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1
一、“精品课程”:构建教研新模式的平台
借鉴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广东省中山市于2004年率先启动了区域性基础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并成功地申报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这一课题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而可持续地提升区域性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和开辟新的有效路径。在此,“精品课程”指的是借助“课程资源库”“教学方法群”“骨干教师网”和“管理策略集”等构成的系统来建设优质高效且具有很强辐射力的示范性课程。依托中山市“精品课程”的平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教研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一)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理念
传统的教研活动以优质课的听评为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重视教学、突出教法的优点,同时也有忽略课程的丰富性和系统性的不足。针对此,我们进行了基于“精品课程模块”开发的教研方式变革。所谓的“精品课程模块”开发指的是以知识单元或特定的综合性主题为基本研究对象,以资源、内容、策略(方法)、过程、评价为基本集成要素的动态性建设。基于此,我们的教研活动方式由优质课的打造转向为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精品课程模块开发,进而使得教学研究由关注“上好一节课”拓展到重视“上好一个模块的课”,由关注“课堂中上好课”提升为全面关注“课堂前中后上好课”,由关注教师把课上好转向为关注学生把课学好。
(二)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实施
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模式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工作:其一是研究和开发精品课程模块;其二是运用和推广精品课程模块。
就前者而言,我们首先将课程模块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品德与生活》主要以知识单元来分模块,而《品德与社会》以综合性主题来分模块。这样的划分能够保证课程模块的大小合适。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册教材都只有3个单元。如果以单元划分,每个模块的容量就相对较大,不利于教师教学。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精品课程模块,它包括开发精品课程模块规划书、教学课例选、教研经验集和课程资源包。由此,整个教研活动的展开,无论是在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大大超越了此前的优质课听评模式。以课程模块规划书为例,它要求教师们能从课程整体(如学段、学期等)上对某一模块进行考察和规划,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总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相关策略,课时安排等。模块规划制约着精品课程模块开发的整体水平,引导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和学情等加以分析和把握。例如,大涌镇旗南小学教师在编制“我心中的老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主题五)精品课程模块规划书时,有的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发现,教材中缺乏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和名言,提议加以补充,也有教师结合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活事例”的生活德育理念,提出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与教师交往的真实生活而不是抽象的道德要求去爱师敬师,认为这才是教材的编写思路。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辨析后,最终确定选择后一种思路作为大家的共识来编入精品课程规划书。事实上,编制规划书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毕竟这样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更强调以实际教学为根本导向,而这一讨论、辨析和研究的过程更是教研活动所关注的目标。
在研究和开发了课程模块后,我们采取各种活动将获奖的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在网上向全市教师推荐,进而引导和鼓励其他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充分运用这些优秀资源来开展教学。同时,要求教师们在运用过程中,尽可能地提出评价意见和改进建议,以供研发者进一步反思与改进。例如,我们组织了一次三区联动的精品课程“研”“用”结合交流活动。活动中,东区朗晴小学的陈慧老师,运用石岐第一城小学研发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上了该模块的“怎样看电视”一课,而南区良都小学的陈莉江老师,则运用东区朗晴小学研发的《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做诚实的好孩子”精品课程模块资源包,上了该模块的“诚实的孩子人人夸”一课。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精品课程“研”“用”结合的教研新思路。与此同时,教师也建构起课程的“双重身份”,既是精品课程的研究和开发者,又是精品课程的推广和享用者。
(三)基于“精品课程”的教研活动成效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2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大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发展,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文明习惯打好基础。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新教材的德育功能如何实现呢?我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的。
一、认真钻研教育,精心组织教学
