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文1

关键词:商业地产运营模式;分析;发展策略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呈现出了一股股商业地产开发热。就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模式来说,其正处于一个发展转型时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强重视。特别是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这样的问题本身也就显得愈加严重,商业地产的运营模式本身也就需要做到理性对待、合理发展。

二、商业地产概述及特点分析

1.商业地产内涵

商业地产指的是房地产中用于进行商业活动的收益类场所。其包括了办公用的写字楼、会议楼以及公寓,也包括了用于开展经营活动的商业场所等等。商业地产往往不会被用来居住与生产。其狭义上的定义指的是:商业活动所需的房地产,其经营范围包括了零售、餐饮、娱乐等等。而从广义上的定义来看,其还可以进行融资、开发等一系列活动,只不过其本身与传统的住宅和生产基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商业地产的开发运营模式特点分析

将商业地产与传统的地产进行对比分析,商业地产所存在的特点,即为:一是经营活动的开展形式更为多样化,其往往是以租赁的形式为主。商业地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活动租赁收入,使得商铺所有者得以获得经济利润。因为商铺“只租不售”可以科学地对整个商场进行业态业种配置,并能保证及时进行商业布局调整。这是商业经营发挥集聚效应的首要条件,有利于顺利度过商场培育期。二是商业地产可以为拥有者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其不仅仅是对租金的交纳,还体现在地产本身的建筑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对比,其会受多样化的因素影响。如:地段的繁华程度、建成后的经营管理、商业企业的品牌商誉都会对租金收入产生影响。三是经营风险的存在,因为商业地产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其可能会在回收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区位环境的因素影响而产生相应地价格波动,导致商业地产的亏损现象出现。例如周边经济环境、交通状况、人流状况、居住人群构成乃至政府的政策等。而且,商业地产的经营一般要经过2-3年的过渡期才能趋于成熟,投资回收期一般也要达到8-10年,这都构成了商业地产的较大的经营风险。四是经营活动的开展形式较为多样。在一个商业地产中的经营模式一般是多种多样的。其可能包括了商品销售、服务行业等等类型。如,餐饮、休闲、金融、娱乐等等。

三、我国商业地产的运作模式分析

在我国,商业地产的运作模式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其往往会受到地产开发商、管理者以及资本运营者三个方面的影响。其经营模式可以被分为四个类型,即全部出售、不售不租、纯租及租售结合这四种。

1.全部出售的形式

全部出售这一形式是较为传统的模式。地产开发商通过对房权进行出售来获得经济利润,之后此处房产的商业经营活动便于地产开发商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了。在这个关系模式中,房产开发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房产套现,继而降低经济压力与经营风险。

2.不售不租模式

开发商通过建造商业地产来进行直接的经营活动,其既不对外出售,也不对外出租。这样的经营模式会让房地产上拥有地产的产权与经营权。同时,商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但是,如果房地产商本身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往往会导致巨大的亏损,自主经营未必会让经营活动的开展利润被有效实现。

3.纯租模式

在此类运作模式中,开发商不会选择自主经营,而选择以合同的形式来将商铺对外出租,其出租规模各不相同,并在此基础上来对这些商户进行统一管理,以交纳租金的形式来获得经营利润。为此,房地产商需要做到对市场的不断培养,继而来实现经营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于对品牌的塑造以此来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4.租售结合模式

房地产商通过对部分的房产进行销售与租赁来获得经济利润,以此来削弱自身带有的资金压力。这一运作模式显得更为灵活,其可以很好地借用于社会资源来最大化地拉升自身的商业经营范围,实现商品效益与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这样的经营模式往往可以让高层的经营管理活动在具备主体性的前提下,显得更为独立。

四、我国商业地产的运营策略探究

在我国针对于商业地产的运营模式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对相关策略内容优化设计,以此来最大化地发挥出策略的价值。

1.注重于对商业地产的城市景观设计

商业地产的开发作为城市的景观组成部分,其应当具备一定的美观性。这不仅仅是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是对建筑色彩、外形的要求。例如,商场、写字楼以及酒店等商业地产的外观设计就应当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以此来更好地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我国,因城市发展缺乏专门的管理条例与控制举措,商业地产的开发也就需要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更好地做到优化设计。

2.撬动内需以此来实现综合性商业地产的开发

目前,商业地产项目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特征,这即是对国人生活方式的表现,其本身也是商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起来的前提保障性要素之一。此类综合性的商业地产会具备在三个层次的综合,即商业形态的综合化运用。其包括了商业、娱乐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我要是融合。既有着商业活动的动态,也有着休闲娱乐的静态。不同规模的商业地产可以有选择地与其他功能设施相混合,这对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有机的组合。在功能分区、动静分区、交通流线等方面做到明确有效、各得其所,形成完整的生活链,以发挥最佳的综合效益。

3.商业建筑对本土建筑风格的追求

建筑的形式与风格特征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造成一定影响。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往往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本土风俗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是世界各国建筑文化的共同发展目标。历史文脉在商业地产项目中的传承也当仁不让,况且这也是其长久生命力的保证。

4.通过旧城改造促使城市老商业街区的复兴

中国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遭到严重的破坏。旧城老商业街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没落,作为宝贵的历史建筑和民俗文化遗产亟需复兴原有活力,它是打造独特城市名片的重要举措,这也给商业地产开发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基本素材。其核心指导思想是保护性开发,这种有限度的开发不仅不会降低开发带来的商业价值,而且可以带动旅游资源的挖掘。

五、结语

总的来说,商业地产的开发作为房地产发展的开展形式之一,其本身较普通的开发活动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地方。为此,其需要更加注重于对出现问题的解决,以此来实现商业地产开发工作的更好发展。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商业地产开发模式的分析来对我国新时期发展环境下的商业地产发展模式重新认识,认为只有选择“只租不售”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而言我国商业房地产经营活动中所出现了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建文.浅析商业地产运营模式[J].环渤海经济t望,2013,(8):46-47.

