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1

关键词:BSC 重点学科;资金;人才队伍;科研能力;评估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31-01

1 引言

BSC系统是由美国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研究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系统。BSC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从商业角度出发采取量化分析方法,从财务、流程、学习与成长、顾客方面对公司业绩进行衡量。

2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

2.1 资金合理分配,专项管理

重点学科的专项资金属于地方行政事业经费,通常由学校统一分配,但是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的投入模式起步较晚,目前高校数学校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没有统一的资金分配量化指标,高校重点学科资金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所以,就各个高校而言,应该细化分配指标,这样才能避免资金分配层面的混乱,更好地建设本校重点学科。重点学科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还应该做到专项管理,增加学科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重点学科经费的到位通常是在2月份的人大预算后才陆续开始下拨,有些地方的经费到达时间甚至都到了7、8月份。这样在提交预算执行情况时,就会出现上半年赤字,下半年乱花的局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相关预算部门进行科学规划,建立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对学科经费的使用情况加强监督,使资金的使用在透明的情况下进行。

2.2 优化学科队伍

高校重点学科中的人才队伍主要由学科带头人和团队成员构成。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通常是一个重点学科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一个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较高的团队领导力,德才兼备。加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建设应该坚持内培外引原则,使人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在对学科带头人内部培养中,对学科带头人实行学术和领导能力的量化评估,注重能力、实绩和贡献。但内部培养学科带头人由于周期性长,所以在内部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从外部引进,吸收已成名的学科优秀带头人,进而提高本学科的影响力。外部人才引进见效快,效率高。在外部人才引进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投入力度,设定好吸引人才的政策和优惠条件。重点学科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还需要一个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协调、研究方向多元化的学术梯队。从年龄结构来看,研究表明自然科学研究的最佳贡献年龄是25-45岁,而社会科学最佳贡献年龄是36-50岁。所以重点学科梯队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从职称比例来看,按照国家教委规定的大学正高、副高、中级教师的比例应是是1∶2∶4,根据这个比例调整学术梯队配置,将有利于高校重点学科的跳跃式发展。

2.3 提升科研能力

重点学科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搭建科技平台和科研分级管理。搭建科技平台即加强重点学科基地建设。科研基地是重点学科产研结合的根据地,基地建设担负着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任务,要实现重点学科的发展,相应的重点学科基地建设必须健全。重点学科的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和理科基地等。同时重点学科的基地建设应避免重名利而轻功用的现象。高校重点学科基地很多只是被作为“正名”和吸引资金的“御牌”,在审批过后就成了摆设,所以相关部门对重点学科基地应该严格审批,同时定期考察。基地单位应该明细使用,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化发挥其功用。除搭建科技平台外,要保障重点学科的科研积极性,可以采取对重点学科科研管理分级、分阶管理。所谓分级管理就是将科研业绩同职称考核、工资结构、导师经费、导师资格等相挂钩,在明确个人岗位科研职责的同时,兼顾重点学科团队整体科研绩效。分阶管理主要是指将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和校级重点学科分开管理。因为三级重点学科有着不同的资金投入渠道和发展模式,所以分阶管理有助于重点学科科研能力的提升。

2.4 完善学科评估

重点学科评估是高校学科进入重点学科行列的唯一依据,评估关系到公平性和重点学科发展积极性,所以重点学科评估应加大评估的透明度和科学性。重点学科在评估中,透明度问题仍是各个高校重点关注的内容。重点学科申报的主要材料只是内部评审公布,相对来说重点学科评估中所报材料的真实性以及重复性很难检测。完善重点学科评估,需增加申报材料的透明度,如网上公布评审材料等方法,实现重点学科评估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评估应采取科学方法,解决专家失范现象。目前重点学科的评估主要原则是同行评议,择优扶植,评选专家之间的关系具有双重性:评审团成员和竞争对手。这就不可避免有些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为保证自己的学科被优先选择而存在失范行为。重点学科评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专家的失范行为,可以采取多元专家评议,也可以考虑通过制度保障更好地解决专家的失范行为。

参考文献

[1]卢纪华,赵希男,朱春红.平衡计分卡在高校重点学科评估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90-191.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2

