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英语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英语论文范文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单纯依靠教师传授得来的,而是应该借助于其他辅助手段来对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来对旧知识进行重新加工,最终生成自己的新知识。而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人翁,并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规律来完成英语知识的建构。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一步丰富英语教学资源。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不仅可以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与协作学习。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理论在最优化的教学过程理论中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时间标准。具体来说,时间标准就是指教师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尽可能提高教学效率。而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作者:于红梅,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中学(064002)。
2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功效
随着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很多学校已经开始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真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时间并不长,应用经验还不够丰富与充实。例如,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内涵理解不够到位,只是单纯地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是一种潮流与趋势,而盲目地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此外,还有些英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过于形式主义,让其成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机械替代品,并没有能够实现真正的高效整合,也没能真正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创新。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整合方式,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收集相关阅读材料。相关研究表明,阅读效率较低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削弱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会不断减少自己的阅读量,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并导致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力越来越差,进而对于英语阅读的意识更为淡薄。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在网络世界中获得更为广泛的背景知识,积累足够多的阅读背景知识,从而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都可以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意识与阅读能力。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构建一个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多情况下都是以英语阅读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主要依赖于课本内的内容与知识信息。同时,学生在面对这些有限的英语学习资源的时候,还由于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迫被动地接受英语阅读教学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无法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尽可能地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并清晰地认识到二者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探究思维能力,为将来的阅读学习能力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并进一步开拓出更多的英语教学资源,帮助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来进行英语阅读学习。这就可以让学生获得随时随地的英语阅读学习机会,进而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还可以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阅读材料互通,构建一个多渠道、立体化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体系。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一步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都是教与学的统一体,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否则就不能实现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过去我国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把教与学进行了人为的分割,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倾听者与接受者,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思考的机会非常少,这样的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显然是大打折扣的。为了解决这样的教学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正转变自己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身份与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具体来说,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基于此进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还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和具体的教学目标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针对性与规划性的英语阅读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最大限度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初中英语教师还应该构建合理的课堂学习与管理模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灵活应用教学手段,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真正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做好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策略的指导根据新课标中的任务规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3总结
