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1

一般来说,经济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制度总结,一个时代的经济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主要经济问题和经济制度,所以,经济理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的运行制度以及发展规律,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对于正确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形势,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特征

长久以来,在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市场经济理论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对于经济制度的理解都仅仅停留在表面意义之上,没有把握其实质上的真实意思,有时还会和其他经济制度混淆,这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1]。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意义和本质特征,对于国家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具有科学合理的社会化发展目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现代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与之前相比,当前的社会分工变得更加明确和细化[2]。另外,对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讲,跨部门甚至跨国家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及时做出反应,从而有利于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发展,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生产秩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因此,设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国内和国际形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形成[3]。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不变的经济制度也难以适应社会形式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在继承和批判原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运用辩证主义的思想对原有经济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4]。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与当前的初级阶段相适应,由此可以预见,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未来的社会制度经济理论一定会具有较大的差别,并且未来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来的。可以说,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密切相关,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形势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5]。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以,要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考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所以在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既有的经济理论做出适当的变通,从而使其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提升服务,使经济理论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也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在此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理论。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公有制?橹魈宓木?济发展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发展实践中,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公有制资产的发展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走向[6]。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也说明,公有制经济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支配地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体现其制度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资产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经济制度变革的不同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势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形式下,将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和私营经济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让各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在各自不同领域?l挥经济作用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7]。在此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包括私有制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私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等经济形式。虽然非公有制经济不具有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脉,但是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私有制经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完整的。因此可以说,私有制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2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oA:b^8K1Qy7a?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dY5`7m!WMKC,N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KJ8Nq}5h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owo[W#KrC(一)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L#m8|5o-_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l)evjp

3[.q6|,br9m"K(三)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uwV|x0p8x,M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Q)^*tk"CHb0p;s.Z

4FJ4tI3Ic7NNn$f:~(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x#SxN.U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__论文投稿_发论文权威期刊组织;W)nT9a9r%u

]`_n8gA结论

PlZ2g-nw?)D

D(aT%k&bgD''''_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QIxF#W;Rc)JMU(L

''''k}-nd1s{(u参考文献

[1]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5.

[2]韦风年.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中国水利,2005.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3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从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转变理财观念,提高财务人员创新能力,并借鉴国际经验以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社会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建立在传统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一系列创新要求。因此,探讨知识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成功理财的必然选择。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1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1.2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①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②由于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那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③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贷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④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币风险进一步加剧;⑤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3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1.4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形,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2知识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2.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超利润目标管理”的转换。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2.2融资管理的创新

企业融资决策的重点是低成本、低风险筹措各种形式的金融资本。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把融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这是由以下趋势决定的:知识资本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西方股份选择权制度的出现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深圳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本产权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企业边界的扩大,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2.3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

资本结构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及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成分构成的动态组合,是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和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融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2.险管理方法的创新

风险是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经营呈现出高风险性和风险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是知识产品价格中物质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开发的固定成本急剧上升,使经营风险多倍扩大;二是因金融市场和内部财务结构的变化使财务风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如技术债务资本的流失、泄密、被替代或超过保护期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会增加现有资本结构的不稳定性;三是开发知识资产的不确定性水平提高,扩大了投资风险。四是作为知识资本重要构成要素的企业信誉、经营关系等变化使企业名誉风险突出。为此应以现代手段创新风险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对风险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效识别,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另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的计量、报告和控制系统,以便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

2.5财务分析内容的创新

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诊断企业现在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效手段。随着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制于知识资本的作用,对知识资本的分析也因此构成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评估知识资本价值,定期编制知识资本报告,披露企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顾客忠诚等方面的变化和投资收益,使信息需要者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情况。设立知识资本考核指标,一是创新指标,如知识资本创新力;二是效率指标,如知识资本利用率、知识资本利润率;三是市价指标,如每股知识资本账面价值、知识资本与每股盈余比率;四是稳定指标,如知识资本增长率,知识资本损耗率等。设立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匹配指标和综合指标。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所密切关注的价值原则如大同、平等、和谐与公正等,能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根生长的土壤。

