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卫生院工作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卫生院工作汇报范文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根据《省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市城市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城市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加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救治水平,提高我市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保障农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以需求导向为原则。针对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以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开展符合乡镇需求,多种形式并存的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二)以帮助提高为原则。城市医院应以帮助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根本原则,加强人才培养,而不是替代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三)以统筹安排为原则。按照卫生局的统一规划,以边远乡镇卫生院为主,适当考虑服务能力较低的乡镇卫生院安排对口支援关系。
(四)以注重实效为原则。积极探索适宜的债效评价体系,既考核支援医院,也考核受援乡镇卫生院,促进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工作任务
(一)市一医院至少支援三个、市中医院至少支援二个、其它市直医院至少支援一个乡镇卫生院。
(二)支援医院要制定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年度和中长期工作规划,承担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要成立相应的内设机构或指定专门的职能科室负责此项工作;派出具有相应工作资历的有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出诊、会诊并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受援乡镇卫生院建立和完善管理各项制度,开展适宜技术、免费培训和接受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等。
(三)受援乡镇卫生院应根据自身需求,提出需要支持的执业科目及协作计划,有效利用支持资源,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要为市直医院在乡镇卫生院的支援活动提供工作条件。
四、具体要求
(一)完善工作方案,支援医院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受援乡镇卫生院实际需求,提出支援乡镇卫生院具体工作方案,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顺利进行。
(二)签订支援协议。支援医院应到受援乡镇卫生院进行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共同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签订支援协议。
(三)签定目标承诺书。支援医院在充分讨证考察的基础上确定受援期内(一般为三年)受援卫生院应达到的年度目标和期满后,达到乡镇卫生院先进水平或一级甲等(优秀)医院标准的目标。
(四)派驻院长。支援医院对每一个受援卫生院派1名班子成员或中层干部任名誉院长,对受援卫生院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并听取受援卫生院的工作汇报,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取得成效。
(五)派驻医师。支援医院每年向受援卫生院派出主治以上医师(护、药技师))不少于5人,每人在受援卫生院工作不少于半年。派驻医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
(六)人员培训。受援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轮流到支援医院短期培训(不少于一周)5人次,支援医院每年至少接受2名受援卫生院人员免费到医院进修学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支援医院要高度重视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各支援医院和受援卫生院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分别与卫生局签订目标任务书,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奖惩,受援卫生院达到年度目标的奖5000元,达到受援期满目标的奖20000元。
(二)制定相关政策。支援医院派驻到受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师在晋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市卫生局按支援卫生院数安排一定工作经费,以用于对派驻的院长和医生的补助。
乡镇卫生院工作汇报范文2
(2020年度)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关键战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院积极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卫健委、省卫建委《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落实《XX市2020年精准扶贫政策》及市健康扶贫各项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及公立医院医改精神,制定了《XX市中医医院2020年健康扶贫工作方案》,医院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院长XXX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医务科、医保科、护理部、财务科、经管科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医务科质控办负责人XXX同志担任担任大病救治联络人,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明确了大病专项救治工作重点,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医疗费用等主要控制指标的监测,严格实施考核问责,确保进一步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切实减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
(二)加强了对医院工作人员的培训。
医院多次在院中层干部例会及党员意识形态学习例会上传达学习健康扶贫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并督促各科室组织学习,做到人人知晓,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坚决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一票式”结算、 “985” 报销政策以及“四位一体”的结算模式。
(三)加强了健康扶贫工作的宣传。
我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印刷宣传资料、电视、网络媒体对健康扶贫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发表在各级新闻媒体、电视台关于健康扶贫的稿件10余篇(次)。积极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
(四)、积极组织义诊活动,送医、送药下乡,服务百姓。
2020年,共组织各种形式的义诊下乡活动5 起,先后派遣内、外、妇、儿科专家共39人次到XX镇小木桥村、窑台村、西庙村及新华村进行义诊,免费给村民送医、送药,发放宣传传单2000多份,送药3000多元。
(五)、进一步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健康扶贫对口帮扶。
从2017年9月开始,在市健计委党组的支持下,我院与XX卫生院、XX卫生院等1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协作关系,组建天门市中医医疗联合体。2020年我院通过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批基层医疗人才。2020年我院共接收基层卫生院医生、护理、彩超等专业进修人员8人,并下派医生、护士、彩超等中青年技术骨干10人乡镇卫生院工作,与这些卫生院建立了便捷转诊通道,方便转诊患者。
