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1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手段开展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一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全国各高校内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积极的试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母语和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我国的双语教学语言主要是汉语和英语,它是非语言学科专业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也被我校纳入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更好地推进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显然,双语教学在推进我国本科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和元器件符号,教学中老师要对它们进行解释,但学生在实际应用器件手册时还是感到陌生。采用双语教学,学生使用英文教材,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专业术语和符号,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查找、消化英文,用英文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能力。
二、双语教材的选取及合理利用
合理选择双语教学教材是开展双语课程的重要前提,选教材主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双语教材的覆盖内容基本上与原课程教材相同;二是要求双语教材的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它的意思。同时,如果句子太长,就很难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
三、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双语教学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师资条件。对于双语教师,不仅要求其熟悉专业知识、外语驾驭能力强,还要求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新开展的双语教学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师很重要。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素质问题。学生刚开始接触外语教材和外语课程会感到非常吃力,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对外语表述的教学内容的透彻理解是很困难的。所以,在新开的双语班中可选择基础比较好的一本专业实施。另外,加上学生的外语水平良莠不齐,势必会影响部分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对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要在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设计,以便适应初学者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1.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现阶段普通高校工科学生的总体英文水平尚未达到能够接受全英文授课的程度,如果一开始就让老师用英语讲授复杂的专业知识,则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听懂,反而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课程,缺乏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还是双语教学,因此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讲课,让学生慢慢熟悉专业术语,用课时的1/4左右时间引导学生对英文教材的前面部分内容进行精读,对重要的概念和例题进行逐句逐段的解释;中期以后,学生逐步适应了双语教学,可以逐渐加大英语讲课的比例,对于简单内容用全英文讲解,对于复杂内容,先用英文讲解一遍,再用中文辅助解释一遍,加深学生的印象。
2.注重平常的课后练习
每次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以督促学生课后复习、预习,从而阅读、理解教材的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在做课后练习时,采用英文作答,使学生熟悉英文提问的方式,同时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解答专业问题。
3.考试模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全英文命题,为了让学生不在英文作答上浪费时间,作答形式不要求全英文,可以中文作答。
四、结语
双语教学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其准备工作难度大,需要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也需要学校给予承认和支持。在师资和软硬件许可的条件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其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只要有了好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外语和专业的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成效也会日益突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真研究和总结经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聂慧,黄冰等.关于双语教学或采用外文教材授课的思考[J].桂林: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2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探索
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
毋庸置疑,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是教学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必须要顺应发展潮流,推动教学的规范化、科技化、高端化。
(一)教学的必然选择
大凡了解电子技术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电子技术教学上,学生的淘汰率和后进率非常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就是电子技术知识不容易掌握,教学不易实现直观化、操作化,而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有效地弥补了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和其它相关电子科目教学时的直观化、操作化不足的缺点,所以说,这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已经提到过,随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对科技操作要求的加大,中职教学必然会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方向发展。
(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更加数字化、信息化,融入了更多的科学和科技元素,笔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拭目,电子技术数字化、信息化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要求的技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军事、工业、航空等领域应用数字化、信息化,而且数字化、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比如电脑、手机、电视机、空调、厨房设备等都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那么,在中职的电子技术教学中,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就一定要选择数字化、信息化,迎合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建议
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字化、信息化是中职技术教学的一个方向,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只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就一定能发挥好数字化、信息化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成功。
(一)注重科技知识的普及
数字化、信息化操作有时会让一些中职学生们感觉不十分适应,原因是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对数字化、信息化知识理解的不深、掌握得不透,所以说,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一定要实施一次数字化、信息化基础知识的再教育,然后再实施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否则就难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而且仅仅做好基础数字化、信息化知识普及还远远不够,还要想方设法地对电子设备、电脑程序等略显高深,但是也十分常用的设备、操作等知识进行普及,为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注重科技设备的投入
