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值周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夏季值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夏季值周总结

夏季值周总结范文1

关键词 夏蚕;高产;影响因素;饲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73-01

随着我国养蚕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歙县的蚕桑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统计,与2012年相比,2013年歙县夏蚕生长实现增产增收,生产蚕茧499 t,同比增加7.8%;产值1 866万元,同比增加34%。但是夏季气温高,雨量较多,蚕病较为严重,导致夏蚕产量不稳定[1]。2014年歙县小川乡发放了蚕种1 620张,单张产量40 kg,全乡总产量达66 t,产值达220万元,产量和产值少幅下降,全乡2014年夏蚕的产量及产值均较2013年少幅降低。因此,本文从影响夏蚕高产的因素出发,总结并提出夏蚕高产饲育技术措施,旨在为广大蚕农提供参考,实现夏蚕的稳产高产。

1 夏蚕高产影响因素

1.1 气候

歙县小川乡处于皖南山区,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6―8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7.9 ℃,有时高达40.8 ℃,超出蚕正常的生理范围。夏季雨量充沛,常出现高温闷热的气候。蚕农养蚕的地方多数空气不对流,相对闷热,导致蚕儿生长缓慢、体质虚弱,容易引发血液型脓病等蚕病,十分不利于蚕的正常生长。

1.2 病虫害

夏蚕发种时,歙县气候高温闷热,适宜各种病原物生长繁殖,且距春蚕售茧结束10 d左右,蚕室蚕具上病原物积累较多,病原物生长繁殖快,致病力强,更加大了夏蚕感染蚕病的几率。夏季各种农作物均易发生病虫害,农民为了防治病虫害会喷施大量的农药。桑叶易受到农药的污染,夏蚕吃到被污染的桑叶,容易中毒死亡或不结茧。同时,桑树在这一时期的虫害较多,其中部分虫害能够发生蚕病,桑叶被其粪便和尸体污染,夏蚕吃到被污染的桑叶时,极易引发蚕病。

1.3 桑叶质量

桑叶的叶质对蚕儿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气候下桑叶的叶质不同。夏季气温高,雨量充足,桑叶生长较快,但叶质养分不足,需选成熟的桑叶喂蚕儿,否则蚕儿养分摄入不足,体质虚弱,易感染蚕病。遇到阴雨连绵气候,叶质养分更不足。长时间干旱的气候,桑叶老化的速度大于蚕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蚕儿不易吃到优质成熟桑叶,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2 夏蚕高产饲育技术

2.1 合理安排夏蚕发种时间

因为夏蚕的生长与气候、桑叶质量等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桑叶生长以及春蚕售茧时间等具体情况,合理地安排夏蚕发种时间。夏蚕发种时桑叶要生长良好,叶质养分充足;与春蚕售茧结束时间相隔15 d左右,以便能更好地对蚕后和蚕前进行彻底的消毒;要避开气候高热期。

2.2 选择抗逆性强的蚕种

夏季气温高,对蚕种要求较高。应选择能够耐受夏季高温的蚕种。同时,该品种抗病性强,能够适应不良叶质的桑叶。

2.3 彻底消毒防病

夏蚕发种时间距春蚕售茧结束时间相近,春蚕后的蚕室、蚕具等周围的病原较多,极易污染夏蚕。因此,在夏蚕开始前对蚕室、蚕具等处进行彻底消毒。可以先喷施福尔马林石灰浆或有效氯漂白粉等溶液,蚕室、蚕具等各处均要喷施到,且药量要足够。然后将蚕具等拆开,用有效氯漂白粉进行浸泡,彻底消毒。除了蚕前彻底消毒外,蚕中要做好蚁蚕、各龄起蚕、龄中蚕体以及蚕室地面等环境的消毒;蚕后要将蚕室、蚕具等处立即消毒,以防病原扩散。

2.4 改善桑叶叶质

桑园内杂草生长快,造成桑园土壤的肥力下降,应及时清除杂草,且最好人工除草,因为化学除草剂容易污染桑叶,蚕儿食用后会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桑树夏季易发生病虫害,防治时应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以保证桑叶的质量和产量。夏季宜在早晨采摘含有露水的桑叶,为防止桑叶水分流失,需合理贮藏。

2.5 加强饲养管理

夏季气温高,需保证蚕儿饲养环境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饲养密度适中。小蚕期采用塑料薄膜饲育,一龄期喂小方块叶,二龄期饲喂木梳叶,三龄期饲喂全叶,给一次桑、扩一次座、匀一次蚕[2-3]。大蚕期采用地面饲育,饲喂桑叶全叶,同时,为了防止虫害,在地面上喷洒灭苍蝇的药液。饲喂时要保证蚕儿充分饱食。蚕座上易残积桑叶碎片,蚕沙上积累大量的病原物,必须要及时进行除沙消毒。夏季蚕儿生长发育因桑叶的老嫩不均而不一,眠起易不齐,因此需要分批提青,提早加眠网。起蚕后,要及时淘汰迟眠蚕以及弱小蚕[4]。

