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时间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时间管理范文1
作者简介:程雁鹏(1990-),男,河南延津人,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山西?太原?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学生自主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33-02
时间是物质变化的一个过程,如果物质没有变化,时间就不存在,就算存在,它也没有任何意义。时间的意义在于它是人最大的成本,同样也是每个人的资本和财富。正在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大学生,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没有办法改变它的长度,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做到争分夺秒、专心致志。同时这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职场生活各种资源管理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如此,时间管理与生活、学习、性格、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密不可分,并且为正相关关系。因此,有效地时间管理,是大学生应该掌握并熟悉的一种基本本领。
北京师范大学张小方的研究发现73.3%的大学生认为在时间利用方面存在较多问题。[1]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在上海组织了一个模拟求职训练营,吸引了众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测试中以时间观念为重要的一项。测试结果显示九成大学生不会管理时间。
本文以时间利用管理为出发点,通过调查分析试图得到现今太原市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以及时间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为当代太原市大学生做出合理的引导,为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和相关部门有效管理做出更有效的科学依据。
一、研究设想
时间管理的合理性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实现自我有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它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程度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行为。基于此,调查从详细的日常作息安排开始,为了提高调查的真实性与有效性,特意将日常作息安排调查分为平时与周末。并根据结果,进一步提出各种相关问题。问题分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大类。最后引导性的提出是否愿意接受时间管理方面的指导以及喜欢什么样的指导等解决实际现状的开拓性问题,以此为学校相关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更科学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太原市各大高校学生进行抽查,着重了解大学生一天时间安排情况以及时间管理上的困惑。例如,一天当中每个时间段的安排,以及影响自身时间规划执行的主要因素等等。调查对象客观全面,包括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等8所高校。调查对象随机,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收回问卷1000份,剔除问卷回答中相互矛盾或者随意勾划的无效问卷99份,有效问卷共901份。
然后,将问卷的问题和答案进行编码并输Excel中,通过筛选、查找、数据透视等功能,将答案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调查小组成员多次进行数据核对和相关问题讨论,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并分析其原因。在问卷答案编码清单中,提出了前10位高频词(见表1),在提出高频词后,小组对其进行深度讨论,以便得出其出现的原因、结果以及对时间管理的影响。
表1?问卷调查答案高频词
时间规划具体执行 需要指导 心中规划 不太满意
十分重要也渴望能管理好时间 不习惯拒绝别人 自制力不强
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看书自学 有序摆放物品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通过严密紧张的讨论,太原市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自我时间管理满意度较低
数据显示,仅5%的学生对自己的大学时间管理表示非常满意,意味着大部分学生知道自己的时间管理存在问题,但时间管理意识不强,对自身的时间管理满意度低。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时间管理出现的问题,63%的学生是由于时间浪费所致,进而表现为时间利用效率低。其中15%的学生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15%的学生不习惯拒绝别人,勉强答应别人的事情而担搁自己的计划;9%的学生习惯晚睡;9%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睡觉;10%的学生由于懒惰影响时间计划;5%的学生随大流,自己没有主见。这些都是时间无意流失的表现,其中有些是自身性格习惯所导致的,还有一些是自身无法控制的。
2.时间规划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欠缺
调查显示,62%的学生做出时间规划后在具体执行方面存在欠缺。主要表现为计划已经制定,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因为社团的临时活动、学生会的紧急会议、周围同学以及室友的影响、恋爱等。经常表现出牺牲自己的时间以保全其他人的安排,但是自己内心却又不想、不愿意,无所适从,消极的被动的接受,很难产生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情绪的产生会造成两方面的不良影响,严重导致时间利用效率下降。不难发现,使得大学生时间规划执行中断的事情可以大致分为两大方面: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
大学生时间管理范文2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 大学生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便涉及到对时间的有效管理。然而时间管理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时间利用方式。调查研究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升他们的时间使用效率,可以逐步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为个人学习和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时间管理倾向理论分析
为了让时间能在人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时间管理做了多重的分析。Britton、Macan等对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行为的探讨开创了心理学家对时间管理的研究。Britton和Glynn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时间管理看作是心理管理的一个方面,把人的时间管理与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类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间管理宏观、中间和微观三个水平理论模型。在中国,黄希庭、张志杰两位学者提出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从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对时间的认识和管理是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青少年的可塑性比较强,通过研究这三个因素来分析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加强其时间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2.基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分析