从2017年开始,我院托管XX医院,通过三年多的建设,XX卫生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该院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比托管前同期分别增长30%、28%以上,XX群众就医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卫生院员工待遇得到了提升,人心稳定,蒋场的托管建设得到了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六)、加强医疗质量控制
1、建立救治台帐。
我院作为我市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为符合救治条件住院患者建立了台帐,实行了销号管理。
2、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确定大病救治科室为五官科、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内四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血液透析科。
3、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确保对大病患者实施医疗救治。
4、制订了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按照“保基本、 兜底线”的原则,制订了具体细化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严格控制医疗费用。
5、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按照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及诊疗规范要求,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6、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成立重大疾病临床诊疗专家组及大病集中救治质控体系,并制订完善医疗质量与控制相关指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价等工作。
7、积极开展出院患者回访工作。各临床科室积极做好出院患者回访,询问患者居家情况,指导患者居家按时服药或及时复诊,巩固治疗,做好了回访登记。
(七)、加大保障力度,推进贫困户“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远程诊疗服务”等重点工作。
我院合理设置了医疗服务流程,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对贫困患者实行单病种收费,控制费用总额,同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继续推进“四位一体”保障机制,严格实行“一站式、一票制”结算等及时结算措施,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收到患者一致好评。
1、作为XX市大病救治定点医院之一,截止2020年11月,我院我院大病救治农村贫困人口404人次,其中:白内障28人次,肺癌9人次,肝癌10人次,结肠癌15人次,乳腺癌27人次,食管癌2人次,胃癌10人次,直肠癌3人次,膀胱癌5人次,终末期肾病249人次,急性心肌梗死1人次,风湿性心脏病2人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8人次,脑卒中15人次,医疗总费用3069573元;截止2020年10月,全年共收治贫困人口住院救治1651人次,医疗总费用 12116458元。
2、截止2020年10月我院共收治接对帮扶对象XX镇西庙村、小木桥村、窑台村、万场村、新华村贫困患者55人次,减免贫困患者住院自付部分25098元。
乡镇卫生院工作汇报范文3
为全面实现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标,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卫生改革步伐,深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强化部门职能,不断提高我县妇幼卫生工作水平。同时,根据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产妇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及“降消”等为民办实事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省、市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为全面实现项目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保健服务,保障母婴安全
2010年全县产妇总数为1444人,活产数145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1174人,系统管理率80.52%,无孕产妇死亡数;全县7以下儿童11462人,保健管理10575人, 保健管理率92.26%;3岁以下儿童5267人,系统管理4999人,系统管理率94.91%;新生儿死亡4例,死亡率2.74‰;婴儿死亡7例,死亡率4.8‰,母乳喂养率90.6%。
2011年上半年全县产妇808人,活产81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716人,系统管理率87.96%,无孕产妇死亡;全县7以下儿童11089人,保健管理10247人, 保健管理率92.41%;3岁以下儿童5261人,系统管理4964人,系统管理率94.35%;无新生儿死亡;婴儿死亡2例,死亡率2.46‰;母乳喂养率91.26%。
1、孕产妇系统管理是妇幼保健的重点工作,而高危妊娠管理是孕产妇管理的核心。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为此,全县在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保证孕期监测质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高危妊娠管理上,严格抓好高危妊娠的筛查、随访、追踪、转诊和上报等工作,对重症高危妊娠实行首诊医生报告制和严密的随访跟踪。2010年共筛查出高危孕产妇54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管理率均为100%,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2、积极开展儿童保健规范门诊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儿童保健工作水平。按要求配备了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所需的房屋、设施、设备等,落实了儿童保健人员,能够较规范地开展儿童保健各项工作。在抓好儿童系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体弱儿童的筛选、随访工作。
三、认真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切实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1、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
根据《四川省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县和卫生院妇保人员参加市妇幼增补叶酸项目培训,同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召开全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暨培训会。主要工作通过19个乡镇卫生院和51个村卫生室筛查、发放叶酸药片。截止目前我县已为2070名妇女发放叶酸2070份,随访2744人次,知晓率为86.62%。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1)县政府以及县卫生局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作,实行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卫生部门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积极组织辖区内的医疗单位开展此项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息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并在各单位内醒目位置处张贴《住院分娩基本服务项目和限价收费标准》及各种具体要求,动员农村孕产妇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并在孕妇保健建卡时,明确告知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2)2009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启动以来,加强对助产人员业务知识培训,使妇幼保健工作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采取定期督查与日常监管、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督促助产机构规范服务行为,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广大孕产妇生命安全。规范高危孕产妇筛查、转诊和救治流程,严格执行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按“降消”项目方案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绿色生命**”,急救电话(24小时)畅通,为做好全县急危重孕产妇的快速转诊和紧急救治,提供最佳的抢救时机。
