端午》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
⑴竞渡:赛龙舟。
⑵讵(jù):岂,表示反问。
⑶殒(yǔn):死亡。
⑷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举行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怀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感受】
北宋诗人张耒是当时的“苏门四学士”之一。这首《和端午》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深切地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范文3
幼儿园的环境包括幼儿园的一切,即幼儿园的人、事、物、时间、空间等都是构成幼儿发展的现实环境。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通过特殊的教育训练,幼儿心理能力的发展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幼儿园各项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目标,识字环境 的创设也不例外。我们在环境创设中,有机渗透汉字教育,在全面感受幼儿园课程要求的同时,适当认识一些汉字。我们一方面有意识、有目的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引导幼儿轻松、自然地认读;另一方面,也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汉字环境,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使幼儿能随机地接触汉字,走近汉字,与汉字交朋友。
一、因地制宜创设针对性的识字环境
1.利用墙面环境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接受外界刺激的敏感期。良好的育儿刺激和早期教育能使孩子有一个丰富的良好环境。幼儿入园后,接触最多的环境是活动室,如何发挥这一环境的教育功能呢?我们充分利用壁面装饰来诱导幼儿主动识字,这主要是因为墙饰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审美性,也是幼儿最感兴趣的,能给幼儿美的感受、艺术的熏陶。所以我们结合墙壁装饰,布置了一些字卡字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欣赏了画面,习得了汉字。如:我将每个幼儿设计的树叶贴在墙上作为评比栏,在上面写上幼儿的姓名。幼儿在给自己贴红花、与同伴交谈、比较谁的花多的时空中,无意间认识了同伴的姓名;我们还根据主题内容发放一些调查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成,这样孩子们可以根据图片提示回忆并记住相关汉字,在介绍调查表中的内容时也就胸有成竹了。
此外,我们还专门布置了两块“认字区”,A块是幼儿感知累积的汉字,B块是幼儿主动探索的汉字,如在某次教学活动中反复出现的“氵”的字“海”,就放在B块,幼儿会找出许多平时生活中见到的“氵”的字,“汪”“潘”“清洁”“油漆”……这些都放在B块,让孩子在空余时间不断感知,得到强化。
2.利用阅读区域
幼儿的识字与成年人以及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兴趣是他们最大的学习动机,因此借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书和故事,引导幼儿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认识汉字是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做法有:
(1)在班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上提供大量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来园、自由活动、点心后、离园前,积极鼓励幼儿翻阅新图书。
(2)为幼儿订阅大量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幼儿识字》《好儿童》《娃娃画报》《小青蛙故事报》等等,如此之多的图书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3)在图书角中开设了“自制图书”活动内容,利用各种废旧的图书、包装纸、超市宣传单等进行剪贴、填画,编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自制图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找字、认字、识字的目的。
二、借助主题活动创设动态性的识字环境
我们首先结合每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创设与主题相应的汉字环境。如: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我们在墙面中布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自制了上海地图的放大版;区角内创设了“中国行政区域拼图”、“中国知多少汉字翻翻乐”、“字的演变火车游戏”等游戏材料,孩子们的兴趣被一次次地激发,还自己去收集中国各地的老照片,了解上海的历史,收集上海地图、轨道交通图、各景点的门票,主动认读有关的文字说明。通过主题活动和学习汉字的结合,不仅使幼儿幼儿获得了丰富的主题经验、开拓了识字量,而且让幼儿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其次,我们还将汉字经验渗透在与主题有关的游戏中。如:在进行“我们的城市”主题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了与真实生活场景非常相似的“易初莲花”“建设银行”等区域,并且和孩子共同制作了相应标志和角色牌。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可以到相应的游戏区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牌,“妈妈”“医生”“建筑师”“服务员”等进行游戏;当幼儿想到菜场、超市购物时,必须先到银行提取写有“元”、“角”的钱币,走进“菜场”“超市”就能购买一些“汉字商品”(商品外形上写上相应的汉字名称),游戏在快乐地进行,汉字的学习和巩固也在无意中完成。
最后,我们还结合一年中各个不同的节日,如“元旦”、“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重阳节”等开展随机性的主题活动,将文字与图片,幼儿手工作品、贺词或习俗介绍文字等布置出来,让幼儿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更多的民俗文化,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结合生活环境创设渗透性的识字环境
