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1
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这是一个沦落天涯,饱经风霜,满怀忧思的风尘女子形象,这个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而“我”则是一个被贬江州,孤独苦闷,雅好音乐,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诗人形象,这个“我”就是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四句描写了“云霞”“海”“梅柳”“黄鸟”“绿苹”等,这些景物形象写出了早春清新、舒爽的景物特点。
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即关注作者的人生境遇,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诗人是借诗歌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还是借诗陈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还是借诗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如我们所知的陆游是一位心系国家,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诗人,在把握诗歌内容及形象时可以借助诗人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及创作背景来进行鉴赏。又如欣赏李清照的词,我们要首先了解她的生活境遇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金兵入据中原以前,她和丈夫赵明诚婚姻典雅美满,婚后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条件优越;靖康之难后,赵明诚病死,多年搜集的金石书画散失殆尽,自己流寓南方,人生境遇十分凄苦。人生境遇不同,反映在诗词中情感思想也就不同。李清照前期作品多写闺情相思,内容上关注的是个人情感,风格清丽委婉。如《醉花阴》中的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重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后期风格突变,内容融入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感,格调凄凉低沉,如《声声慢》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孤单,身体衰弱,情绪低落,心境极度凄惨悲戚的形象。因此,我们鉴赏诗歌一定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关注写作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把握方法,分析人物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需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肖像,心理神态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其实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也大致如此。
把握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从而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或人物形象的意义。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四句:“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坐复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行叹”“坐愁”既有动作,又有心理,逼真地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举杯”“酌酒”这两个动作反映诗人内心愁闷欲借酒消愁。抓住这些动作心理描写,就不难分析出全诗塑造了一个因门阀制度阻碍仕进之路而内心无比愤激的诗人形象。
3.积累术语
积累一些诗歌中常出现的人物形象术语。如“儿女情长”式、“田园山水”式、“豪放洒脱”式、“忧国忧民”式、“怀才不遇”式、“离愁别绪”式、“白塞征战”式等。这些术语较为准确,识记在心,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对号入座,信手拈来。
二、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分析
1.抓住特点,探知情感
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往往寄寓在某些景物之中,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也就是诗人抒感的基础,因而景物形象的特点一般与诗人情感的特点是一致的。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出现了“落木”“长江”两个景物形象,“萧萧下”“滚滚来”描写了秋色凄冷和长江气势,表现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也有一些景物形象与诗人情感的特点是相反的。如韦庄的《菩萨蛮》中描绘了江南美丽的风景和美丽的人,“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可结尾却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什么断肠呢?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战事仍频,社会动乱不已,作者内心因有家难归而愁苦不堪。这样来看,江南的美景更牵引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愁情。
2.分析意境,品味情调
意境是作者将思想感情与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常见的有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常是借景抒情,融情与景。例如《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表面上写景,其实是抒情,融情于景。台阶碧草青青,枝间黄鹂叫声悦耳,但一个“自”字,一个“空”字,让我们体味到作者之意不在景,而在“蜀相”,从而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2
【关键词】古诗教学 术语概括 文本 微观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107-02
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进行一些笼统的、空洞的概括,尤其是常常引用一些专业术语,以此替代具体的文本分析,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机械无效的。要教会学生真正读懂诗歌,必须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内部,进行微观分析,才能真正弄清楚那些专业术语的内涵。本文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甫的《登高》诗歌为例,探索古诗教学中的“术语概括”与“微观分析”。
一、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隐忧
古诗鉴赏课到底该怎么上?这确实是让很多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一书中这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讲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学生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不正是我们教师要讲的内容吗?如果深究下去,这些一望而知的东西,也往往是很多教师不去深究而照本宣科的东西。
当前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很多教师只停留于一些大而空的分析,满足于用几个专业术语来概括,诗歌的“专业鉴赏术语”太发达,导致我们在运用这些术语解读诗歌的时候,往往把一些困惑点给掩盖了。比如说起李白的诗,我们就会说“洒脱豪放,瑰奇浪漫”,提到杜甫的诗歌,言必称“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可“豪放浪漫”的背后,有没有细腻的情感?“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怎么回事?学生往往不得而知,有时是知其名而不知其意。真正的古诗教学不应该是这样,我们所缺乏的不是鉴赏诗歌的知识,而是进入文本进行微观分析的手段和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对诗歌本身进行微观分析。
二、《山居秋暝》教学的“术语概括”与“微观分析”
(一)对《山居秋暝》的传统解读
高中必修教材中选录了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们总喜欢引用苏轼的话来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确实,讲王维当然要讲到“诗中有画”,可是怎样才叫“诗中有画”?《山居秋暝》中最能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特点的是颔联和颈联,许多参考资料都是这样概括的:这两联描写了一幅秋雨后,青山清朗,天气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荷塘里渔船在莲蓬间行驶的画面,营造了清新、恬静、淡远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喜爱自然和向往归隐生活的情感。这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上述分析是不是稍显空洞而虚弱?“描写了……的画面”就是“诗中有画”吗?哪一首写景诗不是在描写画面呢?“营造了清新、恬静、淡远的意境”就是“诗中有画”吗?哪一首诗没有意境?
