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文1

【关键词】职能管理岗位 工勤岗位 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 绩效考核 岗位说明书【摘 要】针对医院职能管理、工勤、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在绩效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及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统计指标,再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最终确立职能管理、工勤、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Research on standard and methods on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administrative, logistic and other non-healthprofessional staff / DAI Xiaoli, XU Jia, LI Chaohong, GUO Xingya// Chinese Hospitals. -2015,19(8):14-17【Key words】administrative position, logistic position, non-health professional posi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job description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process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ve, logistic staff and non-health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e put forward the basic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questionnaire to collect statistical indicators, and then we use the analysis of clustering method to finally establish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for administrative, logistic staff and non-health professionals.

Author’s address: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Affiliated Zhejia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No.3, Qingchun East Road, Hangzhou, 310016,Zhejiang Province, PRC

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有赖于管理、临床、医技、护理及工勤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职能管理、工勤、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作为紧密联系临床一线科室的中枢部门和不可缺少的服务部门,在医院的日常运行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精细化管理已成为我国医院管理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1],这就迫切需要医院管理者推动职能管理工勤等部门的员工管理与服务理念的转变和升级,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建立一套既符合医院当前实际情况,又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尤为重要。

1 存在的问题

1.1 绩效管理部门对制定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标准有畏难情绪医院这三类岗位属性各不相同,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差异很大,除少部分一岗一职多人外,绝大部分均为一岗一职一人,考核标准个性化强,制定标准复杂,量化难度大,考核实施更困难,故绩效管理领导与部门有畏难情绪,不愿投入更多精力,运用大量时间去攻难关,做精细化绩效考核标准。

1.2 绩效考核指标不明晰目前对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无量化标准,只有粗放的德能勤绩定性标准,对三类岗位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缺少客观的依据,绩效考核评价准确性受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未能得到充分激励。

1.3 制定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标准基础性工作较差

大多数医院忽视岗位分析工作,没有细化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各岗的具体职责及工作标准,不少医院三类岗位没有岗位说明书,职责不明确,更谈不上工作标准,采用临时分配工作,这既不能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有效的绩效考核。

1.4 绩效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脱节

这三类岗位员工每年都进行粗放性绩效考核,结果与分配脱节。绩效工资分配采用的是以学历、职称或职务为主要依据的“计点系数”,即以全院平均绩效工资额度,再下降一些百分比,按所属系数分配,与考核结果脱节。年终考核优秀或基本称职与不称职也只影响占绩效工资很小比例的年终一次性绩效工资分配,起不到奖罚的应有效果,使员工的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绩效考核效应名存实亡。

2 研究目的

建立以科学高效的管理目标为导向、较为完善的、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与方法,客观地评价员工日常工作、绩效创造的过程与结果,正确引导员工提高自身的工作计划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潜在能力。

3 研究方法

采取文献检索的方法,了解绩效考核基本理论及国内外关于此类岗位绩效考核的情况;采取专家咨询的方法,针对当前医院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绩效考核的总体工作思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关键考核指标进行调查,确定各类考核指标的分类建议,供参考使用。

访谈的专家主要来自北京、浙江、江西、四川、广东、广西、贵州、新疆等有代表性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共18人。

问卷的调查范围涵盖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广西等九省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综合医院占86.0%,专科医院8 . 8 % , 中医医院5 . 2 %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为担任管理职务:院长( 书记) 占1 . 2 % , 副院长( 副书记)5.4%,处(科)级干部31.2%,科主任1 8 . 3 % , 护士长1 7 . 4 % , 其他2 6 . 4 % ; 担任现管理职务年限: 3 年及以下占33.3%,4-10年占38.2%,11-20年占23.0%,21-30年占3.3%,30年以上占2.1%。

4 研究结果

4.1 三类岗位员工考核应以定性考核为主

三类岗位的员工,包括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即处长、科长)的绩效考核应以岗位分析、岗位设置、岗位说明书的制定为基础,以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描述为依据,建立与各岗位工作密切关联的考核标准。考核分为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定量考核以岗位说明书所设定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的完成率和完成质量为主;定性考核以服务对象评价为主,参考课题提出的关键考核指标,根据医院实际确定权重,并按照图尺度评价法和配对比较法确定考核的结果。结合专家咨询的意见,三类岗位的员工考核应以定性考核为主。