1.渗透在园内环境中
我们知道幼儿学习汉字更加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因此,我们在玩具柜的每一格贴上相应的汉字标签,不仅方便幼儿寻找、取放玩具,而且使得幼儿可以按照意愿去选取所需要的玩具,让幼儿自然习得了汉字。在洗手、喝水、吃点心等区域均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儿歌,既提示了相关规则,又帮助幼儿积累了汉字的经验,孩子们养成了较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结合“值日生”活动,制作了“年、月、日”“气象表”图,由值日生用汉字插上当天的时间、气温及天气,报告气象情况;每周更换“家长园地”中的育儿知识和主题进展等内容;在幼儿园每层楼梯的墙面上,经常布置、更换一些幼儿的美术作品,在作品的右下角贴上“作品主题”、“作者姓名”的标签,让幼儿既有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关心班级、关心自身,学习同伴的习惯,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了许多汉字。
2.渗透在种植园地中
我们还在孩子们喜欢的种植园中,插上相应的班级字牌和图片;科学角里布置了蚕宝宝、小蝌蚪、土豆发芽的成长过程图,并在每张生长图旁贴上字宝宝,引导幼儿在种植、饲养、观察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有关科学知识,自然习得汉字。
3.渗透在进餐环境中
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124-02
近年来,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幼教界的热门话题,社会领域课程也随之而生。幼儿园社会性课程是以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品质及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为基本内容,通过幼儿与社会生态系统中动态的、多方面的互动,使幼儿成长为初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进而实现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建设者的目标。那么,在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背景下,怎样构建适合幼儿学习和蕴涵着丰富社会知识的活动呢?
一、让亲子活动成为开展社会领域主题活动的源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对此我们的理解是,幼儿园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在学龄前期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之一,它的空间可以从社会交往、社会规则、社会生活环境、日常生活规范、社会情感和个性发展等方面不断扩展,只要教师能着眼于以人为本的社会性发展理念,一切存在的社会现象与事物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课程元素。比如,大班几名幼儿对“烧烤”的谈论,就促成了“快乐烧烤”的主题活动。活动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从策划、分配任务、认识货币、统计数据、采购以及了解和掌握烧烤食物的方法等,都是孩子们在教师及家长的带领下分头实施,最终达到活动的目标。活动中,孩子接触到了已知和未知的社会经验,尤其是统计知识和货币使用,引发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在整个过程中,家长没有像以往那样包办代替,而是让孩子们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从中家长也经历了一场生动的科学育儿知识培训。
通过开展这样的亲子活动,家长亲身体验了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教师们找到了与家长直接沟通、交流的途径,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更能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交往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三方在其中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然而,在组织亲子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主动性。无论什么活动都要有人积极参与才会成功,亲子活动也不例外。在一次“六一家园同乐”文艺演出活动前,家长们接到教师发出的参与亲子表演的邀请后,都以各种理由推托。后来,教师有意组织一次访谈活动,引导孩子们谈论最想看到爸爸妈妈表演什么节目,并把活动过程全程拍摄后在家长会上播放出来。孩子们天真的话语激起了家长们的热情,纷纷要求与孩子同台演出。活动结束后,很多家长认为这是最让他们难忘的经历。由此可见,教师的态度决定了活动的效果,我们的活动既要设计合理、符合实际,又要灵活机动,及时调整策略激发家长参与的兴趣,才能得出较好的互动效果。
二是趣味性。纲要倡导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那么教师预设的活动既要符合孩子爱玩的天性,也要让家长们觉得新鲜有趣,同时,注入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使每一次活动都能让家长和孩子受益。目前,我园班级亲子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创意层出不穷。如包饺子比赛、家庭水果拼盘创意大会、亲子拔河比赛、运动会、环保时装秀、自制玩具竞赛、消防安全演习、走进警营、到福利院献爱心,等等,都列入我园亲子活动的范畴。
三是安全性。亲子活动有很多时候需要走出园门,到周边环境中开展活动,这势必会产生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师们在活动的设计、地点选择、出行方式等方面要做全面的考虑,且活动前要与家长做好约定,让家长承担起活动期间幼儿的安全责任,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学得开心,玩得放心。
二、注重社会领域课程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与周围生活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整体协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幼儿社会教育不能只限于社会领域,而应在承认和尊重儿童发展多个领域和课程要素之间差异的前提下进行整合,以主题活动、领域活动、区域活动、幼儿一日活动为途径,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的培养目标出发,让幼儿在自发、自主的活动中学习掌握社会技能,促进自身社会性的发展。
