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加工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加工论文范文1
干法夹层玻璃的生产流程为:玻璃清洗合片预压高压斧热压检验装箱,见图1。每一处理环节对产品的质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预压的目的是对松散放置的玻璃/PVB/玻璃等加工材料,通过加热压合的压热工艺进行初步的压合,使PVB与胶片之间的残留空气排尽,并使膜粘附于玻璃上。由于预压的质量对夹层玻璃后期的成品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玻璃形状的不同,而出现了平面辊压排气和真空预压排气两种生产工艺。
2平面辊压工艺
建筑用平面夹层玻璃最常用的预压工艺方式为平面辊压工艺,其优点:可连续生产,加工速度快,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尤其是对于原板玻璃的夹层玻璃加工。常规工艺设备配置,使用具备2个加热区的加热炉,利用2组对辊,对玻璃进行加热及辊压处理。加热炉由红外辐射器或电热管进行加热,压辊通常由一对实心圆筒橡胶组成。实施预压的目的是:①将PVB膜与玻璃表面之间的残留空气排尽并将PVB膜与玻璃粘合一起;②避免在高压釜工艺之前过早分离使夹压玻璃边缘持续密封;③使玻璃在高温高压过程中无空气再次进入胶片。事实证明,分两步使用辊压工艺进行预压十分有益。对于松散重叠的平面玻璃和PVB膜,在一段较短的加热通道中通过,利用中波红外辐射加热至约35℃(玻璃表面测量温度)。然后将加热的夹层结构通过一对橡胶辊加压,从而将大多数缝隙内的空气压出,然后将这个夹层结构通过第2条稍长一点的红外加热通道,在通道中加热至60~75℃(玻璃表面测量)。通过第2对压辊将残留空气全部压出,并使边缘密封避免回流气泡,预压的质量可通过压合后的夹层表面状况显示。预压后玻璃应有半透明条状纹路均匀分布于整个板面,边缘周围呈现一圈透明的带状(边缘密封)。工艺控制调节:第1对辊子的辊距应比玻璃和PVB膜的总厚度小1~2mm,第2对辊子的辊距应比玻璃和膜的总厚度小2~3mm。当使用多层复合膜结构时或较厚的玻璃及PVB膜夹层结构时,必须进一步减小此间距(对于原板夹层即间距≯2mm)。进行平面预压压辊的气缸的工作压力为0.5~0.7MPa。由于玻璃表面的热量传至PVB膜主要由辐射及传导两种方式,对于多层预压加工时,必需要一定时间才可均匀加热夹层玻璃。因此,通过调节传送速度和所提供的热能来满足达到最佳预压效果的条件。所有显示温度仅为指示值,最终效果主要取决于层压玻璃的类型和预压加热管道中的加热方式。除上述工艺中的变量之外,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如PVB膜的流动特性(流变能力),PVB膜的表面粗糙度、钢化玻璃的波纹形状以及玻璃类型或颜色。后者将改变炉内的热量的吸收能力,从而改变预压时玻璃的表面温度。在玻璃边缘完全粘合之前应进行充分排气。一旦边缘密封,所有残留空气都无法排出,致使成品出现气泡。因此,必须在低于密封温度时进行排气。另一方面,必须达到足够高的温度才能确保PVB膜与玻璃表面紧贴,否则,预压可能过早分离,然后多余的空气就重新进入压层,导致后期成品的气泡情况。
3真空工艺
随着曲面夹层玻璃在新型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平面滚压的方式无法满足曲面夹层玻璃及多层夹层玻璃的要求,通过技术研究开拓,行业内已研究出适于曲面夹层玻璃与多层夹层玻璃的生产工艺——真空负压预压工艺。现时使用的真空预压法有2种:真空袋与真空环,见图2和图3。相对平面辊压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是,真空工艺对于特殊的层压以及除玻璃与PVB之外的其它材料的层压很有优势。对于所有真空预压工艺,必需确保在加热开始之前,进行冷抽真空处理约15min,时间越长越好,这是防止边缘密封过早从而造成空气无法完全排空的唯一方法。在整个加热过程中(30~60min)必须保持真空状态,真空压力应≥10kPa。在加热舱中,周围温度为100~120℃时,玻璃表面的温度必需达到95~105℃。利用真空工艺进行预压通常比用辊压机进行的预压玻璃表面清洁,根据所用设备的加热方式,通过加工试验来确定加热舱内部温度和加热过程的最佳加工条件。成功进行真空预压工艺的关键因素为:①排气前夹层结构的初始表面温度≤30℃;②加热前“冷抽真空”的持续时间≥15min;③真空能级(例如10~20kPa);④真空袋、橡胶环的密封度;⑤工艺开始前橡胶袋或橡胶环的温度(≤25℃);⑥玻璃的总厚度和预压形状。随着工艺的改进,目前真空预压工艺与高压釜热压工艺同步进行,从而缩短了生产的周期。
4高压釜热压工艺
高压釜热压工艺是夹层玻璃生产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产品质量的好坏由热压工艺所设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决定。实践证明,正确选择工艺参数可使产品达到较为理想的成品率。对于较厚、大尺寸的夹层玻璃,需要不同的热压工艺,故建议分开进行热压处理,热压玻璃的加热和冷却必须以较低速度进行,这样才能生产无外张力的夹层玻璃。生产总周期时间取决于设备和玻璃的数量,根据压力及温度曲线程序可在3~6h之间变化。对于目前通用的钢化夹层玻璃,通过相应的优化工艺参数,可提高产品的成品率,由于全钢化/半钢化玻璃的平整度较浮法玻璃低,在预压钢化玻璃与前述过程有所不一样。实践证明,下述规则对于生产优质夹层钢化玻璃十分重要:(1)利用钢化玻璃生产夹层安全玻璃最重要的因素是玻璃预压过程的质量,建议谨慎选择钢化玻璃,必须能够确保钢化玻璃制品的平整度,以提高两片玻璃之间的吻合度,减少产生气泡而出现的废品。在使用PVB膜总厚度的约10%可补偿两块钢化玻璃平面度之间的平度差异。若平整度差异大于10%,增厚PVB膜几乎不可能生产完美的夹层安全玻璃。两块重叠在一起的钢化玻璃之间的平面差(无PVB膜夹层)可用刀口尺或直尺测定。(2)要进行预压的钢化玻璃与钢化辊面的运动方向必须一致,以确保两块玻璃有较好的吻合度。(3)假如所测得的玻璃层的差异大于规定值,波形变形大于1‰,则应使用稍厚一点的PVB膜。(4)预压规则:与相同成分的浮法玻璃相比,放慢压延速度,采用稍低的空气温度,避免边缘提前密封。降低第1对辊子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边缘密封过早;与浮法原片玻璃相比,增加第2对辊子的压力,可改善预压边缘密封效果。
5结语
生产加工论文范文2
正是由于拜师学艺的形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以校企合作是必然的趋势。校企合作的形式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企业选拔自己所需的人才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就目前来看,校企合作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有:
(1)校企合作内动力不足目前我国职教界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的现象比较普遍。
(2)工学交替存在季节性问题企业的用工有季节性,当企业出现工人短缺的时候是非常欢迎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顶岗实习的。但反过来,如果学校需要送一批学生下企业实习,企业就不一定会乐于接纳,特别是在不缺工人的情况下,企业很难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甚至会导致校企合作的不欢而散。
