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

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文1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3年2月22日,第一届“中意土木工程可持续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召开。会议议题为中外专家介绍最新科研成果与进展,提出中国国内急需解决的技术、学习和实践相分离的问题,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此我们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的土木工程教学新体系,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能够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下面结合土木工程教学谈一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具体表现

1、当代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土木工程要结合时代的变迁进行与时俱进的教学。通过教学不但要让大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要让大学生具备较好的毕业设计(论文)能力、课程演讲能力、完成课程论 文能力、文化活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同时还要求大学生具备外语交流能力、土木工程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工程管理专业外 语应用能力和外文文献阅读能力。

2、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大学生的学习,一是要完成大学生专业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岗位 实训能力 、认识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生产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毕业实习中掌握知识能力、实习过 程中探索性学习能力、工程实际知识的接受能力、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能力和实习中掌握“ 三新”的能力。二是要有对土木工程实践问题的质疑能力、对土木工程实践问题的观 察能力、解决土木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土木工程实践协同工作能力、工程实践小组领导能 力、深入 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深入工程施工的实践能力、探索性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的应 用能力和专业课知识应用能力等。

 二、在教学中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1、在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在校期间具备熟练掌握常规的工程检测操作的理论知 识。同时,在教学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实践内容的教学,为提高学生工程测量实际能力 ,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创新实验课教学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项目应覆盖工程全过程的的实验内容,精度要 求要符合工程实际的要求,以此缩短从试验室到施工现场之间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们创新教学方式把四年的实验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考虑,把封闭实验室变为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验条件。

3、教师在工程实习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妨把它们分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一是认识实习的目的是增加新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 解。教师将土木工程概论按专业学科划分成总论、力学、建筑、岩 土、道路、桥梁、结构、施工、防灾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要由在该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家或教授进行讲课,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在期末的认识实习中 ,让同学们根据实习的感受,结合上课的内容写出图文并茂的实习报告,从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二是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中,组织学生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在参与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请教师解惑答疑,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接触到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并指导学生对新技术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接触实践,亲自完成实际项目上的工程测量、试验、结构检测、道路检测等工作,增加学生的阅历。

 三、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生产科研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为此教师必须要选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项目。一是在这过程中学生要有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的机会,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二是项目工作具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 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教师与施工企业专家共 同评价学生的项目工作成果。 通过项目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就业选择,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从业观念 ,有助于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

2、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室 进行实例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一些实际问题 的感 性认识。尤其是对于工程测量、工程试验、结构检测、道路检测和桥梁检测等方面在实习的 过程中没有接触到的,或者是目前学校实验条件不具备的试验检测项目,都可以通过多媒体 进行演示。对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新工艺和新技术,发现工程常见技术问 题和解决常见技术问题等方面,学校给予立项,组织部分教师深入工程实际,进行工程全过 程的实录,采集成影像教材给学生播放,并由教师配合讲座,从而使学生掌握施工全过程的 施工工艺, 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 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时志军,李晓莲,李灵君.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天水师范 学院学报,2007(9).

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文2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高等教育要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更加追求完善的工程建筑,这对大学高等教育中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就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土木工程专业不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更是一项对学生要求很高的应用型专业。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作为一个活跃的群体,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都担负在他们肩上,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在进行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时,可以结合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方面办学理念落后,缺少创新意识。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由于受到传统、陈旧、封闭式的办学理念影响,导致培养创新人才目标不够明确。第二,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导致教育、教学资金资源短缺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培养出的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最终导致创新意识不够完善,创新能力低下。第三,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来说,由于受到传统办学理念和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材内容陈旧,教学中的部分内容在多门学科中重复体现,反而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不够创新,很多教师都在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或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因此,也会影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都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是刚从其他学校调过来的教师。这些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具备专业的文化知识素养,但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例如,在教学中,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项应用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工作,学生对于所学知识除了牢牢的掌握之外,还要通过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但是教师缺少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有效训练,因此,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教师在毕业设计中要抓住每个教学环节,例如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等。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做好有效调控,同时对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准备好解决措施。第二,指导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很多教师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对学生一直采用牵着鼻子走的毕业设计指引教学方式,缺少现代指引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指引方式,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之中的各环节充满激情、激发兴趣,指导教师良好的指导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还能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指导模式落后,也会导致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和观念落后,很多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很难抽出一些时间来钻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学中的一些琐事居多,因此,没有时间钻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1.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指导教师采用的教学指引模式不够理想与完善,进而导致学生施工基本技能训练能力低下。即使有多数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缺少实际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对一些具体细致的工作不能及时进入角色。与此同时,很多学生自身还有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少,前期不够努力,到最后甚至抄袭,导致缺少所需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在毕业设计内容中,个别地方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有一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比较分散,多以点状形态记忆,缺乏对工程问题的整体性认识。