现代英语论文范文2
为此,在日常授课中,我一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具体来说,我用过以下一些操作,提出来请广大老师批评指正--
在复习上节内容上,我采取对话问答或习题巩固等方式,对话辅以图片(pictures)或文章(articles)进行,一般采取集体作答(together)或双人一组作答(inpairs)。习题的处理连同答案一起设计上,使用微机幻灯片放映,答案单击显示,逐个进行。
在教授单词时,我把单词用微机幻灯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跟着相关解释,然后打开录音机放音跟读几遍。记住之后,再辅以单句翻译,加强巩固,这样新单词便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几个方面得到加强,想记不住都困难。
在巩固了新课、熟悉了单词之后,就要对新课加以处理了,这时现代技术更显出了它的无穷魅力,你可以用简明的图片(或从剪辑库中提取或手工制作)将课文的大体概况作一图标式的解释,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并且可以在听课文录音的同时,将课文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思考问题。问题的设计尽量贴近课文的内容,同时可以起到训练学生听力和对课文理解力的双重目的。此外,我们还有大量的媒体软件可以利用,学校音像阅览室里有各种各样的有关课文的磁盘和软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成组片插件,链接控制播放,真的是方便极了。剩下的习题处理更是灵活自如,从题型设计花样上,想达到的目的上你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效果显示,尤其是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更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现代英语论文范文3
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英语教育成为近几十年中国多数学校和培训机构英语教育的首选阶段,随之各类选拔和考试便将英语作为重要参考科目。所以,学生能否考上重点大学或从业人员能否取得某项职称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英语成绩。因此,为通过考试,中国人背单词,练语法,吃尽苦头,好不容易通过了考试,却在某天遇到外国人时既听不懂又对不上话,成了地道的“聋哑英语”。英语再次成了国人心中的痛。为此,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不禁反思:中国的英语教育怎么了?经过前一阶段的教训,反思后的英语教育有了明显转变。为了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中加入了很多情景对话;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也会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模式化的条件反射式会话,但这只是模拟式的训练,却依旧缺少英语的应用。
所以,这一阶段的模式化训练虽以交际作为主要目标,但是固定的情境使学习者单纯地去“背”英语而非“用”英语,以至英语学习者在真正的英语应用场合中因“死记硬背”而闹出了不少笑话。此后的英语课外辅导和培训机构打着“脱口而出说英语”的口号,试图突破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英语学习者,训练他们自信满满地用夸张的口型,地道的发音,把英语口语的练习推向前所未有的热情。然而,由于其中不少英语机构的教学内容安排缺乏阶梯型,没有充分考虑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基础,有的英语机构甚至教学内容安排杂乱无章,致使整个教学或培训过程流于表面化。最后,从这些英语培训机构“毕业”的学员所学的英语也仅限于在相似的情境下,用固定的语句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如打招呼、问路、点菜等,然而遇到了外国人,除了问对方姓名、国籍和职业,就是问对中国的印象如何,再多一些的交流和讨论,如在饭桌上研究中国菜的做法,在职场上讨论专业领域的问题等还是会进行得比较吃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能否摆脱“生搬硬套”式和“中英互译过程”式的英语学习方式的束缚,能否真正将英语作为工具,像学中文那样学习英语学科知识,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学科英语学习语言、学科英语思维以及未来领导力,将会成为衡量中国现代英语教育的真正价值标准。
二、洋泾浜英语的传播对中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启示
洋泾浜英语作为一种以做生意和进行交流为目的而由中国人自创的“破碎”英语,在其应用和传播的过程中对中英双方语言的影响被列文森经典地总结为“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对洋泾浜英语传播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洋泾浜英语的人际传播即同外国人直接接触是当时多数中国人习得并提高洋泾浜英语的主要有效途径。洋泾浜英语的空间传播,即除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传播,还向太平洋地区的传播使得洋泾浜英语的某些成分被成功应用于标准英语,甚至成为后来美国英语的日常用法。从中国人最初对洋泾浜英语的反应即用自己的母语标注外国语言的读音以便诵读和记忆到熟练自如地应用洋泾浜英语的过程表明: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自给自足的,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是人们约定俗成和公认的。语言的并存并用、融合衍生由它们的社会功能决定,不为行政命令或人们的主观愿望所左右。
现代英语论文范文4
造林和营林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基本的就是:造林是树木的生产过程,而营林是树木的经营管理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做好造林工作,才保证营林措施能够得到应用。对于营林工作者而言,提高现代林业营林效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好造林工作,造林质量对营林效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对造林的质量进行保证,促进林业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对现代林业的造林以及营林措施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是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造林方法。具体的操作措施是:先在苗圃中将林木种子培育成幼林,然后再将幼林移栽到需要种植的造林地中。植苗造林方法在实际实施时并不会受到外界条件的约束,因为移栽造林地的幼林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长条件,大多能够承受住外界自然天气的侵害,所以在一些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都很适用。