领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模式之一,有它的独立完整性,把它与主题活动相互配合,把社会性教育目标有机地融入到领域活动当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科学探索活动“图形王国”中,让幼儿以分组的形式,合作寻找周围环境的图形,幼儿们记录结果,交流协作,在交流记录结果中体验分享;在报纸印画、拓印画和水粉画的美工活动中,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体验成功与创造的喜悦;在语言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能说、会说、敢说的环境与机会,促进幼儿积极、大胆、勇于展示自我、充满自信的社会品质;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大胆、合作、勇于挑战的品质,培养孩子不怕吃苦、不怕累的良好品质;在护理种植区时学杂草、施肥浇水技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爱劳动的品质。
三、尝试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
(一)开展以大带小的混龄活动
在活动中把大班和小班幼儿结合成姐妹班,让大班小班幼儿相互认识,彼此熟悉,成为好朋友。这样一来,在活动中,哥哥姐姐会自觉地照顾弟弟妹妹,为小班幼儿的社会行为树立了良好的楷模,也提高了彼此的交往能力。
(二)开展富有意义的劳动实践
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增设了日常生活训练区,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来丰富活动区域的内容。小班的幼儿可以在活动区域参与倒水、剥蛋壳、穿衣、刷皮鞋等生活体验,中班幼儿进行拧瓶盖、扣纽扣、剥花生、擦叶子、洗碗等劳动体验;大班的孩子在生活区中充分学习使用各种工具,独立完成用锤子钉钉子、剥锥栗、打鸡蛋、扫地、擦桌子、擦拭玩具、磨芝麻等工作。幼儿在有趣的操作中充分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生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及克服困难的勇气,真正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达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育人目标。
此外,我园还开辟了供孩子户外劳动的种植园地,目的是利用种植园地、自然角的照养来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师生一起拔草、松土、播种、施肥、收获。整个过程,幼儿都在体验着,从中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幼儿亲近大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
(三)开展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
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能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如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模仿成人的行为,扮演社会性角色,幼儿能身入其境地体验角色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责任、义务等,在角色交往中根据角色的社会行为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处理着角色间的人际关系。如幼儿在“小医院”里扮演“医生”“护士”、在“餐厅”里扮演“厨师”“服务员”等角色,初步了解了相应的职业规范,交往技能和协助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开展价值深远的节日教育
我国有很多传统文化节日,引导幼儿认识这些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等,不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中秋节组织幼儿一起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品尝月饼,感受团圆的温情;清明节组织幼儿观看食堂叔叔阿姨制作壮族传统食品――五色糯米饭,感受壮乡传统习俗;三月五日雷锋日,组织师幼一起为贫困地区的幼儿捐资捐物,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六一儿童节,孩子们载歌载舞,共同欢庆,沉静在一片欢乐的海洋。在活动中,传统节日的文化会深深地根植于孩子的心中。
四、充分发挥环境的影响力,实现让环境说话和育人的积极作用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们深知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在环境育人问题上我们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共享性。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张贴有蕴含不同教育功能的图片、符号或文字,激发不同年龄的幼儿与环境互动。在家长和幼儿必经之处我们设置了文明礼貌图片,提醒幼儿讲文明讲礼貌;在楼道阶梯地面上我们标有靠右行走的符号,提示幼儿遵守规则;在园内的围墙上绘有各种节日活动的图片,使幼儿能在娱乐间了解节日的文化;在走廊过道布置有民族风情的展示区,使幼儿感受壮族的本土文化;在楼梯栏杆上悬挂海绵拳击袋,让孩子宣泄和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在过道和转角空地创设“娃娃家”等角色区,方便幼儿自主地开展角色游戏。
