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腔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腔实训总结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5)24-0031-02

我国口腔工艺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自2000年起才陆续开展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高职教育。国内现有约75家院校在开展高职高专层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工艺技术方向)办学,各个学校的办学时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和实力水平各不相同。这体现在虽然各院校都建设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基地的定位、硬件规模、管理水平等参差不齐。有些实训基地规模较大,能开展学校安排的所有实训项目,而部分实训基地只能承担非常简单的实训项目,对教学起到的支持作用较小;有些实训基地可以独立面向市场生产运营并盈利,是名副其实的生产性实训中心,而有些只能开展单纯的教学性实训项目;有些实训基地能够承担地方的职业鉴定工作,并能够和企业合作开展一些科研项目,功能得到扩展延伸,而有些功能相对单一。总的来说,各院校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差别较大,主要在于各自的经济实力、师资力量、地方产业支撑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如何定位、如何规划、如何建设以及建成后如何评价,各院校和专业内部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笔者根据自身长期从事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研究成果,吸取行业意见,总结出了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并从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框架、实施方法[1]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各高职高专院校建设、评价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1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特点及对考核评价体系的指导作用

当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主要是在总体建设方针上的研究,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研究较少,而针对单一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更是较为缺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往往开设在各医学高等专科院校,但它又包含工科专业的一些性质,相对于医学临床专业实训基地,其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1承担实践教学学时较多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口腔技工岗位,每天的工作就是制作义齿,对于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医学类专业,实践课所占比例更大,对于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的工位数及实践教学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对实训环境要求较高

相较于医学临床类专业,口腔医学技术更偏向于工科专业,涉及义齿材料的加工和处理。因此校内实训基地需要各种加热加温设施、便利的防尘排水条件以及安全、防噪、防污染方面的措施保障。

1.3实践教学物资消耗较大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人民对卫生保健要求提高,义齿制作材料的性能和价格也水涨船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练习会消耗大量义齿制作材料,即使部分材料能够用专用练习材料代替,仍然耗资较大。面对这种情况,部分院校开设校办工厂,将实训基地和校办工厂融为一体,成为真正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让部分纯练习用材料转化为生产性材料,抵消了部分消耗。也有一部分院校采用减少涉及较昂贵材料的实训项目的方法,但同时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水平。

1.4有一定社会服务的要求

高职高专专业建设往往要依托所在区域行业和企业的力量,因此实训基地在满足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之外,还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服务当地行业企业的工作,比如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职业资格鉴定[2]、企业技术服务等。综上所述,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有自身的种种特点,在建设与评价上,就不能完全照搬医学临床专业实训基地的标准,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比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对环境建设的考核,增大社会服务和科研发展的比例,重视物资管控、资金预算方面的评价,使之更适应高职高专层次专业实训教学及区域辐射的现状。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2.1全面性与科学性原则

[3]即所有代表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软硬件实力的因素都要被考虑进去,同时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结构分明,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琐复杂。建立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因此,选定要素包括指导思想与规划、实训条件、基本功能、管理队伍、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效果、特色功效、信息保障8项。

2.2普遍适用性与可比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适用于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的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应充分反映高职教育特色,同时又具有可比性,在评分上能够使不同院校基地间拉开一定层次和差距,便于进行比较。因此,评分集中在实训条件、管理运行制度、基本功能、实训效果等基本项目上。而在校企合作、科研创新、生产盈利等方面并非所有院校的实训基地都能够深入开展,因此得分比例不高,只作为特色项目打分,起到拉开不同基地评分差距的作用。

2.3激励性与引导性原则

任何一种评价体系都有潜在的规范与引领作用。因此,评价标准要科学可行,具有创新与超前意识,既能够对已有的建设成果予以肯定,又要立足于引领实训基地向未来的目标迈进。引导建设和执行人员不拘泥于满足考核达标,而是能够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不断提升自我,发挥自身特长,做出更大的成绩。

2.4可操作性原则

[4]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专业招生规模、运行模式存在客观差异,因此评价指标体系也无法简单地采用统一的定量评分,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由评价主管部门组织符合资格的评定委员会考核打分,将各二级指标评定级别折算成相应分数。为保证公平性,评定委员会由专业或行业内专家组成,每人得出一份独立的评价结果,最终得分为所有委员评价结果平均分。