[2]张蒙蒙.基于服务型建造的建筑企业商业地产开发运营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文2

关键词: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统一管理;全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005-03

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即使在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依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上,90%的住宅项目都能盈利,而80%的纯商业地产项目都面临着困境。之所以呈现这样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商业地产缺乏成熟的开发运营模式,所以有必要基于现状探索出一套能满足我国商业地产发展需求的开发运营模式,以解决当前困境,推动我国商业地产快速、健康发展。

1 我国商业地产发展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实行了较长时间的计划经济,商业地产受到了一些影响,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深化,我国商业地产逐步发展起来并日渐繁荣。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商业地产发展态势十分良好,投资增长速度一再高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也逐步增长,虽然目前有所回落,但整体来看依然有着很好的增长势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繁荣发展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尤其空置率上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表示着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陷入了困境,亟待探索出一套科学、成熟的开发运营模式。

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大多由普通房地产商转型而来,所以商业地产的融资模式和开发模式也沿用了普通房地产的那一套。在融资模式上,以银行贷款为主,以致商业地产融资渠道单一,过于依赖银行。这样单一的融资渠道,很难满足商业地产长期开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在开发上,一些开发商在利益驱动下盲目“抢地”,不注重规划选址和市场定位,造成商业地产局部过剩、布局不合理等,这也是导致商业用房空置率逐步提高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不少开发商盲目投资,不重视融资,开发建设完之后本打算只租不售,可是在巨大资金压力下只得出售部分或全部。虽然这种运营方式有着可观的短期效益,并不利于后期的统一运营管理,甚至为自身带来桎梏,影响商业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在商业地产缺乏科学的开发运营模式的情况下就急于快速发展,很容易造成项目运营管理混乱,最终将组织商业地产行业发展。

为了应对当前困境,下面简要概括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和运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市场定位模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条商业街一边生意火爆,另一边生意冷淡,或是这条商业街生意好,隔条街生意却相差很多,这就是市场定位不当造成的。就当前来看,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一直把工作重心放在“抢地”上,对开发前期规划不够重视,不经反复推敲就投入建设,导致对项目所在区域内商业结构走势的认识不足,部分区域出现商业网点过剩或不足,造成商业结构不合理。

第二,运作程序不合理。我国商业地产采用先开发后招商的运作流程,有时甚至建设一半才招商,之所以这样,与商业地产招商难度大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是比较火爆,可这主要是针对住宅市场而言的。不同于住宅市场的供不应求,商业地产招商面对的是经营商,如果经销商不满意就很难销售出去,有的情况下甚至要按照经销商要求进行大规模整改,造成不少的资金浪费。

第三,营销理念不科学。由于房地产市场潜存着巨大的经济利润,一些开发商过于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短期利益看不到长久利益。在这种理念下,商业用房在设计过于强调包装设计,甚至脱离物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导致设施利用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招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融资渠道单一,详见前文。

总而言之,融资渠道单一、人才短缺、操作流程不完善等是造成以上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商业地产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不为其配置一套科学且成熟的开发运营模式,将很难实现健康发展。为了消除风险、降低难度,应基于商业地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为商业地产提供科学的全程运作流程。

2 商业地产开发运用设想

在统一管理思想下,商业地产在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上实行全生命周期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待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工作及其中的侧重点,注重地产和商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不可将两者进行简单分割。从商业地产的整个操作流程来看,开发设计是开始,而运营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以开发商要想获得预期效益,就必须做好运营管理工作。当然,也不能忽视前期开发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整合相关利益主体。在商业地产开发运营中涉及着诸多利益主体,有开发商、投资商、运营商、经销商,此外还有设计方、施工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之间的利益既对立又统一,既可以用损坏对方利益来增加自身利益,又可以通过互相合作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使自身获取预期利益。在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模式下,应对各方利益主体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制定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规则制度,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为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共同努力。

第二,集成各环节。从商业地产项目的操作流程来看,整个过程中要经历调研、市场定位、规划设计、招商融资、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各环节彼此独立,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例如,市场调研结果直接左右着市场定位,而市场定位又是规划设计的基准,等等。在传统的开发运营模式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很难使整体实现优化配置。为此,应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集成管理,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去看待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不可忽视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贯彻执行统一管理思想。具体而言,统一管理就是要统一组织、目标、理念、规则制度等,使商业地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按照统一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来操作,利于消除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优化配置,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上述三种理念指导下,下面对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这样的构想能够消除商业地产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又快又健康发展。

第一,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和分析与项目相关的信息,了解项目所建区域内的商业趋势等,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极为重要。

第二,市场定位。由于市场定位关系着项目建成后的销售情况,所以一些开发商在市场定位时往往从利于销售的角度出发,忽视了项目长期运营所要面临的各种情况,考虑时间不足。商业地产项目成功与否,由运营状况决定,所以市场定位这一环节不能沿用普通住宅地产的那一套模式。具体而言,商业地产市场定位包括圈定位、规模定位、客户定位、经营定位等。虽然各项定位内容都非常重要,可是经营定位尤为重要,所以要更加重视。在进行经营定位时,开发商一定要基于商圈发展趋势,立足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相关操作,保证业态组合科学,才能在长久的经营中实现持续盈利。