3 体会

夏季桑树生长较快,养夏蚕相对于一年多次养蚕,不仅能够提高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降低养蚕成本,还能有效地增加蚕农收入。但常因气候、桑叶质量、病虫害等因素而造成产茧量不稳定,最终导致蚕农收入不稳定。因此,要控制好蚕儿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桑园内的杂草,以保证桑叶的质量;合理选择夏蚕的发种时间;夏蚕前后要彻底对蚕室、蚕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采用适宜的方法饲育不同蚕龄的蚕儿;做好眠起处理工作。如果严格按照上述夏蚕高产饲育技术措施,夏蚕产量一定会有所增加,提高蚕农收入。

4 参考文献

[1] 张琳红.歙县蚕病防治现状及控制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4):276-277.

[2] 彭梅,田时铭.夏蚕稳产高产技术措施的探讨[J].蚕学通讯,2013(3):38-40.

夏季值周总结范文2

叶菜类蔬菜种类繁多,有小白菜、韭菜、香菜、菠菜、黄心乌、生菜、油麦菜、芹菜、苋菜、茼蒿、蕹菜等。大部分叶菜含有丰富的VC、胡萝卜素以及钙、铁、钾等人体所需的元素。叶菜类蔬菜市场需求量比较大,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夏季叶菜反季节种植价格较高、效益较好,因此各地均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但叶菜类蔬菜多喜冷凉型气候,夏季种植难度大、风险也较大。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了夏季叶菜种植管理中应注意的4个关键技术,以减小种植风险,提高丰产丰收保障。

1 夏季高温高湿,注意防治病虫草害

夏季高温高湿,病虫草害容易高发,部分地区叶菜露地种植难度较大,不加保护措施栽培则产量低、商品性差,影响菜农收益。

1.1 农业防治

越夏叶菜保护地或露地种植,因安排茬次较密,土壤病原菌较多,因此在种植越夏叶菜前,除要对土壤及保护地棚室消毒外,还应及时清理种植地块周边杂草和上茬作物残留的枯枝烂叶,消灭其上可能带有的病原孢子或害虫卵块;及时中耕除草,宜浅不宜深;另外,还可在播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及在植株定植时穴施药剂预防病害发生。

1.2 化学防治

我国多数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大多数病害发生、传播、流行,尤其是细菌性病害更容易发生;高温干旱天气则易引起叶菜类病毒病和虫害的发生传播。细菌性病害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7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粉剂3 0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2%宁南霉素水剂300倍液,或用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效果较好。粉虱可用21%噻虫嗪悬浮剂1 000倍液喷雾,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菜青虫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4 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防治。注意夏季喷施农药一般应选择晴天无风天气,于8:00~10:00叶片上露水干后或17:00~19:00进行。

2 夏季雨水偏多,注意做好排水管理

夏季叶菜生长周期短,根系入土较浅,耐旱、耐涝性都比较弱,但夏季雨水偏多,大雨过后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若田间较长时间湿度过大或有积水,就会造成根系发育不良,严重的会烂根死棵,并且植株容易感染细菌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因此要及时进行田间排水,根据田间湿度情况适时中耕锄地,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叶菜较快恢复良好长势。也可叶面喷施1.8%复硝酚钠水剂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等,促进根系发育以及叶片增大、增厚。

3 科学肥水管理,促进叶菜良好生长

3.1 重有机肥、少化肥

越夏叶菜种植注重使用有机肥,每667 m2施腐熟鸡粪1 500 kg左右作基肥,适量使用化肥,不能偏施氮肥,保证叶菜生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肥料供应,若后期肥力不足,可采用上喷下灌的方法进行管理,避免早衰,及时追施蔬菜专用肥、生物菌肥、营养型叶面肥。每隔1周左右,喷洒1遍全营养高钾型叶面肥,补充植株所需营养,提高植株的抗逆性,促进叶片良好生长。若在叶菜种植过程中片面使用化肥,不使用有机肥,会引起土壤板结,使透气性降低,易造成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叶片黄化、长势不强。追肥过量,造成盐害,影响根系生长,导致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引起早衰。

3.2 浇小水、控温防徒长

种植地块浇水尽量避免直接用井水浇地,否则会引起土壤温度大幅度下降,导致根系代谢活动减弱,主动吸收大大减少,也会使根系的吸水速度明显减缓;同时由于气温很高,叶片蒸腾作用较强,还会使叶菜在短时间内损失大量水分,导致植株严重缺水而萎蔫。

