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生年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生年度总结范文1
【关键词】学术年会 学术交流 学术活动
近几年,国家不断强化研究生学术交流理念,推进交流平台建设,希望借此整合优质资源,推动研究生综合质量的提升。如何将学术交流理念深入到研究生的日常培养之中,成为各个高校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教研函[2010]3号文件中教育部指出:为了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营造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决定设立全国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此类研究生交流平台旨在扩大院校之间、学科之间、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培养模式,以此促进高层次、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另外,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而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和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正是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基础和前提[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发挥学科优势的前提下,西电以建成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目标,加强优势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这也是全面提升西电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校学术年会存在的问题
1.我校虽然已连续举办多年学术活动,但还不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2012年的学术年会中,学校只对大的方向和框架进行了规定,没有具体要求活动程序和方式。这种形式虽然给予学院更多自主性,但从结果来看,学术年会的形式较为单一,部分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学校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各个学院参与力度尚待加强。由于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对于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有限,也可能使得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学生还无法真正融入其中,积极性仍需提高。研究生学术年会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的研究生,然而,在学术年会活动中,真正主动参与的研究生却不多,更多的是应学院要求、为了获取学分或奖学金参与活动。
2012年度我校研究生学术年会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西电借鉴其他高等院校学术交流活动的优良模式,在全校研究生范围内开展“201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相较于教育部提出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等项目,西电此次落脚于以学术年会为载体、学术报告为具体内容的学术交流活动。此次年会自2012年10月20日开幕,至12月10日圆满结束,共举办报告会71场,其中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169人、作报告学生188人,形成学术年会论文集14本,共收录论文779篇。其中,26篇论文获得学术年会校级优秀论文奖。此次年会紧扣“启迪思想,孕育创新”主题,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校内外知名教授、组织优秀博士生进行了不同层面的专题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同时进行优秀论文征稿。
在学术年会举办过程中,西电各个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一批学术味浓、成效好的品牌活动。通过Easychair会议组织系统征文通知,利用以前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的经验,完全按照一次标准学术会议的程序进行组织,意图使研究生经历一次正规的学术会议交流全过程,从而得到了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流程,为今后的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基础。
学术交流活动经验谈
1.学术是最根本的要素
西电研究生学术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年,逐渐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力举措。研究生教育在过去更加强调统一性,对于研究生培养有着既定的模式和要求。现如今乃至以后的研究生教育开始迈向多元化发展,更加强调自主性和创新性,启动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高校都致力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精神。但与此同时,强调学术的根本作用仍是最基础的环节,学术交流则是这一环节的直接体现。
一般意义上来说,研究生培养可分为“课程教学”、“科研实践”、“论文环节”的“三维”培养体系,但“学术交流”目前以至未来也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从而由“三维”升级为“四维”。高校学术水平的提升需要广泛常态化的交流、探讨,甚至辩论。学术活动是增进学术交流的最佳方式和有效手段,以学术报告、学术论坛和学术年会为表现形式的学术活动,对于高校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的长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由于学术活动邀请的都是当前活跃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学术专家,因此有利于研究生不断丰富知识体系,进行知识储备与更新,掌握各学科的最新动向和尖端科技。研究生在与国内外学者进行面对面学术交流的过程中,更能广泛地获得信息,了解最新的学术观点和成果;通过当面讨论和交换思想,建立起更密切的交流网络,促进科研论文的写作和科研水平的提高[3],为学术水平的提升和优秀成果的转换提供有益支持。
2.学生应“走出”实验室
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实验室现象”。即因科研压力大等原因,学生以各自的实验室为单位,很少去了解别人的研究工作,学术信息的获取主要靠阅读论文。对此,西电通过集中举办规模较大的研究生学术年会活动,希望解决长期存在的这一问题。
研究生教育从过去到现在出现了轮回式的发展,即从最初的以学术教育为主体逐渐转变到论文决定式,即根据学生最终的数量和质量来测量学生是否达到研究生教育水平。这种评价模式的好处在于定量、易操控、易判断,但容易让学生将学习重点集中在实验室中,而忽视“走出实验室”的重要性,也会轻视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等。
3.学生是学术活动的主角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不仅仅是报告会台下的听众,被动地汲取知识,而更应该得到机会参与其中。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通过对演讲者著作的阅读学习,也可以是与台上的学者互动。这就需要学生提前对于报告会内容进行了解,才能充分利用报告会的时间去提问。目前学生普遍有羞于提问的现象,这一点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学生们更懂得抓住机会获取知识。
对于未来学术活动的建议
1.在今后开展学生年会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务实性原则,即学术交流不能只求数量和规模大,而忽略了实际效应,最终缺乏吸引力[4]。学校在准备举办学术年会时,就应把学生的真正需求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学校在学术方面的强项和弱项,发挥强势学科,弥补弱势学科的不足,真正为学生提供有用、创新的学术活动,打造切实的学术氛围。
2.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术活动的重要性。作为研究生群体,更应该认识到学术活动对于提高自身探究性的学习能力、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来说,其作用是日常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无法达到的[3]。学校和学院层面也可将学术交流环节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开设具有系统性的、以报告为主要形式的相关课程,要求研究生在听取报告之后互相交流,撰写报告心得,最终进行考核[5],并形成相应的评价体系。
3.彻底而系统地总结学术年会经验,对于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对于将要到来的2013年的学术年会活动,学校应及时总结经验,肯定优点并保留特色,同时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以后的学术活动打好基础,并为以后组织活动提供借鉴依据[2]。
综上所述,尽快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总体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必须以大幅度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近几年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践表明:为研究生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学术交流平台将成为研究生丰富知识、促进交流、拓宽视野的有利方式。
参考文献:
[1]孙克辉,傅红,李长庚,郭光华.构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2(6):37-39.