第三,规划设计。开发商要清楚地认识到,商业地产的规划设计不单单是一种建筑格局的规划,也是一种商业经营规划,所以在规划设计时既要重视建筑格局设计又要强调商业经营规划,同时,还要满足各方利益主体以及后期运营的需求。商业地产规划设计要满足的条件:各功能业态比例安排合理、流动线布置合理、视觉通透效果良好、主力店设计满足技术要求等。

第四,融资。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商业地产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大,这一单一的融资渠道限制甚至阻碍了商业地产发展。为此,应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地产融资模式拓展我国商业地产的融资渠道。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十分繁荣,但是商业地产融资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除了依靠银行贷款之外,还要全力开辟其它融资渠道,如吸纳机构投资、银企合作、REITs、预租、商企联建等。只有融集了足够的资金,开发商才有强大的资金运营能力,项目建设和运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五,招商。商业地产招商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开发前进行主力店招商,二是在开业前进行散铺店招商。在主力店招商前,开发商要基于市场调研的结果找到与项目和商业圈相匹配的店,然后与之谈判沟通,最终达成合作。主力店要是不同的业态,不能重复,保证业态组合科学。在散铺店招商上,开发商可以刊登广告,对有意向的合作的店进行严格考核,不满足要求的务必淘汰,而对于重点商户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其入驻,这一方式同样适用于主力店招商。

第六,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是商业地产项目开发运营中的重点内容,关系着项目成功与否。从全生命周期角考虑,商业地产在运营管理上要统一企划营销、统一客户服务和卖场管理、统一物业管理、统一品质管理,全力贯彻执行统一管理理念,确保运营管理的各项举措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地产在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采取统一管理理念,注重各环节的集成,使其统一服务于项目主体,才能使项目整体实现优化配置,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满足各方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

参考文献

[1] 蔡坚.浅谈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途径与方法[J].现代商业,2011,(7).

[2] 张泽颖.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地产核心竞争力研究[J].产业观察,2011,(1).

[3] (美)菲利普·斗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著.卢泰宏,高辉译.营销管理(第十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美)Johnnie Rosenaue,John Mayfield著,王霆译.房地产市场营销(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 黄伟庭.中国商业房地产开发运营研究-困境与现实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7.

[6] 2010-2015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0.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文3

关键词 商业地产;经营模式;风险因素;对策

一、引言

商业地产,即用于商业用途的非住宅房地产,通常是指餐饮、娱乐、写字楼、商店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商业地产的发展在西方较为成熟,其与资本市场的业务对接相当成熟,法律保障也较为完备,而学者的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商业地产选址与定位问题、商业地产管理和商业地产融资三方面。1940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勒施出版了《经济空间秩序》,从而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1],为商业地产的选址理论做了基础性的研究,此后包括Philppe等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零售中心位置与消费者满意度模型。而在商业房产管理领域,Grass kamp所发表的《房地产开发基础》被认为是奠基之作,其提出了商业地产项目是一个不断适应市场的竞争的动态型企业[2];同时Miles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物业管理者、资产管理者与组合投资管理者之间协调的重要意义[3]。伴随着西方资本市场发展与金融产品的创新,商业地产的融资成为了目前商业地产研究领域的主流,其中最早涉足的是Zerbst教授,其于1977年开始研究商业地产的抵押贷款问题[4];Miller通过对REITs的研究发现,其可以改进中等风险的长期投资组合[5];Seiler于1998在分析历史交易数据的基础上认为REITs是良好的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6];Gregory和Michael阐述了高成本抵押贷款对商业运营的影响规律及效果[7]。

我国的商业地产研究起步较慢,主要是基于近年来商业地产以其高回报率、政策干扰较小、升值空间大等优势而得到了蓬勃发展的现状而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众多学者从金融、风险调控、城市规划和经营模式等各角度对商业地产进行了研究。孙飞(2005)在比较了商业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基金融资等融资形势后,提出信托融资更符合商业地产的发展需求[8];陶桦(2007)将商业房产风险划分为关键风险和非关键风险,指出通过事先的战略规划对关键风险进行全覆盖管理,非关键风险进行全程监控来规避可控性风险;张娇娇(2010)对租售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售后返租、只租不售等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了节点招商的租售结合模式[9]。赵晓鹏(2012)提出了应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组成和经济职能对商业地产进行与城市相符合的商业地产的开发管理。

二、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分析

1、商业地产发展阶段分析

波特曾提出,产业结构表面现象按发展源泉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资源阶段、投资阶段、创新阶段、财富阶段[10]。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业地产市场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资源阶段,现在处于投资阶段,但即将进入创新阶段。

现阶段的商业地产需要经营创新、理念创新、人力创新、金融资本市场的创新与相关的设计与技术创新,以上的创新元素相结合形成的创新效应将推动我国房产创新阶段的来临,进而进入财富阶段。因此,我国的商业地产还有巨大的可改善空间。

2、房产政策分析

我国的房产市场(主要是住宅房市场)从2010年以来经历了一系列政府调控,而进入2011年到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更是推出了一轮又一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组合拳。

随着房地产市场中的住宅房市场的政策打压,许多资本转入商业地产,许多商业地产或提前开铺布局,或设立专门的商业地产公司,高调集中的推售商业楼盘。因此,在住宅房市场低迷之时,适时地转向商业地产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3、商业地产开发与销售持续增长