为了获取一手数据,更好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选取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的三所大学中在读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50 份(温州医学院150份,温州大学200份,温州职业技术学院10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45 份,有效率为76.67%。通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总结出目前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时间浪费现象严重
当今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裕,但是普遍存在着浪费时间的现象。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影响,多年来中小学的教学只是重视对升学科目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学生在综合素质发展,当学生以分数高低的标准通过层层选拔,从一种紧张有序,目标明确的学习中走出来,进入了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往往容易迷失方向。在当今教育背景下,学生没有系统地开展时间管理,只重视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时间的分配就全由教师来完成。因而在这种环境下,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观念,没有充分认识到时间的价值,也不知道如何爱惜时间,从而造成了上课玩手机、睡觉,平时漫无边际的上网、逛街等现象的普遍存在。
2.2 时间价值感有误
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大学与高中有所不同,在中小学,学校关注的是“升学率”,以此为学习目标就导致了教学上盲目的分数主义,结果便会使学生形成读书只求得高分心态,因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大学更多地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而非高中时代的“填鸭式学习”。学生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成绩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从而就形成了种种不良的认识,如考试只求得六十分,多一分浪费,他们的学习生活顿时变得没有了目标,原来指向高考的学习动机现在不知道该指向哪里了。他们对学习的价值开始产生了怀疑,有的学生甚至会怀疑自己多年的学习价值。因此,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价值观不清,以至于产生了诸如空虚、乏味等不良心理,造成时间价值感有误,主动学习不强。
2.3 时间管理计划性弱
大学生的时间驾驭能力不强,时间监控感不够高,尤其是计划安排、目标设置和反馈性的水平较低。在计划安排上,普遍存在无计划或无合理计划安排。并且由于自身的惰性心理,没有及时完成的任务,得过且过。在目标设置过程中,没有考虑短期与长期计划,目标不明确,无法很好地驾驭时间,最后事半功倍。在反馈性水平的问题上,低水平的反馈与无反馈,使得大学生无法了解自我对时间利用,驾驭能力的强弱。
2.4 自我时间管理满意度低
有效的时间管理会带来较高的满意度。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要求大学生能合理地安排和计划时间,更要求大学生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即在有限的时间里以较高的效率来完成一定量的学习或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像有些大学生每天从早忙到晚却仍旧感叹时间的不足。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笔者将弹性的时间管理作为时间管理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之一,用以评价大学生对自我时间管理现状的满意度。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很少有大学生对时间进行弹性管理,更有甚者不知道时间的弹性管理,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理,从而降低了时间管理满意度。
3.提高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时间价值感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不仅是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基本保障,也是他们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然前提。加强大学生科学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有效管理时间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时间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就应充分发挥学校在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价值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开设一些能正确树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基础或选修课程,例如从入学开始,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四年的目标设定。从大学生一入校,就强化大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做积极进取的人,让他们认清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对大学毕业后职业生涯选择进行规划,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要树立正确的大学生时间价值感也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对时间价值感的感知力,在清楚对时间的浪费除了显性的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时间浪费,那就是做事情的三心二意,或是心不在焉。因此要强调大学生专注做事的习惯养成,同时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科学地用脑,才能在做事情时专心致志,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的效率。
3.2 强调目标管理
由于时间的供给无弹性,通过强调目标管理,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计划。制定计划要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并有适当的弹性。制订计划也可以利用时间表来规划时间。先规划好学期计划,构建一个宏伟的蓝图,在根据学期计划,制定周计划,并细化到日计划,使学期时间表、每周时间表和每日时间表三者相辅相成,从而达成中长期目标,实现自我的价值。但注意学习计划中各学科的时间分布。根据目的、难易、进度,确定时间的分布情况。应留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用于完成难度大的学习或重要的事情。而一些耗时少而又不太急的事情可安排在零碎时间。注重计划实施中的自我监督和实施后的自我检查。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在临睡前评价该日的计划完成情况,并注明未完成的原因。实施计划时要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你专心学习,集中注意力。其次,分辨轻重缓急。运用著名管理学大师斯蒂芬·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首先处理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把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放在最后。
3.3 提升时间使用计划性和灵活性
提升时间管理中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大学生努力提升时间使用计划性和灵活性,使得时间效用最大化。在管理学中这便是危机处理能力。有三个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为每件计划都留有多余的预备时间。按照60:40 规划原则,将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即:计划安排工作时间不要超过60%,并留出40%的机动时间来处理不期而遇的事情。第二,努力使自己在不留余地又饱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预计的工作。第三,另准备一套应变计划。为了使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就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仔细分析将做的事情,然后把它们分解成若干单元,这是正确迅速完成它们的必要步骤。另外,对自我的激励也是提升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满意度的好方法。认真地完成,及时的激励自我,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时间管理满意度。
