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岗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岗计划

特岗计划范文1

关键词:特岗计划;特岗教师;建议;思考

自2006年国家启动“特岗计划”起,对于扩充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资队伍力量乃至全面提高我国农村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岗计划”是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简称,是为了缓解中西部偏远地区教学力量落后,教师人员缺少而开展的教师短期流动政策。通过招聘大学生到我国的“两基”攻坚县及“国家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学校任教,帮助解决农村师资问题等,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所谓“特岗教师”是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的简称。

1 “特岗计划”政策亮点

“特岗计划”政策是建立在广泛调研、论证和纳谏的基础上的,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特岗计划”政策的亮点是采用公开招聘的形式。招聘过程始终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的阳光原则。尤其强调了定县、定校、定岗“三定”的形式,严把程序关,及时公布需求和上岗任教等环节信息,严格遵循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集中培训、资格认定、签订合同等一系列程序环节。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掌握各地中小学教师岗位需求情况,并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安排全省中小学教师自然减员补充。今后,各地中小学教师补充应必须要采取公开招聘的途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高校毕业生,含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基层项目的服务期满人员,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

2 农村“特岗教师”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办好农村教育也是难上加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是搞好农村教育的充分必要条件。实施“特岗计划”以来,特岗教师给我国落后的农村学校注入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不应沾沾自喜,还应冷静分析,继续稳步前进。分析“特岗计划”政策中不足之处可知,存在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招聘过于侧重学历

“特岗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师范院校及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的应往届毕业生,部分应届专科师范生。由此可见,“特岗计划”更青睐于高学历的应聘者,向研究生、本科生们热情的抛出橄榄枝,高学历的应聘者可以是非师范类出身,只需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即可具有应聘参加考试的资格。而对于专科毕业生和中师毕业生而言,即便专业素质过硬,由于学历不达标,很多“特岗”岗位只能望而却步不能报考。

2.2 “特岗政策”落实过于形式化

公共政策常常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尤其像教育政策这样一个本身没有经济造血功能的领域,更容易受到其他政策因素的影响和冲击。从制定政策到实现预期目标,需要经过复杂的政策执行过程。“特岗计划”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示出端倪,许多地方政府配套政策落实还不到位,过于形式主义。由于农村办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师稀缺,人数上更是捉襟见肘,很多的特岗教师都是“身兼数职”,同时不得不兼任多个岗位,所教的课程也是种类较多。而有些农村学校人事安排相对随意,对一些老龄化、民办转正的教师在工作安排上相对困难。而学校领导对于新来的“特岗教师”工作相对好安排,有相当一部分特岗教师专业不对口,也就是说所教的课程与所学专业大相径庭,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非常普遍。以笔者所在的学校孙老师为例,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信息技术专业,到小学任教时因学校急缺数学老师,她就担任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另外一名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男老师,由于小学男教师偏少,学校安排其担任小学1~6年级的体育教学任务。此外,拖欠工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岗教师”大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生活拮据。对于没有经济基础的他们而言希望工作后能尽快领到薪水以补贴家用。但是 “特岗教师”的经费的筹集主要是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的,这意味着,“特岗教师”们领取到工资要通过所在县教育局上报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再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上报中央,再层层审批,可见过程之繁琐。因此,“特岗教师”从入职起至领到第一个月工资至少要半年时间之久。

2.3 期满之后就业政策模糊

大部分“特岗教师”对于服务期满后的去留问题有所担忧,顾虑政策变化,担心不能留任或只想将这三年作为过度,另有打算。由此导致有的“特岗教师”思想动摇,随时寻找着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的思想使他们不能安心做好教学工作,影响教学质量。甚至有一小部分“特岗教师”由于某种原因思想不稳定,总是忙于参加各类选拔考试,想方设法另谋出路,甚至中途弃岗而去。

3 完善“特岗计划”政策执行的建议与思考

“特岗计划”政策是暂时的缓解机制,只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漫长而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特岗计划”政策执行过程中所面临问题及改善和解决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是无法逃避的,必须彻底解决的。当然,这就需要全社会和有关部门鼎力合作,精神团结,共同解决。

3.1 加大经费投入

凡事都离不开资金。项目的资金就像人的血脉一样,是无论如何不能或缺的。虽然特岗计划是由国家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但毕竟经费有限,支持力度有限。自“特岗计划”政策的实施以来,各地的“特岗教师”队伍日趋庞大,远非国家资金可以维系的,这就给各县财政经济带来一定的负担。办教育不是投资,短期内也看不到回报。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笔者呼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注意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和尖锐性,希望社会多多关注,并多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也可以考虑加大宣传力度,在互联网上设立“特岗教师”基金会,通过社会的力量来进行帮扶。

3.2 夯实基础架构,提高整体质量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学生的素质。在“特岗计划”选拔上,也应该注意严把质量关,要特别杜绝“教非所学”,也就是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要严把“特岗教师”的专业关,原则上所学专业与教授专业必须一致或大方向一致。对文科生教理科课或理科生教文科课的“文理颠倒”的现象应马上给予调整。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夯实基础构架,才能真正发挥“特岗教师”的专业水平,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3.3 改善福利待遇,搞好后勤保障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促使其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良好的职业认同对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内驱力,是做好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绩效,同时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础。但在笔者看来,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保障尤为重要。工资福利待遇就是后勤保障,它直接影响着“特岗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决定“特岗计划”的成败。必须将保障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绝对不能出现拖欠“特岗教师”工资的问题。此外,对“特岗教师”的医疗、生育、社会保险、住房、津贴以及配偶问题,都应制定计划,逐一落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也可以设立扶贫基金,并发放特殊津贴和交通补助费等。并应建立带薪休假制度,每年允许有一定天数的探亲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尽量报销探亲期间所花费的差旅费,以减轻教师们的经济负担。

3.4 海纳百川聘人才,创新机制求发展

新手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段为入职后1~3年,其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形成教育教学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入职后5年才能进入成熟期。因为“特岗计划”具有阶段性,人员采用流动式,所以教师在聘期内的编制问题成了“特岗教师”最关注的问题。基于部分年限期满有意留校教书的这部分群体,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特岗教师”入职时对其转正标准和转正时间做出明确说明,使之能充分掌握转正的相关条例与政策,增强继续扎根农村任教的信心。对于教学期满,拟二次择业的“特岗教师”,在他们任期结束后应负责处理其“退役”的有关条例,搞好他们的调度、转移工作,处理好他们的人事关系。

4 结语

特岗计划范文2

 

11月17日,参加“国培计划”特岗教师跟岗实践研修项目培训。让我感受到一次的饕餮盛宴。听了来自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于钢老师的基于优势的小学英语教学的讲座给我带来了深深地震撼的同时,还有更深刻的反思。而这次讲座给我的启迪如下:

1.何为一节好课的四有:有趣、有得、有思、有德。

2.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优势对于个体的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应挖掘学生的优势,激励、引导学生学习、学困生的失败原因之一是自己的优势没有被挖掘起来。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日后教学中应多关注和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在学生有所提高和进步时多用激励性、有效性的评价语言。而对于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评价及时有效更重要的是自然且有情境,并不是要每一个孩子回答后都给予评价,而是让每个评价有意义。

3.课堂教学的结构:

学前的趣味性、精美性和精准性。学中的文化性、层次性和全员性。学后的目标性、反馈下和开放性。

4.一位老师,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自身的素养尤为重要,老师个人的魅力和实力往往在很多细节当中一一展现。通过讲座明确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不是唠叨直白的给予而是做给他看。老师在课堂中示范到位,充分做到让孩子第一从感官感知知识,并提供合作自主平台让孩子有效运用输出英语。这种输出基于在课堂中老师们都运用设计简单、可反复操作、有意的、合作自主的教学活动,始终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当中。一节课填鸭式英语课是一节课,一节设计活动放手让孩子做也是一节英语课。但二者的效果截然不同!

而于钢老师在课程设计案例讲解时,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课程的每一环节都应是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亦或突破教学难点。让我明白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清晰它设计目的并且要有层次感。这也要求老师在备课时清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哪些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新知。以哪样的形式让孩子输出。也让我想到自己的每节英语课的课堂活动,今后要在课堂活动设计上下功夫,让其更有效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而在上午的拓展训练让老师们快速破冰,在游戏中互相了解认识,而简单的游戏也同样让我了解到很多事全情投入、认真对待后很幸福。这种充电式的培训让我的得到的不仅仅是来自教学上面的震撼,更多的是对比自己后深深的反思,给自己接下来做事情提供了新动力。谢谢这样一次培训,我会好好努力,争取尽快把吸收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系统整合,并适时更新自己的系统,完善自己的英语课堂。 

特岗计划范文3

一、坚持了政策的系统性与动力性

从政策之间的外部关联性看,“特岗计划”是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具体体现。作为一项专项转移支付的财政手段,中央财政为破解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师资数量不足及结构性缺编的难题,专门设立了直接针对特岗教师统一工资的补偿性资金,旨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它既与十几年来中央政府教育专项项目所坚持的“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集中解决义务教育急迫问题”的公共投资方向保持一致,又是中央对地方教育专项资金不断调整结构、寻求政策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尝试与努力。在农村教育硬件改造基本完成、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通过“特岗计划”着力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农村教育质量问题,对于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政策内部构成看,“特岗计划”不仅强调中央政府的财政杠杆撬动,还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体现;既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实施省级“特岗计划”,还坚持在“事权不变”的原则下保障地方在义务教育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师发展政策,“特岗计划”涉及就职条件、招募计划制订、信息、招聘考试、人事管理、培训上岗、待遇津贴以及其他相关政策规定的协调与落实等。由此可见,该政策的系统性与动力性不仅体现在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与权责的协调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该政策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制度、人事改革政策、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以及党团青年政策、社会就业政策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之上。

二、发挥了政策的多重社会经济效益

“特岗计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国贫县”)教师岗位的薪酬,在全国范围内为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该政策旨在使这些地区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同时又促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锻炼成长。事实证明,“特岗计划”的成功实施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素质不达标、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特岗教师普遍年轻、学历高、理念新、学习能力强、干劲足、身体健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大大增强了农村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特岗计划”还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政治效益。其社会政治效益包括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动了地方政府在补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等诸方面的积极性。而且,它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第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在生产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特岗计划”作为对农村学校人力资源的一次大投资,必然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增值。第二,从教育系统结构看,义务教育是一项优值品、外溢性物品投资,它的质量提升将惠及其他阶段教育的开展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义务教育中的师资队伍也同样具有优值特征和外溢性强等特征,他们对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农村社会全方位建设的贡献影响深远。调查发现,特岗教师能较好地满足农村学校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需求,提高农村学校硬件的使用率。第三,在山西、河南等地,自从一些学校有了特岗教师,一些本已转学到私立学校的学生开始回流到公办学校。学生的回流,明显减少了教育移民所产生的支出。

三、保证了政策的兼容性与可持续性

作为问题矫正类型的政策工具,“特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有其特定的障碍与壁垒,主要表现在两大难题上,即教师编制问题与地方吸纳能力问题。教师编制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编可进,这是由于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师资问题;一种是有编难进,这与地方财政的吸纳能力紧密相关。“特岗计划”依照“教育先行”的发展理念,可以为地方财政改善当地农村师资力量垫资预付,为缓解在编制框架内改善农村师资质量所形成的地方财政压力提供了三年的缓冲时间。因此,该政策在确保其动力特征之外,已经充分考虑到该政策在实施中与地方财政现状、人事政策的兼容与协调,确保此项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特岗计划”立足从根源上改善农村教育生态,确保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该项计划的一系列政策行为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及时反馈调整建立良序的农村师资队伍补充机制。这既反映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四个强调”:即强调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强调教育编制的严格核算,强调人事部门的有力监管,强调财政部门的分渠道透明发放;有些省份还建立严格的程序,要求县政府在上报特岗教师招募计划时需要四个部门共同审核的签章,明确各个相关部门所负有的法律责任。还反映在政策行为的微观细节上的各种人性化设计,如为提高农村教师特设岗位吸引力,其报名和考试实行完全免费,或在特岗教师日常管理中多方跟进各种人性化的安排与关怀,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人等。

四、强化了政策的创新性与机制重建

为了适应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环境中的特殊性,“特岗计划”政策必须摆脱原来强调严格的层级分工以及编制监控等功能的系统取向,而要强调教育创新中的关联性策略和机制灵活重建策略。这种从现阶段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去理解与处理中西部农村教育问题的新方式,就体现为该政策的创新性与创造性。

从其特定的功能变化上,“特岗计划”的政策创新与机制重建可以归结为“两个适应”与“一个实验”。“两个适应”既包括对中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购买能力相对低下的财经状况的适应,也包括对制约中西部农村师资结构性改善的瓶颈式难题――即对现行编制缺乏问题的适应。前者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代偿机制。虽然由中央财政直接购买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岗位,但是设定了明确的三年界限,三年之后留任的特岗教师就转入正式编制,纳入到地方财政支出之中,这样就不会与现行财政体制产生冲突,不会给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带来影响。后者表现为一种预先使用三年后编制额度的预编机制,在不合格的教师出不去、没有空余职位编制的现状下,通过中央财政专项基金的支持,创造了一个“先进后出”的新机制,推算三年后的编制腾出名额,提前三年引进优秀师资,实现师资的更新与优化,为农村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一个实验”则是指借中央财政为农村教育购买教师岗位的机会,适时进行教师补充机制的改革与实验。它改变了在教师补充工作中的组织角色、常规、程序以及各种关系。“特岗计划”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资格审查与考试、公开招聘教师,大大提升了教师入口的把关层级,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对地方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已经促使地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招聘工作模式发生了渐进式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整个教师补充体系的重新设计,是一次有指导的变革。