必须要正视一点,目前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中职学校实现了全程或者全规模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而且大多数的电子技术教学的中职学校只是上了少量的数字化、电子化教学设备,实施上机操作时,电子计算机数量严重不足,只能实施二人或者几名学生在一机上操作,或者分组、轮流式的操作,导致在有限的时间里未能从事更多的有效学习,尤其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中的重点和难点课程,而且还需要实施教师远程指导操作时,根本就无法实现,这是很遗憾的,设备不足是阻碍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故此,在今后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必须赢得主管教育部门、赢得学校的领导层、赢得赞助单位和企业的鼎力支持,赢得支持后,才能进一步加大投入、活化资金,让更多设备运营到中职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课程中来,确保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独立操作一台机器,保证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硬件充分满足需求。
(三)注重科技教学的实效
教学实效、教学成效是所有教学中的第一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学也不例外,尤其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讲求教学实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跟进、随时提问,对学生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作以准确的解答,对学生们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方面产生的疑问更是要予以有效的破解、及时的帮助,确保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基本模块》时,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直接显现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来检测电子元器件,尤其在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学习中,更可以清晰、科学、有效地操作,如此一来,就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应该取得的教学实效。
(四)注重科技发展的质量
科学技术是不能马虎的,科学技术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尤其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千万不能用所以然、差不多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去应付了事,而是要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保障之下,确保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似乎不太容易理解,其实展开了说,就是要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保证知识的清晰度、保证技术的清晰度、保证设备的清晰度,做到这三个“清晰”,就可以有效保障和有效提升中职技术教学发展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时序逻辑电路》和《其它常用电路》等教学内容时,知识点增加、知识难点加大,单凭教师的口述和简单的模拟操作和实验已经很难实现教学的成功,这时如果通过电脑或者视频教学,再结合教师的远程辅导操作,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实现时序逻辑电路和555集成电路的成功学习,从而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同时,在确保教学质量、科技发展质量的基础上,也就充分保障了中职学生们对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将是科技化、信息化全盘融入的阶段,而这一发展方向恰恰是推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迈上更高台阶的有效举措,达到了这一标准,从而在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成功完成教学,并成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电子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3
【关键词】职高;培养;创新;
目前职业高中学生素质普遍下降,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如何让学生能接受这门课的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应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内容抽象,也比较单调枯燥,在教学上应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上的应用相联系起来。例如,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若只单纯介绍曲线的基本含义,而特性曲线有什么实际应用并不介绍,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无用。我在介绍曲线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二极管特性曲线可由晶体管图示仪来测量获得,利用特性曲线可以观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检测性能的优劣,从中学生体会特性曲线的作用和应用。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一)在发现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努力营造多种问题情境,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标准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在于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领会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目前职高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不高,文化基础不够扎实,所以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注意面向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学中加强演示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知识和结论,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三)进行模块教学
职高学生电子基础较差,知识不够系统,概括能力不强,所以将课本知识进行模块教学,可以较好地饶过学生的不足,例如,职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课分为三个模块:
1、半导体模块 主要内容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该模块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共同基础。
2、模拟电路模块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放大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等。该模块是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着重让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
3、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模块 主要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整形等。该模块是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数电的基础知识及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学会逻辑分析和逻辑设计方法。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体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关键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且《电子技术基础》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应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作为教改的重点,所以实验课教学方法应进行以下必要的改革:
(一)改变以往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模式,加强工程应用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自己装接和调试电路
例如:在讲稳压电源电路时,让学生在印制版上焊接一个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然后调试此电源可为收音机供电。学生既感兴趣,又有成就感,同时对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由测量数据和指标为主的实验转向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测、判断和维修
例如:检测振荡器是否正常工作时,一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是否正常,二是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振荡三极管的VBE出现反偏电压或小于正常放大时的数值,再用电容将正反馈信号交流短路到地端,若VBE电压回升,则可验证电路已经起振。
(三)精简分立元件实验,加强集成电路应用实验,特别要加强数字逻辑应用集成电路的实验
例如:在学习译码器时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制作一个七段译码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译码器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提供学生试验动手的机会,就可以慢慢地提高学生对电子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学生实验
