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在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育比重过小等问题。在当下的经管类就业市场上,招聘企业既要考量应届学生学术背景、更强调其工作能力和经验,因此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加大实践性环节已迫在眉睫。《管理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必修课,需突出技能,本文认为该门学科的实践性改革主要包括完善课程建设、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组织管理等。
一、完善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课程建设
(一)编写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材内容
为实现课堂教育内容与岗位职责标准无缝对接,必须重新构建以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材体系,这就需要彻底颠覆现有《管理会计》教材体系结构,重建内容和思路。新编教材应该由《管理会计》课程组与特定行业企业的会计部门共同合作,实现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的全集合。在内容上借鉴现有教材部分通用模块,在结构上仍沿袭管理会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等章节。但在每一新章节编写上应该适应教师和学生对新教学体系的认知,体现“以实践促教育”新思路,故应大量融合行业企业真实案例,按不同学习目标提出任务,以实践模块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分析具体岗位任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在仿真模拟情境中使学生领会知识并掌握技能。
(二)建设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教学资料
《管理会计》教学资料建设要以实践性为导向,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等传统的教学资料都要进行彻底改革。首先,在教学资料编写上借鉴CMA(注册管理会计师)考试内容和体系,与国际管理会计前沿理论研究接轨,依照我国对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目标,围绕相关职业技术领域研究,将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分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前沿、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等四个模块;其次,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融合实践操作模块,实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环节为线索,将一个工作任务设置为一个训练模块,将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贯穿其中,让学生在任务演练现场中展示训练过程和结果,由教师引导及推动整个实训过程,并进行考评和记录。
(三)建立以岗位职责标准为核心的考评体系传统
《管理会计》课程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只考评学生理论知识和课堂表现,难以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操作能力进行考评,容易出现考评结果不合理、不公平、不全面等问题。因此,在保留传统考评指标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实践成绩、市场调研、分组实习等环节。此外,还应当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会计技能大赛等一并纳入考评体系,作为评优秀、评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1]。
二、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及模式
(一)实现行业企业现场教学
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由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有计划性定期带领学生进入行业企业一线、贴近岗位工作,实地深入解企业整个供应链、价值链,了解包括供、产、销、存在内的一系列经营活动,通过在不同岗位顶岗实习,积累相关经验,对实习过程要进行总结和反思,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企业价值观熏陶和职场文化渲染中,强化学习效果,更深层次理解《管理会计》。
(二)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民办本科院校通常存在资金不充裕、实训条件不完备等问题,课程和专业之间需要相互共享教学资源和工具,可以利用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训室,大商科实训中心,让学生组建团队,分角色进行仿真演练,使用《管理会计》的真实案例,结合管理会计的方法对案例中的企业进行预测、决策、控制、规划和评价等,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如建立《管理会计》课程微课平台、利用网络培训课程,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课程标准、考核方法、教学课件、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习题库、案例库、参考资料、拓展资源等内容传到网上,方便学生在任何时间自主学习[2]。
三、加强建设师资队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首先要考取相关执业资格证,如CMA、CIMA等含金量较高的证书,并定期参加专业进修和学历层次提高,同时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在校企合作单位挂职锻炼,在财务管理类岗位轮岗体验,以此获得实操经验,丰富教师知识体系和社会阅历;其次,要聘请行业企业内顶尖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组建由企业、校方共同参与的多元教师阵容,以此完善教学管理队伍和教师团队。
(二)加强管理会计课程的产学研统一
教师可以将实践中获得的实操经验转化为科技科研成果,通过立项研究获取更丰富的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也可将教学和科研中得到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转化为企业利润;还可以将在企业实践中获得的丰富体验转化为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在管理会计课程的产学研建设中,善于使用课程组、院系、校内各类资源,秉承“教学相长、实践为本”理念,将民办本科院校优势发挥到极致,加强和合作行业企业联系,实现共赢。总之,从民办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提供本课程发展新思路,为加强民办高校经管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理论支撑。民办高校会计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理念,才能推动会计专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财务共享;管理会计;教育理念