2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途径

2.1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感

高校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对创新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在这方面,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并带动学生把毕业设计融入到科研项目中。毕业设计不像课堂教学,它可以巧妙地加入个人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思路灵活,思维开阔,不断创新,才能带动学生有更开阔的思路。

2.2培养学生时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

在具体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在知识结构上,要注重拓宽知识面;在专业技能上,注意多种技能结合,提高人才适应性;在能力方面,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结合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较强,具备土木工程设计、研究、施工、教育、工程管理、投资开发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3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大与发展,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土木工程专业已经得到了社会很多企业和人士的关注,因此,在毕业设计这个环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回顾当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放眼未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响应新课改的需求并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由衷地希望在今后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教师和学生能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更多的人士参与进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参考文献:

[1]邹吉高,严赞开.关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若干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4):93.

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成为高等教育重点思考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突出专业办学特色,积极开展创新教育,为社会输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特色人才,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关键途径。围绕如何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目前现状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创新型特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且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等院校应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内涵建设”为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大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扶持力度,为本专业特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平台。目前,在国家、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土木工程专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该专业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办学思想,为地方的土木建筑行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与丰富的社会资源为本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专业平台。

三、人才培养的目标

依托土木工程专业及学科建设扎实的工作基础,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以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理念,以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产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建立符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体系。

四、人才培养的内容

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各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现有的办学基础,充分利用本专业与地方相关企事业单位广泛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基础,紧密围绕高等院校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地方土木建筑行业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殊需求,优化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校企产学合作教育平台,突出专业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围绕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学院各类教学资源,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教学平台,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探索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专业与学科交叉课程以及创业创新课程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办学特色,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3.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实践。基于已建立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创新试验对象,从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改革等环节入手,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以本专业前提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完成科研成果,“四进”课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全面实现课题的研究目标。

五、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建筑企事业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校企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理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开设灵活多样的专业与学科交叉课程模块,以适应校企产学合作培养相关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特殊要求。

3.大学生创新能力体系构建。通过提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学分要求,推行和强化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实验性项目的研究,提倡学生参与教师纵横向科研项目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对优秀生、特长生实行导师制等。通过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大学生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教师专业业务素养历炼。通过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和应用性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通过组建学术团队,帮助广大教师尽快提高科研水平;有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进修或访学,打造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高质量教学团队。

5.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引进课堂,编入教材,形成实验项目和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四进课堂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专业办学特色。

六、结语

1.专业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专业办学的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地方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适用地方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变化需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模块,及时优化专业知识结构。

2.构建多层次,多种手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设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加强开放性实验和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纵横向科研项目或者相关设计研究院的科研实践,增加大学生课外创新学分要求以及对优秀生,特长生实行导师制等培养政策,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

3.搭建校企合作教育平台,促进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与本地区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通过建立校企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各种教学与实践资源,培养适应相关企业特殊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校企互利的双赢良好局面,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4.完善和推行“科研成果四进课堂”的专业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

[2]顾祥林,林峰.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0-53.

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a)-0000-00

土木工程材料乃是土木工程专业当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除了紧密相连于高等建筑结构等专业课外,还与学生未来更好的工作与深造息息相关。此课程将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及使用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学生从中掌握一些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的的实验原理及检测手段等内容,了解运输及储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对应防护对策,了解课程未来发展走向。

一、土木工程材料理论教学的创新着眼点

(一)理论教学与数据库资源的整合

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乃是对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环节。伴随当今网络信息化的持续发展,能够运用的资源日趋丰富,但具有发散性活跃思维的大学生,却难以实现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将土木工程类课程理论教学,与百度学术、图书馆等数据库资源相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大幅提升,促进其在思维广度及与深度方面的不断创新,还可为其深造奠定扎实根基。比如有关混凝土的耐久性章节,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实施评价;在现实工程中采取怎样措施,促进混凝土在耐久性方面的全面提升。可采用下述方式解决。