2013年1-6月份,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与销售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51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其中,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1.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8.3%。商品房销售额33376亿元,增长43.2%,其中,办公楼销售额增长45.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0.5%(见表1)。

三、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分析

梳理我国目前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产权出售模式、只租不售模式、租售结合模式、售后返租模式、散卖与资产精装修相结合模式。(见表2)

1、产权出售模式

产权出售,即开发商为迅速套现,在项目建成将其产权出售给各类投资者的运营模式,在产权出售之后,开发商便不能对各投资者的经营活动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使得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不明,商铺经营业务混杂。因而这种模式已经渐渐被淘汰,但在中小型开发商因为资金流转较为紧张而成为其重要的运营选择模式。

2、只租不售模式

只租不售,即开发商拥有商业地产的产权,只是将使用权出租给使用者使用,定期收取租金,同时开发商还负责整体推广与服务,这种模式需要开发商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而只租不售模式也可以具体分为不定向出租与定向出租两种类型[11],前者是在商业地产建成后公开向市场招租;后者是在商业地产具有自身的定位,在建成后只向与定位相符、信誉较好、具有品牌价值的经营者招租。通过只租不售模式运营,开发商可以统一规划和管理整体的商业地产项目,有助于商业地产的整体价值的提升。

3、租售结合模式

租售结合指开发商将一部分产权出售,自己保留一部分商业地产产权的经营模式,鉴于产权出售与只租不售模式之间。开发商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售部分产权来回笼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资金投入,同时又可以保留部分产权,甚至保留的部分商业地产产权可以是该项目的主力店,进而对整个商业地产项目可以进行相对集中的管理,保证经营格局的统一,可以相对较好地保证该商业地产的良性运营管理[12]。

4、售后返租模式

售后返租模式按大类划分应归属于租售结合模式的一个分类,而上文所提的租售结合实际上是一种“主力店+小店铺”的订单式模式。售后返租,开发商将一个商业项目分割成众多个小面积产权商铺出售,同时,与业主签订返租合同,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商铺由开发商统一经营,同时会按约定时间支付给业主固定的租金。对于开发商而言,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同时又可以将商业地产的统一经营权、管理权、规划权收归开发商,有利于商业的长期运行与资本的快速流转。

5、资产精装修模式

资产精装修模式是创新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之一,其实质是对原有的旧楼进行改造,根据现在市场的的需要,与原有的旧楼的所有者签订相应的合同,分配好具体的产权比例,根据市场需要对原有的旧楼进行精装修,之后再进行出售或者出租。资产精装修模式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土地面积极其紧张的一线城市具有较大的创新价值,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土地资源与土地成本;另一方面,开发商可以快速的回笼资金,因为相较于新建商业地产,资产精装修模式时间较快。

四、商业地产的经营困境

如上文所述,由于住宅房市场的政策打压,商业地产呈现出了逆势走高现象,这直接推动了商业地产的集体投资的不理性。但是商业地产在俨然一片红火的表象下隐藏着多种风险因素。

1、盲目开发与过剩风险

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房产的坚挺一直是支撑着地方政府发展的保证,随着住宅房产的几近饱和饱受争议,住宅房产的市场看衰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出于经济发展、政绩等各方面考虑,商业地产成为了各地政府追求短期效益的“救命稻草”。同时商业地产因为其投资收益较高、转型难度较小等优势成为众多房产商“转变发展方式”的追捧对象,特别是2010年以来,众多住宅开发商高调宣称加入商业地产业。在政府与商业的双重鼓吹下,再加上市场研究、定位失准、开发设计等因为欠缺考虑,许多城市的潜在的商业地产纷纷处于供过于求的过剩风险之下,投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

2、融资不畅与金融风险[13]

商业地产是典型的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而目前我国商业地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而且银行贷款将占到总体资金的70%以上,自有资金比例相对较低。随着经济形势的低迷和银根紧缩的宏观政策,而且在现有的银行贷款中以银行短期信贷为主,商业地产开发商随时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的危机,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将急剧增加,导致金融界的系统性风险。

3、批量生产与同质化风险

我国的商业地产同质化严重,许多地方的发展规划过分相似,核心点几乎来自一个模版。以以购物商场为例,一般都会包括一个大型超市、家用类商场、穿戴类商场和包括影院、电子游乐场、KTV等 娱乐设施。在2010年时,中粮集团曾高调宣布截止到2015年要在全国复制30个大悦城项目,而万达也表示在10年内复制100个以上的万达模式。这样的同质化现象必然会导致我国商业地产竞争力下降,空置率居高不下。

4、经营管理与运行模式风险[14]

我国商业地产管理运营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商业物业的效率,损害投资者的利益,而引起管理运营风险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商业地产商一般由住宅地产转型经营,沿用住宅开发模式,抱着“卖完就走”的心态,因此开发商只注重前期开发建设,忽视后期管理;另一方面是我国的商业地产管理起步晚,缺乏统一的物业管理能力和项目的整体控制能力,这使得商业地产发展偏离开发商原有设计,项目出现风险。

五、优化商业地产的经营

1、加快商业地产信息化[15]

信息是商业博弈中输赢的关键,商业地产的信息化更是引导商业地产走向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加强。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利用立法和行政手段来定期公开商业地产的行业现状;其次,建立健全社会商业地产信息供应商,根据特定区域特定商业地产类型进行更为专业的商业地产投资指导;第三,开发与完善相关软件,将开发、设计、管理、回报率、合同和服务信息等全面的模拟计算,并且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率。

