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博士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学博士论文

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1

1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及研究方法是财经管理类诸多专业课的基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启发学生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指导他们如何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微观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础课程,也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主考课,关系到学生考研的成败。

2二本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2.1学生素质整体下降,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背景下二本院校学生的平均素质降低。中学教育中高密度、被动式接受教育的过程使学生们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意识,课程学习完全依赖老师讲解。过早地文理分科,使学生们没有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理科生怕文字描述、惧怕记忆基本概念和理论,对经济常识的了解较少;而多数文科生不具备简单的数理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2高校对教学不够重视,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弱

二本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也越来越看重学历与科研,引进的几乎都是来自研究型大学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这些教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明显不足。虽然二本院校重视日常教学管理,但多数留于形式,教师只要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严格考勤,保证不出教学事故即可,学校找不到合理的指标体系去衡量和监督教学效果。学校的教学奖励与职称评定等也与日常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挂钩。在这种体制下,教师既没有努力钻研教学的动力也没有提高教学能力的压力。

2.3微观经济本身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繁多的特点。教师要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讲清楚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模型、图形等理论已经很不容易。微观经济学中假设条件太强太多,很多原理只有在严格的假定才能存在的,这些条件的假定与现实的经济世界相差甚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很怀疑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在理解消化模型上有一定难度。

2.4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

二本院校经济学课堂中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授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教师唱独角戏,教与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逐年扩招使得各高校师生匹配比例严重失调,生均教学资源数量在减少。教师通常一学期要上几门理论课,每门课的人数又非常多(课堂人数一般在九十人以上),基本上只能采用大班上课,这种条件下不仅教师上课辛苦、课堂纪律很难控制,而且师生讨论和互动时间少,教学效果差。

3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

3.1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的选择教学内容

为解决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而不是不顾学生的专业需要一股脑的灌输全部理论。比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讲解一些基本的理论、注重理论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使学生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经济现象;而对于经济类的学生要求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模型分析和内容更全面,而且要配套各种类型的考题进行学习。对于考研的同学,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群,除基本理论之外还要补充一些经济思想史,让他们对不同流派的理论体系有个初步认识。

3.2多种教学方法配套使用以提高上课效率

在教学中对概念性的内容教师可举一些生活中每天会接触的商品进行解释,而对于基本原理比如弹性、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等理论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学生的兴趣和效率。

3.3改变单一的职称评审模式,有效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新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改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状况,二本院校在职称评定和教学奖励的过程中要更多的体现教师日常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考虑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

3.4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及其他网络资源

微观经济学内容多,原理、图形、理论模型复杂,加之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好,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借助多媒体设备。此外教师也应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比如在网上寻找最新案例让学生分析,利用网络给学生布置作业,并在网上批改作业等都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难掌握的模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给学生推导过程,指导学生课外学习。

3.5注重对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考察

二本学校为提高课程的过关率,对教学的考核通常是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期评成绩。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是依据学生有没有到课、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及上课有没有违纪,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形式化,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常出现学生为了捞到平时成绩,人在心不在,作业自己不做抄袭别人的,甚至还有请人代课和作业交差的情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理论的学习,应该通过理论运用能力的考察来评定其平时成绩。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汤向俊.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改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

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2

一、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运用分析

人力资源招聘的过程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也是开发和管理六个模块当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招聘对于单位和企业来说都具有不能够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但是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是需要有效运用人事管理经济学才能够有效完成的。在实际的管理经济学中能够将劳动力的产出和花费通过边际收益和费用充分的表示出来。相关的单位和企业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都会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加以有效的分析和研究,然后获得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指数,通过对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消费平衡发展,进行相应的招聘。通过对于单位和企业的这样边际收益和消费之间存在的变量加以分析能够获得是否应该进行招聘。因此,在实际的人力资源招聘当中,应该加强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方面的认识。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看出,在人力资源的招聘当中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应用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正确的认识和掌握相关的内容,同时,应该在企业当中树立一种重视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意识,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重视,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和学习以及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更加有效的开展人力资源招聘等方面的工作,企业应该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员工对管理经济学当中的内容加以有效的学习,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经济学意识,促使人事管理经济学能够在实际的人力资源招聘当中充分的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运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单位还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都在不断的提升和变化当中,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等方面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变化。因此,不管是在单位还是企业当中,对于人员的培训等相关的工作都已经成为了当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而这些对于单位和企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通过相关的培训能够更好的提升员工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很多的单位和企业在对人员进行培训之后经常会出现一种人员流失的现象出现。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单位和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和掌握人事管理经济学所造成的。但是,如果单位或者是企业通过针对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培训理念和边际收益以及消费等方面的掌握,就能够很好的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单位和企业应该通过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充分运用增强对于员工培训制度和形式的改善,有效的转变这种现状,进而能够做好单位和企业等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因此,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培训当中,应该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当中增强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有效应用。不管是学习还是重视人事管理经济学当中的内容,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等相关工作。在实际的人力资源培训当中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运用到人事管理经济学。也可以这样说,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当中应用人事管理经济学,因此,单位和企业应该在实际的培训当中重视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应用和落实。在每个环节都应该充分的渗透相关知识加以有效的指导,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相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仅应该这样,还应该制定相关的监督制度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等,按时的针对单位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增强人力资源培训当中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有效运用。