当然,另一种分析要好一些:这两联的景物描写,动静相衬,视听相兼,俯仰Y合,具备了画的各项要素,的确具有画的特点,写出了山间居民宁静悠闲的日常生活图景,不但画意盎然,且流溢着诗人陶然其中的怡悦之情,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但是,这种分析同样具有“程式化”的味道。在古诗教学中,往往是这种“总结性”的归纳有余,而具体细致的分析不足,原因是这种模糊的话谁都会说,也很保险,不易出错,而一旦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很多老师就进行不下去了,一是太耗时,二是太考验一个人能力了,包括知识积淀、语言表达,包括能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实最关键还是需要教师真正读懂文本。这样说来,“动静结合”“视听相兼”“具备了画的各项要素”等描述都是十分抽象的。那么,该怎么讲好呢?
(二)品味诗境,对诗歌进行“微观分析”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最早指出:“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古希腊著名诗人贺拉斯也说过:“诗歌就像图画。”就是说,诗与画之间必有其共通点。“画”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其特点主要表现在色彩和构图,而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那么“诗中有画”的意思就应该是指诗歌体现出“色彩美”“构图美”和“音韵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构图尤其美丽。雨后空山,天色已暝,而皓月当空;群芳已谢,而青松如盖。素月、苍松―― 这是画的背景或远景,色调是素净的。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山石、清泉―― 这是画的主体或近景,淡雅的背景之上一抹亮色。诗句意象排列远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构图之美。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体现了“诗是一种有声的画”。竹林之所以喧闹,是因为浣女浣纱归来;莲叶之所以摇动,是因为渔舟顺流而下。按常理,诗句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但诗人却巧妙地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充分调动读者想象―― 脚步声穿林而过,竹叶沙沙作响,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静谧的山中,这该是一群活泼美丽的少女浣纱归来吧?莲叶轻摇,摇开了一条水路,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也许那渔夫还一边划着桨,一边还唱着渔歌呢!美好的山村夜景图中,加入了人的活动,顿时鲜活生动而更加美好起来,这种美好不仅体现在“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还体现在通过语言的“对偶”来达到一种音韵的和谐。
通过“微观分析”,“诗中有画”不再只是学生一听到“王维”时本能而懵懂的反应,学生终于明白“诗中有画”原来是指诗句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构图、音韵等方面的特点,相信以后再读王维的诗歌,学生的感知器官会变得敏锐起来。
三、《登高》教学的“术语概括”与“微观分析”
(一)对《登高》的传统解读
高中选修教材中杜甫的《登高》,也是一首极易用术语概括代替微观分析的诗歌,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信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一提到杜甫的诗歌,很多学生就可以脱口而出八个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是学生对杜甫的诗歌有研究?非也,老师如果进一步追问何为“沉郁顿挫”,也许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得清道得明。事实上,教学杜甫的诗歌并不容易,因为杜甫的诗歌风格注定了他的诗歌与我们的教学对象―― 学生有着时代和情感的阻隔。学生口中的“沉郁顿挫”纯粹只是一个诗歌术语,不会有更多的内涵。因此,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此时便成为学生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东西。
《登高》可讲的东西很多,如“特定的意象表现秋天的特点”“颈联十四字难易一字,字字有深意”“情景交融”,等等,这些都是多数课堂上会涉及的内容,而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却往往一语带过,讲不透。其实,进入文本分析,杜甫的这一诗风在《登高》中就有很好的体现,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首诗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术语。
关于“沉郁顿挫”,教参的解释是:形容杜甫作品的风格,“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真挚。“顿挫”指诗歌的音节的音调随着感情的波澜起伏而抑扬亢坠,也指抒情方式回流婉转。“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藏,语势有停顿转折。
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很抽象?要真正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这样的术语概括是不够的,必须进入文本进行微观分析。
(二)挖掘意蕴,对诗歌进行“微观分析”
《登高》的前四句最能体现“沉郁”的特点。很多老师是这么分析这四句的: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油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这样的分析固然不错,但如果能进入到诗句中分析,我们会发现更丰富更广阔的意蕴。首先,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置于一个广阔的背景:天高地迥,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无”二字让人似乎看到天地之间满眼都是飘飘扬扬的落叶,这当然是夸张,却体现了空间的广度;而“不尽”的长江水则写出了时间的长度和深度,增添一种历史的深邃感,因为在古人看来,江水是永远绵绵不绝的,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而“萧萧”“滚滚”两个叠词的使用,则更增添了一种雄浑的气势。这四句,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视野的开阔,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 悲秋而不孱弱,有浑厚之感。此为“沉郁”是也。至此,我们可以给“沉郁”下一个定义了,沉郁即“深沉而磅礴、激越而又抑郁”的文学风格。
后四句,陡然从宏大的天地之间回落到个人的命运上来,深沉浑厚的境界看似缩小了,格调由此而变得低沉,这在情感上就有了一种回流之势。此乃“顿挫”是也。也就是说,“顿挫”就是“停顿转折”之意。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顿挫”之感,非但没有使全诗变得小家子气,反而有一种起伏跌宕之势,更增悲凉之感。这是因为杜甫善于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从而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这就形成了杜甫诗歌独特的风格―― 沉郁顿挫。
“诗中有画”“沉郁顿挫”之外,还有很多的诗歌鉴赏术语,这些术语能够高度凝练地概括诗歌的内容、特点、情感等,但正因为凝练,往往掩盖了诗歌本身丰富的意蕴,掩盖了学生读诗歌时的困惑。要知道,每一个简练的术语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丰富内涵,这都是学生所应该知道而又“未知”的内容。