(3)我县2009年住院分娩1020人、发放补助29.22万元,2010年住院分娩1110人、发放补助44.4万元,2011年至今住院分娩353人、发放补助14.12万元。
3、“降消”项目
(1)根据《四川省“降消”项目实施要求》要求在省市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于2005年正式启动实施“降消”项目。
(2)领导重视,责任到位,县妇儿工委主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与各个乡镇府及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签订了项目承诺书、责任书;卫生主管局与各医疗卫生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县项目办制定了《 “降消”项目实施办法》、《贫困孕产妇救助方案》、《“降消”项目乡镇卫生院基本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实施方案及技术要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技术领导小组、死亡评审小组,安排具体信息统计人员,各类机构工作运行状况良好。
(3)每年均安排县乡“三基”培训3次以上,参训人员达到600人次;县乡产科人员脱产进修学习60多次;每年各乡镇对村级妇幼人员“三基”培训考核达3—4次,参训人员共计3325人次,有力提高我县县、乡、村三级妇幼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我县降消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2005年至今“降消”项目共贫困救助1038人,贫困救助资金30.88万元,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补助673人,补助资金33.83万元。
4、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1)根据《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2011年度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了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工作,要求各类医疗单位认真落实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并于2011年1月4日召开了该项目启动会暨技术培训会。
(2)2011年1月至4月对全县20个医疗机构单位发放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试剂600份,已经检测353份;发放梅毒螺旋抗体诊断试剂1200份,已经检测205份;检测乙肝234份,未检到筛查阳性孕产妇和婴儿。
5、孕产妇急救绿色**通畅
我县地势偏远,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部分村组离乡镇所在地远并且不通公路,同时部分乡镇暂时不能开展产科接生,因此,怎样才能使孕产妇尤其是偏远山村的孕产妇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入院分娩就成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这些措施:
(1)在不通公路的村组成立担架队、护送队,人员主要由村、组干部、村卫生员等组成,负责从妊娠开始到入院待产期间的健康教育、督促产前检查、临产时的入院陪护等工作。
(2)根据乡镇行政区划分、地域、交通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暂时不能开展产科接生的乡镇卫生院,其区域内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由临近的能开展产科接生的乡镇医院负责,其他工作仍由属地卫生院负责。
(3)通过电视、标语、传单、短信息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公布孕产妇急救电话,并24小时安排专人值班。
(4)急救车辆、产包、急救药品、人员都到位。
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每一例孕产妇由村组到乡镇、必要时到县、到省市的医疗救护都全程护送,使每个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适宜的救助。
四、存在问题
1、我县属于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县,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且受传统习惯影响,农村妇女保健意识不够强。
2、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采取切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和方法使健康教育工作长期化。
2、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认真为群众讲解住院分娩和增补叶酸的好处及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争取完成任务。
3、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相结合,两者相互带动。
近年来,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妇幼人员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产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缺乏创新;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滞后等。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产科安全意识,拓宽服务内容,完善信息管理,提升妇幼保健业务和管理水平,为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乡镇卫生院工作汇报范文4
卫生院编制数22人,现有在编在岗职工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人,护士3人,管理岗位2人,高级工1人,中级工1人,临时员工2人。
主要职责
承担全乡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严格落实上级各项任务规定。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未能解决,故没有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工作。
一、工作亮点
我院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方面,开拓创新,以个人为单位,建立了个人档案,并装订成册,资料整齐,被誉为全区示范乡。
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运行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建档是基础,全乡总人口24120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9321 份。建档率达到80.10%。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的防治等内容,各村均要求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场(次)。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4、0-6岁儿童保健
为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 1800 份,开展新生儿访视 168 人。
5、孕产妇保健
