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文1

[关键词]惯性 惯性定律 力 运动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分析

(一)教学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

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三)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被动,并且以被动学习为主,所以我们最好采取探究式教学。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教学

(一)历史的回顾

正如一切规律的发现一样,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早在十七世纪前的两千多年里,人们普遍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通过自己的观察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这一结论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十七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对他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来指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应该说伽利略对力与运动的认识已经很接近牛顿第一定律了,但是他的认识还不够准确,他认为,只有在水平面上物体才能够保持速度的特征,数十年后就牛顿继续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并以自己的发现做出了完整准确的结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之后爱因斯坦与诺特尔等伟大的科学家又用了不同的方法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了不同的更为形象的表述。

其实在整个牛顿第一定律发现的历史过程中其中心主要围绕着运动与力的矛盾展开的,两种对立观点成为牛顿第一定律发展的主线,一种观点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另一种观点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分析,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其固有属性,力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维持了物体的运动”.“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就要停下来”,“物体受力越大,运动越快”等等说法都是生活中形成的错误经验.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节属于一节规律课的教学,且牛顿第一定律属于物理定律,物理定律一般是在物理实验观察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所获得的结论.虽然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中推理归纳出来的,但是它并不可以用实验进行验证,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

(三)教学手段

本课我们主要通过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来进行的,如果能配合以多媒体教学,应用flash进行演示,同时配合以板书版画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使教学更深动,更直观,同学们也会更容易的掌握.

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习题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规律课,同时它又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规律,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以概念题为重点,通过做题让同学们彻底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从而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结束语: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规律课,对牛顿第一定律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同学们日后对动力学的学习与研究,因此,我们就这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综合的,深刻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英]罗宾·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华夏出版社,1999,1,2版,195.

[2]《物理教学论》李新乡,张德启,张军明,王守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3]《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阎金译,田世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4]《中学物理教学法》许国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1月第1版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文2

关键词: 牛顿第一定律三维教学目标课堂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重要定律,在教学过程中,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对于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学生往往难以接受。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识规律,教师可在这一课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实验现象,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中去点拨、指导学生,从而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探究中逐步地悟出正确的道理,从一般的现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渗透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本课题的教学目标,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体会,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明确惯性的概念,能正确解释惯性现象。

(3)建立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模型。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2)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为载体,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2)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片面到全面长期渐近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

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经验,采用理想实验及演示实验等学习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运动;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笔者首先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确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为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了重要铺垫。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提问:“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先分组讨论,再集中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知识,提出各种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如:物体加速、减速时需要力,所以运动离不开力;物体受力才能运动起来,所以运动离不开力;运动物体碰到其他物体会有力的作用,所以运动物体具有力;物体在冰上滑,不需要力来维持;汽车在发动机关闭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正在前进的自行车不用脚去蹬踏板也会前进,所以运动不需要力;地面上滚动着的球,不受外力作用时,还能继续滚动一段距离。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演示实验(气垫导轨)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剖析,如:用力推一辆小车,使它运动起来,撤去推力,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停下。分析:小车受力后由静止到运动,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撤去外力运动一段距离停下,这一过程小车不受力吗?如果把小车放在桌面上和在桌面上铺上毛巾,小车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学生明白了小车停下是摩擦力作用,并不是不受力停下,而且摩擦力使小车由运动到停止,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由此确立了“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笔者再通过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使学生建立“不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笔者对惯性现象进行了探究。

方法:笔者课前布置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理论依据,并设计实验检验,课间学生探究,合作交流讨论。

方式:3―5人组成小组。

评价:教师和学生进行统一评价。

由于课前进行了提前布置,学生准备比较充分,展示、讨论热烈,一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广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笔者让学生阅读教材,去体会、感悟一个错误的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竟束缚人们的思想将近两千年,使学生明白了规律认识的漫长过程。笔者还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牛顿第一定律的成功问世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开始,伽利略研究,笛卡尔补充,牛顿总结,它是很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包含极丰富的科学成果。这使学生意识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人们经过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长期的过程。

三、三维教学目标的效果

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在惯性这个抽象概念的教学中,笔者提问:“在运动会上,赛跑到终点的同学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跳远的同学为什么要有一段助跑?惯性是力吗?”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感悟道理。教师要把生活中的事例迁移到物理学习中来。一个能激发学生激情的贴近生活的例子,一个发人深省的提问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教师在备课中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设计一堂课,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如在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教学中,笔者提问:“这个实验哪些做法是理想的?哪些做法是可以实际操作的?哪些是运用逻辑思维推理得出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去理解实验、分析实验、归纳总结实验,进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要一改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变为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只有把三维教学目标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物理教学.(沪)2005.3.