我校管理会计是省品牌专业,学生做账实操能力信息化不断加强的前提下,大数据理论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程度不足,使得学生实践时间比较少,实景氛围不足又导致实践教学发展缓慢。从近几年我校重视管理会计教学开始,配备大型专业共享实训室,实景在线通过科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对财务信息的探究,从而在学校便开始促进学生素质的实践与理论的全面发展。
一、以往教学成果的不断总结升级
(一)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总结
现代化教学模式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知识交流的形式与传承路径,在我校管理会计教学规划中,财务共享教学模式便是一个创新点。为提高学生理论与实操做账水平,教师长期以来与学生进行互动,积极参与项目探讨,因此教师对学校管理会计现代化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优势,都有着深刻的亲身体验经历与丰富的思考内涵。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
近年以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从管理会计专业的教学基本形式、使用设备、师生交流、教学回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师生之间基于财务共享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尝试性地运用过程中,我校师生在参加了一系列模拟公司活动后,获得不少的经验与思考;同时学校配备与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配套的基础会计软件与场地设施,并且在全校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在推行全校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不少学员与教师的赞同,而相当部分计算机系统已经得到了提升与优化,并且校内得到推广。
二、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的方向
(一)推行素质教育
在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的推行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模式不断发生改变。以我校管理会计专业为例,教师不单单要锻炼学生实操能力,还需对学生的意志进行强化教导,使得学生认识到会计准则并时刻遵守。教师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实现对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实践与理论的整合,从而使得运管理会计专业学生更容易接纳教学活动的磨砺。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新时代教学创新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学校教育水平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这对于教师培养和造就我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学校建立会计专业以管理会计为教育特色的数年以来,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面对新时代下的就业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学员的实践水平与专业素质,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从管理会计教学本身出发,以财务信息为实践内容,以会计准则为规范,从而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行科教兴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定位思路
通过专业定位思路,建立从实际出发,满足社会需求为中心思想,依托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资本,对接现代社会管理会计专业的就业形势,同时优化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结构,最终完成教学改革的完善与发展,并且通过以就业为主的核心目标,实现专业与职位互相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在学校知识的专业定位思路上,不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共建体制机制和合作办学模式,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从而鼓励学生探索企业补充设备、师资、技术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针对以下四个方面:以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以实践能力为先的指导思想,围绕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就业培养的目标,根据学校组织的财务实践活动实施,加快相关实习基础设备的建设与软件的优化,建设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内容;通过实训室建设的完备,使得学校从管理会计专业方面成为紧缺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为更好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效果,学校需要联系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合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指导思想建设,使之更加容易接纳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学结合指导思想推行到学生中。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旨在从实际生活出现,以专业职业规划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使得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三、结语
在共享经济和大数据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存在的滞后和脱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立足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当始终以探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己任,同时总结教学的质量与成果,力图从教学改革发展规划的角度,推动整个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当然在推行教学改革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各种成果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脱离实际,因此更加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基于财务共享基础进行改革发展,从而实现在规划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霞,吴岚.基于财务共享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商业会计,2017(9).
[2]田高良,杨娜.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6(10).