夏季光照强、气温高,若水肥管理不当,叶菜植株在长期较高的温度下极易旺长。晴朗高温天气,11:00~16:00可采取遮阳网遮荫、常浇小水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控制田间温度。做好肥水管理,选择晴暖天气浇小水,水量不能过大,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及时间苗,保持合理的株行距,若有轻微徒长则叶面喷洒多效唑和矮壮素,促进茎秆粗壮,防止倒伏。

3.3 加强雨后管理

下大雨的时候,泥土可能会溅到叶片上,影响叶片生长,建议每次雨后,喷1遍小水,冲刷叶菜叶片上的泥土。

夏季值周总结范文3

关键词:住区; 公共空间;人体热舒适;设计对策

Abstract:From the angles of settlements public space and human thermal comfort, author measures the summer thermal comfort in different grades settlements public space of Beijing, and discovers the thermal comfort is poor,the use of the public space is low ,all these lead to the waste of the land resources .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data collect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author proposes to create a comfortable microclimate settlements public spac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Settlements;Public space;Human thermal comfort;Desig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5-22(7)

前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外环境热舒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很多住区在规划时,建筑、道路及绿地布局没有考虑对城市风和太阳辐射加以控制,而是一律追求容积率和建筑面积的提高,使得住区冬季难以形成阻挡寒风的格局,公共空间缺乏充足日照;夏季不能把凉风导入住区而使得公共空间闷热,并且由于太阳光照时间长,使得公共空间处于被炙烤状态。此外,住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对铺地材料、植物配置和小品材质等缺乏考虑,导致公共空间夏季的热舒适性不佳。

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环境的好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不可小视。处理好住区的热环境问题对北京城的生态环境建设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相关概念

1.1 住区公共空间

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居住型公共空间,它既是城市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本文所研究的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居住用地范围内除去私人空间以外的,对本住区居民开放,或部分对全体市民开放的公共领域,并承载市民公共活动的物质空间。此外本文中公共空间特指住区内建筑群体围合的外部空间,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不作为研究对象。

1.2 热舒适理论

人体热舒适在ASHRAE 标准中定义为:人在心理状态上感到满意的热环境。“舒适”一词的解释是满意、高兴、愉快的意思,人体热舒适是人们通过自身的热平衡条件和环境状况并综合起来获得是否舒适的感觉,是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映。

1.2.1 影响热舒适的因素

热舒适是人的心理感觉,与人的生理反应密切相关。因此,人的性别、年龄、人种、风俗习惯、适应性等都对热舒适有一定影响,但这些因素都是次要的。已有的研究表明,热舒适环境取决于6个主要因素,其中与环境有关的4个因素是: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风速)和环境辐射。另外,热舒适与人有关的两个因素是:人体的温度、散热、新城代谢以及衣服的保温性能。

空气温度

在影响热舒适环境的四个客观因素中,空气温度对人的热舒适感起主要作用。人是恒温动物,空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人体会根据冷热适应与调节。当气温大于32℃时,人体出汗开始增加;当气温达到33℃以上时,出汗几乎成为惟一的散热方式。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范围在22℃到28℃之间,人体最舒适的温度范围是22℃-26℃。

相对湿度

空气湿度直接影响人的呼吸器官、皮肤出汗以及人体的蒸发散热。一般认为,令人舒适的相对湿度为50%-60%,相对湿度低于20%时,人会感到喉咙疼痛和皮肤干燥,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工作。在夏季高温时,如果湿度高于70%时,汗液不易蒸发,会形成令人不舒适的闷热感;在冬季湿度过大时,则产生湿冷感,也会令人不舒适。

风速

周围环境的风速会影响人体表面的对流交换系数,它决定着人体的对流换热和空气的蒸发力,从而影响排汗的散热效率。同时,风速还能提高精神神经的兴奋性,在炎热的环境里,自然状态下的吹风,常常会带给人愉快的感受。一般情况下,令人舒适的风速应小于0.3m/s。

环境辐射

环境辐射主要来自太阳以及地面和周边物体的辐射,地面辐射与周边物体的辐射取决于地面和周边物体自身属性和太阳辐射情况。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对人体的热感觉影响强烈。炎热的夏季,在可以忍受的温度范围内,强烈的太阳辐射带给人的烘烤感,是诱发热不舒适的主要原因。寒冷的冬季,由于太阳辐射对地表和服装的加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可以提高人体的热舒适。相关研究表明,与无太阳辐射的情况相比,在有太阳辐射时人的中性温度和期望温度比较低,有太阳辐射的中性温度为22.24 ℃,无太阳辐射的中性温度为23.05 ℃。