1.2分殖造林技术
所谓分殖造林,实际是指将原林木的枝干、根系等部分进行移栽,利用树木枝干、根系的可再生性培育出新的林木。相比于其他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更加节省时间和人力。当然,除了省时与省力之外,分殖造林技术还具有着技术含量较低、可操作性强、林木成活率高的特点,并且枝干或根系生长发育出来的林木能够很好的保持母体林木的优良性状。所以应用于分殖造林技术中的林木大多是性状优良,生长态势良好的林木。需要注意的是,分殖造林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那便是技术容易受到条件的限制。分殖造林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很高,且林木原材料数量有限,受制于母体林木的数量和生长情况。
1.3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最原始的一种造林营林方法,具体操作是直接将种子播种于造林地,任其生长。从施工操作方法上看,播种造林的做法更加简单,并且具有着可大面积培育的特点。另外,播种造林方法同分殖造林技术一样,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很是严格,并且对林木后期的抚育管理工作质量要求也很高。
2现代林业营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2.1自然灾害防治
在林业造林过程中,自然灾害是比较常遇到的灾害,在灾害发生时要根据受灾的程度对防治措施进行确定。在林木生长过程中,雨雪冰冻灾害也会给林木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灾害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林地错处的位置和地形地貌都会导致林木的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林业营林工作者要在技术水平方面进行提高,造林树种种类不同,在发生灾害的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后果。不同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不同,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育林过程中对树木的品种进行选择,要对树种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特征进行充分的研究,同时,要在林木未受到灾害之前就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林业经营技术方面,要对林分质量进行重视,健康的林分对风雪灾害的抵御能力比较强,但是,在林分密度方面也要进行研究,不易出现过大的林分密度。
2.2病虫害的防治
在营林工作中,病虫害是比较常见的林木灾害,病虫鼠害出现的时候对林木的生长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防治要将重点放在林木栽培的初期,很多的幼苗在抗病虫害能力方面比较弱,比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攻击,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2.1要对森林规划进行重视,在建设过程中,要对栽种的物种进行合理选择,对病虫害防治问题要进行重视,并且结合本地区的害虫种类,避免林木受到病虫害影响的情况,因此,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林木非常必要。
2.2.2要对林木的养护管理力度进行加大。病虫害的发生会导致植物的长势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对植物的抗逆性能进行提高,以此来对养护管理力度进行提高。对出现长势差的植物要对日常养护工作进行重视,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在秋冬季节,要对出现病害的枝条进行剪除,减少病虫害的来源,对树木的透光性进行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结束语
现代英语论文范文5
【关键词】教学要求;教育现代化;多媒体应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打好基础,提高个人素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发展。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就要实现信息化教育,使大学语文教学和多媒体相结合,把语文中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描述的部分用多媒体来进行展示,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从直观的角度来激发他们对文字的深刻体会,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语文教育现代化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进行创新,结合多媒体来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吸取知识。传统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学习内容枯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语文教学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他们能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利用多媒体丰富信息含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使语文教育走上现代化轨道。
二、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多媒体利用影像、声音、图片等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在信息含量方法是十分丰富的,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化设备提供了条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让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直观,还能借鉴网络上的名师教学视频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有疑问的知识。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大学语文课堂为学生开创了一个蕴含巨大知识含量的学习环境和场所,为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提供了条件,促使学生通过努力成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
三、语文教育现代化中的多媒体应用
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学生接触的母语环境和古诗文中的语言差距较大,使他们在理解和记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多媒体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使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逐渐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能起到以下效果:
1.身临其境