宁夏农林科学院成立50余年来,汇聚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英才和各大院校的青年才俊。所谓得人才者,得市场。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创新的关键,是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根本。而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选拔、评价人才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仅凭个人的简历和经验已不能完全适应人才管理的需要。2001年,宁夏农林科学院进行体制改革以后,留才、引才、用才以及激励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改革完成后,即启动了“宁夏农林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体系创新”项目。在这一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如何有效甄别有潜质的人才,如何构建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价与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宁夏农林科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尝试通过分析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查找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胜任特征理论和通用模型,构建适合本研究对象的胜任特征模型,开发适合本单位工作特点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实现在招聘、培养、选拔人才等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从而推动宁夏农林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创新。

1农业科技人才的特征

什么是“农业科技人才”,关于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有学者认为,依据农业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情况,兼顾其学历状况,可将农业科技人才分为三大类,即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农业科技实用人才[1]。其中,农业科技理论研究人才包括农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集中在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工作之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大部分科技人员属于这个概念范畴。综合众多学者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定义,本研究采用杨庆先等人阐述的“农业科技人才”定义,即“指在农业科学技术实践中,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从事农业科技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迅速调整自己,并利用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行各种类型创造性劳动,为农业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人”[2]。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本研究的三个类别评价对象,即学科带头人(选拔功能)、青年科技骨干(培养功能)、初级科技人员(招聘功能)。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科技活动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借助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农业科技人才更是如此,没有扎实的农业科技知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不可能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正确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

1.2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

农业科技人才不同于普通的劳动者,其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有能力接受各种创新和挑战,更希望有提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向社会和个人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自我的需求。

1.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农业科技人才丰富的知识内涵激发了他们不断追求进取,由于他们普遍受到过较高的教育,他们学习、领悟知识的能力也普遍较强。

1.4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农业科技人才所涉及的领域与一般的科技工作者不同,他们想要有所成就,有所突破,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经常亲自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动手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工作过程难以监督

和一般科技工作者一样,农业科技人才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从事创造性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从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因此,很难监督和控制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过程。

1.6个人工作成果不易直接测量和评价

农业科技人才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论文)、专利发明、标准的形式出现,往往不可直接测量和评价,而一项创新成果通常又需要一个团队合作来完成,因此,个人的成就更加不易于直接测量和评价。以上农业科技人才及其工作的特点给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传统人事管理中“人才评价”这一环节一直是个难点。经过对这一工作资料的分析总结,查找出了传统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传统人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科技人员评价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界才开始注重,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上。宁夏农林科学院在人才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各研究系列的6个门类12类的考核标准。针对所分的三个层次的科技人才已制定了《学科带头人选拔办法》、《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办法》等,经过几年的运行,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人才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细化,在分析人才评价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评价过程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与业绩的考察,忽略特质、核心动机等内隐特征和行为的测评,因而对其发展潜能和工作绩效的预测性较差。例如,在“学科带头人”评价选拔过程中,对“主持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争取经费”、“”等业绩成果有明确的量化规定,虽然这为参评“学科带头人”设置了初选的标杆,但没有对农业科技人员的潜能、素质等因素进行综合测评,存在一定缺陷。二是不能切实结合岗位的要求分配科技人员,忽视人与工作的匹配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既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个有着具体胜任能力要求的岗位。要测量一个人是否胜任此岗位,须先明确岗位所要求的胜任特征。人与岗位的契合匹配程度是选拔、聘用最具关注价值的问题。三是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更多依赖领导及评委的感性认识,因而透明度不高,评价结果主观随意性较大。四是评价涉及的测评指标要素不够系统、全面,且没有权重设定。例如,评价“学科带头人”要求具备思想素质、业绩成果等指标,一级评价指标过于粗疏、笼统,缺乏二级指标要素。其中,不能确定各能力、素质的比重程度是最大弊端。五是评价管理过程中消耗的人力成本较高。在人才推荐、选拔过程中,每次要收集整理大量的申报材料、定期年终考核评价材料、期满考核材料等,工作中给工作人员带来纸质材料管理负担,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科技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着农业科研机构能否快速发展,构建一套具有农业特征、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农业科技人员绩效的前提和基础[3]。

3对胜任特征及其模型的理解和认识

3.1胜任特征概念

1973年,哈佛大学的麦克利兰教授著名的研究成果———《测量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他引用大量的实证说明了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指出学业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也不能有效预测人们的职业成功,生活中的其他重要成就主张通过对岗位优秀人员所具备的个体特征进行实践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胜任特征,作为该岗位人员筛选或评价的标准。这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效的工具。所谓胜任特征,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异成绩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人素质[4]。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指的是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任职者能够做好或胜任的能力,它反映出个体与其工作匹配状态的程度,与任务情景相联系,具有动态性;胜任特征反映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行为,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绩效;胜任特征是可以通过行为来表现的,它的评估也要以行为识别为基础,以行为表现来测度和开发,能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加以区分。