由于制作印制版图进行实验成本较高,所有的实验都通过印制版图来完成经济上不太现实,时间上不能保证效果也不好,所以用计算机来辅助实验切实可行,而且效果不错,现在用的计算机辅助实验主要有两种:一是EDA技术。二是EWB虚拟电子工作台。
总之,现代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以学生为本,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把《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薛海鹰,徐学航,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4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开放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TN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2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开设,为后续课程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EDA技术、毕业设计等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反映很多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大,上课听不懂,对逻辑的推导更是很难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对推导、原理性内容不感兴趣,对电路原理图分析更是有困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鉴于此实际情况,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本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在完成电子产品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一、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高职电子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电子设计技术、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方法整体较差,因此在内容选取上以必须够用为度,删减了大量的理论推导和验证型实验。依据电子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能力,结合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我们对原有知识点进行了整合,重构成了基于工作任务的五个项目的训练:项目一、信号灯的制作;项目二、简单抢答器的制作;项目三、改进型抢答器的制作;项目四、数字钟的制作;项目五、循环彩灯的制作。每个项目训练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将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
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过程即是电子产品制作的过程,在实训室完成。首先学生进行分组,2名学生一组,可以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各项技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项目解决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下面以项目“改进型抢答器的制作”为例,探讨项目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1][2]:(1)教师布置任务。教师下发项目任务书,提出项目设计要求及各项评分标准,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改进型的带有数码管显示的四路抢答器。(2)知识点讲解与资料收集。教师讲解新知识,然后学生按照项目任务书的技术指标,通过上网查询或是图书馆搜集资料,最后将任务所需的资料进行整理。(3)项目方案设计。每组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组内成员研究、探讨设计方案,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作指导,并对各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确定设计方案。(4)项目实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任务书和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型抢答器的制作。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功能调试,并能进行故障排除。(5)项目总结与考核。如图1所示,学生作品展示,改进型抢答器的制作。每个项目制作完成后,每组学生做PPT汇报,并书写项目报告。教师对每组学生设计和制作的情况、PPT汇报、项目报告,按照改进型抢答器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得出该项目的实操成绩。每个项目完成后,还会进行知识点考核,记录项目知识点考核成绩。
(三)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由原来的期末考试转变为过程化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平时的训练。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占20%+项目的实操成绩占50%+项目知识点考核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勤、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等。项目的实操成绩和项目知识点考核成绩均指五次项目的总成绩。
二、多媒体、仿真软件的运用
教师讲解新知识点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形象生动。对于验证性的实验,教师采用仿真软件仿真,通过多媒体,学生观看现象与结果。在项目方案设计时,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先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仿真。电子行业有很多仿真软件,结合我院的教学实际情况,主要采用Multisim和Proteus软件。Multisim仿真可以进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拟/数字混合、高频电子线路等电路的仿真,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仿真可靠等特点[3]。Proteus具有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单片机及其电路组成的系统的仿真;可以将电路仿真软件与PCB设计软件、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4]。通过Multisim和Proteus技术,学生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与后面的实物制作与测试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三、充分利用开放式实验室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同学单凭课堂时间训练基本技能很难完成项目训练,而有些同学不仅能够完成项目的要求,还迫切地希望拓宽新知识和实现新想法。因此开放实验室是高职项目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开发实验室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进度较慢、技能不熟练的学生,可以继续完成项目制作,进一步熟练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设计和制作创新性、综合性课题。高职电子大赛的培训及无线电装接工考证的培训,也可以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由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师资方面还比较薄弱,实验室在教师正常工作时间可以实现完全开放[5],在晚上很难实现完全开放,而学生恰恰是晚上的空闲时间教多。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开放实验室我们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上的开放,还可以是器件和工具上的开放。学生可以把面包板、电子器件和万用表等带回寝室,只要做好登记。经过两年的实践,除了电子器件正常的损耗外,并未发现有缺损的现象存在。
四、积极参加高职电子技能大赛,促进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
以参加省级、国家级高职技能竞赛促进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我们把《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为主要内容,利用课余时间,由专业老师指导进行培训。近三年参加电子类高职技能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次国家级三等奖,三次省级一等奖,一次省级二等奖。经过电子竞赛培训后,学生自信心明显增强,具有很强的求知欲,不仅在学习上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活中也更加积极开朗。同时这部分同学,也把热情和经验带给了其他同学,带动了整个班级学习和研讨的气氛。
五、结束语
根据高职教育人的特点,我们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本文从项目化教学、仿真软件的与运用、开放实验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三年的实践,逐步进行整合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自信心也明显增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等电子行业岗位需要的品德。
参考文献:
[1]贾秀玲.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2]陈和娟.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学改革[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月.