二是教育性。活动室里,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的活动区均配有图文并茂的游戏规则,激发幼儿自行认知和遵守。新生入园前老师们为他们布置了贴有孩子及其家人照片的墙饰,使幼儿对新环境产生信任感,利于情绪的稳定。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学中,更要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如玩具从哪里拿来就放回哪里去这一良好习惯就可采用看图说话、范例图解等形式渗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是随机性。主题教学开展要靠教师敏锐地观察、及时地反馈调整才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预设的主题环境中,要及时丰富环境的内容。如在进行“人体奥秘”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对老年人的身体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可在环境中增加相关的图片资料,增加关于老龄的信息,引发幼儿对年龄、衰老及死亡的认识。当幼儿对这三个概念的认识产生疑问和误解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帮助幼儿鉴别关于年龄、衰老和死亡的现象,让幼儿知道衰老是生命的基本规律,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促使幼儿对老人的尊重。
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范文5
[关键词]卓雅;国学;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8-0009-02[ZW(N]
[作者简介]叶琴珍(1971―),女,广西昭平人,硕士,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校长,中学高级。
近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势回归,全国各地掀起了经典文化教育的热潮,有人将此现象称为“国学热”。在小学,国学也很“热”。不过,在小学的国学教育实践中,人们还普遍存在困惑: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是否有必要?小学生应该学哪些内容?教师又应该怎样教?有没有适合的评价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对国学教育课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认识小学国学教育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和教师担心国学教育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各学校也受到课程的限制,无法系统地进行国学教育。事实上,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日益显现。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却在不断汲取孔子的思想智慧。因此,重新认识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从个体发展的情况看,小学是学生打根基的阶段,这些根基不仅包括科学知识,更包括人文知识。学生的品德、习惯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学校和教师“从娃娃抓起”,给予正确的指引。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基于此,卓然小学明确了国学教育的定位:将国学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将国学与德育结合起来,建设“卓雅教育”德育文化。
二、开展国学教育实践
(一)开发国学校本课程
首先,全校教师都接受国学知识的专业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重点让教师了解和认识儒家思想,包括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精神、“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个人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道精神等。在此基础上,学校确定了“卓然至善”的教育理念。同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礼仪文化、茶文化和书法的普及培训。对国学教师则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培训,如对经典的解读、吟诵方法的指导等。
其次,将国学课纳入课程体系,研发国学校本课程。每个班级都开设国学课,国学课有专门的国学教师或由语文教师兼职授课。在校长的亲自带领下,国学教师和语文学科组教师负责研发校本课程。针对小学生记忆力强但理解力弱的特点,国学课程以经典传承为主,遵循循序渐进、有序性与实用性的原则,选取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和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名家的120首诗作,并按照不同的年级进行了细分。
(二)每日经典诵读,将国学教育常态化
每天上下午,学生都进行10分钟的经典诵读。在诵读经典时,全体教师进入对应的班级,与学生一起诵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年级的经典诵读内容各不相同。一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等比较浅显的篇目;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主要诵读“四书”与《道德经》,以及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对每个学段经典诵读的要求也不相同。低学段学生的任务是确定主题,反复诵读一些简短的、朗朗上口的名句。如“爱国主题”“厚德主题”“孝顺主题”“学习主题”“修身主题”“立志主题”“交友主题”等,不求甚解,只需背诵。诵读经典的形式追求多样,如学生根据拼音版本自由诵读、配乐诵读、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教师教授吟诵等。对中高学段的学生,不但要求其诵读,还要其理解,使其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教师从“四书”和诗歌名作中选择名句、名篇,在国学课中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理解后加以拓展,并能够准确地背诵默写。到期末,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口试(背诵),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参加国学笔试,考试成绩列入期评成绩。
(三)国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建设“卓雅教育”德育文化
卓然小学的校名取自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卓然独立天地间”的碑文。“卓然”是优秀、超出一般之意,“卓然独立”寓意独标高格的境界。学校以“卓然至善”为校训。“卓然至善”是“卓然独立,止于至善”之意。校名和校训都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奠定了学校“卓越高雅”的精神基调。
