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1
一、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尊重适应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个学生都有着其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潜力都各不一样,他们的脑袋里会装有千奇百怪的问题,充满着好奇。没有个性的存在,没有个性表现的自由,就不会有创造力。所以,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以生为本,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要善于发现和张扬学生的优点,学会欣赏学生;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时,不妨让学生也当回小老师!这样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这样才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为了使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与生活,个性化课堂应该把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作为重点,使学生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个体与群体并进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以传授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形式为基础,使学生们自主选择、自觉地学习,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二、教师自身要具有个性化风格
教师的个性化是时代的必由之路,个性化的教学是教师必然的选择。教师一旦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就要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更应该善于保护自己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直接影响。教师在表演中喜形于色,在活动中手舞足蹈,一方面调动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以情激情,以情带情。教师动情学生才会动情,这样师生才能心灵融会贯通。有个性的教师才能营造有个性的课堂,使学生如沐春风,放开心怀,大敢展现个性。发挥教师的教学个性“把学生当自己”,就是要求老师象爱自己那样去爱学生。
例如,我经常会把每节课前三到五分钟作为课前热身,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每天有一位“Host”或“Hostess”,他/她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对其它同学进行采访、提问或邀请其它同学一起参加,我会提前给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当然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话题,表演后,先让全班参与评价,教师再给予适当评价(鼓励为主)。以这种形式开始,可以让学生很快融入英语氛围,让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可找到学英语的快乐和满足。因为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来准备,并在课堂上当一回主角。如学(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9“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时,一个英语较好的同学就很好地利用教材内容,先采访几位同学,询问他们空闲时间做什么?然后说“I like reading and watching movies in my free time,and I like cartoons very much,because they are interesting and funny,they can make me happy.”在进行交流时,教师不打断、不插话、不批评,但有时给予一些帮助和提示,偶而也加入到他们之中,活跃一下气氛。
三、教学方法个性化
教学方法不可单一的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最容易造成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开小差。这样的课堂,无论老师再怎么用多媒体教学,都是没用,因为本质没有改变,都是以老师为中心。我认为教师的“教”必须适合学生的“学”,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小学语文 活跃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总是用一张卷子来衡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要求学生都要达到统一水平。然而,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与性格等因素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很片面的、不科学的。语文教师需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加学生抒发自身情感的勇气,鼓励同学之间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千万不得“一锤定音”,以下是关于开展个性化语文阅读课堂的一些见解。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学生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等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被看作是单独的一个教学分支,是四项语文技能(听、说、读、写)教学中最不可教的一项。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学资源过于统一,教学文本和教学方法都是相似甚至是完全相同的,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都失去了“自我”。教师只是一味的按部就班来完成课程计划,没有新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见,总是追随教师的思路完成课堂内容。最终的结果就是几年的阅读教学下来,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变得大众化,这不符合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要创建一个个性化的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赞同与批判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适合学生本人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如何创建个性化的阅读课堂
1.教师要找到适宜的教学角色 对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总有一个最适合教师本人的特定角色。这个角色可以是朋友、姐姐、兄长或是严厉的父亲,只有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角色,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充分的自我发挥,形成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然而,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学禀赋等关键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寻找教学角色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在教师未找到自己的教学角色之前拥有一个积极、乐观、谦虚的教学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国内的家庭作业一般是背诵课文和抄写生字,而国外部分的教师则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识得生字、并且了解生字在文章当中的不同用法,再此基础上还认识了书中的生活世界和思想感情,在大量的学生自主阅读训练当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此法即培养语文知识(修、逻、语、文)的同时又培养了语文旨趣(情感、过程、修养、认知)。
3.语文课堂教学方式适当翻新。语文课堂表演巧妙的运用建构主义将阅读内容用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表演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小品、情景对话、歌唱、朗诵、游戏等可以提高学生表演兴趣的新颖形式,在表演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强烈的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纠正不自信、不尊重、不团结等行为。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因素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来,并且能够弥补教师对于发音和字体不端正方面的不足。
4.实行阅读能力分级培养。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为1、A、甲三组(注意不应该将分组分为1、2、3或是A、B、C等顺序,因为在分组的过程中会让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阅读能力不强,产生不自信或是抵触的情绪)。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多用激励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家庭作业也鼓励学生进行分组完成,按小组给出综合成绩,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沟通学习能力和提及荣誉感,一些不爱阅读的学生也会因为不想影响小组的成绩而去努力完成阅读作业。
5.提高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学生的阅读想象力需要有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做支撑,也需要大量的语文思维练习,想象力可以使人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开发,让思维更灵活从而在认识的事物中联想到更多的新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小学阶段学生旺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会促使学生跟随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丰富的想象,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创作底蕴的最好时机。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早有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是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语文阅读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精神活动,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属于学生本身的阅读实践,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当然,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的同时也要坚守个性化的阅读底线,当学生出现大的阅读思维偏差的时候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说,不能无原则的鼓励。
参考文献:
[1]罗小娟.个性化阅读教学智慧探讨[J].教育评论.2011.