[2]孙晶.浅谈大学学术活动组织管理[J].公共教育,2010,7:126-127.
[3]常正霞.浅谈学术活动对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9:96-100.
[4]程卡.高校学术交流的形式、组织策略及创新实践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69-71.
研究生年度总结范文2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对计算机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在硕士研究生人数和新的硕士点数都在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就达到了310余个,不少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生年招生量都在百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关注。
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影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许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仍处在初级阶段,在教育理念、模式、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若干有待优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②按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教材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许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缺乏教材,而且不少教材处在“知识结构老化,更新缓慢”的状态,已成为制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建设新教材,使之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国外的优秀教材及时引进、消化、吸收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③国内既有研究生培养历史长、基础雄厚的学科点,也有刚刚发展起来,基础较弱的学科点,种种原因使得前者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表现在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不能协作与共享,不利于把具有相同学术背景的人们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利的教师共同体,广泛深入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合作。
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如何在各式各样的教育中,提炼出一个公共的基本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给各个培养单位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开展培养工作提供恰当的参考,使之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同时,依照此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为促进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持。
为了使之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在促进资源的共享上也作了相应的探索。研究成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建设”获得了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与本科教育相比,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更强的多样性。如何在鼓励各个学科点突出自己特色的同时,更好的满足学科及其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分析认为,有必要科学地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对相应的培养提出适当的要求。这对本学科目前存在的各个学科点差异比较大的现状尤为重要。该培养体系应该包括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和导师队伍、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以及评价体系等。
教材是基本教学内容载体,好的教材号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参考。所以,教材不仅为教学提供基本依据,而且还会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全面改革。所以,要在建立的规范的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组织一整套充分体现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要求的、规范化、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通过规范的培养体系的构建、推广活动和教材的组织等,实现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协作与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组织国内一些高校的、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研究组和编委会,并组织国内外教育界和产业界在教学和科研一线长期工作的专家进行了系统的研讨活动。通过调查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现状和需求,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和本学科自身的发展、结构及特点,系统地总结国内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然后依据此指导意见,进行教材建设,并在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的构建和教材建设中建设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有效地支持教学资源建设的协作与共享。
三、具体实施
依据上述思路,2002年10月,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聘请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组”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编委会。通过努力,形成并出版了专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它一出版便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为10章:
第1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简单地介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
第2章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描述、学科的基本任务分析、学科的特点、学科的形态(过程)与人才定位与培养、学科方法论的12个基本概念、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
第3章具体讨论培养定位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的层次、人才的类型、不同来源学生问题、课程与研究问题等;
第4章讨论培养模式,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导师、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第5章将分别按照学科构成和知识领域划分讨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同时提出了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生源的补课要求、研究生教育期间的跨专业选修有关课程的要求;
第6章全面讨论本学科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包括听说读写能力、4大基本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工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
第7章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调整和描述,给出了培养方案应该包含的9个方面的内容;
第8章论述课程体系,从整体上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分成公共课、一级学科(学位)课程、二级学科(学位)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同时给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方案作为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举例;
第9章给出了22门课程的描述,包括这些课程的课程名称、基本描述(课程要求与目的)、主要内容,它们有的是学位课、有的是选修课;
第10章讨论优秀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包括品牌意识与品牌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的中心及带头作用、激励机制的建立、广泛的交流,以及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培养水平等问题。
其中不少内容参考了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基础雄厚的学校的培养方案,请一些专家帮助撰写了一些典型课程的课程大纲。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指导,全国已有许多高校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环节、促进了培养体系的规范化,提高了教育水平。相应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版发行。它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描述、教学方法、基本课程描述、课程设置与要求示例、优秀研究生培养、教材建设、导师作用以及实践教学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是目前国内理工学科中唯一的一本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论著。