(3)学生顶岗实习收获不多浙江省平湖市某职业学校的一个数控班级到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情况分析,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些问题。企业为学生安排的实习岗位,岗位涵盖了车间内的大部分岗位。看起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在岗位上干一些辅助工作的有12人,在一边观摩学习的有45人,岗位轮换的1人次,打扫卫生的20人次。如果实习的时间是一周可能这个情况也正常,但对于为期30天的实习来说,学生一直不能真正参与到生产活动中,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很大。觉得实习期间无聊的占了实人数的87%,觉得无所谓的占1%,觉得有意义的有占0.2%,想再次参加类似实习的占0.4%。造成这样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那个时间段这家企业不缺工人,无法将一个班的同学安排在生产岗位上,只能安排学生在一边观摩学习,做一些辅的如打扫卫生、搬运产品、擦机床等工作。当然这些辅的工作同样是值得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对于最主要的关于学生本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没有涉及到,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这次所谓的顶岗实习并不满意。那是不是企业缺人的时候学生去顶岗实习收获就大了呢?实际上也不尽然。每逢春节的时候正是企业用工荒的时候,企业非常欢迎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进行顶岗实习,而且不惜发放高工资。学生也乐于参加寒假期间的顶岗实习,但学生最主要的收获并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而是自己通过劳动所换取的报酬。这是一种单纯的雇佣关系,企业和学生各取所需,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生只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重复劳动,回到学生数控机床还是不会做。总的来说,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学到一些专业技能。但对于机械加工制造业来讲,当前主要的设备就是数控机床。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只要求操作者能够具备进行更换零件、对刀、检验的能力就可以,最重要的编程技能学生却得不到锻炼。所以,学生往往是在顶岗实习期间扮演的角色就是“机器人”,不断的进行重复劳动,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这并不是校企合作的初衷。
2在准生产模式下培养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工人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既不能做到深入的校企合作,又不能够完全借鉴国外的做法,那我们必须要寻求一条新的道路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工人有着自身的独特特点,目前机械加工制造业主要数控加工为主,就要求我们的技术工人一定要掌握数控加工技术。这包括简单工艺的制定、加工程序的编写、机床的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等知识。准生产模式下培养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工人,是介于职业学校教学与校企合作之间的一种教学模式。鉴于准生产模式并非是真正生产的特殊性,教学场所只能放在职业学校内,因为在企业中不可能让车间停产来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所以,准生产模式是在职业学校的实训场所内模拟出企业生产的环境,教师和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从事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准生产模式并不是真正的加工产品,而是将之前的训练课题产品化,训练过程工厂化,教学评价企业化的“三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并没有增加教学成本,也不会受到真正的校企合作所受到的种种限制,是一种纯粹的,在学校内的教学活动。课堂的成员组成依然是老师和学生,只不过老师变成了车间主管,学生变成了机床操作工、班长、检验员、调机员等。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体验到企业的环境和氛围,熟悉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增强就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下面就准生产模式下培养机械加工技术工人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1前期准备工作
2.1.1企业调研
为了在职业学校中能够创建准生产的情景,必须要下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工作,了解企业车间内的生产过程、组织管理、品质监控等内容。
(1)企业文化方面
通过对浙江省平湖市经济开发区三家不同企业的调研发现,目前企业中都采用一种3Q7S或5S、6S的管理制度和理念。所谓3Q7S,3Q是指好员工、好公司、好产品,7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行为、素养、安全。3Q7S将作为企业文化培养的一个重点内容。具体实施将从场地的环境布置和规章制度着手。
(2)生产过程方面
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特别注重工艺的控制,而当前数控加工方式比例的不断增加,也使得传统的加工制造工艺有所改进。接下来以浙江省平湖市经济开发区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为参照,作为建立培养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工人模型的依据。汽车零部件厂球笼的生产组织结构、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的基本情况,培养模型的建立将依据该企业的这条生产线。由于职业学校的设备与企业无论是机床的类型上还是数量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建立培养模型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但必须把准生产放在首位。
2.1.2硬件设施分析
以浙江省平湖市某职业学校为例,该校金工实习工厂有普通车床20台,数控车床20台,数控铣床2台,这与上述企业中的设备明显不同。但就是要利用现有的条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经过修改和调整来建立培养模型。
2.1.3建立培养模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培养模型的建立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企业的生产过程,要结合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只不过要将企业生产的思想和理念贯穿的培养模型当中去,体现准生产的本质。
(1)“产品”的设计
培养模型中“产品”的设计至关重要,这项工作需要职业学校的教师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依据调研情况设计出符合学校硬件条件的“产品”。“产品”的加工需利用到学校的相关设备,但不能超出现有设备,这样才有可行性。加工工艺的制定要考虑到设备的数量和学生的人数合理安排。
(2)岗位轮换制度的制定