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3
以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灵活性想象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因素,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联想中发出智慧的火花,对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大有裨益。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其做法:
(一)在词汇学习中启发想象
从词汇知识的深度研究来看,一个词是由不同的层面所组成的,学会一个词意味着掌握这个词的各个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笔者尝试在词汇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再让小组内同学一起发挥想象力,运用已经学过的词汇和刚学的新词汇编写小故事。最后让小组组长把故事读给大家听,其他小组同学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要注意故事中用了哪些新词以及这些词用得是否正确,并对所发现问题如实记录,然后,就所存在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编写故事的过程,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个性化思维的力量,对故事中词汇使用问题的讨论也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了词汇的用法。
(二)编写剧情
激发想象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经常在写作课堂上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并充分发挥想象力编写自己感兴趣的剧本,对所有剧本教师在语言和文化知识方面给予指导之后要求学生们在课后排演成话剧,然后在下次上课时表演出来。学生们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编排出了各式各样的话剧,并以音乐、图画为辅助,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创造热情,还提高了学生对词汇、短语及各种句式结构的运用能力,也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
二、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4
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不可忽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而应予以通盘考虑.
(一)学生已有的个性化经验,我们关注了吗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基于他们校内、校外原有经验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经历同化、顺应、概括、具体化等心理过程后,实现原有经验对新学习材料的个性化解释并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二)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我们关注了吗
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此受它的折射,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渴望探究富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
二、孕育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一)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如果把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看作是一个金字塔,那么越往塔尖就越能凸显一个人的个性,而金字塔基础层的深厚宽广则直接影响个性的发挥. 教师应具有多元的智力结构,拓宽专业视野,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与他人合作,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促成潜能最大化地发挥.
(二)立意求新,敢于创造
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创造性,教学是一门充满了科学性和创造性的艺术. 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我”的教学,每一节课都要在深入领会和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内在情感等因素的基础上,从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努力设计与众不同的方案,要力求准备别人未敢尝试的教学方法,采用迥异于他人的教学过程,使每一节课都让人有一种“我怎么没想到这样做”的谓叹.
三、课堂教学个性化的策略
(一)教材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源于生活实践,因此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身边的事中挖掘数学内涵,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我在上“加减法应用题”第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的几道题目,对课后练习作了补充,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
①第一小组有10人,第二小组有12人,这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②我们班有37个小朋友,现在有2张凳子空着,教室里有多少个小朋友?老师要批多少本作业本?
③讲台上有32本课堂作业,我们班还有几个同学没有交?第一组交了7位同学,还有几个没有上交?
④祁晨凯在第一单元考试中,一共扣掉了2分,他得了多少分?
以上这些事例就在学生的身边,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思索、去动脑,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开拓了学生的数学视野,启发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乐意学习数学.
(二)教学方法要个性化
个性化的教学,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再是统一要求、千人一面,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宗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 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针对不同的教学个体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二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和教学语言的个性化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载体. 如果说教材处理的个性化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那么,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就是教师教学创新的外在表现. 个性化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实践,获取知识的外在力量. 从这一点上来说,教学语言也是一种艺术. 因此,教学语言应该是集真、善、美于一体,而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科学的. 在数学课堂中,表现为科学地表述数学术语,做到准确规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个性化的语言还充满智慧,具有幽默感,所以说,个性化的语言还是充满情感的.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学生的发展趋势. 所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个性化的评价要求我们教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就是要使每位学生有一种受到鼓舞的感受,使每名学生都尽力地去发展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发挥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因素,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培养具有个性化的学生,是我们教师的执着追求. 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品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不断创新、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个性,做一名特色鲜明的教师.