(2)提炼了硕士研究生系列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大纲。规划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出了集中覆盖核心内容的22门重要课程及其相应的教学大纲。该课程体系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特别地在体系结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本科计算机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3) 设计了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该部分内容已经确立为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研究项目),强调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充分考虑了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强调理性思维应与实践教学相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学科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教材的建设中,对应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地从各个层次上完成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
(4) 组织出版一套全面实施研究成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的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征集,并请国内外著名计算机专家审阅、检查,形成国际性的合作教材,突出了求新与求实的风格,反映了所属领域系统的理论和新进展,做到了学科先进性和教学适用性的统一。这套教材以自主版权的中、英文教材为主,既有在国内教学和科研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的中文版教材,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工作的教授撰写的英文版教材,还引进一些世界著名高校的最新教材。
在表现形式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同时配合适量的多媒体教材,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等。
(5)为支持教学资源的协作共建与共享,提供了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除在网上长期提供教育平台服务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师培训中心也为系列课程的广泛交流推广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 实施效果
研究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实践、交流和推广应用活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并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目前,已有数许多院校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地促进了各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经过2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其中的教育思想已逐渐被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实施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指导。
研究生年度总结范文3
【关键词】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教育
【中图分类号】R25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15-02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直接目标的一种新思维和新方法,要求医务人员在诊治疾病过程中有目的、有根据地找到施治的最佳证据,同时,也结合医务人员本人长期工作经验和临床技能,从而在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和获得最好治疗效果前提下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也即Vineis P所言“审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存在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对患者进行诊治” [1]。
EBM的概念提出后,医学教育界将此思维引入教学当中,由此促进了医学教育方式和方法的进步,其中,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现了从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循证医学教育模式转变[2]。
在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法是和临床紧密相联系的,是以疾病为对象提出问题,以学生主动学习、找到回答问题的线索为主线,贯穿了学生自学、讨论、获得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整个过程,这种教学法加强了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联系,使医学生从刚入校门进行医学学科学习的时候便建立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动的学习思维,有利于医学生在初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尽量拓宽视野,培养其独立学习并善于找到问题解决途径的终生学习能力,EBM思维下的PBL教学法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一条途径[3]。
1 《内经》课程教学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是一门记忆性、理解性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其词义深奥、医理深邃,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识记能力和医学知识功底,很难讲解得透彻和深刻,特别是在现在,潜心于古籍医理研究者少,而对于学生,由于理解困难而对此门课程望而却步者众,教师讲解不易而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EBM思维下对《内经》的教学采用PBL教学法,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方法,采取教师优化部分条文讲解,重点提出典型问题,基于问题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寻获解决问题的最合适的证据,变深奥、抽象的文言医理为直观易懂的临床治疗依据和方案[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探索出一条解决目前《内经》教学面对问题的途径。
2 实现EBM与PBL教学法的高效结合
EBM的出现是和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的,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使临床研究病例数量和质量得到扩增和提高,为EBM提供了足够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样本和治疗依据;医学统计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进展使EBM能从纷繁芜杂的治疗数据中挖掘出最优化、最有价值的临床治疗证据。EBM的关键环节就是为疾病的治疗方案找到最好的证据,其起点是围绕临床提出问题,这和PBL教学法的目的相互一致,因此,EBM和PBL教学法的交叉点在于设立问题并围绕问题找到解决办法,要实现两者的高效结合,首先是重视设立问题即围绕某一特定疾病设立问题,然后,对于学生而言,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查询方法、文献检索等工具或手段寻获最佳证据,由学生组成小组学习并进行讨论,最后,通过教师对问题的点评和总结,加以必要的对课程的优化讲解,引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EBM与PBL教学法的作用。PBL教学法在强调个人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同样注重学习小组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和EBM的内在要求是相符合的。
3 EBM思维下在《内经》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具体路径
EBM与PBL教学法高效结合的前提是设立典型的、需要广泛思索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因此,首先,在课前教师需要结合《内经》找到某个病或证有关论述,针对这一病或证设立问题,遵循“知常达变”、“举一反三”原则,让学生提前预习并自学相关内容。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重要条文或内容进行优化讲解,可以结合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内容对某个病或证进行重点讲解,根据设立的问题,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接着,在课后,引导学生根据讨论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和文献资源查找解决问题的证据,例如,目前高校都有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或PubMedline 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查阅,就可以迅速获得最新的和问题有关的研究资料,这个过程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回到课堂上,让学生针对证据进行分组讨论,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一名组织者和旁听者,分组讨论后,教师对各个小组查找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点评,注意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此时的教师是一名信息反馈的总结者。因此,整个PBL教学法的路径,学生是主体,教师充当教学过程的维护者和引导者,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4 EBM思维下在《内经》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的实例