一、传统文化"大同社会"萌生早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一直被中华民族所肯定和强调,以至于在古代与古典时期一直到现当代始终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诸多关系层面上占据着社会意识的主流与相应的统治地位[1]。古代孔子提倡的大同社会。孔子尤为推崇群体至上,特别讲究人世兼济,从而将社会安定与发展顺理成章地作为终极关怀,并最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对自身的主张和理想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而形成了儒家整体主义价值观,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进行发育,得以与文明的生长同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土壤。后来到了西汉的《礼记・礼运》中借孔子之名而首倡"大同"与"小康"之说,从而把社会历史的变化演进分为两个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大同"之世与"小康"之世,理论背景也就是"大道之行"和"大道既隐"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代文化与实践基础。洪秀全倡导的平等价值观。洪秀全作为近代运动的杰出人物,他巧妙地把西方基督教的博爱观念与中国历代农民形成的朴素的平等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了一个以拜上帝为形式,形成了一个以平等、平均为内容的比较完整的核心思想体系。一方面强调人们应该有享受现实的幸福的权利,同时也应该为获得现实的幸福而进行拼搏与努力奋斗,因此人们应该在享受现实的幸福的同时更应该进一步建立人间"天国"。另一方面,其思想体系也主张平等与博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普天之下皆兄弟"主张,进一步主张男女平等与父子平等以及君臣平等,因而顺势形成了一种和谐与大同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康有为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大同世界"。在康有为的大同书论述中,基本上描绘了最详尽的宏伟图景,他所认为的通常理想社会的基础是民主选举形成"公政府",在大同世界里面没有等级与贵贱之分与之争的,而是是体现出人人平等与天下平等。

二、传统文化"和"的社会和谐理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与理念一直是人类所向往的未来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相应形成的和谐社会自然就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孔子倡导"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和谐价值观。孔子提倡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整体和谐社会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礼、仁、均、信"四个主要方面。孔子进一步认为,特定的"礼"作为一整套社会规范,其根本的用处就在于能够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而系统"礼"规范的目标形成的理想社会就是是大同社会。事实上在周王朝,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以 "礼"为准则进行规范。在消减社会矛盾的财富分配方面,孔子尤其崇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社会财富利益分配原则,孔子认为做到了"均"才能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从而使各阶级与各利益集团才可以做到现实地和谐共处。老子推崇的"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价值观,具体反映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描述中。

古代文化"推己及人"与"公平中正"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孟子推崇并形成的"推己及人"社会和谐价值观。孟子认为,社会要真正达到和谐稳定,其关键在于统治阶层者要施行仁政,秉承"以民为贵"从而推恩而及四海,真正做到推己及人[2]。孟子的仁政提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还主张"制民以恒产",认为经济生活的稳定对于稳定民心具有重要的作用。荀子推崇并形成"公平中正"的社会整体和谐价值观。荀子也提倡"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进一步认为礼既是治国之本,同事又是社会分配原则。荀子提倡"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在财富的分配上提倡按照贡献的差异进行差异分配。

三、传统文化"仁"人道主义垫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

传统文化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本位价值与核心价值。张岱年先生在学术专著中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自身给"仁"下的一个特色的界定,清晰表达出自强不息,同时又善为人谋,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仁"确实是人的本性,相应的仁道原则演变为儒家价值体系的根本原则,孔子与孟子甚至在实践中将"仁"与"人"进行互训,"仁者,人也"。人类作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群体,其根本特性就在于人类具有天生的有仁义之德,而且仁是人固有之"善端"。仁义同时也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的根本特质与最高价值之所在,苟子强调"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

传统文化的忠恕爱人精神作为"仁"内涵垫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一。儒家思想的爱人即爱众,即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事与和谐相处的基本而崇高的道德准则。同时,"仁"也是人的心灵的必然归宿。事实上,儒家推崇以仁为本和仁义至上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原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原则。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社会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进行认同,以及由此导致对行为与事物是非善恶荣辱进行的判断与评价标准体系,必然要经过吸收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与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0 卷)[M]. 人民出版社.1986.119.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理论论文范文6

关键词:;哲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43-02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化教育的任务,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没有开设“基本原理”(简称“原理”),又采用的是面向本科生的全国统编教材,致使高中阶段没有系统接受过理论教育的高职学生,对中国化的缺乏深度的理解,难以有学习兴趣和内化素质。授课时教师对“概论”课的难易程度不易把握,费力费时且效果差。又皆因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缺乏哲学的阐释支撑,难以形成坚定的理论自信。中国化的对的历史继承性、发展性,要求教师加强高职“概论”课哲学思想渗透研究(简称“哲学渗透研究”),发挥哲学的理论力量和逻辑力量以及学术价值的魅力,使中国化的获得理论源头的阐释和支持,增强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概论”课教师的理论自信,在“概论”课堂上进行渗透,增强和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