首先,进入到中国知网首页,输入所要查询的关键词,即混凝土耐久性,此时,在搜索结果当中,则会弹出《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应用及发展趋向》及《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指标研究》,乃是对课堂内容予以扩展与补充的重要内容,《减水剂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及《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等论文,在课堂教学当中无需打开浏览,只需要学生指导此题目,然后对此开展相应引导,比如《吉林省西部地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用此对内蒙古冬季冻害环境框架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开展深入研究,还可将其当作布置给学生的课堂作业;或基于《减水剂对于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研究》,积极引导学生,思索已经学过的几种减水剂,探讨其对于混凝土耐久性所存在的影响;或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依据学生所了解内容,或存有浓郁兴趣的各种相关问题,在创新实践活动当中,对学生给予积极引导,使其参与其中。第二,帮助并引导学生激活内在学习思维,可运用互联网网页,以其作为辅助工具。比如谷歌、百度学术等。学生依据所标准的相应被引用量,明确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另外,还可依据搜索词,扩展相关知识点,对接课堂内容,如渗透性、混凝土碳化及钢筋腐蚀等。

(二)理论教学与学术前沿相结合

基于现有教学课时不增加情况下,把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相融合,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现代大学生课外具有较广的知识面扩展途径,且好奇心强,把课外创造与课堂当中所提及的学术前沿相连接,更能够对学生的研究及创新能力实施多元化培养。比如在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除传统的防水及吸声隔声等材料之外,还可将当前研究热点但还没有进至教材之中的自修复混凝土、融雪化冰混凝土及导电混凝土等引入其中。混凝土乃是当前具有较大使用量的承重结构材料,如若将自修复粘结剂融入其中,针对损伤破坏,能够再生及自修复,且在机敏性方面较好,以此成为一种智能化的混凝土;如若将填料或导电纤维键入其中,促使其具有拉敏感性或压敏性,能够将其作为一种功能元件,用作交通探测,另外,还可用于结构的健康监测;此些新颖的学术知识,在课堂教学当中,不但不会造成课时增加,还将混凝土诸如物理性能等性能,紧密结合,这对于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具有促进作用,还可实现其视野的拓宽。此方面知识点在实际讲授过程中,不可采用传统的灌溉式教学,除了运用上述指出的百度学术资源及知网数据库资源就学生探索予以引导之外,还可选用可见播放视频形式来完成。如播放TED演讲视频。

二、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教学创新着眼点

在土木工程课程中,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更能够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予以培养。把实验教学利用某种方式或手段,将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此实现实验教学开放性的强化,此外,还需将创新性实验设计方法,作为后续开展研究的重点。

(一)探索实验设计方法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性的实验技能状况下,全面及毫无保留的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以创造性姿态开展多种实验操作,此种教学路径也是此课程实验教学改课的基本方向,推动已经设立成项的各种验证性实验项目,由原本形态的项目内容,向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转变与融合。当前,某些高校土木工程课程实验,在规划方面,已经根据创新性思维,着手各项调整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水泥基本性能实验。在保证学生对水泥胶砂强度、凝结时间。规划操作、体积安定性基本概念及标准稠度用水量等予以准确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实验当中存有疑惑问题进行征集,比如水泥水化进程、养护温湿度及搅拌速度等,促使学生在试验报告完成中,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查,就其所感兴趣问题予以解答。其次,增设特种水泥试验。此内容实质为开放性实验,不会占用较多课时。比如油井水泥,通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实验效果的不同进行讨论实验,从而对有想法的学生进行引导,就油井水泥在实际运用当中所存问题,及将之解决的有效对策,予以探讨。再次,砂石实验,针对标准砂细度模数,则增加其测定工作,且在各种细度数砂相应设计实验也给予增加。比如单粒级设计、间断级配及连续级配等,且将其广泛运用于各种级别混凝土相应配置中,比较各级别混凝土所存有的性能指标变化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就所存现象开展广泛性分析。最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普通混凝土,需引导学生,借助于实验室现实条件,制备出特种的混凝土,如泡沫混凝土等。

(二)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

在不对土木工程材料实际教学大纲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验教学及理论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乃是土木工程课程落实改革举措的重心。运用数据库资源,可基于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得以激发的背景下,促使其对知识相应检索方式予以了解,基于此,扩宽知识范围;以开放式为主要方式,将学术前沿予以引入,通过此途径,激发大学生更为广泛的创造能力;还通过双语教学的引入,促使所创建的大学生创新平台,能够更加紧密的接轨于世界同行;基于理论引导,探索创新型实验设计方法尤为迫切和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强.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 14(3):54-56.

[2]李伟, 王晓初.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2):63-65.

[3]何忠明, 胡庆国. 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6):100-101.