《素问・汤液醪醴论》里有“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论述,对于这一论述,教师在课前有必要对“鬼门”、“净府”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鬼门”相当于人体皮肤的汗腺、汗孔;“净府”相当于人体的泌尿器官“膀胱”、“肾”,“开鬼门,洁净府”表示发汗、通小便,使过多的潴留水液排出体外,这是《内经》重要的治疗水肿的法则,那么,在这里,教师可以围绕“高血压水肿的治疗”设立问题,首先围绕高血压这个疾病,需要了解,动脉血压如何产生?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高血压?高血压如何导致水肿?治疗上如何缓解高血压和水肿症状?学生就会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就会明白,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有:血管中的血液充盈量、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高血压”就是血压升高并超出了机体的正常调节范围,有一个统一的数值判定标准,长期高血压引起心源性水肿。那么,理论上,减少血管中的血液充盈量、减少心脏射血、降低外周阻力可以恢复正常血压,然而如何才能减少血容量?如何减少外周阻力?如何减少心脏射血?如何降低心率、减少搏出量?如何减轻水肿?学生就会进一步查阅资料,查找证据,并进行分组讨论。基本上,学生都能找到以下一些治疗思路。首先,是利尿剂的应用,体现《内经》“开鬼门,洁净府”治疗水肿的治则,其次,是血管舒张、减少外周阻力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的应用,值得提出的是,这些治疗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优化的,但对于学生将来独立从事临床、解决实际问题有利。
在这一解决“高血压水肿的治疗”问题过程中,涉及到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在主动找证据的学习中,将《内经》“开鬼门,洁净府”的医理理解得更深刻和形象,提高了学生对《内经》课程的学习热情。
5 讨论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注重教师的传授知识作用,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医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变化,缺点也逐渐显现,最突出的一点是使医学生毕业后独立处理疾病的能力不足,不利于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
在EBM思维下采用PBL教学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医学教育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内经》古文多、内涵深的课程特点,首先精选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讲述内容,然后选取一些典型现代疾病和相关条文进行印证,围绕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设立问题,化古文为用现代医理易于表述的语言,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到针对这些疾病的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最后,让教师在课堂上一一分析,和《内经》里的有关表述进行对照讲解,加深对古文医理的理解,实践证明,采用PBL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将来学习其他课程时主动以EBM思维为指导,为其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我们在教学中也体会到,在我国目前医学院校教学体制下实行这种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表现在:第一, EBM思维下在《内经》课程中实行PBL教学法,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技巧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对中医、西医均有了解[5],甚至对临床经验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因为知识渊博、综合素质高、教学技巧熟练的教师才能提出典型的问题从而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第二,关于《内经》课程的课时安排,由于PBL教学法涉及课前预习、课堂讲述和点评、课后查找资料等,如何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以及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力争讲透一个病或证对师生都是一种考验[6],但相信随着PBL教学法实施的完善和推进,总会找到解决办法。
总之,在《内经》课程中实行PBL教学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内经》等经典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内经》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循证思维、探索创新能力[7,8]。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Vineis P.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ethics:a practical approach[J] . J Med Ethics, 2004, 30(2):126-130
[2] 张涛,黄会云,朱朝阳,等. 基于循证医学思维应用PBL教学法提高中医内科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实践与评价[J]. 内蒙古中医药,2014,(1):113-114
[3] 郭琳,付勤.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2):31-34
[4] 郁保生,刘娟,郜文辉,等.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伤寒论》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73
[5] 古丽丽,赵印震,魏攀,等. 中医视角下 PBL 教学法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21-22
[6] 张丽雪,许红,胡红云,等. PBL 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淮海医药,2014,32(1):97-98
[7] 王云艳, 何莉, 梅菲, 等. PBL教学与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37-38
[8] 刘旭东, 张红星, 蒋阳昆,等. PBL 教学法在肝胆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101-103
作者简介:
研究生年度总结范文4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职业规划意识 现状 调查与分析
从2009年开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90后”群体逐渐进入大学校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开始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活跃,个性独立,有着与传统学生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他们对待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可见,“90后”大学生和他们所带来的“90后”现象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促使他们思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的重点。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以此来作为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而编制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从而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确定行为步骤、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由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情感和职业生涯规划行为三方面组成。本文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知、情、意三维度着手就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90后”大学生,即于1990年到1999年底出生,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笔者选取了南通大学本科2010级音乐系(大一)音乐师范和音乐表演专业共64人,其中音乐师范36人、音乐表演28人;被试的出生年份分布在1990―1993年区间。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调查问卷采用自行编制的《职业规划意识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率为91.4%;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调查结果
笔者按照知情意三个维度,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情感和职业生涯规划行为三个方面,据此编制、修订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90后”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情感上明白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何为职业生涯规划仅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主动去规划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1.情感取向上――“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