【 参考文献】
[1]唐继延,主编.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选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5
关键词:公共艺术;个性化;教学评价
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发展战略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还需要对整个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明确基础原则和价值引导,只有这样,才会保障该教学评价体系的个性化和科学化,也才能够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1]
1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1实践性原则
建立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不仅需要具有规划性和科学性,而且尤其要注重实践性,如果所提出的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在具体的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中不能够真正地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也就谈不上应用价值了。因此要结合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评价体系。高校公共艺术课堂大多都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与其他的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综合情况加以考虑,尤其是对教学评价指标等的确立需要注重在实践中的落实情况,失去了实践可操作性,其建立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了。
1.2个性化原则
本研究坚持以个性化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分析,明确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对教学评价效果的分析,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之所以需要突出个性化教学评价,是因为当前高校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虽然说个性化很难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学生,但是根据学生的人格特征、专业差异、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实施个性化教学评价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比如说教师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微课、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可以结合学生的特征和兴趣爱好等进行情景化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1.3多样性原则
当前,高校针对公共艺术课堂的教学评价大多还是比较传统、单一的方式,所以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往往跟其他课程的反馈没有多少区别,更加没有什么个性化的反馈意见。通过调研分析发现,高校一方面需要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另一方面又需要保障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因为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也不能全面地反映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和教师互相评价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会最大的限度地保障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的实现。通过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评价效果,就会使最终的评价效果更加科学、客观。另外,在落实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高校公共艺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个性化体现
2.1认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体现着差异性。[2]高校实施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个性化教学评价主要是希望在明确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学评价对于教师而言,不仅需要保障课程教学的独特性和针对性,而且需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尤其是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学科素养等的不同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
2.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公共艺术课堂进行个性化评价的前提就是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素养的个性化提升。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满足学生的艺术追求和艺术学习的需要,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和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2.3发掘学生的个性化潜能
所谓潜能,主要是指“生命所蕴含的、潜在的、可能发展的倾向,是人自身中沉睡着的力量,是现实生命发展的源泉”。[3]由此可知,潜能并不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等形式产生的,也不是说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的,更多地需要后天的发现和挖掘,以找到学生的发展潜力。当前,构建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充分地发现和挖掘潜在的能力,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发现自身的艺术细胞,展现个性化的优势。
3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
3.1明确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目标
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目标应该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即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这个最终目标的指引,笔者认为通过详细的划分,可以包括几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一是丰富公共艺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形式,拓展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二是将常规传统的公共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拓展为全方位的综合性艺术审美、艺术修养、艺术技能的评价;三是改变传统的分数论评价模式,全面考察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个性化发展特征和创新思维意识等。
3.2确立公共艺术课堂的个性化评价标准
由于学生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进行公共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时也需要区别对待,比如需要考虑的个性化评价标准包括:一是学生的专业背景的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二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三是学生的基础条件不同,有的学生可能接触过公共艺术,有的学生则可能首次接触公共艺术等。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个性特征等来构建不同的个性化评价体系,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不同,比如对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参与度、反馈性等就需要多加鼓励和支持,对于那些有创作欲望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等。
3.3界定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文提到的建设目标的指引,笔者认为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其次,学生具备的基本艺术能力,包括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操作技能等;再次,学生学习艺术的欲望;最后,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包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对艺术的想象能力、对外界的感受能力、对艺术的情感表现等。
总之,在明确以上内容后,高校公共艺术课堂还需要应用该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并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优化。这样高校公共艺术课堂个性化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作者:陈若伦 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振祥.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优化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
课堂个性化教学范文6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不枯燥,而且难度也不十分高,根据教学经验来看,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喜欢这个课堂的。如果能将“个性化教学”持续运用到课堂中来,那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定会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运用方法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提升教师的“个性”
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信息技术教育。“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本身拥有一定个性,其意义在于教学能力的延伸,不但要拥有过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最主要的,身为教师自己必须对计算机拥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课程布置便会得心应手,因为教师知道同学们喜欢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乐于学习,对学生的兴趣情感和个性特点了如指掌。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
一位令学生为之着迷的教师是成功的,要想让学生充满“个性”,教师的风度气质和渊博学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他们会将教师当作一个标准,认为教师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的,这很厉害,但自己只要为此付出努力,也可以成为教师这样充满“个性”的人。所以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不断通过学习和模仿这位“个性榜样”,那么学生自己也会渐渐开始充满“个性”。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问题:信息技术是有趣的课程,在这个课堂里没有人会限制你的个性;每个人都有潜力,而且决定潜力深度的是兴趣。如此一来,学生们的“个性”被逐步建立起来,课堂也会随之活跃。
(三)因材施教,激发“个性”
通过教育经验来看,小学校园里的男生普遍比女生更有兴趣学习信息技术。这一现象需要得到充分认识,如果长期按照固定的教育模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很可能会造成部分学生“脱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产生,我们要对同学们进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是需要教师掌握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各个同学的学历能力以及兴趣高低,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此弥补另一方面的不足,因材施教同样是建立在学习兴趣之上的,不能够放弃任何一位同学。举一个操作实例:为了树立同学们的信心,尤其是操作较慢的女同学,你可以选择将同学们重新分组,由能力强的同学带领着能力弱的同学,按照座位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对立”的关系,需要在竞争中分出高低,这样一来,能力强的同学自然不甘下风,在他们的带领下,不但可以形成默契的团队关系,还能够让所有学生能力得到平衡。
二、“个性化教学”运行效果
无论怎样改变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并且在一个良好的气氛中进行。“个性化教学”要符合几个基本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能力锻炼、培养创新意识。下面通过几个运用个性化教学的案例,来具体分析对信息技术课堂起到的优化效果。
(一)个性化分组教学
在信息技术课当中实施分组教学,采用协作分组模式,每一组由五位成员构成,分组原则是结合各位同学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分组教学虽然为信息技术课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但由于分组后缺乏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每一组安排一名实习教师来担任组长,将所有同学的特长充分掌握,形成学习小队,进而优化整体学习效果。在组长的指导下,学生们迅速进入了状态,由于每个分组风格不同,自然会有竞争要素存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实习教师增加了教学经验。经过分组教学实验后,学生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表现有了明显上升,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遇到困难时,学生们会首先询问周围的同学,而周围同学受到这种良好氛围的影响,十分乐于为别人解答问题,在遇到关键知识点时,组长协同教师对学生们进行集中辅导。通过各组员之间的协作,树立了学生自信心,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一些平时学习吃力的同学也得到了很好的帮助,在增进同学友谊的同时,教学效果也随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