基于此,学校将德育与国学教育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形雅、行雅、言雅和品雅的卓雅师生,建设“卓雅教育”德育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卓雅的形象。全校学生四季穿校服,其中,以民族风款式的校服为正装。女教师的校服除了与学生一样的民族风校服外,还有素雅的青花瓷旗袍,男教师则是立领唐装。独特的、富有精神内涵的校服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2)体现卓雅的言行。为了将国学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加强了国学礼仪教育。参照《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学校明确了师生在校园内外的行为礼仪规范,如升旗礼仪、问候礼仪、课间礼仪、待客礼仪、就餐礼仪、就寝礼仪……这些礼仪规范列入校纪校规,并专门录制成视频,供学生仿效。具体而言,例如:在校园中,师生之间、师生与客人之间要行鞠躬礼互致问候;递物时,要双手递送并行鞠躬礼;就餐前,要背诵“饭食之德”……关于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学校学工处和教务处会专门组织师生进行训练,并进行考核。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师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孔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影响,渐渐形成了“君子慎独”的自律意识。言行举止之间,显得彬彬有礼,很有教养。(3)追求高雅的情趣。卓然小学以兰花为校花,取其高雅的君子之风。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鼓励师生高雅的品位和生活情趣,养成高雅的爱好。教师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外,还力所能及地开设一门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课程,如软笔书法课、茶道课、国画课、古筝课、武术课、烹饪课、插花课、手工课、舞蹈课等系列活动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通过这些兴趣爱好的培养,师生渐渐提升了日常生活的品质,自觉脱离了一些恶俗、恶习。
(四)开展国学主题的德育活动,巩固国学学习效果
卓然小学每学期都会围绕国学课程,定期开展国学主题的大型德育活动。例如:每年秋季入学时,一年级学生要举办隆重的“开笔礼”活动,开始童蒙启智之旅;在孔子诞辰纪念日,全体师生齐诵《论语》,纪念孔子,弘扬儒家文化精神;感恩节时,学生以父母、老师、后勤员工等为感恩对象,通过送贺卡、出板报、写作、朗诵比赛等形式,表达“尊师、孝亲”的感恩之情;六一儿童节,全体师生举行以“仁义礼智,忠孝雅诚”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巩固国学学习效果。
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紧密地围绕国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进行。以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为例。元宵节前,在国学课上,师生共同学习与元宵节有关的知识,如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诗词作品等。元宵节期间,各班开展剪窗花、贴窗纸、猜灯谜、做汤圆、吃汤圆等活动,学工处则组织评比,评选出优秀的班级进行表彰。清明节时,学校布置相应的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查族谱、塑家风、行孝道,慎终追远,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各家的家谱、家风及节日活动记录等,在清明节结束后,由学工处组织评选,并在全校进行展示。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既是国学课的学习内容,也是学校德育的内容,学生将学到的国学知识融汇到生活实际之中,做到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卓然小学于2012年建校,由于其独特的国学教育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卓雅文化”,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成为了当地的小学国学教育研究基地,接待国内外前来参观学习的校长和老师2000余人次。2014年暑假,卓然小学的学生代表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诗行天下”栏目经典吟诵的摄制。一些高校的学者相继进入学校,对学生的国学学习给予进一步的指导。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卓雅教育一定能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财贵.学庸论语[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
六一儿童节的习俗范文6
关键词:分馆工作 宣传推广 读者服务 读者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5-0088-04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Branch Libraries' Service
Zheng Hong (Suzhou library, Suzhou, Jiangsu, 215002 )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Branch of Suzhou Library, which Library Society of China regarded as the Suzhou-Mode, is approaching mature gradually. The paper takes the example of 12 community libraries on centralization of management, advertising, and innovation of service to illustrate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branch libraries' service. Those community libraries were co-managed by Jin Chang branch library and general library.