调查显示有87.5%的被试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重要或者非常重要;56.3%的被试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感兴趣;53.2%的被试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这些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从情感上是接纳职业生涯规划的,认为它很重要,并且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倾向,只是苦于没有方法、没有策略,不知道如何进行。
2.认知程度上――“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了解有限。
调查数据显示76.6%的被试表示听说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但不是很了解,仅有14.1%的被试选择了解或者非常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数据反映出的事实是大多数“90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晰的概念。在调查和访谈中,笔者发现“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识简单化,即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确定以后大概从事的职业,至于如何达到职业所必备的要求则不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范围;二是认识刻板化,即认为一旦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不能进行改变,所以认为大一、大二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太早,可变的、不可控的因素还很多。
3.规划行动上――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90后”大学生少之又少。
调查表明有62.3%的被试经常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构想,但是却有高达93.8%的“90后”被试没有进行过任何职业生涯规划,62.5%的被试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可见,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上,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行为上的少之又少。
(二)“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9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90后”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以往年代人群的成长环境、生存状况都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中大量涌入强调自由、民主和个性的西方文化,使得“90后”大学生比以往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各方面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他们渴望独立,但对家庭、学校存在依赖,需要其帮助和监督。就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来说,“90后”大学生明白其重要性,但依赖于社会、学校或家庭给予指导和督促。一旦外在环境没有提供现成的知识和课程,他们就不会主动地寻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属于高校职业指导课程中的重要部分。目前,高等学校一般都设立了职业指导课程,但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根据调查结果得知,有46.9%的被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途径是通过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规划教育,48.4%的被试表示学校就业网站上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但无法满足其需要;43.8%的被试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满意程度一般,35.9%的被试表示不了解有关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服务;67.2%的被试最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知识是有关性格与职业匹配的,然而学生却反映学校在这方面所提供的内容还不够丰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面对“90后”大学生强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还不完善。首先,实用性不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较多地停留在理论层次上。访谈中,学生反应交过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作业,但是这份职业生涯规划也仅仅停留在作业层面上,并没有指导、规范和激励行为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在设立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制定实际可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其现实的意义。其次,针对性不强。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不能盲目开设课程讲授新课,应该先对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再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目前,高等院校很少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再次,阶段性不强。大学四年,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职业准备情况不同,因此相应的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90后”大学生集中分布在一和二年级,而一年级和二年级正是高校及时补充相关知识,进行初步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而调查结果却告诉我们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后,整体性不强。要想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学校在设立课程的同时,还要对学校就业网站和辅导老师的指导教育进行及时而充分的补充和训练。而学生的反馈情况是,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称力度还不够,提供的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和丰富。
三、加强“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高校的改善措施
1.教育理念更新。
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白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指导、激励作用,而且对学校的发展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不仅仅要使每个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高校自身还必须有不断拓展、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2.构建体系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体系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需要开设“必修+选修”职业规划课程;完善起协助作用的职业测评指导和职业心理咨询系统;设置针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设置的实践实习环节;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只有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才能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专业的职业指导老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也需要不同行业人员的从业经验。因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根据学生需要组建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只有具备了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二)大学生自身的改进措施
“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上存在很大不足。首先,应该端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即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地对未来进行设想,它需要结合内外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需要制定详细且灵活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具体途径;其次,改正过于依赖的态度,“90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过于依赖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够。“90后”大学生必须明白寻找知识的能力比拥有知识更重要,因此要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树立主动积极的处事态度。