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文3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经济结构性改革任务繁重,对内,企业面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任务;对外,我国企业越来越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巨型跨国企业同台竞技将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精细化成本计量、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依据宏观环境和企业优势的战略化投资、不同业务类型的现金流互补、责任中心和业绩考核都成为工作的重心。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将不局限于历史财务信息的总结,更加面向未来,面向价值的增值。以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评价和系统性财务战略规划为核心的管理会计将日益成为财务工作的重心。正如日本上世纪经济崛起时在成本管理领域创造出诸如零库存管理、精益生产方式、目标成本法等方法帮助日本企业削减成本以低价和优质与西方企业竞争一样,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崛起也必然要求管理会计方法的创新、运用和管理会计人才的大量培育。2014年财政部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管理会计人才的队伍建设以应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的现状。因此,构建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框架,并在教学中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成为会计实务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管理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更加剧烈
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激烈,不同经济体分化明显,金融市场波动增大。发达经济体总体经济回升,而新兴经济体增速回落,即使在发达经济体内部也出现美国经济增长快而欧元区和日本增速缓慢,通胀压力大的问题。经济走势的分化和周期的不同步造成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和美元汇率走强,引发国际债市、汇市、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持续调整和波动。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剧烈变化对预测企业利润和现金、控制成本和进行投资的企业管理会计人员提出巨大挑战: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受损。
(二)公允价值引入造成的利润波动
管理会计的长期经营决策、预测分析和全面预算都需要对企业利润进行分析,然而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也会给管理会计的分析和预测带来挑战。Bath(2004)指出计量差错、经济内在波动和混合计量是公允价值扩大报表波动的三大途径。Wallison(2008)也指出公允价值会计在经济衰退时造成资产价格的非理性下跌,在经济繁荣时制造资产泡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通过模拟比较的研究方法发现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比例增大,当与金融市场的额外流动性缺乏结合时,公允价值的财务会计框架放大了资本的周期性波动。
(三)集团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分权控制
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时,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和跨国经营将成为很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选择。然而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激烈变化,集团经营中的分权治理问题暴露。如何使集团内的企业形成一个战略总体,而不是仅仅追求自身企业的利润,这及涉及到管理会计中的利润中心的划分和业绩考核问题,也同时涉及到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战略成本管理及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而这些也正是现在管理会计能力的薄弱环节。(四)多样的管理会计工具与企业的契合管理会计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管理会计工具,并在国外企业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成熟和流行的管理会计工具包括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作业成本法(ABC)、作业基础管理(ABM)、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等。如何将这些管理会计工具与不同企业的特征相结合,建立适用于自身企业管理实际的特色管理会计工具箱也是对会计人员的巨大挑战。
二、职业能力的构建
管理会计人员既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又面临着独特的国内公司治理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要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职业能力体系。
(一)技术胜任能力
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其核心是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评价功能,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目的。由此可见管理会计有机的融合了财务和业务活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基础支撑和战略支撑的作用。由此,管理会计的技术能力跨越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涉及影响管理会计功能发挥的对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了解和事项识别,包括所处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状态、市场的机会与风险、相应的经济、金融和法律管制等。第二个层次涉及企业经营的相应能力,包括对企业的战略把控的能力,对企业经营计划和过程管理的能力,建立并管理经营的内外关系的能力以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熟悉。第三个层次则涉及具体的会计、财务和管理技能,包括管理会计工具箱、财务会计处理、兼并与收购、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融资与投资、会计信息系统和税收征纳与筹划等。
(二)职业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环境的变化,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深刻的改变了企业的商业环境,对规划企业的盈利方式、预测企业的利润都带来巨大的挑战。而且各种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金融衍生产品给企业的资产计价和持有利润的产生都带来深刻的影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产生的防范外汇风险问题,降低汇率变动对企业盈利影响的问题都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创造性地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有效的风险对冲;跨国经营和跨国并购中的税率差异和各国税收法律的差异又为企业创造性地采用转移定价来增加利润提供了机会。因此要适应现有的商业环境,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竞争能力,就必须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创新能力,在高度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对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有效交流的能力。所谓有效交流就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其目的是按照某种方式实现有价值的目标,这种方式在这个交际的场合下是得体的(Spitzberg,1998)。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必然要求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与跨国经营,而开展跨国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跨文化管理问题,这种问题在跨国兼并与重组中更为常见,协同效益的产生中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必不可少。所以管理会计人员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也是其核心能力之一。
(四)职业道德胜任能力
职业道德是某一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管理会计在进行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利润规划过程中,会面临为了组织利润而损害其他相关方利益或采用违背公众良俗的方式获取利益的选择,此时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人员应当具有职业道德胜任能力,以维护整个社会对会计人员的信任,获得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空间。
(五)持续学习能力
不断变化商业环境、金融环境和组织变革使得管理会计人员决策的背景和决策的目标及筹划空间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具备持续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对外部环境的认知,适应开辟新的价值创造领域、发现新的管理工具和服务新的组织目标。