[2]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文3

湖南省衡阳县四中421200

【摘要】 探究性实验课应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物理知识与技能,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实验,还应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这样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高一开展好探究性实验课的教学?本文将结合《探究牛顿第二定律》一课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探究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创造思维

2011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广佛肇"相约佛山、聚焦课堂"物理教研活动,听了来自广州、佛山、肇庆三位老师的研讨课,收获很多,感觉到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教材换了,现行粤教版物理教材在每节教学内容中设置了"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拓展"等必须由学生来参与课堂的教学环节,还附有学生课后自学的网站"physics.scnu.edu.cn/gzwl",而且新教材还将有些以前为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究实验。二、教师观念更新了,教师不再满堂灌,演独角戏。三、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了,学生不再是纯粹的观众,被动的听,完全没有思考和创新的过程。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的新的学习方式,突出个性与创新;教师的作用是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进步而非替代作用等等。这些变化都是新课程标准在物理教学的具体体现,同时告诉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再是空洞的"纸上谈兵",特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更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实验自己探究物理原理,获得最真切的体验,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探究性物理实验的开展就更具意义了。

探究性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中探究性实验课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开展探究性实验课教学时都应该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易于思维的学习空间,营造探究和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习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验技能的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

1.探究性实验课教学特点

1.1 未知性与问题性

探究的问题只要对学生本人来说具有一定的陌生或新异,就有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探究性实验教学要以问题为线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实施探究之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学生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某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实验、分析,展开交流与讨论。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且也是学生汲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1.2 发现性与探索性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创设某个问题情境,由学生自己发现尚未掌握的知识,寻求尚未知晓的事物,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认识、理解并解决所面对的问题。探究性实验是实验在前,物理概念的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后。前者是后者在认识上的感性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必然结果。实验为学生提供印象深刻的感性认识,使得理性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这些实验教学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3 过程性与开放性

亲身经历和体验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与方法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重视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教学模式上看,探究性实验开放性比较大,实验的设计、数据分析及实验结果评价等都离不开学生自己。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营造了民主的教学氛围,打破信息交流封闭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活动,其教学形式是多样的、随机的,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1.4 主动性与互动性探究性

该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与引导和帮助。同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科学实验的探究,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获得所达到的发展阶段的宝贵知识,培养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始终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在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常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把教学过程处理成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表现的机会,从而激起学习探究的兴趣。

2.如何上好高一探究性物理实验课

2.1 引导学生合理的猜想、激发探究兴趣

牛顿说过"没有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探究性实验是一个综合活动,它起始于学生的科学假设和猜想,因此老师在探究性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猜想应给与足够重视。然而对高一学生而言,他们对如何去探究一个科学问题还很陌生,很难提出科学的猜想和假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主动给高一学生降低探究的门槛,在课堂上创设好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发问、猜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同时要注意在创设情境时要在符合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凸显出一些问题解决方式或答案的信息,使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暗示性。

例如讲《探究牛顿第二定律》中"影响加速度的因素"一课时,在引导学生猜想的环节一般有三种方式:a、直接告诉学生力和质量是影响加速度的两个因素。b、直接问学生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有哪些?c、创设情境、设置一些问题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去猜想。显然第一种方式不是探究实验,而是让学生去验证实验;第二种方式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太难,很多学生答不出来,从而影响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三种方式符合探究实验课的特征和开展探究课的目的。所以我在上《探究牛顿第二定律》一课时:先给学生投影一组不同排量小轿车从静止启动加速到100Km/h 所需时间的数据表格(排量越大,牵引力越大),

问:"哪辆车启动得快一些,为什么?"

生:"力越大,加速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能想到。

然后再给学生投影同排量的一辆空载汽车和满载空载的图片。

问:"哪辆车启动得快一些,为什么?"