4.2 三类岗位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定性考核部分的关键考核指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相应的指标分类。

4.2.1 管理岗位负责人考核要素的确立依据及各项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的方法来确立考核评价体系,职能管理岗位负责人的定性考核指标调查问卷设立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细化描述35条,将35条按照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分别赋值为5-1,将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后得出考核指标均值,见表1。

根据表1描述统计分值,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指标分层并把指标分为一类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一类指标是均值≥4.5539,聚类分析第1类的指标,包含了21个二级指标;二类指标是均值在4.3275和4.5322之间,聚类分析第2类的指标,包含了10个二级指标;三类指标是均值≤4.1345,聚类分析第3类的指标,包含了4个二级指标。4.2.2 普通职工考核要素的确立依据及各项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的方法确立职能管理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普通员工的定性考核指标,调查问卷设立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3个;按照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分别赋值为5-1,调查问卷统计后得出考核指标均值结果,见表2。

根据表2描述统计分值,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指标分层并把指标分为一类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职能管理和非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一类指标是均值≥4.3900,聚类分析第1类的指标,包含了13个二级指标;二类指标是均值在4.3363和4.1749之间,聚类分析第2类的指标,包含了7个二级指标;三类指标是均值≤3.9883,聚类分析第3类的指标,包含3个二级指标。4.2.3 工勤岗位员工考核要素的确立依据及各项指标。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的方法确立工勤岗位员工的定性考核指标,调查问卷设立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按照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分别赋值为5-1,调查问卷统计后得出考核指标均值结果,见表3。

根据表3描述统计分值,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指标分为一类指标、二类指标、三类指标:一类指标是聚类分析第1类的指标,包含了8个二级指标;二类指标是聚类分析第2类的指标,包含了8个二级指标;三类指标是聚类分析第3类的指标,包含3个二级指标。

5 讨论

5.1 规范的岗位说明书是制定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标准的基础课题组提出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量化考核标准的依据是《岗位说明书》所设定的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重点是岗位工作标准。岗位工作标准是针对每一项工作职责,提出能够量化的工作要求,是三类岗位的员工个性化量化考核的内容。因此,制定规范的岗位说明书至关重要。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制定要注意以下两个环节。5.1.1 认真做好岗位分析、岗位设置工作。要将医院交给部门的工作职责,尤其是医院战略定位的任务进行梳理,按照医院核定的岗位数分解部门职责,将同类内容职责归入一个岗位,防止部门与部门之间重复设置岗位名称的问题[2];职责分解尽可能避免交叉,有的职责工作量大需多个岗位的员工完成的,要将任务分解为具体项目,各岗位的员工有所侧重。要防止部门职责有遗漏而无人负责;也要注意各岗位之间的工作量平衡;责任大,技术含量高的要由高等级岗位的员工承担。

5 . 1 . 2 制定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的基本框架,应包含以下项目:所属部门、岗位名称、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岗位代码、直接主管职位、执行日期、工作综述等;三项重点即岗位职责、岗位绩效标准和岗位任职条件(包括最低学历、工作资历、专业知识和所需要的岗位技能)[3],前两项重点是绩效考核标准,后一项重点是招聘员工的条件。岗位说明书不需要修饰词,直接简明写清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要求,既要有数量,也要有时限。为了保证岗位说明书的质量,需要组织审核修改小组,进行修改审定,保证《岗位说明书》的规范,同时也审定三类岗位的员工绩效考核标准。

5.2 建立三类岗位的员工日常量化绩效考核制度

进行周或月绩效考核工作,每周召开一次部门会议,员工依据部门的工作计划,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汇报本周所做工作;或每月初部门负责人或员工依据部门工作计划结合自己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制定月工作计划;员工自己制定的计划要经批准,部门负责人下达的计划要注意与员工沟通,月底员工汇报落实情况。周、月员工汇报的内容要经过部门领导确认后进入员工档案,供年终综合考核使用。

5.3 科学有效地组织管理岗位、工勤岗位等的定性考核

定性考核评价应采取360度考核的方式进行,在具体应用时应正确地选择参加评价的人员范围,建议选择对考核岗位工作有充分了解的人员参加评价,并且要注重上级、同级、下级评价的侧重和权重。建议有条件的单位采取网络化评价的方式进行,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5.4 绩效考核评价的落实需要一定的组织保障