三、管理会计教学重构
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主要有学历教育、资格考试和在职培训三种方式。其中高校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应该根据管理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重构。
(一)优化课程体系
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要适应管理会计技术能力的三个层次,就应该首先优化课程体系。应该将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不同方向来设置课程体系,对管理会计方向的学生更加重视商业环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战略、管理、市场、人力资源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融入课程体系。比如在展开对《管理会计》、《成本管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对《战略管理》、《审计与鉴证》、《经济法》、《税法》等相关课程进行强化,同时辅以《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商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营销技巧》、《公关演讲》等拓展职业能力、商业逻辑和思维视野的课程嵌入。
(二)整合教学内容
我国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安排了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责任会计、标准成本法和业绩评价等内容。但是西方管理会计实务中已经广泛采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包括平衡记分卡、经济增加值、战略管理会计、作业基础管理等内容则较少涉及。应当将这些成熟的管理会计工具引入教学内容。更要对不同管理会计工具进行整合、对同种工具内部进行整合和通过整合引导创新(冯巧根,2009)。
(三)引入新的教学方式
网络的出现、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学生的认知方式,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越来越成为人类学习面临的巨大障碍(王竹立,2011)。基于此,管理会计的教学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引入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教学。MOOC起源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DavidWiley教授2007年基于wiki发起的一门开放课程。之后,MOOC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与欢迎。利用MOOC进行管理会计的教学遵循学生行为习惯,可以突出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学习热情。比如在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打破以课时为单位安排教学内容,而是以知识点为核心安排教学,在每个知识点采用“微视频”,主题突出,好像网络游戏中关卡的设置,提高学习的热情。
(四)建立校内外双重实验实训基地
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这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管理会计的学生培养中应当建立校内外双重实验实训基地,以建立知识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校内可以建立管理会计实验室,结合管理会计的工具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比如可以按照公司内部预算申报程序,借助软件让学生模拟预算的申报和批准,使学生充分了解“预算松弛”问题、预算“棘轮效应”等内容。而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企业为依托,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也可以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并且以定向就业为目标,以专业决策为培养内容。
(五)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各种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方式。比如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管理会计知识辩论赛、管理会计案例竞赛等。这些竞赛活动的举行,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管理会计知识点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真实环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将职业道德的教育无声的贯穿在竞赛中,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前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校的管理会计专业应加强与国外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国外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不同商业环境的认识。目前一些财经院校和国外会计职业组织合作培养学生,通过运用国外的教材、国外教师的讲授和参加国外会计团体的考试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商业环境中管理会计的运用。同时国外著名大学商学院往往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标准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和国外商学院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方法,同时还可以宣传我国管理会计的创新,提升我国在世界管理会计领域的话语权。财
作者:李伟 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巧根.论管理会计系统的整合[J].财会通讯,2009(4):6-8.
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管理会计 教学改革 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与会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史料表明会计原本就是因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管理会计逐渐从传统会计中派生出来,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管理会计主要包括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责任会计三部分内容。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管理会计起源于美国,美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与教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美国的会计教育学家认为,对管理会计的教学来说,最为关键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会计之因、之果。管理会计的教学就需要跟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并不广泛,现有理论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及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提高企业效益。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经营决策,但在企业实务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并不广泛。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个矛盾可能与管理会计的教学有莫大关联。一是管理会计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翻译过来的,主要是对理论的探讨。二是管理会计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而缺少对实务的分析。要使管理会计在我国实务界得到广泛应用,就需要对管理会计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管理会计教学现状