因此,教学诗歌,专业术语的概括固然需要,但更迫切需要的,是术语背后的微观分析,只有进入了文本的具体分析,诗歌的专业术语才具有可感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3
关键词: 诗眼 意象 意境 表现手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在生源素质较差的农村中学,学生沉溺于卡通、漫画、武侠、言情等可以简捷快速吸收的庸俗文化,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对高雅的古典诗词望而却步。他们往往对诗词中离散的形象内容感到困惑,更不善于通过积极的想象发现作品中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因此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对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新挑战。我立足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见解: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主张,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进行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我认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住诗眼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诗眼是“怨恨”,抓住“怨恨”二字可以引导学生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四句进行理解,这四句充分写出了昭君的身世遭遇,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使她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大漠,岂能无恨?再由王昭君讽喻自己,作者的情感一目了然。可见,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对全诗的了解就抓住了重点。
2.抓住意象,品悟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如《登高》中诗人选取了“急风、天、猿、渚、沙、飞鸟、落木、长江”八种意象,营造了苍凉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附加以“常、多、独、苦、恨、停”等直接抒情的字眼,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感受情感。当然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营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理解意境,这个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如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还要有常见意象内涵的积累。
3.关注表现手法
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表现手法的术语,如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描写方法有白描、渲染、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托物起兴、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欲扬先抑等。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借代。对于采用何种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鉴赏。如《蜀道难》讲夸张与想象,《秋兴八首》讲融情于景,《锦瑟》讲运用典故,《马嵬》讲对比,让学生一课一得,吃透方法。
4.重视语言鉴赏
再好的诗歌内容要借助语言表达,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进行锤炼。因此,教师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比喻和描写,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到一些问题。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非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重性,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参和自身理解,而应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解读诗歌。
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炼字;空字;高考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96-01
“空”字在咏史怀古诗、思乡怀人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这几大常见的诗歌题材中多被诗人援引。在不同题材的诗歌中,担任了不同的抒情角色。较好地掌握古人对“空”字的灵活运用,是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主题的。
一、“空”字所寄寓的情感
1、抒发对社会人生盛衰无常而自然宇宙永恒的慨叹
这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对比。例如王勃的《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高阁之中的滕王李元婴现在在什么地方?此地只看见栏杆外的长江水波涛汹涌,不舍昼夜地永恒流淌。人生的短暂与江水的永恒使得诗人生发慨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来寓意着朝廷的兴盛,凤凰去象征着朝廷的衰落。社会人生是盛衰无常的,唯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2、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这种“今衰”是由统治者的昏庸腐朽造成的,所以也蕴含着规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的思想。这一点在咏史怀古诗中较为常见。例如姜夔《扬州慢》,昔日的扬州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繁华之极。而今却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萧条冷落。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三百年的历史恰如一场梦,“鸟空啼”暗含着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样地主题还有欧阳炯《江城子》“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诗人凭吊六朝古迹,怀古而伤今。这也是在警告当朝者该如何治国理政,才能避免政权的倾覆。
3、寄寓着羁旅漂泊的愁思、思念家乡的惆怅、孤独寂寞的哀怨、壮志未酬的愤懑
这一点在思乡怀人诗、送别诗中多有体现。柳中庸《听筝》:“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只能与灯影为伴,是何等的寂寞!“空”更增添哀伤的氛围,离愁别恨之意呈现纸面。同样地,如王维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空堂”表达的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空”蕴含了绵绵无尽的不舍之情。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报国之志得不到伸张,空有一腔爱国热忱。一个“空”字将诗人壮志未酬的愤懑倾泻而出。
