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养计划

教养计划范文1

一、基于不同认识角度的“多样化”――要认可

同一现象,同一事物,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角度不同,结果自然不尽相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如老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你能看到几个面?”有的说能看到一个,有的说两个,还有的说三个。一个问题,三个答案。谁说的对,其实都对。再如“找规律填数:1、1、2、3、 、 、 、 、……”有的是“1、1、2、3、5、8、13、2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有的是“1、1、2、3、2、2、3、4、……”(如果每四个数为一组的话,1、1、2、3是一组,2、2、3、4、是一组,第一组以自然是1和1开头的连续三个自然数组成,第二组以自然是2和2开头的连续三个自然数组成,依次类推);有的是“1、1、2、3、3、4、5、5、6、……”(如果每三个数为一组的话,1、1、2是一组,3、3、4是一组,5、5、6是一组,依次类推。第一组以自然数1和1开头的连续二两个自然数组成,第二组以自然数3和3开头的连续两个自然数组成,每组开头的数是由自然数1开始的连续奇数)。当然,填法远不止于此,这里不再赘述。对于这种因认知角度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结果,教学时,教师要极力认可,及时鼓励,不能轻言谁是谁非。这样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群体的“多样化”――要深化

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多样化”指群体中的个体算法的总和。这个学生有这种算法,那个学生有另一种算法,一部分学生有这种算法,另一部分学生有另一种算法,虽然就某一个体来说不存在“多样化”,但就群体而言,仍然表现为“多样化”。这种群体所表现的出来的“多样化”很明显的带有个体的原有知识结构特点。如同是一个班或一个级的学生,面对“甲数是25,乙数是20, ?(补充恰当的问题)”这一问题,受认之程度和认知结构的制约,就会出现“甲数比乙数多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甲数是乙数的几倍?(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数占甲乙两数总和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数与乙数的比是多少?”“乙数与甲数的比是对少?”等多种问题。每个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与难易程度直接受原有知识水平的影响,而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这些问题甚至更多问题。有什么程度的认知水平就能提出什么程度的问题。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拓展和重建,切不可拔苗助长,强求面面俱到,搞一代刀。

三、基于个体的“多样化”――要优化

教养计划范文2

2、如果按照你这样的生活规律来浇花,那是肯定会被养死的,所以了解所种植物习性很重要。

3、在花卉市场购买花草植物时,首先要问老板,这花草要怎么养护,平常要怎么浇水。只有这样,你才能有个初步的了解。

4、接着,要自己去琢磨,一般盆栽植物要去了解,它的根系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些根系是肉质性的,有些是木质性的。这两种的浇水方法,就大大的不同了。

5、就比如说;木质性的根系,它就是不易腐烂型的。只要你盆里不过分积水,它是不会出现烂根现象的。

6、肉质性的就不同了,它的浇水量,每天都是有控制性的。它的浇水要求是,浇水浇透,而且盆底是不能有积水的才行。

教养计划范文3

执教学科

姓 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籍贯

政治面貌

行政职务

技术

职称

聘任

时间

教龄

参加工作

时间

所在单位名称

联系

电话

执教

学科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年毕(肄)业于 学(院) 专业

最高学位

学(院)于 年授予

三年培养经费(经费单位:元)

市拨培养经费

区县提供培养经费

学校提供培养经费

其它来源

XX年

XX年

XX年

合 计

经费支出计划(经费单位:元)

科学研究

网络远程研修

国内进修

撰写专着

其它

合计

有关情况说明:

XX—XX年个人发展规划

1.三年科研计划(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研究过程、预计达到的水平及突破、成果形式等):

研究方向: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方面。通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把本班学生培养成“好读书、读好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知书达理”的文明人。本课题将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行为习惯的研究,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快乐阅读、享受阅读,让阅读支撑每一位学生的灵魂。通过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创新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

研究目标:

1、 通过研究活动,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爱书的好习惯,让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2、通过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亲自经历知识研究过程,获得情感和学习的体验,体现学生是学习读书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索者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阅读资源共享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研究过程:

1、首先确立本班为研究课题实验班。

2、其次是课题前期进行查阅文献。查阅与选题有关的理论文献和经验、科研资料,达到理论武装,借鉴经验的目的。可参考的文献有: 《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阅读指导》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等。

3、建立“读书卡”,组织示范,完善方案。做好前测、收集积累、观察、个案等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定期分析对比。

4、形成特色。全面推广。

5、分析材料、交流、研究撰写论文。

教养计划范文4

师: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能不能借助课题简单地说一句话?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朋友在图画课上画杨桃,虽然画得不像,但老师……

师:能不能借助课题用一句话简单说?