3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1项目设定与分数权重

该评价指标体系共有8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指导思想与规划(10分)、实训条件(20分)、基本功能(21分)、管理队伍(9分)、管理规章制度(14分)、实训效果(11分)、特色功效(6分)、信息保障(9分)。各一级指标下还包括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最底层指标,同样有精确的分数权重。各二级指标评定结果分为A、B、C3级,分别对应的权重系数为1.0、0.7、0.5。各二级指标总分乘以评定级别对应的权重系数即为该指标最终得分。

3.2考核方式与评分细则

考核时,直接对二级指标进行评分[5]。二级指标在本体系仅给出基本内涵说明,起指导作用。具体到各分项的评价或评分细则,可由专业或行业协会制订,也可由评委会在评价前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各二级指标的评分只确定级别,再由相对应的权重系数换算出应得分数。

3.3合格与评优标准

得分60~69分为合格,70~79分为良好,80~100分为优秀(总分为100分)。

4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统一评价细则

虽然评价体系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内涵要求,但是并没有绝对量化。因此内涵要求如何转化为评价等级,需要评委之间统一思想,具体把握。建议在评价前参照全国同类基地建设先进水平以及地区行业发展水平,以国家既有文件为指导,制订具体加减分标准,以对应评出A、B、C3级,增强评价的科学性。

4.2评委的组成结构应合理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较新的专业,实训基地偏重一线仿真环境的建设,专业性较强,所以评价人员组成应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专家或行业内专家为主。同时不能忽视运行机制及社会服务的作用,因此评委会还应加入管理类、职业鉴定类等其他方面的专家,以增强评价的全面性。

4.3评价方式要注意科学全面、多方结合、灵活实施

在评价过程中,既有对现有硬件的评分,又有对软件资料的评分,还有对运行状态的考核。这就要求评价人员既要对场地、设施设备、环境进行评分,还要对实训基地各种文件、记录、留存资料进行细致审核。如果有条件,最好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观察打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使数据来源全面合理,评价规范。

参考文献:

[1]杜旭林,何兵,车林仙,等.高职校内实训基地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0.

[2]纪晴,陈钟,曾丽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口腔医学技术人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8-11.

[3]黄宏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3-16.

[4]詹跏璇.高职院校产学研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4-35.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 示范校 完善机制 操作能力

通过进一步完善机制,出台政策支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全校师生积极踊跃参与各种技能竞赛活动,实现专业教学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学生动手能力和实操水平明显提高,在省赛和国赛中成绩斐然。毕业生岗位适应期显著缩短,受到了行业、社会的一致好评。

一、建章立制完善竞赛机制

1.科学制定校内竞赛管理办法。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竞赛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制定了《晋中卫校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对参与校内、校外技能竞赛的范围、组织、管理、经费、奖励等进行了明文规定,并确定了每年4月份为我校技能竞赛活动月。

2.以强化教师操作能力为抓手。制订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师实践、青年教师培养等方案。通过校院合作、教师顶岗实践、教师技能竞赛、集体备课、与兄弟院校交流、聘请行业专家讲学等方式,加强专业教师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实操辅导能力。

3.定期专题研讨校内竞赛。每年5月中旬,由教务处主持召开专题研讨会,全面总结校内技能竞赛的经验教训,研究部署次年校内技能竞赛的策略措施,做到了及时总结、早期部署、科学安排。

4.加强宣传,全面动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有关职能部门与各大学科积极开展校内竞赛造势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校内技能竞赛,奠定思想认识基础。

5.强化竞赛管理和奖励机制。校内竞赛实行项目负责制,对组织有序、效果良好的项目负责人和所属学科进行表彰,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扩大获奖面,提高各专业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科学的竞争奖惩机制,为师生主动参与学校技能竞赛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营造了“创新竞赛项目,人人参与竞赛”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设计创新竞赛项目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同台竞技的机会,精心设计创新竞赛项目,有重点地培育竞赛项目,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感受到竞赛的科学性、规范性、乐趣性和观赏性。

1.竞赛项目全员性、多样性。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把全面发展落到实处,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口腔技能、产品比赛”等项目的设置,体现了专业独有的特色;“口腔卫生知识类比赛”项目发挥学生团队精神和青春活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素质。

2.竞赛项目实用性、科学性。组织口腔专业一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竞赛,就是中职生能真正策划自己的人生,正确对待自我,成功地发现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圆满地超越自我较好的竞赛项目;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以工作岗位常用技术作为竞赛内容,以省赛和国赛项目为必赛项目,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常用、实用、多用为原则而制定竞赛项目。

