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
如果问一位高三学生:“你对现在地理课的感觉是什么?”大部分答案只有两个字:“沉闷。”高一、高二时那些师生积极互动、全班共同探究地理课的氛围已经不存在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传统的复习课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学生在经历了高一、高二的探究课堂后又回到了高三的“填鸭式”教学。下面就笔者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对开展学生活动的尝试,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活动内容“步步精心”
地理知识一般可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其中,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策略性知识是关于“为什么”,这两类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被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研究与实践才能逐渐被内化。例如:学习我国季风气候区气候的形成原因与特征时,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本地海陆位置、结合本地各种气候数据去分析和思考内在联系。可见,学生的研究性活动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用,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二、活动设计“无招胜有招”
学生活动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方法,结合学情与复习的相关内容,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达到复习效果的活动就是好活动。
1.我来出题
高三地理复习课不同于以往的新授课,虽然缺少了以往探究新知识时的那种新奇感,但在总结与分析知识点时却是有明显优势的。如在复习洋流这节时,首先讲到了等温线的判读及半球的判断,那么可以设计一个小活动:“你能不能设计个小题目,考一考其他同学吗?”学生一下子就活动了起来,有的一边画图一边冥思苦想,有的仔细看洋流模式图,有的翻阅前面的季风环流图等。毕竟对于学生来说,设计一道题目比做一道题更有兴趣,为了能难住其他同学,他们会努力把所学知识融合到题目里,这个过程比让他们做题更有效。
2.我来画图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面对“无图无表不成题”的地理高考现状,看图、读图能力依然是重中之重。高三复习课中的画图环节不能只停留在高一、高二时的常规图上,而是应该在这些常规图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有所提高。例如:在复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时,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先用语言设想一系列内力或外力等作用,再让全班学生画出满足要求的岩层剖面图;在复习“洋流”时,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任意说出某海域,其他学生画出该海域的洋流,无论学生在黑板上画什么图,都请全班学生一起找错误,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的能力。
3.我来总结
一位去美国留学过的高中生曾这样评价他在中国的高中教师:“他们是最辛苦的老师,没日没夜地写教案、改作业,还要帮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规律……”相对于美国的“甩手掌柜”式教法,教师为学生总结的学习方法与各种规律特征实在是太多了。在笔者看来,教师在复习课上要培养学生对答题思路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解题规律的总结能力,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
如在复习判读非地带性世界气候类型成因时,可以结合部分实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自己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谁的思路更灵活更简洁?如果情境变了,会出现什么变化?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归纳出判读非地带性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这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总结出,会比教师讲解深刻得多。
三、活动过程“百家争鸣”
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学生现有知识体验为支点的,是教师所设计的学生活动中的重要补充。因此,我们不应为了赶教学进度或是防止破坏课堂节奏而忽略了它的存在,要及时肯定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并适当展开讨论和探究,这样做更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的飞跃,学生不待教师教而能自学是最成功的教育。在高三的复习课上,每节课都是对应知识点的“最后一课”。所以,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每一堂课上都要有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每天都能积极、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苏小兵.例谈“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编写[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Z1).
[2]陈立新.发现法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中的尝试[J].地理教学,2001,(06).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2
首先,要明确高三地复习训练题重要性。因为高三地理复习课习题训练如何选择也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考试、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和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一种选择。它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起着再现、巩固、完善、充实、拓展、深化的作用;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地理复习课中如何选择训练习题?
第一,地理训练题的选择和编制必须备好“训练题”:在准备训练题时,教师应分析该训练题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试题覆盖了哪些知识,考察了哪些能力。因此,在选择地理训练题时,要明确三点要求:“为什么要选择这道地理训练题?”,“这道地理训练题设计要到达课程标准的哪个课标要求?”和“以什么形式设计这道地理训练题?”