生: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在图画课上画杨桃的故事。

师:非常好。看来借助课题、拓展课题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尝试运用。

【点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二学段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一项要求。杨老师依据教材的内容,教给学生用“拓展课题”的方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很好。学生只有习得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片段二】

师:在图画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和老师各有什么不同的反应?请默读第2~12自然段。(生默读)

生:“我”在图画课上画画,然后被老师选上了,同学们觉得很丑,就嘲笑。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是——

生:哈哈大笑。

师:那么老师呢,老师是怎样的反应?

生:老师神情变得很严肃。

师:我们先来看一看同学们的反应,同学们嘲笑“我”画的杨桃。谁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是一种嘲笑。同样写嘲笑,这两个句子一样吗?请一位同学先来读读带问号的句子。(生读)

师:你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请问这是在问别人吗?

生:这是反问,说明他觉得杨桃不是这个样子。

师:这是用反问的语气在嘲笑。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生:(读)“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师:谁再来读读下面这个带感叹号的句子。

生:(读)“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师:这个感叹号读得真好。我们一起用肯定的语气来读一读。

生:(齐读)“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师:读课文我们要关注标点。关注了标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出示:“不像!”“不……像。”“像五角星!”“像……五……角星。”)这是同学们在课堂上两次回答老师的话。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第一句非常肯定,第二句有些犹豫了。

师: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标点符号不一样。

师:左右两边的字呢?

生:一样。

师: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标点,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咱们男同学读左边的,女同学读右边的,我们来听一听。(生读)

师:这幅画画得像不像?咱们赶紧联系上下文找一找答案。

师:现在,我来当文中的老师,你们就是同学。男同学先注意了——“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生:“不像!”

师:“它像什么?”

生:“像五角星!”

师:你们为什么读得这么肯定?

生 :因为它就是五角星。

生:有点嘲笑,杨桃画得像五角星一样。

师:这两句话后面都有一个感叹号,该怎么读?男同学再来试一试。

师:“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生:“不像!”

师:“它像什么?”

生:“像五角星!”

师:这得多亏两个感叹号的功劳了。

师:女同学注意了,现在,你看看,这个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生:“不……像。”

师:“那么,像什么呢?”

生:“像……五……角星。”

师:为什么吞吞吐吐?

生:因为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

师:是的,知道刚才自己错了。

师:为什么吞吞吐吐?

生:因为从文中“我”的角度去看,的确像五角星,所以同学们知道刚才自己错了。

师:同学们,从三个省略号咱们读出了一种自责、惭愧。是的,三个省略号就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的内容,这是省略号的功劳。我们不光要关注文字,还要关注文字背后的标点符号。

【点评】杨老师从两个特殊句式入手,“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引导学生从表达的意思和效果上反复体会。此外,还通过朗读比较,让学生重点关注两个带有省略号的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深刻内涵,去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语文教学不光要关注写什么,还要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片段三】

师:(出示: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老师的神情也不再严肃了,而是变得——

生:和颜悦色。

师:“和颜悦色”是什么意思?

生:和气。

师:你们再做一做和颜悦色的表情。(生表达)

师: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和颜悦色说这番话的?(师范读)

师:老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这两句话告诉我们看的角度不同,看的样子也不一样。这让我想到了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这两句话其实说的是一个道理。不过苏轼是看山,我们是看杨桃。

师:第三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来读。(生读)

生:这段话并不是指画杨桃这件事,可能是指任何事情。

师:(读)“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生跟着读)

师:“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板书: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师: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生: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师:说得真好,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点评】理解老师和颜悦色、语重心长的这番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这个难点如何突破?杨老师采取的是分步走的战略,即第一步,学习一二句,弄清楚由于角度不同,所以看到事物的形状也就不一样;第二步,学习第三句,由此及彼,让学生明白要学会换个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不要冒然下结论;第三步,学习第四句,学会“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这样,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步步逼近,直指文心,实在是“妙”!

教养计划范文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包括文化因素、偏见以及民族中心主义。进而从自身培养、教师导向,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22-02

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具有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们需要适应地球村村民的角色,形成以世界公民身份生存的立场。因此,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其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也明确要求高校应积极安排跨文化交际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跨文化交际障碍

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文化因素,对外来文化的偏见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文化因素是指文化中的深层内核,即民族文化精神本质,主要表现为价值观。价值观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例如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庸、和谐,而美国的个人主义则是其价值观的首要表现。忽视文化的不同极易造成交际的障碍,甚至引发民族冲突。

对外来文化的偏见则是对于某种文化先入为主的、偏好性的观念。对外来文化的偏见极易造成交流的歪曲与误导,使得跨文化交际出现问题。大学生应当在搜集足够信息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视野接受信息,平等的进行沟通交流。

民族中心主义也是影响跨文教交际能力的一个主要障碍。它会使民众之间的不信任发展成为民族间的交际距离甚至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潜在的问题。