5.4.1 医院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有完整、清晰的组织架构,有细化的部门职责与要求。

5.4.2 加强三类岗位部门负责人培训,使之管理理念、知识、能力不断提升。尤其在岗位分析、岗位设置阶段,要十分清楚本部门所有岗位的工作内容、任务量和质量要求,合理设置岗位,科学制定工作流程。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员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自下而上地贯彻实施。

5.5 多方位地使用绩效考核结果是绩效考核质量的保障

绩效考核结果不只是用于绩效工资分配,在全员聘用、职称职务晋升、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员工培训等方面都应密切结合使用,使绩效考核工作引起全员重视与参与,确保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大治.北京XX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方案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文2

医院职称评聘是对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综合业务能力、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考核。在2009年的职称评聘中,我院领导意识到以前的职称评聘存在着过于注重对学历、论文、科研、荣誉等常规硬性指标的考核,而对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较少的制度缺陷。由此就造成了医务人员将主要精力都放到提升学历、撰写论文、从事科研、争取荣誉上,而忽视了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随之出现了很多考试强实践差的高分低能“人才”,严重影响了医院人才梯队建设、诊疗水平提升和医疗安全。因此,我院领导高瞻远瞩,决定对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进行改革,加大了对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真实、准确的考核呢?为此,我院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建议尝试利用记录有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日常工作情况的声像档案作为考查依据。我院领导经过研究认为可以在当年的职称评聘中试行。我院档案工作人员不辞辛苦,把参评的内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查房录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录像,交给人事科,由他们播放给外地评审专家,专家根据录像进行双盲式打分,成为医务人员职称评聘临床技能考核部分的得分,并计入职称评聘量化考核的总体成绩。当年职称评聘结束后,医院对利用声像档案服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合理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向专业技术人员发放问卷800份,在有效时间收回问卷720份,其中676人认为非常合理或合理,仅44人认为不合理,可见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认可这种形式。所以,从2009年开始声像档案服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共有7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医院职称评聘,虽然在岗少人多的情况下必然存在着淘汰,但没有一人对评聘结果产生质疑,没有一人对评聘过程不满。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够利用声像档案作为职称评聘技能操作评价打分的客观依据,是因为声像档案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声像档案客观真实,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再现当时发生的情形,避免人为干预造假。二是声像档案直观形象、信息多元,使平常不注意或不易暴露的问题全部展现出来。比如医务人员在探查、分离、结扎血管、术中止血等简单、常规操作中的不规范;在刷手、铺无菌单、穿手术衣、戴手套中无菌观念差;在查房考试中个别医务人员没有针对下级医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而是只讲述自己有准备的知识点,导致答非所问。三是声像档案可以反复利用,专家点评、评审过程中可随时暂停播放,详尽指出发现的临床质量缺陷、临床技能考核中暴露的问题等。

利用声像档案服务职称评聘不仅保证了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更重要的是从技术角度支持了以专业技能作为职称考核标准,进行职称评聘考核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引导医务人员在注重学历、科研、论文等基本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和改善服务。2012年,我院在全省医疗基本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河北省医疗理论技能比赛团体总分第三,六个专业获得集体一等奖,两个专业获得集体三等奖;参赛的26名选手中,11人获得个人一等奖,5人获得个人二等奖,8人获得个人三等奖。在河北省卫生厅护理比赛中获得了理论考核团体总分第一名,技能考核团体总分第四名。个人技术水平的提升必然拉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医院行风评议连续6年优秀,获得了“河北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全国百姓放心百家示范医院”、“河北省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等荣誉称号,在河北省2013年度质量评价检查中取得了唐山和秦皇岛地区第一名。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文3

[关键词]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管理

职称是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技能等的一项重要标准,能够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生,更新知识,强化业务水平,进一步促使相应企业综合水平的逐步提升。近年来,职称评审工作越来越为专业技术人员所关注,职称评审工作开展客观、公正与否,关系被评审人员切身利益,还影响着他们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医疗机构部门有序持续和人际关系。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卫生管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职称的导向作用,更科学有效地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素质,保障工作顺畅有序进行。由此可见,对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精准管理的实践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相关人员晋升高级职称难度大