2、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商业地产商要改变单一的融资方式,以REITs为代表的新型的融资方式在国内已经初现端倪,其2005年首次被广州越秀采用以来,其凭借税率较低,配息较高而深受欢迎,同时恒地、新鸿基等地产老字号都参与了REITs市场,这保证了商业地产的安全性与灵活的变现能力。

REITs往往由房地产公司将旗下物业打包设立REITs,并通过证券市场公开发行。REITs委托独立的房地产管理公司,而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又委托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对REITs所拥有的各类不动产进行物业管理服务[16]。其中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收取向REITs收取资产管理费,而物业管理公司向房地产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同时在资本市场,REITs通过证券市场进行IPO或增发,很好的实现了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见图1)。

3、加强创新,避免同质化

商业地产即将进入创新阶段,因此简单的复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万达集团在商业地产的达到的成果也主要是由于其在运营理念中的创新,无论是第一代万达广场的单店模式还是第二代万达广场的组合店模式或是第三代万达广场的城市组合体模式都引领着我国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的风向标。而现阶段,万达地产又开始向文化旅游地产转向。除了万达地产之外,合肥的汇银广场也是商业地产创新的佼佼者,其打造的欢乐街区等体验式服务与强势打造的“汇银·不夜天”概念也独树一帜,首创房地产产业链特色写字楼也将引领新的一轮商业地产的创新。

4、培育人才复合化[17]

商业地产是结合商业与地产业于一体的复合体,商业地产的特性要求了商业地产从业人员需要精通商业和地产业,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从业人员中比例极低,因此培育复合型商业地产人才成为商业地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万达地产作为我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其很大原因是其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其拥有包括万达学院、商业规划学院、万达商业地产研究团队等在内的培育平台,万达已经类似于一所人才培养学校,正是这些人才的存在保证了万达的发展。

5、经营管理专业化

开发商能够多站在经营者、商家的立场上去全盘策划开发商业地产,扬弃住宅地产的传统经营模式,重视后期的经营管理,将回报方式从短期售卖式向长期经营式转变,聘用专业的商业地产管理团队,以实现统一招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监督、统一物业管理的经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勒施著,王守礼译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2010年

[2] 孙斌艺,《城市运营与商业地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年 6 月第 1 版

[3] Miles, Operation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8

[4] R. Zerbst, FHA and VA Mortgage Discount Points and Properties Prices[J]. Journal of Finance. 1977,30(2): 1766- 1773

[5] Norman Miller. Managerial Incentives: Implications for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J]. AREUEA Journal,1985,(13):404- 423

[6] Michael J. Seiler. Real Estate Returns and Inflation: An Added Variable Approach [J].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1998,(15):327- 338

[7] E. Gregory, E. Michael. State Regul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Products: An Analysis of North Carolina's Predatory Lending Law[J].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4,29(4): 411- 433

[8] 邱惠芳,国外借鉴商业地产融资新模式及价值[J]. 经济纵横,2005(11):34-35

[9] 张娇娇,中小型商业裙楼经营模式研究与创新——以南京市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0(04):220—223

[10] 丁莹,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研究[D].硕士,2011(10)

[11] 刘建文,浅析商业地产运营模式[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3(08):46—47

[12]赵章对,完善商业地产开发与运营模式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200—201

[13] 孙哲峰,谢志华,韦京.商业地产发展新趋势:全价值链股权投资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12(10):86-96

[14] 徐水泉,浅谈我国商业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2(6):35-37

[15] 商业地产高效益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信息化[J].上海商业,2007(12):78—78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文4

关键词:商业地产;转型;误区;解决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93-02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结构升级及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实施,催生了商业地产投资和发展的繁荣。但是,商业地产大发展也造就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重复开发、定位雷同、资源浪费及伴生而来的空置率居高、回报率趋低等。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房企往往容易忽视商住地产之间的固有差异,习惯于以住宅模式进行商业地产运营,对战略转型商业地产困难预估不足,从而导致从项目开发至管理运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随着近年商业地产项目开发数量骤然大增,这种问题愈发显著。本文将着重分析传统房企在商业地产转型中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路径。

1商业地产转型的主要误区

我国商业地产开发运营商普遍脱胎于住宅开发企业,在商业地产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往往容易陷入住宅开发的固有思路,这是房企向商业地产转型过程中主要误区的体现和原因。大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短期销售收益。

商业地产价值体系远较住宅复杂,除销售收益以外,其价值更体现在资本收益、租赁收益和商业收益等方面,注重“长期持有”。但由于国内房企普遍缺乏自有现金流平台,难以承受商业项目“长期持有”带来的巨额资金沉淀,在商业项目定位上往往以快速变现为导向,这种导向也同时体现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这种目光短浅、追求短期利益的销售导向行为与商业地产长期发展思路是格格不入的,也与商业地产价值体系相违背。其后果在于,开发企业仅能享受销售收益,而无法分享商业地产核心收益—资本收益和租赁收益;而对投资者和经营者而言,由于销售造成的产权分割和销售导向型规划开发造成项目功能缺位,项目资产价值和经营价值必大受影响。因此,追求短期销售收益的商业定位无异于扼杀了项目本身应有的价值,造成了资源浪费。