第二,地理训练题的选择和编制的具体操作办法是:
(1)利用好历年高考试题。往年的高考试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教师可以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思维,设问角度,思维价值等,要求学生:对这些试题不仅仅满足会做,更重要的是了解命题的意图,分析解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能力要求。教师还要熟悉研究往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主要考察哪些地理知识、考察了哪些地理能力。因为高考地理试题对高三地理复习课训练习题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高考地理试题,认识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取向,对提高地理教师有针对性选择训练习题的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好各校的诊断考试题。自身力量编制试题能力有限,视角存在局限性。各校的试题都是精心选择或由教研组、教研究室组织设计制作,一般质量较好,可以借鉴。
(3)利用好教材编写训练题。因为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发源地,历年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有不拘于课本”,许多训练题应尽量回归课本。
(4)利用好学生实际编写训练题。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编写针对性强的训练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态,调节习题难度。自己编制的试训练要适应自己的学生。决不能照搬外校整套试卷。因为很多命题人高考能力尺度把握不准,试题不免有些难、偏、怪,使学生失去应对高考的信心。
其次,要确定高三地理训练题的设计题型。现在高考地理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高三地理复习又分为一轮复习、二轮专题复习。为了提高高三学生高考地理综合能力,我们根据高考题型和地理复习课的类型把地理训练题类型设计为以下几种题型。
第一,要有专题复习的地理训练题的题型。在专题复习中,有针对性的地理训练习题更为重要。二轮专题复习决不能搞成一轮复习的翻版,根据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任务,课堂上更需要教师精讲、精炼。经过几年高三复习的经验,形成初步的专题复习课堂模式。即在课堂上,利用前20分种拿一道地理综合题以小测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然后以讲练结合的形式对知识点和做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采用多媒体手段,把近几年来部分相应的依据高考题自己设计的习题或在高考题基础上加以改编创新的习题展示出来,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解题思路,会进行知识迁移,在重复做一些雷同该专题课堂反馈的地理训练题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的练习题。在讲解内容上大胆取舍,大胆跨越,打破章节,重新整合。把同一类问题精讲一个,让学生学着分析其他几个,从而达到讲一个,归一类得一法。
第二,要有定时高考地理综合训练题的题型。在编制高考地理综合训练题时,教师就要熟悉往年高考题,根据高考题的导向和联系教材有针对性的自选、自编综合训练习题。来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高考中地理综合题占了总分值的一半以上,所以在复习过程,必须要有专门的地理综合题的训练题。设计的地理综合训练题时,力求立意新颖、独到、难易适中、有梯度、有启发、有激发思维的情景,材料要贴近生活。自己设计的训练题,还要运用各种地图,图文结合、以图导题,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和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要有定时训练的地理选择题训练题的题型。高考中要想文综的高分,选择题得分高是基础,在我们这些偏远山区,学士底子薄、基础差,综合题得分率低的情况下,抓好选择题的分值更重要。所以在地理复习训练题中,要设计专门的地理选择题,每12个小题为一组,专门专时训练,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深入了解学生,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一步。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倾听学生的诉说,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程度,师生共同剖析原因,商讨对策,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增加学习劲头。
激励学生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二步。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胜过无数次指责批评,即使是学生对知识答错了,也要给予肯定,加以鼓励,使学生看到希望。
典型进步事例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三步。教师可以用往届学生学习地理的典型进步事例进行大肆宣扬。事实总是胜于雄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强大的精神鼓励。
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考上理想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和理想,教师首先应让学生了解高三阶段复习的统筹安排和教师的复习计划,并帮助学生根据相应的要求制定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最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制定的越详尽越好,让学生感觉到有奔头,而且目标不遥远易实现。对每一次的阶段考试,尤其是摸拟考试,教师应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总结、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万无一失。
三、指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首先教师应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及高考考纲,对上一年与新一年的考纲进行对比,分析近年来考点、热点在往年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抓住重点。其次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理解、讨论归纳,自己找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逐渐发现教材中粗体字的标题多为课时的重点。在一节课中教师费时、列举事例最多、强调次数最多之处,也多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关于地理时事和热点问题,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随时加到教材中,使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脑海中刻上印象、留下记号,培养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收集地理时事与信息的习惯,引导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理论去分析、解释地理时事,既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而兴趣大增,又对相应的地理知识起到强化作用。
四、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和答题技能
指导学生运用记忆法复习地理概念、地名、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原理,因为这些知识是不变的。牢固掌握就可攻破诸多选择题。同时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图文结合记忆、比较记忆、联想记忆、理解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提高阅读与分析能力。在每一单元知识小结时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法,根据重点知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整理出科学实用的知识网络,形成头脑中清晰的知识脉络。