参考文献:
[1]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研究生年度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界李约瑟难题诠释
[作者简介]黄海峰(1978-),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柳州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教工委、教育厅2009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9SZ027,课题主持人:欧阳娟)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70-02
一、李约瑟难题解读
现代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即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李约瑟问题产生原因有三:一是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中国古人习惯于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一个事物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理解,对事物的微观、部分不做具体细节性的研究,这样往往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而西方人恰恰相反,对事物喜欢深入研究,钻牛角尖,刨根问底,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是,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深度以后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思维研究方式。二是实用主义盛行。实用主义让中国人很务实,因此使中国古代文明达到惊人高度,四大发明、星象学、中医药学、武术、风水八卦等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但缺点也很明显,匠人们由于只注重经验积累,不追求理论完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徒弟往往连师傅的1/10水平都没有。三是重文轻技观念严重。中国人历来都有“学而优则仕”的情结,读书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衣锦还乡,工商人士从来都是被看做下里巴人,科学技术自然不受重视,先天缺乏社会大环境支持。
二、高职教育界对“李约瑟难题”诠释(一)高职教育界的“李约瑟难题”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前一时期的迅猛发展,已进入由外延式扩张向注重内涵式提升的转型时期。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关键的高职教育改革已进入了克难攻坚阶段。原有的那种高职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积累,现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许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体上要比本科、研究生高,进入工作单位以后刚开始还可以适应当前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也相当欢迎,但是随着往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岗位技能对他们的要求不断提高,因为自身知识、能力储备的局限,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越来越感觉到难以胜任岗位工作需要。
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有一句普适的真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远远要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要。把“李约瑟难题”引入高职教育界,即高职毕业生在初始工作阶段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可是为什么越往后职业能力的提升却越来越慢呢?而本科生、研究生则由刚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居上,其中的原因何在?高职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怎样培养、提升?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焦点、难点问题。令人欣慰的是,我国高职教育界的许多人士已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二)对高职教育“李约瑟难题”的诠释
影响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念错位。高职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也就是短短十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在本科、大专、中职、技校等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夹缝中成长壮大,同时,又深受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期环境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为了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一开始许多高职学校就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因此,“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逐步成型。俗话说,思想理念左右行动。高职教育的上述理念体现在实际中即是把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放在核心地位,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无形中被过分地弱化了。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实现了高就业率,毕业生初到社会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但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很好地得到全面发展,除了职业技能与其他类型学生相比在短期内稍占优势外,综合素质存在着极大缺陷,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角色缺失。有人形象地把高职教育比作是处在本科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的“夹心饼干”,相应的高职生所扮演的也有点类似于处在本科生与中职生之间的“摇摆人”角色。高职生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一直很模糊。如果把自己看做是大学生又觉得比本科生低一等级,同时又不屑与中职生为伍,所以,高职生面临着角色缺失的尴尬境地。不少学生来读高职的动机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就业压力驱使,父母压迫他们,读完后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减轻家庭负担;二是作为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失意者”没有办法才报读高职学校;三是把高职学历作为今后升学的一个跳板。上述原因导致高职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性相对不高,理想信念缺失,普遍缺乏必要的自信心,而这是影响自身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动力。
3.重技轻素。前面提到中国古代社会历来存在“重文轻技”的传统,具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不受到社会重视,教育中是没有技术培训这一内容的。如今,现代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逐步使人们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职业技能业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相反,文化素质教育虽然没有被排除,但是地位明显下降,有的文化课程甚至处于边缘或半边缘的状态。素质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毋庸置疑,可是,客观事物的变化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少高职院校无论怎样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怎样提出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可是在实施过程中的确很难做到两头兼顾,只能把有限的资源倒向了立竿见影的那一头。文化素质根基打得不牢往往造成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头重脚轻,特别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单向度发展的人是很容易走向异化的。
4.思维单一。一个人的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今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处于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无论是身体、心理,还是思想都还没有完全定型,虽然富有激情,但是思想情绪易波动,起伏较大。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群体也不例外,他们思维方式感性色彩浓厚,理性成分不够,思考问题比较简单,看事物容易走向极端。同时,因为人生阅历积累非常有限,对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不能够用理性的态度全面、深入地进行剖析,结果经常会形成偏激的看法,甚至会做出一些错误的事情。在高职阶段怎样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合理利用一些公共课程的特殊优势培养学生理性、辩证的思维能力,不单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益,更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去做同时也可以做到、做好的。