(2)商业规划和设计缺失。

住宅使用功能为一般性居住,商业地产则为多样化商业需求,包括商品展示、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商务办公等,使用要求相对复杂,其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依托项目整体有序的功能设施、业态布局、商品配置等科学规划,这就要求商业项目要在规划设计方面全盘考虑商业需求,在工程设计方面融入商业运营理念,这往往是传统住宅设计单位所无法单独胜任的。但由于开发企业经验不足和理念偏差,往往容易忽略项目的整体商业布局,其结果是规划设计无法融入现代商业要素,各商业模块之间缺乏衔接,影响项目的整体性和布局合理性,从而影响商业项目的生存发展能力。

(3)重视招商而忽视后续运营。

商业地产价值体系包括开发价值、资本价值、租赁价值和商业价值,其中资本价值和租赁价值的提升都有赖于商业价值的实现,因此,商业地产最核心价值体现为商业价值,商业运营也成了商业地产价值实现的核心步骤。因此,选择适应商业项目持续发展的目标业态和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众多开发企业眼里,招商工作成为商业运营的重中之重,为达到招商目的,忽视后期运营的长远目标,盲目引进不符合项目主题和市场要求的商户,破坏项目整体业态布局和商品结构,以为招商完成就万事大吉,这实际上是套用房地产销售模式的短线思维。其后果是影响了项目整体形象提升和经营规模优势,这种急功近利的招商行为系目前商业地产领域的普遍现象之一。

(4)无序供应。

商业地产尤其是大型商业项目有其立身之本,其发展程度必须依托于一定区域内潜力客户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其供应规模应是有序有度的。不是任何区域都适宜发展大型商业项目,这就要求开发企业慎重选择开发区域,根据市场容量和需求来确定商业规模和档次。但近年随着商业地产的崛起,我国商业地产领域出现了无视市场需求和盲目大规模投入的现象,30万方以上规模的大型“综合体”和超高层写字楼大量拔地而起。据称部分二线城市在建“综合体”数量就超百个,部分中小型城市也在酝酿大力发展大型“综合体”和超高层“地标建筑”。其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空置,商业项目回报率大幅下降,这种现象已在我国商业地产领域体现。

2商业地产转型的相关路径

商业地产与住宅的差异主要在于,一是长期而稳定的资金需求量大;二是适应的商业运营模式;三是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弥合了上述差异,就基本具备商业地产转型的条件。因此,商业地产转型应着重构建以下路径:

2.1构建现金流平台

商业地产项目投资额大且回收期长,近年随着商业地产投资进入,商业用地价格也水涨船高,投资门槛不断提高,因此,打造强大的现金流平台至关重要。从国际国内领先的商业地产企业经验来看,现金流平台主要有以下形态:一是“以售养租”,通过出售非核心的销售型资产获取现金,支撑经营性的核心物业长期持有运营,实现公司内部或单个项目内的资金总体平衡。这是一种“重资产下的内部资金平衡”,在这种模式下,销售型资产的销售收入扮演了经营性核心资产的现金流平台角色。这种模式由行业龙头万达地产引领,由于境内长期融资平台缺乏,这种模式也为众多发展商业地产企业所效仿。二是“产融结合”,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的无缝对接。其基本运作方式为:通过对商业项目一段时间的建设开发和培育,条件成熟后注入REITs,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这种模式既可解决商业地产资金的长期积淀问题,又可同时分享开发收益、物业升值和租赁收益,但由于境内资本市场尚无REITs上市,因此该模式尚未形成主流,境内仅有凯德置地等境外企业运用该模式。三是“自有资金支持”,这需要企业或其公司具备及其强大的资金实力,比如华润置地的“总部孵化”模式。

2.2打造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

一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资源储备,构建适合的商业模式。比如万达地产依据庞大的商业资源储备,独家打造了“订单模式”;华侨城利用其旅游行业运作经验,确立了“旅游+地产”商业模式。二是打造商业地产核心运营的四大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的投资能力,提升企业投资符合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商业用地能力;专业的策划能力,主要是打造商业项目及各业态的专业组合能力;专业的经营能力,主要是日常运营能力;专业的品牌打造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和商业项目品牌的市场号召力。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文5

关键词:财务核算 商业地产 服务行业 管理会计体系 

一、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要摒弃财务核算仅为实现企业对外报告的传统功能,推进财务核算向管理决策功能拓展 

对于新兴行业的初创型公司来说,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一般会滞后于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体系构建需要有一个逐步认知和布局的过程,而财务核算体系一般会伴随业务的发展先行建立起来。为了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财务核算体系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摒弃财务核算仅为实现企业对外报告的传统功能,推进财务核算向管理决策功能拓展。本文以商业地产服务行业为例,强调用管理会计理念构建财务核算体系,使财务核算体系建设符合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远景目标。 

二、财务核算需要从简单核算向多维度、精益化核算转型,使财务核算数据能够有效运用于管理决策 

商业地产服务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除了房地产开发商转型或涉足商业地产领域成立商业地产管理公司以外,第三方商业地产服务机构也逐步发展起来。房地产开发商旗下的商业地产管理公司主要为自身开发的项目提供商业地产管理服务,一般不参与其他房地产企业的商业项目运作,而第三方商业地产管理公司作为专业化的商业地产服务机构,为多个房地产开发商或业主提供商业项目增值服务,其主要商业模式为轻资产、多项目运作。本文所探讨的商业地产服务行业财务核算体系构建以及管理会计信息化基础建设主要针对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公司。 