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新教材中,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教育内容蕴涵十分丰富。丰富的教材内容,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基础。因此,我们要深入探索,勇于开拓,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坚持多种教育途径,如听、说、读、唱、想等,寓美德教育于学校的教育学活动之中。教材图文并茂,主题中虽少了叙述性的故事,但为启发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提供了条件与依据,教师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书中插图的构思、简单的文字叙述以及一些生动的练习题,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其意图,比较准确地把握教材。相信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与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逐渐形成,并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在游戏与活动中,注重强化《品德与生活》课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可以说,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途径之一。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制作活动,还可以进行各种有趣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个性与特长得以发挥出来,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思想品德认识也得到了强化。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敬老、扶贫、学农等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他们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也在各种环境中得以培养。
三、创设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唤起学生的自尊自爱,用鲜活的思想与真挚的态度拨动学生的心弦。首先,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乐于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其次,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并适当点拨。普罗塔克曾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实践,给他们“思”的空间与“说”的机会,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带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生活中去调查、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见识,学会生活的本领,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四、设计评价方案,检测学生发展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3
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 踏实实,根据开学初期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 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七年级上期思想品德教学计 划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 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计划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 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 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县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4
紧张时的一抹微笑
1987年8月,刚刚师范学校毕业的我,被分配到到宜都市陆城第二小学,担任小学数学、品德学科的教学工作。年轻的我,一边努力搞好教学工作,一边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当时,参加县级比赛必须经过陆城片区初赛选拔,前两年的数学教学比赛,我都止步于陆城片区,铩羽而归。面对强手,我并没有退缩。第三年,我另辟蹊径,把兼任的品德这门“搭头副科”作为参赛课。通过精心准备,我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拿到了参加市优质课大赛决赛的入场券。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倍加珍惜。
决赛的课文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当时既没有网络,也没有现成的教案,仅有一本教师用书。我反复揣摩课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师用书,设计了一份教案。那时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就是投影仪和录音机。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无配套的幻灯片和磁带,于是我挑灯夜战,自己动手制作幻灯片,灌制故事录音磁带。学校组织了两次试教,对我的教态、教学设计和教学语言提出了修改意见。我据此意见对教案几易其稿,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反复对镜练习、打磨。
决赛当天,带着领导的期望和老师们的祝福,我信心十足地登上了市优质课比赛的舞台。讲台下坐满了学生、评委和现场观摩教师,室外的走道里也坐满了人。见了这阵势,初次参加大赛的我心跳加快,语速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快。我心想:这下完了,又要失败了。
异常紧张之时,我不经意间瞥见了品德专家、特级教师、市教研室的陈光全主任正面带微笑,全神贯注地听我讲课,还不时点头。陈主任的微笑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我信心骤升,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气息,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如愿获得了市级优质课一等奖。
一年后,我代表宜都市参加宜昌市首届品德优质课大赛,同样获得一等奖。从此我登上了更广阔的舞台:学校和我成为了宜都市课题实验学校和教师,我多次在宜都市教材培训会上和送教活动中执教公开课,1997年还在宜昌市教材培训会上执教公开课。荣誉同时纷至沓来。
时至今日,陈主任的那一抹微笑还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它是那样温暖、动人。那是前辈对新人的呵护和鼓励,至今鞭策我行走在品德教学的路上。今天,那一抹微笑也复制在了我的脸上,成为我听课、评课时常有的表情。在这抹微笑中,上课教师会少一份紧张、一份胆怯,多一份自信、一份从容;在这抹微笑中,也许一位教坛新星正积攒着升腾的力量。
转折时的一种赏识
2000年,由于爱人工作调动,我也调到宜昌市猇亭区。对于此次调动,我顾虑重重:到猇亭后,我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会成为过去,特别是我还能否执教钟爱的品德课……带着这些想法,我到猇亭区实验小学报到。没想到,谭国俊校长热情地说:“作为猇亭区的窗口学校,没有主课副科之分,所有的学科都应该由专任教师担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周老师你对思品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应该人尽其才,你的工作岗位是学校专职思品教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不但可以继续执教钟爱的品德课,而且成了专职教师!也就是说品德课不再是搭头课,而是我的主要工作了。