三、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运用分析

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与有效的、科学的薪酬制度体系紧密联系,员工的利益与薪酬紧密相关,不管是单位还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酬等相关问题,同样这不仅是对于员工的生活保障,还是能够有效的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关键性体现。良好的薪酬体系能够充分的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工作忠诚度和积极性,进而能够促进其发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对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两个方面。不管是单位还是企业,都希望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对于薪酬相关的制定能够通过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应用获得满意的效果,并且还能够更好的提升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进而能够有效的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将人事管理经济学当中较为重要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制定出最佳的薪酬体系,进而能够促进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有效发展和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应该构建人事管理经济学能力要求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队伍。在人力资源的发展当中与人才的支持紧密相连,所以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当中的应用也与人才的支持紧密联系。当前,我国的单位和企业当中相关的人力管理人员缺少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因此,单位和企业应该都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队伍,促进人事管理经济学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并且能够定向的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同时,还应该增强对于人事管理经济学的认识和学习。通过这些方法,构建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才的优秀队伍,促进单位和企业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经济学本身不仅仅是一门经济学方面的学科,针对单位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应该将人事管理经济学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当中更好的应用,并且做好相应的开发和管理等相关工作,促进单位和企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经济学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1]国光虎.经济发展视角下城镇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9(05):33-35.

[2]李林雪.人工智能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03):98-99.

[3]赵曙明.时代巨变中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编辑部专访赵曙明教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35(11):6-11.

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3

从“单独二孩”到“渐进式延迟退休”,他研究兴趣广泛,不设;从“不是仇富而是仇不公”到“中国养老不缺钱”,他的观点总能一针见血、正本清源;年过而立才涉足经济学研究,他自嘲是“半路出家”,却不到10年就收获了中国经济学界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车伟。

“我从没想过能上大学”

1964年10月,张车伟出生在河南。然而,他的祖上既不姓张,也不是河南人。“我祖籍在山西高平县,祖上姓韩,家里是地主。当年的时候,爷爷听到风声‘跑’到了河南。之后,我父亲打听到我爷爷在河南教书,也跟去了。”上世纪50年代末,张车伟的爷爷在河南去世,他的父亲接了班,继续在村子里教书,又在当地找了贫农出身的妻子。“我爷爷一直认为大学生的地位是最高的,他的遗愿就是让我父亲考上大学。1958年,我父亲高中毕业,成绩不如他的人都上了大学,他却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落榜了。”

“父母不希望我因为出身问题受到影响,于是让我随母亲姓张,但我父亲还是有点不甘心,苦思冥想,想出了‘车伟’这个名字。按繁体的写法,‘伟’连在一起与‘韩’形似。尽管我不把‘车’写成繁体,但一直读作jū。”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伤痕。

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张车伟根本没想到自己还能上大学。“那时候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恢复高考的时候,我在读初中。后来高考了,要报什么专业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习好的当然都要学理科。又不知听谁说学生物有前途,我就填了生物系。”

由于高考失利,张车伟16岁那年进入了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学的内容和医学很类似,研究动植物、做解剖等,我不是很喜欢。大二的时候听说还能考研究生,我觉得简直太好了。”把研究生考试视为改变命运的关键,张车伟仔细阅读了招生简章,选择了与本科专业相近又有距离的“科学哲学”专业。

“当年考研究生有三个科目,哲学原理、英语,还有一个叫做‘数理化天地生’的综合考试,要求知识面非常广,我印象很深。除了英语之外,另外两科我都不用花特别大的力气准备。”依靠大量的阅读和反复的记忆,张车伟在研究生考试时英语科目拿到了70多分。“中国人民大学那届一共招收了200多个研究生,按英语分数高低分了10多个班,我被分到了成绩最好的1班。”

然而,上第一节英语课,张车伟就发现自己一句都没听懂。“从这时起我就知道,我的英语虽然考试很好,但却是‘哑巴英语’。”

1987年毕业到社科院从事人口学研究以后,张车伟经常找机会练习英语。“社科院和国外的交流很多,也很鼓励我们参与各种培训。记得当时到第二外国语学院培训,遇到了不少外国人。我一见外国人就主动和他们聊,大概过了半年,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半路出家”研究经济学

现在回过头看自己的经济学研究之路,张车伟深深地感到,他其实“占了英语好的便宜”。

1996年,一家叫做温洛克(WINROCK)的国际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中国举办了第一期纯公益性质的博士培训项目:延请美国名校的经济学教授,完全按照美国的教材和课程设计,为从全中国农业经济博士中选拔出的30余名学员授课。

彼时,不满32周岁的张车伟已经在社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同时准备攻读社科院研究生院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虽然我研究的不是农业经济,但时任所长蔡当时在搞农业经济研究,是他推荐我去参加这个项目的。”

就在博士培训项目选拔前1个多月,张车伟拿到了Willis L. Peterson主编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本英文原版参考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经济学。

“我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考试用的又是全英文的教材,从笔试到面试也全是用英文。”张车伟回忆,“当年面试的考官都是大牌经济学家。我还记得考试小组的组长叫D. Gale Johnson,是芝加哥大学经济系主任,也是林毅夫的导师,曾经多次获诺奖提名,那时候已经80来岁了。”

考试结果令张车伟大吃一惊:他居然在众多专业学生中名列第一。“当时真的很高兴,也奠定了我后来学习经济学的信心。”

张车伟之所以能在选拔中拔得头筹,是因为当年国内外经济学研究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确实没受过经济学专业训练。但实际上,当时中国的经济学和西方差别很大,我们国内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都是政治经济学,也不比我多学了多少专业知识。否则,这么短的时间,我怎么考得过学了好多年的人?”