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模式有受托经营、承租经营、股权投资、商业策划服务等。受托经营模式,即商业地产运营管理机构作为资产管理方,接受商业地产开发商或业主方委托为商业地产项目提供全程资产管理服务,获取资产管理收益并分享项目物业增值收益。承租经营模式,即商业地产运营管理机构作为承租方,以租赁方式取得商业地产项目整体经营权,通过对项目重新定位和改造以及后续运营管理,获得项目租金收入并分享项目物业增值收益。股权投资模式,即商业地产运营管理机构作为投资方,以直接购买或收购兼并方式获得商业地产项目股权,通过对项目的直接投资和直接管理,提升项目整体价值获得股权投资收益。商业策划服务模式,即商业地产运营管理机构作为专业咨询机构,为商业项目提供项目规划、市场定位、招商租赁等服务获取咨询收入。 

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于多项目资产管理利润、承租经营利润、商业策划收益、物业增值收益以及股权投资收益等。由于其运营管理的服务对象为商业项目,核算体系设计中,所有的核算元素都必须以项目为中心进行精益化核算。比如,核算细则要求所有的直接成本费用必须核算到项目层级;对于总部层级发生的间接成本费用,凡是受益对象为项目的,必须核算到项目层级;对于受益对象为项目,但无法明确到具体项目的,核算前需要与管理层沟通具体分配原则后核算至具体项目;对于受益对象不能归属于项目的,核算上需要记录为“非项目”成本费用。对于管理层来说,总部层级发生的成本费用受益对象不能最终归属于项目的并不多见,这些成本费用可能是项目的前置成本,也可能是潜在项目的拓展成本,核算上要求财务人员深入到业务前沿,跟踪这些成本的最终归属项目。 

由于商业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不同,财务核算上需要反映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项目运营状况。此外,不同管理模式下的商业项目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管理服务阶段。比如,受托经营类和承租经营类项目,可以细分为商业定位阶段、工程改造阶段、招商阶段、预开业阶段、正式开业后运营管理阶段等。商业策划类项目,可以细分为商业定位阶段、工程改造阶段、招商阶段等。财务核算方面,需要根据项目在业务上的多元化属性,对项目进行多维度核算,使经营分析既可以从项目整体又可以从不同维度方面反映项目的财务状况。 

从以上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特点来看,财务核算需要从简单核算向多维度、精益化核算转型,使财务核算数据能够有效运用于管理决策。 

三、财务核算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底层数据需要实现共享,使财务核算系统能及时获取和整合业务信息,跟踪业务活动变化,发挥财务核算决策支持功能 

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公司作为连接商业物业持有者和使用者的媒介,承载了大量的外部资源。比如,房地产开发商、投资者、品牌商、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商业地产服务商参与了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市场资源整合和重新配置活动。 

商业地产服务机构在商业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与众多外部供应商紧密合作,共同服务于商业资产的增值服务。比如,商业项目市场定位和规划阶段,商业地产服务机构需要与专注项目所属区域的市场调研机构紧密合作;商业项目工程改造阶段,需要与工程咨询供应商合作;招商阶段,需要与招商经纪服务商合作;市场推广和营运阶段,需要与媒体和市场运营供应商合作。 

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公司作为市场资源整合者的角色定位,要求财务核算体系设计中必须考虑将外部市场资源沉淀在公司信息化系统的底层数据库中,并实现企业内部各信息子系统数据共享。比如,OA系统、采购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商户销售系统、会员管理系统、租户结算系统等各信息子系统的底层数据库必须与财务核算系统保持信息共享和互换,使财务核算系统能及时获取和整合业务信息,跟踪业务活动变化,发挥财务核算决策支持功能。 

四、财务核算体系构建需要集团统一核算管理体系,实现财务信息集中管理,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做好铺垫 

针对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机构轻资产、多项目运作的商业模式特征,其主要公司构架一般设计为集团管理公司、区域管理公司、项目公司三级。集团管理公司主要核算集团总部费用、集团直接管理的项目池;区域管理公司主要核算区域总部管理费用、区域公司直接管理的项目池;项目公司主要核算特定项目。除了以上三类公司以外,集团公司还会通过持股方式控制专业性功能公司,比如,为项目提供工程改造的工程咨询公司、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招商服务的招商咨询公司等,这些专业性功能公司既可以为集团内项目提供服务也可以在市场上独立运作。 

以集团直接管理的承租经营类项目为例,项目公司作为承租方,通过租赁方式取得项目整体经营权,会计核算主体为项目公司,主要核算项目租金收入和项目直接经营成本。集团层面对项目的直接管理成本主要体现为集团专业管理部门为项目运营管理服务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集团集中招商职能为项目发生的招商成本、集团集中营销职能为项目发生的营销成本等,这些直接成本记录在集团管理公司的核算账套中。此外,集团内专业性功能公司为项目提供的专业化服务成本,比如,工程咨询服务成本、物业管理服务成本等记录在专业性功能公司的核算账套中。从集团母公司视角,对外报告需要抵消内部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内部服务结算收入与支出,反映公司整体经营成果;对内报告需要集合集团内各核算主体的经营数据分析各项目完整的投入产出情况,跟踪项目财务状况的变化。 

第三方商业地产运营管理公司集团化统一运营管理、集约化经营的特点,要求在财务核算体系设计方面,必须首先考虑统一集团内各公司核算科目体系、核算细则,统一集团内各公司财务对内和对外报告体系。集团统一核算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财务信息集中管理,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做好铺垫。 

五、财务核算向管理决策功能拓展,需要企业管理层权衡成本与效益,使财务核算体系建设符合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战略规划 

财务核算向管理决策功能拓展,要求财务核算体系随着行业的变革和公司商业模式的变化持续改善。财务核算向管理决策功能拓展,需要企业管理层权衡成本与效益,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布局和时间节点,使财务核算体系建设符合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战略规划。   [h: 0px" />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范文6

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通常将科技与景观艺术进行充分结合非常有效地提升了区域的人气和商用物业的价值,而这样将艺术介入空间,用景观营造文化,凸显城市商业价值的商业地产在拉斯维加斯不胜枚举。

――Miriam Campos-Root

《楼市》:拉斯维加斯作为世界级的旅游之地,其城市魅力,与整座城市商业地产的高度发展密切相关。请谈谈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的发展有何特色?