2 实测研究

2.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组从人体热舒适理论着手,对北京住区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影响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的四个客观因素的全天测试,去发现现实住区中存在的设计问题。由于受篇幅、人力以及物力的限制,本次调研仅选取朝阳区三个不同档次的住区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东方雅苑住区、双龙南里小区和武圣东里社区(图2.1~2.3)。

2.2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物理实验和文献阅读与总结两种方法。

课题组分别在3个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现场测试。测试利用的仪器为温度计、湿度计、风速仪和热舒适仪。最后笔者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提出营建住区公共空间舒适热环境的设计建议。

同时,笔者大量收集有关气候、高品质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室外热环境舒适性等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研究与整理,深化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努力全面地掌握类似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为本次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分析经验。

2.3 测试点分布

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科学性,本次测试在住区公共空间的树荫地方和太阳光暴晒的地方均设有测试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3 测试结果与分析

3.1 测试结果

以下三个表格为本次课题所选取的三个样本住区公共空间各测试点一周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温度的测试平均值(表3.1~3.3)。

3.2 数据分析

通过一个星期的实地测试,笔者发现居民多选择上午五点至十点、下午五点至八点两个时间段出来活动。因为夏季相对于冬季而言,白天较长,且一天之中,早晨与晚上相对比较凉爽,因此居民都愿意选择这两个时间段出来活动。

从调研表的数据可以看出:

东方雅苑住区,上午五点至十点, 最高温度为28.1 ℃,空气湿度大于60%,最大风速为1.40m/s,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32.4 ℃;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最高温度为28.3 ℃,空气湿度大于60%,最大风速为1.51m/s,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31.0 ℃。且全天最高温度为34.8 ℃,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43.0 ℃。

双龙南里小区,上午五点至十点, 最高温度为28.7 ℃,空气湿度大于60%,最大风速为1.30m/s,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37.1 ℃;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最高温度为28.5 ℃,空气湿度大于60%,最大风速为1.00m/s,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31.5 ℃。且全天最高温度为37.5 ℃,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46.1 ℃。

武圣东里社区,上午五点至十点, 最高温度为27.6 ℃,空气湿度大于60%,最大风速为0.79m/s,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31.9 ℃;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最高温度为27.6 ℃,空气湿度大于60%,最大风速为0.8m/s,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30.9 ℃。且全天最高温度为34.5 ℃,最高太阳辐射温度为37.1 ℃(表3.4)。

与章节2.2提到的人体最舒适的温度范围、相对湿度范围、最适宜风速以及太阳辐射温度相比较,可以看出本次调研选取的三个样本住区的热舒适状况均欠佳,但相比较而言,武圣东里社区的热舒适状况是最好的,其次是东方雅苑住区,双龙南里小区的热舒适状况最差。

三个住区的测试是同时间进行的,为什么测试结果会不同?这与它们各自的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息息相关(表3.5)。

3.3 设计对策

基于以上对3个样本住区公共空间夏季热舒适度的实地调研和实验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北京住区公共空间的热舒适状况欠佳,有待进一步改善。面对这一现状,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对住区公共空间夏季热舒适环境的营造提出设计对策。

(1)前期研究

规划前期研究是住区公共空间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前提。主要包括住区所在城市的气候状况(如日照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向等),以及住区的场地条件(如区位、地形地貌、用地条件等),这些外部存在的客观条件都会影响到住区公共空间的布局形态。所以在住区规划前对这些问题都要进行仔细研究。

(2)道路布置

道路是住区的通风廊道,道路网的设置方式影响着住区风环境的形成,要结合绿地规划,把“城市风”引入住区,构成适宜的风场、风速和风压,冬季避风、夏季导风,形成挡风阻风格局,保证自然通风顺畅,避免恶性气流,协调环境气候(图3.1、3.2)。

(3)建筑布局

合理布局建筑(建筑间距、朝向和排列方式),保证住区公共空间冬季与夏季均能获得合理日照时间和辐射强度。

建筑朝向:

合理的建筑朝向能保证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一般情况下,当风正面吹向建筑时,因为建筑的阻挡,只能保证前排建筑的的通风,而会在建筑的后面产生很大的涡流,导致气流不畅(图3.3)。若将建筑受风面与主导风向成角度布置时,气流能较顺利的导入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图3.4)。当风从侧面吹响建筑时,冬季容易在建筑物之间的空间灌冷风(图3.5)。低于不同,各地的日照时间、常年主导风向不同,建筑朝向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北京地区建筑布局的最佳朝向是正南至南偏东30°以内;适宜朝向为南偏东45°以内,南偏西35°以内;不宜朝向为北偏西30°至60°(图3.6)。