Key words:branch library work advertising reader service reader activity
CLC number: G25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5-0088-04
2007年11月,苏州市金阊区图书馆新馆在金阊区市民活动中心六楼重建开馆,苏州图书馆接受金阊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将金阊区图书馆纳入了总分馆体系,使金阊区图书馆成为政府购买行为中苏州图书馆的首个区级分馆,苏州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由此突破了原来总分馆建设中区级图书馆游离于总分馆体系之外的瓶颈,苏州总分馆建设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金阊分馆位于苏州城西,在当时是苏州图书馆分馆中面积较大的一个分馆。随着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城市社区的发展,苏州图书馆陆续在金阊分馆的周围设立了12个分馆,作为区级分馆,金阊分馆自然而然地就承担起协助管理这12个分馆的责任,对这12个分馆实行服务上的统一规范管理及读者活动的统一策划与推广。三年多来,在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以金阊分馆为中心的12个社区分馆得以良好地运行与发展,满足了辖区内居民的阅读需求,保障了市民的图书馆权利。仅以2010年为例(当时区内包括金阊分馆共有11个分馆),共接待读者121.5万人次,借出图书29.6万册次,开展各类活动94次,参与活动的市民6955人次。金阊片区服务的常住人口共计86.3万,2010年人均到馆达到1.39次,远远高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东部)》(文社文发〔2010〕49号)人均到馆0.5次的指标。
1 提高分馆效益重在宣传推广
2009年,从馆龄只有2年的区级分馆变身为协助管理多家社区分馆的管理者,金阊分馆在接手片区内各分馆工作初期,对如何在广大社区居民中作好分馆的宣传工作缺乏足够的经验,只是简单地认为分馆建设只要硬件设施准备齐全后与所在社区商量个日子正式对外开放就算大功告成了,对开馆后会有多少读者入馆阅读、读者有怎样的阅读需求、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读书活动等缺少系统的认识与规划。在经历了一些社区分馆开馆初期读者量稀少的尴尬后,馆员们认真总结经验,通过走访与调研,逐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区实际的建馆方法,即在分馆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向总馆提出新建分馆的硬件设施配套、图书配送建议、协助总馆开展新进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外,还积极开展包括针对分馆所在区域居民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区域经济发展等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各类潜在读者群的分馆建设和宣传推广方案,从而避免了分馆隆重开馆但门前少有读者问津的尴尬局面。在分馆的宣传推广中我们也有意识地向社区居民传达一个“分馆区域网”的概念,让居民在了解身边分馆的同时对全市图书馆网络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即苏州图书馆的总馆及各分馆是一个整体,正在有序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覆盖与辐射。
1.1 分馆前期筹备中的宣传与策划
思路理清了,工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接下来再建新馆,我们便会在社区居民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准备好相应的宣传资料,在新馆试运行期间及开馆初期进行集中宣传。
以金阊区白洋湾分馆和高新区何山分馆开馆当月运行数据为例。苏图白洋湾分馆位于苏州金阊区白洋湾街道办事处一楼,苏图何山分馆则位于高新区滨河路何山花园内何山社区服务中心一楼,周边环境均为居民小区。两个分馆分别于2009年9月20日、2009年11月9日对外开放,白洋湾分馆开馆前疏于宣传推广工作,除开馆当天(周日)到馆人次在百人以上,平时到馆读者人数较少(见表1)。发现这一问题后,除了对白洋湾分馆采取开馆后的集中宣传推广外,针对两个月后即将开馆的何山分馆,金阊分馆在做好读者群分析工作的同时与何山社区的领导沟通,达成了宣传先行的共识,我们在何山社区服务中心的开放式大厅内放置了近百份宣传资料,让进出社区的居民都能了解即将出现在他们身边的图书馆。我们还走进附近的校园向师生们进行宣传。由于准备充分,宣传到位,何山分馆开馆后人气旺盛,每天的到馆读者人
数都在百位以上(见表2)。从表1与表2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分馆因宣传准备工作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开馆效益。
1.2 树立宣传理念,运用多种形式促宣传
分馆的人气离不开宣传与推广,然而宣传推广工作如果单靠个别馆员的努力,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必须调动起全馆馆员的力量。金阊分馆在参与各社区分馆管理的同时,一方面在每一位工作人员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了重视宣传推广的理念。另一方面与社区分馆一起根据具体的情况策划相应的宣传推广方案。如苏图东浜分馆是一所开馆较早的分馆,地处枫桥街道东浜新苑64幢内社区服务中心一楼 ,东浜新苑是枫桥街道的一处动迁小区,绝大部分居民原先都是农民,他们虽然享受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环境,但是文化落后的观念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动迁社区,麻将的“哗哗声”高于朗朗的读书声。如何转变这些居民的观念,让他们弃牌读书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在沟通中工作人员发现,农民们吃透了没文化的苦,虽然他们觉得自己的现状不太容易改变,但他们却决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孙也这样!于是东浜分馆的宣传重点放到周边的三所幼儿园:马浜幼儿园、康佳幼儿园和枫桥中心幼儿园,同时将发放纸质宣传资料的形式改变为通过校园的“家校通”平台来宣传自己的分馆。“家校通”是通过手机短信和互联网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信息互动的一个公共平台。东浜分馆将分馆的简介、馆藏信息、开展的读者活动等信息通过“家校通”平台发到每位家长手机上,让家长们了解到自己身边原来有这样一个图书馆。现在每逢周末,很多收到过“家校通”信息的家长都会带着孩子来到东浜分馆阅读,而且他们会把自己在东浜分馆的所见所闻向街坊四邻介绍,这无疑又为我们的分馆做了有力的宣传。