[3]祁国权.Multisim在大学物理电学实验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
[4]张文梅.PROTUES仿真软件在项目导向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8.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5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微课;教学设计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概述
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有一定的理论体系而且实践性强。通过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必要的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掌握电子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选择不同类型的电路元件设计、搭建电子电路。但是,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不够重视,学习习惯不好,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微学习”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学习方式,“微”即微小、碎片化,它符合学生的习惯,一次只学一点。为“微学习”量身定制的课程就是微课程,简称微课。微课要求形式多样化,具备灵活性,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1]微课构建的自主学习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性的自助式学习,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引入微课,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视频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提前呈现出来,视频带来的视觉冲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微课资源丰富,对于学习上存在的难点、疑点,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形象生动地讲解,更好地阐述问题。微课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适应个性化、深度教学的需求。
二、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机构都界定了微课,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提出: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微课的时长为5~10分钟。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微视频,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微课的主要特点如下:教学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少,资源容量小,资源使用方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设计力求精致。[3]微课的讲解可结合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录屏和实景拍摄等方式来制作微课。
三、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微课的设计需考虑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小而完整的知识点作为微课内容,提供齐全、实用的教学资源,宜采用简洁的授课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设计还需精选理论知识,降低理论难度,鼓励学生钻研课程的重点,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微课的开发流程如下:确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制作课件,拍摄上课过程或使用录屏软件对讲解过程进行录屏,编辑视频,输出视频。下面重点介绍“三人表决器的设计与仿真”微课的教学设计和微课的制作。
(一)微课的教学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数字电路部分的重要内容,三人表决器是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在生活中的典型应用。本次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会设计三人表决器组合逻辑电路,能使用Proteus软件完成三人表决器电路的仿真。教学重点:第一,三人表决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第二,三人表决器电路的Proteus仿真。教学难点:根据逻辑表达式完成逻辑电路图的构建。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的讲授过程如下:本次课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播放《出彩中国人》视频,进行“任务导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课堂总结—习题布置”的教学环节。第一,播放《出彩中国人》中的一段视频。《出彩中国人》是大家熟悉的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有三个评委,他们共同决定选手是否晋级。在观看视频后,教师引出问题:如何为《出彩中国人》节目设计一个三人表决器?第二,提出任务要求。设计一个三人表决器电路,三个人各控制A、B、C三个按键中的一个,按键按下表示同意,否则为不同意。三个人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意,表决通过,指示灯亮,选手晋级;否则,指示灯不亮,表决不通过,选手被淘汰。用与非门实现上述功能,使用Proteus软件实现三人表决器电路的仿真。第三,对任务进行分析。任务的实质是用三个按键控制指示灯的状态,可以通过两个环节来完成任务:第一环节,三人表决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第二环节,三人表决器电路的Proteus仿真,验证电路的正确性。第四,实施任务。第一环节,三人表决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介绍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四个步骤:1.分析逻辑功能要求,将生活的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字电路的语言,确定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并定义相应的逻辑状态;2.列真值表,在不同的输入情况下得到相应的输出;3.根据真值表写逻辑表达式并简化表达式;4.根据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得到三人表决器的组合逻辑电路图。第二环节,三人表决器电路的Proteus仿真,在三人表决器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上设计三人表决器电路原理图。在Proteus软件中绘制三人表决器电路原理图,步骤如下:1.选取按钮(button)、二输入与非门4011、红色发光二极管、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电阻等元器件,选取电源Vcc和地。2.放置元器件,设置各元器件参数。3.把各元器件用导线连接起来。4.电路功能调试,观察调试现象,当按下其中任意一个按钮,红色指示灯不亮;当按下其中任意两个按钮,红色指示灯亮;当按下三个按钮,红色指示灯亮,实验现象表明电路图能实现所需功能。第五,对本次课进行总结,本次微课讲解了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重点介绍了三人表决器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对三人表决器电路进行了Proteus仿真。总结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微课的制作
首先,收集好素材,包括文字、表决器的图片、电路图、《出彩中国人》的视频,制作课件。其次,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对课件的播放、《出彩中国人》的视频以及三人表决器电路的Proteus仿真过程进行录屏。最后,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添加字幕、片头,进行视频的输出。此次微课的学习学生的接受情况良好,掌握了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步骤,会设计三人表决器。微课学习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按需选择学习,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微课的制作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信息处理技术,制作的微课应具有良好的视频和音频效果。微课还使得教师的备课更富有针对性,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东海.基于微课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通讯,2016(3).