4、热爱山水、渴望归隐、淡泊名利、超然脱俗
这在山水田园诗中多有体现。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空”就是一种闲适、一种宁静。《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大山幽静,不闻人语。《过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描写了水潭清幽。《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环境的清洁空明,也是诗人淡泊名利心态的有效折射。再如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大自然的山水能够去除内心的杂念、纯洁心灵,超然脱俗。
二、答题技巧与示例
释含义,点手法+描景象,摹情态(结合特定诗句翻译)+谈感情,明作用(艺术效果)
例如:《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萍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该诗写于贞元末年(804)韩愈无端被贬连州阴山(广东县名)的赴任途中。相传屈原贬逐,遇一渔父到:“举世混浊,和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说罢,“鼓而去”。
问题:请简要分析最后一句中“空”字的妙用。
分析:有效理解诗歌,我们需要从宏观与微观处着眼。从宏观处着眼,即抓住诗歌的题目、作者、诗句以及背景介绍等环节。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诗人无端被贬,那么这种情感或者是乐观豁达的或者是壮志未酬的。需要我们再做进一步的确认。从微观处着眼,就是抓住诗歌的典型意象。中国古代文人都有“渔父”情结,其背后蕴含着两种情感:一是渴望归隐、淡泊名利;一是壮志未酬,被迫归隐的无奈。下一步就是抓住诗歌的整体去分析,第一句出现了“愁”的心绪,第三句描写的是寂寥的情境。综合以上分析,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壮志未酬的情怀。而一个“空”字将那种怅然若失的心理展露得淋漓尽致。
本题参考答案:“空”字是“只”的意思,“空”字所在的诗句为用典艺术手法。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了空阔的汨罗江畔只留下渔父扣弦而歌的寂寥情状。这里用“空”字写出诗人面对茫茫水天的怅然若失,含蓄地抒发了那种无端遭贬、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三、高考真题汇编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问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4年全国卷)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5
一、把同一作者的相同风格的诗词作比较
诗作选入教材的诗人都有较丰富的诗歌创作,同一个诗人、同一个主题风格,诗人可能用不同的诗作来表现,在教学时可选择该诗人的类似主题的不同诗篇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诗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解诗人某一段时间的特殊的思想状况。
如学清照的两首词《武陵春》和《醉花阴》,这两首词都表达的是作者自己对已经逝去的丈夫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及自身无限的忧愁苦闷的思想感情,词中无一不透露着哀婉动人的悲切之情。但是两首词却在写作手法上略有不同:《武陵春》重在通过描写人的内心的心理活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用奇特的比拟以及假设的情景道出了词人深重的的忧愁之情,与万般美好的春天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醉花阴》主要是借景抒情,借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薄雾浓云”“玉枕纱橱”“暗香盈袖”“帘卷西风”等词句无不烘托出“愁永昼”“凉初透”的秋季萧条、凄凉的氛围,塑造出词人“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二、把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诗词作比较
诗歌作为最具抒情特点的体裁,往往能反映出不同的主题,总体说来,古诗一般选用一些“人之常情”的题材,通常表现的是亲人请、思乡情、朋友情、古人情等。不同朝代、不同生活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生活状况、不同性格的诗人,面对相同的主题,能唱出各具风格的歌、吟出各具特色的诗。对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家的诗作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形成对某一主题的诗歌的一种整体的认识,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块儿。
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比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既可扩大知识面,又可悟出某种事物所代表的具体的思想感情,还可在对比诵读中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
再如,同是送别诗,王维在《渭城曲》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是一种深情体贴的离别。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一种少年刚肠的离别。李白的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这种通过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诗歌的比较阅读,引领学生了解不同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不同诗人的诗歌特点,形成对特定主题与特定环境的形象而又具体的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诗人的感悟。
三、把同一作者不同主题风格的诗词作比较
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诗人的思想感情也会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诗人,却有可能写有不同风格的诗作。将同一作者不同主题风格的诗作进行比较,可以体会诗人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内心世界,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古诗词中美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下面以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武陵春》来进行这方面的比较: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于作者前期,豆蔻年华,与友人出游后,是一首早期的忆昔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悠闲写照。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当时的李清照过着一种悠闲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活泼开朗、天真纯洁的那种蓬勃的朝气。本词的意境优美,写景如画,从溪亭、日暮到荷花、鸥鹭的描写,在恬静淡雅的画面勾勒中,作者年轻时期闲适风雅的贵夫人生活,潇洒豪放的性格,也就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而由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的新鲜、美丽而又迷人的艺术境界,更给读者呈现出美的境界,使人久久沉浸在一种清新愉快的感受中。