工作岗位之间的轮换是必需的,这也正是准生产式培养模型的优势。它不受限与企业生产的制约,每个工作岗位可以定期轮换,使学生能够得到各个工作岗位的锻炼,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与技能。
(3)评价机制的建立
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造成了学生产品质量意识不正确的现象,使得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具体现象是这样的:传统的实训课教学模式中,实习指导教师是通过考试的手段来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的(包括技能鉴定考试),一个零件如果满分是100分,学生能得到60分以上就是合格,90分以上就是优秀,而真正的产品不是这样的,一个零件满分是100分,最终就要把它做到100分,差一分就是有缺陷的产品。学生长期在校内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就形成了不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这对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是很不利的。所以,建立企业化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要建立质量奖罚条例,以每个岗位出现的不良品数量为依据进行考核,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此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2.1.4调整教学计划
由于准生产模式培养模型需要对实训场所的设备和利用进行统筹安排,所以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需要适当调整,各个阶段的实训要统筹坚固。每个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2.2实施过程
2.2.1营造氛围
教师通过宣传发动向学生介绍准生产模式培养模型的情况,也可以先带学生到企业参观,面对面的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此外,校内实训场所的环境布置也非常的重要,一些标语和制度要上墙,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称呼要改变,对话的方式也要改变,一切都要企业化。
2.2.2“生产”过程管理
由于“生产”过程是依据加工工艺的,所以不同于传统的实训课,每个学生练习的内容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一道工序的内容可能需要一台或几台机床完成,每台机床都有相应的操作工,工序不同,机床的加工内容就不同。在“生产”过程中学生扮演的角色是机床操作工、班长、检验员、调机员等,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车间主管。教师根据3Q7S等规章制度管理约束学生,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顺畅。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工序之间的衔接问题,由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加工效率可能差别较大,有可能会造成产品工序之间的不连贯问题。所以,教师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2.2.3评价与考核
评价与考核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劳动纪律,一方面是工作绩效。对于劳动纪律方面的考核是对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无论任何单位和企业都不能容纳一个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员工,所以这方面的素养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工作绩效方面体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水平。教师依据质量奖罚条例对学生进行考核,最终折合成分数的形式反馈给学生,这里所说的分数就相当于企业中的工资了。2.3效果分析
2.3.1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准生产模式中“生产”的过程是流水线,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产品”加工的全部工作的,必须合作完成,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2.3.2增强了学生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
学生养成不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是传统的评价方式造成的,所以对学生评价方式一定要改变,不能把“产品”的本身作为评价主体,应将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平,直接有效。正是因为准生产模式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产品质量意识。
2.3.3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强化训练在流水线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某一技能进行多次的重复操作,使专业技能的训练得到了强化,这样孰能生巧,学生技能的学习更扎实。
2.3.4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系统的训练
由于学生工作岗位定期轮换,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学到不同的专业技能,一轮下来可以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专业技能进行学习,学生受到了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同时在实践中会涉及到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这对于学生专业基础课知识的实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5与企业紧密接轨
生产加工论文范文3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茶叶生产加工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26-01
校企合作是现如今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至关重要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在实现对自身的发展空间的寻求,为区域经济服务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 号)》中明确指出:“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企业要和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这就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像德国双元制一样完全依靠企业的力量来发展职教。职业学校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校企合作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1]。其中校企联合办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实施高职技术教育和教学的保证,同时,也是改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备的办学条件;再就是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实现学校与行业的融合,把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融入到专业建设当中。现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的新途径探讨如下。