我国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价体系依旧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政策覆盖范围不全面、深度不足,致使形成难以让每一位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都拥有晋升高级职称的局面。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相关重要管理岗位,大多由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一般管理岗位也存在一些自卫生专业技术岗位转岗过来的管理人员。此部分管理人员倘若未继续开展原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其专业技术职务通常保持在初级、中级,难以进一步晋升原本的专业技术职称。

1.2职称评价体系配套支持体系不完善

(1)高级职称评审机制不完善。卫生专业技术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卫生管理为例,其作为一个长期、延续的过程,机构所受管理工作好坏影响往往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显现,同时团队合作是无法开展有效划分的,其不可直接被转化成生产力或者科研成果,因此要通过长期效应的评价方法开展审评。然而,现阶段职称评价体系配套支持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职称评价工作的难度。(2)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完善。继续教育能够有效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框架,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对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而言,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知识、技能繁多复杂的系统,要想开展好自身工作,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面,还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唯有如此方可满足现代卫生岗位需求。卫生专业技术继续教育是增强职业内涵、强化行业内部交流的一条有效途径,构筑更为专业的继续教育门类是现阶段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价体系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1]。

2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精准管理策略

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审评工作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学理念、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加强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精准管理。如何进一步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2.1健全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标准

(1)健全基层评审优惠政策。对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予以健全,全面优化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考评范围、申报人员,提升流动范围灵活性,消除不允许向它县流动的规定,促进申报人员在考评范围之中的顺向流动、平行流动;放松申报门槛,加大对申报人员工作业绩考核侧重力度,可考虑对偏远地区及为基层工作服务长久的申报人员予以优惠或者破格晋升等优惠政策。此外,还应当提升基层卫生高级人才比例,权力打造专业技能过硬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促进基层卫生事业的有序发展,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基本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服务等,为分级诊疗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2)完善评审标准体系,消除不科学指标。优化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是实现评审标准优化的重要前提,应当逐步健全申报人员条件规定,引入国内科学成功的政策,促进地区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的优化健全。例如可引入广州、湖南评审标准,对计算机、外语有效期予以取消,研究推出提升有效期的审核方案,抑或在指标量化方面缩减它们的分值占比。(3)增加病历评价,构建客观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要强化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2]。要想转变现阶段卫生高级职称申报关注科研、不重视临床的现状,促进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可考虑增加病历评价,并与日常工作评价开展结合。例如,部分增加病历评价的考核标准,并设置病床临床类专业,职称申报需要提交三份自身任期内各个年份主治或主持的可凸显自身专业技能的原始病案复印件。

2.2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达成评审常态化

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材料量化指标完备性不足,通常要求医生自行填写,仅通过书面材料难以开展评定。倘若能有医院提供表明其工作能力的材料,好比门诊情况、会诊患者数量、手术级别等客观指标才能评定,而这便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因此,北京市推出计算机模拟病历,也就是卫生专业高级职称晋升考评题库,计算机对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开展模拟,审核在临床实践中问题分析处理能力,并逐步开展智能模拟,促进计算机模拟与答辩者的有效交互,经由对真实临床情景的营造,客观有效地对其专业技能开展评定。上海市某医院,推出与医院内部网络中心平台有效链接的移动终端,并将其发放给院内临床医师,已然能够对相关医师临床业绩完成状况开展监测,能够有效客观地表明临床医师真实职业状况。鉴于此,可考虑引入学习北京市、上海市等先进应用软件,研发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信息系统,达成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常态化。

2.3凸显行业有效作用,推进评审社会化

我国一些发达城市,诸如北京市、上海市等,在推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社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专业化、社会化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属性,因此高级职称评审标准应当符合社会、行业双重价值标准。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将评审权交由给社会组织是不太可能的。由于卫生行业较为特殊,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下的相对完备的官办社会组织,好比医学会、医师协会、护士协会等,拥有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活动能力,一些组织还肩负相应的政府职责。此部分行业学会、协会等应当尽可能凸显自身优势,发挥中介组织有效作用,配合卫生行政部门一同专研研究、逐步健全自不同专业学科分类特色出发,有效客观评定专业技能、临床工作水平、临床实践技能等的评审标准[3]。同时,可推行分步改革手段,有序将职称评审权移交给官办社会组织,有序推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社会化。

3结语

医生是医院的主体,职称考核体系、晋升制度一方面反映医生自身的专业素质,一方面涉及医疗行业导向的重要因素,唯有构建进一步科学、细化和切合实际的考核体系,方可切实推动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全面分析,“健全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标准”、“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推进评审常态化”、“凸显行业有效作用,实现评审社会化”等,积极促进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申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高洁,李彤,刘媛,郑芳.建立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量化评价体系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65-66.