按照规范要求,我们对辖区内孕产妇每年至少开展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孕妇进行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孕期营养、心理等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截止目前,孕产妇建卡 152 人,早孕建册率达到90.48%,产后访视 152 人,访视率达90.48%。
6、老年人健康管理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老年人建档 2668 人,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截止目前,接受体格检查的65岁以上老年 1897人。体检率71.1%。
7、慢性病健康管理
对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截止目前,高血压患者总数: 5364 人,年内已管高血压患者总数:3388人,健康管理率63.16%,糖尿病建档数 2007 人,年内管理糖尿病人数1033人,健康管理率51.47%。对确诊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均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在册 105 人,管理105 人,管理率100 %对其提供免费药物。并开展了家人及监护人健康知识讲座。
9、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全乡共统计上报传染病 12 例,报告率 100 %,我乡已建立村卫生室工作群,村医随时上报传染病,建立健全了传染病健康管理制度。
10、卫生监督协管
明确乡镇卫生院、各村负责人是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相关人员及时发现、报告食品安全、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传染病疫情等信息,开展职业卫生服务的咨询指导和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协助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11、中医药健康管理
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 2668 人,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有 1732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64.91 %,0-36个月儿童 729人,其中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有633 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 86.93 %。
12、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我院登记反馈的肺结核患者有 15 人,管理 15 人,管理率达到 100 %。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根据上级要求,我院成立了以全科医生为首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7个,制定了实施方案,
四、健康扶贫工作
我乡贫困立卡登记在册的有25户,52人,并对其进行了健康体检工作,完成了每季度签约履约服务。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卫生院遗留问题未能解决,办公硬件设施虽然有所改善,但配套设施不完善,离目标管理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各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工作观念淡薄,工作事物繁琐,责任心趋于下滑现象。
3、相关工作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居民配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淡薄,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困难。
4、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不畅。
乡镇卫生院工作汇报范文5
《当代贵州》:刘副省长您好!自2003年以来,贵州在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上总体呈现哪些特点?请您给予介绍。
刘鸿庥(以下简称刘):2003年8月贵州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总体上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整体运行规范有序,发展势头良好,参合农民受益水平稳步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呈现出“农民得实惠,农村卫生事业得发展,党委政府得民心得信誉”的特点。
《当代贵州》:以上成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一是参合率稳步提高。2004年8个试点县(市)的参合率是49%;2006年34个试点县(市)的参合率达到72.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益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三是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医疗负担有所减轻。截至2006年10月,全省34个试点县(市)覆盖农业人口1270余万人,参合农民918.81万人,筹集基金总额35803万元,资金支出即报销总额12919万元,资金使用率为30.89%,农民受益达3301757人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农民带来了实惠。四是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过去因为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的疾病,现在也主动要求检查治疗,农民健康素质得到提高。五是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六是进一步改善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我在大方、平坝、紫云等调研时听到农民群众说: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实实在在为我们出钱,农民看病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得到报销,真是没有想到。
《当代贵州》:具体来说,开展合作医疗,对贵州整个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
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贵州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是,设施简陋,设备不足,人才总量不够,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开展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中央、省、地、县各级高度重视,使得农村卫生医疗服务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比如,2005年启动的国债建设项目医疗试点县(市)39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工作,为各试点县(市)配备了B超机114台。2006年,省里共举办了11期试点县(市)合作医疗领导干部、卫生局局长、经办机构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乡镇卫生院长培训班,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贵阳市花溪区为解决边远村寨少数民族看病难的问题,2006年由区财政投资100万元修建了33个村级卫生室。水城、贞丰、普安等县为了充实乡镇卫生院力量,招考大专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安顺市、毕节地区制定了关于提高辖区内农村卫生人员工资待遇的意见。一些试点县(市)还在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全员聘用制、分配激励机制并在服务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努力使得近年来贵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在投入与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代贵州》:2006年7月,卫生部调研组对贵州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的做法有哪些可以总结?