3.竞赛项目综合性、观赏性。医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校学习要高标准、严要求,扎实的基础知识才是行医救人最有力的保障。竞赛项目选择体现综合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实操技术、专业素养、职业理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口腔医学基础知识竞赛”、“口腔疾病预防知识竞赛”等项目将学科专业知识综合在一起,通过竞赛学生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才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

三、以赛促建,提高办学效益

技能竞赛体现专业主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了专业成长和学校内涵建设。

1.以技能竞赛为引领,促进课程建设。近年来,我校以技能竞赛为引领,加大专业主干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实训课时教学,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实训课时均超过50%,校内实训基地周转率达到90%,利用率达到95%,为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2.完善和调整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以“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整合课程结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在行业专家的参与下,将近10门专业技能课程共200多学时的实训课整合为一门“口腔工艺技术综合实训课”,使学生综合岗位能力得到提高。

四、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大型技能竞赛项目技术含量高,不仅要求指导老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而且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以技能竞赛为平台,引领专业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五、以技能竞赛为导向,促进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条件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技能竞赛的特点和要求,我校全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做到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要求营造教学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始终坚持依托行业、企业办学,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六、竞赛成绩凸显,办学效益突增

我们学校进行校内技能大赛的重要成果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点结合、三大改变、四项提高、五种培养。一个中心:以提高学生技能为中心,提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提升,招生人数近几年一直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两点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上实现了“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的教学目标。三大建设:技能竞赛促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四项提高:通过技能竞赛学校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产学研效益、学生就业率明显提高。五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的职业技能、自学能力、综合能力、职业道德规范五方面做到了系统培养。

通过多年的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我校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70%,对口升学率达到40%,初次就业率达到97%,对口就业率达到58%;连续两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组、教师组双获团体第一,在全国大赛连续摘取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七、体会

组织学生参与校内技能竞赛,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的提高方面有显著效果,而且对非专业素质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校内技能竞赛不仅能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校内技能竞赛是锻炼人智力的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高水平的校内技能竞赛,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开展校内技能竞赛必须始终坚持把校内竞赛与专业培养结合起来;把校内竞赛与岗位需求结合起来;把校内竞赛与促进学风转变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3

一、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改革背景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学科,故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对于每个口腔医学生而言,学好口腔颌面外科学不仅是对口腔基础学科的检验,更是对以后临床工作的重要指导。但是经过对近三年的本人教学生涯的观察反思后,总结出目前我校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口腔颌面外科学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此之前学生对专业课知之甚少,基础薄弱,知识点难以理解,或者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应用,令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的厌倦情绪。

2.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的教育方式节奏较快,属于灌输式教学:老师就像一个漏斗,滔滔不绝,学生就像一个容器,被动的接受。这与高中的教学模式大相径庭。学生得不到重复多遍的教学讲解,又缺乏大规模的习题演练与自我学习的自主性,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口腔颌面外科学虽然采取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结业考核方式,但是实践考核占用的分值比例较低,同时日常实践考核的执行力度不够严格,没有充分引起学生的重视。

4.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引进仿真头模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但是缺少临床环境的熏陶。学生找不到在医院接诊的急迫感和使命感,从而忽视了口腔颌面外科学的严肃性,降低了自我要求。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科地位以及对口腔医学生今后从业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让《口腔颌面外科学》成为学生想学、爱学、学以致用的科目。

二、口腔颌面外科改革措施

1.理论教学改革

1.1 认真备课

课前,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助理医师历年考试要点,认真备课,熟悉章节知识点,做到突出重点,诠释难点。有的放矢,切忌漫无目的,信马由缰。幻灯片的制作要简洁明了,不要单纯的文字堆积,适当图文结合,提高幻灯片的可欣赏性,在视觉上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实施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1.2 教学模式改革

摒弃传统教学中单纯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①导式教学法[1]、讨论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老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准备课件,查找相关书籍,整理出知识脉络。老师扮演引导的角色。对于有争议的知识点,可以展开班级分组讨论,给予充裕的时间查询各自观点的依据。课程结束时,老师点评,并派出代表进行总结。这种获得知识的方式远远大于仅仅聆听的所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学习,而教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②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和各种手机设备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给教育事业也带来了诸多变革。学习不再意味着课堂?c教室,MOOC的盛行,微课的建设带给大家不同学习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形式完善课堂上的不足,也突破了以往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局限。