Miriam Campos-Root:过去的15年,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发展迅速,市场逐步趋热。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以拉斯维加斯大道为界,分为拉斯维加斯大道商圈和非拉斯维加斯大道商圈。拉斯维加斯大道非常繁华,城市的顶级酒店及闻名的娱乐设施都建立于此。从整体来看,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有两大特征。

供需方面,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供不应求,空置率较低。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总面积达到4873万平方英尺,空置率仅为2.5%。空置率较低与城市的发展定位有关,1931年,在美国大萧条时期,为了渡过经济难关,内华达州议会通过了赌博合法的议案,拉斯维加斯“赌城”之名由此传开。而赌城娱乐业的发达为商业地产带来了巨大的需求,这也是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整体空置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商业运营方面,拉斯维加斯出租型物业占主体,物业业态以大体量的购物中心为主。由于商业繁荣,租金较高,拉斯维加斯大道商圈的商业地产月租金能达到30~50美金/平方英尺,开发商出租物业能获得较大的利润,因此,拉斯维加斯大道商圈商业地产多以出租型物业为主。

《楼市》:目前北京商业地产多为出售型物业,您如何看待出售型商业地产的运营?

Miriam Campos-Root:商业地产的管理特点是分散经营、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必须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进行。否则,项目的经营极易陷入困境。而出售型商业地产产权分散,成为了统一管理的最大障碍。因此,出售型商业地产经营较为困难,并且投资此类商业地产风险较大。

拉斯维加斯开发商在确定商业地产经营模式时较为理性。拉斯维加斯商业物业整体以出租型为主,开发商一般根据物业所在区位确定采取何种方式运营。拉斯维加斯大道区域客流量大,娱乐业非常发达,因此,此区域的商业地产都采取了开发商持有的运营形式,根本无商业物业出售。

《楼市》:北京今年开业的商业地产中,购物中心所占比例较大,请问拉斯维加斯在运营大体量商业地产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为北京商业地产借鉴?

Miriam Campos-Root:目前,不少失败的商业项目主要是将定位、招商、管理分成三个环节来看待,或者把前期招商和后期运营分为两个部分。其实,商业地产运营最标准的模式应该是商业项目于前期规划时即应整合专业的商业地产经营团队加入,且进行全程的策略服务。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以大体量的购物中心为主,整体来看,运营得都很成功。主要在于其把握了商业地产的核心――运营管理。

到拉斯维加斯消费的人群,一般都是寻找一种消费环境。拉斯维加斯很多商业地产前期设计阶段就已经围绕此需求进行运营。以拉斯维加斯一家品牌店为例,整个店面藏了很多摄像机镜头,客户试鞋之时,摄像机镜头几乎从360度角度,把客户试穿效果拍摄了下来,同时这些效果投影到商店的四面墙面,给人一种重在体验、非常高雅,非常经典,非常高档的购物环境。

另外,营销方面,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开发商想方设法以各种主题招揽游客。拉斯维加斯的一家饭店(Laughlin),在巨大的招牌上写着“客房39美元起”,即使坐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40公里行驶的汽车里,也能清晰地看到招牌上的内容。美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普遍认为拉斯维加斯是“靠赔钱来赚钱”,即,饭店住宿费亏损,餐费亏损,而这些损失靠经营赌场赚回来。事实上,并非如此。拉斯维加斯的酒店绝没有便宜到39美元的程度。在假日,其收费甚至是39美元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关键是大胆的数字刺激到消费者,像烙印一样停留在顾客的印象中。把酒店均价告诉消费者意义不大,干脆让大家知道此处有三十九美元的房间。如此营销获得的是客如轮转和消费额的提高,在拉斯维加斯,平均每一个客人要去八间酒店消费就是明证。

可以说从前期设计到招商、营销,一直到后期经营管理,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始终围绕着其主旨,有策略地运营。

《楼市》:北京目前正处于商业地产消化期,供应远远大于需求,请谈谈商业地产在供过于求的状态下如何良性发展?

Miriam Campos-Root:商业地产在供过于求的状况下,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吸引外资投资等各种途径刺激需求。拉斯维加斯商业地产通常将科技与景观艺术进行充分结合,非常有效地提升区域的人气和商用物业的价值,进而吸引了承租客户和消费客流。

到过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人都会去参观一条灯光天幕,即在20多米高的地方架设起一块巨大的屏幕,行走在其下的人们抬头时可以看到通过高科技手段在这块天幕上播出的非常精彩的节目。这条高25米、宽25米、长400米的天幕每年都要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成为拉斯维加斯一个重要的观光景点。而在拉斯维加斯,这样将艺术介入空间,用景观营造文化,凸显城市商业价值的商业地产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