3.4 注重自我评价,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
在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时, 一方面要注重对诸如目标设置、计划、安排等时间管理行为技能的培养, 更要注重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体验, 即形成学生对时间的自我控制感, 以此达到积极的效果, 从而提升时间管理的满意度。反馈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大学生对于每天计划的实施情况要进行总结,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思考如何处理。当然,对于优质完成任务的,就要及时给予自我奖励,形成激励。通过反馈,可以满足或者有助于满足自己的时间的价值观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感觉。一个人对工作越满意,就越会对工作持积极态度,相应的对工作绩效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合理利用时间是每一个人,尤其是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大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最终实现对时间的科学管理,为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Britton B K,Glynn S M.Mental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A cognitive model of time management for intellectual productivity.In:J A Glover,R R Ronning,C R Reynolds ed.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Plenum Press,1989.429-440.
大学生时间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时间管理;能力培养
时间管理是指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事实已经证明,大多数事业成功者首先是时间管理的成功者。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在学校里进行时间管理的能力培养,以时间为单位,确定不同学习阶段的奋斗目标,按时间管理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能够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因此,在校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习惯方面确立目标、分配时间、权衡轻重、自我约束、持之以恒等,自觉地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企业时间管理的特性分析
企业时间管理是指企业以清晰而具体的时间管理规划,对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在每个时间段内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然后聚集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目标。企业时间管理的有效与无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的理念是国内外企业家们对企业运行成败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企业的时间管理就是企业的生命管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性:
1.时间管理的计划性。企业时间管理具有规划体系如年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企业通过对计划的执行、检查和总结,区分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完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任务的程度和业绩,为企业领导层确定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优劣提供了考核依据。企业通过奖惩的手段强化了企业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执行力度,形成了企业内不同层次员工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每位员工必须按照不同级层的计划要求,自我设定目标,自我时间管理,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获得劳动成果。
2.时间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管理体系是指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制度,把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能严密地组织起来,明确规定其职能、任务和权限,并有一个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形成一个管理体系。企业对时间管理必须体现出管理体系运行的高效与有效,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员工的工作行为必须满足企业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要求。即,全体员工通过熟练地掌握劳动技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以实现劳动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3.时间管理的科学性。企业时间管理应该采取合理分配时间的科学方法。一是时间系统分配法,从人员岗位的工作时间、机器设备运行时间、工艺方法的控制时间等要素出发,从大到小、逐层深入,寻找和确定合理的时间,降低时间成本。二是事件优先排序法,区分重要工作和次要工作,突出工作的重点,针对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三是研究员工生理和心理在工作中的变化规律,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是为现代企业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地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实现在工作岗位上的“零适应期”。然而,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着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时间分配不合理。新生对大学以主动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不适应,部分学生可能感觉可支配课余时间较多,不会合理地计划和管理时间,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40%,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60%。大二时,学生已经适应了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而部分学生都将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玩游戏、谈恋爱、运动、影视娱乐及聚餐等,非学习时间约占其所有时间的70%。大三时,学生心理相对成熟,开始意识到就业的重要性,这时他们面对学习、考证、参加社会实践和课程实习,显得时间不够用而分身无术,非学习时间约占去所有时间的80%。
2.时间安排不均衡。部分学生学期初期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期末考试前学习时间逐渐增多,甚至开夜车、赶作业、写论文,显然学生在时间的分配上不会权衡轻重缓急。
3.职业规划不明确。有的学生急功近利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盲目地考证或参加培训,缺乏行之有效的人生目标和学习计划。