一、“哲学渗透研究”的主要内容

“概论”(2013年修订版)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无论是“概论”新修订的教材编写,还是教材所承载的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即使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蕴含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渗透研究”就是以“概论”教材中反映的中国化的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以及“概论”教材编写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的基础上,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相融合,在“概论”课堂上采用渗透的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哲学思想渗透,帮助高职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哲学渗透研究”的目的和必要性

1.“概论”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哲学渗透研究”旨在哲学层面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化的,增强中国化的理论自信。“概论”的主线是中国化,主题是中国化的。在“概论”课堂渗透哲学,基本的目的是使中国化的得到哲学层面的阐释,对中国化的形成坚定的理论自信。无论是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还是中国化的每一理论成果及其之间的关系,都蕴含和体现了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概论”教材的编写和结构章节的安排,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对“概论”课“哲学渗透研究”,在哲学层面,即最高层面深刻把握“概论”教材,从哲学源头上得到理论支持和逻辑论证的力量,形成坚定的理论自信,对“概论”教材获得全面的、深刻的、准确的解读,提升“概论”课堂的教学学术品格,进一步增强“概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2.弥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不足,旨在实现“哲学渗透研究”与“概论”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统一,增强“概论”课的实效性。“哲学渗透研究”及课堂实施渗透,最直接的目的是弥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教材偏深偏难的不足,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学好“概论”课,深刻理解中国化的内涵,必须具有基本理论和中国近现代历史常识,这二者是中国化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原理’课主要帮助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整体上把握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深刻把握‘概论’课所讲的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奠定理论基础。”“高职院校出于培养目标和办学要求的需要,不开设‘原理’和‘纲要’课,并不等于‘原理’课和‘纲要’课的基本精神、基本知识高职大学生不需要,而这一任务又落到了‘概论’课上。②”加之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理论教育,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概论”过程中暴露出理论基础差、理解困难、情感薄弱、认识肤浅、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缺乏联系、思维片面,概括分析能力差、教学实效性不强以及难以内化形成思想政治素质等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挖掘“概论”课教材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通过课堂渗透,发挥哲学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学术价值的魅力,增强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对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真理性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并通过哲学渗透作业题训练,深入体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真理性、科学性,培养高职学生学会和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3.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生活的根本方法,旨在实现“哲学渗透研究”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哲学渗透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是其中最核心作用的部分,是精神世界的灵魂,人们的思想言行,特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言行,归根到底是受其支配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不可能脱离自己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要想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就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指导;人生观是人们对诸如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道路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些都是每一个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常言道“做学问、做事业,首先要学会做人”,这个道理普遍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人生观实际上就是做人的道理,是做人的向导,是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人对社会进步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在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高职学生“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比较自觉地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育和形成所需要的终身学习、学会生活的根本方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外在的对象和自身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在经济社会的今天,价值观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即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能自发形成,而通过哲学渗透哲学思维的训练,则是高职学生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哲学渗透研究”的原则

“哲学渗透研究”围绕“概论”课程展开。“概论”的课程内容是主体性的,渗透是辅的。因此,在处理“概论”主体和渗透服务的关系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渗透适度的原则,把握好主与次的关系。“概论”课程是主体性的,哲学渗透内容是辅的。虽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包含和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但是“哲学渗透研究”之运用不能超越“概论”课的主体地位,它是为全面、准确理解中国化的服务的,不能为了渗透而渗透,否则就淡化了“概论”课程的主体内容,偏离了“概论”课的教学目标,大量地挤占“概论”教学内容的课时。因此,在哲学渗透的量上要把握适度的原则,以既不偏离中国化的这个主题,又不影响“概论”课教学进度为准则。

2.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把握好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抽象的哲学概念难于理解、缺乏兴趣。因此,在哲学渗透内容的编纂上,以尽可能地以通俗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贴近高职学生能力水平,达到易于高职学生理解的目标为准则。

3.坚持契机融合的原则,把握好切入点和渗透内容的选择。“概论”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哲学渗透提供了很多的切入点和渗透内容。因而,在哪一个章节、在什么地方渗透哪一个哲学思想或观点最为恰当,需要认真地分析、选择。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哲学渗透点的布局,认真分析和研究渗透内容与“概论”教学内容的同一性、观点或理论的支持性。以有利于支持和支撑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利于课时安排,有利于增强教学实效性为准则。科学地选择与“概论”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哲学思想或观点,科学地、系统地构建哲学思想渗透切入点布局体系和哲学渗透内容体系,使哲学渗透内容与“概论”教学内容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柳礼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20.

[2]陈连生,张心淼,孙丽娜,等.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业出版社: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