后期,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赵明诚病死后,自己孤身一人、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依旧是一年一度不变的春景,可惜物是人非,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无穷落寞。《武陵春》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武陵春》写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也就是1235年。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宋朝面临国破人亡的时期。李清照携家眷避乱到当时一个叫金华的地方,环顾四周凄凉的环境回忆自己悲惨之往事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并不是其他一般的闺情怨妇词所能比的,它是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做的。这首词借暮春之时的景色,抒发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整首词意境丰满到位,一唱三和,非常人所能描述,继承了传统词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篇采用深沉忧郁的语气,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境中流荡无所依的才女的形象。
描写长江的诗歌范文6
关键词:课堂诊断 目标分类 分类框架
教学目标也称为学习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是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有效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教学目标制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因而目标分类进入我们的教学当中,它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目标分类框架中,检测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对课堂质量起到预测和评估作用,对实施有效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追因分析
新课改开始前后,由于没有相关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研究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难于把握目标制定的准绳,更没有科学的测量评估的尺度。使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迷惑。本文主要运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和课程、单元、本节课目标分类框架对搜集归纳的语文课《渡荆门送别》进行追因分析,把几种目标制定的误区整理分析如下:
(一)目标繁多
例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布卢姆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目标4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目标3活动2目标6
C.程序性知识活动3目标7活动4
D.反省认知知识目标5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这首诗的相关知识。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运用当堂掌握的技巧。
诊断结果:例1目标设置数目太多,教学设计里没有活动环节与此一一对应,这些多余的目标沦为伪目标。
目标8~目标10为德育目标,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样难于测试,因而不能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框架中。这显然是已经落伍的教学目标,难度较大,数目繁多,不利于学生记忆,更别说理解运用,难于被学生当堂吸收,因而目标达成度低;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检测表中可以发现,目标之多,缺乏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对应,不符合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这注定教学形式肯定是满堂灌,缺乏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设置教学目标,效度可想而知。此外,这种方法对检验活动环节是否与目标设置一一对应,重点是否突出,也是有效的。
(二)词不达意
例2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②
教学目标:
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目标2.过程与方法:①温故知新,调动已知;②初读课文,唤醒情感;③细读课文,品
味探讨;④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活动2活动3
B.概念性知识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再认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调动已知,创设情境之用。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活动4=旨在提取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即反省性认知知识)。
诊断结果:例2目标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使至目标难于置于表中,这说明该目标陈述不规范。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可知,目标1属于事实性知识,主要有活动2和活动3与它对应;而目标2由于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加上表述不明,均无法找到类目与它匹配。如目标2中的②“唤醒情感”情感一表述就非常不专业,“唤醒”一词并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一位市教研室专家曾在中考质量分析现场会上非常幽默地举例“不睡觉怎么唤醒?”其次,第③第④点的表述也缺乏指向性,没清楚地说明究竟让学生探究些什么?如果是表达技巧,它应属于程序性知识;如果是思想感情,它应属于概念性知识,也就是说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
(三)缺乏衔接
例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③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活动2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技能;
活动2=旨在理解诗意,概括景物特点;
活动3=旨在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让学生再认并运用本节课的程序性知识。
诊断结果:例3的目标1与目标2间的跨度过大,腾空了“理解”与“运用”两个不可逾越的认知维度,这说明目标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环节作衔接。