格拉斯(Grace,G.)认为,一项政策的形成依据最终取决于它的“内部矛盾,以及政策制定对社会与经济关系的形成与限制的影响”。[1]因此,“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及其改进,既与其特有的功能品质相关,也与当前特定的政策背景相关。基于以上对“特岗计划”基本特征的分析,再结合该政策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状况下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特岗计划”政策未来几年内的可能走向做出预测。

1.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差距依然巨大。虽然最近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出城乡收入比为2.77:1,是自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回落到“3”以内,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指标,对于多数中西部农村地区,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坚挺,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还亟须进一步的改善。在未来数年之内,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然会在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上发挥重大作用。而要真正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师资质量的问题,除了正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之外,还亟须探索一些创新的可持续的补充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机制。

2.国家政策背景分析

目前,“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依然是国家社会事业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政策话语。努力缩小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一个较长时段内的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2011年8月28日,总理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完善‘特岗计划’”。温总理的指示和相关政策精神为扩大实施“特岗计划”提供了政策依据,更为进一步改进与实施“特岗计划”指明了方向。

3.农村教育需求分析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1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县镇以下的农村初中学校还有28 707所,班级348 091个;农村小学210 894所,教学点65 447个,班级1 667 992个。虽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过撤并调整,总量有所缩小,但有些暂未撤并或无法撤并的学校对高质量师资队伍的需求依然强大。全国初中学校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总量还有47 566人,小学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总量还有1 219 716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农村中小学,可见农村师资队伍结构性改善还任重道远。如果参照中西部地区(不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543.5万人的数据,依照每年总量2%―3%的自然减员比率估算,每年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补充的教师数量为11万―16万人。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未得到缓减。

4.行业工资比较分析

参照《2010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地方事业单位平均工资为32 450元,城镇单位平均工资为32 244元,教育行业平均工资为34 543元,一些西部省份如青海、宁夏等都超出或接近于这一平均值,远高于特岗教师现有的工资数20 540元。因此,如果要提高特岗教师职位的吸引力,增强更多优秀大学生应聘特岗教师的就业意愿,就应该考虑特岗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与所在工作区域的艰苦程度,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水平,甚至应该略超当地教师平均工资数。

5.政策实施状况分析

“特岗计划”的政策实践需要关注到两个方面:一是该政策得到各级各层面参与实践的主体的普遍认同,二是政策的实践状况必然会与政策的文本规定保持一定的张力。各地对该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会必不可少地打上当地、当时以及执行者思维模式的烙印。然而,毕竟“特岗计划”的政策优势在于提升教师补充工作的监控层级,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人才聚集与挑选工作,保证招考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有力规避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在开展教师补充工作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种人为干扰,既确保新进教师的整体质量,也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

综上所述,未来“特岗计划”政策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实施,甚至包括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所以,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待遇,在充分尊重地方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农村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并将它与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教师政策,甚至包括总体性的各种教师政策整合起来,有利于在统整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制度重建。

参考文献:

特岗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公屋 规划 景观设计 香港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公共住宅是各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所提出的一项解决政策。虽说香港是一个经济繁华的大都市,繁荣背后,却存在着一半的人口无家可归或是居住在条件极差而拥挤的“笼屋”内。1953年香港石硖尾寮屋区的一场火灾开启了香港公屋的建设历程。经历60年的建设历程,香港公屋的建设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下层人民的住房困难,并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物质精神生活都大大丰富的生活环境。

1.公屋建设历程

1. 建设初期

香港公屋的建设初期为1950年代至1972年间,在这之间香港政府出于应对火灾的状况而开启公屋最早形式的建设。1953年的火灾使得五万多居民失去自己的居所,香港政府于第二年在原场地建设了8幢6层或7层高的混凝土大楼为失去居所的人们提供住宅,居民只需要每月付给14元的租金便可一直住在成为“徙置大厦”的公屋里。此后,香港政府成立了半独立的屋宇建设委员会,推出了“廉租屋计划”,兴建了北角邨、华富邨等最早的10个廉租住屋社区,提供较徙置大厦质量更佳的居住空间。

1.2. 十年建屋大计

1973年屋宇建设委员会改组为香港房屋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接管一切关于香港公共房屋的建设事宜,统称为公共屋村。同年,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计划”,旨在1973年至1982年间为180万香港住房困难民众提供带有独立设施的公共住房。这10年间,房屋委员会还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帮助居民有机会拥有自己私人的房屋,邀请私人机构参与建屋,至1981年居住在公屋里的人口已达200万。

1.3. 建设成熟期

此后,香港公屋的建设可以说进入了成熟的阶段,由只重视房屋数量的建设与供给开始转为更关注组屋社区整体质量的改善和提升。1987年开始推行“长远组屋计划”,旨在重建及清拆早期建设的“徙置大厦”,增加和更新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入2000年以后,政府不断尝试采用创新的建造技术因地制宜的建设公屋,在规划设计阶段采用微气候研究手法、排碳量估算法等方式帮助新组屋在设计阶段进行建造、营运、保养的耗能评估,让公屋的规划设计与建造更环保生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公屋的规划设计理念与布局

2.1 因地制宜,灵活布局

香港是一座面海靠山的城市,境内平原很少,主要为山岭丘陵地形,起伏不断的地形和蜿蜒的海岸使得香港拥有美丽的天际线与风景,但这样的地形地貌也增加了土地开发的难度,并且可开发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善用土地资源和严格开发土地是香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

早期的徙置采用线性排列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由于楼间距过小,造成户内通风采光效果不好,住户的日常生活也会互相影响,由于单调统一的建筑平面与布局,户外空间亦严重缺乏或缺乏变化。经过积累了一定建设经验后的房屋署开始采用变化的布局方式。60年代的公屋采用丁字型的建筑布局,两个丁字形建筑相互围合形成一个包围感较强的内部小院,并且可以根据场地及周围的景观条件调整建筑平面的布局角度,能更大程度的保证每户的采光通风与景观视角。70年代后,为了应对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更合理高效的利用场地,建筑的平面类型增加了双塔式大楼和Y型大厦,公屋小区的整体布局以组团为单位,成组成团的布置,在小组团内形成安静的私密的围合活动场地,在各组团的中央布置商场、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90年代开始,由于重建的公屋小区和旧有的徙置大厦并存与一个小区内,有的小区就呈现出混合布局的形式。2000年以后,政府采取微气候研究的方法来指导组屋的建筑规划设计,以求为居民创造更加的微气候环境,减少光、电的能耗,这个时期内公屋的布局可以称为基于微气候研究的布局。(图1)