建筑布置方式:

对于住区内部建筑布置方式的考虑主要是为了把风和日照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舒适健康的住区应避开阴面和高大建筑物的阴影地带,协调建筑与地域主导风向的关系,避免夏季建筑前后风压过小,影响室内通风。另外如果由低到高的地势走向恰好与地狱主导风向一致,在适当降低迎风面建筑高度的情况下,有利于风的导入。但是由于北京地势比较平缓,利用地形改善住区内部通风效果不佳。

另外,住宅间距也很重要,它主要影响到住区的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中,北京地区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3.6规定:

建筑迎风面与主导风向的角度关系对住宅间距也有影响,当建筑迎风面与主导风向垂直时,建筑间距应适当加大(图3.7),当建筑应方面与主导风向成30°~60°斜交,间距可适当缩小(图3.8)。

建筑群体组合:

建筑群体组合应有利于公共空间形成舒适的微气候,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于获得舒适的住区热环境笔者总结出如下措施:住宅前后、左右交错排列或上下高低错落可以扩大迎风面,增多迎风口,利用山墙间距,将气流导入住宅群内部(图3.9―3.14)。

(4)建筑单体设计

应避免采用强反射、高绝热的外表材料,这些措施容易将建筑外表面承受的热辐射转移到室外环境中,建议采用立体绿化等生态绿化的隔热措施,既满足减少室内、室外环境热负荷的要求,又节能环保。

(5)绿地规划

住区绿地应形成集中与分散,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以“绿楔”的形式,与道路系统共同形成住区公共空间的通风廊道(图3.15)。

(6)停车规划

合理进行住区停车规划,选择合理的住区停车位配建方案,留足发展空间,避免住区车辆因停车位不足而侵占公共空间,影响居住环境质量,同时,注重对停车场的绿化。

(7)严格控制住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建筑密度主要影响住区内部的风速和日照,由于在住区中配套公建数量是按住宅建筑面积来确定的,所以住区中整体的建筑密度主要以住宅建筑净密度来进行控制上、 下限值,北京地区属第Ⅱ建筑气候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中规定,住宅建筑净密度的最大值符合表3.7规定。

容积率对于开发商而言,与利益相关,而对于居民而言,则关乎到住区的舒适性。由于在住区中配套公建数量是按住宅建筑面积来确定的,所以住区的容积率主要以住宅建面积筑净密度来进行控制上、 下限值。《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中规定,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的最大值符合表3.8规定。

(8)植物配置

住区空间植物配置要高、中、低相配,色、香、形兼备,乔木能遮荫挡风,灌木能观赏,草坪能蓄水,乔灌草相结合能提高空气湿度,夏季还能通过蒸腾作用降低空气温度,将植物和水体相结合更能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9)体育设施配置

住区公共空间的体育设施周边应种植落叶乔木避免夏天时暴露在阳光下。

(10)地面铺装

住区地面铺装与人体直接接触,地面热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所以地面铺装材质的选择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北京地区夏热冬冷,铺地应选择导热率较小的材料,笔者通过大量文献阅读总结出木质铺装和生态透水性铺装有利于形成舒适的热环境,生态透水性铺装包括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及透水性地砖等,我国传统的用于园林铺装的鹅卵石地面铺装也是透水性铺装的一种。

4 结束语

一个住区的公共空间要获得良好的热舒适环境,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规划设计不但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还能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在规划过程中,空间美学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重要的是能够让住区居民获得舒适的物质空间环境。

本课题通过北京3个不同档次住区的公共空间夏季热舒适的物理实验研究,发现目前北京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室外热环境在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4个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空气温度、太阳辐射温度偏高,相对湿度白天偏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室外环境的热舒适。因此,笔者在调研数据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公共活动空间热舒适环境的几条对策,希望能够为将来营造舒适的住区公共空间,建设低碳住区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

[2] 刘海滨.城市住区公共空间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3).

[3] 董靓,陈启高.户外热环境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1995(11).