比起前两例,例3教学目标数目少,表达简练,陈述用词规范,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表都可以从宏观预测到这样的目标达成度会很高。可是横向一比较,就会发现学习目标1和目标2之间的跨度太大,如果在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点上作量化分析就会知道,能“朗读”的学生未必都掌握“概括”的技巧,能“概括景物特点”的学生同样也未必能“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在目标预设的过程中缺乏“提炼关键词句”等方法作衔接指导,它们属于“理解”或“运用”的认知维度类目,在学生的认知当中具有梯度性建立连接的意义。
其次,这种现行的课程、单元和子课题学习目标三者并存的学习目标陈述方式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分类的框架,具有一定的导测评功能。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置于这个框架之中就会发现,如果预设目标不符合前面相关的总目标,或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少于前面的指导性目标,那说明学习目标没有以课程大纲为依据,脱离指导思想,可操作性低,预设的效果可能低于全国或广州市平均水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该目标的信度和效度的质疑。班中如果有语文古诗鉴赏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的茫然被这种低难度的目标“达成”掉了。
二、改进策略
上述微型实例一来向大家展示目标分类框架在评教评学时发挥的科学诊断作用,对目标制定时所犯的数量多、不规范、不连贯等问题有着显著疗效,为我们的课堂诊断提供高效度的客观依据。二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目标设置和陈述的现状:㈠目标设置繁多,成了难以达成的伪目标;㈡目标陈述不专业,词不达意,难以归类;㈢有些达成度高的目标经不起课程、单元、子课题的目标分类框架的比对,忽视学情分析,脱离教学实际。本人基于上述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根据教学实际进一步对目标的制定提出几点改良策略:
(一)目标多重分析,数量难度适中为佳
例3的分析告诉我们,语文子课题的教学目标受语文课程目标指导,不能全用达成度来表示,否则会陷入另一个误区。有鉴于此,本人提出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以最新版的《新课程目标》为指导,结合学情进行分析,最后再把目标置于多种目标分类的框架进行归类比对,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上完课后最好还能对某知识点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全面客观地检验评估它的实效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从例3的分析提示我们对待知识与能力的目标的陈述,除了要使用专用术语讲究规范以外,表述时还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环节设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基于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我们使用教学目标分类评估教学质量不在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而在于考察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为学生所掌握。在关注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因而提出“立足基础””发展能力”的要求,以达成”高效愉悦”的教学效果为宗旨,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需要。
[附录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 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活动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活动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活动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 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 课外拓展
活动4:学生自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
五 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 作业
1、学生自由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下一首诗《游山西村》。
[附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温故知新,调动已知;初读课文,唤醒情感;细读课文,品味探讨;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用具: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活动1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活动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
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活动3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
活动4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附录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特点,说出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探究法
[学习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唐朝以其灿烂的文化盛极一时,请为唐朝推荐以为形象代言人并说说理由。
活动1 朗诵诗句
1.个别朗读
2.全班齐读
活动2 品读诗句
1.读标题,引入诗歌。
2.来到楚地,诗人看到哪些景象?请引用诗句回答。
3.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活动3 诵读诗句
说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小结
活动4 拓展延伸
自由朗读《送友人》,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找出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注解:
①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1]
②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2]
③ 目标选自《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3]
参考文献
[1] 方相成.论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J].浙江丽水教师教育学院,2011.(3)
[2] 胡庆兰.科学评价框架与国际比较[J].课堂教学研究的国际比较与诊断改进框架的构建,2011.(2)
[3]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
[4]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