2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也应当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培养这种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媒介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1 大学生自我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生自己必须培养其跨文化的意识与能力。首先,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原有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它不仅包括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地区社会差异的认同,也包含学习者对该种系列文化的意识。只有培养了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接受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广泛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其次,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培养移情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摆脱偏见,摆脱民族中心主义情结,不以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看待和评判其他文化。大学生要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承认并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其他民族的立场上看待和思考问题,进而塑造全新的自我,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教师引导大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关注,并及时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能成为合格的地球村公民。

教师在新生入学教育上就应当强调跨文化意识,介绍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充分利用图书馆等资源丰富英语文化结构,鼓励学生主动与不同文化的人员交流,激励其跨文化意识的自我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跨文化交际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题辅导,例如对某一文化的专题介绍,可以邀请具有该文化背景或者了解该文化的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针对某一知识进行专题辅导,例如对礼仪知识的辅导,引导学生了解并区别不同国家不同场合的社交礼仪,使学生掌握最实用的跨文化交际方法。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也可以帮助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动态的优点,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运用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该文化的背景,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多媒体教学法其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更加明晰、准确,对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有利。

其次,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更好的设计英语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利用可以多媒体设计英语活动,例如为英语电影配音,不仅让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英语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其策划组织能力,更可以大大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文化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锻炼机会和进行心理建设。

2.4 利用互联网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与便利。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大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主要来源。大学生要想很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必须了解所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实现情感的沟通与对接。例如从美国媒体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是一个极其注重个人价值的国度,我们在与美国人进行交流时就应当注意对其个人空间的充分尊重,不能盲目的套用中国的价值观。

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学生自己也要增强辨别能力,正确区分正确信息与错误信息,真实直观的了解不同文化,增加文化素养,拓宽文化交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而对异质文化的深刻的把握和了解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教师和学生都应当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增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能力。本文仅从自身培养、教师导向,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方面介绍了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所有障碍。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性公民。

参考文献

[1] 黎樱,张庆林,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情感能力的培养[J]2011年10月第9卷第10期。

教养计划范文6

1.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扬起了“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旗帜

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教师资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第一次把“教师专业化”正式写进了国家纲领性文献,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新课改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其基本理念之一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必将丰富体育教育教学新的内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新技能”,如新课改理念下注重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与创新、教学反思,同时,新时期创新的武术操、广播体操、新型体育运动等内容,这些都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内涵。这就对体育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必然要通过新技能的培训、学习、教学技能比赛等途径来达成和提高。

3.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改革体育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机制的创新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机制必须紧紧围绕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特征来进行设计。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师的素养涵盖的方面很多,但核心技能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这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底蕴和基础;二是专业技术技能,这是体育教师的本位和专业特征;三是教育教学技能,这是教师的本质;四是教学反思及科研能力,这是教育不断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因素。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要“会做、会教、会思想”。 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内容设置符合体育教师核心教学技能的定位,是积极探索建立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体系和职业规范准则的创新。

二、湖北省在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方面所做的探索

1.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齐抓共管

我省教育厅2011年6月下发《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后,体卫艺职能管理部门和教研部门按照“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思想,于10月成功举办了湖北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实施专项性体育教学评比活动,一直是我省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的一种良好工作模式,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工作方式。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切实加强对比赛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积极发动组织,从学校、区县、市州层层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评比,体现了行政领导和教研指导齐抓共管,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

2.以比赛带动教研团队建设,彰显教研文化

无论我省首次举行的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还是参加的第一届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无论是各地参加全省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还是各省参加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比赛为纽带,带动教研团队的构建与建设。虽然各地参加全省和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参赛教师人数不多,但围绕参赛教师、围绕参赛内容的教研团队却非常庞大,“结对子”“散训集训相结合”“独立自诊”“专家问诊”“同伴互诊”“集中看训集中议”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已经形成,教研团队中每位教师的深入研究、互评互议、交流学习、互帮互助,使参赛的目标彰显为教研文化。

3.以比赛带动“练兵”,把“练兵”常态化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抓住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抓住了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开展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不是一次简单的赛事,而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比武”不能天天举行,但“练兵”必须常态化。没有练兵的比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练兵促进比武,以比武带动练兵,是整体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有效手段。全国和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全省中小学开展的“课内比教学”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建立了载体。我们将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当作推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机遇;当作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强大推手当作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水平的内在动力。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促进全员参与、整体提高,推进体育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模式。

三、对本届大赛的建议

1.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应注重科学性。本届全国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如队列比赛的“一列变二列”、“一列变三列”,【2010军令】要求“一列”变“二列”、“三列”后应“向右看齐”自然靠拢,但本次评审工作将“看齐”和“不看齐”、靠拢和不靠拢均视为正确,标准不统一。再如将队列、三套操、两个集体项目成绩计入个人成绩,对参赛选手是否公正有待思考?个人成绩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建议可将队列、三套操的集体项目(可提高权重)直接纳入各代表队团体总分,但不带入个人分值。

上一篇改进计划

下一篇彩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