三、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构思路
可以说影响高职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难题已摆在众多高职教育者面前,解决的关键是必须首先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原则,辩证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课教学与公共课教学、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为后面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做好铺垫。
(一)意识一元,德育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培养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德育教育中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和坚持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一元化主导和核心地位,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任何人都不能改变。不能因为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时期不少人出现和提倡的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取向而不提、削弱甚至消除思想,也不能因为提倡职业教育、素质教育而弱化,如果一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出现问题,即使他的专业技能再强、综合素质再高也必须坚决“一票否定”。
(二)职业导向,能力本位
高职院校的特点主要以教学型为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所谓职业导向就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一切以服务学生的职业需要作为学校工作中心或生命线。所谓能力本位就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理论固本,方法为上
现在的高职生之所以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不多,不单是专业理论基础,就连公共课的理论基础都存在欠缺,但我们不应该把主要责任简单推给学生。公共课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把相关的政治理论讲清楚,这是原则和前提,不能一味地去迎合职业教育需要和学生兴趣就少讲或不讲理论性的知识。当然,这不是强制让学生接受,内容不变,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好基本的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正确看待和分析今后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实质,学会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贴近学生,融入生活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离开生活去谈论哲学不会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中渗透哲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坚持走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路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应尽量取自于学生专业、背景相近或相似的语言、案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在“象牙塔”里面“闭门造车”,必须经常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活动中,接触现实,搜集素材。来源于生活的素材肯定是生动具体、深受学生欢迎和乐于接受的。
[参考文献]
研究生年度总结范文6
本讲分三小部分: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定义,据日本《教育学用语词典》表达,“是就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性作实际上的验证和理论上的体系化的新的学科领域。
虽然,教育经济思想的出现,人们可以追朔很远。一在西方,有人追朔的亚当·斯密,在中国,有人追朔到墨子。但是,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创立,应当说还是近三十年来的事情。从国外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英文文献的统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发展,1940年以前五十年代后期,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是有其时代背景的:一是日本和西德在战败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一跃而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们广泛的注意和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揭示,人力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是计量经济学的进步,提供了定量的分析,证实了对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的作用高于物力资源。
近两年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兴起,也是有其背景的,这就是党重新确立了“在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奋斗目标,并号召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道路”。在全党广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三十年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大家一致感到,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的影响和束缚,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其突出表现是,教育投资比例过低,·欠账太多,造成教育与国民经济之间严重的比例失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上不去,四化要落空”,这些精辟的论述引起了全党的重视。与此同时,各工业发达国家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也引起了一些教育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在教育和计划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同志的浓重兴趣。大家从各自不同的岗位出发,努力寻求和探讨教育和经济的内在关系。一支我们国家的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逐步地形成了,并在日益扩大着。
我国的教育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引进学科,但它决不是造搬,而是以为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关于教育和经济的科学论述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实际出发,在认真吸取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一一教育部门所表现的性质、作用的特点。为了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国家从财政总支出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投入熟练劳动少.力扩大再生产,我们的教育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个“一定比例”的科学确立及其合理流动。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研究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社会主义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就其主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l。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研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内容,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来说,从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强国来说,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2。根据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学说,研究教育投资,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教育投资,传统的观点认为是一种“消费性投资”,这是导致长期不重视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学说,教育投资是用于“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性投资。大量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比单纯物质、设备投资更重要的生产性投资。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投资在国民总支出中应占多大比例,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这个规律既反映了经济对教育的需要,也反映了教育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也就是教育投资的利用率问题。在我们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怎样科学地使用有限的资金,使它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确实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优越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我们取得最佳经济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但是,要真正实现最佳经济效果,还需要我们认真地按教育与经济的客观规律办事。