1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2]。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未来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3]。
1.1 运用“2-3-1型阶梯上升式”人才培养模式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以“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茶树生产季节和学校、企业2个不同育人环境,将学生3年(6学期)学习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包括第1、2学期,主要在校内完成,即第1、2学期在校内进行基础知识加技能的培养;第2阶段包括第3、4、5学期,主要在学校和企业完成,即第3、4学期在学校、企业进行茶树育苗、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茶艺茶道、茶叶销售、茶事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培训,并将部分课程的学习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第5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可根据企业工作程序进度要求,学生在第4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结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第3阶段指最后1个学期,第6学期主要在学校完成,包括撰写毕业论文和补充选修一些学分(如果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者,可以继续留在企业实习,在企业完成相关论文撰写工作,毕业时回学校答辩)。
1.2 构建课程体系,加大专业人才培养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根据茶叶生产加工领域及其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广泛的社会调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依据茶叶产业链中各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参照茶叶生产加工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茶叶生产加工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构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将综合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阶梯式上升,实现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茶叶行业岗位技能要求之间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练、做”为一体的模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聘请综合能力较强的校外兼职教师,与实习实训单位一起培养学生,目前,实训教学内容已超过整个教学量的50%,毕业生的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基础理论教学体现以应用为主旨,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专业理论教学加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使理论教学体现高职教育的共性特征与功能。专业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以课程实验、实训为基础,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为综合,职业资格认证为促进”的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书并行的“三证书”教育。
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合作育人促进就业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生产育人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观、爱岗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较长,既给企业搭建了一个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也给学生提供了解企业概况和今后工作岗位的条件。由于培养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学生的综合素质好,因而毕业生容易被实习所在的企业接受。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已与美国峪岭一古茶树有限公司、云南省滇红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澜沧江集团有限公司、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15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在实习所在单位就业的比例约占80%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促进了学生的就业,目前,该专业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且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95%,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职业能力较强,用人单位给予高度评价。
3 提高教师素质,“双师”结构优化