在接受温洛克项目培训的两年时间里,张车伟不仅掌握了西方经济学理论,还接受了先进研究方法的训练。“当时,国内基本上没有人做经济学的计量分析。但我们学完以后,掌握的知识、方法和国外的博士完全一样。等到我写博士论文时,对方法的运用已经很规范了。我非常感激这个项目,让我真正地受到了经济学的训练。”

2000年,张车伟前往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与他搭档研究的两位青年学者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我一直在想,半路出家做经济学研究到底行不行?我和别人差的有多远?心里真是没底。后来和他们交流,无论是思想还是方法,都觉得聊得来,他们也很认可我。这个对我的影响很大。”

在美国期间,张车伟主要从事健康经济学的研究。其博士论文《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研究的就是中国贫困地区的营养怎样影响其劳动生产率,“当时我用的资料,就是我的外国伙伴在中国做的调查”。这篇研究后来发表在2003年第1期《经济研究》上,还获得了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那时是《经济研究》杂志推荐申报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能得奖我也觉得很意外。”

从1996年5月开始学习经济学,到2005年9月获奖,张车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一步一步迈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殿堂。“我总结,之所以能获奖,是因为我在一个方面研究得很深入。”

不过,现在张车伟已经不再把自己的研究局限于某一个领域了。“社科院的定位是思想库、智囊团,这要求我们必须时刻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

张车伟告诉《经济》记者,他现在最关注两个大问题。“其一是中国的城镇化。当前中国城镇化的度量,依赖的是行政统计,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估办法。这个领域,我从10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最终我希望能做到,用卫星照片把中国每一个城市的边界解析出来。然后再来定义,上面到底住了多少人。这些人才是真正城镇化了的人。初步得到的结果,比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化结果稍微高一些。”

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4

11月8日下午,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岭南堂三楼陈荣捷演讲厅作了一个关于融资融券的演讲,好久没有登台作演讲,还是有些紧张,不过还好,毕竟是自己熟悉的话题,同样把真名隐去,就用博客统一的名字:谷雨!好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说来也是跟证券行业有关吧,最早是关于一个公司股改的时候,用的一个笔名——“因为股改的原因用的笔名”;最为重要的是因为想起来一句话:“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还有一句话:“庄稼不得年年种”。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有了这个名字。不过可惜的是:博客这边的庄稼地自己经常让它荒芜了。把记者的笔录张贴在这里,算是一个纪念吧!听说网络上最近一个“北大一流女”批评广州没文化,呵呵,不作评论了,不过我还是以登上中大的讲台为荣!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现场的听众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金葵花南都理财论坛的现场,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是融资融券启航—更暴跌?大反弹?我们认为两个很大的问号,代表我们现在专家学者或者是现场观众都会带着疑问的态度对待融资融券的问题,甚至我个人觉得大多数的投资者跟听众可能对于融资融券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一点迷茫,我们今天就会请到两位实战派专家委我们现场解答融资融券的问题,还有融资融券对我们市场走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都会在现场跟大家做深入的探讨。

???从10月5号中国证监会公布即将试点融资融券的试点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但是我们市场并没有迎来大家期盼的大反弹,从2200点一路下滑跌1700点,最近一个星期在1700点上下做震荡,未来市场究竟是反弹还是会继续下滑,我相信广大投资者都悔恨关注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两位专家就会结合融资融券的问题,为大家做深入的解答,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两位专家:

???广发证券融资融券部谷雨博士后

???招商证券(香港)董事缪英源先生???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张博士,他演讲的主题是:“融资融券-制度性创新”,我简单介绍一下谷雨博士后,经济学学士、产业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8月进入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广发证券博士后工作站从事金融学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研究。2006年8月,博士后出站后,先后进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和广发证券融资融券部,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发表多篇关于融资融券文章,2008年出版个人专著《中国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研究》专著一部。

???谷雨:大家下午好!感谢主持人刚才的介绍,博士后不是一个学位,只是说明一段经历,当时正是因为融资融券这个课题才进入这个行业,虽然之前在校的时候有一些了解,但是也可能跟大家一样,对这个课题从一无所知慢慢到熟悉一些,刚才主持人也说,是实战派,国内还没有开,所以我还不是实战派,刚才和缪先生说过我这边还是纸上谈兵,他才是真正的实战派。

???今天的题目是中国资本市场一项基本制度创新,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创新如果在我们学校里面来看,都是要求比较高的,特别是大家如果做论文的话,创新也是很难达到的要求,大家无论是硕士论文还是博士论文,都要绞尽脑汁想出几条创新来,但是这项制度如果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也算一项制度创新,从融资融券制度来讲不是创新,因为在成熟市场都已经有过很多经验,而且是一项基本的制度,所以从严格学术意义来讲不是创新,但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本来制度创新就比较少,对于整个交易制度来讲的确会带来一个转变,正如大家听说的,流传比较多,以前证券市场只能做多,上涨的时候赚钱,如果制度推出来之后,下跌的时候也可以赚钱,大家最普遍流传的关于这个制度的解读,严格意义来讲这个制度还是有一些问题的,跟通常理解也不是很一样。