生:"满载汽车质量大,启动慢,加速度小。"大部分学生通过平时生活中的体验能直接回答出来

此时再提出影响加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生:"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都有关系"大部分学生初步体会到探究的成功。

通过给学生提供以上生活中物理情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便能在猜想与假设时,就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做出一些毫无边际的猜想与假设,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这节课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得出合理的猜想,初步体会到探究的成功,我能从学生的表情和课堂的气氛感觉到学生的喜悦以及学生表现出继续探究的兴趣。当然也还有少数学生猜错,猜不出来。这时教师要用正确的眼光看待每一学生提出的假设与猜想,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表扬学生,对探究还很陌生的高一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想哪怕是较为荒唐的猜想也要积极对待,不能讽刺挖苦,保护好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2.2 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探究性实验课本质就是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要求学生熟悉教材内容,并能运用实验设计的方法和原理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解释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果。只有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潜能,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符合现代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要求。

然而由于高一学生经验不足,思维往往有较大的局限性,因而,学生难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同时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而且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和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较难。所以老师课前要充分的"备"好学生,准确预计学生可能会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对于学生难以克服的困难,老师也不能简单的代学生解决,而应通过预设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越过障碍。老师在预设问题时要考虑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同时要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生在设计"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方案时:根据提供给学生的器材(小车、侧边带长度刻度的滑板、弹簧称、刻度尺、秒表、天平、打点计时器、垫木若干、沙桶(沙)交流电源等。)我预设了如下问题:

(1)如何间接测加速度大小?

(2)涉及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很难同时确定,如何解决?

(3)如何改变物体的质量,如何改变物体的受力?

(4)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

这样学生便处于一种"心欲求尚未得,口欲言尚不能"的急需状态。于是同学们有的动脑在想,有的动手在试着做,有的在讨论,犹如一石投入学生的脑海,激起了思维的浪花,荡起了智慧的涟漪,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激起了强烈的探求知识的动力。学生在思考、理解、回答以上问题过程中,不仅突破了本实验探究设计难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巩固"匀加速运动"等旧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动知识的能力。

2.3 创造良好的 "合作交流"氛围,培养学生严谨探究品质

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设想、实验操作都不一样。老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同学通过相互讨论和交流,会触发学生的再思考,通过再思考,实验设想会慢慢清晰,最后集大家的力量,一个大概的实验方案便能很快出来。实验设计是一项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使是集大家的力量得出来的实验方案仍然会有不完善之处,这时应该给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每组推出一个"发言人"向大家说出本组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后,接受、回答同学和老师的质疑。

例如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课堂中,,我让前后四位同学一组相互谈论、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探究方案,10分钟后各小组一般都能够设计出下两个实验探究方案当中的一个,让我惊喜的是班上有3组同学设计出下面两种实验探究方案。

方案1:

(1)利用a=2S/t,通过测小车静止下滑的 的距离时间和位移来得出加速

(2)控制变量

(3)加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改变滑板倾角来改变小车的受力

(4)记录小车M、F、S、t

方案2:

(1)利用 ,通过测量纸带和时间来得出加速度

(2)控制变量

(3)加砝码来改变小车质,改变沙桶质量来改变小车的受力

(4)记录小车M、沙桶m、S、T

在探究方案出来了,还不要急于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我是组织学生对提出来两个方案进行讨论,完善,并提出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如在方案二的讨论中:

质疑1:绳子的拉力就是小车所受到的合力?生答:不是,还要考虑摩擦力。

质疑2:怎样克服摩擦力的影响?生答:可以适当抬高打点计时器端滑板,抵消摩擦力的影响。

质疑3:绳子的拉力和沙桶的重量相等吗?生答:不等。(有些学生答"相等",此时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若相等,沙桶会如何运动?)

质疑4:在什么情况下,拉力和沙桶的重量近似相等。老师答:(较难,老师通过推导)当沙桶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时。

课堂上通过以上同学分组来共同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的教学环节不但促使了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师生间的质疑和答疑过程中,完善了实验探究方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严谨探究品质,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用准确的科学语言表述的能力,增强了高一学生的自信心。

课后我还就《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这节课做了学生调查,调查的结果实是令人欣喜的,除了有个别学生感觉有点难,跟不上上课的节奏外,绝大多数同学都表示效果很好,喜欢这样的实验课,在此,我选录他们其中的一个成绩较好的黎梓良同学和一个成绩一般的林同学的反馈意见。