3.2胜任特征模型的含义

胜任特征模型是指有效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征的独特组合。公认的胜任特征基本模型,是由麦克利兰提出的冰山模型(见图1)[5]。该模型认为,胜任特征包括六大领域: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其中,浮在“水面上”的知识与技能是基准性胜任能力,属于表层特征、外显要素,主要通过一个人的学历、成果等表现出来,易于发现与评价;而沉在“水面下”的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其他要素是鉴别性胜任能力,属于深层特征,较难发现和测量,是不易改变的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可测量个人工作上的长期表现。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相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进入2000年以后,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很多咨询公司也在开展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和应用方面的业务,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日益显现。

4构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一个通用有效的胜任特征模型以及相应的胜任特征测评系统是十分繁杂的。鉴于不同行业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差异,各行业均试图建立起符合自身职业特色和实现各自功能的胜任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评价系统。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安鸿章等按照建立思路的不同,将其分为层级式、族型、盒型和锚型[6]。“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分析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按照高、中、初三个层级,立足于实现招聘、培养、选拔三大功能构建胜任特征模型,以此为依据开发出了评价系统。

4.1构建方法

本研究的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概括起来包括: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三个不同层次职位,胜任特征虽然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但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程度(量)上而完全非维度指标(质)上。

4.2构建步骤

1)确定基准岗位。基准岗位能体现行业、职系特征,岗位与岗位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比较性。通过对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及绩效标准的分析,本项目确定了农业初级(招聘功能)、中级(培养功能)、高级(选拔功能)三个基准岗位。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岗位要求,提炼出农业科技人员的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的胜任特征因素,然后通过聚类分析整理出基本分类,构建起胜任特征模型框架,并对胜任特征模型的各要素进行描述性定义。本研究在通用胜任特征模型的框架下,制定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并进行了描述性定义。为增强评价的系统性、可比较性,学科带头人、青年科技骨干、初级科技人员在3个一级指标和6个二级指标上保持了一致性。三级指标确定了学科带头人(高级)20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和初级科技人员各15个胜任特征因素(评价指标)。

3)确定指标所占权重。应当注意的是,为体现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胜任特征的要求,权重系数的设定必须与事业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和主要业务流程保持同步。对于不同岗位,权重系数的设定是不一样的,以此表示不同岗位的不同胜任特征对职位的相对价值或重要性。例如,学科带头人(高级)评价指标中的科研品质、科研能力、综合素质所占权重分别为16%、70%、14%,青年科技骨干(中级)分别为20%、60%、20%,初级科技人员分别为30%、50%、20%。

4)确定各岗位的行为等级。在这一过程中,“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从实现招聘、培养及选拔功能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符合、不符合两个等级,增强了其可操作性,避免了因锚定过多过细而无法区分和界定的弊端。

4.3构建内容

根据通用的胜任特征模型,“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人才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从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双重角度出发,全面考察备选人员的个性品质、能力素质和综合素养,科学地预测候选人员将来能否胜任其岗位,提高了甄选人员、选拔聘任、培训人员的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根据胜任特征理念包括的六大领域,宁夏农林科学院分别针对农业科技人才三个层次评价对象,设计了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分配了三大总指标的权重,确定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等级(即锚定)(见表1)。其中,“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及其二、三级指标,专家认为“不仅在创造力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且是识别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志[7]”。同时,了解我国现行的各项科技奖励制度,明晰各种奖励的基本情况,对人才评价工作的开展很有必要[8]。“科研能力”这一指标是农业科技人员评价的核心指标,为了能客观、科学地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价,本项目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分析讨论,制定了符合宁夏农林科学院特点的农业科技人员业绩量化评分标准(见表2)。

4.4评价方法(工具)的说明

人才评价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及其绩效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活动。人才测评方法的具体对象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个体内在素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绩效。在对人才评价过程中,具体采用的评价方法(工具)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本研究主要通过自主开发和选择其他辅助方法,在本评价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工具)。