夏季值周总结范文4

平菇因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易管理、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方式多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夏季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多。但夏季天气炎热,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加之如果品种选择不当,平菇品质和产量都很难理想。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集成新的栽培技术是平菇夏季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

现根据夏季生产平菇遇到的问题,借鉴温室花卉安全越夏的技术经验,通过品种选择、改进栽培场所环境、加强出菇管理等,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平菇夏季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投资少,生产的平菇品质好,产量也较高,能显著提高生产者经济效益。

一、栽培时间安排

平菇夏季生产时间主要是6月中旬到8月下旬,此间气候炎热,平菇市场供应量少,价格相对较高。按时间推算,平菇栽培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制备母种,3月中旬制作原种,4月中旬制作栽培种,5月中旬投料制作栽培袋,6月中下旬开始出菇供应市场。

二、培养料配制

因夏季高温高湿,发菌及栽培过程中极易感染杂菌,滋生病虫害,因此应进行熟料栽培。培养料应干净、无霉变、无结块。配料时应尽量降低培养料的碳氮比,适当增加生石灰的用量,以提高培养料的pH值。培养料配方可根据资源选用如下配方:

配方1:豆秸60%、棉籽壳28%、麸皮5%、石膏2%、生石灰5%。

配方2:玉米芯80%、麦麸10%、玉米粉4%、过磷酸钙1%、生石灰5%。

培养料含水量为60%~65%。

三、品种选择与发菌

1.品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平菇夏季生产成功的关键。平菇品种有低温型、中低温型、中高温型和广温型之分,夏季应选择耐高温的品种。温度对平菇的色泽影响较大,一般在低温条件下色泽较深,高温条件下色泽较浅。而能安全越夏的平菇品种大多为灰白至白色或灰褐色,黑色品种耐高温者较少。但由于消费习 惯的不同和经营者的宣传导向,市场会喜欢不同颜色的平菇,因此,生产者在选择品种时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选择习惯,合理搭配不同颜色的品种。高平1号、夏王40为白色品种,早秋615为浅灰色品种,特抗650为灰色品种,江都71为灰褐色品种,这些品种出菇早、污染率低、产量较高,适合夏季栽培。

2.发菌

菌袋采用聚乙烯袋,规格(23~24)厘米 ×(51~52)厘米,厚度为0.025 毫米,每袋装干料约1.25公斤。

高温灭菌接种后,在发菌室内将菌袋稀疏码成墙式进行发菌,层数不宜过多,以利通风。发菌期间环境温度控制在20~22℃,最高不超过25℃,菌袋内温度不超过28℃。

为促进菌袋快速发菌,可采用人工辅助技术。具体为:当菌袋两端菌种萌发吃料后,在两端菌种处扎孔,直径约0.5毫米,深度1厘米左右,间隔2厘米左右扎一个孔,以利通气增氧。待菌丝封面后,再在菌袋两端菌种处扎孔,直径约4毫米,间隔3厘米左右扎一个,扎破料袋即可。菌袋走菌10厘米左右后,从菌袋两端分别均匀扎3个孔,直径2~2.5厘米,深度10厘米,促进快速发菌。发菌期间,需经常检查菌袋发菌及杂菌感染情况,发现污染菌袋及时清理并注意通风。发菌期间翻袋倒垛2~3次。

四、出菇管理

1.出菇棚建造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条件好、周围最好有大树遮阴的地方,东西向建造出菇棚。菇棚为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12米,顶为拱形或斜坡形,顶高3.5~4.0米。为保证隔热效果,棚顶可采用双层膜中间夹一层草帘,外面覆盖一层毡被。南北两侧墙体为立柱结构,每3米设置1根立柱,高约2米,其他部分安装方便启闭的透光塑料膜。北面中间留宽1.2米的门。

(1)水帘风机。在出菇棚东墙离地0.7米处安装两个2米×3米的降温水帘,水帘进出水管分别与上水井泵与回水井相连,形成封闭循环系统以节约用水,出水井与回水井最好相距20米以上,以保证降温效果。在西墙离地1米 处安装3个直径为1.4米的风机。

(2)微雾降温增湿系统。在出菇棚内离地面高2米处安装高压微雾降温增湿系统。具体为东西向均匀摆放安装4根输水管,管上每隔2米安装微雾喷头,以保证雾滴覆盖整个出菇棚。主管道连接有压水源,水压每平方厘米2~3公斤,保证喷出的雾粒弥漫空中。

2.菌袋摆放

菌袋入棚前先在棚内南北向作0.1米高的排袋畦埂,两畦埂间隔为1米,中间东西走向设置约1.5米宽的走道。地面铺设一层细砂,并用石灰对整个菇棚地面进行消毒。菌袋入棚后,以墙式出菇方式在畦埂上码垛,每垛以5层为宜,每层之间用竹竿隔开,每层菌袋间隔3~5厘米,以利通风散热。

3.出菇管理

出菇包括原基分化、菇蕾形成、子实体生长及采收等阶段。出菇管理就是根据平菇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夏季气候特点,对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进行综合协调,创造平菇出菇适宜环境条件的过程。菌袋进入出菇棚5~6天,手触菌袋有弹性,菌丝生理成熟后,即开始原基分化。可通过提高昼夜温差(夜间≤20℃,白天≤27℃)刺激、增加空气湿度(85%~90%),使出菇口呈现湿润状,且干湿交替,减少通风量(早晨通风约2小时),适当增加光照强度等措施,促进原基分化,形成菇蕾。