图1. 香港公屋布局模式

引自《紧凑城市观念下香港公屋的建筑形态和规划结构研究》

2.2. 功能设计,经济实用

场地资源的有限与投入资金的限制使公屋的建设是不能以奢华炫目的体验为设计目标的,在社区里满足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需求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来看,除去室内的私人活动领域,公共领域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同样的一块土地面积上,建筑要采用高层高密度的建设手法,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容纳居住人口,另一方面能为住户尽可能多的留出营造舒适室外公共领域空间。从公共配套设施的角度来看,房屋委员会在建设公屋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不断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一个公屋社区内利用入口沿街一侧或在组团内围合成一个向心的空间作为底层商铺。另外还有社区图书馆,居民只要持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进入社区图书馆学习借阅书籍,十分方便。交通服务设施是居民生活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早期的新市镇虽然交通设施落后,公屋难以聚集人气,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即使远如屯门、元朗等远郊区的社区也拥有连接市中心十分便利的地铁公交系统。

景观设计的特征

在户外空间的塑造上,公屋的建设保障了每一位公民平等享受权利,香港律法《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定公屋和综合住宅休憩用地供应最低标准为1㎡/人。公屋内的景观没有高昂的造价,没有绚丽宏大的水光石色景观,设计师用最平常也是最亲切的材料为居民塑造了舒适美好的社区景观。

3.1. 人性尺度的设计

香港公屋是实行人车分流设计的,公屋内买车的人不多,在公屋社区内通常会建设一个多层的立体停车场提供停车空间,进入组团内部就完全为步行空间。首先在步行道的设计上会根据所承担的交通功能在道路的宽度上会进行不同的设计,入口与组团商业中心地区的道路为了容纳较大的人流量和更快的疏导人流会采用5m~8m宽的设计并与广场结合,形成这些地区通行和停留休憩双重功能的地带。通过入口空间后,连接入口空间与各个住宅楼之间的道路则大多采用1.5m~1.2m宽的步行小道的形式。香港处于亚热带地区,夏季长,气候湿热多雨,在步行道上会应用长廊来为居民遮阳遮雨。在建筑与步行道之间通常会设置各种类型和尺度的空间,有设施丰富,开敞的儿童游乐园、成年人康体设施空间,还有利用爬藤植物和花架形成静谧精致的休憩小空间。这样面积的小空间可以随着场地不同的空间形态而进行布局,非常受到居民的喜爱。

3.2. 精致的植物配置

植物材料的出色运用是公屋景观设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社区内都采用价格较低廉,对场地也适应性很好的南方常用树种。在设计上,面对不同的空间植物配置上会有不同的配置方式。例如入口广场上,大王椰、小叶榄仁这样高大,树姿挺拔的树种结合方形树池形成入口广场上的树阵空间,形成一个简洁而开朗的空间氛围。许多公屋社区是建设在山坡地形上的,坡度太陡的地方不适宜作为居民的活动场地,通常是做成绿荫草坡的形式,草坡边缘会采用修剪绿篱或一些草本植物形成变化丰富的边缘线,宛如这一片芳草是由坡的上方缓缓流下一般;草一般草坡中央则轻松的点植几株高大乔木,草坡中央的舒朗乔木与边缘郁密的草本景观形成视觉上张弛有度的对比,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图2)。许多散步小径的植物配置也是别出心裁。在小径的两侧,会采用中高低复层式的植物搭配,底层采用紫鸭趾草、银边草、白蝴蝶或者如肾蕨、鸟巢蕨这样的蕨类形成色彩多变化与艳丽的底层配置,中下层的灌木层一般采用修剪福建茶、黄素馨、黄金榕;小乔木层多采用鸡蛋花这样的树形特别,花香浓郁的树种,或者是花叶垂榕、圆柏等。一些靠近建筑的小径这样搭配植物后,会使蜿蜒的小径显得更加幽静。

图2. 坡地地形的植物景观设计

作者自摄

3.3. 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

在面域不算阔足的空间内要想能让居民的户外体验更加丰富,设计在空间层次上增加了一些变化,使本来较小的空间通过“隔”的手法,看起来比实际的更大,可观可行可游的地方更丰富。在社区内,连接各主要出入口的有一套直线链接的交通连廊系统,在园中,绿地与园路的关系则是,利用蜿蜒交错的散步小径将绿地划分为大小不一,不规则流线式变化的一块块绿地,相对靠边缘的绿地种植密郁的植物,这样一圈围合起来,在中央则减少植物材料的使用,形成一系列的小草坪景观,有时会在两者之间再设置一些绿地,这样的绿地只种植底层的地被或灌木,高度在人的视线以下,和上层大乔木形成一个绿色的框景,从住宅的入口处或活动场地的座椅上向中央空间望去,视线所穿过的空间形态就有了郁闭——半开放——开敞这样的变化,植物层层叠叠,视野内张弛有度,给人以美的享受。

3.4. 文化凝聚社区的力量

目前在香港的许多公屋小区都是在以前的徙置大厦的基础上清拆重建的,社区的布局及周边的生活设施配套都有了很大改变,人们虽然会逐渐适应新环境新格局新生活,但记忆里的生活场景,过去的风土人情是人们的生活再怎么日新月异也不会被抹去的,每当人们在闲暇放松之时能在场所当中勾起过去的一些记忆,对新搬入社区的人来说,也是一个让他们能了解过去的场地。在景观设计上,会针对过去的一些特别记忆点的场景进行结构上的保留和策划,例如牛头角上邨在该项目商场内每个柱位空格内,设置“文物展览廊”,向公屋居民展示了募集而来的多件具历史意义的物品,它们能清楚地勾画出1960 ~ 1970 年代具公屋特色的社区生活。房屋委员会在1998年就开始尝试在公屋社区内将流行的公共艺术与社区环境营造相结合,让更多很好的艺术文化创作走进底层。房屋委员会早期是进行壁画绘制,青衣长宏邨就曾在2003年是集结了公屋居民、房屋委员会聘请的设计师一起合力完成了一幅长达128米的巨幅壁画,以明艳的色彩展示了不同时期的公屋建设历史,为整个社区的居民树立起创建长久和谐社区,美好绿色的家园的信心。