再以通安分馆为例,2010年3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的通安分馆位于高新区通安镇华通花园一区服务中心二楼,距离总馆(苏州图书馆)26.8公里,每周一工作人员回总馆都需要乘坐将近1个小时的公交,在这相对漫长的路途中,工作人员想到不如趁此机会宣传宣传我们的分馆。于是2010年3起,通安分馆的工作人员坚持每半月作一次公交宣传。至年底,共计在公交车上宣传22次,发放宣传资料1153份。通过馆员的辛苦付出与努力,该分馆的各项数据从开馆以来稳步攀升(见表3)。流动的公交,流动的站台,流动的乘客,传递了通安分馆工作人员立志让乡镇居民和城市社区居民一样,能就近、方便、无障碍地获取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享受到与总馆一样服务的决心。
2 质的服务是提高分馆效益的保证
2.1 细致服务的馆内体现
说到服务,图书馆员首先想到的便是“以人为本”, 实现“礼貌”服务,让读者满意而归,从而达到培养读者利用图书馆习惯的目标。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必须落实在我们具体的工作中,这些服务应该是存在于细微之处,散落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将认真细致的态度贯穿于服务之中,面带微笑,充满朝气,让优质的服务成为提高分馆效益的法宝。
在金阊分馆及片区内的12个社区分馆的服务台上常年有“读者贴士”供读者随用随取。它的正面上方印有借书时间以及最长借阅期限的提醒,下方则是借阅规则、出行须知等生活小常识……,反面印有金阊及所辖12个分馆的具体地址与电话号码。这看似不起眼的长方形小纸条,在读者的反馈中好评不断,它的发放不仅提高了辖区内各分馆的社会影响力,也让读者们感受到了“人性化”服务在一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这张简单的小纸条中,读者的需求得到重视与关注,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还书提示,生活中的几句温馨的生活小窍门,但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这点是让读者感动并满意的。
2.2 细致服务的馆外延伸
社区分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一部分,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还承担着对读者开展普及图书分类、书籍检索、培养阅读技巧和提倡系统阅读等方面的阅读辅导工作。在金阊片区内的12个社区分馆大多数位于居民小区内,而且离分馆不远都有学校。想要让所有学生都真正走进分馆展开课外阅读,喜欢上课外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工作人员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
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在阅读辅导的服务中社区分馆工作人员走进各所学校普及图书分类知识。在校园内,工作人员利用PPT向孩子们简单介绍图书分类及检索知识,结合校园内的沙龙课,将进入图书馆阅读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给他们。在校外的各个社区分馆中,开展主题为“图书馆之旅”的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在分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更直观地了解沙龙课上我们所介绍的有关图书馆的知识点。鼓励在校的孩子们走进图书馆,利用他们学到的、掌握了的知识积极参与到“雏鹰管理员”的管理工作中,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使用图书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从而引导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图书馆公益、开放的服务模式,让他们从小掌握利用图书馆的知识,从而正确使用图书馆、合理利用图书馆。
2.3 细致服务的网络延伸
网络的存在让知识与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置身于这个时代,如何利用网络为读者提供更细致的服务呢?为了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更好地满足金阊、新区读者的图书预约服务,金阊分馆于2010年5月18日启用了群号为“110682119”的金阊、新区片分馆读者群。在这个读者群上,通过工作人员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不仅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分馆的馆藏资源,也让身处不同分馆的读者享受到了馆际互借和通借通还的便利,实现了分馆馆藏之间的资源共享。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工作人员还会及时各分馆即将开展的读者活动,帮助读者解决诸如图书查询、续借、预约等问题,并在咨询中详细介绍苏图网站()中“我的图书馆”的登陆及使用方法,让读者在家就能享受方便快捷地查询服务,即时了解苏州图书馆总馆及各分馆的相关信息。经过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金阊、新区读者QQ读者群(110682119)共计回答各类咨询344条,为群内读者预约借书调书411册,占全区调书总数的四分之一(7~12月全区为读者调书1610册)。
3 社区分馆读者活动的策划与开展