作为一个应用性、技能性强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该专业要求教师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通过参与生产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积累相关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讲授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近2年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直接外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带领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到实训基地参加新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培养,这些教师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100%,不但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而且能有效地对学生实验实训进行指导,讲课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受到学生欢迎。
4 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确保合作育人的可持续性
合作育人是新时期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深化发展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步树立了以企业为中心的合作理念,拉近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4]。近2年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与正大企业集团、滇红集团、普粹茶叶公司、健身茶叶公司、云南烟草集团、云南白药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成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师生提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机会,并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使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教师的技能提升、技术转化、生产技术研发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能够得到落实,学生毕业时就业有了保障,大大增强了专业办学活力。
5 结语
目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根据茶叶行业发展对茶叶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同兴共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教学练做”教学模式,该专业将种植、生产、加工、审评、营销、售后管理等内容贯穿于课程建设中,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毕业生素质较高,学生毕业时均能获得“三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就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为区域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做出了应有贡献。
6 参考文献
[1] 严新仁.校企合作育人的路径探索――以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23-25.
[2] 李国富,佘和舟.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鄂州大学学报,2013(3):70-71.
生产加工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东莞市,加工贸易,经济增长,JJ协整分析
1 研究背景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外贸的一半左右,地处珠三角的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和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省份。1978年,东莞最早出现了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现有加工贸易生产型企业近1.5万家。2009年,东莞市加工贸易总额799.64亿美元占外贸总额941.55亿美元的比重高达84.9%以上。可见,加工贸易对东莞市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出口退税大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出台JJ协整分析,使东莞加工贸易的发展进入瓶颈,大量劳动力密集的加工贸易遭受到了强烈冲击,探明加工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推动东莞市加工贸易的长足发展。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选取与处理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统一性,本文根据广东省东莞市统计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提供的1995——2009年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将东莞市各年GDP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换算成美元;再将单位为亿美元的GDP、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按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换算成剔除物价水平后的数据。
2.2 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若加工贸易的链条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增值系数较高。反之较低。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笔者对东莞市1995——2009年加工贸易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见表1。
表1 东莞市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的变化
年份
加工贸易出口额(亿美元)
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
1995
75.48
61.25
1.232326531
1996
90.19
69.37
1.300129739
1997
1998
111.86
128.97
86.525
92.564
1.292805548
1.393306253
1999
149.78
116.694
1.283527859
2000
169.28
126.19
1.341469213
2001
189.89
154.65
1.227869382
2002
233.87
180.96
1.292385057
2003
275.07
208.98
1.316250359
2004
343.51
249.298
1.377909169
2005
391.6
284.2
1.377902885
2006
446.83
314.49
1.420808293
2007
563.33
389.91
1.444769306
2008
601.4
391.9
1.534575147
2009
487.82
生产加工论文范文5
关键词:总部经济;形成机制;政策建议
1对总部经济的几点认识