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文5

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探索建立专业教学新模式,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贯彻落实十和十二五规划,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应用型高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

1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国外在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向上,主要都是集中在追求宽口径就业上,具有非常突出的特征。岑艺璇在《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探析》一文中提到,最早在2O世纪70年代就有英国教育学者就提出过培养高校学生核心能力的新职业主义,并在后来的实践中被逐渐发展和完善。美国新职业主义重点强调要培养毕业生的实践适应能力,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倡强化实践教学,制订了相应的国家职业技术标准。顾祥林等在《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在对国内外众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研究后指出,各高校都应该将培养工程师作为培养方向,并且要针对不同专业各具特色。同济大学则提倡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校学习期间专业课的学时数占总课时数的百分比应有所提高。德国塔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对专业培养的要求就非常明确,表现出德国的高等教育专业、务实的特点。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校期间的考试成绩与将来就业情况相关性不强,因此导致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明显下降现象,导致他们的就业与实践能力都有所降低。相关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本科生毕业后平均月薪还达不到3000元,而据2010年12月23日中国文化传媒网《北京建筑工人日薪300元,不输国贸上班白领》一文计算农民工一个月工资至少能达到6000元。如此现状使学生对成绩越来越不关注,对理论学习越来越抵触,以致使大量大学生仅满足于及格毕业,也变得越来越现实、功利,可见我国高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培养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本科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现状,为科学预测未来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研究和目标创新

2.1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是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最应该做和最急需做的一件事,所以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研究则显得更加重要。当代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应该是施工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提高专业人才创新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与手段。因此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研究是确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和研究的初始阶段,是培养高校核心竞争力、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2.2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对土木工程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影响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应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它不仅能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更能使其理论教学内容得以强化和延伸。所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应加以改革并完善,以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诸如室内外实验、现场实习、模拟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也包括军训、系列创业大赛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这些内容既要符合现实社会需要,又应该体现出专业特色,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因此,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选用优秀实训教材,并结合应用型高校学生培养特点、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具体现状组织编写适用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借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这对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的更新必须根据学科的最新发展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核心的技能,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实践环节的进展和动态。实践性教学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桥梁,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等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对实践能力往往要求极高,如果只靠他们在毕业之前在工程单位的短暂实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求高校要在教学全过程中合理地结合不同专业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合理优化整合,强化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创新创造的能力,提高专业的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提高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应用型高校教学尤其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考核的内容上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采取单独计算成绩的方式,强化以“实践能力测试”为重点的现代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和考试模式转变的要求,通过独立考试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技能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优化教学资源、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用型高校的专业教学对实践教学内容没有高度重视,很多应用型高校对实验人员重复使用多、系统培养少,不能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所以,为优化教学资源,应用型高校就要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逐步实现数量、结构的合理性,最终实现整体优化。对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强化实践教师的培训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如:系统安排教师进入到一线施工企业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甚至直接参与工程施工、参观访问、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借以提高实践教师的业务水平。还可以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定期安排理论授课教师去一线施工企业实践并担任相应实践教学课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有机的结合;也可以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把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实践背景的一线管理或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队伍中来;在校内外招聘引进学历层次高、工作经验丰富与实践能力强的教学与管理人员;引进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和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各级各类的管理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借以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仕勇,张亚丹等.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岑艺璇.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6(6):58-61.

[3]顾祥林,林峰.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50-53.

土木工程大学生论文范文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社会需求;独立学院;土木工程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根据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对高等院校的分类[1],独立学院所属的范畴应为以教学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办学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何为应用型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指面向社会基层和相对具体的专业岗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随着专业工作要求的变化和专业理论的发展而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这里强调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或者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既要求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完整性,达到本科人才的基本要求,又要注重本专业的技术知识及灵活运用,突出技术系统设计能力、技术构思能力、技术问题诊断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既不同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研究型人才,又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着本质的区别。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以下简称广州学院)自创办之初即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土木工程专业作为该校的热门专业之一,又是其母体学校华南理工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母体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资源,能稳定而快速地发展起来。但由于两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母体学校侧重于培养行业精英,广州学院则侧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属于大众化的教育,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若完全照搬母体学校的专业办学模式显然不适应广州学院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近年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8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在施工、监理、开发、管理等部门就业。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高校的毕业生在施工管理、工程监理企业就业的比例更高,已达90%。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吴金林教授认为[3],一个以民营机制来运作的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必然要适应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然而,广州学院依托母体学校,其理论教学体系已相对成熟,但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且实践教学是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特色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优势的,因此,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的含义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理论教学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传授内容是前人概括和总结的概念、理论、规律等,传授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而实践教学则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环节并培养其综合素质的一类教学活动[4],譬如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研究计划(SRP)、科技竞赛等。一般来说,实践教学不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动手实践是其主要特征。