[2]费芳.卫生管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体系现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卫生软科学,2016(7):162-163.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文4

第一条为了加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省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实施办法》,国家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经市卫生局批准,在村卫生室协助工作的临时聘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照本办法管理。

第二章执业注册

第四条市卫生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全市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执业注册工作。未经注册,不得执业。

第五条依法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及其它卫生专业执业证书,在村卫生室连续工作的,可以向市卫生局申请执业注册,继续在村卫生室执业。

第六条具有乡村医生证书,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含原卫生所、营利性医疗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持当地卫生院和村委会的聘用证明及相关证书,可以向市卫生局申请执业注册。符合条件的,准予执业注册,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可以在村卫生室执业。

第七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注册后应在注册的村卫生室执业,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变更执业地点必须向市卫生局申请办理变更手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与依法注册后的乡村医生执业范围一致。

第八条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提前3个月申请再注册,并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其他类别专业技术人员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九条申请在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两年的;

(三)受吊销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两年的;

第十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执业所在地村委会和所在镇卫生院应当在三十日内书面报告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注销注册,收回执业证书。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自动辞职或请假六个月以上未在村卫生室执业的;

(三)受刑事处罚的;

(四)中止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五)考核不合格,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六)违反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

(七)因身体健康等因素间断执业超过6个月,或不能胜任村卫生室工作的。

第三章人员管理

第十一条村卫生室人员配置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的1.5‰的比例配备,2000人以下的村配2人,2000人以上配3人,最多不超过3人,出现岗位空缺后可及时调配。

第十二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实行聘任制。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聘任、调配工作由村委会及镇(街办)卫生院共同完成。原则上不得跨镇执业。

第十三条建立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一)凡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及其它卫生专业执业资格,德才兼备,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卫生事业的对象,经卫生院和村委会考试、考核,报市卫生局审批,准予聘任到村卫生室执业,按规定办理执业注册手续。

(二)因工作需要,村委会或卫生院可申请临时聘用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必须具备医学院校中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40岁以下,热爱农村卫生工作,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三)临时聘用人员的招聘考试由市卫生局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的发给临时上岗证,有效期为三年。临时聘用人员不得单独从事临床诊疗活动。有效期内取得相关执业资格可以续聘。

(四)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退出年龄为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因政策性因素推迟享受退休待遇的,执业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人社部门核定的延期时段。超龄乡村中医医师若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且身体健康,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委会同意,卫生院考核并报卫生局审批备案,可在全镇村卫生室范围内由卫生院统一调度安排执业。

(五)凡村卫生室退出人员,由执业所在地村委会和卫生院在三十日内书面报告市卫生局,注销执业注册并收回执业证书或临时上岗证。

第十四条建立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工作简历、培训考核、执业行为记录等。

第十五条建立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行为记录制度。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应记入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档案中。良好行为记录包括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或诊疗规范、技术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违反相应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等。

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行为记录作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考核的依据之一。

第四章执业规则

第十六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一般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二)参与医学经验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三)参加业务培训和教育;

(四)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五)获取报酬;

(六)对当地的预防、保健、医疗工作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七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乡村医生职责,为村民健康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六)认真宣传和执行新农合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

(七)按要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事件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应当服从市卫生局的调遣。

第十八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必须遵守下列执业规则:

(一)从业人员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对超出一般医疗服务范围或者限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情况紧急不能转诊的,应当先行抢救并及时向有抢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求助;

(二)从业人员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围不相符的医学证明,不得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

(三)执业活动不得超过市卫生局规定的医疗服务范围;

(四)处方用药和医疗器械的使用不得超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限定的范围;

(五)从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处置;