(1)总部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它首先表现为公司企业的总部和加工基地在地域空间上的分离。分离的结果必然增加了公司企业的调整成本,但由于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一种具有更大比较优势的总部区域给企业所带来的好处足以补偿总部迁移所带来的损失。所以,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是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作为公司企业而言,在总部迁移的决策过程中面临着区域选择的问题,而总部迁移之后,对入驻的区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影响。
(2)总部经济理论根植于区位理论。毕业论文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最早提出中心——论,他认为地区的发展不可能是均衡的,要利用独有的地理优势或者历史的传统把某些区域首先发展起来,使要素不断向这个区域聚集。由于聚集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战略要素成本较高,受经济活动必须补偿要素成本这一法则的制约,形成了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心区域和中心区域外的合作分工关系。在中心区域里,一般能更多地吸引资本、技术、人才,形成战略资源优势,适于公司总部在此聚集发展。而由于地价、劳动力成本优势,适于建立加工基地。区位理论对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作了理论上的阐释,为后来的产业集群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3)总部经济宏观表现为功能集群。一个产业链的不同部分在同一个区域密集分布,称为产业集群。除了按产业进行区域聚集外,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如研发、商务等,由于需求的一致性,也可能在一个区域集群分布,这称为功能集群。众多公司总部地特定地域聚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将使得单个公司获得其总部所需的生产要素资源,享受高质量的专业化配套关联服务,而付出较小的代价。因此,从总部入驻的区域来看,众多企业总部的聚集进一步促进了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本地带来经济效应、税收效应和就业效应等。
2总部经济形成机制的理性分析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为了吸引更多的有实力的企业总部入驻,在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扶持,硕士论文并不断改善城市的整体功能,优化和完善配套的功能设施,促进了总部经济的发展。故从形式上看总部经济是由政府主导的经济,其实不然。政府所起的作用从本质上看,只是进一步极化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为公司和企业的总部与生产加工部门的空间分离创造条件但从公司企业的内部看,总部和其他部门能否分离,分离后给企业带来哪些效应,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在空间上分离,却要研究总部经济形成的一般机理。
2.1人才与知识资源的可流动性是总部经济形成的基础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显得空前高涨,由于一般性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快,知识、信息、技术及高尖端人才资源在成为公司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其中人才是战略性资源的关键。由于城市具有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优越性,人才向城市转移促使战略性资源向城市密集。而随着不同城市化的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人才的流动则呈现出由发展程度较低的城市向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梯度演进。另一方面,公司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内部功能逐步密集和分解,出现了各种职能中心,而地区之间的资源公布的差异使得企业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以获取各种资源,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将内部的决策中心、控制中心、设计中心、研发中心等知识、信息和高尖人才密集的部门迁移到中心城市,而将加工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心城市的或周边地区以获取丰富的常规资源,以谋求整个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的结果。其中,人才的流动性决定了知识的流动性,只有二者可以流动,才牵引着公司企业内部知识密集的功能部门的转移,而且二者的流动方向一致。企业总部与加工生产部门在空间位置上的分离,客观上增加了企业内部沟通和协作的成本,但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沟通和协调成本急剧下降,缓解了总部与加工生产基地之间因空间分离而导致成本增加的矛盾。而总部则将价值增值最大的环节集中在知识、信息和人才密集的区域,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获取更大的效益。
2.2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二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显然,企业是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基本单位。更加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现代企业运用市场法则来解决企业内部的协调和管理,克服了企业因规模扩大引发的协调困难的矛盾,促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合理配置。首先,企业通过进一步强化内部专业化的分工,促进功能的聚集。尽量减少各部门之间重叠的职能,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尤其是知识、信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使用的部门,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和可流动性,越发具备从其他部门中独立出来的特点,为总部的迁移创造了组织条件。而那些智力资源密集的部门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要素资源,必须将这些重要部门安排在这种要素密集的区域,以增强要索的可选择性,降低企业战略资源的使用价格,优化资源的配置。其次,降低转移成本使发展总部经济成为必然。由于空间是有距离的,从一端到另一端,不仅要耗费时间,而且要付出费用,这种为克服空间距离而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所花费的全部成本就是转移成本。选择在任何一个区域作为总部都要包含一种空间成本,因此降低转移成为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来源。它必须能够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成本:(1)运输费用。包括营运费用、转运费用等。营运费用与运输方式、货物种类紧密相关,一般情况下,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2)时间成本。是指人类经济活动为实现一定距离的空间转移所花费的时间。它与地区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水平、运输方式及其布局状况有关。交通运输越发达,地区的通达性程度越高,实现相同距离的空间转移所花费的时间越少;(3)信息成本。在各个不同地区获得信息的便利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信息交流速度就越快,获得信息的成本就越低;(4)心理成本。由于各地区传统、习惯、文化、宗教、语言以及种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距离越远,转移的心理成本就越高。
