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文1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1

  我读的这个成语故事叫做《邯郸学步》!

  古时候,在赵国都城邯郸,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雅,个个风度翩翩。有个小伙子住在燕国寿陵,他想去邯郸学上几招,回来显显本领。他终于到了邯郸,看见没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美,之后他就每天上街学人家走路。总是这次觉得这个人走路好看就学这个人走路,一会儿觉得那个人走路好看又学那个人走路。最后什么都没学会,就连自己本来怎么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不能三心二意,如果机械的去模仿别人,不但学不会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

  这一次,我就跟这个小伙子犯了一样的错误,我爸爸教我学毛笔,叫我先练横,我才练了三天,就想练竖,连着连着就又想练点,最后什么都没学会,爸爸生气的说;“做什么事都这么三心二意,这样能学好什么?”我跑到小房间把门用力的一关,趴到了床上,嘴里嘀咕着;“只不过是一个毛笔吗,有什么好计较的,切!”

  就这样,我跟爸爸僵持了一天没说话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跑去像爸爸道歉爸爸也原谅了我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我们又开始学毛笔,听了爸爸的话,我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我一定会好好学,把毛笔学会,不会再三心二意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2

  读了这本成语书,我不仅学会了许多成语还学会了许多成语的意思并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本书中包含了战国时期人们会用的许多成语,表示了许多的意思。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和最熟悉的有:班门弄斧、乐极生悲、人杰地灵、暗箭伤人、草船借箭、千钧一发……等许多成语都得到我的喜爱,我觉得这本书有精英的编辑,深沉而有博大的知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品读它。

  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有很多有利于我们在写作文时用它。我对大公无私的成语意思记得很牢我来给你说说:春秋时,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少一个县长,应该谁当比较合适?”祁黄羊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他能行的。”平公惊奇的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上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上任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是个好县令。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能算是大公无私啊!还有千钧一发拔苗助长等我也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

  这些故事深受人们的品读和利用,成语真是妙不可言啊!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

  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4

  成语跟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我们说话就会经常说到成语、其次就算是做游戏也有像成语接龙这样的游戏,举个例子守株待兔、兔死狐悲、悲痛欲绝等等。中华成语千千万,我最近通读了一本叫《成语故事》的书,受益匪浅。

  《成语故事》这本是顾名思义就是由许许多多成语故事组成的,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有几个,如掩耳盗铃、老马识途、亡羊补牢等。我觉得真正能让人理解意思悟出道理的又通俗易懂的应该是它们几个。

  “掩耳盗铃”从表面意思来看,应该是捂着耳朵去偷铃铛。他讲了一个人去偷一个大户人家的铃铛,他以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别人就不会听见,他真是太笨了。可是在我们面对许多没有做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常会本能的选择逃避,选择隐瞒,但“自欺欺人”是不对的,这会让我们养成撒谎的习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坏孩子。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他一天丢了一只羊,这只羊被狼吃了,他却没有把羊圈修好,第二天他又丢了羊,这才把羊圈修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错误,就马上改正,不要知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文2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一个成语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我要以史为鉴,学习古人的智慧,时时反省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豆丁:王铸镔

成语故事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成语故事》这一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它是由一个个典故组成的,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有《迷途知返》、《守株待兔》……

《迷途知返》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联合攻打袁术,袁术败走扬州割据一方。这时汉朝已将土崩瓦解,袁术看到这种形势欲乘机称帝,于是他极力拉拢好友陈珪,然而陈珪反对袁术称帝,并劝他说:迷了路只要知道返回还可以避免灾祸,但是袁术不听劝告,最终自食恶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犯更大的错误。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种庄稼的人看见了一只兔子在树桩上撞死了,他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只兔子。

然后他就每天在树桩旁边等,庄稼也不管了。最后兔子没再出现,禾苗也都枯萎了,他也饿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好吃懒做,要靠自己的劳动,不能坐等天下掉馅饼,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有收获。

与此同时,我也很佩服先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想出这么多典故来。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受益良多。

——四(3)班 董伟希

《成语故事》读后感三

三一班孙萌萌

成语是我国最经定典一种文化,我最喜欢成语故事了。

老师布置我们暑假里好好读书,写好读书笔记,我就找了一本《成语故事》细细品读起来。

在成语世界里,我认识了心口不一的叶公;明白了“刻舟求剑”的愚蠢;领略了“守株待兔”的迂腐;见证了“掩耳盗铃”的可笑......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

祖逖是我国晋朝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想为国家效力,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听到鸡叫声,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和好友刘琨一起练习武艺。这样,无论是凌烈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他们都坚持练习。

由于本领高强,祖逖当上了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文3

一、用横线画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4分)

气氛(fēn fèn) 歼灭(jiān qiān) 凝视(líng níng) 解剖(pōu pō)

脂肪(zhǐ zhī) 猝死(cuì cù) 扁舟(piān biǎn) 对峙(zhì shì)

二、查字典填空。(6分)

“益”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益”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增加;②好处;③更;④有好处的。下面各句中的“益”分别是什么意思?