(六)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七)在执业活动中发生医疗纠纷,应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镇(街办)卫生院、市卫生局报告。

第五章培训与考核

第十九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和业务培训学习。市卫生局制定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各镇(街办)卫生院组织好辖区内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开展专项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第二十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由镇(街办)卫生院负责组织实施,主要是培训学习和工作绩效考核。

第二十一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定期考核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镇(街办)卫生院具体实施。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充分听取执业所在地村委会和村民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经考核合格的,可以继续执业;经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之内可以申请进行再次考核。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市卫生局注销其执业注册,并收回执业证书。

第六章奖惩办法

第二十三条长期在村卫生室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关心、爱护患者,事迹突出的,由市卫生局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十四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卫生局依法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市卫生局依法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证书:

(一)执业活动超过规定的执业范围,或者未按规定进行转诊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药品的;

(三)违反规定出具医学证明,或者伪造卫生统计资料的;

(四)发现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及其它应急事件不按规定报告的;

(五)未在规定执业地点从事医疗活动的;

(六)未经乡镇卫生院同意,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脱离工作岗位达1个月以上者;

(七)伪造处方、骗取和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第二十五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由市卫生局依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卫生局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证书。

第二十六条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变更执业地点,未办理变更执业注册手续的,由市卫生局给予警告,责令限期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文5

1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医院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就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进行不断地探讨和实践,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监督考核的环节管理,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1.1领导重视、构建体系

继续医学教育得到医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由院领导和代表本院各学科、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院长任主任委员,主管院长为副主任委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具体实施、培训计划的制定、组织学术活动、授予学分等工作由教学科负责处理。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对各项工作加以审定和监督,指导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效果的系统性、完整性、各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医院实行院长—主管院长—教学科—科室主任—继教秘书五级管理模式。

1.2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规章制度的建设是落实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天津医院制定了《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继续教育组织实施管理制度》《继续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关于职工在职学习的管理规定》《公派出国进修学习选拔办法》等,同时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职业再注册等相结合,并成为必备条件之一。建立培训—考核—晋升—临床应用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建立人才流动、淘汰制度,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约束力,提高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使继续教育工作得以健康、持久的发展。

1.3网络管理、提高质量

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是实施继续医学教育的前提。为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力度和效率,减少重复、繁琐的工作,及时掌握继续教育动态信息,天津医院将计算机程序软件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统计和管理,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增强了学分记录的准确性,减少了统计工作的繁琐,降低了工作强度,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更具科学性、高效性和规范性[2]。

1.4经费投入、保障实施

加大继续医学教育的培养力度和经费投入,完善软硬设施环境,搭建现代继续教育平台,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新建医院配备报告厅、多媒体会议室和workshop室,安装手术远程传播系统、远程教学系统、音响和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一流的学习环境。

2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为了更好地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毕业后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继续发展,让他们理解到只有通过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在医学科学的海洋里充分汲取新的养分,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3],才能使自己医疗专业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2.1申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天津医院与天津医科大学建立了医学情报共享合作协议,以达到尽快地向临床一线输送各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之目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促进天津医院科研及临床应用[4]。为了鼓励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增强医生自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本院内实行每周定期通报制度,通过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医院教学、医疗和管理水平的全面发展。

2.2举办院内学术讲座

每年有计划地举办以已实施的新技术为主的院内学术讲座,科室讲座主要以三基训练为主。每星期五下午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科交叉为特点的院内学术讲座,注重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常态运行、长效运转的机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实用性强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新技术应用交流和专题实践教育等活动,使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和更新知识结构、新技术,使其临床医疗应用得到提高。

2.3外出进修、培训及参加学术会议

为使各专业技术人员得以及时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医疗技术,有计划地挑选各科室优秀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培训及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外出学习人员回科后在本科内进行学习心得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也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同时也提高了院内各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促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2.4远程教学