黎梓良同学:"我觉得很好。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会像以前那样没有自己的思考过程,体会不到探究过程的快乐,总之,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

林同学:"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虽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一个人参与的程度不同,但毕竟都参与其中,这样我就不会开小差或者只是看着别人做实验了,自从开展了这样的课堂,我认真了,实验课不动手、不动脑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了,我也不会像以前害怕物理课堂。"

同学们的意见是我最重视的,因为他们才是我教学工作的归宿。同学们对探究性实验课堂的喜欢就是我教学最大的肯定。同学们喜欢上了我课堂也就表明他们开始爱上了学物理,在后来的物理课堂上我也明显感觉到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上课更投入,对物理学习更有兴趣。

3.总而言之

高一探究性物理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精心创设情境和机会,重视猜想、设计、探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积极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给学生思考的情景,给学生质疑、想象的空间,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给学生交流、展现的舞台,培养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在师生的互动教学中使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最终成为探索型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李青山.物理科学探究中"猜想"的几点尝试. 物理课程网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文4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 三维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程教学目标从一维目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转变。著名的法国科学家庞加莱说过这样一段话:物理学是由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建立起来的,就像房子是用砖砌成的一样,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看成物理学,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不,物理学比组成他的事实、公式和法则要深刻得多。庞加莱这样说的根据就在于: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科学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和物质结构的真理,而且以其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凝练和升华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推动着科学继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知识和思想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成就,都是人类思想和观念进步的伟大阶梯。比如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近一个世纪中引领着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现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石。它的建立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伟大的发现之一,对物理学、天文学乃至哲学思想都有深远影响。而爱因斯坦的科学理念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得出的,尤其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在牛顿三大定律中,许多人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更重要,有人认为牛顿第一定律只不过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然而,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却包含着最丰富成果的科学概念,力、惯性、参考系等都蕴涵其中,它是物理学的基石,被科学界尊为“力学第一原理”。正是牛顿第一定律摧毁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需要力来推动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才有了第二定律,并使牛顿以新的方法看待引力,终于令人信服地表明,天上与人间服从同样的力学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如此重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牛顿第一定律,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把握住以下三点。

1.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教师应该组织好教学,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科学探讨的过程,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深切体会,形成感性认识。

3.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牛顿定律的广泛性,体现自然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

为了能够体现以上三点及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思想,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教材》的思想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总结的教学经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如下。

1.让学生获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感性认识。

2.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3.重温伟人思想,构建三维目标。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先组织学生实验,老师请同学们一起动手把小车放在桌面上,不用手推小车,它不动,用手推小车,它运动,小车的运动需要什么?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运动。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给物体施加力,物体运动,不施加力,物体不运动。老师说:联系物理学史,这一观点是两千多年前有名的物理学者、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质疑:这一观点正确吗?再动手用力推小车,撒手后有什么现象?小车能继续运动。撒手后小车还受到手的作用吗?小车的运动与手的作用有关系吗?没有,没有力的作用小车能运动吗?能运动。由小车的运动情况总结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踢足球,足球离开脚以后还继续运动,在水平方向还受到力的作用吗?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向前运动。力是维持小车运动的原因吗?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力不是维持小车运动的原因,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由试验进行科学的推论,物体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结论是300多年前笛卡尔、伽利略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吗?物体运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指导学生做斜面小车的实验,把毛巾铺在斜面上,小车受到太大的摩擦力,运动很短的距离就停下来了,去掉毛巾让小车沿斜面滑下,小车运动较长的路程,增加斜面的角度,小车沿斜面滑下的路程变长,让学生推理如果斜面非常光滑,小车就会运动得更远,如果没有阻力,小车就将一直运动下去。老师和学生一起推论:运动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将沿直线一直运动下去,总结:物体运动的原因是原来的运动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将一直运动下去,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仍然保持静止状态。牛顿在前人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对他们的认识做了进一步的科学推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文5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法建议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演示1]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板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时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过怀疑或有人认为就是错误的,但没某能说服别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动木块(或板擦)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

分析:木块:静止——运动——静止。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

二、讲授新课:

1.规律总结过程

方法1.教师引导

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

[演示](通过实物投影仪把实验过程反映在大倍投电视上)

介绍器材

实验前提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

实验过程: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滚下后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运动,每次记下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做标记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停下来的位置)

实验纪录: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较大较长

3玻璃较小长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

实验分析:

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小球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

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的思想,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为零的表面,将会怎样运动?