刘:4年来,贵州的做法可以总结为“一个重视,两个到位,三个落实”。
“一个重视”是指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对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作出总体部署。省政府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省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试点工作。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及厅机关有关处室经常到一线督促工作,省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协作,绝大多数试点地县的领导班子经常听取合作医疗工作汇报,把合作医疗工作列为当地每年为群众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纳入目标考核管理。
“两个到位”是指经办机构工作到位,经费、补偿到位。2006年以来,各市(州、地)、试点县(市)都相继成立了经办机构,落实了人员编制,解决了必需的工作经费。从总体上看,凡是机构建设搞得好的地方,整体工作运转和工作成效就比较好。为保证合作医疗办的工作经费,2006年上半年,34个试点县(市)均落实了基本的工作经费。此外,为降低行政管理及服务成本,绝大多数试点县(市)在境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均实行现场减免,报销简便、快捷,方便了群众。
“三个落实”是指宣传动员落实,督促检查落实和监督管理落实。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县(市)在宣传动员方面都很重视,使合作医疗政策家喻户晓。2006年3月,省电视台还拍摄了一部专题片在《今日视点》栏目中播出,反响很好。2006年6月,省政协李嘉琥副主席带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省政府参事室及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新农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10月,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3个检查评估组对9个市(州、地)及试点县(市)开展检查评估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督促检查,规范了运作程序,促进了工作落实。在监督管理方面,一是注意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二是重视加强医疗基金的监管。如贵阳市对所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药品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药价的“四统一”管理,药品加成率比原来降低了近70%,药品价格降低了35%。基金监管实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按季节公示收支情况,定期对各级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进行专项督查,定期对基金收支进行专项审计。
《当代贵州》: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制约因素多,在试点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请问就贵州目前试点工作情况看,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主要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省参合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是80.1%,贵州是72.32%;二是对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重大意义和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深度和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三是运行机制、规章制度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经办机构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尤其是乡、村一级的卫生服务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需要;五是农村药品市场仍较混乱,管理不规范;六是经办机构管理手段落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尚未建立,工作效率不高。这些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当代贵州》:那么,2007年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乡镇卫生院工作汇报范文6
一、基本情况
我区目前共有区级医疗机构四家,分别是台一医、区中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其一医是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区中医院是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是二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是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全区卫生系统正式编制人员共有2299人,其中卫技人员2122人,高级职称202人、中级职称608人、初级职称1312人,注册护士数1010人,执业医师数1310人,住院床位数1728张。20__年,区级医院诊疗168.66万人[,!]次,占全区诊疗389.31万人次的43.32%;区级医院出院5.36万人次,占全区出院5.62万人次的95.3%。
我区区级公立医院改革于20__年12月1日全面启动,改革的重点是按照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统一要求和做法,调整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除了中药饮片,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按实际进价销售,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以达到“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改革总体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为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工作,区政府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在分管区长陈金华的带领下,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人到试点单位天台调研学习,并结合我区公立医院运行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印发黄岩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拟定了《黄岩区县级公立医院医药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试行)》。制定了统一的公立医院改革宣传资料,各医疗单位也同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改造、收费价格调整衔接和改革政策宣传,确保改革工作如期平稳启动。