③图表法,人们对于图表的识别能力要远远大于文字,所以注重以图表的方式总结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既能体现他们之间的联系又能体现区别,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比如局部麻醉方法[2]的比较,可以绘制成表格:

④加强口腔颌面外科学与国家助理医师考试的联系

国家助理医师考试是每个医学专科毕业生必将面临的大型考试,也是每个医学生最为关注的事情。把学习与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势必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在另一个层面体会到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性。

2.实训教学改革

2.1 联系附属医院相关科室,让临床医生走进实训室,让学生下医院接触临床工作。医学生就是应该时刻看到、想到病人因疾病而痛苦心不堪的场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产生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3]。抓住这一点,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可以使他们身临其境,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该学科的认识,同时也突出学科实用性强的特点。

2.2 发挥8020口腔协会的组织引导作用,举办口腔颌面外科学操作比赛,以赛促学;同时加强该科目平时考核,严格按照国家助理医师操作考试的评分细则进行评比,提高此项成绩在结业考试中的分值比例,以考促学。一赛一考,双管齐下,必将使实训卓有成效。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口腔修复工艺技术 “任务驱动式”教学 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37-02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是技能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本校在该专业课程中进行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改革,为了让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法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培养能够顺利上岗操作的技工,教学方法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所以,针对目前“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存在的考核问题进行改革与探索,以考促学,促进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我们专业课教师面临的一项迫切而实际的任务。

一、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现行教学过程中考核方法的现状与分析

(一)学业评价的构成

中职学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以来,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学生的学业评价还是主要采用平时测评和期末笔试的考核方式。例如,按照教学计划,根据全部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后,针对每个任务进行一次理论或实训操作考核;学期结束后按本课程全部教学内容来编制一定比例试题,根据学生试卷答题情况分别给出期考成绩;再参考平时完成的任务的测评分数;最后根据平时考核、期末考试成绩还有完成任务的测评,按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作为该课程最终成绩。

(二)理论的考核

无论是平时完成教学任务后的测验还是在期末的考试,考核因时间的关系,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从全部教学内容中摘取一部分,考核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由于期末考试占据整个学业评价的大部分,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压力并不大,平时测验时由于占期评分值不多,学生也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遇到期末考核才“临时抱佛脚”搞突击,这样会诱导学生的侥幸心理甚至是作弊的心理,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实训操作的考核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布置的每一个任务完成后,对整个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是比较合适的。只是对于不合格的最终成品没有进行及时督促纠正,这是有遗漏的。而且,所有任务是否很好地完成占学业评价分值比例并不多,这确实是有欠缺的。对于整个学期的评价影响较大的,还是期末的考核,这就导致平时实训操作很多时候学生不认真,不仔细,觉得只要完成任务或及格就行。有的学生甚至根本就不重视实训操作,认为只要考好理论考试就能及格。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采用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一)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课程设计

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模式是建立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结合“四阶段学习法”的基础上,在义齿制作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义齿制作流程或义齿的生产为一个学习任务,逐级进行阶段性考核,将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融为一体的考核方式。每门专业课程按流程或产品种类分为若干任务,每一学习任务包含学习、训练和考核三部分,各同类任务链接形成完整的学习领域。所谓“过关”指每一次任务完成后就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再学习再训练、再考核,直到合格为止,以考促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长时间积累,影响学生后续学习。所谓“分层”指考虑到学生的资质都不太一样,针对不同的资质的学生,考核分甲、乙两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选择甲层次,难度稍大,若多次进行甲层次考核均能通过,即可给予选修高精尖的义齿制作技术的学习机会,也就是教师安排更多、难度更大的任务给这层次的学生,让这层次的学生能学得够,学得深,学得精,这就是所谓的“进阶”。选择乙层次,适合认真学习的大多数学生通过,让这层次的学生能弄得懂,学得会。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平时完成任务时的理论学习、操作训练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平时不努力,考前忙突击”的现象。

(二)教学过程“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教学设计

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每个任务的内容是否能恰当选取,学习方法是否合理有效。我校进行教学改革后,采用“四阶段学习法”结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第一阶段,教师讲解及示教。第二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制订义齿生产制作方案。第三阶段,学生独立操作,完成阶段任务。第四阶段,检验学习成果,理论及操作考核(分层次进行过关检测,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其中考核的基本模式为:其一,按教学计划完成义齿制作任务后进行预定的考核,参加乙层次考核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果不合格,继续补考,直到合格为止。其二,参加甲层次考核的学生,经考核合格后继续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多次甲层次合格,可以额外给予学习高精尖的技术的机会(接受额外任务)。如果不合格,需再次选择补考层次,直至补考合格为止,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实践