由于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珍惜和管理好自己的可支配时间,掌握大学生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当临近毕业时,面对招聘单位却因为缺乏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而不易就业,既使侥幸就业也很难适应企业时间管理对员工的约束,而被解聘。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在校期间若掌握了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地支配课外时间,就会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在校时间尽可能多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才能增加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时间管理应符合企业时间管理的要求,从入学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1.正确树立人生价值观,主动设计人生规划,积极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业,并将规划分解到每个学年。先以自己的专业、志向、兴趣作为人生规划的方向和动力,再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明确定位职业方向。
2.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大学三年的学习规划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分解到每个学年。再在本学年的学习目标里找出一个核心目标,依照目标排列重要程度,设定详细的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目标制定要量化,要有挑战性,由大到小,由高到低;时间分配要合理,长短结合,由远到近,要有完成目标的时限。
3.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一是记录自己的时间,找到浪费时间的原因,减少无效的非学习时间。二是事件分类法。把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确定优先顺序,先做在校期间的临考复习、按期完成作业等“重要且紧急”的事,再做大学里应掌握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不做上网、聊天、玩游戏、阅读无聊小说等“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三是“二八定律”法。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出最重要的20%的事情,将主要时间花在最重要的20%的事情上,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大学生时间管理范文4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1.5 R 39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356-03
【关键词】 时间;组织和管理;焦虑;学生
黄希庭等[1]认为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个体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的稳定特征,是一种人格特质,并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 )[2]。对于时间管理, Britton等[3-5]作了开创性的研究。焦虑作为一种复合性负性情绪,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16]。有研究指出,时间管理本身并不能降低负性情绪,但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和缓冲作用[7]。国内外对时间管理倾向主要集中在与学业成绩[8-10]、自我价值感[10]、A型人格[11]、成就动机[10,12-13]等的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时间管理、焦虑及其关系,进而验证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能否缓解或调节大学生在时间运用上所产生的焦虑。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4所高校随机抽取300名学生进行研究。共发放3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91份,其中男生150名,女生141名;大一74人,大二69人,大三89人,大四59人;文科生132人,理科生159人;城市学生110人,农村学生181人;学生干部95人,非学生干部196人。
1.2 方法
1.2.1 工具 (1)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2]。该量表共44个项目,分为时间价值感分量表、时间监控观分量表和时间效能感分量表。时间价值感分量表分为社会取向和自我取向2个子维度,共10个题项;时间监控观分量表分为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5个因子,共24个题项;时间效能感分量表分为时间管理行为效能和时间管理效能2个子维度,共10个题项。该量表按5点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表明时间管理倾向水平也越高。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简称 SAS)[14]。该量表由Zung编制,包含20个自评项目,按4级评分,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SAS的评定时间跨度为最近1周,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SAS的效度较高,它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分数相关为0.365,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41。
1.2.2 施测过程 调查时间为2008年3-4月,调查方式是主试将抽取的大学生集中进行团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并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全部问题。
1.2.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焦虑的得分状况 见表1。
291名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3个分量表和焦虑上的得分分别为时间价值感(30.87±5.71)、时间监控观(80.57±13.17)、时间效能感(31.37±6.11)、ATMD(142.81±22.38)、焦虑(50.55±7.65)。
对291名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列,由高到低取总人数的27%作为高时间管理倾向组,由低到高取总人数的27%作为低时间管理倾向组。结果表明,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焦虑得分(48.35±7.19)显著低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53.2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0,P<0.01)。
2.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的相关分析 表2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中的3个维度与焦虑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在时间管理倾向上得分越高的被试在焦虑上的得分就越低。
2.3 时间管理倾向各因素与焦虑的回归分析 以焦虑为因变量,以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监控观维度进入回归方程,时间监控观对焦虑的解释量为7.7%,回归系数为-0.277。
3 讨论
时间管理倾向的3个维度是从时间管理的整个过程来区分的,是一种过程性的特征结构。时间价值感是指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的稳定的态度和观念,包括时间对个体人生和社会发展意义的稳定态度和观念,通常是充满情感,对个体运用时间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时间价值观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心和预期,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分别是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2]。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焦虑得分在性别、城乡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与国内部分研究结果[7,15]一致,但与国外[21]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不同专业大学生对于时间的功能、价值的态度和观念受到现代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社会现实的影响,导致不同专业学生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在是否学生干部和年级维度上差异显著,与国内有关研究[17]不一致,可能与大学生的身心在大学这一时期是受到外界影响的重要阶段,不同的年级造成焦虑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学生干部相对于非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而言,获得工作的机会更多,这样处理工作和学习关系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多,从而在时间的管理上比非学生干部要好。