[2]赵玲艳.初探微课在中职《电子产品制造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轻纺,2015(8).
[3]张一春.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王岚,张一春.微课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5).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范文6
关键词:Moodle;Proteus;信息化;微课;任务驱动;电子技术;仿真;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电器安装与维修、制冷与空调、物联网等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涉及到较多的概念、知识点、元器件,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该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喜欢电脑操作,但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单纯的理论学习感觉枯燥、不感兴趣,因为不明白具体用在何处、怎么应用。教学中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Moodle网络学习平台结合Proteus软件仿真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任务,可以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结合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Moodle平台和Proteus软件简介
1.1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也被称为魔灯。它是一个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而设计开发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也被称为学习管理系统和虚拟学习环境。它需要被安装在Web服务器上才能正常运行,是一种网络教学平台。对使用者而言,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且会上网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教师可以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创建课程。从使用者的角色上看,除了课程创建者,还有无编辑权的教师、学生以及访客。课程创建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课程界面;增加或删减内容;添加各种课程活动,如测验、反馈、互相评价、SCORM课件、Wiki协作、投票、聊天、讨论区、作业、问卷调查等;添加各种资源,如网页、文件、文件夹、标签、URL、IMS内容包等。其中作业模块支持指定作业的截止日期和最高分,教师的反馈也会显示在学生的作业页面。测验模块可以为测验指定开放时间;设置答题次数、评分方法,如最高分、平均分、最后一次答题等,并能显示反馈和正确答案;限制访问,如要求学生完成(未完成)其他活动、要求学生达到指定的分数;题目和答案可以乱序(随机)显示,减少作弊。题目既可以在线创建,也可以从外部文件导入。在Moodle中创建的题目可以导出,导入到任何支持国际标准的学习管理系统。Moodle加强了学习者的历程纪录,教师通过它可以更深入地分析学生的学习历程。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登陆Moodle网络平台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
1.2Proteus软件简介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研发的一种EDA工具软件。它包含ISIS(智能原理图输入系统,系统设计与仿真的基本平台)和ARES(高级PCB布线编辑)。它能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及元器件进行仿真,真正实现了在计算机上完成从原理图、电路分析与仿真、单片机代码调试与仿真、系统测试与功能验证到PCB板生成的完整的电子产品研发过程。是目前同类软件中最先进最完善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平台之一。Proteus软件的用户界面友好。它的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使用者可以通过元件拾取功能选定好所需的元器件,然后单击鼠标左键,在工作区合适位置连续单击鼠标两次或者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完成放置,通过单击鼠标即可完成连线。需要注意的是Proteus里面有不少器件没有仿真模型。如果需要仿真,必须选用含仿真模型的器件。拾取具有仿真模型的器件时预览窗会显示“SchematicModel”或“SPICEModel”,否则预览窗会显示“NoSimulatorModel”。
2Moodle平台和Proteus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课堂扩大化,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环境。课前,教师精心创建Moodle平台课程,学习指导书,针对教学难点录制微课视频,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学生用手机端登录Moodle网络学习平台,预习学习指导书,完成预习测验,明确学习要求。Proteus软件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通过其颜色、图表、声音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直观了解电路的运行情况,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困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运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结合Proteus软件仿真开展自主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改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Moodle平台反复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进阶学习。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教师通过测评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仿真结果及课堂表现评分,结合Moodle平台的成绩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数电部分的“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的应用”内容为例进行说明。