1)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的开发。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工作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的过程。360度评价方法强调全方位客观地对个体进行考评,它既注重考评的最终结果,又将个体的行为过程和个人努力的程度纳入评价的全部内容,使得评价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个体的表现和业绩[9]。但传统的360度考评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的难度较大,有可能趋于机械化,而通过互联网构建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则大大降低了评价成本,简化了整个评价管理工作。一方面,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以在系统上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强了评价过程的灵活性、适时性和动态性。为了改进传统评价过程中纸质材料成堆、透明度不高、效率低下的缺陷,本研究以360度评价方法为核心手段,开发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在“招聘子系统”实行网络报名,扩大了引进人才范围,评价过程实现了应聘人员按照既定的模式提交个人背景履历资料,便于评价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要求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在“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培养子系统”中,实现了培养人员自我监督、管理、评价,导师定期评价指导和同行参与评价竞争的功能,促进了青年科技骨干人员对照胜任特征素质要求改进绩效,完成培养任务;在“学科带头人评价管理子系统”中,运用业绩分析、跟踪法,实现了学科带头人在聘期间业绩、能力水平的公开、透明。在学科带头人期满考核进入新一轮选拔时,可开通网络评价功能,按照胜任特征评价模型,收集获取对学科带头人的360度评价信息,提交选拔会议参考,使选拔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开、公平原则落到实处。

2)其他辅助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对人的行为、能力、绩效等素质特征的观察与评价,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10]。所以,要想准确地测评一个人的科研品质、综合素质,应将其纳入一定的环境系统中,观察、分析、评定被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因此,本项目对一级指标“科研品质”和“综合素质”除了采用信息化评价系统工作收集360度评价意见以外,还采用了其他的辅助评价方法,如评价中心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关键事件分析法、结构化面谈法、16PF测试法等,具体可根据评价对象选取其中不超过3种方法进行;对“科研能力”则采用业绩评价分析法进行测评。

5建立评价选拔流程

宁夏农林科学院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已建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在依据多年人才评价选拔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本项目提出评价选拔流程(见表3)。

6胜任特征模型对人才评价的意义

6.1增强了测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个体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一般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因此,通过构建胜任特征模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测试个体过去的行为,可以将其看做未来行为表现的最佳预测因子。

6.2形成了选人用人导向

按照传统观念,在招聘、选拔人才中比较重视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但在本研究的评价对象中,人员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智商水平,核心的动机和个性等处于胜任特征的深层,它是最有评价价值的。所以,对这类岗位按照胜任特征的规律进行评价和选拔人才,可以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6.3将岗位分析工作与人才评价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人才评价往往存在不知道该测试什么内容,缺乏规范的评价标准体系,缺少对测试岗位深入的量化研究等问题。胜任特征的研究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建立了某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在评价时就有了设计评价方案所需的测评指标。

6.4提供了量化人事指标

胜任特征模型与人才评价的结合可以提供许多量化人事指标,使人事工作的量化成为可能。例如,“学科带头人”评价分数达到90分及以上,则说明岗位胜任特征要求与个体的胜任特征之间的匹配性好,可以胜任此岗位;达不到这一量化指标,则说明个体的胜任特征不能满足岗位要求,难以胜任此工作。

6.5为选择测试方法(工具)提供依据

人们可以根据胜任特征要求来开发工具或选择测试工具。本项目为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功能,开发出了信息化评价管理系统。例如,为测评“成就导向”,评价个体的核心驱动力,则可根据评价条件选择16PF测试法、结构化面谈法等。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3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 “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1〗

本学年,我们将丰富教师师德档案内容,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八个方面进行细化考核,结合学生评教。一学年进行师德评比,树立师德标兵(一个学科一至二名),进行表彰和宣传。

7、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启动“名师工程”

(1)建立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主要包括“三定两勤”,即定方向、定目标、定措施、勤学习和勤总结,同时把个人课题研究,读书计划,,个人博客建设等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在今年10月15日以前,教师完成个人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教师本人、教研组长和教科室各持一份。

(2)在明年5月前,完成年度感动一高十大教师和“远安一高名师”的评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大力宣传其事迹,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3) 培养青年教师,使其成为青年骨干教师储备人才和教坛新秀,鼓励全校更多的教师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参加各级各类学会、论坛等组织。给教师评职晋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8、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

(1)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请专家进校讲学讲课。以教研组为单位联系挂靠一个学校,签订协议,教研组长在今年10月20日前列出计划,定期把教师送出去学习,以两年为一个时间周期,保证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次出去学习的机会,及时获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一切外出学习交流活动安排均由教研组长决定,统筹兼顾,做好记载,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在教研组内汇报,并有关材料上交教科室存档。