高校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管理会计课程主要侧重于理论介绍,而缺乏对实务的指导,很少考虑到实践教学,导致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一)教材沿用西方理论。目前,国内的管理会计教材在内容上大同小异,管理会计所使用的专门技术和方法均来自于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模型。由于中西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缺乏可操作性。另外,目前的管理会计教材也缺乏与我国企业实务操作的有机结合,导致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较差。到现在为止,我国也尚未推出管理会计实践操作方面的教材。在现行教育改革中,虽然教材不再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毕竟还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专业理论模板,会直接影响管理会计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模式单一。目前,管理会计的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基本上遵循“理论讲授-例题演示-作业”这个思路进行。更重要的是管理会计教师从理论中来,严重缺乏在企业的实践经验,只注重理论的传授,教学课堂缺乏活力,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另外,管理会计的教学手段不够丰富,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程度不够。管理会计很少利用实验室进行授课,主要是因为现在缺乏比较完备的管理会计实验软件,无法通过软件全面模拟企业环境进行决策。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管理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它突破了传统会计的界限,服务并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是会计为适应现代管理要求而产生的。管理会计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理论在企业实务中的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实践进行经验的归纳总结以更新管理会计理论。但从目前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来看,还是更侧重于理论知识体系的架构,缺乏与企业实务紧密联系的导向设计。另外,管理会计应用了大量的数学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忽视了这些理论和数学模型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实用,且有些数学模型比较复杂,学生不好掌握,在实际应用中较难推广。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管理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虽然有些院校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比如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达到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一是如前所述缺乏管理会计的实训教程。二是没有真正适合的实践教学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及时更新实践内容,导致实践知识滞后于企业实务的需要。三是不易更新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可以学习到财务会计方面的实践内容,但难以学到管理会计的实践内容。因为管理会计进行预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多数属于企业高级机密,这就使得顶岗实习难以深入触及与管理会计课程相关的实践内容,顶岗实习也就无法做到“货真价实”。教师无法获得直接体验管理会计知识的经验,知行脱节有悖于管理会计强调实际操作的要求。
(五)管理会计的边界不清。管理会计的边界不清由来已久,主要是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设置交叉重复较多导致的。目前,各院校的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是三门专业主干课程,三门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预算与存货控制。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重复的内容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决策、货币的时间价值、资金需要量预测与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等。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之间重复的内容包括:作业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控制、成本预测与决策、责任会计等。这种内容交叉不仅浪费教学资源,也不利于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
三、管理会计有效性教学的改革思路
要提高管理会计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教学改革中突出管理会计实务,以满足企业实际应用的需要。
(一)加强培养学生管理理念。管理会计一般是会计学或者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课。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将自己定位于财务人员,从而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财务核算方面,而对管理会计常存偏见,认为可有可无。而从现实来看,许多财务人员在低层次会计岗位上经过锻炼之后,都期望向较高级别的管理岗前进。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在具备财务核算的专业知识之外,必须具备综合的管理素养,以便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作出科学的管理决策。因此,管理会计要突出对学生管理理念的培养,以使其能够站在管理的视角来学习和思考财务问题。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模块化,每个模块都围绕会计岗位工作来具体确定。再将每个模块分成若干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目的。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根据岗位要求先把管理会计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然后根据会计岗位要求再把教学项目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在教学实施中,要营造与岗位相仿的教学环境,以满足任务驱动教学对于教学环境的需要。同时,在任务实施中,引导学生查阅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配合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提高其将来在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有效性。
(三)侧重实践教学。管理会计除了常规的课堂理论教学外,要持续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应用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达到有效性教学的目的。ERP沙盘模拟这种创新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由课堂走向职场、知识转向能力的转换工具。ERP沙盘是由英美知名商学院和管理咨询机构研发的模拟企业经营的工具,能够使学生在模拟中如置身于现实经营情境之中,仅需两天便可模拟企业若干年的经营。利用ERP沙盘模拟工具,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将管理会计知识应用于具体的企业经营情境中的平台,可较有效地改进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ERP沙盘模拟进行有效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实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适合经管类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 把现实中真实的情景进行典型化处理,然后模拟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案例,将案例教学应用于管理会计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案例讨论分析中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来有效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五)整合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三门课程交叉重复的内容较多,为提高教学效率,需要解构学科体系打破相关课程之间的界限,适当调整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管理会计是应用性学科,要精简过多的理论和模型,重点突出理论对学生实践应用的指导。成本会计以成本核算为主,其他有关的成本预决策、规划控制等内容可纳入管理会计。预算和投资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的部分,预算的编制可纳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以预算的分析考评展开教学。项目投资属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管理会计决策部分可重点突出短期经营决策。
(六)改进考核办法。目前,管理会计的教学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管理会计知识的建构,忽视了知识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考试的设计上应加大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分量,减少纯客观性试题。另外,在总评成绩中,应加大案例讨论发言、市场调研报告等成绩。
(七)提高管理会计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会计属于应用性学科,管理会计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应单纯体现在理论水平上,更应体现在实践能力上。因此,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应该走出去开展必要的企业实践,以提升教师本身的实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提高管理会计教学的有效性。另外,为了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缺陷,也可以聘请企业的相关人员到课堂中来传授实务经验。
总之,作为教育者应密切关注社会经济的动态变化,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持续地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需求的人才。管理会计的教学亦应如此,方能实现其在应用方面的有效性。S
参考文献:
1.董宝裕,刘季佳.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4).