???这个题目列出来融资融券启航之后更暴跌?还是大反弹?这个大家都是关心的问题,可能最后的答案跟大家的想法有一些差距,从一项交易制度来讲,从管理层角度来讲都应该不是说会推出使市场更暴跌的制度,或者使市场保障的制度,还是从市场完善的角度来说的。

???正因为与这个课题结缘,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之后可以跟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看一张图表,跟融资融券联系不大,但是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一张图片,因也是我最近找到一张图片,列举1825—2007年没有标普指数回报率,从整个股市180多年美国股市涨跌幅来看,真正暴跌40—50%的年份只有1931和今年2008年,涨幅比较大就是50—60%是25年,列出报表的意义如果把06、07年涨幅放在中国资本市场,大家都希望像美国华尔街之前走势一样,不是去年次贷危机以来的情况来看,对照这张报表从涨幅来看,就是06、07年涨幅在图表右侧还是要有一段距离的,当时一段涨幅只有50、60%,我们06、07年已经远远超过了,在断点还有很远的距离,08年跌幅70%是在左边,也是很远的距离。从这张报表来看,从过去两三年来看已经经历了美国市场最惨和涨幅最多的两个时期,经历过去这两年,剩下的时间也就是在填充中间的这些年份—收益率,从概率商来说再暴涨和暴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在美国市场180多年历史中最多的年份是在10%以内涨幅有45年,从概率来讲这个是比较正常的。所以看到这个报表把这个报表直接发送整个公司领导那里,说了最后一句,我们已经用两三天的时间经历了美国100多年的暴涨和暴跌的阶段,剩下100多年我们都可以宠辱不惊,基本上经历这两年,剩下的事情都是不会有这样大的涨幅和跌幅。我觉得这个表格是很有意思的,从长远来看对市场有信心的一个表格。

???接下来具体讲一下融资融券,列了几个问题,把这个制度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留出时间大家共同来交流。

???关于融资融券,借助于现在媒体的宣传和介绍,和大家对资本市场的关心,大家都非常了解,最通俗的来讲,融资比较好理解,简单来讲就是借钱或者是你本来没有那么多资金借来更多的资金来购买股票,这样借钱首先是来源于对市场上涨预期的判断。融券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之前做这个课题的研究,但是都问我具体是做什么工作,我觉得如果用很专业的语言来讲也很难说明白,最通常的理解对市场有下跌的预期,而你手头的股票虽然只有一定额想获得更大的收益,可以从市场上如果有人愿意把本来要长期持有的证券借给你,你可以直接卖出,等下跌之后再用一个更低的价格买入,最后把证券再还给你借助的借助方。这样说比较难以理解,我跟朋友讲了一个通俗的书法,比如邻居家有一辆新的自行车,他最近不用,但是你觉得这个自行车价格会下降,你就可以把它借过来,在他允许的情况下又把它卖掉,价格下降之后又买一辆新的自行车还给他,也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这个是比较形象的理解,银行就是做资金的借入借出的证券,证券公司就是做股票买卖的中介,像我们将来融资融券部做的也就是一个资金和证券借入和返还的中介,和自行车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国《证券法》之前一直禁止这样融资融券的业务,大家都听说过包括在市场上的人都知道,尤其三方监管之前有一些地下融资活动,那样的融资严格意义来讲并不是通常我们理解的融资和融券,不是政策的制度安排。在05年新的《证券法》颁布之后142条规定:证券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整个推出背景:对以前没有这种制度的修正。第二05年我们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当时我个人认为也是作为保证股权分置改革顺利进行的措施,但是因为后来股改进程的原因所有的创新也都停止了,刚才主持人也讲今年在国庆之后证监会说从紧也有媒体报道又暂停,专家又澄清没有暂停,但是从规则来看,当时在06年已经把这几项规则都制订清楚了,我列几个规则当中对这个业务有一些细致的介绍。总体来说06年所有的基本大的方向和整个准备工作已经万事俱备,但是这个业务一是一波三折包括广发证券一直在准备,当时十几个人,由各个部门组成融资融券小组对这个问题持续跟踪,从证券公司角度来讲,这个业务也是不断跟踪的,不是很仓促或者很突兀的一个业务。

???大家说的融资融券是说市场的比较多的,如果学术的文章经常用证券信用交易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等同的,在狭义上来讲,信用交易属于不加证券两个字大家理解,不涉及到直接交易,而加上证券信用交易可以具体划分为融资和融券,没有那么多本金或者手头没有那么多证券还可以做那样高恶毒的交易情况。如果具体划分来讲,有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也有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我们现在规则当中通常理解的是证券公司也就是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因为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将来可能是下一步的方向,包括如果向国外证券金融公司,券商再提供融资融券会使业务进一步放大,但是从现在来看整个的来源主要都是在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

???股市在上涨的时候也能够赚钱,下跌的时候也能够赚钱,这样的说法可能说对了一半,首先对的前提是看对了方向,如果走错了方向损失也是比较大的,如果上涨的时候赚钱说明你做了融资业务,也就是说用一笔很少的资金做了一个看多的业务,如果看错了方向,如果你所选的股票是下跌的方向,并不一定是大盘的方向,所以上涨的时候可能亏的更多。下跌的时候也能够赚钱,你做了一个融券业务,而市场的走势正如你的预期一样在下跌,这样的确是可以赚钱的,如果跟你的方向相反,可能要比现在买卖亏的要更多,下跌的时候即使市场下跌,你买的融券卖出的股票上涨的话也是会有损失的,这种损失由于杠杆作用放大。所以我只能说如果有人跟你介绍融资融券,包括将来我们可能推广的时候也会这样宣传,但是肯定会加上一个风险提示: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这个业务的确是上涨的时候能够赚钱,下跌的时候也能够赚钱,但是在上涨的时候也会亏,下跌的时候也会亏的更多的业务,里面会有一些丰富控制,这个是细节的东西,不能影响仅凭这两句对融资融券制度简单的下结论。