结语

可以看到,香港公屋事业经历的数个阶段的努力与提升如今取得了还是令人较满意的成果,它以自身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公屋环境事业不断提升的方向与潜力,与时俱进的观念与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能够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将美好运用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当中,在条件即使苛陋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创造宜人的生活景观。我国的保障业正是起步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所纰漏与出错的地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的发展模式也可以成为国内其他地方的学习范例,帮助国内刚起步的保障业走向更科学更合理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特岗计划范文5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我的窗》;梁雷;钢琴音乐

作为一个在美国工作生活达20余年的中国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在粱雷的音乐创作中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议题。但对梁雷而言,这种文化融合并非简单的兼容并蓄,更不是炫耀式地引用任何民族性的旋律调式;相反,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从人为限制的文化认同中发挥自由想象的方式来孕育音乐的作曲家”。早年,他倾向于杂糅中西方文化中的创作技巧与美学理念,在音乐中追寻佛学式的“禅定”。2001年前后,梁雷超越了这一境界,转而拥抱更多样的可能性。同时,他的多元文化音乐理念也日渐成熟:音乐中文化上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其本人的音乐特征则越来越彰显――吸纳与重构各种文化元素,并提炼出独到的音乐风格。

钢琴组曲《我的窗》的创作历程折射出了这种跨文化音乐理念的嬗变与升华。该作品横跨粱雷十数年创作生涯,时间跨度之大,在其作品中首屈一指。开篇《天》原属于另一套组曲《园之八》,作于1996年;尾篇《伫听风声起》创作于6年后(2002年),恰逢梁雷的转型期。《伫听风声起》基于《天》的骨架。可视作其衍生。而《光波》和《焰戏》则迟至2007年才问世。此时,梁雷的新风格已基本成熟。随后,粱雷将这四首作品合成组曲《我的窗》。这套组曲犹如一道桥粱,让我们得以追溯梁雷十余年的创作心路历程。

一、第一阶段《天》(1996)

《天》在整套作品中篇幅最短,仅24小节,却兼有东西方的创作技法及美学思想。粱雷创作《天》时受佛家思想影响,在作品中追寻“禅定”。这一时期的音乐多有大量留白,空灵静谧。在审美情趣上,《天》更接近于古琴音乐的表现意境。古琴音色轻柔,力度变化空间较小,通过内倾式的、细微的变化体验艺术的真谛,与禅定思想一脉相承。《天》通篇的力度变化基本在ppp到mf之间,少数几个f以上力度的音,均需先按住相应琴弦再弹奏(音符上方有+号和mute标记),故而实际音量依然有限。与古琴音乐常用留白处理,如名曲《忆故人》中,几乎无一个音彼此相连一样,《天》从头到尾几乎保持单声部进行,并大量穿插休止符(见谱1),音断意连。

此外,《天》还借鉴了古琴的弹奏技法,即由不同指法与弦法产生同一音高上的多种音色作为旋律的重要构成部分。梁雷正是基于此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一音多声”技法。在《天》中,由于钢琴音色范围有限,梁雷更多是通过不同音域、时值以及触键方式来拓宽单个音符的音色频谱。《天》中单个音符的音域跨度可达4个八度(F1-f2),音长更是千变万化。而触键不仅包括常规的连奏、跳音等,更涵盖了许多20世纪的新触键法(见谱2)。如前述压弦奏法(1-1),或直接用指甲拨奏钢琴琴弦(1-5)。这两种发声方式极有可能就是在借鉴古琴的演奏技法。

梁雷要求演奏者从头到尾通用一个延音踏板,进一步缩小了钢琴与古琴在音色上的差距。由于作品整体力度要求偏弱,因此贯穿始终的一个踏板并不会产生过多“混响”的效果,只会延长并柔和钢琴的音色。但延音踏板的特性也使那些更有力量的音回荡时间远远长于较弱的音。比如第7小节的F,mf的力度使这个音能一直延续到第11小节甚至更久。因此在保持大体为单声部进行的基础上,这些延响更长的音形成了一个新的声部。这些音和之前的混响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天空中点点繁星闪烁的效果:这里那里无处不在,音与音之间的联系若有若无,每个音既是独立的个体,又相互结合形成有机整体。作品的总体情绪淡泊冲和,但依然保留了内在的张力。作曲家有意避免过于戏剧性的对比转折,将听众的注意力转向更加内倾式的、细致微妙的听觉体验:每个音的长短。强弱,高低和色彩。

这种充盈着东方古典式审美与演奏技法的音乐,却由西方近代的创作技法结构而成。梁雷在《天》中自由借鉴了发源于20世纪中叶的“整体序列主义”手法,全曲由6个基本音和6个基本节奏型的6次变化组合构成。6个基本音为#F、A、B、D、E、F;前5个音构成了东方调性中常见的五声音阶,而还原F产生的半音阶(E-F-#F)则带来更多西方当代无调性色彩和张力(具体排列请见表1)。

《天》中的6种基本节奏型在印刷版中很难看出端倪。在梁雷原初的设想中,演奏者需要根据具体音乐情境对这6种节奏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拉伸。但实际演出中该记谱法给不少演奏者带来很大的挑战,最后结果却仍难以实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因此梁雷改用更精确的记谱。原本的六种时值为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和带连线的全音符,最后一种在音值上相当于两个全音符(见谱3和表2)。

梁雷曾把《天》比作“东方浮云流水的书法的影子,与西方宏大立体的建筑空间的碰撞”。乍看上去,《天》中似断似连的音符和变幻莫测的节奏是随性写意的,只有深入的研习后才揭示出这背后隐藏的严密结构。而这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仅用了24小节。不得不令人赞叹。

对于演奏者而言,《天》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把握节奏的弹性与精准。印刷版的节奏固然繁琐,但严格遵照谱面推算数拍子未必是最佳选择。因为这只是梁雷心中“弹性节奏”的具现化。若要忠实还原作曲家的意图,恐怕要将原稿与印刷版进行细致的比对,并结合前后音乐语境来考虑。演奏者需不断自我询问:作曲家为何做出这些改写?例如,原稿中两个带连线的全音符(’F.1与e。)在印刷版中都持续了6拍(音符时值加上其后的休止符)。此外,这两个音都要求弹得轻而短(见谱1及3)。延音踏板会让音色绵长混响,而p以下的力度则确保它们的持续时间不会太过长久。,由此可推断梁雷希望这些音延响到自然消失。演奏者诠释时应当更关注传达这一效果而非呆板地数节拍。其它节奏型的诠释亦应遵循同样的逻辑,理清每一拍的来龙去脉后参考谱面的音符时长,在实际演奏中把握音乐的呼吸韵律。