1.养花,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

2.爷爷生日那天,我祝他:福如东海,益寿延年。( )

3.猫头鹰、燕子都是益鸟,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

4.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平共处才能维护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 )

三、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成语。( )(2分)

A、咄咄逼人 再接再厉 万马齐喑 喜出望外

B、勇往直前 原形毕露 应接不瑕 漫不经心

C、阴谋诡计 千钧一发 滔滔不绝 川流不息

D、不计其数 走投无路 斩钉截铁 专心致志

四、按要求写词语。(11分)

1、写出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4分)

王羲之( ) 刘备( )

曹刿( ) 匡衡( )

2、仿照例子写词。(3分)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彬彬有礼(AABC式)

气壮如牛(含比喻)

3、写近义词、反义词。(4分)

反义词:凤毛麟角( ) 井然有序( )

近义词:兴高采烈( ) 一丝不苟( )

五、修改病句。(4分)

1、通过主题队会,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2、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六、 按要求或提供的情境写内容(古诗、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快打开记忆的闸门吧!(11分)

1.春天是什么?她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也是杜牧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红花绿树。

2.陆游教育儿子不但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社会实践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用诗人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4.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报答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华考试不及格,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真是_____________,紧张极了。(填一句歇后语)

6.同桌胡明是个贪玩的孩子,你准备这样一条名言送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他自古以来,多少人的成功就是勤奋换来的。

七、请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又怎么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呢?(3分)

①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1分)

②比较原句与改写后的句子的语气,你体会到: (2分)

2、先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再用所填写的关联词造句。(1+2=3分)

地球( )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 )有美妙的大气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指出下面的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再照样子用加点的词写句子。(1+2=3分)

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

修辞手法:( )( )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文4

没有来由的,心一下子就有些黯然,倒并不是因为被他看破我在隐身。其实,就算不隐身,当有人说话而我又不想回应时,也大可假装不在电脑旁边。让我感觉无趣的是:某一天自己已经习惯的举动,突然间变得毫无意义,心自然是要变得灰灰的。

现实生活中,或许已经很难找到真正独处的环境了,有那么多的东西牵绊着我们,有那么多的牵绊束缚着我们。“偷得浮生半日闲”,在现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实属不易,而且就算是偷得的那半日,我看还得是紧闭窗子、与世隔绝吧?不然,窗外的嘈杂、人声的鼎沸蜂拥进来,岂不是依然犹如身在闹市,哪儿会有绝对静谧的空间呢?闹中取静的境界,又有几人能达,多数时候,我们也只能迎合着喧闹,将要静心才能做的事放在可以安静的时间,比如夜晚。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被网络吸引,多多少少还是因了网络的隐蔽性让人产生了某种安全感。网络的存在,让我们不用去面对现实中的是是非非,于人、于事,我们都占据着一分主动。在虚拟的名字下,或者真实的再现自己,或者完全颠覆一个真我,只为了宣泄那些不为人知在现实中又得不到宣泄的情绪和愤慨。

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使得我没有过多的时间频与聊天;又或因为年龄的原因,我并不喜欢在网络上毫无目的的侃大山,对某些人我确实无话可说,尤其是陌生人。因此,对于陌生人的好友请求,我一概拒绝。但是,我也并不想拒友情于千里之外,所以我选择并且习惯了隐身登录。任凭群里朋友们大呼小叫,热闹非凡,我总是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

但是,对某些自己牵挂、认为应该是有灵犀的人,面对潜水的我所表现的不闻不问,也会生出些许遗憾。有时,看见某个人的头相亮了,心里总是感觉到一种亲切,但是因为我潜了水,所以他认为我不在,而不会和我打招呼。虽然没有告诉他,可我认为他应该知道,就像我知道他此刻会上线一样。然而有些人终究是过于理性的,从来都不会用感情去思考,甚至连尝试性的打一下招呼都没有。忽然,就会有一种被忽略的凉。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文5

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情感的载体。如今,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趋激烈,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就落到年轻的一代的肩上。但是,结合实际来看,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都缺少认知。在语文这门基础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呢?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学文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教学会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通过基础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涵,可以逐步培养学对传统文化的感情,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如在学习“云日”这两个字时,教师可以开展猜字谜游戏,利用谜语为教学注入生机:云字的谜语是“这字没人不会”,关于日字的谜语是“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结合谜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结构,进行汉字偏旁拆分,体会汉字的趣味性。然后,教师可以再给出一些谜语,让学生猜字,如“一点一画长,一撤到东洋,东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谜底,磨)“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谜底,秋),“说千不是千,两撇挂两边,日头落地下,够你猜半天(谜底,香)让学生结合谜语的字面意义去思考、联想,直至学生得出谜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讲述传统的汉字谜语文化:谜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谜语主要分为事物谜和文义谜。许多谜语都是以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存在的。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搜集谜语,进行趣味学习这样将传统文化融入识字教学中,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文化的魅力