(2)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坚持师徒结对,双方签订三年培养计划。促使以老带新、共同提高;要求青年教师学理论、做习题集、写课后反思,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本年级大型联考统考,促使其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创造各种学习机会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养。

(3)坚持举办《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教育论坛活动。谈谈学习教育先进理论后的感悟,谈谈读书后的收获,展示课题研究过的成果,给出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建议等。组内教研活动,也应为教师提供发表教育思想的平台,把优秀的教师推荐到学校讲,三年里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讲一次,还可以请外面的专家和社会人士讲。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4

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名市”建设,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市名校评选活动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三批*市名校评选活动。现对第三批名校评选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评选活动的组织

名校评选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县(市、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所属申报学校的预查、资格确认、初评、择优推荐和材料选送等工作(市直学校的预查等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进行)。各县(市、区)要按市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名校评选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作质量。

二、评选标准

申报学校必须具备衢政发〔2003〕42号文件规定的四项基本条件。评审以各级各类省示范性学校评估标准为主要依据,即高中段学校须达省等级重点高中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小学须达相应的省示范学校标准,幼儿园须达到省一级幼儿园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参照相关标准评定。已经被命名为各类省等级重点高中或示范学校的,以组织评估验收时上级部门提供的评估报告为基本依据,着重考核评估时尚未达标项目的达标情况和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未经省等级重点高中评估或各类示范学校(幼儿园)认定的学校,要认真对照标准,做好自查自评工作。

为体现“坚持标准、注重实绩、尊重民意、好中择优”的原则,名校必须达到以下标准:

1、办学历史10年以上,办学行为规范,办学特色鲜明,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学科抽测中,后20%学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近三年,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或经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德智体美等各项竞赛中至少有获市集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以上的项目。

3、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高于全市同类学校平均水平。小学(幼儿园)专科学历以上专任教师,城区学校达95%以上、农村学校达75%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城市学校达90%以上、农村学校达72%以上。高中段学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10%以上。

4、拥有一定数量的知名教师。普通高中拥有在职全国优秀教师、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市名师、市名校长、市学科带头人等5人以上,其它学校3人以上。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列入评选范围:

1、在评选活动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2、在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

3、违章招生、违规收费,社会反映强烈的;

4、发生重大安全、卫生事故,经主管部门认定为学校应负主要责任的。

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第三批*市名校的评选继续向农村初中学校倾斜,以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申报名校的农村初中,在硬件建设、教科研成果获奖档次、拥有名师数量等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但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作为重要条件。

三、准备工作和评选办法

名校评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学校申报、县(市、区)推荐和全市联评相结合的办法。评选工作重在过程,重在调动各级各类学校创优、创特、创新的积极性,重在发挥名校的示范导向作用和品牌效应,重在提升教育的综合实力。

申报学校要在当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以争创名校为动力,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争创活动。通过争创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努力把学校办成高水平、有特色的示范性窗口学校。

2、全面回顾学校发展的历史,认真总结近几年来(以近三年为主)学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特别要注意总结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方面的经验,对照相应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自查自评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强化优势,弥补不足,认真做好整改工作。

3、在广泛发动、全员参与、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查自评报告,填写《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见附件),经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市政府提出正式申报要求(有关申报材料送市名校评选办公室)。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应包括学校历史沿革和概况,对照相应标准的自查自评情况,近几年主要工作和办学实绩,学校目标定位和发展规划等内容。在“主要工作和办学实绩”中,要求陈述申报名校的理由,重点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和成效,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在学校管理、事业发展、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较新较突出的成就。农村初中还要着重介绍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名校评选的申报程序和实施办法:

1、资格确认。学校经自查自评后认为符合申报名校基本条件的,可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并由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预查及初评。预查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是否符合申报的基本条件;申报指导思想是否端正,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陈述的申报理由是否客观真实;学校在当地示范辐射作用发挥得如何等。经县(市、区)初评确认具有申报资格的,由县(市、区)教育局向市教育局上报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和学校情况简介。

2、专家组考评。在接到学校的正式申请后,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学校进行全面、综合、动态的考评。考评的重点是: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办学特色,队伍建设,办学水平和示范辐射作用等内容。在深入考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考评组对学校工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如实地将考评结果报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