???(PPT放映)一个形象的说法,因为现在我们开的口子比较小,主要是从证券公司手中融资,证券公司自然有关资金和借贷资金,从管理层的要求来看,主要是自有资金,借贷资金是一个方向,也包括开展业务之后,管理层比较放心,对这个业务有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增加,现在主要是控制在自有资金的水平,客户从证券公司借来资金,购买股票,前提是你对某一只股票或者是你想要买的标的上涨的预期,从理想状态来说,股票上涨之后卖换来更多的钱,自己留下一部分,把证券公司借来的钱再还给证券公司,完成这样一个交易过程。

???融券主要控制在证券公司自营证券,还没有证券公司外借证券,从国外模式来讲这块的模式各个国家也不太一样,范围要比我们广泛的多,这一点也注定了用证券公司自有的资金的规模不是很大,如果通常理解主办方题目来讲,如果规模很大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市场暴跌或反弹,但也未必。按照现在中国这样一个逐步试点,从严从稳监管思路来看,我个人认为开展这个业务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从证券公司自营证券里面有一个额度,后面也会讲到哪些标的证券证券公司可以列出来借给你,预测这只股票会下跌,但是手头比如说有一部分或者根本没有这部分证券,付出一定的保证金比例,然后把这个股票卖掉,还没有的时候通过借来证券把它卖掉,换成现金,现金会放在专有帐户里面,如果你的标的证券价格真的如你所预料价格下跌之后再买回来,主要是赚中间差价,然后再把所借来的证券还给证券公司,因为你是先借掉后卖出的,一买一卖完成这样一次交易,你赚的还是中间的差价,所以融资和融券虽然都是连在一起来说,事实上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目的都是为了赚取中间的差价。

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5

内容摘要:放松规制是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改革与发达国家相比又有许多特殊性。本文从三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的特殊性。并提出了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改革要分层次、分步骤进行。

关键词:放松规制 特殊性 层次性

放松规制是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在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放松规制,让市场经济机制在更多的领域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OECD,1997)。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石油及天然气输送、煤气、自来水等垄断产业的规制出现了放松的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美国、英国的带领下各个国家纷纷效仿,各国政府纷纷对本国垄断产业与公用事业放松规制、引入竞争。改革使得传统垄断产业焕发生机活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OECD主要国家从1982年开始了大规模放松规制改革历程,主要垄断产业的规制指数不断降低,由1982年的5.07下降到2003年的2.22。

我国也对垄断产业不断进行改革,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垄断产业改革模式与路径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果从1980中国电信产业放松规制开始算起,中国垄断产业改革已经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电信、民航等产业旨在培育竞争市场结构的分拆重组改革得以大规模推进。经过多年的改革重组,部分垄断产业初步形成了多家市场主体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缺乏战略性设计,具有偶然性、非连续性、不彻底性、反复性和非路径依赖性等特点(余晖,2000)。我国垄断产业改革还刚刚起步,效果还不显著,与竞争目标相联系的众多深层次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还制约着改革的深入。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任务。垄断行业竞争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竞争型的市场结构,使运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同时还需要高效的规制机构的科学规制。因此,今后我国垄断产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放松规制并重塑科学、高效的规制体系。

中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特殊性

虽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垄断产业与我国垄断产业一样都面临放松规制的抉择,但是我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改革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更多的特殊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是在较低进入壁垒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些国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特点是通过市场拆分与放松价格规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提高生产效率。而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背景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改革是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的;是在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国有企业仍是主体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政企没有完全分开、行政垄断还十分盛行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进行的。

我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垄断产业是在民营企业占主导的情况下放松规制的;而我国是在国有企业占主导的情况下放松规制的。美国垄断产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是政府规制下的民营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垄断产业也主要采取国有企业的形式。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自然垄断产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政府把国有企业作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工具,忽视其赢利性。国有企业固有的一些弊端,如政府可以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缺乏决策权,导致这些国有企业的低效率。20 世纪80 年代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授意下开始对垄断产业进行民营化改革,垄断产业的大规模放松规制的改革才正式开始。由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思想与体制的影响,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一直是国有资本最集中的领域,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企业占主导,国有企业的一些固有弊端十分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垄断产业改革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改革难度很大。我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改革首先会受到传统观念的抵制,其次会遇到在位国有企业等既得利益者的反对。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垄断产业是在政企分开,规制机构具有独立性的情况下放松规制的;而我国是在政企没有完全分开,行政垄断还十分盛行情况下放松规制的。美国与英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垄断产业都拥有独立的规制机构,政企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分开的。美国、英国在立法、司法、行政的分权使规制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规制机构较少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干预,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垄断产业的经营企业进行规制。规制机构与垄断产业运营企业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仅仅是规制与被规制的关系。以英国电信产业为例,1984颁布的《Telecommunication Act》对电信规制机构OFTEL(现在更名为OFCOM)的职责做了规定,但是没有关于对现有企业实施特殊优惠的要求。