从此,我担任了十年的专职品德教师和品德教研组长。在这十年里,我先后执教了人教版、鄂教版1-6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面地了解了教材特点和体系,系统钻研了课程标准,摸索出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流程。
2001年我代表猇亭区再次走上宜昌市优质课竞赛舞台,并取得优异成绩,指导教研组两位年轻教师参加宜昌市优质课大赛均有斩获,多篇论文获得市区一等奖,自己也先后被评为猇亭区品德骨干教师,区十星教师。
回顾这段经历,我庆幸又一次碰到了人生中的贵人——谭国俊校长。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正是谭校长的信任和赏识,为初来乍到的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使我轻车熟路、 一如既往地在职场行走。
通过多年的历练、实践、反思,我的课堂引导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均有提升,课堂充溢着自主、合作、和谐的魅力,我的教学风格也日臻成熟。十年品德专职教师的磨砺和积累,给我的职业生涯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你会蓦然发现,在公开课上所成就的,绝不仅仅只是几节‘代表作’,而是生命的历练,并循着这样的路径,脚踏实地的走向日常课堂的‘厚实’,乃至成就人生的厚重和精彩。”
彷徨时的一次引领
2009年秋,我带着几许忐忑和敬畏,走上了猇亭区品德教研员的工作岗位,成为了教研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回忆起来,从彷徨起步、自信行走到从容自如,不得不提到亦师亦友、知性智慧、平易近人的教研室副主任杨小勤老师对我的帮助。
当时,我虽然在小学品德课堂上摸爬滚打了近20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毕竟只是做了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如何发挥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如何实现从教师到教研员的转身?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迷茫之际,杨主任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手。她告诫我:一名称职的教研员必须驾驭好学习、研究、反思三驾马车。
于是,学习成了我的工作状态。我一面虚心向老教研员学习,拜他们为师,一面抓紧时间阅读经典,品名家博客,看时事新闻,学习课程标准,查阅各种资料,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观看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并随时做好学习笔记。三年来,我阅读了大量书籍,做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我在学习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理论储备,努力为专业引领打好“底色”。
此外,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在教研活动中修炼提高,也是教研员必做的功课。记得我在筹备第一次教研活动时,杨主任又及时指导我制定活动方案。在她的指导下,我成功地组织了第一次教研活动,这大大提升了我的信心。
为了提高全区弱小学科的教研水平,我成立了区品德中心教研组,建立了中心组QQ群并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还开展了理论学习辅导讲座、现场教学指导,老师们也逐渐认可了我。
反思是教研员要驾驭好的第三架马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总是时刻反思自己是否清楚本学科教学的强势和弱势;是否把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传递给了教师;是否引领教师把教学理念与课堂真正地融合了;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教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是否有提高?
外出学习,我会随时记录下那些触动了我,引起了我思考和共鸣的观点;听课之时,教师的精彩演绎也会被我及时记载下来;每次教研活动后,我都要反思总结活动得失。这些积累先后变成文字在各级报刊发表,还有多篇论文获得省市一等奖。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5
一、电子白板的结构及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由投影电脑一体机、推拉式白板、外置音箱、综合控制箱四部分组成。综合控制箱中包括实物展示仪、触控笔、电子教鞭、鼠标、键盘几个部件组成。电子白板具有以下的教学功能特点:两重整合(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本身的深度整合、电子交互白板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多重交互(包括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以教学应用为主的资源-资源交互等)、易学易用。这些特性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新的融合模式,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二、电子白板的主要功能
交互式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它不仅可以实现人与白板、计算机、投影仪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且还自带一个强大的学科素材库和资源制作工具库,并且是一个兼容操作各种软件的智能操作平台,使得各种教学资源最大化的融合交互,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互动空间。电子白板功能强大,现将品德课堂上使用较多的功能例举如下:
1、书写功能:
四种笔触,板擦;
2、辅助教学工具:
放大镜,聚光灯,幕布,照相机,回放,屏幕移动;
3、教学资源库:
图库,音频库,课件;
4、实物展示功能:
展示学生学习资料、教材批注;
5、录播保存功能
三、课堂中电子白板的恰当使用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明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课堂教学应用模式建构研究》中,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学设计专家罗伯特・加涅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五类学习结果理论,将学习内容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认知类学习内容:包括言语信息和规律原理学习内容;技能类学习内容: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学习内容;态度类学习内容。同时,李明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研究构建了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品德课属于其中的态度类学习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他对课堂中教师、白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互模式归纳为:
教师:创设情境――分析情境――综合运用
白板:创设情境――互动平台――交流反馈
学生:产生情绪――品德认知――知行统一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恰当的运用电子白板完成教学,并最终达到学生的知行统一呢?