地理的大多数知识都能转换成图表,所以图文对照法及图文转换法应该贯穿整个复习过程中。
不仅复习有方法,答题更有技巧。做题前审题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审题?我教给学生的做法是:用最平常的心去看懂题意,看清图示是最基本一步,然后寻找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审题要慢、下笔要快,才能做到不走题、不偏题、不漏题。具体到各类题型又有不同的方法。
在整个高三复习过程中,若老师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则学生不仅在地理高考乃至整个高考中受益,而且能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终身受益。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4
我国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是地理教育改革历史中最彻底的一次,高中地理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最终目的,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地理课。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现总结如下由于升中考时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不重视。导致学习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习的要求。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尤其是高二第一学期内容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近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第四,精心编写单元练习,力求每一份单元练习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
另外,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八科的学习,加之部分科任实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地理,即使是单元练习,也有不少学生抄袭,以应付捡查。但这又不是一个学科的老师能解决的。当然,亦难的找到时间辅导学生,晚修时间根本无学生看地理书.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好的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为使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将继续努力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2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2个班(13、14班)的地理课。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高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震事件等,结合晋江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评讲练习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习,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习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近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习中适当让学生练习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四、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思与感悟
在这学期的地理教学中,我不断反思,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感悟。
1、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
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2、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3、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节课下来,总觉得课堂时间比较紧,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时好时坏,尤其是学困生,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3阴飞逝,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地理学科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钻研业务。
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地理科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为了准确的传授知识,我经常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将认识主体置于问题情境中,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成学生对新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在充分地经历探索中掌握地理事物事物发展发生和变化规律。
三、致力于地理教学的优化。
1、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
沉闷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比较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
2、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能活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注重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重组应用,从综合的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经常当面批改,个别辅导。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与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份真情。当学生取得好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以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以安慰和支持。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自然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地理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地理思想、地理方法,从而达到学习地理、应用地理的最终目的。
1、多教一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地理思想是在地理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地理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地理中的智慧和灵魂。
所以,领悟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地理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方法,思考问题的地理思想。学生在学习了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地理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地理知识探索有效途径。只有学生自己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他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