(二)实践教学的地位及作用

2001年8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践环节。”2005年1月,教育部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再一次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2007年1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又一次要求:“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这三个文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具体,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可见,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对于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独立学院而言,实践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独立学院既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科学技术研究。独立学院的科学研究不是以理论创新为主,而是以技术及其应用创新为主,并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强调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可以说,实践教学就是独立学院开展科学研究的助力器。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师生共同深入生产一线,发现技术难题,寻找科研课题,加强校企合作,搭建科研平台,从而取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迫切需要的科研成果。例如通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在校内经过一定专业技能培训的学生以及教师派到实践教学基地,了解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学校与实践教学基地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结合实际工程,联合申报科研课题,进而使科研成果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并且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本专业社会需求现状分析

(一)总体情况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生产一线需要大量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截至2014年底,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有4000多万,人员数量庞大,但知识层次低,劳动生产力低,技术创新缺乏,其中农民工占80%以上,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只有350万,仅占整个行业人员的8.75%,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约有150万。从以上数据可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和生产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要求处于工程一线的土木工程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

(二)企业诉求

广州学院是服务于广东省区域经济的,由于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珠三角地区人才集聚,而粤北待开发的内陆地区却出现人才引进困难,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去了也难留住,而愿意去的毕业生工作能力偏弱等问题,导致企业二次培养的投入较大,企业不愿录用。鉴于此种形势,一些地方企业已调整了人才引进策略,把“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思想稳定”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把地方本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考查对象。这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就业市场。因此,地方高校应审时度势,把握人才需求的趋势,主动为地方企业培养基础好、上手快、能力强、留得住、有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广州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通过对已建立的15个校外实习基地及2015届毕业生已签约工作单位的调研发现,总共149家土木工程类企业在招聘时对应届生均提出以下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专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所关注的专业素质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企业首先希望新聘人员熟悉本行业常用的相关软件,如绘图建模类软件、造价类软件、施工组织类软件等;其次希望应届生在正式就业前有一定的项目实践经历,如进入一线企业实习的经历;再就是希望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考取相关的执业资格证,如施工员、造价员、监理员证等。二是综合素养方面,由于土木工程行业人员的工作环境离不开施工现场,所以几乎所有土木工程类企业都希望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协调管理能力,同时能够自觉抵制行业的不良风气和诱惑。

三、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文献对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核心内涵加以分析,认为:独立学院以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既区别于培养高精尖研究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又区别于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应注重突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一体化的特色。根据相关研究成果,诸多学者将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概括为:培养造就一批工程意识好、实践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建设专门人才。从以上研究成果可知,虽然目前不少独立学院已经认识到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并且意识到实践教学在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仍存在很多不足:

1.多数青年教师没有在一线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实践教学环节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不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2.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实际工程有密切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校外实习基地可接纳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因此多数学生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导致实习过程难以监控,实习质量参差不齐;

3.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多数学生第八学期需到就业单位实习,因此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与精力得不到保证,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缺乏校企双赢机制,特别是对企业的激励政策,因此企业接纳大学生短期实习或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校企这方面深度合作相当困难。另外,关于学生实习期间安全风险的承担等因素也影响到企业对学生实习的接受情况。

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针对以上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提出协同多方资源,全方位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1.对于师资问题,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其专业实践经历和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独立学院应支持青年教师带薪脱产、半脱产到校外实际生产企业锻炼。目前,广州学院已开始制订相关实施方案,争取在学校“十三五”中实施。

2.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模式。协同多方资源,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必要时可考虑形成校企合作委员会,制订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方案。克服目前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相互脱节的局面。例如对于毕业实习而言,进入工程一线企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是将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接轨的重要环节,同时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平台。但落实到操作层面,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担心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效益,不愿意接受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习;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多,学校难以统一安排管理,致使毕业实习被简化或弱化,加之实习的质量评价指标缺失,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对于毕业设计,实际操作时往往是由教师给定题目,学生选题并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缺少实践平台,全凭指导教师的口头指导,虽然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均源于实际工程,但由于学生多,指导教师偏少,平均每位教师指导8名学生,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亦受到影响。同时第八学期学生忙于落实工作,造成很多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学生应付了事,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可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三者相辅相成,因此,应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

3.应针对土木工程行业的社会需求,并结合学院师资情况,开设技能训练类课程,如建筑/道路工程CAD,建筑信息模型(BIM),PKPM设计软件,广联达/斯维尔造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类的PROJECT软件等。这些技能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将与企业需求实现零对接。

[参考文献]

[1]王荣德.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2]陈金陵.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10(6).

[3]吴金林.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05(2).

[4]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5]冯启明.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3).

[6]吴碧漪,王为华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