1、多方位立体交互式备课
在电子白板的课堂应用中,以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彻底的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多重整合、多重交互。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在牢牢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情,紧紧围绕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整合,达到课堂教学设计的多方位立体化,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
例如,我在教《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我很整洁》这课时,导入部分运用图片使用白板的遮盖拉幕功能,将两个儿童进行比较,比一比谁整洁,激发学生对整洁儿童的初步认识;在讲解做到手、脸、牙、头发等身体部位整洁方法时,运用白板交互系统中的实物展示仪展示出课本35页的小练习,使用白板的聚光、书写等功能,一一进行讲解演示,使学生直观的形成认知,从而指导学生学会身体各部位的清洁方法。在评选“整洁儿童”环节结束后,运用白板的上网功能,播放儿童歌曲《小邋遢大王》,告诉学生不要做邋遢大王,要做一个干净整洁、文明礼貌的好儿童,最后,学生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课的学习。
2、准确熟练操作电子白板
英国教育专家研究表明,教师应用白板教学一般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增加视觉效果。教师通过白板增加教学的视觉效果,仅作为一种说教的工具,而不能作为一种信息化手段很好地整合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概念的掌握。这个阶段的课堂很少互动,学生也很少参与和讨论。
第二阶段:互动阶段。教师能够利用白板操作系统中的某些功能,使知识与概念的讲解和演示更加清晰明了,并通过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拓展学生多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第三阶段:极大提高教学的交互性转变思维方式。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能够熟练应用白板技术,充分应用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及本土化课件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参加教学讨论、回答问题,以及对知识的大胆假设和说明,进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小学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设快乐民主的教学环境,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创造性。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因素的有效影响,促使小学生将思想品德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将老师的注意力从单纯道德意志的传授转移到道德主体的培养与发展上来。
一、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自主性
新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思品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有主动性和被动性之分,主动性的表现就是主体参与。抓住了学生的主体性就等于抓住了学生发展的实质。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五个原则:
1. 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延伸教育活动。只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才能使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使品德心理内化成为可能。
2. 让学生自主评价。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共同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增强道德规范自我约束力。
3. 让学生自主体验。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为的形成,光靠个人经验不行,还必须使学生集体都获得经验。在教学中,应该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情感体验、行为体验,获得体会,从而丰富和加强内心体验。
4.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思想品德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多关心后进生,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善于发现他们优点。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5. 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学生中的优秀典型是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良好行为的活榜样。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联系教学内容,发挥学生活榜样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活榜样。除了要联系典型活榜样,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点滴好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人人都有好榜样,处处都有活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活动真正成为主体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和发展。
二、 创设快乐民主的教学环境,激发自主性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人们总认为课堂上学生越规矩越好,于是给了学生过多禁锢。如端正的坐姿,固定不变的座次等。思品课应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挑战,大胆“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