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各学科课程中都适量增加了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挣脱教材、教室对阅读教学的束缚,充分整合各种适用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文化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在学习《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成语文化教学活动,由教师借助图片“讲述”故事,让学生猜成语。或者教师用肢体动作表演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表演猜成语。如教师在讲台上捂着耳朵,鬼鬼祟祟地去偷一个挂在(画在)别人门口的铃铛,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可以猜出教师在“掩耳盗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写出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自己熟悉的成语,并用成语造句。如自欺欺人,我不喜欢吃蛋糕,那是在自欺欺人。然后,由教师讲述成语的语言文化价值和作用:成语是国之瑰宝,是汉民族文化心态的真实写照。成语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耐人寻味,许多成语背后都隐藏着故事,都有脍炙人口的顺覆。我们在学习、使用成语时,要了解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哲理,还要继承和保护成语文化,从成语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教训,行善向善。这样借助课堂活动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受到启发,受到文化熏陶和教育。

三、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范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审丑;审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外国的、中国的,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一定程度上都是文学作品之典范。对于这些作品的解读,既需要审美,也需要审丑。

关于审丑的说法,也许读者很少见着,毕竟当前充斥着媒体的都是审美。这不难理解,毕竟社会要褒扬真善美,所以人们的目光当然就更多地聚集在美的东西上。然而使人向真向善向美的方式不仅仅是审美,审丑也应该是重要的手段。美与丑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概念,没有丑,何以谈美?我们说一个东西美,一定有一个丑的背景来映衬,虽然丑的背景不一定是明摆着的,或不是言明的,但人们的心里总是有丑的背景存在的。适当地把目光聚集于丑的东西,更能让我们知道其丑的原因和具体表现,从而能使我们增强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向美的决心。具体化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体现真善美的人物或事物固然值得反复玩味,但一些丑的形象也应当得到重视。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审丑教育活动也应当受到重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审丑呢?下面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明确审丑与审美的关系

美与丑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美也就没有丑。美与丑是相互映衬而存在的。审美是人的最终追求,而审丑则是审美的一种辅助形式,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正所谓知丑者才知美是也。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中的各种美的形象,另一方面则要引导学生审丑,让学生通过丑的对比,进一步发现美的价值。比如《腾野先生》一文中涉及到的那些“油光可鉴”、不学无术、麻木不仁的清国留学生们,也算是丑的一类,通过对这些丑的形象的审视,最终让学生理解这些人的丑陋所在,也让学生最终体会到那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仁人志士们的高尚之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审丑是审美的手段之一,是审美的过程,其最终目标也还是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中审丑与审美结合

在引导这生理解相关文本时,单纯审美或单纯审导都难免狭隘,只有审美与审丑活动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下面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谈谈审美与审丑的结合。《皇帝的新装》一文作为童话故事,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早期时候创作的童话作品,是其的代表作品之一。纵观整个故事,可以说故事是喜剧,也是闹剧,更是一出丑剧。这个故事与中国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类似,已经成为“自欺欺人”的代名词。这样的作品,恰好极富“审丑”的价值。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引导学生注意其中孩子的天真无邪、无私无畏之美上,而忽略了故事中丑的形象的存在。事实上,安徒生创作的初衷恐怕不是要人们注意孩子的天真之美,恰好应是让人们注意皇帝自作聪明、爱慕虚荣、刚愎自用之丑和大臣们趋炎附势、虚伪应酬之丑上。从这一点来看,或许把审丑作为文本解读的重点才更符合作家创作的本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把握其中皇帝和大臣们的丑陋之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丑出发,审视人的灵魂。要让学生明白,骗子并非高明,骗子得逞的原因是皇帝的虚荣和刚愎自用。其实,皇帝不是被骗子骗了,而是被自己的虚荣骗了。而那些大臣们,明知道皇帝身上一无所有,却不敢讲真话,只是唯唯诺诺地顺着皇帝的意思来表达。虚伪让他们变得委琐不堪,他们失去了起码的做人的尊严。皇帝的一件新装,就把官僚们的丑陋的灵魂裸地展示了出来。而相比较而言,孩子们真实的回答就显得特别具有美的价值,也更进一步衬托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丑态。通过这种审丑活动,学生就能进一步体会人的灵魂之丑,从而形成对丑的鄙弃心态,进而自然向美追求。

三、善于发掘丑的素材