另一个可能会困惑演奏者的问题是乐句。《天》的序列化手法似乎暗示全曲有6大乐句,然而乐谱上只有5条长连线。同时,所有的小节线与长连线都画成虚线,暗示音乐应一气呵成。这种乐句的交叉叠映很可能为营造出似断实连,蜿蜒曲折,绵延不绝的效果。因此,建议演奏者同时练习三种分句:基于创作技法的6旬,基于连线的5句,以及从头至尾一气呵成的一句。在最后演奏中。无论演奏者选择哪一种分句法,都需要同时考虑到其它两种,才能演绎出多层次的诠释,完美地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初衷。

如何在总体轻柔的氛围下演奏出细致的变化也是《天》的演奏难点之一,好在作曲家细致的记谱为演奏者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演奏者需严格遵照谱面上的触键指示,并谨记延音踏板只是改变音符时长。因此何处需连。何处需断,何处需跳应毫不含糊。同时,演奏者务必保持肌肉松弛,以避免由于紧张引发的重音。最后,演奏者要尽可能地减少肢体动作,营造视觉上的静谧感。

二、第二阶段《伫听风声起》(2002)

自2001年起,梁雷逐渐突破之前“禅定”的音乐状态,进一步拓宽他的音乐语汇:极弱到极强,极低到极高,极暗到极亮,等等。梁雷将这一转变的契机与缘由总结为通过“与过去相对立”来“完成所需的音乐之旅”。这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多层境界。同时笔者大胆推测,这也是现代西方音乐中的实验精神对粱雷创作理念的深刻影响:不被过去传统所拘束,不断刷新音乐的定义,拓展音乐的表现边际。

《伫听风声起》与《天》联系紧密,粱雷将后者中绝大多数的音都移植到前者中作为骨架音,但在音区和时值上做了调整,并在骨架音间加入大量的音块、震音以及其它装饰音型(见谱4)。作为一首过渡时期创作的“衍生”作品,《伫听风声起》保留了部分前作的特色如“一音多声”技法,且作品开篇风格仍接近《天》中的“禅定”音乐意境。此外,《伫听风声起》还保留了繁复的节奏,由此能推断出梁雷的“弹性节奏”依然是该曲的一个重要命题。但由于骨架音时值的调整,原本《天》中的序列主义特征已荡然无存,而新加入的震音、音块也让古琴音乐的影子微乎其微(见谱4)。

与《天》相比,《伫听风声起》包含更多对音色效果的探索。梁雷以乐绘景,在钢琴上再现他林中漫步时听到的诸多声响。引自《天》的骨干音间穿插了大量音块和经过性音型,这些音拆开来看似乎并非不可代替,合在一起也并不构成任何传统的旋律和声,更多是给作品增添音响色彩。如第15-16小节的震音犹如林间微风,音域又高,力道又轻,还加上延长记号漠糊节奏,恍若树丛的枝叶随风起舞婆娑而动(见谱5)。

《伫听风声起》还引入了戏剧性的力度对比转换。强与弱间的变换往往没有任何铺垫,且幅度极大。这种手法源自于喇嘛梵音诵经及日本尺八音乐,它不依靠传统的戏剧性陈述,而往往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将听众直接带入。梁雷将这种“内向型的宗教性体验”称为“单音棒喝”。这类音乐,其中一个单音便能“将听众直接引入天堂”。这与禅宗的“顿晤”理念息息相关。在《伫听风声起》中。粱雷摈弃传统的线性发展,力求在寥寥几个音内带给听众极致的情感体验。在第9-10小节中,力度标记从mp跳入ff和fff,跌回p又重上ff(见谱4),而听众的情绪亦如过山车般随着力度变化而剧烈起伏,瞬息万变。

如前所述,《伫听风声起》开头尚保有《天》中禅定音乐的影子。但随着音乐的展开,《天》中近乎凝固的单声部进行基本消失不见,而追求音响效果的音块与经过性音型,以及“单音棒喝”等新手法的运用则越来越频繁,似乎象征着粱雷逐渐从旧有的创作状态中破茧而出,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伫听风声起》由于与《天》的密切关系。《天》中的6个基本音#F、A、B、D、E,和F,至少在初次出现(第1-8小节)时应有所强调。难点在于粱雷细致地标明了各个音所需的力度层次,演奏者是无法通过“把这些音稍微弹强一点”的传统方法来达到目的,建议演奏者更多从音色变化和触键上去考虑,如在每个基本音前使用轻微的non-legato(非连奏),或者通过快速下键让音色相对清脆明亮。又或者改变声音的倾向性使其独立于其它音符。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基本音仍然是句子的一部分,演奏者需要把握好强调它们和保证句子的流动与完整性间的平衡。

《伫听风声起》演绎的一大难点是如何通过多种音色来模仿林中不同的声响。由于这个问题太过复杂,牵扯到诸多钢琴演奏的基本要素,笔者只能简要述说几个关键点,即手指触键部位,下键速度,下键高度,与下键重量。这几大点的每一个细节变化均能产生不同的音色,而组合起来的音色更是变化无穷。作为练习,演奏者可以以每一大点为切入,细致地聆听不同速度、力度或高度带来的音色变化,再将其组合成所需的音色。仍以第15-16小节震音为例,为表现出风吹树叶细微颤动而又若有若无的特点,演奏者可将手腕略微悬高,手指尽可能贴键,用靠近指尖的部位触键,手臂放松,几乎不加任何重量,但要随着手指轻微左右摇动。演奏者初练时可能无法弹快,但切勿心急,需以音色为第一目标,细致感受力量在手指间运转流动,久而久之,自然水到渠成。

强与弱之间毫无铺垫的转换可能会给许多演奏者带来技术上的挑战。建议练习时以一次转换为单位,抽出来反复练习。待到熟练自然后,再加到两次转换,到三次、四次、依次类推直至可演奏全曲。这其中慢速练习极为关键,可以说需占据80%以上的练习时间。练习者可使用节拍器定速度,只有在充分掌握一个速度的基础上,方能提到下一速度。

三、第三阶段《光波》与《焰戏》(2007)

及至2007年,粱雷的新风格已日趋成熟。在《光波》与《焰戏》中,已很难看到《天》或《伫听风声起》中那样直接的文化影响,它们更多交融汇聚成梁雷独到的个人风格。他明确了自己用音乐捕获生命和宇宙的基本内核这一宏观诉求。同时,他也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创作手法,除了前文提到过的“一音多声”,“单音棒喝”等技法外,还发展出“影子”,“呼吸”和“变化”等理念。这些核心的观念均是建立在“跨越历史、文化、技术与学科界定的丰富资源上”。