3、社会公认度测评。对县(市、区)推荐的名校候选对象,由名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进行社会公认度测评。在*教育网上介绍候选学校情况,以投票的方式接受公众测评,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放民意测评表,广泛收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测评结果作为名校评选的参考依据。学校情况简介由各校提供,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

4、组织联评。在学校自评、县(市、区)推荐、专家组考评、公众测评的基础上,由市名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评委会进行联评,评选出第三批*市名校若干所。

5、社会公示。对通过联评确定的第三批名校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市教育局组织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按市政府文件精神,作出相应的处理。

6、命名表彰。第三批“*市名校”由市人民政府命名公布,授予奖牌并予表彰。表彰时间定于2009年教师节。

四、评选工作日程安排

1、7月15日前为学校申报,县(市、区)初评、推荐阶段。由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条件和评选标准,进行自查自评。符合条件的,向县(市、区)提出申报,经当地县(市、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初评后,由县(市、区)教育局从中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并同时上报被推荐学校的自查自评报告、《第三批*市名校申报表》和学校情况简介。各项书面材料的电子文档一并上报。

2、8月10日前为专家组考评和社会公认度测评阶段。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学校进行综合考评,分别写出考评报告,提交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同时通过有关媒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申报学校进行社会公认度测评,广泛收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3、8月20日前为组织联评、社会公示和结果审定阶段。由市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召开评委会进行联评,确定第三批名校的初选名单,向社会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而后,由名校评选领导小组将评选结果报市政府审定。

4、9月10日,由市人民政府命名第三批“*市名校”,授予奖牌并予表彰。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教改项目;全过程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主要是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评审、年度检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进行监督与管理,管理形式更多强调截点与成果,具有典型的“终结式、断点式”特点,虽能较好把控教改全局,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立项盲目、过程轻视、验收潦草、成果荒芜,使学校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因此,更新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理念,优化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方法,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势在必行。

一、教改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高校教学改革全过程管理的概念

高校教改全过程管理是指:打破“断点式、终结式”教改项目管理的藩篱,以质量提高为目标,过程动态管理为手段,真改实做为原则,形成贯穿于立项、改革建设过程、成果验收与示范推广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体系。

2.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特点

高校教改项目全过程管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活性大,管理强调真改实做,强调管理者在教改中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角色;评价中强调多元评价机制,做到动态把握、及时督导、灵活协调等,以使管理变被动为主动。

二、全过程管理的实施

1.严格项目立项准入

实践证明,立项把关程序不严,可能直接导致盲目立项、盲目投入,使教改流于形式,为学校财政带来巨大负担。目前,大多数高校为教改立项配备立项指南,它通过教学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学现

状的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发展

规划制定出来,一般应该包含立项指导思想与立项范围界定两部分内容。指导思想和立项范围的确定,可促进申请人正确理解高校教学改革理论内涵,使立项更契合学校教学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可有效避免盲目立项。此外,多种申报形式和立项开题制度,可以促进学校教改的整体、良性发展。

(1)集体申报与个人申报相结合

以往的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一般以教师个人申报为主,虽能针对具体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但单一申报形式不利于学校教改资源整合利用,也不利于高校教改整体发展。基于项目立项范围,应鼓励教师个人申报,也鼓励集体申报,即由学院领导或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牵头,多教师、多部门、多院系强强联合,整合教改资源、深入开展综合性教改。

(2)实行教改立项开题制度

随着高校教改的深化和教学质量内涵建设的大力推进,必须确立以专家书面审核申报材料以确定是否立项的机制难免有失偏颇。而立项开题制度,要求申报人针对项目选题背景、研究背景、研究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经费等相关问题做一一陈述,专家现场向申报人质疑、提问与交流。这不仅增加评审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也是申请人教改经验学习交流的良机。也可增加实地考察、访问等方法,对申报人教改基础及教改条件等情况进行调查

核实。

2.实现教改全过程动态督导与管理

全过程管理理念,提倡重新定位管理者的身份,它更强调视管理者为教学改革项目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强调基于学校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共同目标基础上,为每一个教学改革项目提供更多及时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1)健全教学改革项目督导制度

传统教改项目管理,往往“重两头、轻过程”,导致许多立意和改革计划很好的教改项目,立而不建,流于形式,甚至流产。教改项目督导制打破传统教改项目“只立不督、只督不导”的现象,在截点管理制度基础上融入过程性评价与指导,以促进教改反思与计划调整。这就要求教学管理部门从体制上构建并完善过程评价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配备专业督导人员。同时,要确保部门间沟通顺畅,避免因多头管理出现管理盲点和真空地带。