为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和三基训练的渠道,天津医院已和24小时医学频道建立了远程教育合作体系。24小时医学频道汇集了国内外的医学视频资源,全部以视频的形式在互联网上24h不断地播出。远程教育教学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三基培训、手术操作、教育讲座、医学会议四个板块的内容。三基培训包括三基视频操作演示、题库、考试系统。三基视频操作详细演示了三基操作的具体操作细节,医生、护士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进行观摩、学习。题库及考试系统能够实现全无纸化自动网上考试,实现了考试工作的四个“自动化”,即自动出卷子、自动考试、自动判卷、自动总结汇总成绩。医学三基考试试题部分从基础到临床,从医技到护理多学科收录了从易到难多种题型的考题,涵盖范围广。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24小时医学频道方便地学习相关卫生技术知识,24小时医学频道体现了“按需学习”的教育理念,可以合理解决工学矛盾,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

2.5以教育者为导向模式向自我导向模式转变

教育者导向模式包括学术会议、临床病例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培训班、新技术推广、远程教学等;自我导向模式包括浏览期刊、视听或音像制品、CD-ROM媒体和互联网等[5]。以教育者为导向模式向自我导向模式转变是使受教育者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使继续医学教育有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时间、知识水平、爱好寻找所需的信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逐步树立只有终身教育,才能终生职业的观念,真正把参加继续教育转变成自觉行动,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3形成评价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模式

形成评价继续医学教育效果的模式(CRISISS模式)是英国采取的,经欧洲医学教育联合会验证,得到了世界各国医学教育界的认可,成为评价继续医学教育效果合理的有效模式[6]。

3.1医学教育参加者培训效果的评价

先明确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内容的需求,当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这一要求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后,教学科以问卷形式让参加者对讲课内容、方式进行满意度的评价,并对学员不满意的情况进行整改,然后再对每个项目进行再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达到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目的。这就对授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者必须选准切入点、及时了解和跟踪国内外医学科技的最新动态,不断进行内容更新,注重授课艺术和效果。教学科还根据授课效果有侧重、有目的地安排授课教师,以促进授课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使专业技术人员临床诊治能力、科研工作能力有所提高,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有所增长。

3.2项目效果评价

有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以管理人员对专家授课教学效果的重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术理论高、临床经验丰富不意味着他的教育水平也同样高,教育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水平及口才表述能力的综合表现,所以继教管理者应对每一位专家的教学效果加以重视,及时了解听课医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情况,对专家提出一定的授课要求,教学效果提高了就增强了医生自觉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同时也达到了提升受教育者各方面水平的目的。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卫生人才培养的需求,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的特点;②项目选题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即“四新”“三性”;③项目是否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目的;④项目是否为本学科国际、国内发展的前沿;⑤项目是否为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发展;⑥项目是否为国内医疗先进技术和成果;⑦项目是否填补国家、市级空白,有显著社会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4取得的成果

医生专业技术考核范文6

1.1结果认定不强:在基层工作的临床医生对西医的定性、定量检验结果不太熟悉,且检验业务项目多,报告结果的临床意义情况多,对临床医生的综合分析要求多。因此,检验报告不如影像诊断的定位与定性结果那么易于接受。

1.2业务素质较低:检验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而检验技术人员是检验工作的核心。近几年来,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一些有经验有特长的技术人员流入其他科室,补充一些专业不对口,造成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而且部分人员不注意下功夫去认真钻研业务,技术上没有长进。以及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培训少,信息不畅通等诸多因素,导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长期停留在低水平或传统的方法上,对现有的一些高新的技术方法难以接受,更不用说在业务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2基层检验工作的构想

针对上述状况,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检验工作和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增强基层检验从业人员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检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基层日常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1合理配置人员,解决人员资历过低问题: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必须经过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正规培训,时间不少于2年。未参加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检验工作。护士、医生改行的,必须参加正规培训,在临床检验相关科室进修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方可安排从事检验工作。

2.2紧贴基层实际,加大培训力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训工作,必须面向基层。由于基层目前医学检验人才的严重匮乏、业务开展受诸多因素限制。因此,我们必须在短期内筛选针对性的检验项目、以明确培训内容,需突出学员的能力培养。对检验项目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术都制订了完善的实训内容、实训实施计划、考核细则,做到按纲施训、严格考核。

2.3根据基层需求,加大装备建设。购置适应基层工作需要的医学检验仪器设备,使得装备条件有所改观,完全能够满足基层工作的需要。另外,急需移动式医学检验车、输血车,使医学检验仪器设备的固定、方仓化,以提高机动性和仪器稳定性,使处突医学检验工作迅速、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