焦虑量表得分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大二和大四的学生。大一学生可能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大三学生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考研或就业),与冯建新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焦虑量表得分在学生干部、性别、文理专业和城乡上差异不显著。这一结论与李虹等[6]的结果一致。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焦虑得分显著低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即越善于管理、利用时间的大学生,其焦虑程度就越低。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倾向与积极情绪(如满意、幸福等情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2,7,13,19-21],这在本研究的结果中得到支持。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作为价值观、自我监控和自我效能在个体运用时间上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学生的焦虑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时间价值感是个体时间管理的基础,时间效能感与自我效能感则是紧密联系的,是个体对自己运筹和利用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能力的估计,它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它更多地体现的是个体对自己整个时间管理过程的主观感受,对焦虑有直接的影响,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
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对焦虑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许多研究文献指出,时间管理本身只是起到一种调节变量的作用,其本身并不能导致负性情绪的降低[7,15,17]。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本研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未能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焦虑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这可能由于其间还存在中介变量的缘故。本研究还发现,时间监控观进入回归方程,其对焦虑的解释量为7.7%,回归系数为-0.277。也就是说,大学生时间监控观对焦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对于焦虑都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时间管理维度的划分是从管理过程的角度进行的,其中的时间监控观是个体运用时间和统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是通过一系列外显的活动来体现的,如果时间监控观不高,就可能导致焦虑的产生。因此在本研究中,时间监控观成为焦虑的最好预测指标。换而言之,大学生的不佳时间监控观有可能会给其带来较大的焦虑。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能够抓紧时间,学好专业,争取优秀,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人才竞争中取胜,毕业后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些导致了大学生学习安排较多,加之缺乏科学的时间安排,往往顾此失彼,感觉时间匆匆忙忙,情绪紧张而产生焦虑的负性情绪[7]。时间管理的本身并不能导致压力的降低,但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有一定调节功能的人格特征,对焦虑有一定缓解和减弱作用。而时间管理的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培训和建议,提高他们运用时间的自信心,有助于缓解压力,从而降低焦虑产生的可能性。
4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2]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 BRITTON BK, GLYNN SM. Mental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 A cognitive model of time management for intellectual productivity.//GLOVER JA, RONNING RR, REYNOLDSED CR.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9:429-440.
[4] BRITTON BK, TESSER A. Effects of time-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ades. J Edu Psychol, 1991,83(3):405-410.
[5] MACAN TH, HAHANI C, DIPBOYE RL, et al. College students' time management: correlation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tress. J Edu Psychol, 1990,82(4):760-768.
[6] 李虹,王善慧.大学生的焦虑状况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48-149.
[7] 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25(4):360.
[8] 阮昆良,邓凌.学业成绩高、低分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点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1):35-38.
[9] 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10]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等.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心理科学,2001,24(6):649-653.
[11]狄敏,黄希庭,张永红.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A型人格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54-155.
[12]钟慧.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747-749.
[13]任泽港,柳春香,何克,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焦虑的关系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5-129.
[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15]陈本友,张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焦虑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307-308.
[16]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0):659-661.
[17]何伟强, 胡建梅.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4(1):105-108.
[18]冯建新,戴雅玲.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8(3):99-102.