《光波》、《焰戏》和《天》的相似处不多。这两首作品更多沿用了《伫听风声起》的创作手法,包括强烈的音域音量对比、无铺垫的强弱转换、以及对音响效果的探索。

《光波》的音区涵盖了近7个八度。几乎达到钢琴的极限。虽然该曲约2/3的篇幅音量都在p之下,但余下1/3则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变化。如第5小节,仅仅在一个小节中音乐先下坠近6个八度,随后又冲高5个八度;同时力度在f,ff,PP,和mp中剧烈震荡(见谱6)。这种强弱的音响对比在《焰戏》中更是达到了极致。作为整套组曲中最为激烈戏剧化的一个乐章,力度变化是《焰戏》的发展脉络之一。作品从PP开始,经过三小节渐强到mp,又迅即回落到pp。随着音乐发展,渐强的时间越来越短,渐强的幅度却越来越大,强弱变化也越来越频繁。在最后两小节中,梁雷标记了多达18个力度记号,每弹奏一两个音便需转换一次强弱(见谱7)。

同时,梁雷进一步拓展了他在《伫听风声起》中对声响效果的探索。《光波》的灵感来源于印度古代著作《毗湿奴往世书》中所描述的一幅末世情景:当太阳烧毁了三个世界之后。持续百年的倾盆大雨将世界淹没成一片。最终所有光线沉入水中,只有毗湿奴沉睡在水面上。除了音块和经过性音型,梁雷又加入了刮奏、轮指来表现光影与水纹。作品开头振聋发聩的低音音块,与紧随其后的三十二分音符恰如被焚毁的末世后倾盆而下的暴雨。而在乐章末尾,刮奏与三十二分音符经过性音型交替使用,音域由键盘上最高的b音逐渐滑落至最低b音,形象地描绘出光线逐渐沉落,归于黑暗寂静的世界(见谱8)。

《焰戏》的英文名Magma实际意为火山岩浆。梁雷用几乎不停歇的跑动音型和复调织体具现这种炽热和浓稠。《焰戏》中双手的线条彼此独立,却有着隐秘的相互联系,忽高忽低,难以捉摸。一次又一次的渐强正如此起彼伏的熔岩,逐渐汇聚成井喷勃发之势。与《天》和《伫听风声起》相比,《光波》与《焰戏》有更丰富的声部织体,更绵长的气息,以及更自然的声响效果转换。音响效果,成为这两个乐章中推动音乐发展的关键元素。梁雷希望以他的音乐打开听众的耳朵,如同佛教中“天耳通”一般,从那些细微、易于被常人所忽略的声响细节中获得不同寻常的美的体验。

《光波》与《焰戏》的音乐意境不像《天》那么形而上,也不像《伫听风声起》那么贴近作曲家的个人生活。它们更多属于梁雷试图“捕获生命与宇宙的基本内核”的一部分,为此粱雷也调用了更多的创作技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作为自然界几大基本元素,水、火从某种意义上映射了宇宙生命的根本特质:既千变万化.又始终如一。粱雷发展了两种特殊的理念将其具现为音乐中的“呼吸”和“变化”。前者得益于佛教哲理,认为生命在“呼吸之间”。《大智度论》中有一段关于呼吸长短、深浅、节奏和变化的论述,被粱雷引申到音乐创作上。仍以《光波》结尾为例,每一分句的长短、句与句间的休止都各有不同;粱雷频繁变换拍号,甚至使用四二十八一这样复杂的节拍来度量呼吸的张弛缓急(见谱8)。而交替使用的经过性音型和刮奏,或回荡,或顺畅,深浅变幻,记录“每一瞬间的变幻莫测”。

“变化”则在“呼吸”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其基本原理是发掘每个声音中所蕴含的“潜在的张力和隐蔽的能量”来反映“生命的渐变与裂变。”前叙《光波》与《焰戏》中不断变换的音高、节奏、力度都是梁雷试图“量化”生命本质的具体手法。《光波》展现出水与光的不同侧面:音乐时而堆叠成四个声部的三十二分音符从高音区倾泻而下,时而转为满键盘游走的连续刮奏,时而又幻化成悠远飘渺的致密轮指。《焰戏》通篇音程跳动基本局限在纯四度之内,然而从头至尾竟没出现过有规律可循的旋律线,这是“渐变”;音乐从开头的若隐若现到结尾如火山爆发,便是“裂变”。《光波》与《焰戏》的音乐主题都极其简明,所用的音乐材料却鲜有重复,正如一个“复杂的、并且在永远变化无常的世界”,以及“生命个体……不断向前推动的力量和变化活力”。

梁雷爱好的另一种手法“影子”也出现在《焰戏》中。“影子”源于亚洲传统支声复调,其中一个声部既可能是主要线条,也可能变化为辅助线条。在多声部作品中,这种功能的互换往往并不同步,甚至会有错位。梁雷将这些不断变换功能的线条称为“影子”,并基于此创造了“旋律之影”、“和声之影”、“节奏之影”等。《焰戏》主要采用“旋律之影”来调配左右手两个声部。如谱8所示,左手的音型与右手联系紧密,它时而模仿(第1小节的第1拍,第3小节的第3拍,第5小节的第3拍,及第6小节的第2-3拍);时而变为延迟的倒影(左手第1小节的第3拍与右手第1小节的第2拍);时而先现(左手第4小节第4拍与右手第5小节第1拍,见谱9)。在乐章的结尾,两手在小二度的基础上互为倒影(见谱7)。

对于演奏者来说,领会和把握“呼吸”及“变化”的观念是这两个乐章诠释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对于谱面的熟识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谱面探寻作曲家背后的意图。如《光波》中的刮奏,结合前后音乐语境可知其分为两大类,一种更注重刮奏带来的轰鸣效果(如谱5),另一种则有更强的旋律性(如谱8)。前一种可使用长踏板,触键既快且深,音量越大越好。后一种踏板则可只踩一半且频繁更换,速度较前一种为慢,手指浅浅刮过键盘,使每个音如珠落玉盘股清晰可辨。《焰戏》虽然通篇要求跳音,但触键却不可太过颗粒化,否则会过于扎实不像飘忽的火焰。同时演奏者要根据线条轮廓进行相应的上扬下落来进一步凸显火焰蹿高伏低的特点。这种上扬下落并不一定需要在力度上进行调整,更多是把握好声音的倾向性。

“影子”虽然讲究的是多声部之间的配合转换,但练习时首先需要关注双手的独立性。建议演奏者第一步先分段单手练习,直至两手线条基本能分别背谱演奏。第二步需要仔细研读乐谱,画出两声部间的模仿、倒影、先现等。各声部何时为主,何时为辅,均需心中有数。最后才能合手,按照之前的分析仔细聆听两手关系。当两手线条都已熟稔于心,便不会顾此失彼,手忙脚乱。

特岗计划范文6

关键词:冲洪积砂层;粘土矿物;液化判别;野外施工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in the south of the warm, wet, distribution of the big acidic ~ intermediate-acidic intrusive rocks, this kind of rock contains more feldspar grain, these feldspar granule with weathering, erosion, handling, often in the piedmont plain area is deposited in the groundwater under the action of erosion into clay mineral soon.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eld observation have sand feeling, but SPT counts is very low, it is easy for sand liquefaction discrimin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it exists "false liquefaction" phenomenon. A correct judgment to the liquefaction of sand layer properties, subject to various contrast material, and USES the proper drilling, sampling, and testing methods.