3.根据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作为制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进行人才予测(包括数量、质量和规格予测)是制订教育规划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人才予测要立足子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要从未来生产部门对人才的需要来决定今天的教育规模、教育投资。科学地进行人才予测,进行现有教学能力的测算,找出它们之间的差距,作为教育投资重点投放部分,这是教育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任务。
当然,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还有许多,我们所例举的三个方面是其最主要的,与高等教育管理联系最密切的方面,其他方面在以后的论述中也将涉及。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管理,是一门包括范围很广、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几十年来,随着我们党所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成功和挫折中我们逐步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管理经验,可以说,形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条件已趋于成熟。目前,上海市和一些省外的高等院校已在着手此项工作。本讲座不准备涉及高等教育管理的一切方面,仅想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管理的有关方面。
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广大教育管理干部也基本上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各级政府机关从事教育管理的干部,这一部分人相对来说,与宏观管理关系紧密些;另一部分是大学的管理干部,这部分人相比较而言,与微观管理联系更直接些。
从宏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包括两个大方面:一是党的方针、政策管理,这是管方向、竹路线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例如,严格遵循“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以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二是事业计划竹理,这是管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规格的,它是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决定的。例如,①高等教育怎样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②高等教育应当与中、小教育形成怎样的比例最合理;③普通高等教育与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怎样协调发展;④应当建立怎样的专门人才涕队,即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比例关系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立志探索怎样建立最佳经济结构中的最佳高教结构。
从微观来看,高等教育管理就是一所大学的管理。大学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还是沿着三条线展开的:一是思想管理,这是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得以贯彻,保证人才的质量标准之一一一思想素质的根本环节。它包括:党委领导、党团建设、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的“为人师表”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研究、青年心理学研究。二是教学、科研管理,这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保证人才质量另一标准一一业务素质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实验室管理、图书馆管理、电教管理等,其中,教学和科研管理又可以分为:一般教学管理、尖子教学管理、师资管理、‘、诊籍管理及教学、科研管理干部的业务管理。三是后勤管理,它是为教学、科研第一线服务的重要环节。后勤工作好坏,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水平。它包括:财务管理、基建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主要是食堂管理、宿舍管理等等。下面,是我们所谈论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示意图:
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建囚三十二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一九四七年(解放前高等教育最高年份)一与一)L/又O年相比:学校数由207所发展到675所,增长2.3倍;学生数由15.艺万人发展到114.4万人,增长6.4倍;研究生数由424人发展到2。16万人,增长了5。倍,校舍面积「!J340万平方米扩大到4090万平方米,增长了11倍,教师由1.69万人发展到?4.69万人,J曾长了13.6倍,其中正、副教授由9330人增加到1.66万人,增长0.8倍;讲师邮426人增加到11.17万人,增长31.6倍;助教由4184人增加到6.6万人,增长14.8倍。中等专业教育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以一九四七年(解放前最高年份)与一九八O年相比,学校数由1626所发展到3069所,增长了0.9倍;学生数由38.3万人,增加到124.3万人,增长2.2倍,教师由2.9万人增加到12.9万人,增长了3.4倍。职工高等教育也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八O年生37。6万人,在校生总数155.4万人,教师3.49万人。据统计,三十二年来,我们的普通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17.8万毕业生;职工高等教育共培养了33。6万毕业生,中专共培养了579.8万毕业生,共计息30多万人。这930多万高、中级的专门人才目前正活跃在我国四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培养的毕业生,经过一、二十年实际工作的锻炼,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科研和生产的骨干力量。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过去的工作中,由于对教育和经济之间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工作中存在着不少的盲目性。例如,一九五八年前后,高等教育大发展,红专大学数直线上升,一个省办起一百多所大学,并提出“十五年普及大学”,显然,良好的主观动机脱离了经济所能提供物质条件的可能性,所以不得不一轰而起,再一轰而散,但这一__L一下就已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再如,我们的专业设置,许多是“三十年一贯制”,这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大量涌现的形势下,是罕见的,这也是一种盲日性。还有,一所大学经费基数一旦确定,年年如此,招多招少,毫不棺干,这又是一种盲目性。
总而言之,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加之对教育的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在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盲目性,特别是“”中又遭受、“”的疯狂破坏,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方面的间题。分析其中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如教育一与整个国民经济失调问题;教育内部结构失调问题乙多育自身还存在的用钱不当问题等等,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问题,既属于高教管理问题,,又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这就激起我们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教管理的兴趣。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建立教育和经济协调关系。教育的发展需要依赖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教育的发展,又通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如工具改革等)有力地促进生产发展。教育和经济之间有一个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必须有一定规模、规格的教育与之相适应,否则经济的发展就要受阻碍。这里有一个客观规律在起作用。为了使我们计划管理更科学,就必须逐步认识并驾驶这个规律,教育经济学正好在这一点上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第二、有利于建立教育内部的协调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生产部门对劳动者智力结构的要求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目前,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高级专门人才的比例越来越大,但究竞多少适宜,·要视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定。这就要求,教育内部的结构必须与该阶段生产发展要求相一致。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越高越好。而是要求高、中级专门人才,以及尖端人才之问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才能使他们各得其所。确立这一合理比例,是高等教育科学管理的使命,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