在学习古诗文中,需要学生对文中含义深刻理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体会其蕴含的意境,采用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来进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到的是分散的字词,而对古诗文的意境体会不深。随着多媒体在大学语文中的运用,在进行古诗文教学使,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文的范读,学生一边欣赏古诗文中描写的景物,一边体会朗读的语气和情感,在直观的影像和听觉相结合下来对古诗文有一个整体、深刻的认识,体会到作者描绘的艺术情境,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2.浓缩精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首先要对作者和描写背景进行介绍,同时需要学生对讲解内容进行笔记记录,这就使教学时间过长,教学节奏不紧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如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把作者的介绍和生活背景通过制作课件的方式来进行介绍,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信息,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例如,《定风渡》这一首词,表现了苏轼面对仕途挫折淡然旷达的心态。但此词是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所做,对苏轼的宦海起伏的介绍是必要的。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讲授这些内容就会使教学时间不够,我在进行教学时,设计了“作家作品简介”和“资料援引”模块,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来了解作者生平和文章背景,这样的设计既能丰富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对《丁凤渡》描写的背景深刻理解,同时能促进他们对文章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3.知识记忆持久
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通过阅读和记忆各个名家名篇来体会古诗文的意境,从中借鉴值得学习的内容。古诗文意境优美,在遣词造句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学生对这些古诗文有了深刻地理解,才能有效地进行记忆和背诵。多媒体运用在大学语文课堂中,能让学生通过视听效果来对古诗文的意境和内涵进行深刻体会,从中获得感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碰撞,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古诗文的记忆保持持久的效果。
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丰富了语文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体现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不能取代语言文字,不能取代所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它仅仅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存在的,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有所侧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使大学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参考文献:
[1]等. 大学语文研究[M] .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2001
现代英语论文范文6
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商品的包装是人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折射,不同地域的设计师长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他的设计。
1.何谓地域文化
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积累和沉淀过程,世界的文化不是来自于同一源头,自然就有了地域性、民族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个不同的民族或不同地域的人民,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与其他民族、地域不同的语言、文化、道德、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
2.包装的地域化设计思想
包装艺术设计是将各类不同的商品加以保护及美化,将商品的优点及形象尽量展示,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促进商品的销售活动。包装设计的思维是一种具有长期战略的定位思想,它包括五“W”(what、who、when、where、why)方针。其中的“where”即是“什么地点”,是指包装设计的地域依据。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包装设计的灵感发源地,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作用,设计师常常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来解决设计中风格的问题。
3.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地域文化,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地域传统除了可以体现商品自身的个性和文化性以外,也可以使消费者更加明确自己所要选择商品的特色。包装设计思维的起始点往往是商品自身的地域文化特征,最终展现给消费者的是能够区别于其同类商品并可以传递独特文化信息的完整产品包装。
在包装设计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品都可以运用设计的语言相互沟通,并在包装中体现出各自的精神追求。如英国的包装十分注重典雅的整体风格,在材料的选择、色彩的运用、图形的组织以及华丽的文字上都体现出浓烈的英伦气息;日本的包装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更加重视表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设计风格简洁大方并充满本土的文化韵味,地域特色非常明显。世界优秀的包装作品,带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往往都会成为焦点,其设计观点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通过包装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的交融表现出来。
二、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在信息社会,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更加注重包装的造型以及色彩、图案和文案,成了随商品而行的、体现地域传统文化的广告。
1.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文化特色的运用
“文化特色”一直是商家和消费者所钟爱的包装风格形式。如何适度运用“文化特色”,将商品自身的特点与地域文化巧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影响包装设计的发展,以下几方面设计师应加以注意和思考。
(1)设计者要从创新观念的角度进行思维