2、强化基本医疗,减轻患者负担。本次公立医院改革是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切入点,彻底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使公立医院真正依靠医疗技术和服务以及适当的财政投入来保障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四家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调整了诊查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总体调升幅度为29.65%,可补偿药品差价的77.22%。对于药品差价的其余部分,区第三人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采用列收列支的办法,纳入区财政预算;台一医和区中医院分别一次性定额补助改革资金260万元、150万元(约为药品差价缺口的40%),今后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并将区级医院门诊诊查费的50%列入新农合参保人员报销范围。目前,医院的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从50.22%下降至41.23%,达到45%以内的控制目标。四家医院门诊均次费用下降了4.9%(从193.64元下降至184.15元,下降了9.48元),住院均次费用下降了3%(从8545.61元下降至8288.88元,下降了256.73元)。
3、优化诊疗环境,细化工作举措。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我区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改革各项工作。一是积极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台一医对新老门诊区块进行改造,建立相对独立的体检中心、中医特色门诊等,极大地优化了诊疗环境,同时优化就医流程,开展预约门诊和双向转诊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二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3+X承诺服务活动”、 建立健全控制医疗费用的内控制度等,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创建市、区两级名医工作室为抓手,培养业务骨干,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与医学院校和 省内外大型医疗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整体医疗水平,如台一医为温州医学院及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省人民医院、浙二医院、省妇保院、邵逸夫医院协作医院。
二、存在问题
1、资金收支不平衡,医院的公益性难以体现。公立医院既要承担政府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和公益性任务,又要承担确保自身生存发展的创收任务,在经营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将削弱医院的公益性。据区发改局、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测算,20__年我区四家公立医院药品总利润为4507万元,实行药品零差价,通过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后,预计能增加收入3480万元,缺口为1027万元,可补偿药品差价的77.22%。对于药品差价部分,区财政一次性下拨给台一医、中医院的定额补助改革资金(410万元)仅能补偿40%的药品差额缺口,仍有617万元的药品差额缺口需由医院自身通过增收节支挖潜解决。同时由于人力成本及运行成本等费用的增加,以及离退休人员实行绩效工资以后的增资部分(全年台一医为1170万元、区中医院为400万元),今年1至4月底,台一医及区中医院在业务总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约350万元的亏损。另外,区中医院还有历史遗留的20__余万元债务,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2、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合理。20__年,我区的千人床位数(2.86张)、千人医师数(2.18人)和千人护士数(1.67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住院难问题非常突出。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医疗资源配置明显不合理,全区大部分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大多数群众不管大病小病都喜欢到公立医院,因为公立医院设备先进,药品多,医生技术好等等,导致公立医院大小病全收,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公立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医院人满为患,加剧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再者,公立医院改革后,虽然门急诊均次费用及住院均次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病人却反而感觉到看病比以前贵了,因为诊查费及其它医疗服务收费提高,患者实际医疗费用支出基本保持不变,或减少不明显,群众得实惠不多。
3、公立医院管理、监管、运行体系不科学,医疗队伍人才流动频繁。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够严格,有的医疗服务环节多、效率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现象还时有存在。成本意识不强,造成医院的运行成本、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的超支和浪费。医疗队伍人才流动频繁,当前由于严峻的医疗环境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疗行业的风险高、责任重、付出与所得不平衡,导致部分医疗骨干外流,严重影响着公立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1、突出政府主导地位,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健全政府对公立医院长效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资金,建议参照周边县(市、区)的做法和经验。对有历史负债的公立医院要进行逐年补偿清理,对符合财政支出要求的,财政补助一部分,医疗单位自行解决一部分,将遗留负债进行处置,使医院能够轻装上阵、良性发展。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防控、绿色通道救护、医疗援助、艾滋病、结核病、流感等传染病防疫以及征兵、招生体检、医疗下乡等公共服务经费。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和内部收入分配机制,考虑医疗服务行业的特点,在绩效工资总量和分配比例确定上给医疗机构更多的自,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医院的活力。
2、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进一步抓好现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医疗服务的主平台,使居民不出乡镇、社区就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大区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力度,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实质性的全作,通过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形式,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医院,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