(2)基于网络的全过程管理

基于网络可以为全过程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实施平台。目前,已有高校建立教学改革网络评审系统、为教学改革项目配备相应建设网站等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项目在线申报、在线评估与建设跟进,突破了传统方法的时空限制,也确保了专家决策的准确性与透明性。

当然,这只是基于网络全过程管理的初探阶段,迈克・富兰说过:“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可见,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对于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十分重要,管理者若能更多地以教学改革项目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教改项目中,为项目实施者提供咨询、交流、资源及经验共享平台,则不仅能实现运行高效便捷、管理规范、动态跟进、节约资源、数据存储与分析,也为教改实施者提供寻求支持与帮助、多方成员相互沟通交流、共享教改资源、分享教改经验的平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改思想的融合、教改资源的整合,促进优秀教改团队的形成和教师专业发展。

3.项目验收评价多样化

(1)注重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可以为教师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提供科学及时的数据,为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进一步探索与反思、修正教改思路、优化教学改革方式方法提供有力支持;其次,过程评价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了一手的分析数据,以实现教改项目管理效益最大化。管理者可以建立教改项目过程评价档案袋,通过教改建设网站实时跟进、网络咨询、交流数据分析及教改进展汇报会、督导专家调查回访等多种手段实现过程评价。

(2)教改验收现场答辩和实地考察制度

教改项目验收现场答辩中,教改负责人就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进行展示,回答验收专家的问题与质疑,可使验收专家全面了解教改成效;另外,验收现场答辩,可以促进教改项目实施者深入总结教改经验、获得优质教改方法指导,从而提高教改理论与操作水平。

教改重在真改实做,验收中增加实地考察,可更客观、有效评估教改实效性。实地考察可分为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朋辈评价。其考察方式可以用访谈、听课随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最后验收专家综合过程评价和验收答辩评价与实地考察评价对教学改革项目提交评价报告。

4.重视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与推广

教改最终目的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十分重要。全过程管理的网络化实时管理不仅在实时督导、过程评价与交流互动中起到积极作用,也为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与推广提供了有效平台。此外,教学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改革成果汇报会、经验交流会,以及鼓励整合教改资源申报综合性教学改革或高一级教学改革项目的方式来促进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和

推广。

高校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并不是一句口号,它要求高校改变过去立项重数量、轻质量;重两头、轻过程的局面,将学校教学改革做到实处;要求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必须坚持特色、注重创新、真改实做;要求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严把立项关,优化教学改革过程的动态督导与管理,注重教教学改革建设过程的督导与过程评价,注重教学改革成果的实效性,加强优质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与推广作用等。因此,笔者认为,对教学改革全过程管理理论与运行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静.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29-30.

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与质量矛盾日益升级,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5年内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精品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旨在通过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海南大学作为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原动力,重点培养建设出几批教学队伍素质高、教学改革具有特色、影响力强的精品课程,对全省精品课程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

(一)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启动之初,按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并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的思路,不断加大改革与建设力度。2005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具体目标、建设资助经做了详细的规划。2005年出台的《海南大学2006~2010年课程建设规划》,指明了一段时期内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方向,2007年为落实课程建设规划,加强精品课程管理,重新修订了《海南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为顺利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课程建设能够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核心力量,教学队伍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建造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学校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了多种尝试,加大投入,重点引进高紧缺专业高级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以改善现在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通过日元贷款项目、国内高校对口支援项目等合作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责》等制度,引导教师依法执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岗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严抓教师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工作,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将测评成绩课时津贴等挂钩,对成绩不合格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解聘、转岗等不同形式的处理。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青年教学教师比赛等活动,积极为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创造平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特色教材、精品教材建设力度,完善教材结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和示范,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教材应是同类教材中水平最高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性的教材,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水平及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做好教材建设,学校根据精品课程对教材的特殊要求,于2004年启动第一批特色教材建设工作,资助出版《热带作物昆虫学》等5种特色教材;2005年为进一步完善特色教材体系,启动了第二批特色教材建设项目,资助出版《热带作物生态学》等8种特色教材;2006年启动第三批特色教材即重点资助学科特色教材(专著)的立项和编写工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5个重点资助学科的49项特色教材、专著获得资助;2008年我校又启动自编特色教材出版资助项目、目前教材资助计划共资助出版费用200多万元,共出版教材近100本。