现代包装设计的构思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是融分析、研究、发现、创造的复杂过程,设计师运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经验、感觉、借鉴、综合分析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包装设计构成的元素表现主题,努力创造品牌特有的地域性文化。因为包装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设计必须传达商品的文化性,因此,设计者在其原创力的驱动下,始终应该坚持他的观念和构思,都应使其原始的主题和他所决定传达的信息更生动、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倾向。
(2)设计者要从同类商品的文化角度进行思维
包装设计师在接到一项设计任务时,要充分地了解市场上同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并研究它的成败因素,同时收集大量的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典型包装,研究它们的设计特点和市场流行趋势。只有透彻充分的分析,才能对设计任务进行合理、合适的包装设计,才可能在商品上市前得到企业的认可。包装中是否运用文化性的设计风格要视产品的实际情况而定,首先要看产品的用途是不是适合文化性的包装风格,选用何种地域性的文化去表现该产品;其次是产品本身是否带有历史的文化烙印,从历史文化中选择设计风格;再者是产品提供给何种消费群体去使用等因素。
(3)设计者要从商品主要消费群体的角度进行思维
成功的商品包装应该是经过市场(商品主要消费群体)的认可,并且是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设计。任何产品如果不被市场认可,不管如何为设计者所推崇,也只能是一件艺术品而已。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如果不被多数人认可,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设计不仅仅表现为设计师的个人意志,而是设计者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后同消费方换位思考的总和,这对商品包装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设计者要从商品定位的角度进行思维
商品的设计风格定位已经变成某种物质性的文化消费。产品经过包装后就变成了商品,在上市前首先是要选择销售方式,即产品的定位,销售对象定位,产品与销售的组合定位等。同时还应了解产品销售地域的生活风俗、禁忌等问题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只有销售方式的准确定位,才能受到厂家和市场的欢迎。一件好的销售包装,在定位方法上强调主要的表现方面,定位具有双重性,使不同的人因其心理状态不同,而感到这种产品包装是专门为他(她)们设计制造的,从而引起较大的购买欲。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由于包装绝大多数是销售包装,包装设计时除了考虑对商品的保护性和宣传性以外,还要在包装上体现出明确的地域特征,通过视觉对包装语言的文字、色彩、图形等独特的传达方式,来传递各地域的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1)包装设计中以图形表现地域文化
人类在交流的活动中,或许会有碍于彼此语言上的阻隔,但是,借着对图形语言的某种共识,实现“世界语”的传播效能。图形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设计作品的具体表现,同时进一步地影响着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感性判断力。图形作为文字的辅助功能,赋予了文字具体的形象,在包装上使用具有地方特点的图形可以强化商品形象的作用,这是包装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段之一。具有地域特色的图形是一种体现内涵观念与情感的视觉语言,表现力极强,可采用地方风景、人物服饰等图片来增加特有的象征性、风俗性、奇特性,增加消费者对商品产地的兴趣。
(2)包装设计中以色彩表现地域文化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构成要素,能够激发人类的各种联想和情感,某些特定的颜色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已经完全接受和认可它所具有的代表性。包装中地域色彩的设计要点一是具有醒目的地域识别能力,二是具有色彩地域象征性来影响人们的情绪,三是地域色彩的联想与暗示作用。因而在包装设计上,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地域形象色彩的传达能力,以潜在的暗示或味觉的诱惑,吸引并打动消费者。
(3)包装设计中以符号(字体)表现地域文化
符号(字体)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是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最具代表性,突出表达了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精神形象和情感气质,表达和发扬了各个不同时代社会普遍的审美规范和审美理想,构成了人类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具有独特文化的表现。如中国的“太极图”、“方块字”;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标志“$”;英国的“米字格”等。通过这些识别性极强的符号作为商品包装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商品在信息传达上的独一性和文化性。符号(字体)传递设计的要点一是准确,二是识别性,同时又具有传达潜在艺术信息的功能。
(4)运用我国的文化特色进行现代包装设计、建立品牌形象
纵观国内的商品包装,文化特色类的包装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六必居”酱菜、“酒鬼”酒、“念慈庵”中药等著名品牌,他们作为历史文化和地域性的产物,不但声名远播而且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经典名牌,而且一直致力于发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其设计风格长期影响着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也反映出地域文化特有的强大吸引力。在包装设计中恰当的表现地域的文化特色首先就应透过其形式之实把握其精神之真,更多的关注传统地域文化,将其文化内涵化为自我修养,在设计中自然地体现,传承超越本源,从形式上重构升华,赋予整个包装设计以更高的文化格调,使人能够在包装的美感中,体会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传统地域文化精神。
结语
人们对传统的喜好是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因此,现代包装设计中表现地域传统的特点应在尊重人类历史风俗的习惯和各区域人们的生理感觉上,避免个性的特征与表现的主题发生矛盾冲突,在崇尚个性的时代,人们以体现地域特色作为个性象征的心理是不容忽视的。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包装犹如一位文化使者,创造着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联系与沟通的纽带。对设计师而言,“为传达而设计”的信念高于一切,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根本的宗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设计师的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宋宝峰:《包装容器结构设计与制造》,印刷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
[2]杨仁敏:《包装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1998。
[3]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