一般认为我国规制机构的目标是多维的。我国规制机构主要有三个目标:提高社会福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实现自己的预算规模最大化。这必然会导致在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过程中,规制机构的角色会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规制机构不同。由于规制机构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的特殊的“父子关系”,规制机构与垄断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政企同盟”,规制机构的行政垄断十分严重,其突出表现就是“国家利益部门化”(杜钢建,2005)。规制机构在高举“国家利益”旗帜下,为本部门、本产业谋福利。而这种行政垄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其他企业进入的严格规制或者对新进入企业的歧视性规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改革进程评估与展望―2006’中国改革问卷调查报告”中也发现政府利益部门化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在调查的356名专家中,64.59%的专家完全同意这一判断;29.46%的专家基本同意这一观点,这两项合计占94.05%。

我国垄断产业改革是在经济转型、社会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背景下进行的。我国垄断产业的规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垄断产业的规制产生了许多问题:企业低效率、国际竞争力较低;规制机构的腐败与低效率;垄断行业员工收入过高;垄断企业产品的高价格与低质量等问题。由于这些垄断产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引起了国家、规制机构、垄断企业、消费者等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并且这种冲突愈演愈烈。根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05年面向专家进行的中国改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利益集团已经成为掣肘我国改革攻坚的主要因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05年面向专家进行的中国改革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的专家认为制约中国改革攻坚的主要因素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进行的“改革进程评估与展望―2006’中国改革问卷调查报告”中对“2007年改革攻坚的重点任务”一项的问卷调查发现,58.12%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认为国企与垄断行业改革将是2007年改革重点。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对我国2006年垄断行业改革所获得的评价最低:66.28%的专家认为没有进展;10.95%的专家甚至认为有所倒退。

中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层次性

由于我国垄断产业的特殊性,目前阶段下,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过程应当是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所处的环境、自身特征及改革阶段与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有着许多本质不同。这就决定了不能照搬国外经验,特别是在改革初期阶段。国外垄断产业改革的关键点、重点及难点可能不是我国目前阶段垄断产业改革的关键点、重点及难点。我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改革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结构拆分的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价格规制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更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目前,我国垄断行业改革的重点不是这种结构性拆分及价格规制问题,也不是规制机构的独立性问题。我国垄断产业症结在于政府对这些国有垄断企业的过度规制,特别是过于严格的进入规制。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没有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而仅仅靠内部进行的结构拆分是不可能真正形成有效竞争的局面。我国垄断产业放松规制最主要地并不是放松价格规制与投资规制,而是要首先放松进入规制。

层次一,在价格规制与投资规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放松进入与退出规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自由进入,并对这些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事实上,消费者对大部分自然垄断企业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如果在没有形成竞争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先放松价格规制,那么垄断的国有企业就会顺势提高产品或服务价格,“掠夺”消费者剩余。上世纪80年代,我国垄断产业放松价格规制后价格普遍上涨就是一个有力证据。只有放松进入规制形成了竞争的市场格局后,在位国有企业迫于竞争压力,才能保证放松规制后的价格不会提高。另外,市场竞争的前提是自由进入。从某种意义上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就是一个政府放松规制、竞争规则逐步形成的过程(张维迎,1999)。在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的主要任务是反寡头企业的反竞争。但对中国这个处于转型中的国家来说,最为严重的反竞争行为似乎不是来自企业本身,而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政策或者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串谋(张维迎,1999)。因此,只有放松进入规制才能有效遏制规制机构与在位国有企业的串谋,建立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的规制体系。

层次二,在放松进入规制,形成竞争市场结构格局的基础上,再逐步放松价格规制和投资规制。市场经济的一个必然要求就是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拥有制定价格的权利。国外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放松价格规制。以美国航空业的放松规制为例,1978年出台的《Airline Deregulation Act》对价格规制进行了放松,允许航空公司自由定价,1989年全面解除价格规制。在放松规制后,民航委员会不再对航空公司的票价实行规制。价格规制放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公司为了招揽乘客、争取市场纷纷降低票价,1976年―1993年期间,航运价格下降了1/3。1976―1982年间,虽然美国国内油价上涨73%,使航空公司平均成本上升了15%,但是每客座公里的平均票价仍下降了8.5%。目前,在我国最重要的问题是国有经济一统垄断行业,民营等其他类型的企业无法进入,导致国有企业没有竞争压力,效率低下。在放松进入规制,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自然垄断产业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后,我们再逐步放松价格与投资规制,让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的实体。事实上,价格不会自动回归合理价格,只有当竞争局面形成后,才能回归合理价格。

参考文献:

1.Laffont.J-J,2005,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OECD,2005,Regulatory Reform:Experience from OECD Countries,OECD, Paris

3.刘世锦.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如何深入[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王学庆.管制垄断: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5.余晖.受管制市场里的政企同盟:以中国电信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0(1)

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6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创新;技术溢出

作者简介:裴填(1967-),女,河南郑州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经贸学院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研究;高运胜(1971-),男,河南信阳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暨国际经贸研究所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服务业集聚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五期)、上海市教委课题《产业转移与上海生产业布局研究》(06MS041)和上海高校选拔培育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06SYQ36)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031-04 收稿日期:2009-06-18