社区分馆读者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利分馆的文献资源。而社区分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对读者的阅读引导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为了进一步完善读者的阅读质量,金阊分馆带领12个分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读者阅读引导工作的开展。
3.1 读者活动策划“形散而神不散”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者活动,必须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及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前提,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活动的形式多样,“神不散”则是指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获取知识的过程不能散。如金阊分馆在2010年为迎接国庆60周年策划的“巧手制书签 我为祖国献祝福”活动,在活动推广阶段,工作人员制作PPT,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介绍书签的种类与用途,让孩子们了解书签的作用和制作过程。在活动进行时,工作人员与读者们一起查阅文献资源,通过阅读各分馆精心准备的相关书籍,帮助读者丰富了选材并确立了作品的主题。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在形式上包含了“进课堂”、“主题阅读”、“书签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在阅读的主题上则是紧密围绕国庆献礼来进行的。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带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能力。
3.2 活动开展体现“普遍均等”,与弱势群体的交流互动也精彩纷呈
分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信息的公共服务场所,为百姓提供普遍、均等的服务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而“普遍均等”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一般的社会群体,也应包括一切弱势群体。基于此,金阊分馆与金阊区残疾人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关爱弱势群体的互动活动。如将“苏州大讲坛”的讲座带到他们身边,在带给他们关爱的同时还带去了一份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又如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剪报,在带给他们乐趣的同时教会了他们有选择性的阅读。通过活动的开展,馆员们与弱势群体用心交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走出身体带给他们的心理阴影。
3.3 让主题阅读成为多彩的活动的“点睛之笔”
如果说分馆开馆之初开展的读书活动是为了有效地宣传分馆,加深社区居民对分馆的了解,提升分馆的社会认知度的话,那么开馆后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无疑是为了培养读者的自主阅读能力与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了。金阊分馆在各分馆读者到馆率呈稳定趋势时,策划开展的活动均是围绕一定的阅读主题而展开:侧重阅读,把阅读当作活动的点睛之笔。如近期开展的“快乐六一 民俗伴你同行”活动,结合了“六一儿童节”与“端午节”两大节日元素,阅读环节中,馆员精心准备了围绕主题元素的书籍,引导小朋友开展自主阅读,通过阅读将小朋友们带入了精彩的民俗世界。在活动环节,小朋友们通过之前的阅读已经完全了解了节日的来历、习俗与意义,此时馆员引导他们进入活动时,你会发现活动过程无不渗透了他们想法与感受。相信经过这样的长期引导,小读者们会逐渐养成利用图书馆的好习惯。
4 分馆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4.1 独立设置分馆管理部门,全面统筹地安排各项工作
随着苏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城市社区的发展,分馆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目前,苏州图书馆对社区分馆的管理实行的是扁平化、划片协助式的管理,也就是区馆对社区分馆的日常工作协助总馆进行管理与协调并带动所在区域的社区分馆策划开展各项读者活动,而各区馆又隶属于总馆采编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馆本身的发展。采编部肩负图书的采购与编目,虽然相对独立地划分出了分馆管理人员,但是人员少,摊子大(目前只有一名采编副主任及其助手)。面对越来越多的分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就会在很多细节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由于各分馆所在区域不同,工作侧重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各分馆馆长在专业素养、职业理念、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分馆管理的参差不齐;同时各片区之间也缺乏整体做战的观念,如在某一个区域内开展的比较成功的读者活动,因为存在竞争而在其它区域内得不到响应和推广,这不仅在资源上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还欠缺了一种“分馆是整体,需要全覆盖”的理念。如果能够独立设置一个分馆管理部,根据各区分馆馆长工作特长重新进行岗位设置、全面统一地设计规范的分馆服务标准、全面统一地策划具有分馆特色的品牌读者活动、全面统一地制作分馆的宣传推广方案,等等,相信这些措施不但能够加快分馆建设的步伐,对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项重大工程也是大有益处的。总而言之,科学的设置分馆管理部门,全面统筹地安排分馆的各项工作,不但为各分馆,也无形中为总分馆建设提供了一种人力资源的节约。
4.2 建立健全鼓励机制,让分馆中坚力量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