1.考核基本形式

《固定义齿制作》考核主要由理论笔试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组成,针对技能操作很强的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调整为操作考试为主。经过调整,学生平时压力增大了,期末压力减小了,操作的熟练程度(完成义齿的精度和速度)增加了。

2.考核内容

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按难度分甲、乙两个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乙层次面向绝大多数普通学生,紧扣大纲,考查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体现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学科专业性、技术性的特点,强调其实际运用性、可操作性。例如对于制作熔模的学习,只需要考核使用滴蜡法完成熔模制作即可。而甲层次,在此基础上略有延伸拓展,适当增加一点难度或复杂程度。例如对于制作熔模的学习,学生不仅考核使用滴蜡法完成熔模制作,还要考核逐步压贴法、回切法制作熔模。当学生用这些方法都做得很好的时候,考核也过关了,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学习熔模制作机会,例如用CAD/CAM的方法制作熔模。

另外,每次考核内容的多少,主要看每个任务的知识点的多少。知识点多的可以适当增加考核次数,适度增加考试的频率,可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2]也可避免学生每次学得太多消化不了。知识点少的可以两个以上的任务合并考核,避免考核过于频繁以致教师的工作量过大。

3.分数计算方法

最终如何进行实用的计分直接影响考核效果及效率,对考核能否真正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计分办法应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计分过程应尽量简单化,分值评定标准明确,特别是操作考核部分,不能让教师在打分的时候产生主观误差,这样既减少了考评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考评效率,又增强了计分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三、实施效果

本校的中职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二年级在采取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订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执行,给学生一个新的挑战,使学生提高对实训操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们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训操作技术,达到了考核的目的,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好转。课堂中学生认真学习,课后积极讨论,教师教学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实训操作及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专业技术岗位角色。当然,新的考核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考核对教师要求更高,工作量成倍增加,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的后续辅导培训,如何结合开放实训室等工作,如何进行理论、实训操作的辅导工作,考核知识点的选择及量的多少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解决。因此,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是此考核方法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四、总结

教学过程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方法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职教教学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考核中存在的弊端,在兼顾不同学生需要的同时也给学生增加了竞争压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稳步提高,这也正好符合“因材施教”这个教育方针。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过关”式考核方法具有很强的驱动力,通过这样考核方式的改革,既可避免学生在修完专业课程之后成为只懂理论不会操作的“伪技工”,同时也避免其成为只会做工不懂理论的“匠人”。

[ 参 考 文 献 ]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5

中国作为口腔疾病的高发国家,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区发展不均衡,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的人们仍得不到正规有效的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高?医学院校为社会培养服务于基层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是解决当前基层口腔医疗人才需求问题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职医学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在教学模式上普遍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础和专业课程课时不足、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教学手段单一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致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岗位适应性差,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基层工作岗位的需要。

如何培养出符合基层需要的合格口腔医学人才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系在深入行业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将精准医疗的理念与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相结合,开展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精准医学教育改革研究,提出“河南口腔”的宏伟目标,现就口腔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层口腔医疗人才的需求

1.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岗位职业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点内容。本着精准医学教育的理念,为基层培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成就河南口腔的伟大梦想。我校口腔系经过基层调研,现将专业技术能力总结如下。

掌握口腔疾病的病史采集,口腔检查及病例书写

掌握牙体牙周以及口腔颌面部组织结构特点

掌握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原则和诊疗技术

掌握口腔常用材料性质和作用

掌握口腔常用药物的药理和应用

掌握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

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体格检查的方法

掌握全身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掌握无菌术、心肺复苏等急救常识

掌握牙体牙髓、牙周、粘膜疾病的基本治疗方法

掌握牙齿拔除术,牙槽外科手术

掌握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常见的修复方式

2.创业能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在现阶段全国经济不景气,中国GDP增速首次突破了7%的大背景下,鼓励创新创业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毕业生能通过创新创业开辟一条新通道,在这个开放有规则的社会和市场里,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展自己的人生,获取更好的生活[1]。