(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3年起,以加强公共基础教学、拓宽学科基础平台、精炼专业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规模的修订,探索实行建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三大教学平台以及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实行前三年理论教学、后一年实践教学的相对分段的“3+1”课程设计体系,建立了秋、冬、春三学期制等新的教育模式。同时,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专业积极探索“文、理科实验班”“订单式”“个性化”“2+2”“3+0.5+0.5”等符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满足不同人才培养需求的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更,对我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海南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切实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我校首先对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将原先分散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实践教学管理职责及人员统一到一起,成立实验管理处,并组建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教学单位的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员等人员归口管理,明确发挥学校实验管理处及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在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中有统一管理职权的作用。其次,加大投入,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按“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等原则,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农科实践实习基地进行整改,重新规划、设计,以实现实践教学基地最大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受益面广、开放的实验教学中心,通过省级、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六)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是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对教学资源上网的明确要求。为做好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工作,打造 先进精品课程的平台,近年来,加大投入确保校园网络的畅通,积极引入清华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将所有精品课程的教学案例、项目实例、视频录像资源、试题库等内容实现网络共享,并要求所有资源及时更新与维护,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二、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形势下,暴露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精品课程荣誉,轻视精品课程内涵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学校出台激励制度和政策,我校教师积极响应。然而,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有的教师把精品课程作为一种象征、一种荣誉,盲目追求,只注重申报过程、申报结果,不注重课程本身内涵建设,忽视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和内在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些课程临时拼凑高学历、高职称师资队伍,赶制粗制滥造的课件、教案,盲目追求课件漂亮、美观、高科技,却忽略了对课程内涵建设。

(二)忽视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和持续性建设

2003年教育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在使精品课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带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然而,有的课程在已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后,只是把本课程作为一种荣誉、一种炫耀,没有认真扎实地、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等方面改革,并对课程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有效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学生受益成效不高

精品课程教学对象是学生,最大的受益对象应该是学生,应运用于学生。经我们了解我校学生对精品课程建设信息知之甚少,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师对精品课程宣传和引导不够。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享受到同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绩效。然而,应用者却知之甚少,精品课程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象征。

(四)网络资源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校精品课程建立的课程网站采用静态网页模式,内容仅限于课程展示,网站建设薄弱,应用度不高,教师对网站建设不够重视。实际上我校早已拥有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权,然而真正利用此平台并不多,虽然我校也配备专业人员来维护这个网站,但是因为需要教师提供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准备需要大量精力,在此方面学校层面没有出台相关保障政策,所以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

(五)校级精品课程评审办法和评审过程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也不利于网络资源建设

目前,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采用网评方式,要求申报表、自评报告、佐证材料、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讲课录像、网络课件、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通过网络呈现。而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主要根据各课程申报表等书面材料通过审议做出的评审结果,在评审中由于未采取网评方式,各课程申报材料主要体现在课程组成员及课程组成员在教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特色、学生对课程评教、课程内涵建设情况等方面难以体现,似乎形成了课程组成员只要职称高、学术水平高就能获得精品课程称号的主导思想,于是出现一些课程生拉硬套、临时拼凑教学队伍,而不注重课程内涵建设的现象。另外,还会出现一些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均优秀的课程轻视网络资源建设现象,使国家级课程评审处于劣势。

三、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

鼓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精品课程,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比如网上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等,这样可适当降低主讲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热情,并且可使在有限课时中主讲教师教学内容得以更深度渗透和吸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因此,客观上要求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构建统一的网络建设教学平台,支持教师随时随地更新、维护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资源库的不断积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不仅要求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授课录像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而且使用网络进行授课,通过网络开辟教学论坛,建立网上答疑、作业、辅导、讨论、实验和考试等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

(三)采用网上评审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教育部在教高[2001]4号、教高[2005]1号、教高[2007]1号等文件中,一致强调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现了网络资源建设重要性,而我校现行的评审方式使教师往往轻视网络资源建设。如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也采用网评方式进行,并将一些网络教学环节纳入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师在进行课程内涵建设的同时也会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就能更有效地促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另外,将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程度作为课程验收和检查的重要参考,可以作为国家级或省级推荐申报的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课程网络资源的积极性。

(四)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时效性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很多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充分重视、不断努力和积极配合,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孟令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措施研究.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101-104.

[3]徐文娟,赵存友,侯清泉.“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教学,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7(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