[19]李伟,陶沙.大学生的压力感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2):108-110.
[20]BRITTON BK, TESSER A. Effects of time-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ades. J Educ Psychol, 1991, 83(3): 405-410.
大学生时间管理范文5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和谐;医学院校大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具有动力的人格特征,是个体在对待时间功能和价值上、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时间管理倾向的三维模型认为时间管理倾向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自我和谐是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一致性。它由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三个维度构成。自我和谐是一种自我体验,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重庆市普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由于医学院校学科本身的独特性,本研究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医学院校1-3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其中男生66人,女生142人,未填2人;一年级69人,二年级86人,三年级55人。
工具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由黄希庭等人编制。该量表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三个分量表构成,共44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自我和谐量表,由王登峰编制,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以下简称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三个分量表,共35个题目,采用5级评分(1~5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的得分越高,自我灵活性得分越低,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高。
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在主试统一指导下一次完成所有问题。采用SPSS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总体状况。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得分与来自502名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性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常模,而在自我灵活性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常模,说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较高。
2.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状况的分析。经调查分析得出,不同性别医学院校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上均无显著差异,并且是否独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恋爱以及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状况均无显著影响。
3.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相关情况列于表2。
表2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均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无论是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还是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均与自我刻板性无显著相关关系。
三、讨论
1.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的分析。本研究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医学院校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医学院校要求学生有更加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学生会比其他院校的大学生更加刻苦学习钻研,因此,其获得的成功经验也越多,当其面对应激事件体验造成内心冲突时,往往能依据经验及时、正确地重新评价自我,调整不合理的预期,来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因此自我与经验不和谐程度低。也因为医学院校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对症下药,因此,其自我灵活性相比较而言更高,自我刻板性更低。
2.关于不同类别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状况差异的讨论。有关资料指出,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上,不同性别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而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自我更和谐,本研究与此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选取的被试对象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关系的分析。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通过一系列外显活动来体现;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以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本研究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越低、自我灵活性越高,其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能力越强,时间效能感越强。这与有关文献的结论相一致。一定数量的成功经验是造成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由于有了成功经验,个体利用时间的观念越强,运筹时间的能力越强,对时间管理就更有信心,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也就越准确。因此,自我和谐程度是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在一些维度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越善于管理时间。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毕重增,夏崇德.国家青年排球队员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1296-1299.
[2] Galatzer,Beth-Halachmi N.Intellectual function of girls with preco cious puberty[J].Pediatrics,1984,74(2):246-249.
[3] 陈永进,陈和平,魏昌武.重庆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368-369.
[4]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5] 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19-22.
大学生时间管理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时间管理 大学生
一、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管理 (time management)是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交叉的热门研究领域,Lakein(1973)第一次提出时间管理概念,认为时间管理是对时间进行规划、控制、有效运用的管理过程[1]。1989年国外学者Brittion和Macan等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时间管理与个体特征、任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并明确了时间管理对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重大影响[2]。
(一)国外时间管理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概念内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时间管理一直是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对象覆盖广泛,包括领导者、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的研究,研究方法涉及历史学、现象学、调查研究以及干预的方式(Ossai, RU,2011)[3]。国外研究(Van Eerde, W,2014)表明:时间管理与自我观念、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呈显著负相关,通过提高时间管理可降低个体消极情绪。