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文5
经过两个多月的ERP软件相关知识的学习,我掌握了ERP软件的基本操作,从中收获甚多。我感觉到学习了ERP软件将对我毕业以后的社会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就如何进行有效和针对性的学习,我得出了自己在学习ERP软件期间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作为一个大四的学生,我还是首次比较系统地了解ERP,当老师在学习之初给我们介绍这一技术时,我突然感觉到我已经很落伍了。是的,到了大四,学校已经对管理类学生开设了好多专业课程。但老师对我们提到ERP时,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够真地说出它是什么来,甚至是根本没听说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没有做到对当今流行的生产生活中的新技术予以于时俱进的了解,这是我的一大损失。原来ERP不只是让人觉得深奥的几个字母,它对我们生产生活能产生好大的影响。
ERP代表着新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它的出现再次证明科学知识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再也别想仅仅靠激情,靠勇气,靠机遇就能运营的很好流畅,更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方式。一直一来我们财经管理类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真实运作,而ERP课程的开设正是学习锻炼的最好时机。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ERP 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综上所述,将ERP 系统中按西方管理会计理念及其方法设计的会计信息与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融合为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实现ERP 系统中的会计信息融合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两个月的实训课程中,我深深体会到ERP到给企业的帮助和作用不是一点点,ERR适应企业,企业适应ERP!我们的实训课程分为基础设置、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会计与mps的计划执行等几大模块。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企业业务的运行,可能很多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问题没有使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如:不能按时发货、需求与预测不适应等。而使用ERP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企业能够把这几大模块通过管理人员的授权分工地完成工作,这有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下面我详细地分享一下我对这几大模块的体会。
一、基础设置合理化 企业的运行离不开人员的配置,人事管理的核心是做到人岗匹配,任人为贤。录入基础数据时必须仔细,避免因错误导致后期工作的失误。
二、采购管理与mps相结合 物料的采购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尤为重要。很多企业都实行"零库存"管理与JIT生产方式,丰田汽车就是典型的企业。但是,要想真正的实现"零库存"是很难的,也存在很大风险。ERP就开辟一条新的道路,采用采购管理与mp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ps计划执行,对库存与销售、采购进行控制,
能够保证企业有安全的库存,又不至于挤压过多的原材料在仓库,又能按时发货给客户。
三、销售管理与mps相结合 企业在接销售订单前都必须对市场进行预测,为了预测更加准确,可以使用与mps相结合的方法。填制销售订单后,可以输入产品需求表,通过供需平衡预算可以了解到企业未来的需求,这有利于企业作采购和生产计划。
四、会计电算化优化企业记账程序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运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的重要环节,运用ERP可以实现电子记账,不用手工记账,大大降低了由于人为疏忽导致错误的发生,而且提高了企业的财务核算的效率。
管理会计实训总结范文6
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是识别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或建议。开展案例教学,将企业各种管理场景呈现在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当事人的身份对企业各种管理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努力探寻提高企业价值之路。通过案例中企业的成败经验与教训,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加强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历练自己的判断能力,从而提供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学生记住理论知识,而是根据案情,使学生主动独立思考,锻炼学生面对不同经济现象下,如信息不完全、条件不确定的时候,如何节约成本、做出正确的决策,帮助企业向前发展。因为每个案例的最后都会有几道问题,例如:如何解释这种想象?该怎么办?等等。要完成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必须要经过周密的思考才可能回答出来,仅仅凭书本得到的答案是不全面和不真实的。案例教学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思考的角度和方法,而不是在乎答案的正确性与否。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角度都会存在差异,会有各自独特的见解。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不断培养和提高。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唯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创造力及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分析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事先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多方面考虑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不局限于教材所授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多角度分析和总结。因此,采用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因而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没有固有的模式,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具体安排。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分为以下以几个方面。