2.3企业创新和功能聚集是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力量
熊彼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创新是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医学论文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之后,规模经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逐步回落,企业向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入饱和阶段。此时,企业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更显得十分必要。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家面临着两种挑战:其一是如何牢牢控制企业的关键人才和关键技术,保持和推动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其二是如何紧紧盯住同行业发展的动向,保持和跟进本行业技术创新的步伐。鼓励本企业高端人才在关键技术领域参与同行业保持合作,以减少新技术应用的成本。由于人才和知识资源的流动呈非均衡性,当少数企业总部迁移到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后,其他企业也将决策中心和研发中心追随而入,这是企业基于战略需要而采取的跟进措施,从而推动了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中国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
从总部经济形成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企业将总部与加工生产基地分离,最初缘于优化人才与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过来,大量的企业总部云集某一区域,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为了稳妥地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克服其盲目生,当前我国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3.1处理好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关系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有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政府在发展总部经济时,应注意适当地加以引导,作好长远规划。职称论文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的情况下,将企业总部向规划的园区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地鼓励一批金融、保险、法律等高端的服务业在园区分布,为总部经济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利用好总部迁移的机会,政府通过一定的投入,改造一批落后或不合理的区段分布,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产业长升级。
3.2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周边地区是企业加工生产基地分布的区域,企业将总部分离,客观上增加了企业总部与加工生产基地之间的空间距离。为了能让总部与其他部门之间方便快捷地进行联系,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应保持较高的对接性。地方政府应加强协作,统一部署,切忌条块分割的问题。只顾发展总部,而忽视生产加工部门的发展,人为割断了企业内部的联系,最终既不利于总部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本区域经济的后续推进。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克服部门保护主义,要将周边地区的发展纳入中心城市统一发展的规划。
3.3处理好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关系
我们往往在发展总部经济时,英语论文总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总部经济只适合在大型中心城市发展,其实不然。作为企业的总部如决策中心、结算中心等需要强大的信息市场和金融市场以及高效的行政环境作为支撑。而对于研发中心则需要生态化的人居环境和浓厚了学术氛围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这些条件并不是只有大型中心城市才具备,而有些中小型城市只要自身条件优越,适合总部在这里落户,一样能够发展总部经济。所以,地方政府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的扩张,而应该在内涵上做文章,要将精力放在改善基础设施和完善配套的服务功能上,以便稳妥地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总部经济及对其发展的思考[J].当代财经,2005,(9).
生产加工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企业 伊朗区位选择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韩少卿,1982年生,男,山西阳泉人,昭通学院管理学院教师,西南大学硕士,主要从事地理学的教学和世界经济地理研究。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和伊朗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都把对外开放作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一直遭受着美国的经济制裁,国内资金短缺,也缺乏外资、技术。当前伊朗政府相继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并实行“向东看”的对外政策和复兴丝绸之路的对外经济政策,力求加强与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吸引中国、日本、韩国、东盟等的资金、技术参与伊朗的经济建设和能源开发。中国企业投资伊朗可以缓解伊朗能源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轻工业、机械、交通运输业、农业等资金不足的制约,实践证明,中国的技术、产品符合伊朗当前的生产水准,有很大的投资与合作空间。