Key words: blunt hong sand layer deposition; The clay minerals; Liquefaction discrimination; Fiel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P619.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笔者在广东省中部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在花岗岩地区山前平原中的中粗砂土层里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实际锤击数常常小于液化判别临界锤击数,有时在十多米的深度范围内平均锤击数只有5~6击。如果据此判别为液化砂土,设计时应采取抗液化措施,从而增加建设投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然而,经过多种资料对比,我们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假液化”。

本文将从花岗岩地区冲洪积砂层的沉积环境、矿物成分、颗粒级配等方面入手,对它的液化特征及相关的勘探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地貌及矿物特征

上述冲洪积砂层一般分布在花岗岩地区的山前平原地带,距山麓风化带几十至两三百公里,母岩基本属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类。由于地表水受季节性影响,雨季水流急促,冲积和部分洪积成因的沉积物大都为中粗砂及少量砾石;旱季水流缓慢,沉积物基本为粉细砂及粘性土,粗细颗粒间重复出现的“回旋韵律”结构很明显。而在河流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物则主要是淤泥质土及粉细砂。

山前平原的冲洪积沉积物具有搬运距离短,快速沉积的特点,使得砂土成分除石英颗粒外,还有大量的长石、岩屑。在野外识别长石、岩屑时,要注意到长石粒径一般大于石英、小于岩屑,分选性、磨圆度均较差,长石颜色呈肉红色~浅黄色,岩屑多呈杂色,比重较低,当地人常称其为“烂砂”。

长石、岩屑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长石最终被风化成高岭土,在野外有时钻取1m的进尺,提上来的土样几乎都是灰白色的高岭土,塑性指数一般为15~20,属粘性土。高岭土具有较大的粘聚力,在广东,由于人工开挖常形成近乎直立的陡坡,仔细观察,并非岩体陡坡,而是全风化花岗岩或残积土。该地区不易发生滑坡及崩塌等地质灾害,其主要原因是地层中含有粘聚力较强的高岭土。

2.砂层的颗粒级配与“假液化”

注:资料来源于2004年11月广东开平J6号钻孔8m孔深

图1J6土样颗粒级配曲线图

注:资料来源于2004年11月广东开平J6号钻孔8m孔深

图2J6土样主要砂、粉粒原生矿物粒组分布图

图1、2是代表性土样某粗砂样的颗粒级配曲线及粒组分布图,表1为J6土样主要颗粒组成。

表1J6土样主要颗粒组成百分比

粒径/mm 含量/%

0.002~0.005 4.00

0.005~0.01 4.00

0.01~0.05 10.00

0.05~0.075 6.00

0.075~0.25 21.00

0.25~0.5 14.00

0.5~2 14.50

2~5 12.00

5~10 13.50

注:资料来源于2004年11月广东开平J6号钻孔8m孔深

根据上述山前冲积平原砂土层的颗粒分析结果显示:长石及岩屑颗粒的平均直径大于1mm,石英颗粒的平均直径为0.6mm,不均匀系数k大于10,土中各种大小的颗粒都有,粒径不均匀,级配良好,粗粒间的孔隙基本为细粒所充填,故土颗粒间凝聚力较好。

颗粒粗说明渗透性好,级配良好说明土体密度高,颗粒间有粘结性。这样的砂土不易液化,不应出现标贯击数明显偏低的情况。

表2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3.3条的砂土分类标准。

表2砂土的分类标准

土的名称 颗粒级配

砾砂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粗砂 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中砂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细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

粉砂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

从表中看出,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称为砂粒,粒径小于0.075mm并大于0.005mm的颗粒称为粉粒,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称为粘粒,粉细砂及中粗砂中的细粒土含量始终小于50%。当砾砂则不同,其中的细粒土含量可接近于75%。对于山前冲洪积平原的沉积物而言,由于水动力较强,搬运距离短,粗颗粒碎屑往往未来得及机械分解为比重较轻的粉细砂而就近沉积,比重较大的粗砾砂等便成为山区河谷的主要沉积物,同时沉积的还有大量成为高岭土等粘土矿物构成的粘性土。此外,原本沉积物中的长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当中极易风化分解为高岭土,而成粘性土。这种成份较复杂的混合沉积物在土类定名上具有突变性,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一但超过25%,即定名为砾砂,当然要进行液化判别;而稍低于25%便可能定为粘性土,那就不考虑它的液化了。这种沉积土层常给人一种缺失粉细砂等中间过渡型砂土的感觉。

综上所述,在花岗岩地区的山前平地中沉积的砂性土往往会出现“假液化”现象,经实地勘察及多方资料分析其形成原因有以下两种:

①在花岗岩地区的山前冲洪积平原堆积的砂层中长石等岩屑含量占了多数,而且多为粗粒组成。这些成份在手感上和一般砂粒区别不大,但实际上它们已基本风化为高岭土,与石英颗粒相比,其抗压强度很低,在标贯锤的重击下,长石颗粒极破碎―“粉化”。因此,笔者认为标贯击数偏低并不能代表砂土的密实度也低。

②长石作为粗颗粒,比重相对较小,钻进时由于泥浆的浮力,使得孔底附近的砂土孔隙比增大。

3.勘探施工中的几点经验

钻探方式:宜采用螺旋钻头钻进,如采用岩芯管钻进时,每个回次进尺不宜大于1m,在两个回次之间用取土器采取原状样。

孔壁处理:采用偏稠型泥浆护壁,以防止块状坍塌,在回次提钻前稍加水压,尽可能清除孔底残留物。

取样:将取土器快速放入孔底,采用间断静压法或重锤少击方式采取原状样。想方设法提高采样质量,目的是为了避免将粘性土判断为砂土。

另外,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手段也可布置在钻孔附近,用以验证砂层是否液化,通常比贯入阻力值大于5Mpa可以判定该冲洪积砂层存在“假液化”现象。

4.结束语

花岗岩地区山前平原地带的砂土常出“假液化”现象,这在砂土的液化判别中实属特例,作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在遇到这种较复杂的地质地貌环境时,必须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多方资料反复验证。长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作,面对许多常见的地质现象,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定式,到了新的地区,对特殊现象认识越深越全面,对它的工程地质评价就越客观越科学。

参考文献:

[1] 顾晓鲁,钱鸿缙,刘惠珊等.《地基与基础》 [M].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工程地质手册》[M].第三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GB 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上一篇振兴计划

下一篇团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