实验结论: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微机模拟实验]: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牛顿的成果:补充与概括

师: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

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儿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

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方法2:学生探究式学习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车实验,根据现象学生分组讨论,明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问题根源.由学生互相补充确定实验结论。

2.定律分析

定律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运动规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板擦运动,撤去推力板擦停下来,从表面现象上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一的观点正确的解释这个现象呢?

三、巩固练习

1.一物体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怎么样?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惯性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四、小结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牛一的重要贡献是: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作业:阅读本节教材

探究活动

牛顿力学的建立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牛顿力学的建立不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科学家努力研究的最终结果,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及牛顿力学的体系。

【活动流程】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斜面小车实验的再研究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运用不同的物体表面,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伽利略推理思维的理解。

【活动流程】

制订实验方案;准备器材;实验并记录现象,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与老师所做实验比较优缺点;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范文6

关键词:物理定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词:是对物理规律的一种表达形式。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归纳而成的结论。反映物理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物理定律的教学应注意:首先要明确、掌握有关物理概念,再通过实验归纳出结论,或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如牛顿第一定律)。有些物理量的定义式与定律的表式相同,就必须加以区别(如电阻的定义式与欧姆定律的表式可具有同一形式R=U/I),且要弄清相关的物理定律之间的关系,还要明确定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1)牛顿第一定律采用边讲、边讨论、边实验的教法,回顾“运动和力”的历史。消除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理想实验加外推法。教学时应明确: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意义用实验直接加以验证。但大量客观事实证实了它的正确性。第一定律确定了力的涵义,引入了惯性的概念,是研究整个力学的出发点,不能把它当作第二定律的特例;惯性质量不是状态量,也不是过程量,更不是一种力。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而改变。在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使学生理解和使用常用的措词:“物体因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教师还应该明确,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惯性系才成立。地球不是精确的惯性系,但当我们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研究力学问题时,常常可以把地球看成近似程度相当好的惯性系。

(2)牛顿第二定律在第一定律的基础上,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它的加速度跟外力与本身的质量存在什么关系引入课题。然后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归纳出物体在单个力作用下的牛顿第二定律。再用推理分析法把结论推广为一般的表达: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教学时还应请注意: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a随F改变存在着瞬时关系;牛顿第二定律与第一定律、第三定律的关系,以及与运动学、动量、功和能等知识的联系。教师应明确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

(3)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时应注意:①要充分利用牛顿总结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实验,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等物理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②要强调万有引力跟质点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平方反比定律),减少学生在解题中漏平方的错误。③明确是万有引力基本的、简单的表式,只适用于计算质点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之一。但在天文研究上,也发现了它的局限性。

(4)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定律一般不用实验总结出来,因为实验误差太大。实验可作为验证。一般是根据功能原理,在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或所作的总功为零的条件下推导出来。高中教材是用实例总结出来再加以推广。若不同形式的机械能之间不发生相互转化,就没有守恒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表式中各项都是状态量,用它来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不涉及状态变化的复杂过程(过程量被消去),使问题大大地简化。要特别注意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系统内部的重力和弹力做功)。这个定律不适用的问题,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原理解决。

(5)动量守恒定律历史上,牛顿第二定律是以F=dP/dt的形式提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动量守恒定律不能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来,主张从实验直接总结。但是实验要用到气垫导轨和闪光照相,就目前中学的实验条件来说,多数难以做到。即使做得到,要在课堂里准确完成实验并总结出规律也非易事。故一般教材还是从牛顿运动定律导出,再安排一节“动量和牛顿运动定律”。这样既符合教学规律,也不违反科学规律。中学阶段有关动量的问题,相互作用的物体的所有动量都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可以用代数式替代矢量式。学生在解题时最容易发生符号的错误,应该使他们明确,在同一个式子中必须规定统一的正方向。动量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物体相互作用过程的状态变化,表式中各项是过程始、末的动量。用它来解决问题可以不过程物理量,使问题大大地简化。若物体不发生相互作用,就没有守恒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质点系内部的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的外力大,就可略去外力的作用而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规律之一。无论是宏观系统或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系统中有多少物体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形式如何,只要系统不受外力的作用(或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动量守恒定律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