(二)国内时间管理研究。目前为止,研究主要集中于时间管理倾向领域研究,国内诸多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时间管理倾向进行研究,尤其黄希庭、张志红等将时间管理倾向研究本土化,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它反映了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4]。这些研究体现出时间管理倾向具有共同性以及领域与群体特殊性。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时间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新媒体时期,具有开放、虚拟、多元、隐蔽、即时、互动、容量无限等特点的自媒体已经迅速成为大学生互动交流的主渠道,它在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则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其时间管理与个性化发展。当前从个体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研究向广度与深度发展,但是国内从家庭教养方式、群际比较的集体视角研究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与作用因素以及调节对策的研究,目前尚付之阙如,而在当前新媒体形势下,家庭教养方式所导致的群际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时间管理教育面临诸多的新形势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多媒体形势下时间的异化导致自我监控、家庭与学校监管力量的弱化。在当前网络化情境下,大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获取学习、娱乐的各种资源,这样就使得学习倦怠的大学生群体在虚拟的世界里过分投入,自我时间监控力量被削弱,单独的家庭与学校教育管理干预很难实施。
(二)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拖延与逃避的应对方式的滥用。由于就业难日益凸显,持有“毕业即失业”的不良心理的大学生群体,滥用拖延与逃避应对方式来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导致学习倦怠或者心理障碍,而大学生拖延行为习惯最初多数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
(三)多元文化冲突下的当代大学生目标漂移与时间价值感迷失。新形势下,西方文化、日、韩、泰等东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目标价值极端分化。处于不同价值观的群体,时间分配、目标管理成为他们成长中亟待解决的困惑。而父母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与投入不足,家校联动教育实施困难。目前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的相应指导仍是投入不足,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而缺乏系统性的深入开展,就更谈不上与家庭联合,共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因而有些大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导致学习、生活混乱。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家庭教养方式潜移默化的作用,导致大学生群体认同与定位比较的差异,使得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个人的全面健康成长。因而厘清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的影响机制,提升其时间管理信念,加强学校教育补偿机制,强化其时间管理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家庭教养方式与时间管理关系探析
父母是孩子社会化最早的引路人,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社会化的进程,父母教养方式更是直接影响孩子的自信、自我时间管理、人际和谐、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父母教养方式一般而言是指父母的教育理论、态度以及方法对孩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当前倍受教育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重视。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考察、论释了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作用。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的基础上,国内研究追随国外研究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心理学家赞同父母与孩子相互影响的模式,把社会化看成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许多文化与亚文化中,都发现了权威型、民主型教养方式与良好心理之间的关系,但结果也受到家庭所处的社会阶层、文化环境、种族背景、追求目标以及选择的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相关。
四、自媒体情境下家校联动提升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路径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当代工业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对人的控制可以通过手机等自媒体工具,无孔不入地侵入人们的闲暇时间,最终导致媒体无形中操控了我们的时间。在自媒体情境下,通过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的影响机制,对大学生时间管理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与切实可操作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升整体竞争力。可以通过如下路径提升大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一)父母应着重无条件积极关注、引导孩子建构积极的自我时间管理价值概念与体系。埃里克森及其他研究者指出,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教养方式的两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接纳/反应性,父母的要求/控制性……关爱而反应敏锐的教养方式和一些良好的发展结果存在稳定联系,如安全型情感依恋、亲社会行为以及个人时间自主管理能力[5]。
(二)家校合理联动,促使学生积极顺应当前的自媒体环境。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规划,天性与教养综合发展具有独特性、可塑性、主动性与被动性、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等特征,电视、电脑、手机等自媒体工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时间管理价值观、同伴交往的方式与效果,通过家庭与学校协同互动,促使学生有能力通过选择适合自己遗传倾向的社会环境特征,主动为自身时间管理能力提高与个人发展负责。
(三)多渠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大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冲突交融的潮流中定位时间分配、目标管理及人生的价值意义所在。研究表明,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国家等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对孩子的教养鼓励独立,给予他们很多追求个人目标的自由,而亚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崇尚集体主义社会的文化则强调维持社会和谐以及追求个体所处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以及福利最大化的重要性。因而立足传统文化教育经典,适当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激发学生自我定位、自我时间管理的科学均衡发展。
(四)改革创新大学生传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了解学生家教背景内化价值观的基础上私人订制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一书中说过,认识你的时间是任何人只要想做就能做到的,这是通向贡献性和有效之路。最有效的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家庭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生态系统,因而可以通过改革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学生所内化的教养价值与学校个性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Lakein,A. How to get control of you time and life [M].New York:Nal Penguin Ine,1973.
[2] Bogdan Costea , Kostas Amiridis ,Norman Crump.The projection of time in management education[J].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History, 2014,Vol. 9, No. 2, 220C234
[3] Van Eerde, W,A review of the time management literature[J].GEDR AG & OR GANISATIE,2014,Vol.27,No.1:19-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