地理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示、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地理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地理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讲难题时,我常常会让学生上讲台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用学生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大家去理解,去判断谁是对的,谁的方法最简单。我发现有很多的同学乐与表达并与大家辩论。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地理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地理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地理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
高中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地理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地理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地理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地理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我认为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地理,乐于学习地理,才是重要的。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4为了总结教学经验,使今后的教学更有进步,现将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六、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一地理教学个人总结范文5一、指导思想
高一地理教学要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的评价。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中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
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3、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学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5
被压缩压缩再压缩。因此,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性是非常迫切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在前一个学习任务中成绩达到预定的目标,才能进入下
一个学习阶段。高三阶段的学习任务,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发现学生知识体系中存在的缺陷,然后有效地进行弥补,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复习,解决下一个问题。如果囫囵吞枣只顾进程不顾实效,或者反复纠缠在某一个问题上,那这样的高三复习就是低效的。在复习过程中,大量的训练是必须的,这样才能不断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每一个错误、每一道错题反映的都是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漏洞,如果能有效、高效地纠正这个错误,不断弥补学生知识能力的缺陷,那么复习就是有效高效的。那么如何准确地抓住学生的知识缺陷呢?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把脉诊断了。
布氏理论中关于教学评价中有个诊断性评价原理。“诊断”源自医生看病,要祛除患者疾病,必须对患者进行诊断,学生在知识能力结构中的缺陷,即是学习中的“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就要进行把脉诊断、分析梳理、分类归纳,诊断其症状所在,根据病灶,帮助学生制订相应的训练方案,而不是急病乱投医,乱吃补药,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对症下药,才能恢复“健康”,才能有效高效地纠正错误之处、疑惑之处,诊断式教学应渗透在高三复习的过
程中。
笔者今年接手的高三地理班学生人数不过30人,有条件研究诊断式教学。诊断式教学过程大致如同医生诊断病人:
一、收集病历,建立档案
这是错题的积累过程,来自大量的专题训练、综合训练,有学生共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错误,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建立各自的“病历卡”,将典型错题收集起来,并有序地整理好,可以按学生的姓名建立典型错误档案,也可以根据地理知识点建立学生档案,如等值线问题、光照图问题、天气与气候问题等等,总之,将每个学生和典型错误建立联系,归纳成档。
二、收集药材,建立药库
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就必须要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要掌握各类药材的性能。教师的“药材库”就是训练题库。要让学生学会游泳,教师就自己必须先下题海,教师平时必须大量解题、大量积累,还要能洞察解题关键所在,能推测学生可能犯错的地方,每个题目要做好相应的分析说明,并归纳成档,建立资源库,供使用时方便提取。
三、病因把脉,诊断病灶
我国传统医学讲究望、问、闻、切,教师对学生学习错误的诊断则必须从学生错答的字里行间、每一个错误选项中去推理与分析。或者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诱导学生自己分析解释所得答案,从中把脉错因,诊断病灶。高三地理复习中常见的错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识记能力不足。如,对一些概念习惯上死记硬背,不能掌握其内涵,导致运用出错。如,“地形”与“地质构造”区分不清,或对一些地理名称识记模糊,如,洋流名称不能正确记忆,导致张冠李戴,等等。(2)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不足。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分析和评价。学生不能根据区域轮廓、经纬度位置或者典型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等来确定地理位置,那解决问题也无从入手了。(3)图表、材料阅读能力不足。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大部分同学的图文转换能力都比较薄弱,训练中的很多错误都与此有关。图
表、文字资料不会分析,不懂如何分析。还有同学受思维定式干扰,南北半球不分,垂直分布图与平面图混淆。(4)理解、思维能力不足。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导致在解决一些地理事物运动问题中出错,如,地球运动、日照图判断、地理过程分析能力不够,只会机械记忆一些地理规律,却不会运用。如,大气运动中很多问题的基础都是热力环流知识,但很多同学只能简单地记住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却不能用来解决问题。(5)其他如文字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等等不足。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病历”,诊断出他们的“病因”。
四、开具药方,对症下药
病因诊断出来了,就要考虑如何给学生治“病”,进行纠错并进行知识补偿了。对照病症,教师开出纠错药方,即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病因”,精心编制纠错巩固训练。这份练习卷,可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错题重现、相关知识点或运用的分析评价、变式训练等,这也是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自主反思、纠正错误、培养能力的一种