本文研究新时期伊朗的投资区位选择战略对于推动中国企业对伊朗的投资、实现中伊合作双赢具有明显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对伊朗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企业对伊朗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因素,也有微观(企业)因素,根据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理论,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分为非制度因素和制度因素。非制度因素分为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原材料成本,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率等),基础因素(包括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及其他配套服务等),地理因素(东道国与投资国的地理距离及社会文化差异等);制度因素又分为政治制度(包括政策连续性,政局稳定性等),经济制度(包括贸易壁垒,对外资态度、外汇制度及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等),法律制度(法律完善程度)和企业运行的便利性(信息的可获得性、社会设施、政府清廉程度等)。
因为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国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以上这些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有特殊意义,从而具备这些区位因素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企业有特定的区位比较优势。在选择对伊朗投资的具体区域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决定因素 :
第一、符合我国境外投资的直接目标。发展境外投资的最终目标通常是为了获得比国内投资更多的利润或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具体投资项目,在选择境外投资区位时,应首先明确境外投资活动的直接目标。根据不同的目标确定不同的投资区位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区位选择的最根本因素。
第二、能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我国企业的主要优势在于适用技术、中等技术和某些进入成熟期的产品,而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发达国家不具备竞争力。如果将它们用于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就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三、是否符合东道国规定的优先发展领域,能否享受优惠待遇;实证研究表明 :“制度因素比经济因素或硬环境更重要”,“一个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和欢迎外资的政策是决定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最重要的因素”(鲁明乱,1999)。如果有了好的投资政策,不仅可降低投资风险,而且可以增加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和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第四、考虑利用当地资源和带动国内商品出口的程度。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占领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如果当地具有资源的优势并且对于国内商品的出口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则该国(地区)就是有利的投资区域。
二、我国企业对伊朗投资的具体区位选择战略
我国对伊朗投资的主要领域为石油天然气工业、机械制造业、轻工业,其次还有农业及旅游业。具体的行业要根据其行业的特点选择具体的区位。因此,要对伊朗的经济区划有所了解。
伊朗自然、人文条件地区差异性很大,因此投资领域的区域差异也很大,我国对伊朗的投资要根据其区域特色与差异进行选择。我国在对伊朗进行投资时,要进行伊朗地区产业区划,从而发挥其最佳优势,获得最大的利润。伊朗全国划分为:
核心区的加兹温、德黑兰、中央、库姆省;北部区的马赞德兰、塞姆南省;西北部区的西阿塞拜疆、东阿塞拜疆、阿尔达比勒、吉兰、赞詹省;西部区的库尔德斯坦、哈马丹、伊拉姆、洛雷斯坦省;西南部区的胡泽斯坦、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博卫哎哈迈德—科吉卢耶赫、布希尔、法尔斯省;南部区的克尔曼、霍尔木兹甘省;东南部区的克尔曼沙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东部区的呼罗珊省;中部区的伊斯法汗、亚兹德省。[48]
种植业投资区;2.经济作物投资区;3.畜牧业生产加工投资区;4.加工工业投资区
5.油气开发投资区;6.旅游开发投资区
资料来源:由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Limited 整理得出
图6—1中国向伊朗投资产业开发区划设想图
由于伊朗的平原主要集中在北部里海、南部波斯湾、阿曼湾沿岸一带,亚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伊朗东南部。地中海式气候区分布于西部地区。主要河流卡伦河位于波斯湾沿岸的胡泽斯坦省。此外,伊朗的工业基础也集中于以德黑兰为中心的X型铁路骨架周围。主要的油气资源集中分布于北部里海沿岸和西南部波斯湾沿岸。因此我国对伊朗的投资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农作物区、工业区和油气资源开发区。
农业区:Ⅰ种植业区(北部里海沿岸、西南部波斯湾沿岸、南部及东南部阿曼湾沿岸以及水稻、大麦、小麦等为主的粮食作物)
Ⅱ经济作物(西部为伊朗传统的亚热带经济作物)
Ⅲ畜牧业生产加工区(东部为畜牧业生产加工区)
工业区:以德黑兰为中心的X型铁路骨架周围轴状地带为工业区
油气资源区:以胡泽斯坦为中心的西南部以及马萨德兰为中心的北部里海南部沿岸。
我国对伊朗的投资主要按上述区域进行专业化的投资。为了更广泛地扩展中国在伊朗的投资,充分发挥中国对于伊朗在产业结构上的横向、纵向技术优势,也为了能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在伊朗开展农—工—商一体化投资是最好和最现实的选择。
三、结论
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本文将伊朗的产业开发主要分为:种植业投资区、经济作物投资区、畜牧业生产加工投资区;加工工业投资区;油气开发投资区;旅游开发投资区,提出农工商一体化的开发战略,但重点的投资区域还是在波斯湾沿岸的油气开发投资区和北部德黑兰、中央省地区的加工工业投资区。
参考文献:
1、杨兴礼.简论“9.11”事件以来美国的中东战略与美国—伊朗关系[J].世界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8):12—13
2、王勇. 新时期中国—伊朗跨国投资领域及实施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第15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