菇蕾形成初期要避免通风量过大,尽量稳定环境条件,早晚间歇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并根据棚内温度和天气情况,适时启闭水帘风机和微雾降温装置,避免温度升高,促进子实体的快速生长。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变大,逐渐加大通风量和喷水时间,尽量降低棚内温度(≤27℃),使菇肉紧实致密,菇形圆正,确保优质高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当菇体八成熟、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即行采收。采收后停止加湿,恒温养菌5~7天,然后按前述管理措施 进入第二潮菇的生产。

五、病虫害防治

夏季值周总结范文5

湖北工业大学于2014年寒假实施了为期两周的假期实践教育活动,覆盖全校所有学生。通过总结和完善,学校进一步出台了《湖北工业大学短学期制实施方案》,在2014年暑假实施了更为周密的实践教育活动方案。电气学院结合学校总体部署,制定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4夏季短学期实施方案》,并据此落实实践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工作过程及特点值得探析。

一、准备与实施

(一)明确分工,宣传动员。为扎实推进2014夏季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电气学院成立了2014实践教育活动工作小组,明确各单位的分工和职责。学院于2014年6月26日前分别召开了各年级班导师工作会及班长会,向班导师和各班学生传达了本次践教育活动的意义、具体安排和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由班导师负责事先统计各班学生的实践意向,并对每个学生的实践计划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二)知行合一,明确思路。电气学院2014夏季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知行合一。学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培养计划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实践教育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三)认真考核,总结调研。考核工作分为班级考核、学院遴选和校级推优三部分。班级考核由班主任和两名专业老师负责,答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每个班推选出两个较为优秀的实践个人或团队,学院依据各班推选出的优秀个人或团队所提交的相关材料遴选出院级优秀个人或团队,并向学校推送一定数量的优秀实践个人或团队。

学院将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优秀实践案例材料汇编成册。学校和学院安排领导干部到指定班级调研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

二、实践教育活动结果及分析

(一)实践教育活动数据。电气学院共有54个班级,共计1865人,各班于8月31日举行答辩总结会(其中1人未参加答辩)。全院有176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9.4%;1033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55.4%;435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23.3%;220人参加考研学习,占11.8%。其中,2011级571人,56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9.8%;134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23.5%;161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28.2%;220人参加考研学习,占38.5%。2012级650人,69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10.6%;415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63.9%;166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25.5%。2013级643人,51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7.9%;484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75.3%;108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16.8%。

(二)实践活动均以社会实践类为主。各年级学生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均以社会实践类为主,学生们大多都倾向于走入社会,体验不同的生活。并且,年级越低的学生越趋向于参加社会实践类的活动。12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且暂时没有就业和考研压力,因此是科技创新类的“主力军”。

(三)开展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在科技创新类活动中,大部分11级学生选择课题研究,12级、13级学生则多为参加学科竞赛,这也是跟学生的专业基础积累程度相关,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更有利于参加科研活动。在社会实践类活动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选择体验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不同的社会经验。在实习实训类活动中,11级学生趋于选择专业实习,很多同学都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的体验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为今后找工作打好基础。

三、问题与对策

此次实践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因人而异,学生们的实践积极性不同,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高质量完成实践活动;活动的评价机制略显单一,还不够完善;极少数指导老师的指导积极性还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学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现阶段对实践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实践时间的长短,应出台较为详尽和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给出恰当的评价标准,便于后期评审和推优活动的开展。同时,设立实践学分及相应的奖惩机制,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夏季值周总结范文6

关键词:大气超长波 气候态 位势高度 谐波分析

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068-02

1引言

大气波动是大气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大气波动按其时空尺度的不同可分为超长波、长波和短波,其中超长波和长波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着大气环流的低频变异,是气候预测的重要指标。对于大气超长波来说,研究其性质对中、长期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中高纬度地区,大气超长波1至3波约占大气环流纬向距平总方差的90%,超长波尺度的准地转运动与天气尺度的准地转运动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征。60年代以来,气象学界对超长波作了一些理论研究,然而对超长波的认识仍较为不足。对大气超长波的气候态这一基本问题一直缺少深入细致的探讨,超长波的气候态是大气超长波研究的重要基石,对基态的把握有助于对其时间演变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本文拟对NCEP气候态位势高度场进行谐波分析,进而获得多年平均意义下大气超长波的基本特征。