(一)课前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开始之前,导入相关案例,尤其是案例中提出的某些问题,学生对此不甚理解,此时,学生必然极为渴望知道问题的缘由,因此带着问题开始新课程的学习,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管理会计学的第二章中,学习完成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之前,学生们都不知道这两种方法究竟是如何进行计量的,以及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这时可以先导入这样的一个案例:某企业原来是按各部门的销售额对经理进行考核,现调整为按利润进行考核,某经理在这一年中努力工作,在成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加大促销力度,增加销售渠道,通过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年销售增加了20%。库存量从年初的10000件下降到2000件,可期末当这位经理查看会计人员编制的利润表时,当年利润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是大幅度的下滑,这究竟是为什么?以这种方法进行考核是否合适?对于这种现象,所有的学生也都非常疑惑,但如果要了解这是为什么,学习完接下来的理论就非常清楚了。因此学生们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兴趣将大大提升。
(二)课堂案例式讲解,提高课堂讲授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记忆效果
单纯的理论学习,学生会觉得较为枯燥。在课堂上,新的课程开始之前,先提出相关案例,让知识点融合于案例之中。作为管理者,进行相关决策时,需要哪些信息,根据所需的信息,对案例逐步进行分析,分析的要点,就是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会随案例的分析而进入理论的学习,这样,学生不但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反而会觉得学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也更为深刻。
(三)课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利用相关知识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的理论,让其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进行案例分析。这里的案例分析在教师做好准备后,主角是学生,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案例。教师一般根据每次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案例作好准备。其次,讨论前,教师设计案例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设计的案例要突出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点,二是要便于课堂讨论;三是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学生对案情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好安排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可做适当的提示,最后通过各组的代表陈述各组的观点。这个过程相对较长。第四,对案例讨论后进行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根据各组所发表的观点,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点评,形成案例的总结。总结不是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讨论的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等,以及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和有待提高的方面。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点评,来激发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热情与兴趣,并根据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平时成绩。最后,撰写案例报告。教师在讨论后,应布置学生对本此案例讨论进行总结,撰写案例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和总结,并点评案例分析的思路、分析方法是否正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可行,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在撰写完案例报告后,教师应对其打分并作出评价,也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三、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和吸引力
在案例教学开始前,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要根据分析的重点来进行选择,要具有典型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可选取一些较著名的企业、公司的内部管理情况的案例。如乳制品行业的伊利和蒙牛、美的和九阳两个势力相当的公司生产的豆浆机来分析其定价决策,选取丰田等日系汽车制造业的成本情况来进行于本量利分析等。学生对这些企业或公司都有所了解,甚至非常熟悉,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较为有吸引力。
(二)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案例教学虽然具有很多方面的优点,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因为理论与方法是案例分析的前提,每章节的重点、难点等仍需要通过传统教学方式来进行适当讲授。在管理会计学中,首先要通过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案例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因此,采用案例教学应与传统讲授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虽然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但毕竟只是桌面上的场景和数据。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提高学习能力,还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到具体的公司、企业进行实习,进行实际的计量和分析、决策;进行管理会计的模式实训;针对具体章节的理论撰写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等相关的论文;定期进行测试等。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中,要扮演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理论学习前的案例引入时,教师是主角,引入案例,使得学习充满疑惑。在理论课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案例来进行学习时,教师和学生是一起进行的,教师引导,提出知识点,学生学习,两者都很重要。在课程学习后的案例分析中,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做好案例分析前的准备工作,后面的主要工作都应该交由学生来完成,在必要时,可以给予相关的提示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