一、引言

当前我国很多产业集群是为了吸引外资,是依靠提供优惠政策的政府主导型“外生型”或“嵌入式”集群,表面上看只是企业在地理上集聚,大多都仍处于集群的低级阶段,即处于成本竞争向创新型集群转变阶段。产业集群内的外资企业尚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技术扩散和产业关联的产业链网络,缺乏植根性(王辑慈,2001)。集群内核心企业实际上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阻碍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动机和行为;同时集聚区或者产业集群采用等级制组织结构,降低了各行为主体对迅速变化的市场技术条件的反应能力,企业与创业中心、科研机构、大学、金融机构、服务咨询机构也没有形成互动的创新网络,阻碍了企业和研发中心之间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减少了创新机会,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魏江等,2006);另外产业集群内各类中介机构通常自身规模较小,灵活性不强,且没有形成相互分工协作关系,导致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益偏低,制约了中间服务机构在创新中本应发挥的作用。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既是随着制造业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化发展而将非核心功能外部化的结果,也是知识取代物质成为生产过程关键要素的过程。传统理论通常认为服务业只是技术的被动使用者,而不是创新者,但是这只适用于一般服务业,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而言则不正确(Win-dram et al,1991)。由于知识技术密集型特征使其成为创新系统中知识产生来源和传递节点,且在服务客户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知识创新,并通过新技术开发、促进知识流动和改变创新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且促进了区域知识的扩散。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外溢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知识密集服务业(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KIBS)主要表现为信息服务、商业服务、金融保险业等,是生产业的核心和高端部分。作为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现代服务产业。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中间投入特性,知识密集服务业是一种经济中的中间投人,用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高度的交互性(Miles et al,1995)。从参与产业集群创新过程来看,一方面通过自身学习,为集群内企业输送知识,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知识技术能力,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另一方面集群内部企业间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合作,外包部分服务功能,提高产业关联效应。

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构成要素中,主要是相关企业和其构成的网络,核心层次为制造业和服务业,辅助层次为从事知识生产的集群知识基础设施,包括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它们均是在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中产生重要作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存在加强区域科技机构的扩散能力和区域组织的创新能力,既增强集群内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又增加知识扩散能力,促进集群内知识在不同企业或者机构间的流动和整合,并带动系统内知识的进一步生产和应用。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两个方面的角色。

(一)知识来源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提供的知识或者技术是产业集群系统中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起点,也是其拓展自身知识基的重要环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提供的知识来源主要起到知识的生产阶段。其主要知识可以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内部来源于企业内部或者企业间团队;外部主要来源于大学或研究机构等公共研发基础,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制造业或者服务业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也会导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客户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能够促使知识生产和扩散最大化。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虽然不是创新的主体,但是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辅助者,在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以及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方面,发挥着一种重要的“黏合剂”作用。一方面,集群的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形成了异质性网络,可以获得一些新的、异质性信息。另一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集群内企业不断开展正式和非正式交流,为集群企业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信息,即形成了“结构洞”,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本,促进了创新。

(二)知识桥梁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集群内部或者外部获取知识并对知识进行相应的整合后,即将所获取的隐性或者显性知识与客户进行知识交互,发挥将知识进行转移的知识扩散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承担该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加速集群内部创新系统各个组织之间的联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供的中间服务功能促进了集群创新主体的知识生产、整合和转移,对加速区域组织间知识流动、推动集群内部中小企业内外部知识整合,保障区域经济高速稳定发展作用显著。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充当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及相关机构之间、产业集群与政府之间的、为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的中介组织,从事的沟通、协调、公正、咨询等服务活动,其本身不从事实物性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技术外溢的机制分析

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服务范围,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成为创新过程中知识传递的重要节点,促进企业组织由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向更有利于吸收知识的灵活和扁平组织结构转变。

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通过跨国投资,既是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推动者,又增加集群内企业相互学习的机会,起到新技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知识转换和桥梁作用,促进集群内外的技术外溢。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产业集群创新中不仅扮演知识的

载体,交换器和生产者的角色,且成为集群内部和外部企业联系的重要纽带,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互动知识学习、信息交流,起到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技术性和非技术性创新的使用者、驱动者和转移者(Hauknes,1998)。这种纽带作用加速了集群内外部知识流通,弥补了集群创新系统内技术不足等缺陷,很大程度上完善了集群创新系统,促进产业集群连续创新能力。

本文借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惠宁博士论文的分析方法(惠宁,2006),基于技术溢出效应,构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和知识溢出效应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概念模型来研究集聚经济效应。

本文分析需要满足下列前提条件:

假设1:经济体,中存在两个分地区A和B,三个经济部门,传统企业T,现代企业M和创新企业K(假定M和K均为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H为熟练技术工人生产要素,L为非熟练技术工人生产要素;

假设2:与研究者正相关的因素为过去累计的知识资本和方法,且具有公共物品特征;且每个区域中的知识资本量是区域中熟练技术工人相互影响的结果;

假设3:工人j的个人知识技能随着全局经济中专利数量增长而增长,并假设个人知识(人力资本)与专利存量之间的函数为

该模型主要经济意义在于讨论在两个区域知识溢出的密度n值得大小,值越大接近于1时候,表明知识越是倾向于公共产品的特征,但是当n小于1时候,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集聚区知识溢出的速度就会加快,集聚区内企业就会加快创新步伐,且创新和新产业对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非熟练工人慢慢会增加技能成为掌握相当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工人。要想使集聚区技术溢出效应明显,则需要大量的生产业集聚在一起,降低企业间的运输距离,增加集聚区内企业各种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的机会,促进知识和技术,尤其是隐性知识在集聚区内快速传播,带动非熟练工人掌握技能的速度。