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综合改革建设

1.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基础满足个体需求的课程设置

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一名医学毕业生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考试,是国家医师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口腔医学作为更具实践操作性的学科,其执业医师考试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实施十年后,2009 年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不仅增加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同时评分标准也更加细化和规范。因此,我校口腔医学教育应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由专门研究执业医师考试的教师负责分析执业考试执考点以及权重分,并且以此重新定义教学课程标准以及各科以及理论实践技能的课时分配。两年课程根据需要进行优化组合,将综合英语纳入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自身发展目标以及规划进行选择。同时适当增加解剖病理等医学基础课程的比例,为我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增设口腔设备学、口腔市场拓展与营销、河南各市文化集锦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了解口腔医疗行业现状、个人创业奠定基础。

2.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系结合本校以及河南省实际情况出发,在实习阶段,通过带教老师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使创业教育贯穿整个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医院以及门诊的运作管理当中,激励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并邀请国内外创业的成功人士,行业专家做创业方面的讲座。

3.教学模式方法的调整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课程任务量繁重,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书本上的重难点,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所在。我校口腔医学系制定了临床见习--理论讲解--实训室操作--生产实习互相渗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前了解,实训操作后让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帮助学生理解。为学生以后临床执业以及应对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制定了每一学年的的临床见习规划,返校后进行见习交流。

口腔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护理学 应用

理实一体化作为职业学校的一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学校专业教学目标与现代企业用人要求达到高度一致,因此,应该在职业类学校全面推广。近3年来,我校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实施背景与目标

《护理学基础》是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涵盖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对培养护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有着至关的作用,是护生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必需的知识储备。在护理学科迅速发展的当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陈旧的教学内容(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的讲授法为主的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成为社会需求的符合职业标准的技能人才,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2010年,应教育部两文件要求,职业学校“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护理专业教师深入医院进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根据企业需求的人才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卫生人才。

二、实施过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设定教学任务,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从教学内容、教学设备、教师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创新,从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具体实施如下:

1.构建一体化教室

一体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我校新建的护理实训中心,建筑风格、装饰装潢、仪器设备的布置最大限度的仿真医院护理工作环境设计,集教、学、做等功能为一体的教学基地。共设有一体化教室8间,模拟病房16间,模拟护士站、ICU等。同时,将医院人文文化引入,发挥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此外,我校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综合门诊部)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临床见习、实习的机会,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到临床实践学习搭建沟通的桥梁。

2.打造一体化教师

一体化教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我校与多家医院合作,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打造一支精炼能干的、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年来,我学科选派多名专业教师深入临床,进行专业知识的“充电”与更新。同时,以护理20班作为实验班,聘请海南省人民医院多名资深护士长作为兼职教师任课;定期召开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的学术交流会;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编制“一体化”教材

经过反复的调研、论证,我校专业教师邀请临床专家共同编写《护理实训一体化教材》校本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该教材划分为9大模块,19个护理项目和61个工作任务。教学内容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接近企业工作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高度结合。教学过程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工作任务,达到学习知识点的目标。

4.教学方法的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方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等。

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与课堂设计过程,灵活采用一种或多种,使教学内容直观化、感性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课堂内容。

5.应用“一体化”考核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本门课程的考核范围和难度。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掌握程度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制定了“343考核评价模式”,总评分由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平时考核三部分成绩组成,各部分的比例为3U4U3,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以任务“为昏迷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为例,具体的步骤如下:

1.引出项目,明确任务

任务:为昏迷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即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引出课题:口腔护理,引起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化。

2.制定方案,明确步骤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即明确完成项目的操作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查阅相关书籍与教材,观看口腔护理视频,制定完成口腔护理的流程图。

3.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高能力,小组选派代表在昏迷患者身上实施口腔护理。

4.检查评价,完善方案

教师应用一体化教学法,讲解口腔护理理论知识与示范口腔护理操作,小组内、小组间的相互检查和评价,来优化完成项目的方案。

5.巩固训练,总结提高

学生自主选择薄弱环节进行巩固训练,教师巡回指导,师生共同探讨;课堂总结提高。

四、讨论

首先,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将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此模式适用于当前中职生现状,直观形象,充满趣味的课堂可以帮学生摆脱枯燥无味学习,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求学欲望,提高其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实施一体化教学3年来,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在不断创造佳绩。在全国护理技能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年年创新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6%。可见,一体化教学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理实一体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难度: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时间安排不妥,课程设计不合理等。因此,不断探讨、充实、完善并发展一体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卫生人才,是每位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梁俊燕,曹梅琴.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2):936-938.

[2]卞加花.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