2 资料和方法简介

本文选用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气候态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空间覆盖率为全球,空间分辨率为2.5.5,时间长度65天,时间分辨率为1天。此处所用的气候态资料是使用1968至1996年共29年的位势高度场合成的,某天的值为这29年中该天的数据取平均,形成反映气候平均态的该天的位置高度场,对365天的每一天都如此操作,即形成反映气候平均态的一年的资料。

谐波分析即是对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由时域空间的信号转换为频域空间的信号,然后根据研究目的保留对应频率的信号,将其余不需要的信号设置为0,然后再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即还原为时域空间的信号。本文对整个纬圈的数据进行谐波分析,分别保留了纬向1至4个波的信号。

3大气超长波的时空分布

在本部分内容展开之前首先要指出两点:第一,本文的结论均是以500hPa为参考面,因为500hPa为大气的无辐散层,是研究大气运动的代表性层次,故本文选取该层为研究对象;第二,按照定义大气超长波是指纬向1至3波,但是本文将纬向4波也列入研究范围,这是为了给1至3波的研究提供对比参考。

3.1空间分布特征

首先从直观上来看大气长波的形态及空间分布情况,图1为年平均的各分波在全球的分布情况,总体可见,各分波主要活动中心均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同时各分波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特征。1波在北半球的主要活动中心位于30N至60N之间,南半球的1波活动较北半球更强,并且中心位置更加偏向高纬,位于40S到70S之间,同时在南半球中纬度30S附近存在一个相对较弱的活动中心。2波在北半球的活动中心位于比1波更高的纬度(30N至80N之间), 相比而言,南半球2波的活动则弱得多,没有明显的活动中心,自20S到80S呈现南北方向弱三极子分布。3波在北半球的活动中心与1波位置相仿(位于30N至60N之间),南半球3波的活动也较北半球弱,中心位置位于30S至60S之间。4波的分布特征与2波和3波类似。

3.2 时间变化特征

图2为各分波的振幅随月份的变化,总体来讲各分波的振幅随波长减小而减小,波长越短振幅越小,即对应的波动能量越小。从全球平均(图8a)来看,1、2、3波的振幅均是冬季强于夏季,同时注意到北半球平均(图8d)的情形也是冬季强于夏季,并且季节差异相差较大,从而证明了全球平均各分波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半球各分波的能量。那么再注意南半球平均(图8c)的各分波振幅,发现南半球主要以1波为主,并且其季节变化不显著,夏秋季略强,2波3波则振幅非常小。在低纬度地区(图8b),各分波的振幅都较小,但是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夏季强春秋季弱,呈现出半年周期的变化规律。 综合上述结果,我们看到南北半球地区各分波振幅的季节变化均是呈现年周期,而赤道地位地区却为半年周期,这表明大气超长波的受到太阳辐射的显著影响。

图3为各分波活动中心的经向分布,与图1的结果一致,在北半球,1波和3波的活动中心在45N附近,2波的活动中心比1波和3波偏北,位于60N附近,夏季各分波的振幅较小,相对不活跃,同时活动中心的经向位置更偏高纬。而在南半球以1波为主,活动中心位于60S附近,位置不随季节而改变。振幅夏季略强于冬季,但不如北半球的分波季节变化那样显著。2波3波的振幅都较小,2波活动中心偏南,位于70S附近。3波活动中心偏北,位于50S附近。

a为年平均,b为冬季平均,c为夏季平均,单位:位势米

4总结与讨论

从全球平均来看1至4波的振幅逐渐依次递减,在北半球1至3波均显著,4波较弱,而在南半球只有1波显著,2至4波均较弱。在北半球1至3波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最强夏季最弱,而在南半球只有1波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夏秋季略强于其他季节,在赤道低纬度地区各分波的振幅都很小,但是季节变化显著,冬夏季振幅大,春秋季振幅小。同时北半球1至3波的活动中心在夏季比在冬季更偏北,南半球各分波的活动中心变化不大。

上述结论中2波3波在南北半球的差异较大,北半球远强于南半球,推测这是由于南北半球海陆地形差异造成的,北半球两大洋两大陆的地形敲好可能是2波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海陆地形的分布并不是等间距分布的,所以推测海陆地形的不均匀性是3波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南北半球的个分波季节变化为年周期,而赤道低纬度地区为半年周期,推测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所导致的。

参考文献:

[1]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三版)[M].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2]Wallace, J. M., and Gutzler D. S. Teleconnection in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 during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winter [J].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81(109).

[3]何建中, 章基嘉. 有热源影响的有限振幅超长波[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4(17).

[4]王绍武. 气候系统引论[M].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4,.

[5]Deland, R. J. On the scale analysis of traveling planetary waves [J]. Tellus, 19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