方式。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一、师生一起做题,厘清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试卷讲评的目的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答题对或错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其了解同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提高解题能力的目标。但如果讲评课只有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则没有深刻的印象,效果并不显著,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升能力成为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达此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 “动起来”,尝试师生一起重新做要讲评的“典型”试题,共同对试题进行思考、解析和答题,展示教师的思考过程和对试题有效信息点的“采集”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说出其思考过程,暴露其做题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迅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寻找解题捷径,提高解题速度,优化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寻找“题眼”或“突破口”的能力。
试卷讲评课不能因为时间紧和容量大而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给他们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当然,不同难度的地理试题也要确定学生不同的“参与度”,教师应根据问题的类型和讲评目标,采取适当的讲评方式。教师单方面的讲评适合于具有一定深广度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此法用时少、见效快,学生“适当参与”,但要注重启发和训练学生思维;师生双方共同讲评适合于难度适中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试题,可以让学生讲教师评,学生“重点参与”;学生独立讲评的方式常用于解题中有独到见解的问题,如“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等,学生可“深度参与”,通过现身说法,既解决问题又很好地教育全体学生;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可在教师引导下展开有意义的讨论,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而使学生“全程参与”。
二、师生一同回归课本,确立复习“切入点”
高三中后期复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已达到一定程度,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已得到初步提高,学生往往不太重视对课本内容的复习,导致一些源于课本知识点和地理图表的试题答题错误率上升。教师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共同寻找并展示试题所对应的课本知识点,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才能有“根”可抓,了解答题的“切入点”,知道如何复习课本知识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例如,大洋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与洋流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生答题的易错之处,讲评时只纠正试卷上的错误,学生在以后考试中仍易出错,应引导学生重新回顾课本中洋流的知识点和分布图,了解不再出错的复习方法,明确复习课本的正确“切入点”。切不可脱离课本,任意拔高拓宽,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往往造成学生应对基础题的能力不足。临近高考阶段,更应防止出现知识“返生”现象,对有些地理原理及概念理解不透、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掌握不准、对地理规律掌握不牢的地方,都可作为回归课本的“切入点”,再通过读课本知识点和地理图表加以巩固,避免考试中基础题失分的现象。
三、师生共同寻找重难点,确定学习深广度
试卷讲评课一要注意突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错误面大的题目、分值大而得分率低的题目、新情境新题型的题目、思维难度较高的题目应成为讲评的重点和难点。讲评前要进行详细的错误率和得分率统计,做到心中有数。二要注意将错误原因分析和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结合起来,用精练的拓展例题起到强化巩固重难点知识、增加学习深广度的作用。试卷讲评时,分析单个试题的错误率是一项既常规又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重点讲解的内容,也是下一阶段复习时将要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
在如何对待试卷讲评的备课上,为达到上述目标,教师首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错误情况,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多发点。讲评前可先让学生写出本次试卷答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加以统计,找出地理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对重难点把握能力出现的偏差,总结学生共性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而确定讲评课的重难点。例如,一次考试中笔者统计有62%的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掌握出现混淆,在与学生课堂交流中也发现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理解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教师课堂教学对此作重点讲解,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其次,教师还应结合师生共同寻找对重难点掌握方面的问题试题,确定讲评思路、课堂步骤和讲评方法。此种做法可避免讲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避免平均用力,使复习的深广度切合学生实际,也使试卷讲评课有的放矢。
四、师生互动总结规律,寻找地理问题答题规范
高三地理复习的后期阶段,复习所剩时间不多,已不大可能花太多时间去做大量习题,而应关注练习质量和讲评效率,关注审题的准确度和解题速度。教师试卷讲评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做题中提炼出答题的一般规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总结尤其重要,通过学生“动起来”的说和做,可以发现自己在记忆和理解地理知识点方面出现的遗漏及缺陷,并逐步建立起解答同类地理问题的一般规律,提高今后学生对问题回答的速度和全面性。例如,分析一个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需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回答,并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展开分析,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做到全面和规范答题。
但需注意总结答题的一般规律并非“通用公式”,在具体回答某道试题时,还应结合该题所提供的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回答。例如,分析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时,四川盆地应突出其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优势,塔里木盆地则要重点说明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才会更加切合题意,与答案吻合,提高得分率,达到“因题制宜”之目的。这样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拓展思路、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标,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摆脱“题海战术”的束缚。
五、师生共同关注审题过程,提升获取有效信息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