“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是在2进制计数器内容之后编排的。该部分内容既是对计数器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同时又是实训——“制作数码显示计数器”的理论基础。它的重点有2个:1.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的功能;2.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的引脚功能。难点是应用74LS160实现不同进制计数功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环境选择有网络功能的Proteus仿真实验室,之所以要求上网功能是方便学生登录Moodle教学平台。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⒈将教材中只给出框图的应用实例——数字钟,处理为分别给出时钟、秒钟的具体电路原理图,让学生明确集成计数器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习兴趣。2.引入Proteus软件的运用,利用其强大的仿真功能对电路进行仿真运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运用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软件仿真将集成计数器的应用与具体任务:实现数字钟内不同进制计数功能结合起来。课前,教师通过Moodle平台“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的应用”任务指导书,录制“应用74LS160实现不同进制计数方法”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用手机客户端登录Moodle网络学习平台,预习任务指导书,完成预习测验,明确任务要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者、体验者、探索者。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明确集成计数器的应用。两课时的教学安排需要完成创设情境、引导分析、自主学习和总结评价这几个环节。在创设情境环节中,引导学生从红绿灯计时器、篮球计时计分器、车位计数器以及数字时钟等具体多样的应用中整理概括其共同点,从而顺利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对象——集成十进制计数器。并以其中一种典型器件74LS160作为教学应用。74LS160可以实现加法计数功能,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器件与电路联系起来,在电路中认识器件,初步了解器件的使用。进而引出今天的任务——应用74LS160实现数字钟内不同进制的计数功能。这时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数字钟组成框图中计数器部分时钟、分钟、秒钟分别采用何种进制计数?2.如何利用74LS160实现对应进制的计数功能?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3个思考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1.74LS160的引脚功能是什么?2.利用1片74LS160如何实现计数?3.如果要实现11-100范围内任意一种进制计数,需要2片74LS160,它们之间应如何连接,进而实现24进制、60进制计数?带着这些问题学生明确了学习思路,主动运用Moodle平台和Proteus软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登录Moodle平台后,通过内容导读(见图1),大致了解本次课的内容。其中,任务1和任务2都是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的。任务1是利用Proteus软件对教师给定的集成计数器74LS160功能测试电路(见图2)进行仿真运行并完成计数器逻辑功能测试表(见表1);任务2是利用Proteus软件完成给定的24进制计数电路(见图3)中红色框所示部分的电路连接并仿真运行通过。学生通过完成任务1或者任务2掌握教学重点。测验2是对其学习成果的检验;任务3是利用Proteus软件完成给定的60进制计数电路(见图4)中椭圆框所示部分的电路连接并仿真运行通过。它是针对教学难点设计的,测验3是对其学习成果的检验。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提供2种任务完成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其中:方式1为:任务2测验1任务3测验2;方式2为:任务1、2测验1任务3测验2。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选择方式1或者方式2进行学习。方式1与方式2的不同在于方式1直接跳过了任务1。选择方式1的同学可以通过自主选择课件、教学视频、微课、课本等掌握74LS160的功能。通过平台资源介绍部分,学生可以了解平台提供的资源及其用途。其中教学视频介绍了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的功能,微课视频介绍了实现不同进制计数的方法。任务实施阶段,学生通过完成任务1掌握74LS160的功能;在任务2中,学生只要正确完成了教师给定的24进制计数电路中集成电路74LS160的引脚连接部分,就可以正常实现24进制计数功能,从而进一步熟悉74LS160的引脚功能。通过任务1、任务2突出了重点,接着通过测验2检验其学习成果。在任务3中,学生只要正确设置了简易电子秒表中进位清零信号,就可以顺利实现60进制计数功能。通过任务3,突破难点。接着利用测验3检验其学习成果。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Moodle平台、Proteus软件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与具体任务结合起来,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知识点,即做中学。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予以适时指导,即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教,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师通过Moodle平台提供的“成绩管理”中的“评分人报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成绩管理”中的“用户报表”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随着任务的逐步完成,课程也接近了尾声。教师请同学上台分享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并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