1. 解放学生的学习时空。现时我们大部分的课堂座位都是以横排纵列式摆放,虽便于管理,但不利于学生交流、讨论。所以在思品课堂上,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适当调整座位,使课堂有足够的师与生、生与生互动的空间。还可以根据上课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到自己好朋友的座位上去进行讨论,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一课,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
2. 解放学生的学习心态。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长期存在“灌多悟少”的弊端,学生始终处于被“管制”的地位,严重阻碍了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双向交流中,教师要淡化说教者和评判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如所说答案与众不同,教师要予以尊重和保护,因为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真正的创造性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思想品德课上要鼓励学生创造,引导他们成功。尤其是当学生对教师原来的设想或所讲的内容提出异议而又十分有道理的时候,教师要放下架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在自己的创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自信心。
创设快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从另一个角度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创设条件,让儿童在课堂上感受“积极的沸腾的精神生活”。
三、 选择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创造性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要让课堂充满生机,就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遵循认知规律,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避免单纯的背诵、机械的记忆、枯燥的抄写,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知识竞赛、辩论活动等多种形式,使之在兴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转贴于
1. 擂台竞赛。如上《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时,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就会使课堂毫无生气,如果进行一次“动手能力大比拼”比赛,让学生自己洗手帕、系红领巾、穿衣服,看谁的书包收拾得又快又好;看谁的衣服叠得又快又整齐,看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通过这一系列比赛,使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良好的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行为。
2. 模仿表演。如上《做诚实的孩子》一课,可安排表演小品《我错了》。让学生亲历“主人公”做错事后,在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一简单、具体的场景,明白人并不是生来就“诚实”,也不是生来就“不诚实”的,从中受到做人应诚实的教育。
3. 多媒体参与。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课堂。电脑课件以它的鲜艳色彩和动画效果,在思品课教学中发挥着投影片所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尤其低年级教材大部分是以图为主,而且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学生身边生活的小故事或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用好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故事画面和故事情节中感悟道理,学习人之美德。如:教学《心里想着别人》一课,老师把课文插图制成电脑课件。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操纵鼠标,一个鲜活的童话故事动画片展示出山羊、小猫、小狗舍己奋力抢救落水伙伴的动人情景。形象的感知和带有启发性问题的思考,学生自然悟出山羊等三个小动物就是心里想着别人的人,通过知识迁移,激发了学生愿意向他们学习的道德动机。在这样的情境中,道德认识得到了提高,道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4. 引发讨论。教学五年级《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现象,以“当今社会,诚实的人吃不吃亏”为题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自然形成正反两方展开了辩论。有的列举同学考试作弊,没被老师发现,得了高分;作业没完成,编了圆满的谎言,逃避了老师的批评;做买卖说谎骗取顾客钱财;造假者由于一时没被查封而牟取暴利等等大量事实,说明诚实的人吃亏,虚伪的人才能得利。另一方同学又以大量真实有据的事实反驳对方观点。如:一位同学以自己一次数学考试由于抄了同学的答案,分数提高了二十分,虽没被老师发现和同学告发,但看到这不真实的分数,自尊心受到谴责,心里极其不安为例现身说法;个体经营者由于进假货,以假乱真骗取钱财,被执法部门查办、赔款,生意由此败落;新闻媒体曝光的查封假货窝点,造假头目被绳之以法等大量事实,说明虚伪者只能一时得利,最终会身败名裂。由此得出本课观点: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待人虚伪将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5. 利用故事创境。讲故事是小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故事情节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思维和想象。如教学《集体力量大》一课,老师创设了一位老人临终前让十个儿子折筷子,教育儿子们要团结的故事情境。而且边讲故事边让学生扮演十个儿子分别折断一根筷子,再折捆在一起的十根筷子。使学生从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饶有兴趣的实验中,猜出了老人临终前没说完的话。学生听得认真,做得开心,在欢乐的气氛中丰富了想象,启迪了智慧,自然悟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早就有专家呼吁过:要让课堂成为最有活力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思品课非常有趣,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让思品课插上“快乐”的翅膀,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激发学生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