在克鲁格曼中心-结构(C-P结构)中,产业集群内部创新部门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完全可能集聚在一个区域,并随着熟练工人的集聚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分散化程度加大,集聚区内运输成本会上升,且研发部门是区域间的交界处形成强烈的吸引力,由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增长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集群内相关企业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通过网络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地理上的接近,集聚区内人力资本的流动和知识的扩散就非常容易。知识在集群内的传播速度也比较快,集群内企业通过频繁的信息交换易于进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和新企业的衍生。

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分析

(一)提高集群的植根性

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发达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的进入并没有引起技术扩散和创新,企业间没有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受到“路径依赖”的限制,旧企业不愿放弃原来的设备和工艺,甚至出现对新进入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或者“柠檬市场”现象,且在产业集群中由于信息和知识的各种接触,既会形成创新的氛围促进创新,也很容易会被模仿,“搭便车”现象成为制度变迁的障碍,也阻碍了被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

影响产业集群创新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有区位、区域创新系统、政府的角色、企业或者组织等服务对象;内部因素主要有社会关系网络、企业间信任和协作的关系、知识溢出、非正式交流、信息技术的运用、创新投入等。对于产业集群创新中起到更为重要的是内部因素,表现为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投入,更好促进企业间信任和合作的集群文化氛围,增加非正式交流引致更多的技术溢出,形成彼此依赖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大增强产业集群的植根性。

同时通过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交易专业化市场,对创新成果赋予价值并予以交易,对创新行为进行激励,能够在某种程度克服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主要行为主体,能够嵌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在构成产业集群的各个主体间相互作用和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关系总和,逐步延伸产业链,增加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有利于培育集群内企业共同的利益机制,并从内部影响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嵌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创新的速度更快,新开立企业的成本更低,极大地提高产业集群的内聚能力。

(二)提升集群的中间服务能力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还体现在中间和互补,且其本身就是信息、咨询、人力资源和商务服务的提供者,使整个生产体系进行空间协调和规制获得所需要的服务。集群的技术型服务中心通过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将外部新技术和优秀人才引入本地企业,并接受各种外部培训,促使企业提升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行业中间组织向企业提高各种商务信息服务,加强企业与外部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的联系。同时作为基础设施的运输、电信、商业、金融保险、公共事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类服务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降低交易费用达到降低分工成本的目的。

发达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通过提供较为周到全面的服务而降低地区内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创业门槛,极大地提高制造业的创业能力,很多企业可以通过外部购买来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要素和服务,包括研究与开发、员工招聘与培训、广告与宣传、营销渠道与网络建立、设备维修与保养,运输、财务与法律事务等。行会等组织可提供完善的市场环境,为企业间的交流搭建平台,新迁入企业也可利用这一平台与集群内原企业交流接触,一方面熟悉集群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扩散开来,并使产业集群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先进知识的流人为产业集群创新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支持,使创新的源泉涌动不息。

(三)改变产业集群组织形式

传统的产业集群方式主要基于Markusen的相关理论,分为马歇尔新产业区式、轮轴式、卫星平台式和政府主导型集群方式,但是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网络化和柔性专业化特征,更好促进整个产业链上、中和下游企业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导致产业集群出现虚拟化、生态化和链群化等新的发展模式。

虚拟化集群是指产业集群利用网络所创造的先进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在空间范围的聚集更强调功能的虚拟化和网络化,突破传统服务业地理范围的局限,同时协作服务业数量增加,协作的选择空间更大,并能够更快的速度成长或者转变方向;生态化集群是指集群不是企业的简单集中,而是以产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各种类型的生产业和基础产业并存,形成共生互补的生态企业集群,组织间的关系符合生态关系规律;链群化集群模式是指众多企业围绕某个特定领域纵向和横向发展而延伸形成,当集聚产生的收益大于合作的成本时候,企业会进行有效的分工,

且专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并会带动相关行业或者企业发展,产业链也会不断横向扩张;同时随着产业集聚竞争力的提升,品牌形象不断提高,集聚内的产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向高端发展,新的产业不断脱颖而出,产业链开始纵向延伸,形成链群式结构。这些组织结构变化导致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更能够适应市场变化,迅速进行产业调整,交易费用也会不断降低。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主要在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来完成,主要包括自主创新、与集群内企业或者有关机构合作创新以及与集群外部的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等,表现为与集群核心价值链上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间开展合作创新行为。但是相对于企业内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来自于外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更加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专业化特征也比较明显,效率会更高,这是导致很多企业外购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基本动因。产业集群内发达的服务提供商,通过提供专业性的知识、最新的信息、先进而周到的技术性支持等多方面途径来提高区域内制造业在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能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创新和输出同时,对整个区域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带动了区域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并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并加深了产业关联。

但为了保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必须解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溢出水平与产业集群产出效率最大化的平衡问题。因为知识溢出水平只有在特定的小范围内,并在知识产权被清晰界定和保护并被排他性使用时才能得到最大产出率,故只有产业集群内部支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产业集群吸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溢出的产出效率才会大于投入。但此时集群外部受益较小,外部性将逐渐减弱,对于集群支持力度也会降低。这些都需要很好的制度设计及构建生产业中间服务平台,促使集群内部和外部平衡发展,并在产业集群成熟期对其进行及时的结构调整,开展产业梯度转移,增加区域间长期规划合作,以便有效规避衰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